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木兰诗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化工作者,就不得不须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当怎么写?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木兰诗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欢迎大家共享。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才智,胆略和才能。
2.学习古代劳动人民英勇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憧憬。
3.培育学生独立探讨、合作探究的实力。
【教学重点】
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1.木兰形象的理解。
2.各种手法的运用。
【课时支配】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
1、千百年来,花木兰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播放动画片《花木兰》片段,学生观赏。
这个故事最早却来源于一首诗——《木兰诗》(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化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
2、介绍作品:《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3、“乐府诗”——继《诗经》《楚词》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颂的新诗体。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视察风土人情,考查政治得失。《木兰诗》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即《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二.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配乐朗读),学生在听中提出应留意的字音。
2.小组疏通文意,说说情节:学生用自己语言简要复述故事情节。
3、要求以“木兰_________”句式概括每节内容,横线上限填四个字。
(木兰停机叹息、代父从军、奔赴战场、征战沙场、还朝辞官、会见亲人、讴歌英雄)
女儿性情英雄气概女儿性情
三.赏析人物
1、学生再读课文,四人一组探讨:要求以“我从课文_____读到木兰是一个_____的人”句式来说。板书:
勤劳、和善、淳朴、谨慎(女儿性情)
机灵、英勇、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
老师小结:木兰之所以能流芳百世,因为她既有女儿情怀,更具英雄气慨的古代杰出巾帼英雄形象,在代父从军中看到了她剧烈的爱国情怀和渴望和平的心愿。
2.学生举例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雄(如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
3、其实在地方戏曲中也有歌颂巾帼英雄的作品,学生观赏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
四、拓展延长
木兰代父从军是一种孝,在战场上拼杀是爱国。那么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又是怎么样来体现自己对家人的爱,对国家的爱呢?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品尝凝练语言。
2、观赏动画片《花木兰》,比较中西方人物形象异同。
附板书:木兰诗
勤劳、和善、淳朴、谨慎(女儿性情)
巾帼英雄爱国、渴望和平
机灵、英勇、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品尝语言,并当堂背诵。
2、进行片断写作训练,提高想象和联想实力,进一步理解木兰形象。
3、培育学生怀疑精神与探究实力。
教学重点:品尝语言
教学难点:发觉文中的创新之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从上节课木兰形象导入本课内容。
2、学生提出不能翻译的重点词,老师赐予说明。
(惟、愿、市、旦、度、策、强、将、著、贴、火、走、安)
二、品尝语言
1、学生找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例举:
①、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并找出其它互文的句子。
(明确:a渲染战前惊慌的气氛。b战事紧迫。c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d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法——互文。)
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介绍对偶、夸张、互文)
——(仅仅三十个字就写出了征途之遥,生活之苦,战斗之多,时间之长,战况之烈,从而表现了木兰十年艰苦的战斗生涯,可见语言精炼,字字千金。)
③.第5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
(运用夸张,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憧憬和平的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
④.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排比、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快乐的气氛。)
2、运用多种描写手法,扩写第四段,并当堂沟通。
三、体验反思
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几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
四、探究发觉
1、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除了老师讲的理解,你在与《木兰诗》进行心灵的碰撞时,你有什么创建性发觉吗?(困惑处或者不同见解处)
如:①第一段中“唧唧复唧唧”声与“不闻机杼声”的冲突。
(“唧唧”声有三种说法:织机声、叹息声、虫鸣声。)
②从《木兰诗》中“爷”的称呼看中国古代的称呼与地位。
(现在在西南地区还有这样称呼父亲的。“爷”也作“耶”)
③木兰去时是应“可汗”之征,而归来却受“天子”之赏,那不是前后冲突了吗?
(“可汗”是古代西北民族对君主的称呼,“天子”是封建社会汉族对君主的称呼。可是在这首诗中“可汗”却成了“天子”的同义词,不能再根据《广韵》中所谓“蕃王称”的本义了。这只能看做在《木兰诗》时代汉语里已有了外来语的成分。——是北魏汉化的结果)
④木兰不当官是不慕功名富贵吗?
(木兰的还乡,决非什么不慕功名富贵的问题,也不是什么酷爱劳动的问题,而是封建社会压迫、卑视妇女的必定结局。)
A、古代女子的三从四德
B、从《木兰诗》中看中国女性的命运!
(可以与“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法国的女英雄贞德的故事等进行比较)
(无论是花木兰、梁红玉、穆桂英,还是“奥尔良姑娘”贞德,她们“幸运”地跃出历史地平线的机遇,无论是在历史的记录里,还是在传奇的虚构中,其背景都是烽烟四起、强敌犯境的父权衰微之秋。换言之,除却作为妲己一类的亡国妖女,女人以英雄的身份出演于历史的唯一可能,仍是是父权、男权衰亡、倒塌之即。)
⑤从《木兰诗》中看中国古代女子的装扮。
(“帖花黄”是北魏妇女的面饰。有两说:一说“元魏时禁民间妇女不得施粉黛;自非宫人,皆黄眉黑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小学六年级班主任年度工作计划
- 农产品保鲜技术与成品、半成品保护措施
- 电力工程项目实施进度保障措施
- 小学三年级上册亲子活动策划计划
- 油品加工技术复习试题及答案
- 《英语写作》试卷
- 青岛小学科学课外拓展计划
-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教程
- 三年级英语下册课题研究计划
- 小班各月份工作计划6篇
- 2025-2030年中国CAE软件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 术前讨论制度课件
- 2025-2030中国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竞争格局与投资研究报告
- 购物卡采购合同
- 2025年光伏项目劳务分包合同模板
- 2024福建省能源石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秋季社会招聘12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四川省对口招生(农林牧渔类)《农业经营与管理》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脑心健康管理师的学习汇报
- 2024年高考物理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2分子动理论气体及热力学定律教学案
- 国开电大软件工程形考作业3参考答案
- 国家开放大学《会计学概论》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