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秦皇岛昌黎县靖安学区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阅卷人
、端正书写。(共1题;共6分)
得分
1.(6分)端正书写。
2022年5月22日,袁隆平爷爷逝世一周年。人们将金黄的稻穗摆在他的墓前,以jitu6
绵延无尽的峦si。长期的研究中,袁爷爷遭受世界权威的ji^nrui讽刺,承受权
威学者的质疑嘲讽,忍受田间地头的jim6劳碌,maitou苦干,潜心于令他情牵
一生的杂交水稻事业。”一生鞠躬田间,换得稻香丰年”,袁爷爷用杰出的研究成果ch©di
打破了粮食短缺的僵局,给整个民族留下了一笔绵延世代的宝贵财富。
阅卷人
-------------------二、选择词语。(共1题;共5分)
得分
2.(5分)选择词语。
(1)(2分)荒凉凄凉
①从未开发前的贫瘠,到如今的绿树成林,一代代垦荒人用行动创造了历史的奇迹。
②繁华的北京城,残垣断壁的圆明园一片。
(2)(3分)宽慰安慰抚慰
①成功不是必然的,想要成功就要经历失败,我们不能总是以“失败乃成功之母来”自
己。
②雨点滴答,演奏一曲优柔、甜蜜的催眠曲,着沉睡人儿的疲惫的身体。
③一个有力的拥抱,一句的话语,就能最好地传递你的爱。
阅卷人
正确选择。(共5题;共5分)
得分
3.(1分)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剥削侵袭倾覆肿胀B.停顿沉郁惊煌利益
C.敏感颖问整理惟恐D.辟静沸腾倒霉书籍
4.(1分)下面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为是其智弗若与——孰为汝多知乎
B.汤汤乎若流水——及其日中如探两
C.孔指以示儿——我以日初出远
D.孰为汝多知乎——不知为不知,是冲也
5.(1分)下面四字词语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欣然怒放傲然挺立吐露芬芳绽放笑容
B.勇夺桂冠拔得头筹不分伯仲出类拔萃
C.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熙熙攘攘人潮涌动
D.缄口不言守口如瓶默默无闻哑口无言
6.(1分)下面习俗与寓意对应错误的是()
A.过年吃年糕——万事如意年年高
B.端午吃粽子——驱除疾病
C.中秋吃月饼——幸福团圆
D.过年吃鱼——年年有余
7.(1分)下面诗句中没有被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的是()
A.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B.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C.有意摘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D.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阅卷人
四、吟诵诗文。供2题;共9分)
得分
8.(5分)“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诗词之所以能使人感动,在于它的“情”。“劝君更尽一杯
酒,"是对朋友远行关切、惦念的离别情;“最是一年春好
处,"是对暮春时节的咏叹情;“,明月何时照我还“是对
故人、故乡的思念情;“,千万和春住”是对朋友前景的祝愿情;“少壮不努
力,”是对人生短暂、光阴易逝的惜时情。
9.(4分)《两小儿辩日》中,两小儿有不同的观点和依据。一小儿的观点是:“我以日始初时去人
近,而日中时远也。''依据是:",,此不为远者小而近
者大乎?“;另一小儿的观点是:“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依据是: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阅卷人五、课文回顾。(共3题;共10分)
得分
10.(4分)《腊八粥》一文以“腊八粥”为线索,写了八儿爱粥、等粥、粥的情节。其中,
“”的过程写得比较详细,这样的详略安排,生动地表现了八
儿,更能表现腊八粥
的特点。
11.(4分)“人总是要死,但死的意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
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
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探
秘作者的行文思路,作者先引用的名言论证自己的观点,接着具体说明了的意
义,最后列举的例子,论证了“,”的观点。
12.(2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个世界,转眼间
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作者一连用四个问句,表达了他
对、对、对的感慨。
阅卷入
—六、生活实践(共2题;共3分)
得分
生活实践
当你参观各种博物馆的时候,是否常常会在展厅内看到右侧这样的标识?从理论上说,几乎所有
光线都会对文物造成损伤,尤其是紫外线和红外线,能对器物表面造成结构性的伤害,促使其老
化。因此,在展厅的入口处,设有如图所示的明显标志。但是还有不少游客不遵守此项规定。
13.(1.5分)这个标志的意思是()
A.禁止拍照B.禁止使用闪光灯C.禁止录像
14.(1.5分)如果你在现场,你会如何劝说不按规定的游客呢?
阅卷入
—七、游记赏读。(共5题;共14分)
得分
游记赏读。
①海上长时间的漂泊让我受够了,现在,我终于可以安静休息一段时间,好好回想过去的各种
危险经历。我想,()能把船弄到小岛这边来()好了。可是,我又不知道把它弄过来有什
么行得通的办法。至于岛的东边,我曾经去过,很清楚不能再去那边冒险了,光是想想上次在那边
历险的危险,我就心惊肉跳、不寒而栗了。对于岛的另一边,也就是西边,我并不了解。但是
()那里的急流也像东边的急流那样凶猛地冲击海岸,那我()会遇到和上次一样的危
险,会被卷入水流,最后被冲到远离小岛的地方。一想到这些危险,我就觉得不要小船也可以。
②又过了一年,这一年间,我克服着自己的脾气,过着幽静、与世隔绝的生活。对于自己的境
况,我的心态已经很平和了,完全安于天命。
③在这期间,我各方面的技艺都有了提高,做出了不少生活中的必需用品。我相信,说不一定
哪一天,我也可以成为一名手艺高超的木匠,因为我在极度缺乏工具的情况下,也做了木匠活。
④除了木质工具,我陶器做的也出奇地好,堪称完美。我想出了用轮盘做陶器,这个办法特别
好,因为很容易操作,做出来的圆圆的,有模有样,比以前的好看多了,以前的简直又难看又低
劣。我还成功地做出了一只烟斗,做好后我欣喜无比,这也是最让我感到自豪的作品。()它很
粗陋,烧的和别的陶器一样红,()非常坚硬结实,能用来抽烟叶让我感到欣慰,因为我有不少
烟叶。
⑤我的藤器编织手艺也大有长进。我还发挥创造力,做了不少篮子,虽然做的不好看,但用来
装运东西十分方便。有时外出打死一只山羊,我就把羊挂在树上,剥下皮,清理内脏,然后切块儿
装在篮子里带回去。到稻谷收割的季节,谷物一干,我就把谷穗和稻壳搓掉,然后把搓出来的谷子
和米装在又大又深的篮子里储存起来。
——短文节选自英国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
15.(4分)理解词语。
不寒而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于天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2分)请在文中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7.(2分)为短文选择一个恰当的题目()
A.回想经历心态平和
B.安于听命技艺大长
C.与世隔绝技艺大长
18.(2分)请你运用“读懂内容,把握脉络——筛选概括,合并成段——锤炼语言,连贯表达”的三
步法,来概括目录部分的梗概。
梗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4分)请你向朋友推荐阅读名著《鲁滨逊漂流记》,并说说推荐的理由。
理由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卷入
八、名著品读。(共5题;共16分)
得分
名著品读。
告别大雁
①空中传来了阿卡的鸣叫声,可是他再也听不不懂她在说些什么。“这是怎么回事呀?难道大雁
们说话的腔调全变啦?“他心里茫然不知所措。
②他朝他们挥舞自己的尖顶小帽,他沿着海岸大步奔跑,嘴里放声高喊:“我在这里!我在这
里!”
③然而,这样做似乎使得雁群受到了惊吓,他们飞上天空,朝海面拐过去。这时候他总算明白
过来了!大雁们不知道他已经又变成人了,他们认不出他来。他再也没有办法把雁群呼唤到自己的
身边了。
④尽管男孩子为自己终于解脱了妖术蛊惑而兴高采烈,然而他觉得就此要同自己最心爱的伙伴
分道扬镇不免黯然神伤。他坐在沙滩上,双手捂紧了面孔。
⑤过了半晌,他又听得朴朴的翅膀扇动声。原来是领头雁阿卡大婶,这时候男孩子一动不动地
静坐着,她就敢飞得离他近一些。蓦地,那熟悉的身影使她豁然开朗,她终于看清楚并认准他是
谁。她便降落在紧靠着他的小岬角上。
⑥男孩子喜出望外地欢呼起来,他把老雁阿卡紧紧搂在怀里。别的大雁也都围了上来,用喙在
他身上摩来擦去,在他身边挤来挤去。他们叽叽呱呱地叫不停,似乎都在表达他们的由衷祝贺。他
也不停地对他们说着话,感谢他们带着他做了一次奇妙的旅行。
⑦可是大雁们骤然都异样地沉静下来,而且从他身边缩了回去,他们警觉起来,似乎想说:'‘要
小心哪,他是一个真正的人呀。”
⑧于是,男孩站起身来,走到领头雁阿卡面前,他爱抚着她,还轻轻地拍拍她,又依次抚摸和
轻拍那些从最初就同他在一起的老雁。
⑨然后,他就离开海岸往内陆走去。他踏上堤岸,转身看那些鸟群。一群大雁却悄无声息地朝
前飞去。男孩子站在那里脉脉深情地目送他们远去,心里无限惆怅,似乎在盼望能够再一次变成一
名叫大拇指的小人儿,再紧随着雁群飞过陆地和海洋,遨游各地。
2().(3分)短文节选自《》,作者是瑞典的o
21.(3分)本文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采取了“变形”这一艺术手段。变回人之后,动物们不同的
表现使“尼尔斯”的行为、心理有怎样的变化?请你结合课文内容提取关键词,填一填。
告别大雁动物的表现尼尔斯的变化
空中鸣叫—
雁群受到惊吓兴高采烈又黯然神伤
阿卡和雁群认出男孩—
雁群异样地沉静、警觉—
大雁悄无声息飞走—
22.(3分)结合课内外阅读,给下面内容正确排序。
一群北飞的大雁从天上飞过,尼尔斯家的一只鹅受到诱惑也想跟着飞走,尼尔斯抱住了
鹅脖子,被鹅带上了空中。
尼尔斯与大雁建立了深厚的情感,也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他决定回到家中。
尼尔斯由于没有对小狐仙兑现诺言而被变成了拇指般大的小人。
在瑞典上空飞行的日子里,尼尔斯不仅欣赏到瑞典美丽的自然风光,听到许多古老的传
说故事,增长了见闻,还饱尝了风险和苦难。
尼尔斯从狐狸的口中救出了一只大雁,领头雁大受感动,决定带着他横穿瑞典,飞往它
们要去的地方。
23.(3.5分)七嘴八舌评人物。(照样子,结合具体内容试着评价“尼尔斯”。)
J阿卡是谢的领头雁。她飞行经验丰富,具有领导才能.在她的带领下,
、大家朝着拉普兰飞去.她对尼尔斯关爱有加,引导尼尔斯成长,还曾摒弃
偏见,收养过一只名叫高尔果的老废,是一只非常有见识、心胸宽广、富
有爱心的大雁.
24.(3.5分)在本学期的课外阅读活动中,你一定也读过不少优秀的世界名著,你最喜欢其中的哪
个情节?请你用自己的话简单地向大家分享这一情节吧!
书名:《
情节概要:
阅卷人
九、妙笔生花(共1题;共29分)
得分
25.(29分)习作展示。
主题:难忘小学生活
时间飞逝,转眼我们已度过了六年的小学生活。那些种在校园里长不大的记忆,那些留在岁月中
忘不掉的纯真,一直烙印在我们的脑海中。回忆小学生活中那些记忆犹新的场景,永不磨灭的内心
印记犹在眼前。请你回顾事情的经过,以及自己当时的心情,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
要求:①围绕主题,合理选材;②把印象深刻的内容重点写,感情真实,表达对小学生活的留
恋;③体裁不限,题目自拟。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学校和人名;④运用修改符号自主修改习作。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寄托;哀思;尖锐;寂寞;埋头;彻底
【解析】【分析】书写完要检查所填的词语是否符合语境。书写时可以先多拼读几遍,"哀'’不要把下
面写成“衣”;“寂寞"中“寞''容易写错为“莫”;注意"彻'’字的书写。
故答案为:寄托;哀思;尖锐;寂寞;埋头;彻底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拼音的拼读和书写能力,作答时要做到拼读正确,同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和
同音词的情况,书写要规范。
2.【答案】(1)荒凉;凄凉
(2)宽慰;抚慰;安慰
【解析】【分析】(1)“荒凉”主要是形容某处地方人烟稀少而没有生气;符合语境①;“凄凉”主要是
形容某个人生活悲苦或是寂寞,侧重于感受。第②句中北京城从繁华到只剩下残垣断壁,让人心里
感受是非常凄凉的,所以要填上侧重于感受的“凄凉”
(2)“宽慰”宽解安慰;符合语境①;“安慰”心情安适;符合语境③;“抚慰”安慰,有安抚之意;
从“沉睡人儿”可知催眠曲能安抚婴儿睡觉,选择“抚慰”
故答案为:(1)荒凉;凄凉(2)宽慰;抚慰;安慰
【点评】本题考查的选词填空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辨析每组词的不同,然后结合语境进行选择填
空,许多固定搭配或者约定俗成的说法,凭借语感即可做出答案。
3.【答案】A
【解析】【分析】A.正确;
B.“惊煌”改为“惊慌”,不符合题意,排除;
C.“疑问”:指有怀疑或不理解的问题,所以“颖问”中的“颖”有误,排除;
D.“僻静”:指人迹罕至;安静。所以“辟静”中“辟”有误,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字形的辨析,这些词语一般都来自课文的重点词语,除了平时的积累以外,我
们可以通过读音、词语意思来判断,因为有些给的是形近字,但读音大不相同,或者给了不同偏旁
的字。
4.【答案】D
【解析】【分析】A.“为是其智弗若与”的“为”,指因为;“孰为汝多知乎”的“为”,指认为。意思不相
同,排除;
B选项中“汤汤乎若流水”的“汤”指水势浩大的样子;”及其日中如探汤''的"汤’'指热水。意思不相同,
排除;
C选项中“孔指以示儿”的“以”指来,表示目的关系;“我以日初出远”的“以”指认为。意思不相同,排
除;
D选项中“孰为汝多知乎”的“知”,通“智”,指智慧;“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知”,通“智”,指智
慧。故选D。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多义字。多义字指的是同一个字或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所表达的
意思不一样,建议从学习能力与习惯培养入手,让学生养成查阅字典的习惯,培养能正确选择词义
的能力。也可结合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逐步提高对一词多义的认识。
5.【答案】C
【解析】【分析】A选项中“欣然怒放、吐露芬芳、绽放笑容”意思相同,都指花朵绽放。“傲然挺
立”:形容高大挺拔,意志坚定不移,意思不完全相同,排除;
B选项中,“勇夺桂冠、拔得头筹”意思相同,都指得到第一名。“不分伯仲”意思是分不出第一第二。
“出类拔萃''意思是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意思不完全相同,排除;
C.正确;
D选项中,“缄口不言、守口如瓶”都是闭口不说话的意思。“默默无闻”形容没有名声,不为人们所知
道。“哑口无言”形容理屈词穷,无话可说,意思不完全相同,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
积累,多总结。
6.【答案】B
【解析】【分析】A、C、D正确;B.端午节吃粽子的寓意是纪念屈原,除了纪念屈原外,还有求子的
寓意,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有些地方因为“粽''和"宗”音近,还有寓意为光宗耀祖,所以家家户户
的人都在过端午的时候吃上粽子;不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文学常识,重点考查了对节日习俗与寓意的理解,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
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7.【答案】C
【解析】【分析】A选项中,“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出自宋代诗人苏轼《赠刘景文》,这
两句用荷花衬托菊花,表现菊花傲霜的坚毅品格。表达了诗人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
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此诗句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排除;
B选项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清代诗人郑燮《竹石》,这两句表达了作者正直
倔强的品格,以及绝不向邪恶势力低头的铮铮铁骨精神。此诗句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排除;
C选项中,“有意摘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出自《增广贤文》,意思是用心地栽花,施肥、灌溉
等都做了很多,但花却总是不开,最后还是枯萎了;而随意折下来的一枝柳条随意插在地里,从来
没有照料它,几年过去,却长成了郁郁葱葱的柳树,此诗句没有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当选。
D选项中,“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出自元代诗人王冕《墨梅》,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借助
梅花表现自己淡泊名利、不愿媚俗的品格,此诗句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要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人主要表达的
情感,并且能自己的话把感受表达出来。
8.【答案】西出阳关无故人;绝胜烟柳满皇都;春风又绿江南岸;若到江南赶上春;老大徒伤悲
【解析】【分析】“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唐代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意思是:
请您再饮一杯酒吧,向西行出了阳关,再想遇到相识的老朋友就难了。“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
满皇都”出自唐代诗人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注意“绝胜”不要写成同义词"决胜”;”春风又
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泊船瓜洲》,意思是: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
南岸,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出自宋代
诗人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意思是:假如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把春天
的景色留住。“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汉乐府《长歌行》,注意“徒”书写;告诫我们,要趁年
纪还轻,好好努力,不要到老了的时候,一事无成,这样只能留下悲伤、悔恨。
故答案为:西出阳关无故人;绝胜烟柳满皇都;春风又绿江南岸;若到江南赶上春;老大徒伤悲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古诗词的识记和默写能力,平时要多积累多写,能准确背诵并默写对
9.【答案】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日初出苍苍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解析】【分析】结合题干“我以日始初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和“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
乎?”可知答案;结合题干“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和“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可
知答案。注意“盘盂、苍苍”等字词的书写。
故答案为: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日初出苍苍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点评】本题考查的对文言文内容的填空,难度较小,平时要熟记,作答时要注意书写,不要写错
别字。
10.【答案】喝;等粥;“馋而不得”的迫不及待;对孩子们的吸引力,一年一次,一年一等。
【解析】【分析】《腊八粥》是六年级下册的一篇文章,沈从文用非常细腻的笔触,通过小孩八儿的
角度,写了爱粥、等粥、喝粥等过程,其中“等粥”的过程所占篇幅较多,写得比较详细,"喝粥''写的
比较简略,通过对“八儿等妈妈煮腊八粥''这一过程的描写,不仅写出了八儿嘴馋与天真可爱的特
点,还写出了妈妈对八儿的疼爱,同时也能感受到腊八粥对小孩子的吸引力非常大。
故答案为:喝;等粥;“馋而不得”的迫不及待;对孩子们的吸引力非常大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作答此类题目要求我们在日常语文课文学习中,识记相
关知识,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11.【答案】两种不同"死”;张思德同志;人总是要死;但死的意义不同
【解析】【分析】选段出自《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写的一篇演讲稿,首先引用了司马迁的名言来
证明自己的观点“人总是要死,但死的意义不同。“;接着就具体说明两种不同死亡的意义:为人民
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这属
于对比论证;最后举例说明了张思德同志的死亡是重于泰山的死。
故答案为:两种不同"死”;张思德同志;人总是要死;但死的意义不同
【点评】本题考查的课文内容的理解,对于议论文的阅读要掌握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概念,在
实际做题中要注意区分和理解。
12.【答案】时光流逝的感叹;没有作为的自责;自己要有所作为的渴求
【解析】【分析]'‘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个世界,转
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出自朱自清《匆匆》,从“转
眼间”可以体会到时间流逝非常快,而我“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从光
着身子降临到这个世界到离开这世界也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就走了,碌碌无为的人生却未曾留下任何
痕迹。所以在最后发出了“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的自责、悔恨和自己要有所作为
的渴求
故答案为:时光流逝的感叹;没有作为的自责;自己要有所作为的渴求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作答此类题目要求我们在日常语文课文学习中,识记相
关知识,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案】13.A
14.各位游客,你们好,从理论上说,几乎所有光线都会对文物造成损伤,尤其是紫外线和红外
线,能对器物表面造成结构性的伤害,促使其老化。而且展厅入口也设置了禁止拍照的明显标志。
为了保护我们的文物,希望大家能遵守规定,不要拍照,谢谢大家的理解和配合。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综合实践和口语表达能力,学生可根据实际生活经验,组织好语言进
行表达即可。
13.首先最外面红色圈加上一条斜杠,表示禁止的意思,里面是照相机的图片,合在一起表达的意
思是禁止拍照
故答案为:A
14.本题考查的是口语交际中劝说的技巧,注意劝说的对象是不遵守规定的游客,所以在劝说时要
针对性、态度诚恳、委婉地把在博物馆拍照的危害说清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即可。
故答案为:各位游客,你们好,从理论上说,几乎所有光线都会对文物造成损伤,尤其是紫外线和
红外线,能对器物表面造成结构性的伤害,促使其老化。而且展厅入口也设置了禁止拍照的明显标
志。为了保护我们的文物,希望大家能遵守规定,不要拍照,谢谢大家的理解和配合。
【答案】15.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指人遭受的不幸看作命中注定,因而甘心承受。
16.要是;就;如果;就;虽然;但是
17.B
18.能根据课内学到的方法,概括目录部分的梗概即可。例:等到潮水退了,鲁滨逊看到那大船竟
然还浮在海面上,离岸并不远。他就找了一些木头做成木筏,划到船边。在船舱里,鲁滨逊找到很
多可以用、可以吃的东西,陆续搬到岸上。没有淹死的一条狗、两只猫陪着他,这使他在凄凉中感
到一丝安慰。鲁滨逊走遍荒岛,在山坡上选择了一块有水源、可以防御野兽的地方,用木头和船帆
搭起一座简陋的帐篷。那儿可以看到海面,他希望瞧见过往的船只,以便请求救援。鲁滨逊在岛上
定居下来,过着寂寞的生活。船上搬下来的食物越来越少,要想活下去,就得想办法。
19.例:①《鲁滨逊漂流记》是笛福的代表作,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它表现了
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作者用生动逼真的细节把虚构的情景写得使人如同身临其
境,使故事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小说主人公鲁滨逊也成为欧洲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形象。;②
《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流传很广大,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主人公鲁滨逊十分乐观,充满了斗
志,体现了自我奋斗的精神,他的创造性劳动及成果也体现了人类智慧的无穷魅力。③《鲁滨逊漂
流记》说明了如果一个人遭遇困境,而无人解救就必须学会乐观地去改变现状,而这需要像鲁滨逊
那样有惊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这是我们阅读完小说《鲁滨逊漂流记》所能体会到的。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的语段阅读,要想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需要对全文有个整体的把握,然
后再抓住重点段落、句子、词语进行分析,最后才回顾整体的感知,答起题来才能得心应手。
15.“栗”的意思是发抖。因此,“不寒而栗”的意思是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安于”的意思是
甘心承受。因此,“安于天命”的意思是指人遭受的不幸看作命中注定,因而甘心承受。
故答案为: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指人遭受的不幸看作命中注定,因而甘心承受
16.“能把船弄到小岛这边来”“好了”是一个假设的情况,可填写关联词“要是……就……工”那里的
急流也像东边的急流那样凶猛地冲击海岸”“会遇到和上次一样的危险”也是一个假设的情况,可填写
关联词“如果……就……”它很粗陋,烧的和别的陶器一样红''与"非常坚硬结实,能用来抽烟叶”构
成转折关系,可填写关联词“虽然……但是……
故答案为:要是;就;如果;就;虽然;但是
17.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能极大程度上概括文章的内容,第二自然段“对于自己的境况,我的心态已
经很平和了,完全安于天命”概括第一自然段内容,所以第一个关键词是安于天命,从③到⑤段内
容可知,本文主要写了鲁滨逊“做出了很多物件,技艺大长”,所以第二关键词是技艺大长。
故答案为:B
18.梗概意思是指粗略、大概、大略的内容、要点;梗概的写作方法是一是读懂内容,把握脉络。
理清书籍内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点;二是筛选概括,合并成段。保留“主干”,去除“枝叶”。用简明
的叙述性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三是锤炼语言,表达连贯。适当补充内容,自然过渡,使语意
清楚连贯,做到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故答案为:等到潮水退了,鲁滨逊看到那大船竟然还浮在海面上,离岸并不远。他就找了一些木头
做成木筏,划到船边。在船舱里,鲁滨逊找到很多可以用、可以吃的东西,陆续搬到岸上。没有淹
死的一条狗、两只猫陪着他,这使他在凄凉中感到一丝安慰。鲁滨逊走遍荒岛,在山坡上选择了一
块有水源、可以防御野兽的地方,用木头和船帆搭起一座简陋的帐篷。那儿可以看到海面,他希望
瞧见过往的船只,以便请求救援。鲁滨逊在岛上定居下来,过着寂寞的生活。船上搬下来的食物越
来越少,要想活下去,就得想办法。
19.推荐一本好书给其他人,首先你得知道这本书的内容,把能够吸引你的地方讲清楚也是一种向
别人推荐的方向,我们可以从书籍本身优点入手,例如介绍这本书的作者、体裁、内容、语言等方
面去介绍;当然也可以谈谈主人公身上的优点,最让你感动的事情是什么,你最欣赏主人公什么?
都可以
故答案为:《鲁滨逊漂流记》是笛福的代表作,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它表现了强
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作者用生动逼真的细节把虚构的情景写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
使故事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小说主人公鲁滨逊也成为欧洲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形象;《鲁滨逊漂
流记》说明了如果一个人遭遇困境,而无人解救就必须学会乐观地去改变现状,而这需要像鲁滨逊
那样有惊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这是我们阅读完小说《鲁滨逊漂流记》所能体会到的。
【答案】20.《骑鹅旅行记》;塞尔玛•拉格洛芙
21.听不懂阿卡在说些什么;喜出望外地欢呼;轻轻地爱抚、拍打大雁;内心无限惆怅
22.2;5;1;4;3
23.尼尔斯是一个不爱读书、调皮捣蛋、爱捉弄小动物的男孩子,他因因为惹怒了小精灵而被变成
拇指大小的小人儿,并骑着大白鹅莫顿开始了一段旅行,在漫长的过程中,他从伴侣和其他动物们
身上学到了很多优点,并逐渐改正自己的缺点,成为了一个善良、勇敢、正直、乐于助人的好孩
子。
24.《骑鹅旅行记》;鹤之舞表演大会:在大雁阿卡的帮助下,尼尔斯来到了库拉山,参加每年都要
在这里举行的游艺大会。在表演大会上他见识了乌鸦的飞行舞、山兔的表演、大松鸡的啼鸣,马鹿
的角斗、大雁的表演;同时,企图破坏表演大会的狐狸斯密尔也受到了“惩罚”。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的名著阅读,要想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需要对这本书籍有个整体的把
握,然后再抓住重点段落、句子、词语进行分析,最后才回顾整体的感知,答起题来才能得心应
手。
20.《告别大雁》这篇文章出自瑞典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骑鹅旅行记》
故答案为:《骑鹅旅行记》塞尔玛•拉格洛芙
21.首先定位到“空中鸣叫”所在句子,结合“空中传来了阿卡的鸣叫声,可是他再也听不不懂她在说
些什么。“这是怎么回事呀?难道大雁们说话的腔调全变啦?“他心里茫然不知所措”可知,这是尼尔
斯已经听不懂阿卡的话,心里非常茫然无措;第三空,定位到“她终于看清楚并认准他是谁。她便降
落在紧靠着他的小岬角上''这时候尼尔斯的反应是“男孩子喜出望外地欢呼起来,他把老雁阿卡紧紧
搂在怀里,,可知他应该是非常开心而且上去拥抱了他们;接着是定位到“可是大雁们骤然都异样地沉
静下来,而且从他身边缩了回去,他们警觉起来“这时尼尔斯的反应是“男孩站起身来,走到领头雁
阿卡面前,他爱抚着她,还轻轻地拍拍她,又依次抚摸和轻拍那些从最初就同他在一起的老雁”可以
概括为尼尔斯轻轻地爱抚、拍打大雁,想向他们表达善意和不舍;最后,结合句子”一群大雁却悄无
声息地朝前飞去。男孩子站在那里脉脉深情地目送他们远去,心里无限惆怅''这时候尼尔斯望着大雁
离去,内心非常惆怅和不舍。
故答案为:听不懂阿卡在说些什么又内心茫然无措;喜出望外地欢呼;轻轻地爱抚、拍打大雁;内
心无限惆怅
22.结合书籍内容可知,先写“尼尔斯由于没有对小狐仙兑现诺言而被变成了拇指般大的小人。''接
着写“一群北飞的大雁从天上飞过,尼尔斯家的一只鹅受到诱惑也想跟着飞走,尼尔斯抱住了鹅脖
子,被鹅带上了空中。’'再接着写"尼尔斯从狐狸的口中救出了一只大雁,领头雁大受感动,决定带
着他横穿瑞典,飞往它们要去的地方。”紧接着写“在瑞典上空飞行的日子里,尼尔斯不仅欣赏到瑞
典美丽的自然风光,听到许多古老的传说故事,增长了见闻,还饱尝了风险和苦难。”最后写“尼尔
斯与大雁建立了深厚的情感,也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他决定回到家中。”
故答案为:②;⑤;①;④;③
23.结合选文内容理解,通过阅读可知:尼尔斯,他是一个聪明又调皮的男生,他不爱学习懒惰任
性,喜欢捉弄小动物,爸爸妈妈对他都失去了信心。因得罪了小妖精,尼尔斯被妖精施魔法变成了
个小人,骑鹅进行旅行,才一步步找回一个善良,正直,阳光的自己。
故答案为:尼尔斯是一个不爱读书、调皮捣蛋、爱捉弄小动物的男孩子,他因因为惹怒了小精灵而
被变成拇指大小的小人儿,并骑着大白鹅莫顿开始了一段旅行,在漫长的过程中,他从伴侣和其他
动物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优点,并逐渐改正自己的缺点,成为了一个善良、勇敢、正直、乐于助人的
好孩子
24.结合自己实际阅读过的世界名著来谈谈自己印象最深的情节即可,注意是本学期阅读过的世界
名著,也可以谈谈选段所涉及的名著《骑鹅旅行记》
故答案为:《骑鹅旅行记》;鹤之舞表演大会:在大雁阿卡的帮助下,尼尔斯来到了库拉山,参加每
年都要在这里举行的游艺大会。在表演大会上他见识了乌鸦的飞行舞、山兔的表演、大松鸡的啼
鸣,马鹿的角斗、大雁的表演;同时,企图破坏表演大会的狐狸斯密尔也受到了“惩罚
25.【答案】一次难忘的活动岁月像湍湍激流,不断冲刷我的记忆,多彩的校园生活中许多事情
已经模糊,但在我心灵深处,有一件事,一直令我难忘。
记得那是去年的秋天,老师为了让我们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培养我们的观察力,组织了一场
拔河比赛。老师把我们分为两个队,一个是“猛虎队”,另一个是“雄鹰队我被分到了“雄鹰队”。两
队实力相当,互不相让,同学们一个个英姿飒爽、昂首挺胸,一场针锋相对的比赛即将展开了。随
着老师的哨声,比赛开始了。双方队员握紧绳子,他们一个个脚蹬着地,身体向后倾,拼命向自己
的方向拽绳子。绳中间的红绸带一会儿移向“猛虎队”,一会儿又移向“雄鹰队”,互不相让。双方啦啦
队的队员们,也齐声呐喊,不停地为自己队擂鼓助威。我的手都拽红了,可绳子还是不动一下,双
方进入僵持状态。此时,我方的队员们一个个都红了眼,有的人脸憋得通红,有的人龊着牙、咧着
嘴在较劲,还有的人双手紧握绳子钾足了劲向自己方向拉。最后,我们队使出了全力,随着啦啦队
的喊声,红绸一下子移向了我方,我们“雄鹰队”胜了。后来两局我们队乘胜前进,连续获胜,最终
我们取得了胜利。
这次拔河比赛,使我明白了团结力量大的道理,更激励我在走向未来的道路上,要树立克服困
难的信心,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次拔河比赛。
【解析】【分析】【题干分析】本题为自命题作文,要求选择一件令你回味的事,写一篇作文。同学
们在六年的小学生活中种下了很多难忘的记忆,留下了忘不掉的纯真。这里有欢乐,有委屈,有成
功,也有……
【立意角度】选择自己最想表达的情感。无论写什么,写作时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重点部
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在叙述的过程中,要表达出自
己的真情实感,注意结构要合理,可运用前后照应的写法,同时要注意运用积累的好词佳句及学到
的修辞手法。
【点评】本文选取难忘又有意义的校园拔河活动来写,重点写了紧张激烈的场面活动和自己的亲身
感受,最后总结活动感受:团结力量大的道理,要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97分
客观题(占比)24.0(24.7%)
分值分布
主观题(占比)73.0(75.3%)
客观题(占比)9(36.0%)
题量分布
主观题(占比)7(28.0%)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题目量(占比)分值(占比)
生活实践1(4.0%)3.0(3.1%)
课文回顾。3(1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学消防安全疏散演练方案模板
- 2025年商场劳动节活动方案
- 汽车使用与维护 课件 1.1.3 车轮参数信息识读
- 2025年电动叉车仪表总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生物冰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现代办公用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照明电器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语言与文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周口理工职业学院《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技能》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藏2025届数学三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心理b证笔试试题及答案
- 初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统计初步教案
- 2022年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规范
- 中药调剂处方审核考试题
- 故事派文案培训课件(成都知了)
- 企业重组 特殊性税务处理
- 装修单项项目确认单
- 华为员工准则手册
- 2020版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痴呆诊疗指南(全文)
- GDFJ005修改个人信息申请表
-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