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_第1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_第2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_第3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_第4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小学数学第七册全册教案主备教师:备课时间:教材解读: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共安排十一个单元。其中“数与代数”领域共安排五个单元,分别教学“除法”“混合运算”“运算律”“认数”和“使用计算器”;“空间与图形”领域安排三个单元,分别教学“角”“平行和相交”和“观察物体”;安排一个单元学习“统计与可能性”;安排一个单元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最后一个单元安排整理与复习。教材还结合相关学习内容安排了三次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全册教材的重点单元是“除法”、“角”、“平行和相交”、“运算律”、“统计与可能性”、“认数”这几个单元。其中又以“除法”、“角”、“统计与可能性”三个单元尤为重要。教学重点:全册教材的重点单元是“除法”、“角”、“平行和相交”、“运算律”、“统计与可能性”、“认数”这几个单元。其中又以“除法”、“角”、“统计与可能性”三个单元尤为重要。教学难点:全册教材的难点单元是“除法”“、角”“统计与可能性”。这几个单元的内容相对难以理解,需教师认真研究教材,安排和设计针对性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理解难点。教学目标:1.能在教材提供的现实情境中看到数学内容,提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并运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2.能通过两步计算或列综合算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逐步养成能运用点计算后、线方面回答的知识问题的习解决有惯关的实。际问题。【精品文档】第-2-页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4.了解获取有用数据信息的多种渠道,能读懂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5.能通过修改或重新设计游戏规则,实现游戏的公平。6.能主动与同学合作开展学习活动,积极与同学交流学习的思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体验。7.在教师组织下反思自己的学习,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体会策略的多样性。单元教时预设:一、除法二、角三、混合运算四、平行和相交五、找规律六、观察物体七、运算律八、解决问题的策略九、统计与能可性十、认数十一、用计算器计算十二、整理与复习第一单元除法主备教师:备课时间: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1)学习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2)学习除数不是整十数的笔算,着重掌握试商的(包括试商后不需要调商和试商后需要调商),以使学生较为完整的理解和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被除数的前两位够除,商是两位数;一种是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商是一位数。在计算的时候,要判断被除数的前两位够不够除,商是两位数的在第一次除后还有余数,需要和【精品文档】第-3-页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这两点是对整十数除两位数除法计算的发展。“启后”表现在这部分内容是笔算两位数除三位数的基础,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需要把除数看成整十数的除法来试商,这部分内容的学习直接关系学生对试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掌握试商方法是学生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关键,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材以整十数除三位数的教学为基点,注意了有层次地安排试商的教学。教学内容和编排结构:1.P1例题口算整十数除以整十数试一试笔算两位数除以整十数“想想做做”口算几百几十的数除以整十数2.P3例题三位数笔算除以整十数、估算商是多少练习一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除后有余数)3.P6例题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教学试商方法)4.P8例题初商后需要调商“想想做做”口算简单的两位数除以两位数练习二估算商是几位数和商的最高位可能是几。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并掌握整十数、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商一位)、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且商是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2.正确使学地生进行经历口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试商的过程,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进一步增强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3.使学生在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已掌握的乘、除口算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4.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运用学过的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精品文档】第-4-页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锻炼克服困难的意识,培养认真负责的精神,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教学重点:1.“笔算整十数除三位数、估算商是多少”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要突出整十数除三位数在本单元中承前启后的地位。2.“两位数除三位数”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要循序渐进地安排两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帮助学生突破试商的难点。教学难点:掌握试商方法是学生学习两位数除三位数的关键,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学理念: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对于四年级小学生来说,直观形象的物体能够吸引他们去学习。因此,教学中,教师营造一种愉悦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发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主动参与数学学习1、除数是整十数的活动。口算和笔算主备教师:备课时间:使用教师:上课时间:教学内容:教科书P1—2。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是一位数)教学1目标、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索整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2、结合口算的结果让学生学会进行整十数或者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笔算和验算的方法;3、会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4、利用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养质疑和验证科学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灵活掌握整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学会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笔算和验算的方法【精品文档】第-5-页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教学难点:学会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笔算和验算的方法,尤其是商的书写位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新学期又开始了,你们为新学期做了哪些准备?老师也为你们做了一些准备,请看——出示课件:老师在领取作业本的情境。二、探索口算方法1.教学例1。(1)从情境中获取信息。提问:从画面中你能了解哪些信息?(老师领取了60本数学作业本,每20本打成一包)根据这些信息你们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呢?(能打成几包?)应该怎样列式计算呢?学生说出算式,教师板书:60÷20=(2)小组交流、探究口算方法。师:先自己口算出得数,再把自己的口算方法在小组内交流。学生口算后小组内交流。(3)小组汇报交流。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回答随机板书。先充分交流,然后板书。使学生明确因为60里面有3个20,这个“3”表示20的个数,是3个一,所以3一定要写在商的个位上,而不能写在商的十位上。4.尝试计算并验算96÷20、150÷30。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讨论交流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1)注意商的书写位置。重点讨论:150÷30的商为什么也要写在商的个位上?(2)注意余数要比除数小。(3)注意通过验算确认自己的笔算结果是否正确。小结:同学们通过自主探究掌握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并通过交流总结了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精品文档】第-6-页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四、巩固训练1.做“想想做做”第2题。先在课本上独立做题,再全班集体订正。发现错题,共同分析错误原因。2.做“想想做做”第4题。(1)在课本上独立填写。(2)提问:解决“180分=()时”这个问题时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列算式?得数是多少?把“秒”换算成“分”,把“分”换算成“时”应该怎样想?三、评价鼓励,全课小结谈话:今天我们每一位小朋友都开动了脑筋,通过和其他小朋友的合作,又掌握了一样新本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谁愿意把你的收获谈一谈,和大家一起分享。板书设计: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60÷20=32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主备教师:备课时间:教学内容:教科书P3—4,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是二位数)教学1目、标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使用教师:上课时间:主探索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方法,学会估计商的大致范围;2、让学生在计算中体会数量间相依互变的关系,通过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利用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养质疑和验证科学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方法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投影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精品文档】第-7-页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一、准备训练42÷用竖式计算。(投影出示)3087÷3067÷20分组计算,让三名学生板演。请板演的学生分别说一说计算过程,注重强调商的书写位置和“余数必须比除数小”。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题。(1)出示情境图,提问:从图中可以了解到哪些信息?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学校图书馆买来420本新书,准备每个班分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呢?)提问:想一想可以怎样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呢?(2)学生独立思考,口算算式。教师板书:420÷30。(3)引导估计。提问:在算出结果前你能先吗?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和同桌互相交流估计情况。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估计的情况和方法。估计一下商大约是多少组织学生全班交流,相机穿插提问:你是怎么估计出来的?学生可能的估计方法和结果:①每班分到的本数比10本多;②每班分到的本数比20本少;③部的范围在10到20之间。在学生估计的基础上小结:看来420÷30的商是两位数,是十几。(4)探索笔算方法。谈话:420÷30究竟是多少呢?我们还可以用竖式来进行计算。请同学们联系刚才复习题中的42÷30的计算方法,想一想420÷30可以怎样计算。学生思考后进行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注重了解学生尝试计算谈话:如果把420本书,按每班40本分,可以分给几个班?按每班50本分呢?学生口答算式后板书:420÷40420÷50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这两题,同时让两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计算的情况。集体讲评,指名说一说【精品文档】第-8-页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笔算过程。(2)组织比较:观察这两道题,它们有什么不同呢?(它们的商一个是两位数,一个是一位数)提问:同样是420除以一个整十数,为什么一个商是一位数,而另一个则是两位数呢?(第1题是前两位够除以除数,所以商在十位;第2题前两位不够除,所以要用前三位数去除以除数,因而商在个位)怎样辨别被除数的前两位够除还是不够除呢?提问: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在学生回答后板书课题:三位数除以整十数)想一想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可以怎么计算?先同桌互相讨论,再指名概括,最后师生共同作比较完整的口头概括: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数比除数大或等于被除数,就先在商的十位上写商,然后继续除;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数比除数小,就在商的个位上写商。三、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1)做第1、2两小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提问:这两题在计算过程中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商的首位书写的位置)四、课堂小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第三课时主备教师:使用教师:备课时间:上课时间:教学内容:教科书P5。练习一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提高学生除数是整十数除法口算和笔算的计算能力;2、进一步加强学生除法运算的正确率,数步养成自觉检查和验算的习惯,培养认真负责的态度,提高学生计算的品质;3、进一步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提高学生除法运算的能力和正确率【精品文档】第-9-页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教学难点:提高学生除法运算的能力和正确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口算卡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口算练习1、口算练习一的第一题⑴练习第一组学生独立完成,要求竖着做。指名说说其中几题的口算过程。比一比几组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⑵练习第二组学生独立完成,要求竖着做。指名说说其中几题的口算过程。比一比几组题,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口算两位除以一位数,可以先用几十除以几,再用几或十几除以几,算出得数2、电脑出示第5题先让学生观察,发现这两道什么特点,然后指名学生回答。最后可以采用火车接龙的形式进行口算练习。3、口算下面各题270÷48090÷484÷246÷3900÷3180÷20二、笔算练习1、出示练习一第2题。⑴出示第2题,请学生一读读题目要求。⑵学生独立思考估计一下每题的商,指名回答。⑶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老师巡视指导。⑷集体订正时,选择其中两题说说笔算过程。⑸说说怎样笔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2、完成练习一第3题学生做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并说明要验算,注意自己验算的方法三、解决实际问题完成练习一第4题。让学生自己看书,然后独立完成,集体反馈。【精品文档】第-10-页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四、填表规律⒈出示第6题,学生独立计算,完成表格填写。⒉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张表,看看自己有什么发现,将自己的观点在四人小组内交流一下。⒊组织全班交流,教师可适时点拨,使学生初点体会除法算式中的“商不变的规律”。五、思考题(1)让学生自己默读题目,然后思考分析题意;(2)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然后集体交流;(3)通过交流,集体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解决问题,让学生完全明白题意,知道怎么解决问题。注意: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解第1次转换发好生在5时,经过10分也就是经过600秒,那么这600秒里转换的次数是600÷30=20,然后加上5时发生的1次总共是20+1=21次。六、评价鼓励,全课小结谈话:今天我们每一位小朋友都开动了脑筋,通过和其他小朋友的合作,又掌握了一样新本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谁愿意把你的收获谈一谈,和大家一起分享。作业设计:你能写出几道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吗?□□□÷20=□240÷□□=□4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主备教师:备课时间:教学内容:使用教师:上课时间:教科书P6。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用四舍五入法试商)(1)教学目标:1、在掌握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的试商方法,初步掌握试商的基本2方法;、在学会试商的基础上尝试让学生进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初步学会计算的方法;3、通过交流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态度;【精品文档】第-11-页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的试商方法;教学难点: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的试商方法;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准备题训练192÷30=192÷40=2.谈话:新学期开始了,几个同学正在一起制定读书计划呢。电脑出示例题情境图,你能帮助他们解决一些遇到的数学问题吗?二、探究算法,掌握算理1.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提问:从这幅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小女孩说:“这本书一共192页。”小明说:“计我划每天看32页。”小强说:“我计划每天看39页。”学生提出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口头列式。教师板书:192÷32192÷392.探究问题解决方法。(1)第一种方法:“四舍”试商法。①谈话:们我先来研究192÷32怎样列竖式计算。板书竖式。提问:192÷32与们我前几节课学过的除法有什么不同?(前几节课学习的算式中除数是整十数,而这道题除数不是整十数)谈话:除数不是整十数,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接近的整十32上面数来用试商色笔。板那么书:3230。接近几十?(接近30)在除数想一想:192÷30应该商几?这个6是不是192÷32的商,还不能确定,所以是试商。自己在书上用铅笔算一算。②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回指导。③谈话: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的解法和同学们一直分享?指名介绍计算过程,边说教师边完成板书。④谈话:们我还应该验算一下,看看算得对不对,下边各自验算。学生完成验算后,指名说说验算的过程。【精品文档】第-12-页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3.总结归纳试商方法。(1)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内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板书课题)(2)小组交流: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以怎样试商?计算时还要注意什么?(3)引导学生共同总结: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通常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试商后,要用商和原来的除数相乘。三、巩固深化,运用拓展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1)提问:题目中已经给我们呈现了什么?你能接着做下去吗?(2)独立计算,集体订正。(3)谈话:课本中这几题的除数看作的整十数淡淡地印了出来,是帮助我们试商的,以后做题时可以把它想2.在心里完成“想想做做”第,不用写出来。2题。(1)先说说分别把除数看作几十来试商,可以说给同桌听,每人说两题。(2)独立计算,同桌互相订正,发现错误,在班内共同分析错误原因。3.完成练习第2题。(1)指名读题。提问:你怎样理解“每天从17:00播放到17:32”这句话?(2)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解题思路,集体订正。四、总结谈话: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四舍调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9的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在计算过程中,学生探索在“四舍”法试商的基础上,学会调商的方法。并能运用这种方法进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计算。2、让学生在不断调商的过程中,养成主动探索、互动合作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3、在对自己和他人的计算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增强辨析、归纳的能力。【精品文档】第-13-页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4、在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感受到计算的作用。教学重点、难点:能学会用四舍的方法试商后进行调商。教学过程:一、出示对比题,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学习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你能运用学过的知识帮助三年级一班的学生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吗?(1)三(1)班新买了43本书,学校图书馆新买了262本书。图书馆买的新书是三(1)班的多少倍?(2)四(1)有34人,到图书馆共借书272本,四(1)班平均每人借书多少本?学生独立分析,独立解答。教师巡视,及时掌握情况。学生做完后,可以先在小组里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为什么?2、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提问:把除数34看作几十来试商?为什么看作30?看作30可以试商几?(2)商9后,9与34相乘的积超过了被除数,也就是说,如果商9说明每人分9本,这样就要分掉306本,而一共借了272本,够分吗?该怎么办?(3)说明:306比272天不够减,说明306比272大,不够减,说明不够商9,要减小,所以改商8。现在用8乘34,看一看商8是不是合适。(合适)(4)提问:大家想一想,把34看作30,先试商几?为什么要改商8?(5)指名完整叙述试商、调商的过程。比较:262÷43和27234的计算过程进行比较,发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相同:都把除数四舍看作整数来试商。不同点:第一题试商下来能够减。第二题试商下来比被除数大,要重新调商。都可以用验算来保证计算的正确【精品文档】第-14-页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性。三、组织练习:1、想想做做(1)。指名读题,说出题目要求。这4题是用什么办法试商的,出现了什么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把准确的商写在旁边再算一算。2、想想做做(2)。先各自审查课本上的算式,找出错在那里,说给同桌听。再交流,然后独立订正,指名板演。四、课堂作业:想想做做(3)(4)。学生独立完成,如果能当堂完成就及时反馈计算的正确情况。教学后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五入调商)1.教学让学目标生经历用五入法试商发现初商过年小需要调大的探索过程,理解五入调商的算理,掌握算法,会用来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并能运用这种计算解决简单的显示问题。2.让学生通过调商方法的比较加深对除法计算中试商,调商的认识,进一步感受除法计算中对商进行试验调商的策略。教学重难点初商偏小要调大教学过程430÷一复习62204÷53请你运用上节课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一下。你是怎么算的?请你说说你的思考过程!(板书:初商过大,需要调)小为什么初商会过大呢?小结:在做这两题时,第一步都要先干什么?(试商)【精品文档】第-15-页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用什么方法?(四舍法)那一次试商成功了吗?那接着要干什么?(调商?)二学习新知(出示例题)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平均每人借书多少本?)怎样列式?板书:252÷36这也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该怎么做?把除数看作多少来试商?(40)用的什么方法?(五入法)估计商几?(6)请大家在自备本上算一算(请两位学生板演)两种情况:一是商6余36;二是商7做的正确的学生说一说笔算过程。第一步干什么?(用五入法试商)那商6行不行?为什么?出现了什么情况?(余数大于除数了)说明初商过大还是过小了?(过小)为什么初商会过小?应该怎么做?(调大)调成几?一起来算一下。到底算的对不对呢?还需怎样?(验算)请大家看一下复习题和例题,他们都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仔细比较一下,他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点:都要试商,第一次试商不成功都要调商。不同点:复习题是用四舍法试商,把除数看小了,造成初商过大,需要调小例题是用五入法试商,把除数看大了,造成初商过小,需要调大小结:谁来总结一下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解题步骤。第一步干什么?什么时候用四舍法?什么时候用五入法?发现初商不合适,就要怎样?(调商)具体怎样调?下面我们来具体的操练几题。三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1先看第一题,它是把除数看作多少来试商的?估计商几?发现了什么问题?说明什么?那应该商几?(4题依次讲解)【精品文档】第-16-页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这4道题试商之后都要怎样?(调商)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要调商的?(根据“余数要比除数小”)若余数大于或等于除数,说明什么?2.想想做做2独立完成,再交流错在哪里?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3.想想做做3请大家独立完成在自备本上(请2位板演,再集体评讲)四总结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反思:5.练习二主备教师:备课时间:使用教师:上课时间:教学内容:教科书P7练习二教学目标:1、巩固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的试商方法,熟练掌握试商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试商的水品;2、在试商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基本的计算方法;3、联系生活实际综合不同内容的知识,让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试商水平,以试商为基础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试商水平,以试商为基础解决实际问题。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口算卡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口算练习1、完成练习二的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要求一组一组对比着做。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答案。比一比,每组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提问:计算下面一行时要注意些什么?要注意用个位相乘的时候满10应该向前一位进一【精品文档】第-17-页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的。2、补充口算。320÷4450÷90320÷40490÷70300÷6300÷60240÷40240÷80指名口算,并说一说自己是如何想的。1二、、完成练习笔算练习二的第4题。(1)出示题目,先让学哪个数,把结果用线连起来。(2)集体交流估算结果,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每一题是怎样估算的?生根据题意估计积最接近于2、完成练习二的第6题。(1)逐个出现引导学生讨论,应该把除数看作多少来试商,商应该是几位数?试商结果是多少?(说明自己的理由,指名回答)(2)试商结束后,让学生完成,指名6位学生板演,最后集体交流。3、完成练习二的第1题⑴学生独立完成。⑵小黑板出示题目,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⑶说说每题是怎样估算的。4、练习二第7题(1)让学(2)交流理解的(3)求出每天生产水泥多少,吨后引导学生观察下半题,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思,引导学生发现求解生默读题目,理解题意;结果,然后让学生列式交流后解答;“天数”的数量关系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时间。(4)找出计算方法后,引导学生说出试商的结果,并指名说说是怎样想的,然后把结果计算出来。(5)结果计算出来交流后,让学生观察表格,并总结出生产水泥的5、练习二第数吨越8多,题。需要的天数也就越多。(1)先让学生阅读理解题意,然后独立完成;【精品文档】第-18-页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2)完成后,同桌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3)集体交流。四、质疑问难,自我完善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学会了什么?1,你还有什么疑问?谁能帮他解决?2,作业设计:对号入座。1、(1)在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是27,余数最大是()。(2)6255÷35的商是()位数。2.找规律填数。9612242884833684第二单元角【教学目标】⒈使学生经历画图、观察和交流等活动,认识射线、直线,能及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区分线段、射线和直线;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体会两点之间有所连线中线段最短。⒉使学生通过画图、操作和交流等活动,进一步认识角的特征和角的计量单位,掌握角的分类以及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大小关系;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度、45度、90度和60度的角。⒊使学生通过折、画、量等操作活动,形成角和各类不同的角的表象,初步学会估计角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⒋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并获得成功的经验;能运用角的知识描述相应的生活现象,感受用数据说明问题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方法。【教学内容】教材第16~29页:⒈认识射线、直线。⒉认识角的特征,学习角的分类。【精品文档】第-19-页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⒊用量角器量角和画角第一课时角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16~17页。【教学要求】⒈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⒉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明确角的大小及直接比较大小的方法。⒊理解射线和角的关系。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具准备】木条做的角。【教学过程】一、认识射线和直线。⒈出示一条线段。提问:线段应该怎样画?要注意什么?说一说线段有哪些特征?⒉认识射线。出示图,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解了射线。说明:将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可以得到类似......的图形,叫射线。教师画一条射线。提问:射线是怎样得到的?射线有什么特点?学生画一条射线。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射线。⒊认识直线。现在我们把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比较:线段、射线和直线有哪些特点?提问:怎样画一条直线?学生试画。⒋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之间的关系。线段和直线有什么关系?谁来说一说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⒌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学生判断,说明理由。⒍出示一个点,让学生分别画一条过这点的直线、射线和线段。说明: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精品文档】第-20-页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出示两个点,让学生分别画过这两点的直线。说明:过两点只可以画出一条直线。⒎完成想一想。先让学生认真观察第17页“想一想”插图,再组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二、认识角⒈导入:(出示角的图形)你们认识这些图形吗?名称是什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角的知识。⒉认识角及其名称。⑴演示,学生一点出发,引出两条想一想:仔细观察:老师先点一点,然后从这得到一个角。射线,角是怎样组成的图形?⑵从角的组成过程看,画角时应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教师示范画角。⑶学生练习画角。(画出不同方的向角)⑷介绍角各部分名称。⑸提问:角的两边可以延长吗?能画多长?为什么?角的大小改变了吗?⑹为了方便书写,通常用这样的符号“∠”来表示角,教师说明角的符号的写法。学生写五个,并举例写成“∠1”,读作“角一”。⒊完成“想想数一数图上有几个角。做做”第3题。三、布置作业【精品文档】第-21-页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第二课时角的度量⑴【教学内容】教材第18~19页,“想想做做”第1~3题。【教学要求】⒈使学生会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⒉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学习并获得成功的体验,能运用角的生活现象,感受用实活动,知识描述相应的验数据说明问题的【教具准备】量角器。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⒈导入:上节课道些什么?我们认识了角,关于角,大家还想知⒉要想知道角到底有多大,就要会量角。那么,量角的工具是什么?怎样量一个角的大小?这些都是今天。(板书课题)学习的内容,角的度量二、教学新课⒈认识量角器。⑴请同学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量角器,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⑵指名汇报。⑶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我们把这关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1度的角。量角器中心一点叫做量角器的中心,量角时,我们要把中心与角的顶点对齐。量角器上有两圈刻度,外圈刻度是从左往右按顺时针方向。内圈刻度是从右往左按逆时针方向。观察量角器的内圈刻度,找出教师指度度数的刻度线。⒉用量角器量角。⑴看课本第19页,根据刚才对量角器的了解,自学量角的方法,并量一量。⑵提问:量角要分几步?哪几步?师作具体指导。⑶指出,在量角时,什么情况下读内圈刻度,什么【精品文档】第-22-页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情况下读外圈刻度。⑷指名说说在用量角器量角的时候,我们教应该注意点什么?三、想想做做⒈“想想做做”第1题,请同学们用量角器在书上量一量。集体订正,并说说是怎样想的。⒉“想想做做”第2题。⑴同学们量好后,交结果填在括号里。⑵小组内交流。⑶说说每块三角尺上的三个角的度数和是多少?说明什么?⒊“想想做做”第3题。⑴先估计一下,这三个角的大小一样吗?⑵动手量一量。⑶说说自己的发现,师总结。四、布置作业第三课时角的度量⑵【教学内容】教材第20~21页,“想想做做”第4~9题,思考题。【教学要求】⒈使学生进一点掌握量角的方,法较熟练地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⒉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能运用角的知识描述相应的生活现象,感受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方。法【教具准备】量角器。【教学过程】一、复习⒈请学生说一说,量角的工具是什么?量角器中心一点叫什么?它有几圈刻度?⒉怎样量角?⒊量出下列每个角的度数。二、指导练习【精品文档】第-23-页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⒈“想想做做”第4题。⑴指名读题。⑵请同学们看书上量角器上的刻度,说出每个角是多少度?⑶指名口答,集体订正。⑷提问:仔细观察这几个角?它们的位置一样吗?不同位置的角,我们应该怎样来量?⒉“想想做做”第5题。⑴指名读题。⑵请同学们照着图示模仿着量出书上这几个角的度数。⑶指名回答,并分别说说从量角器哪一边看起,看哪一圈刻度。⑷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摆放量角器?⒊“想想做做”第6题。⑴请同学们判断一下,下面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是不是正确?⑵说说自己判断的理由。⑶请用正确的方法再量一次,强调“两重合,一看数”。⒋“想想做做”第7、8题。⑴学生独立完。成⑵集体订正。⒌“想想做做”第9题。⑴出示队旗图,说说自己的发现。⑵请同学们在小组时估计一下图中的三个角各有多少度?并把估计的结果填在书上表格里。⑶请同学们用量角器验证一下自己估计的对不对,看看跟你估计的结果相差多少。三、完成思考题⒈自己先按要求画一画,再数一数,然后将自己的结果填在书上。⒉指名口答。⒊看表格,找一找规律?四、你知道吗?【精品文档】第-24-页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学生自主阅读“你知道吗”?五、布置作业第四课时角的分类和画角⑴【教学内容】教材第22~24页。【教学要求】⒈使学生会用量角器画所指定的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度、45度、60度和90度的角。⒉使学生通过画、折、量等操作活动,形成角和各类不同的角的表象,初步学会估计角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教具准备】量角器,钟面,一张圆形纸片。【教学过程】一、复习⒈请同学们说一说量角的方法有哪几步?量角时要注意什么?⒉任意画一个角。⒊我们知道角是有大有小的,角也可以按照大小分类,到底可以分成哪几类?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二、教学新课㈠教学角的分类。⒈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活动角。⒉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曾经学过了角可分为:直角、锐角和钝角。请同学们在小组里用活动角做出我们认识的这些角。⒊请同学们再将这些角的样画在本上。⒋大家觉得角的度数在什么范围我们可以把它称为“锐角”?什么样的角称为直角?钝角呢?⒌转动活动角成一条直线。提问:这还是角吗?为什么?指一指角的顶点和角的两条边。告诉学生这样的角叫平角。启发思考:一个平角是多少度?想一想,一个平角等于几个直角呢?为什么?⒍继续转动活动角,使它的两条边重合。提问:这还【精品文档】第-25-页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是角吗?为什么?提问:周角和平角、直角比,它们有什么关系?为什么?⒎我们刚刚认识了哪几类角?这些类别是根据角的什么来划分的?这些角分别是多少度。⒏练习:⑴“想想做做”第1题。大家先说说每个角的名称,再从小到大排一排。⑵想想做做第2题。先说说下图中的角各是什么角,再在生活中找到这样的角。㈡教学角的画法⒈我们已经知道角的分类,如果知道一个角的度数,怎样画出这个角呢?⒉请同学们尝试画一个角,师小结画法⒊试一试:三、巩固练习⒈“想想做做”的第4题。⑴指名口答。⑵在几时整,时针和分针也组成直角?⒉“想想做做”的第5题。⑴学生分类。⑵说说分类的据依。⒊完成“想想做做”的第6、7题。四、布置作业第五课时角的分类和画角⑵【教学内容】教材第25~26页。【教学要求】⒈使学生进一步理角线、角的概念,比较熟练地度量线段和角,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教具准备】量角器、直尺。【教学过程】一、复习直线、射线和线段⒈请同学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再画一条射线、一【精品文档】第-26-页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条直线。提问:从线段怎样得到射线?从线段怎样和直线?射线能量出长度吗?直线呢?⒉练习四第1题。⑴小组交流、讨论,并说说它们各有什么特点?⑵指名汇报。⑶提问:线段、射线、直线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线段和直线有什么关系?⒊练习四第2题。⑴学生试着练习。⑵师小结。二、复习角的认识⒈提问:怎样的图形叫做角?你认识了哪些角,能举例说说吗?⒉把学过的角按一定的顺序排起来。⒊提问:什么叫锐角?直线?钝角、平角和周角?⒋练习四第4题。⑴观察钟面后,先说说钟面上的分针从12起各转动了几分?再说说形成的角是什么角及度数。⒌练习四第5题。⑴按图,示同学们将正方形纸折一折,再展开。⑵完成角1、角2、角3度数的填写。⑶提问:直角和平角有什么关系?直角、平角和周角有什么关系?⒍提问:你怎样知道一个角的大小?用量角器量角时要注意什么?练习四第6、8题。⒎提问:如何用量角器画指定的度数的角?完成练习四第9题。⒏练习四第10题。⑴说明题意,请同学们分小组活动,尽量拼出不同度数的角。⑵组织交流。⒐思考题同学们先自己想方法,再组织交流汇报,可以通过【精品文档】第-27-页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测量,也可以通过推理比较。⒑你知道吗?同学们自学“你知道吗”?三、布置作业第三单元混合运算【教学目标】⒈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综合版式和小括号,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计算混合运算两步式题。⒉使学生经历由分步列式到用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⒊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思考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培养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内容】教材第30~38页:⒈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⒉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⒊含小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第一课时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⑴【教学内容】教材第30~31页。【教学要求】⒈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⒉通过适当的练习,使学生及时巩固新学的运算顺序,并让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以进一步理解相应的运算顺序。【教具准备】例题插图。【教学过程】一、复习⒈⑴口答28列式:与32的和是多少?⑵60减去17的差是多⑶少16?乘5的积是多少?⑷6和8相乘得多少?【精品文档】第-28-页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⒉列式解答:出示:每本笔记本5元,买3本这样的笔记本要多少钱?学生在本子上列式。集体订下,说一说这题要求什么?需要知道什么?二、教学新课⒈教学例题1。⑴出示例题图:提问:这家文具店出售哪些商品?每件商品的单价分别是多少?⑵出示问题:小明买了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了多少钱?请同学们试着自己解答。⑶分析:提问:你们是怎样解答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20提问:呢?15+20中的15表示什么?是怎样得出来的?提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必须要知道什么?⑷请同学们试着将两道算式合在一起,列出一道综合算式。⒉教学例2。⑴出示问题:小红买2盒水彩笔,付了50元,应找回多少元?⑵请同学们列出综合算式,并想一想综合算式应按怎样的集体订运算正顺序计。提问:算式中算。50、18、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这个算式应先算什么?为什么?⒊总结运算顺序。⑴比较算式。提问: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解答时,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⑵提问:如果题目中同时出现了乘法和加、减法,你应先算什么?⑶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通过解决问题,发现了一个什么规律?三、组织练习⒈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精品文档】第-29-页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先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然后再让学生计算。⒉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指名说。提问:在计算这样的综合算式时要注意些什么?⒊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⑴比较:每组中两题有什么是不同的?想一想,为什么计算结果会不同?⑵提醒:在计算时,要看清运算符号,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四、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五、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⑵【教学内容】教材第32~33页。【教学要求】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并理解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顺序,并引导学生归纳出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重点难点】正确理解运用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规则。【教学过程】一、复习⒈口答列式。①32与18的和是多少?②32减去18的差是③多少42?除以8,商是多少?④60除120,商是多少?⒉说出下面每道算式计算的第一步。6×3+370-20×346-28+4提问: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什么?⒊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在上节课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混合运算。(板书课题)二、教学新课⒈教学例题:①出示例图:提问,文具让里卖了哪几种文具用品?【精品文档】第-30-页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这些商品的标价分别是多少?②通过看图,你还知道了什么?从营业员的话中你能知道什么?③你能帮小红算一算她所要花的钱吗?④指名说说怎样列式。提问:说说你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⑤提问:在这题算式中含有哪几种运算?我们是先算什么的?⒉教学“试一试”:①出示:列综合算式计算一盒水彩笔比一枝钢笔贵多少元?指名读一读。②请同学们列出综合算式,并算一算。提问:算式中的18、80、10分别表示什么?这道算式你是先算什么的?为什么?③提问:在这道算式中含有哪几种运算?你们是先算什么的?⒊总结、归纳运算顺序。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发现?三、组织练习⒈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同学们进行计算。提问:这组算式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⒉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⑴同学们独立完成,指名板演。⑵分别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提问:为什么91÷13×11的运算顺序与前2题不太一样?⒊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⑴同学们分组进行计算。⑵比一比:每组中的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⒋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⑴同学们估计每组算式中哪道题的得数大一些。指名说说,并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⑵同学们分组计算,与自己的估算结果比一比。四、全课小结【精品文档】第-31-页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些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第三课时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⑴【教学内容】教材第34~35页,“想想做做”第1~5题。【教学要求】⒈通过讲座和交流,使学生充分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⒊让学生初步理解、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重点难点】含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过程】一、复习⒈口答:下列算式先算什么,再口算出结果。60+30×342÷2-2063÷7×420+30-40160÷80×3052+420÷70提问:以上几题综合算式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⒉出示例题图请同学们列综合算式并解解答。指名说说解题思路。⒊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将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混合运算。二、教学新课⒈教学例题:①引导学生看图。出示问题:用50元钱买1个书包后,还可以买几本练习本?②请同学们先分步算一算,再试着列出综合算式。③指名说说解题思路,并分别说说每道算式求出的是什么?你如果要列综合算式必须要先求出什么才行?能不能这样列式50-20÷5为什么?应该怎么办?④请同学们算出结果【精品文档】第-32-页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提问:在这道算式中有哪几种运算?我们是先算什么的?在这样的算式中为了要先算减法,我们是怎样做的?追问:加小括号的作用是什么?⒉教学“试一试”:①出示题目,请同学们独立算一算,指名板演。②提问:两题在计算时有什么共同之处?③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算式中有小括号时,应先算什么?(板书)三、组织练习⒈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同学们算一算,指名板演。⒉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提问:每组中的两题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请同学们计算。说说为什么计算结果会不同?⒊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指名读题,说说题中已知什么,要求什么。说说解题思路及算式。提问:为什么在综合算式中添上小括号?⒋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在列综合算式的过程中用到了什么符号?算式中有,它会有什么作用?四、布置作业第四课时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⑵【教学内容】教材第35~36页,“想想做做”第6~10题。【教学要求】⒈通过对不含小括号的综合算式与含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的比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⒉通过对于可以发现运算性质的对比练习,使学生在计算中感受、发现小括号的作用。【教具准备】“想想做做”第8、9题的插图。【教学过程】【精品文档】第-33-页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一、复习铺垫⒈口算:720÷8630÷90330×075÷25337-45480÷2095÷5140÷14⒉先说出下面每题先算什么,再算出结果。(127+23)÷50328÷(360÷90)46×(30-25)47×56+379顺序计算的?提问:以上几题是按怎样的运算二、初步感知⒈出示:180-36-44180-(36+44)⑴请同学们观察两题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⑵请同学们分别算出它们的结果,指名板演。提问:它们的结果怎样?⑶出示:159-(59+37)159-59-37请同学们观察计算。提问:它们的结果怎样?为什么也一样呢?⑷引导学式,说出与生观察比较得出结论。⒉根据已有的算相等的算式。80-20-3050-(20+10)90-70-它计算结果20提问:⒊同座位互相考考⑴出示题目,质疑:⑵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说计算过程,提问:你是把39看作多少来试商的?为什么对方,说出可以先指名板演。它们的计算结果相同?得数相等的算式。怎样估计一下商?⑶讨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以怎样试商?先小讨论,再全班交流。小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以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三、灵活运用⒈完成“想想做做”第8题。出示图,提问:什么是一套衣服?同学们独立完成,要求昼列出综合算式。指名说说每题的解题思路。【精品文档】第-34-页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⒉完成“想想做做”第9题。出示图,提问:超市的这节柜台销售哪几种商品,它们的标价各是多少?问:根据题目中所给的信息,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⒊完成“想想做做”第10题。学生做完后要求比较这3道算式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四、知识拓展同学们自学“你知道吗?”,老师做适当补充。五、布置作业第五课时练习五⑴【教学内容】教材第37页,练习五第1~6题。【教学要求】⒈通过练习,使学生能系统地总结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使学生成形良好的认知结构。【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⒈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将前几节课学习的混合计算进行练习,比一比谁练习得最好。(板书课题)⒉口算90÷3012×578÷2270÷903×1557÷3200÷5027×396÷12280÷404×1960÷15二、整理混合运算顺序⒈运算顺序。⑴出示:280+120÷10280+120×10请同学们算一算,说说这两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⑵出示:30÷6×530-6+5请同学们算一算,说说这两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⑶出示:(120+150)÷9017×(78-29)请同学们算一算,说说这两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精品文档】第-35-页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⑷提问:刚刚计算的几道题可以分成几类?应该怎样计算?⒉完成练习五第2题。⑴出示:480-180+6031+2×30240÷4×20480-(180+60)(31+2)×30240÷(4×20)请同学们分组分别进行计算。⑵比一比。提问:每组中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呢?三、实际应用⒈完成练习五第5题。①出示题目列表。提问:通过这张表,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要求的是什么问题。②请同学们列综合算式来计算。③指名请同学们说说解题思路,并相应地廉洁说综合算式为什么这么列式。⒉完成练习五第6题。①出示第6题的3小题。提问:这3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②同学们独立完成。③分析、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四、布置作业第六课时练习五⑵【教学内容】教材第37~38页,练习五第7~12题,思考题。【教学要求】⒈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体会到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⒈揭示题课。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复习混合运算,完成练习五上的【精品文档】第-36-页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练习。(板书课题)⒉口算:720÷90484÷2450÷5028+4213×4840÷21360×265-1756+8⒊计算下面各题。指名说说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87-49+21(90+70)÷80100-5×1332×(47-17)二、灵活运用⒈完成练习五第7题。⑴出示题目:请同学们一线一组地算一算。⑵比较:每组中的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每组中的两题有什么关系?⑶小结:能过这组题的计算,我们可以认识到一个数边续除以两个数,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结果相同。⑷组织同学们分组举例,并证实以上的结论。⒉完成练习五第8题⑴请同学们独立完成,可以不计算,通过观察比较。⑵集体订正,指名说说每题比较时的思考过程。⒊完成练习五第9题同学们独立完成,发现问题及是纠正。三、实际应用⒈完成练习五第10题。⑴出示第10题请同学们独立完成,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⑵分析,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⑶比较两种方法:800÷4÷5800÷(4×5)这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⒉完成练习五第11题。⑴同学们独立完成。⑵说说每题的解题思路及所用数量关系式。⒊完成练习五第12题。⑴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插图,并结合题中提供的其他【精品文档】第-37-页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信息,请同学们独立完成2个问题。⑵组织交流,说说是怎样思考的?⒋完成思考题⑴启发学生倒过来算:因为后算乘法,那么什么数乘5得500?而100又是怎样算出来的?⑵推导出方框里的数,再根据正确的运算顺序算出结果。四、布置作业第四单元平行与相交【教学目标】⒈使学生结合生活情境,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关系,认识平行线和垂线。⒉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会用合适的方法做出一组平行线和垂线,能借助直尺,三角尺和量角器等工具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⒊使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平行线和垂线的过程,培养学生“空间与图形”的兴趣,发展空间观念。【教学内容】教材第39~45页:⒈感知生活中两条直线相互平行的现象,认识平行线;学习用合适的方法做出一组平行线,学习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⒉感知生活中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现象,认识垂线,学习用合适的方法做出一条垂线,学习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初步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第一课时认识平行【教学内容】教材第39到41页。【教学要求】⒈让学生通过对具体生活场景的观察,让学生认只到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⒉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地认识平行线,学会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学会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培养一定的操作技能,发展空间观念。【重点难点】【精品文档】第-38-页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⒈认识平行线。⒉学会画平行线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出示第39页上的两幅图片。提问:照片上的场,场你在哪里见过?提问;看着照片上的红线和蓝红,说说哪些是相交的,哪些是不相交的?指出: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可以相交,也可能不相交,今天我们就研究不相交的直线的关系,这就是平行。二、教学新课⒈认识平行线。⑴出示一个长方形平面图。老师把长方形的两条长边分别向相反的方向延长,成为两条直线。这两条直线会相交吗?请学生们打开练习本看一看,练习本上的两条直线会相交吗?追问:长方形两条对边,练习本的两条横格线所在的两条直线,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完成想想第做1题。⑵提问:长方形对边延长的直线,横格线所在的两条直线,书上的两组图形,都有什么共同特点?追问:再来看一看,长方形对边延长成的直线在同一平面内吗?⑶小结: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互相平行。⑷辨析:特别注意第2题。⒉出做平行线⑴老师演示摆出小棒,请学生照样子摆一摆。提问:这两根小棒平行吗?⑵请学生分组讨论,并动手折一折,摆摆,想办法出做一组平行线。⑶请学生分组汇报,演示。⑷教师演示:将两根小棒摆成异面不相交的直线。提问;现在这两根小棒不在同一平面内,这两条【精品文档】第-39-页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直线相交吗?可以说这两根直线平行吗?为什么?⑸追问:两根直线平行必须具备哪些条件?⒊教学画平行线和检验平行线。⑴画平行线。看书40页图示,教师演示并说明画法。学生按照老师的样子再画一次。⑵学生完成试一试。⑶检验平行线。如果有两条直线或线段,怎样检验它们是不是相互平行呢?教师示范说明。三、想想做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行间指导,并交流。四、布置作业第二课时认识垂直【教学内容】教材第42~45页【教学要求】⒈使学生在具相互垂直的现,象能从现实情境和学过的平面图形中找出相互垂直的线段,会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平面内两条直线⒉让生在学习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及动手操作能力。【重点难点】⒈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⒈用量角器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说出各是什么角?⒉用三角尺画一个直角,指出直角的两条边。二、教学新课⒈认识垂线。⑴请学生看老师在黑板上画两条直线。指出:这两条直线是相交的,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追问:这两条直线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两条相交直线交点在哪里?提问:两条直线相交成哪几个角?标出角1角2角3角度,说说它们各是什么角?【精品文档】第-40-页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⑵出示例题3幅照片。说明:这里的直线是相交的,有什么共同点?请学生用三角尺去比一比。提问:这里的两条直线相交成对个角,当其中有个角是直角时,其余三个角各是什么角?为什么?指出:两条直线样交成直角时,我们就是两条直线相互垂直。⑶再观察几个图形,看两条相交的直线成不成直角。提问:哪几个图形里的直线互相垂直,为什么?图3的两条直线为什么不互相垂直?指出图中谁是谁的垂线。⑷根据所学知识,请学生说说生活中见到过的情景。⒉认识垂线的性质出示课本第44页中的图说明:从A点出向已知直线画了一条垂直的线段和几条不垂直的线段,请大家量一量,看哪一条最短?学生总结性质⒊做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段。学生独立完成,互相交流。⒋教学画垂线。出示三角尺,这把三角尺的直角两边是不是互相垂直的?指出:我们可以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垂线。教师演示说明。学生跟着画。三、完成想想做做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合集体交流。四、布置作业第三课时练习六【教学内容】教材第46~47页。【教学要求】⒈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对于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更加清楚的认识。⒉通过练习以及教材中活动形式,引导学生有兴趣的练习。在练习中产生一些新的体会【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精品文档】第-41-页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⒈口算480÷484÷246÷3900÷3180÷20270÷90280÷4069÷375÷5210÷30420÷70720÷80⒉完成练习六第1题。⑴出示三幅图,提问:说说每组中两条直线的关系。⑵提问:两条直线相交时,如图(3),我们又可以如何说?如何判断?指出垂足。⑶提问:图二中两条直线有没有相交?它们又是怎样的位置关系?是不是所有不相交的直线都是相互平行的?提问:可以用什么方法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⑷请同学们动手画一画垂线,一组平行线。⒊完成练习六第3题。我们不仅可以画出垂线和平行线,也可以动手折一折。⑴按图中所示,学生们照样子分别折一折,打开后看一看,哪些折痕互相平行,哪些折痕互相垂直。⑵自己动手再找一找,折一折。⑶两条直线相垂直有什么特点?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有什么特点?⒋完成练习六第3题,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组织练习。二、全课总结:通过练习,你对垂直与平行有了哪些进一步认识?三、布置作业第五单元找规律【教学目标】⒈使学生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的数学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和认识这种关系和其中简单规律,并能将这种认识应用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⒉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以及与他人交流活【精品文档】第-42-页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用数学观点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⒊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内在规律与联系,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感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信心。【教学内容】教材第48~51页:⒈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的简单规律。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第一课时找规律(一)【教学内容】教材第48页例题、“试一试”、“想一想”、第49页“想想做做”。【教学要求】⒈让让学生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的简单规律。⒉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以证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发生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3、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难点】⒈通过自主研究、与人合作感受数学与生活之密切联系。⒉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引入师:以前,我拉曾经学过哪此找规律的问题?指名回答,指出:这节课我们来继续探讨有关找规律的问题。二、教学新课⒈引导观察、了解图意。出示课本第48页教学情境图,让学生认真观察,指名说说从图中看到了什么?⒉提出问题【精品文档】第-43-页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提出以下三个问题,让学生再观察图中相关内容,并根据自己的观察思考问题。⒊全班交流,发现规律指名汇报结果。师将问题排列:小兔子晒了9块手帕,用了10个夹子。有7个蘑菇,有8只小兔子。有12块篱笆,13根木桩。提出:你了现了什么规律,先让学生能过比较,独立解决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组织全班交流。⒋教学试一试:引导学生完成书本试一试。先让学生理解操作的步骤和方法,让学生操作,并思考问题中提问题的问题。组织全班交流。⒌想一想,你还能找出哪些有这样规律的事情。三、想想做做学生独立发现,小组交流,最后组织全班交流。、四布置作业第二课时找规律(二)【教学内容】书第50页例题,试一试,第51页“想想做做”第1、2题。【教学要求】⒈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⒉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初步发现的规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执情,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难点】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提高能力。【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上节课,我们发现了什么规律?指名口答后,教师指出,这节课我拉将学习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相关的问题。【精品文档】第-44-页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二、探索新知⒈教学例题⑴出示例题,创设情境出示例题图:一条林阴道从一端到另一端共栽了7棵树,相邻的两根树相隔3米,林阴道前有5只兔子排队做操,相邻的两只兔子相隔2米。林阴道一共多少长?兔子的队伍共多长?⑵自主探究让学生观察实际情景,联系情境图中提供的信息,经过自己的分析、思考运用有关规律解决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⑶全班交流交流时重点引导讨论以下两个问题:兔子做操的队伍可以看作多少2米?木阴道可以看作多少个3米?交流时鼓励学生发现相关规律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方法的合理性和学习数学的价值。⒉教学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引导交流讨论。三、想想做做学生先独立解决问题,再交流讨论。第1题重点讨论:两端放花和不放花一样吗?第2题重点提示:长80米的跑道一边,边长20米的正方形草坪的四周。四、布置作业第六单元观察物体【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物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能过从正面,1.上面以及从不同侧面观察物体5至6个相同正方体摆成的物体,进一步积累辨认物体视图的经验,能辨析从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状,通过观察两个简单物体组合,学生辨认相应的视图,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2.使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精品文档】第-45-页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观和有条理的思考,发展空间观念。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生活的空间,体验数学和日3.常生活的关系,能克服操作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的成功体验,不断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教学内容】教材第52~53页:⒈认识物体的左侧面与右侧面,学习从不同的侧面观察一个物体。⒉学习观察两个简单物体的组合,辨认相应的视图,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第一课时观察物体(1)【教学内容】书第52~53页。【教学要求】⒈通过认真组织拼摆,观察和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学生体会在同一位置看到相同的视图的不同摆法,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可能看到的视图,以提升学生对实物及视图进行转化的能力。⒉通过学习,使学生发展空间观念和借助想像和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不同视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过程】一、复习⒈用4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分别将它拼摆成以下形状。请同学们分别说说它们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看,分别看到了什么形状?⒉指出:刚才的形状分别是由4个大小不同的正方体拼成成的,但由于拼摆的方法,观察的位置不同,我们在各个面看到的形状也不太相同,这节课,我们继续用物手中的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拼摆,进一步学会如何观察物体。二、教学新课【精品文档】第-46-页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⒈刚才我拉用4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摆成了这个形状。⑴想一想,此时从正面看,你看到什么?⑵提问:如果此时再添加一个小正方体,放在什么面看到的形状?你想怎么摆?位置不影响正⑶指名汇报,并分别演示,启发学生再想一想还有些什么其他摆法。⑷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想一想,这几种办法摆放后,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再添加一个正方体摆放时有什么规律?指出:在原来物体的前面或后面,与原来的某一个正方体对齐着放一个都可以。⑸请学生们仔细从上面侧面观察,提问:这时看到的形状与刚才一开始的形状一样吗?小结:由于观察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形状是不一定相同的;在同一方位观察不同的形状,却是可能相同的。⒉教学试一试:先还原成以上形状。⑴现在这里的几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从上面看一看,你看到什么形状?组织讨论:如果从上面看形状个可以摆在哪儿?学生们分组讨论并操作。不变,再添加一指名汇报,交流想法并摆一摆。提问:此时再分别从正面、侧面观察,你们看到的形状一样吗?为什么?⑵还原之后,让学生从侧面看一年,记住你所看到的。提问思考:如果从侧面看形状不变,再添一个可以摆在哪儿?学生分组讨论并操作。指名交流汇报并摆一摆【精品文档】第-47-页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提问:相怀想,如果此时你从其它几个方面去观察,看到的形状会一样吗?为什么?⑶小结:观察物体时,在同一个位置看到的相同的视图可能有不同的摆法,而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可能有相同的视图,但也可能不同。三、组织练习⒈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⑴出示图并说明要求⑵学生独立完成,如学生有困难可让学生先摆一摆⑶集体订正。⒉“想想做做”第2题右边两题。⑴按要求请同学们先照着样子摆一摆。⑵请学生们依次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⑶再请同学们同时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让学生们比一比在同一个方位看到的形状是不是一样的。⑷小结:同样的物品在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在同一位置看到的相同的形状,但它们摆法却不一定一样。⒊“想想做做”第3题。⑴独立完成⑵分组汇。报⒋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全班交流,如果学生感到困难,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四、布置作业第二课时观察物体(2)【教学内容】教材第54~55页。【教学要求】⒈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辨认相应的视图,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⒉通过学生的观察,操作,想像与推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形象思维和推理能力。【重点难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过程】【精品文档】第-48-页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一、复习出示:⒈请同学们依从这组立体图形的正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说说看到了什么?⒉如果将这组立体图形分开面两组图形,我们又将如何来观察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来学习的内容。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⒈让同学们照样子摆一摆。⑴请同学们分组,每人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进行观察。⑵比较观察的结果。提问:从正面观察,为什么看到的形状却不同?⒉教学试一试⑴提出要示:如果从上面看,形状不变,还可以如何摆?小组讨论,并动手摆一摆。全班交流摆的方法。⑵提出要求:如果从侧面看,形状不变,还可以如何摆?小组讨论,并动手摆一摆。全班交流摆的方法。三、组织练习⒈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⑴同学独立完成。⑵集体交流说说自己是如何想的。⒉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⑴提出要求,使同学们明确。⑵根据要求,学生动手摆一摆。⑶再从相应的位置看一看,验证是否符合⒊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四、作业设计要求。第七单元运算律【教学目标】⒈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和乘法运算律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精品文档】第-49-页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合律,会应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的运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根据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合理灵活地使用各种运算定律,体验运算律的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⒊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教学内容】教材第56~64页:⒈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运用加法运算定律简便计算。⒉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以及相应简便计算。第一课时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内容】教材第56~58页【教学要求】⒈在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答引入,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找到实际问题的不同解法之间的共同特点,初步感受运算规律。⒉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对运算律的认识由感性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