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 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d6e71a5f48c13dc4ad8388f89cf73c5/2d6e71a5f48c13dc4ad8388f89cf73c51.gif)
![小学数学-一 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d6e71a5f48c13dc4ad8388f89cf73c5/2d6e71a5f48c13dc4ad8388f89cf73c52.gif)
![小学数学-一 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d6e71a5f48c13dc4ad8388f89cf73c5/2d6e71a5f48c13dc4ad8388f89cf73c53.gif)
![小学数学-一 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d6e71a5f48c13dc4ad8388f89cf73c5/2d6e71a5f48c13dc4ad8388f89cf73c54.gif)
![小学数学-一 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d6e71a5f48c13dc4ad8388f89cf73c5/2d6e71a5f48c13dc4ad8388f89cf73c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课时信息窗二:变葫芦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7页,乘法的意义、乘法算式的写法及各部分名称。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使学生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2、通过同数连加引出乘法算式,掌握写法、读法及各部分名称。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乘法的意义。2、乘法算式的写法及各部分名称。教具准备:实物展台、小棒、小正方形、小圆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展台出示主题图)师:舞台上又进行了什么魔术表演?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1:一共有多少个宝葫芦?生2:一共有多少只小鸟?生3:一共有多少盏灯?师:你能列式解决吗?5+5+5+5+5+5+5+5=40(个)4+4+4=12(个)6+6+6+6=24(个)二、探究新知。1、操作感知。(1)让学生用小棒摆3个2或2个3。教师指导学生摆小棒,既可以先横着一行摆3根小棒,摆2次,也可以先竖着摆2根小棒,摆3次。学生摆完后,教师提问:每次摆2根小棒,摆3次,要求一共摆了几根小棒,用加法计算?怎样列式?等于几?学生列出算式:2+2+2=6(根)每次摆3根小棒,摆2次,要求一共摆了几根小棒,用加法计算?怎样列式?等于几?学生列出算式:3+3=6(根)2+2+2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2相加?板书:3个2。3+3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3相加?”板书:2个3。(2)让学生用小正方形摆4个3或3个4。教师提问:每次摆几个小正方形?摆了几次?求4个3是多少用加法计算怎样列式?求3个4是多少用加法计算怎样列式?用加法算:3+3+3+3=12或4+4+4=12。(3)让学生用小圆片摆5个4或4个5。摆完后,先让学生写出加法算式。用加法算:4+4+4+4+4=20或5+5+5+5=20。(4)归纳小结:求3个2或2个3相加是多少,4个3或3个4、5个4或4个5分别相加是多少,都可以用连加法计算,还可以用一种更简便的方法计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方法-乘法。教师板书:乘法2、乘法算式的写法。师:下面我们学习怎样写乘法算式。教师明确指出:要想求一共有多少个宝葫芦?必须知道8个5或5个8相加是多少,用加法算是“5+5+5+5+5+5+5+5=40或8+8+8+8+8=40”,用乘法计算就可以写成“8乘5或5乘8”。两个数中间写“×”,这个符号叫乘号。教师板书:8×5=405×8=403、引导学生把上面的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加以比较。使学生看到:在乘法算式中乘号前后两个数分别表示加法算式中的什么数,以及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4、教学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和读法。教师结合8×5=405×8=40两个算式,教学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并指出乘法算式的读法。教师明确指出:8和5相乘可以写成8×5,也可以写成5×8。说明:求两个数相乘的积是多少,可以用两个乘法算式中的一个进行计算。5、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鸟?怎样列乘法算式?学生独立解决,并在小组内交流。三、自主练习。自主练习1:看图列算式。第1小题,教师先让学生说出图中表示的是几个几?学生回答出“表示2个8”后,提问:“可以怎样算?怎样列式?”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想,求2个8的和是多少,也就是求2个8相乘的积是多少,可以用乘法算式计算。第2小题,学生独立完成。自主练习2: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并讲述改写理由。自主练习3:写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写算式,然后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4个2相加可以写成4×2或2×4,6和4相乘写成6×4或4×6都是正确的。自主练习4:连线。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进行交流,并说一说连线的依据。题目中的4+4+4+4+4是多余信息。自主练习5:小游戏。练习时,让小组同学合作完成,边活动边说算式。练习结束后安排一些操作性和游戏性的练习。要求学生只列出算式,不算出得数。自主练习6:把盖住的画出来。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弄清题意后说一说2×4表示的意思,明确2×4既可以表示2个4相加,也可以表示4个2相加,再根据算式画图,以增加练习的开放性和趣味性,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自主练习7:解决问题。练习时,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独立解决问题,然后全班交流,反思自己的方法。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连加乘法5+5+5+5+5+5+5+5=408×5=40读作:8乘5等于40也可以写作:8+8+8+8+8=405×8=40读作:5乘8等于40∶∶∶∶因乘因积数号数信息窗二——变葫芦检测练习:1、看图,先圈一圈,填一填,再写算式。①想:每份()个,有()份,表示()个()。加法算式:乘法算式:或②想:每份()个,有()份,表示()个()。加法算式:乘法算式:2、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①2+2+2+2+2=()×()②6+6+6+6=()×()③7+7+…+7=()×()100个学情分析“你问我说”中红点部分是学习乘法的意义、写法、读法和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绿点部分是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体会乘法的意义。“一共有多少个宝葫芦”在教学时,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独立解决,当学生列出8个5连加的算式时,可以先让学生交流用加法计算的感受,体会用连加算式计算的繁琐,进而产生简化算式的欲望,为学生学习乘法奠定情感基础。然后给学生尝试创造用简便方法表示加法算式的机会,让学生经历符号化过程,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并适时引入乘法的概念,介绍算式的写法、读法及各部分的名称。在介绍乘法算式时,应引导学生明白根据一个连加算式可以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如8个5相加可以写成“8×5”,也可以写成“5×8”,学生只要能写出其中一个算式即可。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说一说“8×5”或“5×8”中的“8”和“5”分别表示什么,初步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解决“一共有多少只小鸟”时,让学生写成两个乘法算式,以此巩固所学的知识,体会乘法的意义。教学时,教师要充分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对于乘法算式中“4”和“3”分别表示什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讨论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用乘法列式比较简便。对于其他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们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效果分析本节课是让学生初步体会乘法的含义,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合理地组织、运用教材
在课的开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变葫芦”的魔术场景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通过“提问题——列算式——导出乘法算式——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使新旧知识的联系更加地紧密,使学生的学习状态自然地从旧知识的巩固转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变魔术的几个问题一直贯穿始终,学生会觉得轻松又兴趣盎然。
(二)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学习内容,是学生刚刚接触的学习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因此,只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形成“乘法”的概念。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整节课的教学,都能紧紧围绕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借助直观、展示过程、启迪思维”这一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在学生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的教学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解决问题,不断建立学生新旧知识的生成点,让学生真正知道:只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才能用乘法,并从中获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产生对数学的亲切之感。。
(三)注重学生的个人体悟,自主产生求知欲望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整个数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合作者。本节课的教学,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独立自主地学习数学知识,又能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前,让学生通过“列加法算式”体悟遇到这种情况用加法真的很麻烦,学生有了这种体悟后,引导他们去想更好办法,就有了很大激情、动力。当他们知道自己的办法还是不大完美时,就有了知道数学家的办法的强烈欲望。而且会不知不觉产生对数学家、对数学知识的强烈求知。再引导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找出知识的共同特征,并带他们到生活中去用乘法,从而初步形成了“乘法”的概念,并体悟学习乘法的意义。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创造性地设计学习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基于学生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究活动的预设生成中,让学习主体的认知结构、自主探究、创新能力与个性发展等方面持续地、动态地生成于开放合作,积极互动的课堂学习环境中,如叶澜教授所言:“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2.1_变葫芦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理解了加减法的意义、掌握了10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乘法学习的起始单元,是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比较复杂的乘法计算及应用的重要基础。因此本单元对小学阶段的运算部分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节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乘法的初步认识。情境图呈现的是第一个信息窗的继续和发展,是魔术师变葫芦的情境。图中的信息有:8串葫芦,每串5个;3个笼子,每个笼子里有4只小鸟;4盏聚光灯,每盏聚光灯有6只灯泡。借助问题“一共有多少个宝葫芦”和一共有多少只小鸟”,引入对乘法意义的学习。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学生知道求几个几相加用乘法算式比较简便,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体会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之间的练习,会根据加法算式写出乘法算式。“你问我说”中红点部分是学习乘法的意义、写法、读法和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绿点部分是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体会乘法的意义。教学重难点: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关系并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相同数连加的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2、经历数与算的过程,体会乘法产生的必要性以及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感受乘法计算的简洁性,初步有符号感。3、体验乘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个性化学习及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形成合作的意识。课后反思多媒体以儿童非常喜欢的“魔术”为背景,创设多种魔术表演的“情境串”,呈现了多彩的舞台场景。幻灯片为学生提供了熟悉的、有趣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第二个信息窗呈现的是魔术师正在表演变葫芦的情境,通过解决“一共有多少个葫芦?”和“一共有多少只小鸟?”等问题,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让学生认识到用乘法比较简便,能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体会乘法的意义,并认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理解了加减法的意义、掌握了100以内加减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较复杂的乘法计算及其应用的重要基础,在方案设计时,我遵循“导、学、议、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实现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的“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根据学生好玩的心理特点,通过自己动手操作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意义。由于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加上新学期刚刚开始,学生的精神不在状态,课始我简洁的导入学习情境直奔主题,激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这样教学设计为认识乘法的必要性打下基础,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且在解答的过程中自然且充分的感知求几个相同加数的算式的特点。经历乘法概念的形成过程,努力建构数学模型。本节课我从学生的基础出发,放手让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并用已有的方法解答问题。从3个2相加,到4个6相加,再到8个4相加……,这一系列的算式随着加数的越来越多,学生逐步认识到像这样的问题用加法来计算太麻烦了。亲身体会到加法解决这类问题的局限性,从而使乘法的出现水到渠成。并且在出示乘法算式之后则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加法和乘法算式,强调乘法中因数的含义,体会乘法和加法的关系,明确求几个几相加的时候用乘法非常简便。给学生一定的思维发展空间,培养创新精神。让学生自主探索加法的简便写法部分教学环节。学生积极投入,思维非常活跃,展开了奇思妙想。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大部分学生是用合并加数的方法,使原来的算式变得简便短了。还有的学生想到用符号、用语言叙述、用乘法等方法表示。孩子们的想法是那么的可贵,教师要保护他们的创造火花,激励他们的学习热情。学生只要能够创造出简单的表示方法,我们就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大力的表扬。教学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它重在不断进行教学反思的过程中改进。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技术的含义及作用》课件
- 康复评定期末考试练习测试卷
- 车身选择上复习测试有答案
- 《拉深件各个计算》课件
- 《音乐教师心理整容》课件
- 《积极的工作心态》课件
- 《金融机构极其体系》课件
-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 《静脉输液并发症》课件
- 《新兴工业区》课件
- 消防员证考试题库2000题中级
- 校园安全教育高中生
- 2024至2030年中国数字压力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SPIN顾问式销售》课件
-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
- 【蝉妈妈】2024年抖音电商酒水行业趋势洞察报告
- 物业员工行为规范管理手册
- 【初中数学】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练习
- 基于STM32单片机的智能停车场车位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小型家用电器制造工(省赛)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康复科-关节活动度测量量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