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浙江省区域高一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整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ad31c9dca376c12bb734900e239a791/fad31c9dca376c12bb734900e239a7911.gif)
![2022-2023学年浙江省区域高一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整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ad31c9dca376c12bb734900e239a791/fad31c9dca376c12bb734900e239a7912.gif)
![2022-2023学年浙江省区域高一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整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ad31c9dca376c12bb734900e239a791/fad31c9dca376c12bb734900e239a7913.gif)
![2022-2023学年浙江省区域高一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整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ad31c9dca376c12bb734900e239a791/fad31c9dca376c12bb734900e239a7914.gif)
![2022-2023学年浙江省区域高一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整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ad31c9dca376c12bb734900e239a791/fad31c9dca376c12bb734900e239a791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码页码页/总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页2022-2023学年浙江省区域高一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整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浙江省杭州市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高一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那个秋日黄昏,我在山的额头_____________,霞光坠满远山。云峰之上,影子挨着木质的凉亭被晚霞拉得悠长,跌入群山褶皱,_____________。丛林呈碧,革质的白杨总是托起落日金黄。松针指向苍穹切割晚霞,丝丝缕缕,_____________。劲草摇曳身姿,略显余晖蓬松。远山之腹,晚霞如一张金丝织就的网,罩在山顶,金灿灿,晃着世人的眼。丛林之外,倦鸟翕动着翅膀姗姗归来,穿过金网,没入山林。这时,会有曲曲弯弯、丝丝缕缕的炊烟叠入金网,氤氤氲氲,浓浓淡淡,金光之下朦胧,奇幻,迷恋。山林若隐若无,不乏柴草香气,夹在炊烟里,藏满沟沟壑壑。林中每一片叶子都被温着,被宠着,被熏陶。那个黄昏,风掀着叶子哗哗作响,草青中泛黄簌簌而动。裹满霞光的我,如沐浴般_____________、惬意。下一秒,山掩夕阳,黄昏走远。落日属于谁?属于丛林,属于山川,都不是,它应该属于它自己。1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奔走无踪可寻色彩斑斓舒适B.奔走销声匿迹斑斑驳驳舒服C.游走销声匿迹色彩斑斓舒服D游走无踪可寻斑斑驳驳舒适17.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落日属于它自己,不属于丛林和山川。”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正确答案】16.D17.①原句运用了设问的修辞,一问一答,能更好地引起读者的想象与思考;②原句多用短句,节奏明快、跳跃,有利于情绪的表达;③原句有明确的强调重点——属于它自己,更符合原文的逻辑。【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游走:漫游行走。奔走:急走,恰似跑。语境是边走边赏景,“游走”比“奔走”更符合语境。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无踪可寻:是指没有踪迹可以寻求。语境是说影子跌入群山褶皱,找不到了,应选“无踪可寻”。色彩斑斓:形容色彩灿烂的样子。斑斑驳驳: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种颜色,花花搭搭的样子。语境写晚霞的颜色与松针的颜色相间,应选“斑斑驳驳”。舒服:指身心安恬称意,生命的自然状态及心理上的需求,得到满足以后的感觉。舒适,舒服安逸的意思,比“舒服”程度更深。语境与“惬意”搭配,选程度更深的“舒适”。故选D。【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原句“落日属于谁?属于丛林,属于山川,都不是,它应该属于它自己”运用了设问的修辞。设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正确的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原句一问一答,能更好地引起读者的想象与思考;原句多用短句,如“属于丛林”“属于山川”“都不是”,短句的特点是节奏明快、跳跃,有利于情绪的表达;而改句是长句“落日属于它自己,不属于丛林和山川”,情绪平淡;原句先提问,再回答“都不是”“它应该属于它自己”,这样的写法有明确的强调重点——属于它自己,更符合原文的逻辑。浙江省台州市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①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天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天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②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是否不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章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我来的时候是个孩子,他有那么多孩子气的念头所以才哭着喊着闹着要来,他一来一见到这个世界便立刻成了不要命的情人,而对一个情人来说,不管多么漫长的时光也是③,那时他便明白,每一步每一步,其实一步步都是走在回去的路上。(节选自史铁生《我与地坛》)浪终归要落下去,水却还是水。水不消失,浪也就不会断灭。浪涌浪落,那是水的存在方式,是水的欲望(也叫运动),是水的表达、水的消息、水的连接与流传。哪一个浪是我呢?哪一个浪又不是“我”呢?(节选自史铁生《说死说活》)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B.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C.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长长的一个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是否会觉得轻松一点?D.比如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是否不觉得轻松一点?20.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是两个简短的问句,请赏析其表达效果。【正确答案】18.①.亘古不变(周而复始、永恒不变)②.急于求成③.稍纵即逝(转瞬即逝、倏忽而逝、弹指之间)19.B20.①前一句发出疑问,后一句以反问回答,两个问句一正一反,言简意深;
②前一个“我”特指自己/个体,后一个“我”泛指人类,两句话表达了突破个体生命的局限、将一己的生命融入宇宙长河中的深刻领悟与达观态度。【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处,语境形容太阳的路途没有变化,可用“亘古不变(周而复始、永恒不变)”。亘古不变(永恒不变):从古到今,没有变化。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一圈一圈地运转。第二处,语境形容急于求得死亡,可用“急于求成”。急于求成:形容急着要取得成功。第三处,语境形容时光短暂,可用“稍纵即逝(转瞬即逝、倏忽而逝、弹指之间)”。稍纵即逝(转瞬即逝、倏忽而逝、弹指之间):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文中划线句有两处错误:“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中途易辙,前句主语是“你”,后句主语是“假期”,可在“忽然”后填“想起”;“你是否不觉得轻松一点”否定失当,改为“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或“你是否会觉得轻松一点”。只有B项修改正确。故选B。【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哪一个浪是我呢?”“哪一个浪又不是‘我’呢?”画线句由两个短句构成,前者问,后者回答,修辞上是设问,其中后句“哪一个浪又不是‘我’呢?”以反问语气,强化了“哪一个浪都是我”的语意。两句中的“我”内涵上不同,其中前一个“我”是特指义,“我”代表个体或自己;后一个“我”是泛指义,“哪一个浪都是我”的语意中“我”泛指人类。而“浪”带有比喻义,指生命长河或宇宙长河中的“浪花”。这样,从个体到人类,是一种生命意义的突破,前后两句形成语意上的递进,将个体的生命融入宇宙长河中,这样的生命才更有意义。浙江省绍兴市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中期末统测高一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启程前,神舟十四号航天员穿上了精心设计的衣服,①地想见到队友。神舟十五号乘组与神舟十四号乘组太空胜利“会师”后,6名航天员在“太空家园”中留下了一张②的合影。为了这一刻,56岁的邓清明等了近25年。一次次参加选拔,一次次与任务③,一次次作为备份为战友祝福、壮行……(①),有过泪水,但从没有彷徨,(②)。这些年来,他一直坚持训练,坚信“宁可备而无用,决不用而无备”。在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与记者见面会上,邓清明说:“我可以用一生去默默准备,但绝不允许当任务来临的时候,我却没有准备好。”中国航天员,是精锐中的精锐。(③),越说明主份的强大。而主份的梦想成真、为国出征,背后是一股强大的推力,这股力量也包括了备份们矢志不渝的航天理想。3.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4.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语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6个字。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直接引用了邓清明的话,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正确答案】3.①.迫不及待②.弥足珍贵③.失之交臂/擦肩而过4.①.有过失落②.更没有放弃③.备份越强大5.①忠实于邓清明的原话,增强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现场感。②彰显了邓清明一直为航天事业默默准备矢志不渝的航天理想。【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①横线处,结合后文“神舟十五号乘组与神舟十四号乘组太空胜利‘会师’”可见,此处语境强调“会师”启程前想见到对方的急迫心情,故应填“迫不及待”。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急切之情。第②横线处,结合后文“为了这一刻,56岁的邓清明等了近25年”可见,此处语境强调的是合影的珍贵,故应填“弥足珍贵”。弥足珍贵:形容某样非常珍贵的东西。第③横线处,结合后文“一次次作为备份为战友祝福、壮行”可知,此处语境强调的是作为备份一次次错失机会,故应填“失之交臂/擦肩而过”。失之交臂:比喻当面错过机会。擦肩而过:两人肩膀挨着肩膀相向走过,多指两者靠的很近但最终没有碰上。【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①括号内,结合前文“一次次作为备份为战友祝福、壮行”和后文“有过泪水”可知,此处语境强调的是一次次作为备份时的心情,故应填“有过失落”。第②括号内,结合前文“从没有彷徨”及后文“这些年来,他一直坚持训练,坚信‘宁可备而无用,决不用而无备’”可知,此处语境强调的是在一次次作为备份的情况下,他从没有彷徨,一直坚持训练,故应填“更没有放弃”。第③括号内,结合后文“越说明主份的强大”可知,此处应填“备份越……”;再结合“而主份的梦想成真、为国出征,背后是一股强大的推力,这股力量也包括了备份们矢志不渝的航天理想”可知,此处应填“备份越强大”。【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引用及分析其效果的能力。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直接引用了邓清明的话,丰富了作品的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可读性,使读者感觉到内容真实可信,为作者的评述提供了有力地依据,同时也直接展示了邓清明的思想性格和精神风貌,彰显了邓清明一直为航天事业默默准备矢志不渝的航天理想。浙江省宁波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钟扬的“暖”是(1)的。这体现在他对学生的关爱上。他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更会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为他们(2)一套个性化的发展规划,不让一个人掉队。钟扬曾说:“培养学生就像我们采集种子,每一颗种子都很宝贵,你不能因为他外表看上去不好看就不要,说不定这种子以后能长得很好。”当钟扬的工作重心转到西藏时,他承认,自己的招生名额渐渐倾向他心目中的这所“世界学府”。钟扬的学生、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徐翌钦回忆道,实验室里有很多学生是钟老师从少数民族地区招进来的。“这些同学由于底子薄,知识基础与上海本地学生有一定的差距,刚开始都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联系了钟老师,钟老师总是鼓励他们报考自己的研究生,他说,‘读我的研究生基础差一点没关系,我帮你补,你只需要有一颗热爱植物学的心。’”于是,钟扬的学生就像古代的门客一样“(3)”,有做科学研究的,有做科普的,有从事创新创业的。钟扬停不下来的点子,就这样在他每个学生中生根发芽,变为现实。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当钟扬的工作重心转到西藏时,他承认,自己的招生名额渐渐倾向这所他心目中的“世界学府”。B.有一天钟扬的工作重心转到了西藏,他承认,自己的招生名额渐渐倾向他心目中的这所“世界学府”。C.当钟扬的工作重心转到西藏时,他承认,自己的招生渐渐倾向他心目中的这所“世界学府”。D.有一天钟扬的工作重心转到了西藏,他承认,自己的招生渐渐倾向这所他心目中的“世界学府”。20.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表达效果。(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有目共睹量身定制各显神通(其他言之成理的也可,每处1分)19.A20.①“生根发芽”一词(1分),运用了拟物的手法(1分),将钟扬的点子深深影响了他的学生比拟成植物的生根发芽(1分)。②使文意表达活泼,引发读者的兴趣(1分);表达了作者对钟扬悉心教导学生(1分)的赞美之情。(把钟扬的“点子”比喻成“植物种子”也可以)浙江省湖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6.(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孙犁先生对写信是①_____的。1983年,他写过一篇《书信》,②_____说:“书和信相连,可知这一文体的严肃性。它的主要特点,是传达一种真实的信息。”这里所说的书信相连的“书”,指的是什么?书法,还是书籍?我一直③_____。浅薄的我以为都有两者的元素吧:书的元素让信有了孙犁先生所说的艺术性;书法的元素,让信具有严肃性了。在这篇《书信》里,孙犁先生还说:“先哲有言,信件较文章更能传达人的④_____,更能表现本来面目。”真实的信息,真实的感情,本来的面目,便是孙犁先生喜欢书信的主要原因。这样三种真实,恰恰是比文章更为可靠。读书信,犹如在看人的真面目;读文章,则像看经过拍摄的照片,甚至是美颜后的照片。没有人统计过孙犁先生一生写过多少封信。我想至少有上千封或两千封甚至更多。如果将这些书信收集齐全,会是孙犁先生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A.情有独钟开门见山不明就里心有灵犀B.情有独钟开宗明义不明就里真情实感C.独具匠心开宗明义不知所措心有灵犀D.独具匠心开门见山不知所措真情实感(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浅薄的我以为两者的元素都有吧:书的元素让信有了孙犁先生所说的严肃性;书法的元素,让信具有艺术性了。B.浅薄的我以为都有两者的元素吧:信因书的元素有了孙犁先生所说的艺术性;信因书法的元素具有了严肃性。C.浅薄的我以为都有两者的元素吧:信因书的元素有了孙犁先生所说的严肃性;信因书法的元素具有了艺术性。D.浅薄的我以为两者的元素都有吧:书的元素让信有了孙犁先生所说的艺术性;书法的元素,让信具有严肃性了。(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分析】(1)本题考查对成语的辨析能力。答此题首先要找到每组词语或成语的不同语素作为区分点,然后代入语句中进行比较排除,最后作出选择。(2)本题考查对病句的辨析能力。首先凭语感找出有语病之处,或者通过句子主干分析法,分析其是语序不当、句子层分赘余或残缺等问题,最后结合选项作出选择。(3)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首先正确判断文段中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在分析语句修辞手法的构成,最后分析其表达效果。(1)情有独钟:指对某人或某件事特别有感情,把自己的心思和感情都集中到他(她/它)上面;独具匠心:多指技术或艺术方面有创造性。本处指“对写信”,应该和“情有独钟”搭配。开门见山:指打开门就能看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开宗明义:指说话、写文章一开始就讲明主要意思。根据语境,该处强调的是提出的内容,用“开宗明义”更合适。不明就里:不知道内幕,不明白其中含义;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根据上下文,是谈不明白“书”指的是什么,用“不明就里”恰当。心有灵犀:比喻恋爱着的双方心心相印,现比喻双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真情实感:指真挚的感情,实在的感受。结合语境,该处应该使用名词性的“真情实感”。故选:B。(2)原句语病有:语序不当,“都有两者的元素”应该改为“两者的元素都有”。语序不当,“书的元素”和“书法的元素”分别对应“严肃性”和“艺术性”。故选:A。(3)首先,作者把“读书信”比喻为“看人的真面目”,人的真面目可以直观的表现出真实的信息,观察到人的真实情感,作者意在表明“读书信”可以看到真实的信息,可以了解到人真实的感情。其次,作者把“读文章”比喻为“看照片”“看美颜的照片”,因为照片或者美颜照片有时会掩饰事物真实的一面,作者以此来说明“读文章”看到的有时是经过加工、美化、掩饰的信息。最后,作者运用这两个比喻,抓住了两件事物的相似点,形象生动地表达出了读书和读信的区别,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答案:(1)B(2)A(3)①以“看人的真面目”比喻读书信可以看到真实的信息,真是的感情。②以“看照片、美颜的照片”比喻读文章看到经过加工、美化、掩饰的信息。③这两句话巧妙地抓住两件事的相似点,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读书和读信的区别。【点评】解答词语题正确方法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浙江省金华十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建议专家别建议了”的声音以往也有,但“专家建议”让人厌烦的感觉在今天似乎变得强烈了,这种社会观感的变化值得深思。其实,网友之所以“建议专家别建议了”并不是抬杠,更不是无理取闹,而是不少专家的建议不①,不发扬科学求真精神,愤懑的网友不免将其划入“伪专家”范畴。让网友产生排斥心理、让公众对专家产生信任危机的原因是不少专家出于为利益站台的考虑昧着良心。专家发言理应爱惜羽毛、审慎发言,让观点立得住,这才是保持和提高权威性的正确路径。但一些见诸媒体或各类平台的专家,发言随意,②,使得其权威性有所减弱。在时代的进步、环境的变化中,一些专家在知识结构、知识储备等方面不仅没有进步,反而落后了;不仅落后了,还可能拖了“冰雪聪明”的网友的后腿。这也是网友质疑专家建议的一个原因。其实,并非所有专家都如此,不少专家有学问、有担当,能给出③,那种认为专家偏爱建议、喜爱出风头的说法,并不公允。如果专家都能葆有一份“研究家”的风范,与时俱进,为公义发声,就会有智慧声音、权威声音。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8.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19.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部分的语言使用特色。【正确答案】17.①实事求;②信口开河(信口雌黄、胡言乱语、胡说八道);③真知灼见18.出于为利益站台的考虑,不少专家味着良心,让网友产生排斥心理,导致公众对专家产生信任危机。19.①句式:语势连贯,使用关联词“不仅……反而”“不仅……还”,呈现出专家能力的退步,语意逐层推进。②语言风格:幽默诙谐。如“拖了网友后腿”“冰雪聪明的网友”,生动幽默地体现出网友素质的提升削弱了专家的权威性。【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根据“不发扬科学求真精神”“伪专家”可知,此处指专家的建议不符合实际,可用“实事求是”。实事求是:从实际情况出发,不夸大,不缩小,正确地对待和处理问题。②文中强调随意乱说,可用“信口开河(信口雌黄、胡言乱语、胡说八道)”。信口开河:比喻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雌黄: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胡言乱语: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胡说八道: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地瞎说。③此处指有些专家的建议符合实际情况,有一定见解,可填“真知灼见”。真知灼见:正确的认识,透辟的见解。【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首先把“不少专家出于为利益站台的考虑昧着良心”改为“出于为利益站台的考虑,不少专家味着良心”,接着说专家这么做的后果,即把剩下的句子改为“让网友产生排斥心理,导致公众对专家产生信任危机”。【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句式上,“不仅没有进步,反而落后了;不仅落后了,还可能拖了‘冰雪聪明’的网友的后腿”,使用关联词“不仅……反而”“不仅……还”,呈现出专家能力的退步,语意逐层推进。语言风格上:“拖了网友后腿”“冰雪聪明的网友”等说法幽默诙谐,生动幽默地体现出网友素质的提升削弱了专家的权威性,表达对专家发言随意现象的否定。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联考高一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4题,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形成过程,大众媒体扮演了推行者、建构者与同谋者的角色。大众媒体将消费与文化行为合二为一,赋予商品丰富的文化内涵,并把社会的各个阶层___①___其中,为消费主义____②_____,最终使消费主义成为大众的生活理念与追求。在消费主义文化之下,媒体不断调整形式与内容,创造新的媒体产品。从报纸杂志的宣传到广播电视的广告,尤其是网络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的使用,更使消费主义无孔不入、登峰造极,_____③______不在操控着人们的欲望和兴趣。消费主义极大地缩短了单件物品的使用寿命。人们很少选择多次修理同一件家电,因为购买同类新款产品的价格未必高于修理的成本,而面盆修补、钢笔修理、缝纫织补这些日常生活中曾经______④______的行当,宛如儿时晚霞下的担货郎,渐行渐远,几近绝迹。家具不再是传统意义的耐用品,衣物也很少是因为破旧被丢弃,许多美丽的衣服可能仅仅被上身一试便匆匆完成使命。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裹胁煽风点火时时刻刻无可替代B.裹挟推波助澜无时无刻不可或缺C.裹挟推波助澜时时刻刻无可替代D.裹胁煽风点火无时无刻不可或缺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在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大众媒体扮演了建构者、推行者与同谋者的角色。B.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形成过程中,使得大众媒体扮演了同谋者、建构者与推行者的角色。C.在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大众媒体扮演了同谋者、建构者与推行者的角色。D.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形成过程中,使得大众媒体扮演了建构者、同谋者与推行者的角色。【正确答案】17.B18.C【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第①处,裹胁:用胁迫手段使人跟从(做坏事)。裹挟:(风、流水等)把别的东西卷入,使随着移动。(形势、潮流等)把人卷进去,迫使其采取某种态度。此处语境强调的是大众媒体把社会的各个阶层卷进消费中,故应选用“裹挟”。第②处,推波助澜: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多指坏的事物。煽风点火:比喻煽动别人闹事。语境是说大众媒体推动消费主义成为大众的生活理念与追求,故应选用“推波助澜”。第③处,“无时无刻”与“不”连用,意为“时时刻刻都”,是固定用法,故应选用“无时无刻”。第④处,不可或缺:比喻一点也不能缺少。无可替代:没有什么能够代替。语境是说面盆修补、钢笔修理、缝纫织补这些日常生活中离不了,故应选用“不可或缺”。故选B。【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中途易辙,可将“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形成过程”改为“在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形成过程中”或在“大众媒体”前面加“使得”;二是语序不当,“推行者、建构者与同谋者”语序不当,按照逻辑应改为“同谋者、建构者与推行者”。BD项中“使得”的主语残缺,“中”应去掉,排除BD。故选C。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强化供需监测机制保障市场秩序
- 2025年人造岗石树脂项目建议书
- 2025年硅粉系列合作协议书
- IT-143B-生命科学试剂-MCE
- 2-Fluoro-4-iodobenzonitrile-生命科学试剂-MCE
- 标准回迁房屋买卖合同
- 办公软件操作入门指南手册
- 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解读
- 对外投资合作协议
- 物业委托协议书委托物业协议书
- 湿地环境生态工程
- GB/T 7251.2-2023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2部分:成套电力开关和控制设备
- 第五讲影响研究及研究方法(比较文学概论)课件
- 四川省地图模板含市县图课件
- 现金调拨系统操作手册教学课件
- 学校物业管理宿舍管理方案995
- 荔枝依旧年年红
- 小学语文必备文学常识常考100题汇总(含答案)
- 第五版-FMEA-新版FMEA【第五版】
- 英语人教版高中必修三(2019新编)第一单元教案
- 建设部环卫劳动定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