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网络爱国舆论事件中网民态度理性分析-以郭斌事件的微博数据为例_第1页
新型网络爱国舆论事件中网民态度理性分析-以郭斌事件的微博数据为例_第2页
新型网络爱国舆论事件中网民态度理性分析-以郭斌事件的微博数据为例_第3页
新型网络爱国舆论事件中网民态度理性分析-以郭斌事件的微博数据为例_第4页
新型网络爱国舆论事件中网民态度理性分析-以郭斌事件的微博数据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型网络爱国舆论事件中网民态度理性分析以“郭斌事件”的微博数据为例

根据闫东利等对网络舆论事件的定义,网络爱国舆论事件可被理解为:网民就现实或网络上的爱国相关事件或话题,在网络上进行大量转载、评论、激辩形成舆论场,进而转化成网络爱国舆论事件。[1]以往,此类舆论事件多由现实问题引发,且表达趋向民族主义或民粹主义,如2005年反对日本“申常”的网络签名事件等。近些年,新型网络爱国舆论事件频发,如郭敬明“爱国宣言”事件(2012)、刘嘉玲“天安门留影”事件(2013)以及郭斌“放水爱国”事件(2016)等。这类事件的当事人多为名人,事件直接发端于网络平台,且以“发表爱国言论招致骂声”为特征。对此的普遍解读是将之归为非理性网络舆论的表现,进而归责于网络舆论的主体——网民的非理性。这种归因过于武断,忽略了不同舆论主题的影响和部分网民的理性诉求。那么,该如何全面客观地解读新型网络爱国舆论中网民的理性情况?一文献回顾与研究问题(一)从“网络舆论的非理性描述”到“用态度框架研究网民理性情况”目前,学界在非理性网络舆论成因及其引导上的研究成果丰硕,但对其本体研究却很匮乏,大多以描述为主,如将非理性舆论看作一种情绪化舆论[2],一种感性化、情绪化、简单化的舆论[3],一种臆测并伴有浓厚情感色彩的舆论[4]。舆论本体界定的多样性加大了对舆论理性特征进行操作化研究的难度。舆论所指的环境不过是一些被了解到的意见。[5]除了意见这一共识外,舆论的其他本体众说纷纭,有研究认为舆论是信念、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6]也有研究表明舆论是一种浮动意识,基础是印象,潜在因素是情感冲动,核心是集体意志,外在层次是意见。[7]还有研究发现微博舆论中意见领袖影响力等变量对中介变量行为欲望有正向影响,进而影响群体行为意向,最终导致群体极化行为。[8]这说明舆论还具有行为倾向性,在当下媒介化风险社会的语境中,这一发现很有意义。本文认为用态度框架对网络舆论及其网民主体的理性情况进行操作化研究较为恰当。态度的基本组成成分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大部分。认知成分是指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情感成分是指人们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感情绪,行为倾向成分是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9]态度的三层框架基本囊括了舆论的诸多本体:意见、情绪和行为倾向等。态度的情感成分包括评价和情绪两个维度,故利用态度框架可将新型网络爱国舆论事件中网民的理性情况划分为认知理性、评价理性、情绪理性和行为倾向理性四个层面。(二)从“网络舆论议题漫射现象”到“划分舆论关键和延伸主题”在新媒体环境下,突发事件引出的网络舆论议题,最初从多角度发散展开,形成一种漫射现象——有直接的舆论反响和情绪宣泄、原有争议再度引发的讨论、相关娱乐化传播与仿拟传播等诸多议题。[10]可见,网络舆论事件发生后,网络舆论生态并非单一化而是呈多样性——多种议题伴随多种舆论倾向。网络舆论议题漫射现象启发我们用分类的思路去研究网络舆论及网民主体的理性情况。在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事件中,廖卫民从五花八门的舆论议题里总结了12个较有影响力的网络议题,这意味着从议题角度去研究新型网络爱国舆论事件中网民的理性情况不具备全覆盖性且操作难度大。在新型网络爱国舆论事件的网络舆论分析中,使用主题划分方式代替议题划分方式能实现全覆盖且可行性较高,可将舆论的主题划分为侧重当事人评价、侧重爱国话题讨论和侧重环境评估三种。新型网络爱国舆论事件起源于当事人在网络尤其是社交媒体中发表的关于爱国相关主题的言论,对此,网络舆论集中在对当事人评价和爱国话题讨论两大关键主题上不足为奇。除此之外的舆论主题可以均归于环境评估中,如媒体的表现有无亮点或失范?网民的表现是否理智或过激?网络秩序是向好还是趋坏?等等。这类主题属于延伸主题,与事件不具有直接关联,而是对事件发生的社会环境进行评估。考虑到有些分析样本这三种主题均有涉及,为避免重复编码,最终以侧重的那类主题进行编码。综上,本文研究的问题主要是:(1)用态度框架去研究新型网络爱国舆论,得出的网民总体理性情况如何?(2)网民的认知理性、评价理性、情绪理性和行为倾向理性分别如何?(3)不同舆论主题的网民态度理性有无显著差异?二研究方法(一)数据来源本研究选取2016年9月发生的“郭斌日本酒店放水爱国事件”(为避免断章取义,以下简称“郭斌事件”)为案例。郭斌,中国房地产商人,前世界乒乓球冠军王楠的老公。2016年9月18日15时36分,@亲见郭斌在新浪微博上发布:“遇到一些欺负人的事总是很难缓过劲,曾经的九一八!整个国家被一个比咱小太多的Sb国家从头到脚羞辱欺负的到家了!我是去过日本却从不用它包括电器之内的任何产品!甚至在日本住酒店很小人地把水都打开,还觉得解气!其实这没用!咱得多方位加油!加油!”16时18分,其妻王楠更新微博:“这就是郭同学,永远这么直接,我手动点赞!永远不要忘记曾经的九一八!”次日,该事件微博舆论全面爆发,骂声四起。选择该事件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考量:第一,该事件具备典型性,是近年来比较典型的因网络爱国言论引发的新型网络爱国舆论事件。第二,该事件具备特殊性,事发后出现的舆论转向等情况使得由此引发的网络爱国舆论生态更为丰满。第三,该事件具备舆论集中性,微指数和百度指数均显示该事件网络舆论的产生、发展和沉没集中在一周内,便于集中、全面地收集样本。选择微博(即新浪微博,其于2014年3月28日正式更名为微博)作为研究平台,是因为该事件发端于微博,以当事人郭斌的一条微博言论为起点,微博完整地记录了整个事件的发展。相较于QQ、微信、知乎等其他网络爱国舆论传播平台,微博舆论更为公开、丰富和连续,更适合作为研究样本。(二)数据搜集与测量利用新浪微博的高级搜索功能,在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王楠老公~郭斌(微博用法“~”表示“或”的关系,郭斌系王楠老公的身份是该事件起初备受关注的原因),搜索时间为事件发生后一周内(由于当事人删除微博,18日当天未搜到任何微博,故搜索时间顺延一天,定为9月19日0时到9月25日23时),其他搜索条件为默认选项,共得到429条微博。同时,对其中评论量过千的9条微博下方评论进行随机取样,每条微博随机抽取2页热门评论,共得到311条评论。例如,微博@财经网“这样爱国,你支持吗?”共25页热门评论,利用EXCEL随机抽取功能抽取第1页和第17页,获得37条分析样本。如此,初步形成了由微博和评论组成的分析单位为740的初级样本。本文主要考察的是网民在新型网络爱国舆论事件中的理性情况,为保证研究信度和效度,须去除以下三类信息:第一,重复、乱码及与事件毫不相干的微博或评论;第二,机构(非网民)微博及评论;第三,不涉及意见、情绪和行为的非舆论纯消息。最终有效分析单位共534个,包括272条微博和262条评论。关于二级指标及其操作化标准的设定(见表1)。微博主题的二级指标设定为侧重当事人评价、侧重爱国话题讨论和侧重环境评估三个,操作化标准前文已述。认知理性的二级指标设为全面性。清晰全面的认知是人们对于一个事物、一个现象形成一定态度的前提。[11]本案例的认知全面是指同时认识到“放水爱国行为”和“多方位加油言论”两大事实且无明显偏见和臆测,不全面指仅认识到其中任一或存在明显偏见和臆测。评价理性在于言论的形成与事实本身的逻辑关系,故二级指标可设为客观性。本案例中的客观评价有三种情形:一是试图澄清事实的权威评价,如转发@人民网等权威媒体的微博;二是试图还原事实真相的常识评价,如提醒网民全面看待“郭斌事件”的微博;三是试图规范网络伦理的指导评价,如反对网络暴力媒体哗众取宠的微博。[12]测量情绪理性的一个很好维度是文明度,本案例中文明度有三个水平:文明、一般和不文明。除用语文明外,不文明的主要表现是使用脏话,一般指游走在文明和不文明之间,常体现为一种戏谑性表达。行为倾向理性用适当性来衡量,即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行为是合理、得体并能被多数人所接纳的。在由网络言论直接引发的新型网络爱国舆论事件中,网民的行为倾向主要是在对该爱国言论讨论中表现出的爱国言行倾向。“郭斌事件”主要围绕的是爱国方式的讨论,因此,本研究将“网民是否倾向于理性爱国”作为该舆论事件的行为倾向测量指标,可通过网友对“不理性的放水爱国行为”和“理性的加油爱国言论”的立场判断来测量。对前者的反对或中立为行为倾向适当,支持为行为倾向不适当;对后者的支持或中立为行为倾向适当,反对为行为倾向不适当。需要说明的是,对理性或非理性爱国行为做出中立判断是指考虑到其他合理因素,如出于对朴素爱国情感的考量等,未直接选择支持或反对,故将其归为行为倾向适当。关于计分和编码(见表1),网民态度理性四个理性层面的计分均为:理性+1分,不理性-1分,一般0分。故网民态度理性总分在-4到4区间内,共9个水平。得分为-4或-3,编码为1不理性;得分为-2或-1,编码为2比较不理性;得分为0,编码为3不一定;得分为1或2,编码为4比较理性;得分为3或4,编码为5理性。两位作者先随机试编码了50个分析单位,对不同结果进行了多次讨论并最终达成一致,在对全部分析单位进行编码后,得出最终信度达到87%。表1“郭斌事件”微博爱国舆论指标构建及编码表1“郭斌事件”微博爱国舆论指标构建及编码-续表三研究发现(一)新型网络爱国舆论事件中网民态度理性总体呈微弱理性状态在“郭斌事件”中,网民态度理性等级均值为3.31,在3和4等级之间,处在不确定和比较理性之间,呈微弱理性状态。数据显示,网民态度比较不理性的占比最大(34.5%)。将网民态度不理性和比较不理性概括为态度偏向不理性,网民态度比较理性和理性概括为态度偏向理性,发现网民态度偏向理性的比例超出态度偏向不理性12.0%(见表2)。在网民分层态度理性中,网民的行为倾向理性高达95.5%(见表3)。两者共同印证了该事件中网民态度理性总体呈微弱理性的状态。这一发现和“网民在此类事件中不理性”的普遍认知有所差别。表2网民态度理性分析(二)网民分层态度理性不均衡:认知理性程度最低在“郭斌事件”中,网民态度理性四个层面的情况并不均衡,认知、评价和情绪理性占比均未超过50%,且认知理性占比最低,只有36.7%。但民众在微博舆论中展现出了绝对高的行为倾向理性(95.5%),体现在对“放水爱国”这一非理性爱国行为的非支持立场和“加油爱国”这一理性言论的非反对立场上。可见,在新型网络爱国舆论事件中,尽管舆论本身呈现出一些不理性的特征,但网民理性爱国的立场并未随之改变,网民理性爱国行为倾向很大。表3网民分层态度理性分析(三)不同微博主题的网民态度理性具有显著差异:侧重当事人评价的理性程度最低独立多样本Kruskal-Wallis检验用于检验三组或多组在某个或一些变量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13],适合用来研究不同舆论主题对网民态度理性的影响是否具有差异性。通过SPSS17.0的Kruskal-Wallis检验发现,不同微博主题的网民态度理性具有显著差异性(Chi-Square=147.908;Asymp.Sig.=0.000<0.05)。同时,秩均值显示侧重环境评估主题的微博网民态度理性程度最高(367.18),侧重爱国话题讨论的主题次之(272.37),侧重当事人评价主题的微博网民态度理性程度最低(181.03)(见表4)。由此可知,发表爱国言论招致的骂声主要针对的是当事人,而并非爱国话题和环境因素。表4不同微博主题的网民态度理性分析四结论与讨论首先,我们要客观解读此类事件中网民理性情况,对其表现更有信心。从态度分析框架来看,“郭斌事件”中网民态度整体呈微弱理性状态,这点发现与“网民在新型网络爱国事件中表现不理性”的普遍悲观解读不尽相同。从态度框架来看,悲观解读基于的是网民认知理性、评价理性和情绪理性情况不佳,但忽略了网民在该事件中的高度行为倾向理性,后者是将网络上的意见倾向变成现实生活中行为的桥梁和中介,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传统网络爱国舆论事件中,如保钓事件,网络舆论就引发了部分网民黑客参与、抵制行为、网络签名、游行示威和特定支持类行为。[14]从网络舆论中解读出网民主体的负性行为倾向并及时加以纾解,将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不可控负性事件的发生。而与此相对,如果在网络舆论中解读出网民正面的行为倾向,就能避免对表面上的非理性网络舆论做出过度悲观的评估。“郭斌事件”的网络骂声一度使网民背负了不爱国或不理性爱国的污名,而研究发现网络舆论总体呈微弱理性状态,只是网民习惯于用“骂声”来表达理性爱国的追求。因此,我们应该对此类事件中网民舆论表达和爱国诉求的理性表现更有信心。其次,媒体报道应注重全面客观,避免多方位降低网民态度理性程度。媒体报道不全面会影响网民的认知理性从而影响态度理性的其余部分,还会成为网民对环境不良评估的重要素材进而影响网民情绪理性程度。“郭斌事件”中,网民分层态度理性中的认知理性程度最低,而态度的认知因素能直接支持主体的情感倾向,还是态度其余部分的基础。[15]网民对一个事件的全面认知除了提高自身素养外,最重要的外部条件就是媒体通过客观、全面和负责任的报道,为网民提供一扇全面认知的窗口。然而在“郭斌事件”的前期报道阶段,部分媒体在转述郭斌微博时只引用了前半部分“放水爱国”和“抵制日货”行为表述,而忽略了后半部分“其实这没用”和“咱得多方面加油”的表述。这些媒体的表现失范不仅影响了网民的认知理性程度,还成为网民在环境评估时主要的口诛笔伐对象,间接降低了网民的情绪理性程度。将主题侧重环境评估的172条分析单位单独抽出研究,发现共96条分析单位是有关媒体失范的,且这96条分析单位79%的情绪理性状况为不理性。可见媒体报道是否客观全面,多方位地影响着网民态度理性,正如@人民日报评论所言:眼球经济时代,职业精神、责任意识弥足珍贵。先问事实,再断是非,莫让断章取义断了理性的后路。最后,当事人应注重合理表达,注意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