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喻理诗词鉴赏要诀语文课外知识语文知识中华诗词一般都以抒情为主,写景、叙事为辅,而在诗词中表明道理往往遭人非议,宋人严羽就认为"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这是十分错误的。沈德潜在《说诗啐语》中也曾指出:"人谓诗主性情,不主讨论,似也不尽然',同时他还指出:"讨论须带情韵以行'。其实,沈德潜的看法还不够完整,诗词中的说理也不全是通过讨论来表达的,有的诗人通过描写景物以喻理,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有的诗人通过抒情来说理,如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边若比邻',当然,也可以通过讨论来说理,只是诗词中的讨论是同形象描写相结合来表达的,如杜甫的"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判断一首诗或一联诗是否喻有道理,所喻又是何理,与判断咏物诗词是否有寄托差不多,都要潜心思考,细心分析,切不可穿凿附会。而使用辩证法来分析,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好方法。下面就介绍一些说理诗词鉴赏的要诀,以期提高中学生的鉴赏能力。
首先要学会判断一首或一联说理诗是否是诗。先看一下理学家邵雍的"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这两句诗,理学家以阴阳学说为理论依据,阐述了在阳气初动之时万物尚未萌发。很明显,这是理语,而不是诗语,由于他所写的既无形象,也无感情,没有诗味,没有诗趣。再看一下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合适。'诗人先描绘西湖的水光山色和晴姿雨态,再以西施为喻,写出西湖的神韵,趣味盎然,富有美感,能给读者以艺术美的享受。在此基础上表明了一种美学的原理事物各呈面貌,各有其审美价值,可以说是善状眼前之景,妙托物外之理。诗中所表明的道理绝不是概念的,也不作抽象的事理演绎,而是通过西湖美景和比喻等艺术手法来表达的,是用诗的语言来说出来的,是形象的,是含蓄的,是好玩儿的,因此是真正的诗。我们可用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逍遥行。)出一道题来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题曰:"这两首绝句主要有哪三个特色?试结合原诗作深入而简要的分析。'解答前要做这样的思考:诗中说理是溶理于诗,使理富有诗味,具有理趣。这两首绝句正是依据具体形象来说明道理的,理由形出,理不离形,故能发人深省,使读者能获得艺术形象美的享受。然后做出如下正确的回复:"一是通俗自然,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能获得雅俗共赏的审美效果。二是擅长运用比喻来说理,富有形象思维,读来意趣盎然,耐人品味。三是富有理趣。'
其次要懂得诗中喻理常用的几种方法。这一问题在开篇中已经提及,再做点扼要的说明:鉴赏任何一类诗词都有其独特的方法,假如方法不对,答起题来弄不好就会砸锅,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下面就分条加以阐述:
1.在形象的描绘中蕴含道理。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行。诗人在创作之初本不想说理,只想描绘景象,以抒发自己的某种情感,可不经意间却产生一箭双雕的绝妙效果。还以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行》为例,全诗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一看题目就知道,这是一首送行诗,诗人对草的描绘的初衷是表达别情,不经意间却给读者留下无尽的遐思,使人联想到生命存在的哲理生生不息,无穷无尽。据说,这首诗是白居易初到长安时献给当时大诗人顾况的,顾况大为赞扬,为之改变态度。究其因,正是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一联诗的嗟赏,而忘了诗中颈联犯了合掌之忌。我们可用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出一道题:"颈联是千古传颂不衰的名句,它富有哲理,请作较深入的分析,并说说今天人们又能赋予它什么样的新意义?)解答前应作如斯考虑:诗词的哲理和意义大多从景物的描写中表现出来,虽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其实,也有不少景语不但有情还含哲理。然后就能做出如下正确的回复:"沉舟之畔,千帆竞发;枯树前头,万木争荣。世界上的一切都在向前发展,新陈代谢总是要继续下去的。新的意义是说明新事物总要代替旧事物。'
2.在抒情之中蕴含道理。前文已经说到过"诗主性情',而在抒情中蕴含理趣,确实可以令读者"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大量千古传诵不衰的名句,有不少都是情中含理的。先结合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来具体阐述一下这一问题,诗曰"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边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很明显,这是一首送行诗,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真挚而深厚的友情。特别是颈联,在抒情中蕴含着"只要是知己朋友,哪怕远隔万水千山,感情也不会变成淡薄,依旧还和住在一起时一样'的深刻哲理,具有高度的概括力,气象壮阔,诗味隽永,独标高格,而成千古名句。高中语文第三册中白居易的"同是天边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等,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可用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出一道题来加以稳定,题曰:"这几句词本是诗人聊以自我宽慰的,但其中富有理趣,请做较深入的分析。'审题时应首先考虑到"阴晴圆缺'有象征意义,然后再考虑富有何种哲理,才能作出以下正确的回复:"诗人用变换不拘的宇宙规律说明人间悲欢离合是自古已然的事实,透露了人世间从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这一普遍规律。'
3.在讨论之中表明道理。必需着重指出的是,这里的讨论是同形象描写相结合的,是用诗的语言来表达的,且多使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因而讨论显得对比隐晦。先以苏轼的《题西林壁》为例,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中的"庐山'便含有比喻义,后两句的讨论隐含大量哲理,既蕴含对待任何事物和问题都应一分为二的意思,又隐含任何一个问题都有多种答案的哲理,还含有和俗话所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样的道理,只不过这句俗话纯乎说理,而苏轼是以形象来喻理。还有更隐晦的,如张安道的《汉兴歌风台》(落魄刘郎作帝归,樽前一曲大风辞。才如信越犹菹醢,安用思他猛士为?),方回的《瀛奎律髓》中说它的讨论"不着色相',便是这首绝句讨论的特色,诗人写得很含蓄,只是说像韩信、彭越这样一代天才大将都被你刘邦杀了,你还想要什么猛士呢?诗人说的虽然只是刘邦一人,但历史上有几个帝王不是像刘邦一样,珍惜人才只是挂在嘴巴上,而骨子里却是残害人才,只求保住自己的帝位呢?这就是历史的规律,这就是古代中国人才长演不衰的悲剧!我们可用杜荀鹤的《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来出道题来加深认识,题曰:"这首绝句对小松的描写精炼传神,讨论富有哲理,试对其所蕴含的哲理做简要的分析。'解答前应想到这两句诗已经将诗情与哲理完全融合在一起,至于比喻手法的运用,那是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的。而后便可做出如下正确的回复:"眼光短浅的人是不可能在人才尚未崭露头角前就发现之,反而由于不识而扼杀之,透露出人才被扼杀的一种规律。'
其三是要学会"想诗'。富有理趣的诗句,有的是其本身固有的,如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来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的原意较少而后人赋予更多层次的哲理,如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有的则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如杜荀鹤的《小松》。所以,要透露诗词中所蕴含的哲理,非要好好想一想不可。司马光早在九百多年前就在《续诗话》中指出:"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本段即以此为据来阐述。其实,"想诗'是诗词鉴赏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想诗'中,"思而得之'最为关键,就是说,在鉴赏时要根据诗中所提供的意象,在确切理解诗意后进行"再创造想象',这特别对于原意较少而后人赋予更多层次的哲理和在原有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这两种状况特别有效。理论大多是抽象的,必需在实践中反复练习才能稳固把握,下面就结合练习解答指导,来谈这一问题。先以苏轼《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出一道题:"苏轼的这首《琴诗》富有哪些哲理?请结合政治课上学过的唯物辩证法谈一谈这首诗所蕴含的哲理。'在审题时应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入手,明白天下万物的完成,都有赖于主客体的密切协同这一哲理,做这样的解答:"作为主体的手指没有琴弦是奏不出音乐,而作为客体的琴弦离开了手也不能自鸣,只有主体与客体密切协同才能演奏出美好的音乐来。'
其四是要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运用到对哲理的分析中去。其实,在前面的分析中,已经融合了不少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这里就不再赘述。中学生学过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有:对立与统一,量变与质变,内容与形式,原因与结果,本质与现象,真理与谬误,运动与静止,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等。就喻理诗词所表现的状况而言,主要有: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原则,如杜甫的"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概括出具有普遍意义或含有规律性的道理,如白居易的"同是天边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事物发展是波浪式前进,如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表现对立统一规律,如王藉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检验真理的标准,如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如朱熹的"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江中逍遥行';由量变引起质变,如:杜甫中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如刘禹锡的"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要全面地看问题,如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等。而对于这些哲理的归纳,对提高认识立意的深度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诗词鉴赏中运用唯物辩证法,就等于插上了聪慧的翅膀,从而在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国际会议及展览活动宣传推广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管道系统安装服务合同2篇
- 2025年度个人委托新能源储能技术投资合同3篇
- 商铺售后返租合同中的履约保障与争议解决(2025年版)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玻璃幕墙工程劳务分包及安全评估协议3篇
- 2025年度气体灭火系统研发与生产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绿化带植物病虫害防治合同3篇
- 2025版压路机设备翻新改造与租赁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商用机动车买卖合同范本3篇
-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合同(二零二五版)3篇
- 场地委托授权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中考数学二诊试卷(含答案)
- 项目工地春节放假安排及安全措施
- 印染厂安全培训课件
- 红色主题研学课程设计
- 胸外科手术围手术期处理
- 装置自动控制的先进性说明
- 《企业管理课件:团队管理知识点详解PPT》
- 移动商务内容运营(吴洪贵)任务二 软文的写作
- 英语词汇教学中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 《插画设计》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