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春天-写给所有的青春少年及教育同行_第1页
寂静的春天-写给所有的青春少年及教育同行_第2页
寂静的春天-写给所有的青春少年及教育同行_第3页
寂静的春天-写给所有的青春少年及教育同行_第4页
寂静的春天-写给所有的青春少年及教育同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寂静的春天-----写给所有的青春少年及教育同行

在一个看似漫不经心的春日里,在新学期的第一天里,我忙完了开学第一天的工作之后,独自去看了一场电影《功夫熊猫3》(因为之前历史教学圈内前辈周宏老师力荐)。由于不是周末,放映厅里只有三五个人,显得非常寂静,和这部看似热闹的动画片主题很不相称。

看完后,我穿过了早春料峭的寒意,回到住所打开电脑,便看到经常参加的历史同行交流群里的老师们在热火朝天地聊着一个天才少年林嘉文。显然,他们对于少年的才情的真伪非常感兴趣,对于是否天才这个主题很有研究辩伪的精神。

当然,截止到此时,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在这个寂静的春天里!但是我很反感一些同行对这个既特异又普通的孩子的莫名的兴奋!我凭着本能揶揄了几句,尤其是对一些自视甚高的同行表达了我真实的想法。

然而,看着那迅速的刷频,我终于明白发生了什么----小林同学竟然已经辞世,媒体的解释是因为这个孩子患上了抑郁症,在病痛的折磨下选择了跳楼自杀!

于是,我的脑海一片寂静!如同凤凰卫视女主播陈晓楠在参观完切尔诺贝利核电遗址后描绘自己的感受所说的那句话“震耳欲聋的寂静!”一样。我的思绪、情感如同经历了核爆炸一样,寂静、苍白、无力、混沌!同时又感到一种莫名的愤懑和恐惧!

面对一个年轻的生命的倏然离去,我们这些成人在做些什么?我们这些老师在聊些什么!

显然对小林同学的辞世,人们更感兴趣的是他之前出过两部与他如此年轻的年纪毫不相称的厚重的史学专著,人们更感兴趣的是他是否是真正的天才,人们更感兴趣的是他的才情与自杀之间究竟有无联系。

如此兴奋、如此惊讶、如同一群无聊的人看一个即将轻生跳楼的人,伸起脖子看了很久别人居然不跳,在不耐烦之后,别人终于跳了之后的那种莫名的满足!

时间总是流逝、街道依旧太平。如同鲁迅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估计国人那样:很多事情不过是给无聊的人以流言的种子和饭后的谈资。

我们是个惯于事后品头论足的民族。

对于小林同学,我只知道一些有关他的报道、粗略看过他的两本专著、大致了解一些历史学界的前辈名流对他的期许。

以下是西安中学17日新闻《林嘉文同学<忧乐为天下:范仲淹与庆历新政>出版座谈会在我校成功举行》原文:“2022年12月16日,我校高三26班林嘉文同学《忧乐为天下:范仲淹与庆历新政》出版座谈会在行政楼一楼会议室举行。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裕民教授、曹伟副院长、胡耀飞博士后,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贾连港博士,本书责任编辑山西人民出版社崔人杰,《陕西教育》范希望主编,《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张艳云副主编等嘉宾出席了会议,西安中学李文耀副校长致欢迎辞、薛锋副校长主持会议,林嘉文同学、西安中学历史教研组、高三年级部的部分教师参与了座谈会。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双怀教授还题写了书法作品“史海探珠”以示庆贺。”这则报道是着实让人振奋的,面对浮躁的世风、面对历史研究在市场经济潮流冲击下如此颓废不堪的现实,一个青春少年,不沉迷于网络游戏、不热衷于热门的经济贸易、或者外语专业,而是倾心于看似冷僻的历史研究领域,不得不说是有独到之处,也无疑是给对历史研究寄予过多的期待的人们打了一针兴奋剂!各路人马会站在各自不同的角度来阐释这个少年,来阐释这个“现象”,倘若没有发生这样的意外,林嘉文同学无疑会继续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他选择上什么大学、上什么专业、未来会写什么书?甚至于他以后会交一个什么样的女朋友都会受到别人是瞩目。然而,他选择了这样一个告别的方式,让一切期待的看客只看到一幕精彩的戏剧开始便被迫退场了!好不尴尬!在“衡水模式”“杜郎口模式”、“毛坦厂模式”被人们津津乐道、被争论得“几挥老拳”的今天,面对林嘉文的辞世,我只感觉到悲凉!也感觉到这些模式的荒诞不经!衡水的孩子、杜郎口的孩子、毛坦厂的孩子、林嘉文这样的孩子,都只是孩子!我们的教育一直在呼吁眼中有人,而一直在漠视人性!在我们很多从事教育的人眼中,只有模式、只有现象、而没有人性!无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一个从事教育的人的基本素质不是学识和技能,而首先应该是人文精神和悲天悯人的情怀!说“天妒英才”也罢,说“个性使然”也罢、说“病魔折磨”也罢,我们很多人都没有尊重每一个青春少年的精神和身体、以及他们的自由和尊严!成人们总是把太多成人化的期许和责任放置于这些懵懂少年身上!我看完了小林同学的遗书,由于一些原因一些重要内容隐去了,但是我依然还是能够感受到林同学那种推崇“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的少年情怀;我也能感受到他多少有些“悲天悯人”的思绪;我也能感受到他青春萌动之后那忐忑不安

的心灵,虽然他想表达得少年老成;我也能感受到他曲高和寡后的孤独和失落。由于学养和思考的原因,他对于这个世界包括他所接触的人多少是有点俯视的。

一个青春少年,来到这个世界用他的方式表达对这个世界的看法甚至质疑,我们所有的人不应该说长道短,也不应该无端地期许!他也许没有想过要拯救史学界、也没有想过要扬名立万。很多成人总是、自以为是地去揣测孩子的心灵,殊不知在这些青春少年眼中,成人的世界是多么荒谬和不堪!一个人精神上有洁癖,前提是因为有精神。他与那些浑浑噩噩生活的人们在精神上不在一个频道。就如同一个惯于奴颜媚骨的人他是无法理解狷介的阮籍、嵇康一样。一个青春少年,选择在自己的人生的春天里、在这样一个与他的生命同样明媚的春日里离开了人世,我们不得不说这是巨大的悲怆和遗憾!我们也不得不感到,教育、成人有时也是那样无力和滞后!这不是一个个案,因为小林同学的才情才备受关注。同样,人们对于托尔斯泰、黑塞、川端康成、梵高、海明威、张纯如、海子等等这一系列长期受抑郁症困扰甚至因此自杀的名人也只是感到好奇和兴奋,等到物是人非后,人们仍然不去理性地分析这些人类的疾病给人类带来的致命的打击到底有多么深重。美国著名抑郁症问题专家史培勒说:“这种病(指抑郁症)往往袭击那些最有抱负、最有创意、工作最认真的人。”于是,就有很多庸人侥幸的认为我只是个庸人,不用担心这个。甚至有不怀好意的人评论:“都是读书读傻了!”于是,在看客们熙来攘往的穿梭中,在人们心存侥幸的窃喜中,一个个悲剧在酝酿或者已经发生,而一切都没有丝毫改观和进步!笔者也是一名从教超过十年的教师,因为学过历史与中文专业,对于小林同学有了更多的唏嘘和理解。在鄙人的从教生涯中,曾经接触过类似的案例。2022年,一个同事找到我,让我在学习和思想上帮助一个“问题少女”,那个16岁的女生有强迫症,两次离家出走了,其个性做派很多老师同学都无法接受。我在忐忑惊讶之余开始尝试和这个孩子沟通,为她补文化课,让她参与班级的活动,比如举办“历史故事会”等,结合高二历史学习,给她所在的班级放经典影片《悲惨世界》,师生一起分析剧情等等。慢慢地,这个孩子的性格和学习有所改观,加之她本来擅长舞蹈,后来考上了艺术院校。虽然,这个案例与小林同学的问题并不完全相同,但是,我认为人性应该是相通的。形形色色的孩子、形形色色的教育对象,他们首先都是正在成长的孩子,不管他们的智商和情商差别有多么大!我们关注教育,首先应该关注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至于他(她)擅长什么是穿在这个生命个体身上的一件外衣而已,我们不能因为这些外衣的不同,而给这些孩子贴上不同的标签!

在我们呼吁“科学”“民主”百年后的今天,在我们一直高举理性与爱的大旗的今天,我们很多大众,甚至很多教育者的认知水平没有丝毫的进步。我们永远在充当看客,我们永远在把愚昧和麻木当做炫耀的资本、我们永远在漠视别人的尊严和痛苦!我们的教育在做了很多扭曲人性的举动之后,冠之以“某某模式”的标签还在洋洋自得。小林同学的悲剧也无疑是给现行教育和社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