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综合测试选择题1.(2分) 以下人物中,最先从本国国情出发,利用市场手段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物是〔
〕 A.邓小平 B.铁托 C.列宁 D.杜布切克2.(2分) 戈尔巴乔夫改革对苏联历史影响巨大,它发生于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3.(2分) 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4.(2分) 西方史学家评论苏联经济体制:“尽管苏联取得了五年方案的成就,但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效仿的社会主义乐园。〞以下能支撑这一观点的史实有〔
〕①日用生活品短缺②取消商品贸易③实行固定的粮食税④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5.(2分) 列宁曾说:“我们在夺取政权后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的现成的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验作出判断。〞以下不属于列宁倡导的新经济政策这一有益实验的是 A.企业不管大小一律国有 B.以租让方式吸引外国资金技术 C.实行自由贸易,恢复市场机制 D.废除实物配给,实行按劳取酬6.(2分)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最大的不同点是〔〕 A.经济体制改革 B.政治体制改革 C.文化制度改革 D.福利制度改革7.(2分) 1921年,苏俄的粮食播种面积只有9030万公顷,只及1913年的85%。1925年苏联的种植业面积与1913年比照的百分比是107%,农业生产总值比照的百分比那么是112%。出现1921年和1925年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①1921年现象主要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②1925年现象主要是新经济政策的推行使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③1921年现象主要是高度集中的方案经济体制挫伤了农民积极性④1925年现象主要是实行农业集体化政策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8.(2分) 英国史家霍布斯邦说:“假设无19世纪资产阶级社会解体在先,势无十月革命以及苏联的成立在后。〞又说:“发生于二十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使人们认为苏联的经济制度成为一条全球性的可行之路。〞依据这样的陈述,以下最恰当的解释是 A.资本主义得以挑战社会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本身的强大 B.社会主义得以挑战资本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本身的强大 C.资本主义得以挑战社会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对手的弱点 D.社会主义得以挑战资本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对手的弱点9.(2分) 某评论曾对一位大国政治领袖做出这样的评价:和那些最终成为“胜利者〞的“领袖〞、“导师〞、“舵手〞、“伟人〞们不同,他的马克思主义手电筒不是只照着别人,而是照向自己。他要给人们自己选择自己政府的权力,自己却无可奈何地失掉了权力;他要给人民以说真话的自由,自己却从被讴歌的领袖变为被咒骂的罪人;他要让人民知道这个世界的真实状况,自己却因为打破了多少年来约定俗成的规矩而失掉了特权;他要给人民拥有自己财产的权利,自己却沦落到靠卖书和演艺谋生……这位政治领袖是 A.马克思 B.戈尔巴乔夫 C.丘吉尔 D.赫鲁晓夫10.(2分) 尼克松说:“对于苏联来说,最大的危险之一,就是他们的思想和我们的思想之间的接触。这种接触……播下不满的种子,这些种子有朝一日将结出和平演变之果。〞“不满的种子〞不包括〔
〕 A.一党执政 B.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C.国际地位不高 D.思想高度统一11.(2分) 右图反映了苏俄〔苏联〕居民因食品短缺而排长队购置的情景,这种情景不可能出现于 A.1918—1920年 B.1921—1924年 C.1925—1936年 D.1985—1991年12.(2分) ?一个大国的堀起与崩溃:苏联74年兴衰历史?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成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 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斗争 B.人民急迫要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 C.临时政府并没有真正掌握实际权力 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13.(2分)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方案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方案;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与邓小平的观点相印证的史实是(
) A.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时期的“斯大林模式〞、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D.斯大林时期的“斯大林模式〞、苏俄的新经济政策14.(2分) “在第一个五年方案期间,苏联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机器设备购置者。1931年苏联购置了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左右。〞苏联能够大量进口机器设备是由于 A.西方工业国放弃了敌对苏联的政策 B.西方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C.经济危机迫使西方国家扩大对苏联的出口 D.世界自由贸易体系初步建立15.(2分) 这是流行于苏联某一历史时期的一那么笑话:某家庭主妇到食品店买肉,“有肉卖吗?〞“没有〞。“那牛奶呢?〞“我们只管卖肉,过街的那家店才有牛奶卖的。〞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苏联在工业化资本积累过程中带来的问题 B.苏联市场管理混乱,不如中国使用票证标准 C.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开展缓慢,人们生活必需品匮乏 D.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影响了城镇居民的正常生活16.(2分) 1921年,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四周年时说:“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其中为“打破坚冰〞“开通航路〞而实行的经济政策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优先开展重工业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17.(2分) 苏俄〔联〕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政策,以下属于列宁时代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18.(2分) “斯大林模式〞的特征不包括〔
〕 A.市场经济 B.个人崇拜 C.高度集中 D.独断专行19.(2分) 在这一时期,苏联的整体实力大有提升,与美国的差距不断缩小,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有大幅度提高;同时苏联在这一时期四处扩张势力,并把大量资源花费在与美国进行的军备竞赛中,而国内的经济问题却越来越严重,逐渐暴露出了危机。“这一时期〞执政的是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20.(2分) 有人说:“对开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究其共同原因是 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B.过份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 D.超越了生产力的开展水平21.(2分)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不能取得成功的共同因素是〔
〕 A.个人作风粗暴 B.改革方针过于保守 C.缺乏一贯的方针和思路 D.没有从根本上触及旧体制22.(2分) 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去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以下史实中不能论证“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的是 A.大规模的垦荒活动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 B.与美国剧烈的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内经济负担 C.优先开展重工业阻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开展 D.方案经济体制的僵化致使经济开展陷入停滞23.(2分) 列宁认为无产阶级应当有这样的胆识,“迫使共产主义的敌人来建设共产主义,用资本家捡来打我们的砖头建设共产主义!我们没有别的砖头,要迫使资产阶级专家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来建设我们的大厦〞。这一观点在苏联〔俄〕建设实践中表现为
〔
〕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征收粮食税 C.实现国家工业化 D.向资本家租让局部厂矿企业24.(2分)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对苏联的经济开展曾做过生动的评价: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米吃,要马跑的快,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这段话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不正确的选项是 A.中国要吸取苏联的教训 B.该比喻指的是苏联牺牲农业开展工业的政策 C.该比喻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经济的开展要协调25.(2分) 列宁指出:“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的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任务,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上遭到了严重的失败。〞以下对本材料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①列宁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②列宁否认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阻碍了生产力的开展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能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6.(2分) 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措施是 A.实行余粮征集制
B.确立土地私有制
C.推行全盘集体化
D.征收粮食税27.(2分) 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比照〔%〕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在上台后都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从上图看这些改革对苏联经济建设的作用是①两者的改革在一段时间内收到了一定成效
②从长期而言,都以失败而告终③都没有解决苏联经济开展的根本问题
④两者的改革导致苏联解体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28.(2分)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拟好。〞“列宁的思路〞是指〔
〕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行新经济政策 C.实行农业集体化 D.优先开展重工业29.(2分) “务实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防止的,……不过,列宁仍然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对上述言论最准确的理解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了高度公有的管理,稳固了苏维埃政权 B.新经济政策在掌握经济命脉根底上,对生产关系做了适度调整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现土地公有的同时,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让步〞 D.新经济政策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化,从而稳固了苏维埃政权30.(2分) 1934年,一个叫维尔斯的美国作家第二次来到苏联。他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对社会主义持疑心态度,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梦想家〞。现在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维尔斯的看法发生转变的原因不包括〔
〕 A.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B.西方世界正经历着严重经济危机 C.从苏联建设中看到了“方案〞的力量 D.斯大林实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转变31.(2分) 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辞职演讲中沉重而无奈地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兴旺国家差的多,越来越落在他们后面……〞这种现象的主要决定性原因是〔
〕 A.经济根底落弱 B.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 C.东欧剧变的直接冲击 D.西方国家长期经济封锁32.(2分) 该图反映了苏联1913年与1940年工业生产中钢铁、煤炭、石油工业的变化,从中能得到的历史结论有①苏联工业化获得了迅速开展②为反法西斯战争奠定经济根底③实现了轻、重工业的协调开展
④是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然结果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非选择题33.(18分) 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英国工业革命从棉纺织业开始,纺织技术革新推动了工业开展。工业革命使英国率先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人民版?历史?必修2英国是蒸汽机的故土。……可是煤烟带给英国的灾难是将房屋、树木、雕塑桥梁一切都熏成黑色,就连泰晤士河也不例外。…….伦敦的烟雾中毒事件也是开世界纪录之先。——徐刚?世纪末的忧思?材料二:历史学家评论苏联工业化时说:“斯大林在苏联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早就提出‘工业是主导,农业是根底’,‘要开展工业就必须从农业开始’的重要论断。他在理论上一再反对把农业作为开展工业的殖民地,但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苏联工业化一开始时,农民不但要缴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业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方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例如,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地区收购小麦,每千克付给农民13卢布,而政府出售给面粉厂时,那么作价93卢布。国家售价比购价高出几倍。结果,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在苏联工业化短短的十几年内,曾发生两次较大的农业危机。……苏联全国大约饿死1000万人。〞——?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材料三:1952年和1957年中国钢、煤、布产量简表工程1952年1957年增幅〔﹪〕钢〔万吨〕135535296煤炭〔万吨〕66001310098布〔亿米〕38.350.532截至本月底,全国已根本实现人民公社化。运动从7月份开始开展,8月份普遍规划,9月份进入全面高潮,高潮时期前后仅1个多月。……随着公社化的实现,农村食堂、托儿所等组织日渐普及……在分配制度上,工资制和供应制将逐渐成为人民公社分配的主要形式。河北抚宁县杜庄炼铁厂二号6.5立方公尺小高炉,在16日创造了生产灰生铁7.98吨的高产新记录,超过了这个厂一号小高炉日产7.2吨的高产记录。――以上两那么材料分别节选自1958年的?人民日报?请答复:(1)从材料一中可提取英国工业化进程中的那些信息?(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苏联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2分)(3)分析材料三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工业化按什么途径进行?1958年发生了什么事件?有何危害?(3分)(4)结合所学知识和以上材料说明英国和苏联、中国工业化的不同途径是什么?〔2分〕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应吸取怎样的经验教训?(4分)34.(18分) (12分)许多研究者认同,生产力的进步、社会的充分组织与发动、人的自由开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阅读相关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以下是反映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状况的材料。第一条:工人包括童工每天工作时间不能少于十二小时。第二条:每天早晨机器开动十分钟后,工厂大门即行关闭,任何织工均不得入厂。第三条:在其他时间内,织工在机器运转时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织机数目每台每小时罚款三便士;织工未经监工允许擅自离开车间者也罚款三便士。第九条:所有梭子、刷子、注油器、轮子、窗户等如有损坏,由织工赔偿。第十一条:任何在厂里的工人一经发现和别人谈话、吹口哨、唱歌或补缀衣服者,罚款六便士……厂方将不受理工人一切无理要求。〔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工人阶级的状况。〔3分〕为此,马克思与恩格斯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2分〕材料二
纪德在?访苏归来?后编中引用了一段当时一位莫斯科郊区农民的日记:“12月4日,新政府突然硕布了粮食征集制法令,要求我们按国家规定的数量交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我有点担忧。12月11日,上面来了征粮队,由10多人组成,每名队员都带有步枪。部居的大娘告诉我,征粮队刚刚在一户人家里搜粮食,发现男主人一藏根,就把他给枪毙了。12月12日,他们终于来到了我家,把我家里的粮食都拿走了……他们给了我500卢布,什么东西都买不到!……我们都团结在苏维埃周围,列宁万岁!苏维埃万岁!〞〔2〕列宁曾经说:“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开展文明的根本条件。〞结合材料二,列宁的“不同方法〞指的是怎样的一条道路?在列宁这一思想影响下,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苏联和中国呈现了怎样的现代化开展模式?〔5分〕〔3〕根据材料三,中国30年的开展和2023年后继续前进主要依赖于哪些条件?〔2分〕历史参考答案第一卷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C分析:1921年,列宁领导的苏俄推行新经济政策,其突出特点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进行社会主义建设。2答案:D分析:略3答案:D分析:试题分析:20世纪20年代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提出是在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当时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好转而提出的。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是在自由经济政策失败的情况下提出来的。9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提出的。A项不符合“新经济政策〞。B项明显错误;C项评价不够全面,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作物,无视了客观条件和人民在历史开展中的作用。应选D。考点:新经济政策、毛泽东思想等。点评:新经济政策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调节生产,在此根底上,苏俄的经济得到好转。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指导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以实事求是作为理论精髓。罗斯福新政是罗斯福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核心是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4答案:D分析:根据所学,在苏联取得五年方案的成就的时候,其结果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导致了生活用品的短缺,但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废除,所以实行固定的粮食税错误,所以D正确。5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是新经济政策,其中A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BCD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6答案:B分析: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而戈尔巴乔夫对苏联政治体制进行了改革。7答案:B分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和各个选项,联系所学史实,苏联高度集中的方案经济体制建成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公布,所以③④与题干没有关系,排除。根据史实,1918年到1921年,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农业上实行的是余粮收集制,这极大的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①对。所以自1921年起,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出现题干1925年现象,②对,所以答案为B。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点评:此题难度中等,实际上是考查学生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认识和理解,尤其是其中的农业政策,考查了学生的分析比拟能力。8答案:D分析:略9答案:B分析:略10答案:C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当时苏联和美国并列为世界两个超级大国,并且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所以根本不存在选项C,国际地位不高的说法.应选C.11答案:A分析:1918——1920年是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时期,这个时期粮食食品由国家征收和控制,不可能出现排队购物的情景。12答案:B分析:试题分析:由题目中的信息“临时政府……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最终被群众抛弃〞即可选出B项;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故排除A项;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掌握实际权力,对外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故排除C、D两项。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俄国十月革命•二月革命13答案:B分析:材料中说的是方案经济和市场经济都可以作为社会开展的一种手段,都可以利用,其中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中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允许开展资本主义经济,可以印证邓小平的观点,14答案:C分析:此题考察学生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理解和对苏联工业化的理解两个重要知识点。解题的关键在于围绕题目中的时间点来思考,题中的时间点是1931年。也可以直接用排除法选择,A项不符合史实,B项也不符合史实,D项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形成的,不符合史实。所以选择C项。15答案:A分析:略16答案:A分析:试题分析:“打破坚冰〞“开通航路〞应是指向社会主义方向前进。为了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根底,列宁首先实行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不对,实施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之后;CD不对,这是后来斯大林时期的政策。考点:此题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点评:总体把握单元知识脉络,俄国十月革命后列宁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先后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时期建立“斯大林模式〞,经济上采取优先开展重工业政策和农业集体化政策。17答案:D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苏联经济政策的理解。①是赫鲁晓夫的经济政策。②是列宁时期实行的新经济政策。③是列宁时期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④是斯大林时期实行的政策。所以选D。18答案:A分析:“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国内不存在市场经济。19答案:C分析:试题分析:从材料“苏联的整体实力大有提升,与美国的差距不断缩小〞、“苏联在这一时期四处扩张势力,并把大量资源花费在与美国进行的军备竞赛中,而国内的经济问题却越来越严重,逐渐暴露出了危〞等信息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执政的是勃列日涅夫。应选C。A项尚未进行美苏的全面对抗;B项时期苏联并未大规模的到处对外扩张;D项美苏关系缓和。考点: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点评:苏联建立了斯大林体制,其特点是高度集中。在一定的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开展,但是其弊端也是日益明显,僵化的色彩越来越严重。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等纷纷进行改革,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20答案:D分析:试题分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开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开展的时候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开展。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生产关系脱离了当时生产力开展的要求,因而都是失败的。应选D。考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点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为了应对十月革命胜利后严重的国内外局势而实行的以余粮征集制为核心的政策。该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但是对农民进行了大肆的盘剥,引起了农民的不满,后来被新经济政策所代替。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左倾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以一大二公为特点,改革开放后废止。21答案:D分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要求比拟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联系所学可知,个人作风粗暴是赫鲁晓夫的特点,赫鲁晓夫改革先在农业方面,失败后又转向工业方面,缺乏一贯的方针和思路,而勃列日涅夫改革过分追求稳定,改革成效不大,两人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都是没有从生产关系这个深层次进行,改革都是在斯大林模式的框架内进行的,没有改变方案经济体制,这是失败的共同因素,答案为D。考点: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点评:此题难度较大,要求全面评价和比拟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考查学生的比拟和评价能力,是一道能力型试题。22答案:A分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意思是他的改革使苏联经济不仅没有持续开展,反而开展更加困难,甚至停滞不前。联系所学史实,B、C、D所论述的现象都符合史实,A项中的垦荒活动是赫鲁晓夫的改革措施,所以答案为A。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和挫折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认识和理解,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史实,并能灵活运用。23答案:D分析:略24答案:C分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可知在?十大关系?中,毛泽东重点阐述的内容之一是工业与农业的关系,即“要防止片面开展重工业,应当用多开展一些农业和轻工业的方法来促进重工业的开展〞。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对苏联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所以C不合题意,应选C。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经济政策的特点25答案:分析:C试题分析:“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说明①③正确,“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上遭到了严重的失败〞说明④正确。②不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国内战争时期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利于稳固苏俄政权,不能一概否认,题干也无从表达。考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点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历史作用: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人力物力、财力战胜敌人,稳固了苏维埃政权。失误:损害农民利益;违背经济开展规律,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26答案:D分析:略27答案:D分析: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在一段时间内收到了一定成效,但从从长期而言其改革都没有实现苏联经济的最终快速好转,都以失败而告终,这是因为二者都没有解决苏联经济开展的根本问题,即未能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影响,所以①②③说法正确符合事实,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④说法不符合题意,答案选D。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点评: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几个主要阶段:即斯大林模式阶段、赫鲁晓夫和勃烈日涅夫改革阶段及戈尔巴乔夫改革阶段。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也带来了苏联解体的巨大遗憾。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与败一直以来成为史学家争论的焦点,也成为高考无法回避的难点。建议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多收集此方面的材料深入思考,完成小论文的习作。28答案:B分析:略29答案:B分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回忆苏联列宁时期的相关史实可知“务实的列宁认识到让步〞这里的“让步〞指的是在新经济政策中开展资本主义;“列宁仍然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说明并没有改变整个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只是对生产关系做了局部的调整,而非根本调整,B的表述符合题意。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特点30答案:D分析:试题分析: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集中全国力量进行大规模建设,实行五年方案,成果显著,工业根底迅速建立,快速完成工业化,在科技军事上有飞速的开展。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31答案:B分析:试题分析: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过分重视工业化,无视手工业、农业的建设,甚至利用牺牲农业来支持工业的开展,经济体制严重失衡;军事建设上投入过重,消耗大量珍贵人力、物力资源。使得苏联生活却比兴旺国家差的多,经济越来越落后。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32答案:A分析:选项③表达不出协调开展;选项④中新经济政策在斯大林模式开始后就被抛弃。第二卷一、材料解析33答案:(1)英国工业化是从轻工业开始的,造成了环境污染(2分)(2)以牺牲农业的做法来开展工业,严重影响了人民的根本生活(2分)(3)优先开展重工业〔1分〕;1958年出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分〕;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局面。(1分)(4)英国工业化从轻工业开始,苏联和中国的工业化是优先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蛋品加工与节能减排考核试卷
- 烘焙食品操作课程设计
- 2025版应急广播设备安装与应急预案合同
- HBDSCZ二零二五年度智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合同2篇
- 特别的昆虫主题课程设计
- 2025年度办公空间设计优化与施工监理合同3篇
- 2025版劳动合同法下中小企业用工风险规避合同3篇
- 设备制造企业绿色生产与可持续发展试题考核试卷
- 2025年度办公设备耗材智能化升级改造合同范本3篇
- 2025版矿山资源开发与保护承包协议范本3篇
- IT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范本
- 工业传感器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小学生心理健康讲座5
- 上海市市辖区(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部编版期末考试((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X2-10-07-18 陶瓷工艺师(试行)劳社厅发200633号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 2024年银行考试-银行间本币市场交易员资格考试近5年真题附答案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解答题应用题大全50题及答案
-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脱式计算题100道及答案
- 你是排长我是兵(2022年山东济南中考语文试卷记叙文阅读题及答案)
- 广东省中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五次统测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