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说课稿_第1页
《长相思》说课稿_第2页
《长相思》说课稿_第3页
《长相思》说课稿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相思》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说教材 本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词。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词的大意是: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的温暖及宁静,那里是没有寒风逆雪之声的。学情分析 我授课的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他们好奇心强、表现欲强;具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在学习古诗词上能够自主借助注释、课文插图等方法学习课文。但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语言表达、综合归纳能力有所欠缺。因此,在教学时要有导有放、放扶兼施。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我确立了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书写“帐”“畔”两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借助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知诗人、晓诗题、学诗意、悟诗情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词的意思。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比了解这首词与前两首诗在表达情感上的异同。在拓展想象中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本节课教学重、难点是: 1、能在自主学习中通过知诗人、晓诗题、学诗意、悟诗情等多种方法感知词的大意。 2、体会作者的思乡怀家的思想感情,揣摸作者的表达方法。说教法学法 基于对教材这样的理解,针对我班学生的学情,我将采取了以下三种教学策略。 1、情境教学法我通过音乐渲染情境,导语创设情境,语言描绘情境等多种手段,创设各种学生乐于接受,并能享受其间的情境,能使学生在多向互动的情境中阅读、感悟、表达与创新,体会词人绵绵的思乡情。 2、读悟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在朗读中训练语言文字,在读中理解、感悟、发展思维、陶冶情操。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反复品读,读准字音,通通句子,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感悟。 3、想象法挖掘教材的空白处,让学生开启想象的闸门,抒发内心的情怀,发表独立的见解,揣摩人物的内心,产生情感的共鸣。六、说教学过程下面,我将通过教学过程来进行详细阐述:(一)、创设诗韵课堂 我为学生播放了大诗人:王安石和张籍的“乡愁”之作,辅以音频背景,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快速地进入意境。导入课题。 此环节辅以音频背景,让学生享受其间的情境、开启想象的闸门,并让学生初步感知到作者“思乡”的意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欲望,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导入新课。(二)、读诗文知词意 这个环节我设置了四步走:第一步通过自由读、指名读的形式指导学生把诗读正确。第二步指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读得字正腔圆;第三步提升读的要求,从读的实践中要求学生“争取读出你的味道和感觉来”,读出作者浓浓的思乡情。第四步,指导学生读懂词意。借助以前学过的方法:即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来读懂词的大意再小组交流讨论,解决问题。(这一环节我运用了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对诗词,读准、读通、读感并自主探究诗句的意思,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相互交流、学习,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互补与碰撞,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三)悟诗情,想画面 在教学过程中,我围绕“征途”与“故园”,引领学生在吟咏中放飞想象,感悟“征途”与“故园”的情景与画面,体味作者“身”“心”分离的情感。 通过播放背景音乐,引领学生走进词的境界,走近词人的生活。学生们在音乐和语言的感召下,展开想象,通过形象再现,让学生自己走进纳兰性德的世界,走进他的“征途”。学生们在“征途”的画面中舒展着所思所想。 然后话锋一转,让学生展开想象,把在作者的家乡,在作者的故园看到的画面写下来。”学生又在《琵琶语》的伴奏声中展开对“故园”的想象。写话时,我用舒缓的语调提示词人在家乡的生活有多种可能性,借以拓展学生的思路。 在《长相思》教学中我通过想象进行了言语实践的两次设计,对“征途”的想象采用“说”来展示,对“故园”的想象则采用诉诸文字“写”的方式。学生的想象极其丰富,在想象中,学生们感悟到词人跋山涉水、辗转反侧、抬头仰望、孤独沉思等等画面,感悟到了家乡的美丽、温馨,安宁、祥和。学生用言语和文字释放着“故园”二字所承载着的无穷韵味。两次想象的对比更使学生感受到征途的艰辛,倍感家乡的美好,亲人的温暖! 此环节设计:使学生形象地感知深藏在跳动的字里行间的深邃隽永的思想和委婉复杂的感情。通过对“征途”想象的“说”与对“故园”想象的“写”相结合,使学生感受到征途的艰辛,倍感家乡的美好,理解作者“身心”分离的原因所在。(四)拓展相思内涵,在情感对话中体验。 为了深入展开“词人身心分离?”话题的讨论,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文本的拓展,将纳兰性德《菩萨蛮》中的一句词——“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引入课堂。直面词人的心灵深处,感悟词人的“理想”与“壮志”,体悟到词人何事离别,是为了保家卫国。 此环节设计:使学生情感得到了升华,不仅明白了作者“身心”分离的原因所在,同时也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到词人是为保家卫国而作的重离别。(五)布置作业。让学生课下搜集有关思乡的诗词或歌曲读一读,背一背。 此环节设计:使学生进行读中悟,悟中读,以悟促读,举一反三,扩宽视野,联想画面并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七、说教学反思 《长相思》一课反应的是边塞军旅的思乡佳作。在教学时,我开始以学生赛思乡诗导入课题,激励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在整个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读的多样性,在读中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