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工具价值与目的价值的博弈与整合_第1页
高职教育-工具价值与目的价值的博弈与整合_第2页
高职教育-工具价值与目的价值的博弈与整合_第3页
高职教育-工具价值与目的价值的博弈与整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职教育-工具价值与目的价值的博弈与整合高职教育:工具价值与目的价值的博弈与整合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22〕07C-0008-04

一、工具价值与目的价值的含义

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和效用。主客体的关系和需要是多样化的。以关系而言,有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等。以需要而言,马斯洛就曾把人的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平安需要、感情和归属需要、社会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等上下不同的五个层次。这就决定了客体之于人的效用的多功能性和价值形态的多元性。这种多样性的价值形态包括自然价值、社会价值,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工具价值、目的价值等。笔者重点分析工具价值和目的价值。

目的是人们所欲追求并确立的东西。目的价值是指这种追求将带给人的开展意义、内在价值和精神超越。工具价值是为实现目的而采用的伎俩及这种伎俩保证目的实现程度的价值。第一,工具价值是基于物质层面的,是对人的现实关心。它关怀人的现实生存状况与质量,是用于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要的价值。目的价值是基于精神层面的,是对人的终极关心。它关怀人的开展状况与程度,追求对现实的超越,是用于满足人的精神方面需要的价值。如对职业教育来说,黄炎培先生所说的“谋生之准备〞是工具价值;“谋个性之开展〞那么是目的价值。第二,工具价值是一种外在的价值。它表现为人们通过努力所获取的、自身需要的、外在于人的物质价值,如职业、金钱、权力等,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毕业证书、精英符号、身份标签等。这些外在于人的东西都只具有工具价值。目的价值是一种内在价值。它是无形的价值,如文化、知识、科学、道德、哲学等。这种价值也许并不一定如工具价值的东西来得直接有效,具有稳定性、间接性、永恒性。它不像物质的东西因消费而耗逝,而是内在于人的,因消费而放大、增值并传之久远的东西。因而人应追求生命的内在质地,把握生命的重心,追求人的品格操守及富有发明性的智慧。这些内在的东西,才是目的价值的真谛。第三,工具价值是一种伎俩价值。伎俩是实现目的的方式。工具价值作为一种伎俩的存在,是效劳于目的达成、目标实现的。目的价值是一种目标价值。它是伎俩所追逐、聚焦的价值。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培养高端技能性人才是目标价值;而学习和培养的过程就属于伎俩价值。工具价值为目的价值的存在和开展提供了条件,目的价值引领工具价值的开展和方向。

二、高职教育工具价值与目的价值的博弈关系

职业教育始终徘徊于工具价值与目的价值的两极,深陷二者的矛盾冲突和博弈之中,主要体现于下列两种情况。

〔一〕强化工具价值,弱化目的价值,矫治学科化弊端,突出高职教育特点。我国的高职教育是一种新兴的“另一类型〞的高等教育,举办的历史不长,不足经验和传承,也没有先例和借鉴,只好摸着普通高等教育这块“石头〞过河,形成了“本科压缩〞、“专科克隆〞的路径依赖。表现为:因循知识论陈规,循蹈学科化旧辙,大有办成普通高等教育的“跟班〞和“随从〞的倾向。这种对理论教学的过度迷恋,使高职教育的工具价值日渐式微,而目的价值却异常强化。正是在如此背景下,高职教育需要拨乱和纠偏,以正本归真。职教界的有识之士强力发声,呼吁职业教育回归职业本位:要求在课程体系上,从学科体系转向工作体系;课程内容上,从知识导向转向行动导向;课程目标上,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课程顺序上,从知识逻辑为主线转向以职业活动为主线;课程环境上,从课堂情境转向工作情境;课程实施上,从教师为主导转向学生为中心;课程价值上,从知识储藏为主转向知识应用为主。经过国家政策的引领调控和全体职教人的共同努力,作为职业教育工具价值体现的“职业性〞,在与目的价值的“知识性〞的角力中,终于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同、强调和弘扬,职业教育的特点得到了成认,规律得到了尊重。

〔二〕重视目的价值,平抑工具价值,防备职业教育的异化和走偏。“职业性〞博弈的胜出,并不代表就可以忽视“人文性〞。我们的思维似乎总是喜欢非此即彼、执其一端,强调“职业性〞就全然不顾“人文性〞,谈及“人文性〞却又无视了“职业性〞,弄得两者之间总是互相抵牾,钟摆式两极回荡。其实践也难免剑走偏锋,如对人文课程的任意削减删裁,导致人文学科的消解或降格。这种倾向必然受到人们的批评:很多高校在围绕着经济效益转,受教育者围绕着实用知识转,专业设置围绕着市场行情转。高等教育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工具性存在,却看不到高等教育内在的、超越性的价值理性,这样“见物不见人〞的高等教育很难行之久远。[1]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纪宝成锋利地指出:“有些大学陷入适应论、生存论和工具论的论调之中,过于强调大学适应经济社会开展的需求,无视了大学的超越性一面;过于强调职业生存与就业的目标,无视了大学教育完善人生、升华人性的功能。似乎求学读书就是为了谋求一个条件好、待遇高、收入高的职位,对大学工具理性的过于强调,导致对价值理性的无视,从而使读书求学沦为满足个人欲望的工具,甚至只是进阶的垫脚石,极端的功利主义使校园不再宁静,而是陷于喧嚣和急躁。〞[2]徐国庆博士也撰文指出,职业教育不是工业的附庸,而是一种引领和撑持工业开展的主动教育。它“崇尚的是自由而不是顺从、是发明精神而不是机械的技能、是洞察力和理解力而不是背诵书本和按照别人的意图完成任务的能力〞。[3]所以,工具价值的盛行与目的价值的贬抑同样是二者博弈失范的迷误。

三、工具价值与目的价值的应然整合面对工具价值与目的价值的两极化震荡,必须寻求二者的应然整合,防止来回“折腾〞造成的对高职教育的冲击与伤害。

〔一〕应然整合的价值尺度的分析。高职教育究竟应该遵循怎样的价值尺度整合,是半斤八两的平分秋色,还是有主次轻重之别?是线型整合的同步推进,还是非线型的异步开展?是任意叠加、随意拼凑,还是有逻辑前提、原那么遵循?这需要深思明辨、理性把握。

1.职业教育的性质与应然整合。职业教育先天具有工具属性。一是“就业导向〞的职业取向,使它成为学生谋职就业的工具。二是与经济开展的密切直接的联系,使它成为培养人力资本、效劳经济开展的最重要的工具。职业教育鲜明的工具价值,要求它在与目的价值的整合过程中,不能是追求绝对的统一平衡、半斤八两、平分秋色的整合,而必须是突出高职教育特色,尊重高职教育规律的整合,是必须辨别主次轻重的有重点的整合。否那么,职业教育两种价值的整合就会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此类整合相混同。但也须强调,侧重不是偏颇和“一边倒〞,而是为了保证重点前提下的并重。

2.人的需求的层次序列与应然整合。作为价值主体的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物质生活是人的生命存在的根底,也是精神生活的前提。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发明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切东西。〞[4]又说:“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5]这与马斯洛观点有一致性。对于职业教育两种价值整合来说,也应辨别先后次序。首先应满足人的基于职业生存的物质需求,然后再求开展需要的精神满足与建构。这样的逻辑次序是不能颠倒的。

3.高等教育对象的特点与应然整合。对普通高等教育及以上的教育对象来说,工具价值与目标价值整合应当以目标价值为主,兼及工具价值的完善,因为择业面更广或层级更高的学术性、研究性人才肩负着繁荣民族文化、开展学术理论的重任。而对高职生而言,他们职业定向性强、择业面窄,且学业根底也较单薄,在整合的过程中,必须有所取舍,权衡得失,不要试图求全兼得。尼采说:“我对有的知识永远不想知道――智慧给认识也划清了界限。〞[6]有所不知,才能有所知;有所不学,才能有所学。不仅要有所学,有所不学,还要有所深学,有所浅学。只有取舍得当,得失相宜,才是高职教育所追求的应然整合。

〔二〕应然整合实现的必然路径。工具价值与目的价值,表现了人们对价值追求的两种境界、两种关心。价值关心分为现实关心和终极关心两个向度。现实关心面向职业生存,对应于工具价值,终极关心面向未来开展,对应于目的价值。工具价值与目的价值的整合,是高职教育开展的必然趋势。但是,这一整合不是均衡的、理想化的整合。对此,我们不应超越实际,而应当实事求是地把握整合的价值尺度,在权衡和遵循轻与重、先与后、得与失的整合原那么的前提下,寻求合乎职业教育实际的应然整合。

1.工具价值与目的价值的整合,应以工具价值为主,不能弃守职业底线。这是事关培养目标的大问题。很多批评职业教育工具价值盛行的人,都批评职业教育的对象不足人文底蕴,只能在流水线上进行机械的操作,把人异化成了工具。职业教育当然需要以人为目的,而不是把人看作生产过程的简单因素或经济工具,把人降格为技术世界中的齿轮,应使人作为人而不是作为生产伎俩得到充沛的开展。马克思就曾指出,生产力的开展,其基本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多方面跃进,而不是使人沦落为“经济人〞、“动物人〞。[7]即:“教育的首要作用之一是使人类有能力掌握自身的开展,掌握自己的命运。不过要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尽早为每个人提供‘生活通行证’〞。[8]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其价值首先在于能够满足学生的就业需要、生存需要,“把需要工作的人培养成工作需要的人〞,让他们在生存无忧、适意栖居的根底上,再去追求更高的、充沛的开展,诗意的栖居。如果学生连职业都无法获得、工作都无法安排,或者说得再严重些,欲当“工具〞而不得,不知那些鼓吹“目的价值〞的人作何感想。如果在整合过程中,忽视教育对象的实际,非要强求职校生职业性与人文性均衡开展,工具价值与目的价值同步实现,恐怕只能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所以,工具价值与目的价值的整合永远不能弃守职业底线,必须权衡轻重、把握先后,以工具价值为重点、为先导,在解决现实关心的根底上,再求锦上添花,完成终极关心。

2.工具价值与目的价值的整合,应以能力培养为主,不能混淆普高人才。这是事关教育性质的问题。高职教育工具价值与目的价值的整合,不能迷失职业教育的性质。职业教育是工具价值非常鲜明突出的教育,必须有自己的本质规定和异质特色,必须有自己存在的不可替代性。这个异质特色就是以能力培养为主、工具价值见长的“能力本位〞教育。高职教育永远应恪守这一办学定位,坚守这一办学底线。千万不要试图与普通本科教育拼知识、拼理论,那样就逸出了正道而误入了旁门。做到这一点,一要以彰显工具价值的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整合具有目的属性的理论化知识。要以岗位技能需要为规范,以“必须、够用〞为度,剪裁、选择和“扬弃〞理论知识,这样的整合才是基于职业教育的整合,培养出来的才是以能力见长、理论够用的高技能人才。相反,如果以理论知识为核心,整合实践,实践教学就会成为理论的附庸,成为理解、领会、印证知识的辅助伎俩。同样是整合,就具有了完全不同的性质。二要以能够实现能力培养的工作过程实践为核心,整合相关的知识学习。姜大源先生曾说:“知识的传递是在‘为了行动’的目标指引下,‘通过行动’而实现的。〞[9]这种基于行动或实践整合的好处是:有利于学生通过“做然后知困〞的境遇,意识到自身理论的缺失,如对某原理,或机器设备性能、机理的理解缺乏等,感受到理论学习的必要性,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有利于学生通过“做〞的过程及时反思,“见得真切、悟得透脱〞,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领悟,并提高操作的智能和实践的智慧;有利于学生通过“做〞学会做,真正掌握高端技能和职业本事。3.工具价值与目的价值的整合,应注重目的与伎俩的统一,而不是二者的别离。金生《v教授指出:“正当的价值秩序是工具价值效劳于目的价值,即伎俩价值效劳于目的价值,如果把伎俩当作目的,就是价值错位。〞[10]这是事关实践功效的问题。目的是规定伎俩的依据,伎俩是实现目的的策略。有效的伎俩价值必须以目的价值为引领和定向,目的价值的实现必须以伎俩价值为前提和根底。换言之,“伎俩价值离不开目的价值的规定,目的价值离不开伎俩价值的推进。如果没有伎俩价值的现实化和层层推进,目的价值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同样,如果没有目的价值的规定,伎俩价值就会陷入盲目和自流。〞[11]因此,为了目的不择伎俩,或不足伎俩实现目的,都是工具价值和目的价值整合失败的表现,都是目的和伎俩关系撕裂、别离的表现。高职教育伎俩价值与目的价值的整合,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理念引领偏误。如课程领域的学科化倾向至今未能得到基本扭转,在课程实施层面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学科化教学依然很有市场和吸引力。二是伎俩创新匮乏。如能力培养的目标虽然喊得调门很高,始终未能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