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托收统一规则的片面认识及委托人的权益保护,国际法论文一、托收委托人与托收银行之间以及托收银行与代收银行之间的关系根据(托收统一规则〕〔UniformRulesforCollection〕国际商会第522号出版物〔下面简称URC522〕,托收〔collection〕是指接到托收指示的银行根据所收到的指示处理金融单据和/或商业单据以便得到付款人付款/承兑,或凭付款/承兑交出商业单据,或凭其他条款或条件交出单据的一种国际结算方式。托收主要有下面当事人:委托人即出口商、托收行、代收行和进口商即付款人。托收业务中,出口商作为托收委托人开立或不开立即期汇票,将货运单据等单据及汇票通过托收行寄到进口地代收行,代收行提示给进口商,凭进口商付款、承兑或其它条件交出单据,货款再由代收行通过托收行划至委托人账户。在以上业务流程中,委托人在办理托收业务时向托收行提交了托收委托书,该委托书明确地将出口合同款项委托给托收银行办理,在托收委托书中具体记载了委托人的详情、付款人的详情、待托收的金额和货币、所附单据清单和每份单据的份数、交单条件等,以便托收行办理托收。所谓代理,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为法律行为,其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的民事法律制度。在托收中,托收行以委托人出口商的名义办理款项托收,同时托收属于商业信誉付款方式,进口商能否付款的责任直接由委托人自行承当。托收中委托人与托收行订有委托合同性质的托收委托书,委托人与托收行之间是典型的代理关系,因而假如因托收行过错或过失给委托人造成损害的,托收行必须承当赔偿责任。托收中托收行根据托收委托书缮制托收指示,告知代收行相应的款项托收事宜,但代收行是托收行之间不是委托代理关系。由于根据代理概念,假如代收行是托收行的代理人,第三方没有能付款的责任该由托收行承当,但根据URC522规定,进口方没有能付款的责任由出口方承当,银行不承当任何相关责任,所以代收行不是托收行的代理人。他们之间不存在委托代理关系。根据URC522第三款规定,代收行即除寄单行以外的任何介入处理托收业务的任何银行,代收行和托收行在托收业务中是业务合作关系,共同接受出口方的委托为其办理款项托收业务。二、委托人和代收行之间的法律关系探究(托收统一规则〕URC522第五条规定,为了使委托人的指示得以实现,托收行将以委托人所指定的银行作为代收行。在未指定代收行时,托收行将使用他本身的任何银行或者在付款或承兑的国家中,或在必须遵守其他条件的国家中选择另外的银行。因而代收行选定有两种可能,首先托收行优先使用委托人指定的银行,假如没有事先由委托人指定,则由托收行自行选定,对此委托人表示同意。在代收行由委托人在委托书中指定的情况下,代收行是委托人指定的代理人,托收行与代收行均是委托人的代理人。另外一种可能,假如委托人没有在托收委托书中指定代收行时,将由托收行选定代收行。托收结算中委托人同意托收行确定代收行介入托收,代收行同意介入托收等,双方都就托收事宜分别做出了意思表示,并且意思表示达成一致,双方当事人在行为已经知足了合同成立的要约和承诺两个要件,他们之间存在委托代理合同关系。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将分别从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角度分析托收中委托人与代收行之间能否存在代理关系。在英美法系中,英国的弗里得曼给代理下的定义为:代理是存在于两个人之间的一种关系,华而不实一个人〔称代理人〕在法律上被以为能代表另一人〔称本人〕,通过订立合同或处置财产影响本人与第三人的法律地位。英美法上判定代理关系的标准取决于某人能否经过另一人受权或同意,并在他的指导或监督下为他的利益而采取代理行为,假如存在这种关系即构成代理关系。托收中委托人在向托收银行发出托收申请时,即同意托收行选定的代收银行介入办理该项托收业务,同时代收行根据托收行的托收指示向汇票付款人提示付款或承兑,而托收指示是根据委托人的委托申请书上的信息缮制的。也就是讲代收行经过托收委托人同意并在其发出的托收委托书的指导下为委托人的利益而行为。因而从英美法系角度分析,委托人与代收行之间存在代理关系,代收行是委托人的代理。(德国民法典〕把代理看作代理人以本人名义所为的对本人发生效力的意思表示,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本人〕的名义施行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本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当民事责任。托收中款项收取是进出口双方签订合同产生的出口方即委托人的一项权利,各个银行在托收中的行为都是以委托人的名义施行相应民事法律行为,而且根据托收统一规则,进口方即汇票的付款人能否付款的责任归委托人,各介入银行不承当付款人不承兑汇票或付款的责任,这也完全符合大陆法系对代理的定义。所以大陆法系中委托人与代收行之间存在代理关系,代收行是委托人的代理。根据代收行产生的不同情形,无论从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角度分析,托收中委托人与代收行之间都存在代理关系,代收行是托收委托人的代理。假如在托收中由于代收行的过失造成委托人损失,委托人能够直接追查代收行的责任甚至起诉,要求代收行进行赔偿。三、对托收统一规则〔URC522〕的片面认识及委托人的权益保卫从以上分析我们能够确定委托人与代收行之间存在代理关系,代收行是委托人的代理。假如代收行因过失给委托人造成损失其应当赔偿,但是根据URC522第十一款规定,为使委托人的指示得以实现,银行使用另一银行或其他银行的服务是代该委托人办理的,因而,其风险由委托人承当,所以托收行不承当代收行的过错责任。既然责任已经过委托人自行承当,在诉讼中托收行就不能证明自个遭遭到了损失,而法院不会支持托收行的诉讼请求,所以委托人不能通过托收行向代收行起诉要求赔偿损失。同时由于托收行时委托人的代理,代理的后果和责任由本人承当,因而托收行也不能赔偿其损失。最后委托人将面临因代收行过失或过错导致的不能收回货款的局面,而代收行却能够存在过错而不用承当任何责任。这显然有与通常商业及法律的基本原则不符。在实务中确实发生了不少因代收行的过错造成委托人收不回货款的案例,而委托人无法追查代收行要求其赔偿,这是对托收统一规则〔URC522〕条款的机械照搬。从代理违约或侵权的赔偿责任来讲在英美法系国家和大陆法系国家这都是不符合代理法律制度的。从英美法系角度来分析,代收行是委托人的显名代理,亦即公开本人存在又公开其姓名的代理,大陆法系角度来讲,代收行是委托人的直接代理,代收行以委托人的名义为委托人的利益行事,介入办理托收事宜。无论是英美法系中的显名代理,还是大陆法系中的直接代理,根据代理法律的一般性归责原则,假如不法代理行为造成了损害后果,行为人就应承当代理法律责任。在托收实践中经常表现为代收行违背托收指示,违背委托合同中的义务,不当履行或不完全履行托收指示等,对此代收行就应当承当由此对委托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因而在托收中若由于代收行的过错或过失造成委托人损失,委托人能够直接追查代收行的责任直至起诉,要求代收行进行赔偿,以保卫委托人的合法权益,这是各方在托收实践中应当秉承的一项法律原则。在托收统一规则〔URC522〕的第一款关于规则适用时规定,除非与某国家的法律相抵触,该规则对托收各方具有约束力,因而该规则的效力小于当事人国家的法律效力,当委托人的权益因代收行过错遭受损失时,纠纷应当根据代收行为委托人的代理这一法律关系进行审理。四、结束语综上所述,托收结算中托收行和代收行都是委托人的代理,无论在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他们都与委托人存在代理法律关系,假如由于托收行或代收行的过错或过失造成委托人损失,委托人能够追查托收行或代收行的责任,要求其进行赔偿。以上观点我们能够也从URC522中的规定进一步加以验证。URC522第九款规定银行将以好心和合理的慎重办理业务,介入办理托收业务的银行应该好心和合理的慎重地从事,根据委托发出的托收委托申请的信息办理托收业务,假如由于他们的过错或过失而造成委托人利益损害,即违背了银行合理的慎重的原则和义务,同时根据URC522的规定,除非另有约定,应该服从当事人国家的法律的管辖,按不法代理行为损害赔偿原则对委托人进行赔偿。以下为参考文献:[1]张东祥.国际结算[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2]尹飞.代理:体系整合与概念梳理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