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防控知识内容10篇_第1页
新冠疫情防控知识内容10篇_第2页
新冠疫情防控知识内容10篇_第3页
新冠疫情防控知识内容10篇_第4页
新冠疫情防控知识内容10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篇:新冠疫情防控知识内容

疫情防控知识一一工作区域防护知识

1、上班途中如何做

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

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班车上班。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

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2、入楼工作如何做

进入办公楼前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可入楼工作,

并到卫生间洗手。若体温超过37.2寸,请勿入楼工作,并回家

观察休息,必要时到医院就诊。

3、入室办公如何做

保持办公区环境清洁,建议每日通风3次,每次20-30分

钟,通风时注意保暖。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多人办

公时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多饮水,坚持在进食前、如厕后

按照六步法严格洗手。接待外来人员双方佩戴口罩。

4、参加会议如何做

建议佩戴口罩,进入会议室前洗手消毒。开会人员间隔1

米以上。减少集中开会,控制会议时间,会议时间过长时,开

窗通风1次。会议结束后场地、家具须进行消毒。茶具用品建

议开水浸泡消毒。

5、食堂进餐如何做

采用分餐进食,避免人员密集。餐厅每日消毒1次,餐桌

椅使用后进行消毒。餐具用品须高温消毒。操作间保持清洁干

燥,严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避免肉类生食。建议营养配餐,

清淡适口。

6、下班路上如何做

洗手后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外出,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后首

先洗手消毒。手机和钥匙使用消毒湿巾或75%酒精擦拭。居室

保持通风和卫生清洁,避免多人聚会。

7、公务采购如何做

须佩戴口罩出行,避开密集人群。与人接触保持1米以上

距离,避免在公共场所长时间停留。

8、工间运动如何做

建议适当、适度活动,保证身体状况良好。避免过度、过

量运动,造成身体免疫能力下降。

9、公共区域如何做

每日须对门厅、楼道、会议室、电梯、楼梯、卫生间等公

共部位进行消毒,尽量使用喷雾消毒。每个区域使用的保洁用

具要分开,避免混用。

10、公务出行如何做

专车内部及门把手建议每日用75%酒精擦拭1次。乘坐班

车须佩戴口罩,建议班车在使用后用75%酒精对车内及门把手

擦拭消毒。

11、后勤人员如何做

服务人员、安保人员、清洁人员工作时须佩戴口罩,并与

人保持安全距离。食堂采购人员或供货人员须佩戴口罩和一次

性橡胶手套,避免直接手触肉禽类生鲜材料,摘手套后及时洗

手消毒。保洁人员工作时须佩戴一次性橡胶手套,工作结束后

洗手消毒。安保人员须佩戴口罩工作,并认真询问和登记外来

人员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12、公务来访如何做

须佩戴口罩。进入办公楼前首先进行体温检测,并介绍有

无湖北接触史和发热、咳嗽、呼吸不畅等症状。无上述情况,

且体温在37.2。正常条件下,方可入楼公干。

13、传阅文件如何做

传递纸质文件前后均需洗手,传阅文件时佩戴口罩。

14、电话消毒如何做

建议座机电话每日75%酒精擦拭两次,如果使用频繁可增

加至四次。

15、空调消毒如何做

(1)中央空调系统风机盘管正常使用时,定期对送风口、

回风口进行消毒。

(2)中央空调新风系统正常使用时,若出现疫情,不要停

止风机运行,应在人员撤离后,对排风支管封闭,运行一段时

间后关断新风排风系统,同时进行消毒。

(3)带回风的全空气系统,应把回风完全封闭,保证系统

全新风运行。

16、废弃口罩处理如何做

防疫期间,摘口罩前后做好手卫生,废弃口罩放入垃圾桶

内,每天两次使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处

理。

疫情防控知识---个人防护知识

(一)洗手篇

1、如何保护自己远离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传染?

(1)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用一次

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

后)应立即洗手。

(2)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

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

睛、鼻或口。

(3)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

避免产生过度疲劳。

(4)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不少于3次,

每次20-30分钟。户外空气质量较差时,通风换气频次和时间

应适当减少。

(5)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

患者。

(6)如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涕、发热等,应居

家隔离休息,持续发热不退或症状加重时及早就医。

2、洗手在预防呼吸道传播疾病中的作用?

正确洗手是预防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国

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WHO及美国CDC等权威机构均推荐用

肥皂和清水(流水)充分洗手。

3、正确洗手需掌握六步洗手法:

第一步,双手手心相互搓洗(双手合十搓五下)

第二步,双手交叉搓洗手指缝(手心对手背,双手交叉相

叠,左右手交换各搓洗五下)

第三步,手心对手心搓洗手指缝(手心相对十指交错,搓

洗五下)

第四步,指尖搓洗手心,左右手相同(指尖放于手心相互

搓洗搓五下)

第五步: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搓洗,左右手相同搓

五下

第六步: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

行各搓五下。

4、哪些时刻需要洗手?

(1)传递文件前后

(2)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3)在制备食品之前、期间和之后

(4)吃饭前

(5)上厕所后

(6)手脏时

(7)在接触他人后

(8)接触过动物之后

(9)外出回来后

5、旅途在外没有清水,不方便洗手,怎么办?

可以使用含酒精消毒产品清洁双手。人冠状病毒不耐酸不

耐碱,并且对有机溶剂和消毒剂敏感。75%酒精可灭活病毒,

所以达到一定浓度的含酒精消毒产品可以作为肥皂和流水洗

手的替代方案。

(二)口罩篇

1、口罩该怎么选?

选择一:一次性医用口罩,连续佩戴4小时更换,污染或

潮湿后立即更换;

选择二:N95医用防护口罩,连续佩戴4小时更换,污染

或潮湿后立即更换。

棉布口罩、海绵口罩均不推荐。

2、正确使用口罩

医用口罩的使用方法:

(1)口罩颜色深的是正面,正面应该朝外,而且医用口罩

上还有鼻夹金属条。

⑵正对脸部的应该是医用口罩的反面,也就是颜色比较

浅的一面,除此之外,要注意带有金属条的部分应该在口罩的

上方,不要戴反了。

(3)分清楚口罩的正面、反面、上端、下端后,先将手洗

干净,确定口罩是否正确之后,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

(4)最后一步,也是前面提到过的金属条问题,将口罩佩

戴完毕后,需要用双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

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有褶皱,最好覆盖住

鼻子和嘴巴。

3、特殊人群如何佩戴口罩?

(1)孕妇佩戴防护口罩,应注意结合自身条件,选择舒适

性比较好的产品。

(2)老年人及有心肺疾病慢性病患者佩戴后会造成不适

感,甚至会加重原有病情,应寻求医生的专业指导。

(3)儿童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其脸型小,选择儿童防护口

罩。

疫情防控知识一一居家防护知识

1、在家中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传染?

(1)增强卫生健康意识,适量运动、保障睡眠、不熬夜可

提高自身免疫力;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

住口鼻,经常彻底洗手,不用脏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3)居室多通风换气并保持整洁卫生;

⑷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

嚏等)的人密切接触;

(5)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和空间密闭的场所,如必须去佩

戴口罩;

(6)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家禽家畜;

(7)坚持安全的饮食习惯,食用肉类和蛋类要煮熟、煮透;

(8)密切关注发热、咳嗽等症状,出现此类症状一定要及

时就近就医。

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时,我们怎么吃才好?

(1)不要食用已经患病的动物及其制品;要从正规渠道购

买冰鲜禽肉,食用禽肉、蛋奶时要充分煮熟。

(2)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处理生食和

熟食之间要洗手。

(3)即使在发生疫情的地区,如果肉食在食品制备过程中

予以彻底烹饪和妥善处理,也可安全食用。

3、前往公共场所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感染?

(1)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与农场牲畜或野生动物接

触。

(2)保持工作场所室内不断的通风换气;在人多的地方,商

场、公交车、地铁和飞机等地方都是人流密集,可佩戴口罩减

少接触病原风险。

⑶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袖或屈肘将鼻完全遮住;将用

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咳嗽打喷嚏后,用肥皂和

清水或含酒精洗手液清洗双手。

(4)外出回家后及时洗手,如有发热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症

状,特别是持续发热不退,及时到医院就诊。

(5)传染病流行季节应尽量避免各类聚会。

4、到生鲜市场采购,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传染?

(1)接触动物和动物产品后,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2)避免触摸眼、鼻、口;

(3)避免与生病的动物和病变的肉接触;

(4)避免与市场里的流浪动物、垃圾废水接触。

5、轻症发热病例的居家隔离建议:

(1)将病人安置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

(2)限制看护人数,尽量安排一位健康状况良好且没有慢

性疾病的人进行护理。拒绝一切探访。

(3)家庭成员应住在不同房间,如条件不允许,和病人至

少保持1米距离。

(4)限制病人活动,病人和家庭成员活动共享区域最小化。

确保共享区域(厨房、浴室等)通风良好(开窗)。

(5)看护人员与病人共处一室应带好口罩,口罩紧贴面部,

佩戴过程禁止触碰和调整。口罩因分泌物变湿、变脏,必须立

即更换。摘下及丢弃口罩之后,进行双手清洗。

⑹与病人有任何直接接触或进入病人隔离空间后,进行

双手清洁。

第二篇:新冠疫情防控知识内容

滨州渤海科技职业中专在2号教学楼1楼报告厅举行疫情

防控知识和安全工作专题教育讲座,由副校长王军同志主讲,

学校中层干部以及在校全体教职工参加。

王军同志对开学以来复学防控工作进行了总结,对全体教

职工在疫情防控与复学工作中的付出表示肯定和感谢,并对日

常的防控工作安排作了强调。他要求全体教职员工在思想上要

对疫情防控和复学工作引起高度重视,端正态度,熟悉流程,

注重细节,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进一步完善疫情防控与复学

工作机制,不断加强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掌握。

培训内容分为两部分,首先讲解了以口罩分类选择、避免

飞沫传播措施为主的防控基本知识,强调全体教职员工务必掌

握好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常识,严守学校制度,切实保障好自身

及校园的安全。

最后,他对学校安全工作提出了要求和进行部署。再次要

求全体教职工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要对学校安全工作

高度重视,层层落实责任,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和执行各项规定。

要求分管科室对于学校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定期开展教职工

安全工作专题培训,层层传导压力,落实安全工作职责,压实

责任。定期组织开展学生的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各个时间节点

的安全教育工作要做好工作留痕。要求全体教师充分了解校园

安全工作范畴,提高自身安全责任意识,提高人人都是安全工

作责任者的认识,树立敬畏意识,敢于担当,把校园安全和师

生健康安全放在工作首位,做好安全教育工作的引导者。

此次疫情防控知识和安全工作教育专题讲座,使教师进一

步规范、明确了相关防护知识和学校安全工作主要范畴,进一

步增强了教师自我保护意识,引导教师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

工作习惯,加强体育锻炼,从而以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

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新的工作和生活中去。有效促进了学校日常

疫情防控工作和安全工作科学、安全、有序进行。

第三篇:新冠疫情防控知识内容

1、上班途中如何做

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

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班车上班。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

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2、入楼工作如何做

进入办公楼前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可入楼工作,

并到卫生间洗手。若体温超过37.2。。,请勿入楼工作,并回家

观察休息,必要时到医院就诊。

3、入室办公如何做

保持办公区环境清洁,建议每日通风3次,每次20-30分

钟,通风时注意保暖。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多人办

公时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多饮水,坚持在进食前、如厕后

按照六步法严格洗手。接待外来人员双方佩戴口罩。

4、参加会议如何做

建议佩戴口罩,进入会议室前洗手消毒。开会人员间隔1

米以上。减少集中开会,控制会议时间,会议时间过长时,开

窗通风1次。会议结束后场地、家具须进行消毒。茶具用品建

议开水浸泡消毒。

5、食堂进餐如何做

采用分餐进食,避免人员密集。餐厅每日消毒1次,餐桌

椅使用后进行消毒。餐具用品须高温消毒。操作间保持清洁干

燥,严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避免肉类生食。建议营养配餐,

清淡适口。

6、下班路上如何做

洗手后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外出,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后首

先洗手消毒。手机和钥匙使用消毒湿巾或75%酒精擦拭。居室

保持通风和卫生清洁,避免多人聚会。

7、公务采购如何做

须佩戴口罩出行,避开密集人群。与人接触保持1米以上

距离,避免在公共场所长时间停留。

8、工间运动如何做

建议适当、适度活动,保证身体状况良好。避免过度、过

量运动,造成身体免疫能力下降。

9、公共区域如何做

每日须对门厅、楼道、会议室、电梯、楼梯、卫生间等公

共部位进行消毒,尽量使用喷雾消毒。每个区域使用的保洁用

具要分开,避免混用。

10、公务出行如何做

专车内部及门把手建议每日用75%酒精擦拭1次。乘坐班

车须佩戴口罩,建议班车在使用后用75%酒精对车内及门把手

擦拭消毒。

11、后勤人员如何做

服务人员、安保人员、清洁人员工作时须佩戴口罩,并与

人保持安全距离。食堂采购人员或供货人员须佩戴口罩和一次

性橡胶手套,避免直接手触肉禽类生鲜材料,摘手套后及时洗

手消毒。保洁人员工作时须佩戴一次性橡胶手套,工作结束后

洗手消毒。安保人员须佩戴口罩工作,并认真询问和登记外来

人员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12、公务来访如何做

须佩戴口罩。进入办公楼前首先进行体温检测,并介绍有

无湖北接触史和发热、咳嗽、呼吸不畅等症状。无上述情况,

且体温在37.2。正常条件下,方可入楼公干。

13、传阅文件如何做

传递纸质文件前后均需洗手,传阅文件时佩戴口罩。

14、电话消毒如何做

建议座机电话每日75%酒精擦拭两次,如果使用频繁可增

加至四次。

15、空调消毒如何做

(1)中央空调系统风机盘管正常使用时,定期对送风口、

回风口进行消毒。

(2)中央空调新风系统正常使用时,若出现疫情,不要停

止风机运行,应在人员撤离后,对排风支管封闭,运行一段时

间后关断新风排风系统,同时进行消毒。

(3)带回风的全空气系统,应把回风完全封闭,保证系统

全新风运行。

16、废弃口罩处理如何做

防疫期间,摘口罩前后做好手卫生,废弃口罩放入垃圾桶

内,每天两次使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处

理。

第四篇:新冠疫情防控知识内容

第一,不麻痹、不大意。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在疫情防

控方面,一个小小的疏忽,就可能毁掉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

不麻痹、不松懈、不大意,坚持做好防护,才能阻断新冠病毒

传播。

第二,戴口罩、要坚持。科学佩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

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即使是炎炎夏日,也要坚持戴口罩,尤

其是前去公共场所、密闭空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正确

佩戴口罩。

第三,打喷嚏、讲礼仪。咳嗽、喷嚏时产生的飞沫常常携

带病毒,可直接或间接导致病毒传播。因此,咳嗽、喷嚏时一

定要用纸巾、手绢、手肘来捂住口鼻。

第四,勤洗手、讲卫生。勤洗手、讲卫生是保证身体健康

最重要的方法。饭前便后、接触外界物品后,触摸口眼鼻之前,

请务必认真清洗双手,遵循七步洗手法,用肥皂(洗手液)和

流水搓揉至少20秒。

第五,常通风、不可少。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动,

可有效降低空气中病毒和细菌的浓度,减少疾病传播风险。每

天应开窗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尤其是密闭的空调房

一定要定期开窗通风。

第六,一米距、更安全。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近距离呼

吸道飞沫传播,保持一米以上社交距离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病

毒感染。守住一米线,出行勿拥挤,保持安全距离,于人于己

都有益。

第七,少出门、不聚集。公共场所人员多、流动大,聚餐、

聚会易导致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因此人多场所不要去,拥挤场

所要回避。少出门、不扎堆。

第八,打疫苗,很重要。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最经济、最

有效、最便捷的手段。防控新冠病毒,接种疫苗和个人防护一

个都不能少。凡是符合接种条件的人员要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

苗,为构建免疫屏障贡献一臂之力。

第九,讲科学、强免疫。饮食营养均衡、适度运动锻炼,

坚持规律作息,不熬夜,保证睡眠充足,保持良好心态,可以

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力。

第十,有症状,早就医。主动做好健康监测,如有发热、

咳嗽等症状,及时前往发热门诊就诊,途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

工具,主动告知旅居史、接触史,不隐瞒、不回避,并遵医嘱

留观排查。

第五篇:新冠疫情防控知识内容

针对即将面临的复学,为了进一步做好校园新冠肺炎疫情

防控工作,切实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疫,提高疫情防控能

力,小西卫生院公卫科成立了由刘安礼副院长带队的疫情防控

健康教育宣讲团队。

3月17日以来先后到腾越镇中心学校、腾越镇一完小、二

完小等8所小学对269位教职员工开展了开学前疫情防控知识

讲座,讲座上刘副院长以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了开学前准

备、开学后工作、出现发热病例后应急处置、怎样预防新冠病

毒肺炎、标准七步洗手法、怎样正确佩戴口罩、怎样配制消毒

液、怎样正确开窗通风。

通过此次讲座,使得教职工深刻地认识到新冠肺炎疫情防

控的重要性,增强了自我防范意识,有效提升了各学校对新冠

肺炎疫情的防控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为开学后给学生一个健

康安全的学习环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六篇:新冠疫情防控知识内容

4月29日上午,我院在昆仑校区举行了疫情防控知识讲座

及疫情应急处置演练,为迎接五一过后即将陆续返校的H535

名学生复学复课做好准备,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学

校卫生所孟军所长作专题讲座。学院院长李文勇作讲话部署,

学院党委副书记莫海燕主持会议,副院长韦红教,纪委书记麻

新桃,总会计师谭雄,及各部门负责人、全体辅导员(班主任)、

教师代表、物业代表等进行观摩学习。

孟军所长从新冠肺炎临床表现和流行特点、疫情表现情

况、公众预防措施、大专院校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公众疫情防

控要素等几方面进行了专业的介绍和讲解,尤其针对高校疫情

防控工作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了解答,对我院进一步做好

疫情防控工作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随后,学工处邱文成副处长组织举行了疫情应急处置演

练,演练通过网络直播以及录播形式合并进行,直观地展示了

校门、教室、宿舍、办公场所等四个实景应急处置操作和发生

疫情后的应急处置流程。

院长李文勇对学院应急演练进行总结:要进一步完善开学

工作和应急方案,抓好关键细节和责任落实;建立“学院-系部

-班级-寝室”四级防控体系,健全联动机制,明确分工,增强

底线意识和大局意识,“外防输入,内防输出”;全院师生应

按照学院要求做到及时、有序上报信息;全院教师应继续加强

防疫基础知识学习,掌握好学院防疫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方案

内容;自觉服从学院教学的统一组织安排;严格落实校园封闭

管理期间的统一要求;扎实做好物资等安全保障工作;落实好

学生返校后的心理疏导工作;抓实特殊时期舆情的严格管理。

同时,对学院相关部门为提高演练效果从推演到实际演练所付

出的努力表示感谢。李院长指出,生命健康高于一切,做好校

园疫情防控和开学工作是学院各项疫情防控工作措施是否到

位检验的一场大考,要落细落实学院疫情防控工作各项措施,

确保师生健康安全和返校教育教学工作平稳有序。

党委副书记莫海燕表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是检

验学院各项工作的试金石,是对各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

的大考验。疫情防控工作人人有责,全体教职工务必提高认识,

强化责任,全院上下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人人负责、人人尽

责,形成抗疫工作强大合力,共筑师生健康的强大屏障,确保

开学平稳有序。各系各部门应落实好“开学第一课”工作要求,

结合学院下发的相关疫情防控宣传材料,组织好本部门师生开

展好疫情防控教育,确保人人学习到位掌握到位。相信在大家

的共同努力下,学院的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一定能够取得

“双胜利”。

第七篇:新冠疫情防控知识内容

一、关于新冠肺炎相关问答

1.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此次流行的冠状病毒为一种新发现的冠状病毒,国际病毒

分类委员会命名为SARS-Cov-2。因为人群缺少对新型病毒株的

免疫力,所以人群普遍易感。

2.新冠肺炎由什么引起?

由SARS-Cov-2冠状病毒引起,WHO将SARS-Cov-2感染导

致的疾病命名为COVID-19,其中多数感染可以导致肺炎,就称

之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

3.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特点是什么?

冠状病毒为不分节段的单股正链RNA病毒,由于病毒包膜

上有向四周伸出的突起,形如花冠而得名。

该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乙醴、75%乙醇、

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

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4.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源是什么?

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

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5.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

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

胶传播的可能。由于在粪便及尿中可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应

注意粪便及尿对环境污染造成气溶胶或接触传播。

6.新型冠状病毒的易感人群是什么?

人群普遍易感。

7.什么是飞沫传播?

飞沫:一般认为直径>5um的含水颗粒,飞沫可以通过一

定的距离(一般为1米)进入易感的黏膜表面。

飞沫的产生:

(1)咳嗽、打喷嚏或说话;

(2)实施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如:吸痰或气管插管、翻

身、拍背等刺激咳嗽的过程中和心肺复苏等。

8.什么是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病原体通过黏膜或皮肤的直接接触传播。

(1)血液或带血体液经黏膜或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

(2)直接接触含某种病原体的分泌物引起传播。

9.什么是气溶胶传播?

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在空气悬浮过程中失去水分而剩下

的蛋白质和病原体组成的核,形成飞沫核,可以通过气溶胶的

形式漂浮至远处,造成远距离的传播。

10.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与病例(观察和确诊病例)发病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者:

(1)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

员;

(2)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

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3)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陪护人员;

(4)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

(5)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

11.新冠肺炎患者有什么临床表现?

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潜伏期1至14天,多为3至7

天。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

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部分儿童及新生儿病例症状可

不典型,表现为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或仅表现为精神弱、

呼吸急促。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

从目前收治的病例情况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

危重。老年人和有慢性

基础疾病者预后较差。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

12.在临床上怎样识别观察新冠肺炎病例?

疑似病例:

结合下述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分析:

L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

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发病前14天内与新

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者)有接触史;发病前14

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

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聚集性发病(2周内在小范围

如家庭、办公室、学校班级等场所,出现2例及以上发热或呼

吸道症状的病例)。

2.临床表现:发热或呼吸道症状;具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影像学特征;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

正常或减少。

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一条,且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

无明确流行病学史的,符合临床表现中的3条。

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同时具备病原学或血清学证据之一者:实时荧光

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

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血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和

IgG抗体阳性(血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G抗体由阴性转为

阳性或恢复期较急性期4倍及以上升高)。

13.新冠肺炎的临床分型有哪些?

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

14.新冠肺炎如何鉴别诊断?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轻型表现需与其他病毒引起的上呼吸

道感染相鉴别;新冠肺炎主要与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

胞病毒等其他已知病毒性肺炎及肺炎支原体感染鉴别;还要与

非感染性疾病,如血管炎、皮肌炎和机化性肺炎等鉴别。

15.新冠肺炎有哪些防控措施?

(1)标准预防措施;

(2)空气传播预防措施;

(3)接触和飞沫预防措施:勤洗手,出门戴口罩;

(4)房间通风换气;

(5)清洁、消毒:新型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热水浸

泡30分钟、75%酒精、含氯消毒剂,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

活病毒。

二、防护小常识

1.洗手在预防呼吸道传播疾病中有什么作用?

正确洗手是预防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国

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WHO及美国CDC等权威机构均推荐用

肥皂和清水(流水)充分洗手。

2.七步洗手法的口诀和要领

(1)内:手掌相对揉搓;

(2)外:手心揉搓手背;

(3)夹:掌心相对,手指交叉揉搓;

(4)弓:弓起手指,双手互握,揉搓骨头突出部位;

(5)大: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转动揉搓;

(6)立:五指并拢,将指尖立于另一掌心处,旋转揉搓;

(7)腕: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腕部,并旋转揉搓。

3.哪些时刻需要洗手?

(1)传递文件前后;

(2)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3)在制备食品之前、期间和之后;

(4)吃饭前;

(5)上厕所后;

(6)手脏时;

(7)在接触他人后;

(8)接触过动物之后;

(9)外出回来后。

4.旅途在外没有清水,不方便洗手,怎么办?

可以使用含酒精消毒产品清洁双手。人冠状病毒不耐酸不

耐碱,并且对有机溶剂和消毒剂敏感。75%酒精可灭活病毒,

所以达到一定浓度的含酒精消毒产品可以作为肥皂和流水洗

手的替代方案。

5.如何正确使用口罩?

(1)不管是一次性口罩,还是医用口罩,都是有正反面

的。就拿一次性口罩来说,大部分颜色深的是正面,正面应该

朝外,具体请阅读口罩包装上的说明书;

(2)注意带有金属条的部分应该在口罩的上方,不要戴

反了。分清楚口罩的正面、反面、上端、下端后,先将手洗干

净,确定口罩是否正确之后,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

(3)将口罩佩戴完毕后,需要用双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

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

有褶皱,最好覆盖住鼻子和嘴巴。

6.口罩使用注意事项

(1)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非医疗高风险的一般工作人

员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并可适当延

长口罩使用时间,反复多次使用。口罩专人专用,人员间不能

交叉使用。口罩佩戴前按规程洗手,佩戴时避免接触口罩内侧。

口罩脏污、变形、损坏、有异味时需及时更换。

(2)口罩被呼吸道/鼻腔分泌物,以及其他体液污染要立

即更换。

(3)如需再次使用的口罩,可悬挂在洁净、干燥通风处,

或将其放置在清洁、透气的纸袋中。口罩需单独存放,避免彼

此接触,并标识口罩使用人员。

(4)医用标准防护口罩不能清洗,也不可使用消毒剂、

加热等方法进行消毒。

7.特殊人群如何佩戴口罩?

(1)孕妇佩戴防护口罩,应注意结合自身条件,选择舒

适性比较好的产品;

(2)老年人及有心肺疾病慢性病患者佩戴后会造成不适

感,甚至会加重原有病情,应寻求医生的专业指导;

(3)儿童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脸型小,选择儿童防护口

罩。

三、面对特殊情况的处置

L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污染时应如何处理?

当出现如下情况时,需及时消毒处理:

(1)皮肤若被污染物污染时:应立即清除污染物,然后

用一次性吸水材料蘸取0.5%碘伏消毒液或含氯消毒剂和过氧

化氢消毒剂擦拭消毒3分钟以上,使用清水清洗干净;

(2)黏膜若被污染物污染时: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

(3)衣物若被污染物污染时:按患者衣物处理,若无肉

眼可见污染物的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分钟,或先用

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然后按常规清洗,贵重衣

物可选用环氧乙烷灭菌方法进行消毒处理。

2.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发热人群应如何管理?

(1)不符合本次流行病学史,仅有发热,体温低于37.3℃,

建议严格居家隔离,多喝温开水,检测体温1至2天,无好转,

到门诊、急诊就诊,外出时戴口罩;

(2)不符合本次流行病学史,发热高于37.3T,有咽痛

咳嗽,应到门诊、急诊就诊,听从医生安排;

(3)符合本次流行病学史的发热病人,应佩戴医用外科

口罩或N95口罩,在路上和医院时尽可能远离其他人,到发热

门诊挂号就诊,听从医生安排。

3.疫情来临时,面对恐慌,我们如何应对?

(1)保持生活的稳定性。维持正常规律健康的生活作息

非常重要。

(2)接纳并觉察。生活中总会有很多力所不及的事情,

接纳自己,停止对自己的责备。

(3)给自己列出一个愉悦反应事件清单,写下那些会让

自己快乐的事,比如:和好朋友通个电话、泡个热水澡、做有

氧运动、和家人一起游戏、完成搁置已久的计划……

(4)放下手机、停止对疫情的过度关注,去做愉悦反应

清单里的事情。

(5)当出现应激反应时(如睡不着觉、吃不下饭、记忆

力下降、注意力不好集中、身体没有力气、精力不佳,或者看

到网络上介绍的新冠肺炎的症状,由于心理暗示,也会感到咽

干咽痛、胸闷、头昏等),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6)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住院治疗的重症及以

上患者)、疫情防控一线医护人员、疾控人员和管理人员,应

寻求专业评估及干预。

第八篇:新冠疫情防控知识内容

一、坚持科学佩戴口罩

养成随身携带口罩的好习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电梯等

密闭空间,前往医院就诊、有发热或患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者,

从事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等高风险暴露人员,应正确佩戴口罩。

年老及体弱者、慢性疾病患者外出时,建议佩戴口罩。

二、保持社交安全距离

到人多密集场所注意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

离。客流较多时,有序排队等候,避免人员拥挤。

三、保持良好个人卫生

要勤洗手,用香皂或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或用手消毒剂

消毒。清洁双手前不要用手触碰口、眼、鼻。咳嗽、打喷嚏时

用肘部或纸巾遮掩。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后弃

置于垃圾箱内。

四、保持室内良好通风

居室和办公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避免空气污浊。冬季使

用空调前应进行清洗和必要的消毒,保持一定的空气流动和自

然通风。

五、注意饮食安全卫生

到正规的超市或市场选购生鲜产品,选购时可使用一次性

塑料袋反套住手挑选冷冻冰鲜食品,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同时

佩戴口罩。购买境外冷冻食品,要关注海关食品检疫信息,做

好外包装消毒。处理食材应生熟分开、煮熟煮透。购物、处理

食材、饭前代后应保持手卫生。

六、自觉坚持安全出行

杜绝带病上班上学。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尽量避免外出,

特别是近期与发热、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有过密切接触人员,尽

量不搭乘公共交通。

乘坐公共交通时,尽量选择刷卡、扫码等非接触方式充值、

购票。遵守公交、地铁等部门防疫规定,如戴口罩、测体温等。

第九篇:新冠疫情防控知识内容

(一)洗手篇

1、如何保护自己远离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传染?

(1)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用一次

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

后)应立即洗手。

(2)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

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

睛、鼻或口。

(3)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

避免产生过度疲劳。

(4)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不少于3次,

每次20-30分钟。户外空气质量较差时,通风换气频次和时间

应适当减少。

(5)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

患者。

(6)如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涕、发热等,应居

家隔离休息,持续发热不退或症状加重时及早就医。

2、洗手在预防呼吸道传播疾病中的作用?

正确洗手是预防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国

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WHO及美国CDC等权威机构均推荐用

肥皂和清水(流水)充分洗手。

3、正确洗手需掌握六步洗手法:

第一步,双手手心相互搓洗(双手合十搓五下)

第二步,双手交叉搓洗手指缝(手心对手背,双手交叉相

叠,左右手交换各搓洗五下)

第三步,手心对手心搓洗手指缝(手心相对十指交错,搓

洗五下)

第四步,指尖搓洗手心,左右手相同(指尖放于手心相互

搓洗搓五下)

第五步: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搓洗,左右手相同搓

五下

第六步: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

行各搓五下。

4、哪些时刻需要洗手?

(1)传递文件前后

(2)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3)在制备食品之前、期间和之后

(4)吃饭前

(5)上厕所后

(6)手脏时

(7)在接触他人后

(8)接触过动物之后

(9)外出回来后

5、旅途在外没有清水,不方便洗手,怎么办?

可以使用含酒精消毒产品清洁双手。人冠状病毒不耐酸不

耐碱,并且对有机溶剂和消毒剂敏感。75%酒精可灭活病毒,

所以达到一定浓度的含酒精消毒产品可以作为肥皂和流水洗

手的替代方案。

(二)口罩篇

1、口罩该怎么选?

选择一:一次性医用口罩,连续佩戴4小时更换,污染或

潮湿后立即更换;

选择二:N95医用防护口罩,连续佩戴4小时更换,污染

或潮湿后立即更换。

棉布口罩、海绵口罩均不推荐。

2、正确使用口罩

医用口罩的使用方法:

(1)口罩颜色深的是正面,正面应该朝外,而且医用口罩

上还有鼻夹金属条。

(2)正对脸部的应该是医用口罩的反面,也就是颜色比较

浅的一面,除此之外,要注意带有金属条的部分应该在口罩的

上方,不要戴反了。

(3)分清楚口罩的正面、反面、上端、下端后,先将手洗

干净,确定口罩是否正确之后,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

(4)最后一步,也是前面提到过的金属条问题,将口罩佩

戴完毕后,需要用双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

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有褶皱,最好覆盖住

鼻子和嘴巴。

3、特殊人群如何佩戴口罩?

(1)孕妇佩戴防护口罩,应注意结合自身条件,选择舒适

性比较好的产品。

(2)老年人及有心肺疾病慢性病患者佩戴后会造成不适

感,甚至会加重原有病情,应寻求医生的专业指导。

(3)儿童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其脸型小,选择儿童防护口

罩。

第十篇:新冠疫情防控知识内容

一、工作区域防护知识

1、上班途中如何做

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

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班车上班。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

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2、入楼工作如何做

进入办公楼前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可入楼工作,

并到卫生间洗手。若体温超过37.2。(2,请勿入楼工作,并回家

观察休息,必要时到医院就诊。

3、入室办公如何做

保持办公区环境清洁,建议每日通风3次,每次20-30分

钟,通风时注意保暖。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多人办

公时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多饮水,坚持在进食前、如厕后

按照六步法严格洗手。接待外来人员双方佩戴口罩。

4、参加会议如何做

建议佩戴口罩,进入会议室前洗手消毒。开会人员间隔1

米以上。减少集中开会,控制会议时间,会议时间过长时,开

窗通风1次。会议结束后场地、家具须进行消毒。茶具用品建

议开水浸泡消毒。

5、食堂进餐如何做

采用分餐进食,避免人员密集。餐厅每日消毒1次,餐桌

椅使用后进行消毒。餐具用品须高温消毒。操作间保持清洁干

燥,严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避免肉类生食。建议营养配餐,

清淡适口。

6、下班路上如何做

洗手后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外出,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后首

先洗手消毒。手机和钥匙使用消毒湿巾或75%酒精擦拭。居室

保持通风和卫生清洁,避免多人聚会。

7、公务采购如何做

须佩戴口罩出行,避开密集人群。与人接触保持1米以上

距离,避免在公共场所长时间停留。

8、工间运动如何做

建议适当、适度活动,保证身体状况良好。避免过度、过

量运动,造成身体免疫能力下降。

9、公共区域如何做

每日须对门厅、楼道、会议室、电梯、楼梯、卫生间等公

共部位进行消毒,尽量使用喷雾消毒。每个区域使用的保洁用

具要分开,避免混用。

10、公务出行如何做

专车内部及门把手建议每日用75%酒精擦拭1次。乘坐班

车须佩戴口罩,建议班车在使用后用75%酒精对车内及门把手

擦拭消毒。

11、后勤人员如何做

服务人员、安保人员、清洁人员工作时须佩戴口罩,并与

人保持安全距离。食堂采购人员或供货人员须佩戴口罩和一次

性橡胶手套,避免直接手触肉禽类生鲜材料,摘手套后及时洗

手消毒。保洁人员工作时须佩戴一次性橡胶手套,工作结束后

洗手消毒。安保人员须佩戴口罩工作,并认真询问和登记外来

人员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12、公务来访如何做

须佩戴口罩。进入办公楼前首先进行体温检测,并介绍有

无湖北接触史和发热、咳嗽、呼吸不畅等症状。无上述情况,

且体温在37.2°正常条件下,方可入楼。

13、传阅文件如何做

传递纸质文件前后均需洗手,传阅文件时佩戴口罩。

14、电话消毒如何做

建议座机电话每日75%酒精擦拭两次,如果使用频繁可增

加至四次。

15、空调消毒如何做

(1)中央空调系统风机盘管正常使用时,定期对送风口、

回风口进行消毒。

(2)中央空调新风系统正常使用时,若出现疫情,不要

停止风机运行,应在人员撤离后,对排风支管封闭,运行一段

时间后关断新风排风系统,同时进行消毒。

(3)带回风的全空气系统,应把回风完全封闭,保证系

统全新风运行。

16、废弃口罩处理如何做

防疫期间,摘口罩前后做好手卫生,废弃口罩放入垃圾桶

内,每天两次使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处

理。

二、个人防护知识

(一)洗手篇

1、如何保护自己远离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传染?

(1)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用一

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

嚏后)应立即洗手。

(2)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

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避免用手触摸

眼睛、鼻或口。

(3)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

律,避免产生过度疲劳。

(4)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不少于3

次,每次20-30分钟。户外空气质量较差时,通风换气频次和

时间应适当减少。

(5)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

染患者。

(6)如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涕、发热等,应

居家隔离休息,持续发热不退或症状加重时及早就医。

2、洗手在预防呼吸道传播疾病中的作用?

正确洗手是预防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国

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WHO及美国CDC等权威机构均推荐用

肥皂和清水(流水)充分洗手。

3、正确洗手需掌握六步洗手法:

第一步,双手手心相互搓洗(双手合十搓五下)

第二步,双手交叉搓洗手指缝(手心对手背,双手交叉相

叠,左右手交换各搓洗五下)

第三步,手心对手心搓洗手指缝(手心相对十指交错,搓

洗五下)

第四步,指尖搓洗手心,左右手相同(指尖放于手心相互

搓洗搓五下)

第五步: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搓洗,左右手相同搓

五下

第六步: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

行各搓五下。

4、哪些时刻需要洗手?

(1)传递文件前后

(2)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3)在制备食品之前、期间和之后

(4)吃坂前

(5)上厕所后

(6)手脏时

(7)在接触他人后

(8)接触过动物之后

(9)外出回来后

5、旅途在外没有清水,不方便洗手,怎么办?

可以使用含酒精消毒产品清洁双手。人冠状病毒不耐酸不

耐碱,并且对有机溶剂和消毒剂敏感。75%酒精可灭活病毒,

所以达到一定浓度的含酒精消毒产品可以作为肥皂和流水洗

手的替代方案。

(二)口罩篇

1、口罩该怎么选?

选择一:一次性医用口罩,连续佩戴4小时更换,污染或

潮湿后立即更换;

选择二:N95医用防护口罩,连续佩戴4小时更换,污染

或潮湿后立即更换。

棉布口罩、海绵口罩均不推荐。

2、正确使用口罩

医用口罩的使用方法:

(1)口罩颜色深的是正面,正面应该朝外,而且医用口

罩上还有鼻夹金属条。

(2)正对脸部的应该是医用口罩的反面,也就是颜色比

较浅的一面,除此之外,要注意带有金属条的部分应该在口罩

的上方,不要戴反了。

(3)分清楚口罩的正面、反面、上端、下端后,先将手

洗干净,确定口罩是否正确之后,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

(4)最后一步,也是前面提到过的金属条问题,将口罩

佩戴完毕后,需要用双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

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有褶皱,最好覆盖

住鼻子和嘴巴。

3、特殊人群如何佩戴口罩?

(1)孕妇佩戴防护口罩,应注意结合自身条件,选择舒

适性比较好的产品。

(2)老年人及有心肺疾病慢性病患者佩戴后会造成不适

感,甚至会加重原有病情,应寻求医生的专业指导。

(3)儿童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其脸型小,选择儿童防护

口罩。

三、居家防护知识

1、在家中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传染?

(1)增强卫生健康意识,适量运动、保障睡眠、不熬夜

可提高自身免疫力;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

掩住口鼻,经常彻底洗手,不用脏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3)居室多通风换气并保持整洁卫生;

(4)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或

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

(5)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和空间密闭的场所,如必须去

佩戴口罩;

(6)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家禽家畜;

(7)坚持安全的饮食习惯,食用肉类和蛋类要煮熟、煮

透;

(8)密切关注发热、咳嗽等症状,出现此类症状一定要

及时就近就医。

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时,我们怎么吃才好?

(1)不要食用已经患病的动物及其制品;要从正规渠道

购买冰鲜禽肉,食用禽肉、蛋奶时要充分煮熟。

(2)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处理生食

和熟食之间要洗手。

(3)即使在发生疫情的地区,如果肉食在食品制备过程

中予以彻底烹饪和妥善处理,也可安全食用。

3、前往公共场所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感染?

(1)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与农场牲畜或野生动物接

触。

(2)保持工作场所室内不断的通风换气;在人多的地方,

商场、公交车、地铁和飞机等地方都是人流密集,可佩戴口罩

减少接触病原风险。

(3)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袖或屈肘将鼻完全遮住;

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咳嗽打喷嚏后,用肥

皂和清水或含酒精洗手液清洗双手。

(4)外出回家后及时洗手,如有发热和其他呼吸道感染

症状,特别是持续发热不退,及时到医院就诊。

(5)传染病流行季节应尽量避免各类聚会。

4、到生鲜市场采购,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传染?

(1)接触动物和动物产品后,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2)避免触摸眼、鼻、口;

(3)避免与生病的动物和病变的肉接触;

(4)避免与市场里的流浪动物、垃圾废水接触。

5、轻症发热病例的居家隔离建议:

(1)将病人安置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

(2)限制看护人数,尽量安排一位健康状况良好且没有

慢性疾病的人进行护理。拒绝一切探访。

(3)家庭成员应住在不同房间,如条件不允许,和病人

至少保持1米距离。

(4)限制病人活动,病人和家庭成员活动共享区域最小

化。确保共享区域(厨房、浴室等)通风良好(开窗)。

(5)看护人员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