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5PAGE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规划指导思想 1第三章规划目标 1第四章片区性质与规模 3第五章空间管制规划 3第六章功能分区与空间发展结构 3第七章土地利用规划 4第八章节地模式概念规划 5第九章城市居住用地规划 6第十章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6第十一章交通体系规划 7第十二章绿地系统规划 9第十三章市政设施规划 9第十四章防灾系统规划 11第十五章产业布局结构规划 12第十六章城乡一体化规划 14第十七章水系利用规划 19第十八章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19第十九章示范核心区及其起步区划分 21第二十章发展时序与实施举措 22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应XX市规划管理局、XX区人民政府委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吸取国内外城市发展的经验与教训,结合国内外先进城市规划理念,对XX市XX区XX片区进行两型规划与建设的探索,编制《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示范区XX片区规划》(2010-2030)。第二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及其它有关法律;(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04)及其它有关国家规范标准;(3)XX省“3+5”城市群城镇体系规划(4)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2008-2020)(5)《长株潭城市群XX片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综合配套改革建设实施方案》;(6)《长株潭城市群核心空间开发与布局规划》(7)《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空间开发与布局规划》(8)《长株潭城市群生态建设规划》(9)《长株潭都市区交通网络规划》(10)《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11)XX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12)《XX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计划》(13)已批控规或控规评估的包括:XX片控规评估、捞霞片控规评估。已编未批的规划有:沙坪工业组团控制性规划、捞刀河镇总体规划。(14)《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示范区规划编制有关事项的通知》(湘政办函[2010]64)(15)《省住建厅和省长株潭“两型社会”办公室关于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示范区规划编制有关工作的函》(湘建规[2010]140)(16)XX区XX示范区两型建设规划方案审查会专家审查会议纪要等。第三条规划范围:西至湘江、南至捞刀河、向北及向东至XX区边界,规划范围内包括青竹湖镇、捞刀河镇及新港镇。本次规划范围面积约为144平方公里。第四条本次规划的期限:(1)近期建设规划:2010—2015年;(2)中期规划:2015—2020年;(3)远期规划:2020—2030年;第五条本规划是XX市XX区两型社会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是两型特色规划的大胆探索。凡在规划区范围内进行的土地空间利用各种规划以及一切建设活动,均应参照本规划。第六条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和规划图集三部分组成。第七条本规划自XX省政府批准之日起执行。本规划的解释权属XX市人民政府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第二章规划指导思想第八条规划指导思想立足21世纪,立足XX“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实情,坚持以人为本,创造人、城市、自然三者和谐发展的空间,走经营城市之路,以创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低碳城市为目标,把握市场经济规律,适应改革开放需要,积极探索国内外先进规划理念和规划手法,为本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拓展战略空间,为两型规划建设开拓新平台。第三章规划目标第九条规划目标规划将XX片区建设成为XX市副中心、XX区中心;具有竞争力的区域级物流中心及水陆联运交通枢纽;建设全省重要的新型工业基地;建设全国一流的服务外包示范区;建设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和市级文化休闲服务业中心;建设枢纽型、创新型、宜居型、生态型的两型特色城区。第十条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指标综合指标体系是比较宏观和重要的指标内容,也是XX片发展两型社会需要达到的整体目标,现选取具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特质的若干因子,作为河西先导区两型社会建设总指标。两型社会特色建设综合指标体系指标分类指标特性单位2015年2020年2030年实施建议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束性平方米≤110≤105≤1001.建设选址不占耕地;2.科学合理确定城市规模;3.构建紧凑型用地布局人均村庄建设用地面积约束性平方米≤140≤120≤1201.大力推行村庄整治;2.做好土地整理与流转;3.制定XX市新农村绿色规划设计导则人均碳排放量参考性吨/人•年≤8.5≤7.5≤6.51.能源结构调整;2.产业优化升级;3.鼓励绿色交通;4.推广绿色建筑;5.倡导低碳销费碳减排比例约束性%455060同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减少比例约束性%202530同上绿色市政比例约束性%≥70≥80≥901.编制发布各类绿色市政标准规划和相关管理规定;2.通过绿色示范建设项目,提升绿色市政建设管理水平;3.通过激励措施全面推进绿色市政建设绿色建筑比例约束性%≥60≥70≥901.示范项目带动和推进绿色建筑发展;2.大力推广绿色施工,推广建筑工业化;3.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与城市绿色更新绿色出行比例参考性%≥50≥75≥901.加强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网络建设;2.推动智能交通管理体系和便民交通服务系统建设;3.鼓励推广新能源环保交通工具新农村建设实现指数约束性—≥75≥90≥951.完善新农村规划建设体系;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配套;3、推进农村环境整治;4、开展新农村示范村试点建设绿色施工达标率约束性%1001001001.严格执行XX绿色施工导则;2.对绿色施工优良或合格的项目进行标识和奖励两型社会城乡建设满意度参考性%≥70≥80≥901.加强宣传;2.开展建设经验和成果宣传和展示;3.倡导公众参与,增进市民与政府互动●环境保护指标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友好、人工环境协调、污染环境控制三个方面:指标分类指标名称单位2015年2020年2030年指标类型自然环境友好指标区域大气环境功能区达标率%808590控制型城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天320340360控制型城市地表水功能区达标率%9498100控制型受保护地占国土面积比例%≥8≥9≥10控制型环境建设与人工环境协调指标人均城市公共绿地㎡/人10.013.014.0控制型建成区绿地率%303235导向型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4550导向型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9095100约束型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8590100控制型工业危险废弃物安全处置率%98.599.5100控制型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590100控制型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率%405060控制型城市清洁能源使用率%405060引导型环境污染控制指标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达标率%9798100控制型机动车污染排放达标率%919598控制型生活污水处理率%8590100控制型工业污水处理率%9497100控制型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9598100控制型工业SO2达标排放率%929598控制型工业粉尘去除率%929598控制型区域环境噪声达标率%859095控制型环保投资指数%›20›2.2›2.5控制型●资源节约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主要包括节能指标、节地指标、节水指标三个方面:指标分类指标名称单位2015年2020年2030年指标类型节能指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52830导向型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62830预期型万元工业产值综合能耗下降%283235预期型单位GDP能源水平吨标煤/万元0.80.60.5控制型清洁能源及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111215引导型节地指标城区工业用地建设密度%>0.30>0.35>0.38控制型人均建设用地㎡≤110≤105≤100控制型绿色出行率%>45>50>60引导型节水指标城市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M³/年153152150控制型万元工业增加值耗水量M³/万987控制型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08590引导型再生水回用率%263035引导型第四章片区性质与规模第十一条规划定位定位为长株潭城市群工业生产性服务的物流基地、交通枢纽、加工贸易中心、服务业新城。第十二条XX片区规模2020年末规划人口为85万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92.2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8.5平方米/人。第五章空间管制规划第十三条为了有效实施XX片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生态节约型城市,控制发展进程中土地的合理有效使用,根据不同的空间管制要求,从哪里不能建设出发考虑,优先保护XX片区生态格局,以生态分析为导向,参考地形地貌、防灾减灾、生态安全、大气水系等多重因子,将用地划分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建成区,指定城市拓展方向,划分城市建设用地的级别,指导城市用地调整和规划布局,以选择适合的土地用途以及布点工程,以期在城市整体投资及运营上达到最集约的效果。空间管制规划一览表区域划分管制区域范围与内容管制要求及措施已建区指XX片区已开发建设并集中连片、基本具备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地区。主要集中沿芙蓉北路两侧分布,青竹湖地区也有少量分布。对已建区域,统一开发、集中改造,对有违两型宗旨的用地进行功能置换。重点改善城市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居住环境、环境保护等方面,逐步完善开放空间系统,提倡公交优先的交通政策,完善其所在组团的功能结构,实现对既有用地的整顿与优化。适建区(1)优先建设区。原则上可以进行高强度的城镇建设的地区。包括XX组团、鹅秀组团、青竹湖——太阳山生态旅游组团,及工业组团等城市建设用地部分。政府应对该类地区未来重点发展地区进行预先的控制,包括对土地出让、产业引进、规划管理、功能布局等进行整体控制,以便在较长的时间周期内逐步实现预定的发展目标。采用政策、基础设施建设导向,鼓励该区域的开发建设,具体建设行为应遵循下一层面规划,优先满足基础设施用地和社会公益性设施用地要求。(2)拓展建设区。上述组团与周边自然生态用地临近的城镇建设地区。处理好城区边界增长与周边农业用地及环境之间的关系,严格执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原则,建设必须基础设施先行,并制订详细的土地开发导则,杜绝圈地现象。限建区即生态较敏感区域,规划中划定的、不宜安排城镇开发项目的地区。规划区范围内限建区包括坡度较小的山体、村居点、菜地、小型水体。确有必要进行建设时,安排的城镇开发项目应符合城镇整体和全局发展的要求,并应严格控制项目的性质、规模、开发强度与空间形态。禁建区禁建区为规划中禁止建设的区域,包括城市建设用地外围的生态绿地、防护绿地、苏托垸湿地公园、规划控制湖面、基本农田、大型山体。原则上禁止任何城镇建设活动,不同区域应相应严格遵守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其内的违法建设行为应限时拆除。第六章功能分区与空间发展结构第十四条功能分区规划:沿城市绿楔、铁路站线、道路走向,将城市划分为八大组团,包括:XX物流及港铁联运组团、鹅秀居住综合组团、太阳山——青竹湖居住旅游组团(内含青竹湖服务外包产业园)、高岭商业商务综合组团、白霞综合服务组团、苏托垸生态新城组团、沙坪工业组团(内含出口加工区)、新农村两型示范组团。第十五条规划结构示意:“两核三心”、“一轴两带”、“多组团”。●“两核三心”:包括西部XX物流及港铁联运组团核心、东部两型产业示范核心;中部高岭——白霞商业商务中心、南部苏托垸生活性服务中心、北部太阳山——青竹湖生产性服务中心。西部XX物流及港铁联运组团核心:依托水运港口等交通区位优势,将区内物流资源进行整合、物流平台进行统一规划、配套建设,重点规划建设外贸口岸、XX水铁公联运枢纽等物流项目,争取设立国家综合保税区,着力打造物流枢纽。东部两型产业示范核心:依托沙坪工业组团、新农村两型示范组团,积极发展两型产业,并形成上下产业链,体现片区两型特色。中部高岭——白霞综合服务中心:高岭商业商务组团体现XX片中心的城市职能,集聚了包括行政办公、会务展览、科研教育、文化娱乐、购物餐饮、金融贸易、居住等城市功能;白霞综合服务组团内聚集了医疗、文化、教育、体育等城市功能。南部苏托垸生活性服务中心:依托苏托垸的独特区位、生态自然景观,及部分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打造生态服务中心,充分体现生态湿地景观,提升城市生活品味。北部太阳山——青竹湖生产性服务中心: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生态及人文景观,依托物流中心及大工业的发展,积极拓展服务于区域产业的生产性服务业中心的建设;以物流及相关配套产业为主导,同时发展金融、商贸、物流、管理、信息、咨询、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一轴两带”:包括南北向的中部核心发展轴线以及东西向的产业发展带、生态居住带。中部核心发展轴:依托中青路——车站北路干道体系建设南北向XX片发展主轴,完成与XX主城区的顺利对接,沿途布置苏托垸生态新城组团(生活性服务中心)、高岭商业商务综合组团、白霞综合服务组团、太阳山——青竹湖居住旅游组团(生产性服务中心),连成南北向中心服务轴,完成XX城市北拓的先锋任务。产业发展带:依托青竹湖大道等北部东西向干道体系,将西部的XX物流及港铁联运组团、东部沙坪工业组团(包括出口加工区),北部青竹湖生产性服务业中心,以及东部新农村两型示范组团联成一体,形成完善的产业链体系,进一步提升产业能级,强化产业集群的建设,形成XX片完整的产业发展带。生态居住带:在XX片中部依托东西向主要道路构建生态居住带,将西部鹅秀居住综合组团、中部高岭商业商务中心组团、白霞综合服务组团、苏托垸生态新城组团以及东部新农村两型示范组团联成一体,形成XX片的核心生态居住带。“多组团”:依靠天然生态肌理及现有道路走向,结合城镇建设现状,将建设用地有机的划分为多个组团,既相对独立,又整体合一。包括XX物流及港铁联运组团、鹅秀居住综合组团、太阳山——青竹湖居住旅游组团、高岭商业商务综合组团、白霞综合服务组团、苏托垸生态新城组团、沙坪工业组团(内含出口加工区)、新农村两型示范组团,共八大组团。第十六条空间发展结构以XX物流组团、鹅秀居住综合组团为左翼,以太阳山——青竹湖居住旅游组团(生产性服务中心,内含青竹湖服务外包产业园)、高岭商业商务综合组团、白霞综合服务组团、苏托垸生态新城组团(生活性服务中心)为主体,以沙坪工业组团、新农村两型示范组团为右翼。统筹发展,突出城市建设重点,建立“一体两翼、蝶状发展”的XX片城市结构,以港口物流和两型产业为左右翼,带动片区主体有序发展。第七章土地利用规划第十七条以两型社会的研究成果和功能定位为原则,融合两型社会建设理念和指标体系,在已批、已编上位规划的基础上,对XX片土地利用规划进行了整合,以符合两型示范区的建设要求。整合后规划区总用地面积144.70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建设用地99.21平方公里,非城市建设用地52.49平方公里。总用地平衡表第八章节地模式概念规划第十八条根据节约集约用地总体战略的思想,具体落实到整体布局与分区建设,甚至于各项用地使用中去。根据XX片不同区域的地域情况,分成多种模式予以推进。1)对空间资源整合、交通方式接驳及地下空间平战结合等方面进行研究,明确XX片地下空间利用的总体形态、竖向层次和建设步骤。同时以地铁网络为骨架、以地铁车站为启动源,通过规划提高地铁站点周围的开发强度,带动片区有序利用。2)半地下空间的利用中,对一些阳光需求不重要的如仓储空间(仓库、冷库),停留时间较短的交通空间(地铁、停车场),商业办公空间(商场、购物中心),需防护的空间(人防、部分市政设施),需隔离的空间(地下洁净医院)等功能类型建筑转入半地下空间,节约用地,也因为土地的复合开发,使城市更加紧密。3)探索复合开发、半地下空间开发的投资融资的途径与手法。4)在节地推进过程中,以打通联接通道为主,逐步过渡到地下空间的连通和地下空间的利用,增加交通接驳设施,并为市政公用设施提供通道和预留防空、防灾等场所。第十九条节地模式及其发展对策建议XX片节约集约用地采用以下六种建设方式:1)方式一应用于XX客运站站场。传统的平面布局往往是分散布局,功能相对分散,占地面积大,换乘距离和换乘时间都相对较大;本规划建议客运站站场采用立体化混合布局模式,通过空间的利用布置多个不同的交通功能层,实现垂直换乘的目标,换乘时间和换乘距离短,土地利用率高,实现用地的混合开发,集约节约了城市建设用地,使站场更好地发挥其核心枢纽功能,支持火车站周边地区得以高强度开发,实现紧凑集约利用土地。即对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采取立体换乘模式,而公共汽车、出租车、小汽车则利用前后广场进行平面布局,构建立体化综合交通枢纽。2)方式二应用于湘江沿线地块。充分利用河堤堤顶与现状地坪之间的自然高差,形成半地下空间,用于停车场和商业开发。二层商业顶部平堤顶标高,其上部根据规划的需要布置城市公共绿地或开发商业与住宅,在提高容积率的同时增加了城市绿地率,既加大了开发的强度,又改善了城市的环境,实现了城市精明增长,使城市建设达到双赢。3)方式三应用于新花侯路西部地块。利用京珠高速东侧现状地坪标高(约39米)与中部规划道路标高(约36.0米)之间的高差形成半地下空间,用于商业和停车场的开发。在规划车行道宽度不变的前提下,利用建筑退距满足黎托路与新花侯路之间部分东西向支路的道路层人行,建立比道路标高高6米的人行系统,并与高铁东部42.0米平台层人行系统相互贯通,节约了原道路占地,增加了地块的净用地面积,并形成半地下空间用于商业和停车场的开发。在节约集约用地的同时充分实现人车分流,并利用城市道路实现半地下的自然通风和采光。4)方式四应用于农民安置用地。非两型示范村的农村居民点安置,可考虑改变传统的“由地到天”、一户一栋的粗放式两安留地安置模式,改为高层住宅提供给村集体经济组织或社区,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社区经营,使拆迁户真正告别传统安置模式的城中村,住进环境优雅、设施齐全、服务完善、配套合理的高档小区,同时,使容积率提高节约土地。5)方式五应用于中小学用地。充分利用现状地坪和规划道路的自然高差,或采取底层架空等模式,将中小学操场布置于高层平台,其下部空间布置社会化停车场和商业;教学楼底层半地下空间用于教学辅助设施用房,减少中小学的生均占地面积,增加停车场和商业的开发。6)方式六应用于市政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用地内除两处消防站、一处天然气门站、两个变电站和两个排水泵站外,其他市政设施(如排水泵站、邮政局、电信局等)和公共服务设施(如办事处、医疗站等)布置于半地下空间,其中,市政设施地面空间布置公共绿地,公共服务设施地面空间用于居住和商业用地的开发,在提高容积率的同时增加城市绿地率,既加大了开发强度,又美化了城市环境。第九章城市居住用地规划第二十条居住用地主要分布在太阳山——青竹湖生态居住旅游组团和鹅秀居住综合组团、高岭商业商务综合组团、白霞综合服务组团,以及苏托垸生态新城组团内。农村村民点布局规划:有一些零星的村庄散布在XX片区东部的新农村两型示范组团内。绿色居住用地规划:在苏托垸湿地生态休闲中心以北的居住地区,划分出绿色建筑小区示建基地。第十章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第二十一条根据控规评估结果,针对规划范围医疗、文化、体育设施不足的现象,对用地进行调整,在合理步行范围内,按需求设置不同级别规模的公共配套服务设施,以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模式布局其中高岭商业商务综合组团和白霞综合服务组团,为本次两型规划的商业商务中心区,其内沿车站北路,在其以西集中布置片区级的商业商务、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群。第二十二条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设置标准项目设置设置区域千人指标()建筑规模()用地规模()设置要求市级区级、县级居住区级、镇级居住社区级、村级建筑面积用地面积文化站○●5000—7000含图书阅览、培训、少儿活动、展览、文艺康乐等室内活动以及进行文化活动的文化广场,其中室内文化活动场地面积不应低于3200平方米综合文化活动中心●125—1454000—5000可结合居住区管理服务设施或商业服务设施综合设置文化活动站●50—80250—500应设置文化康乐、图书阅览、科普宣传、老年活动、青少年活动及儿童活动等项目。居住人口不足1.0万人应设一处。综合体育活动中心○○●30—50200—30010006000—10000宜设置60—100米直跑到和200米环形跑道,室外场地可与绿地邻近设置。当学校体育运动场向社会开放时,可适当缩减室外场地(篮球场、小型足球场等)的用地游泳池○○●○30002000—3000宜与体育活动中心或社区体育活动场地合设。体育活动站●40—605000可与绿地结合设置,用地中应保证不小于150平方米的全民健身点第十一章交通体系规划第二十三条对外交通系统规划●铁路——铁路线路京广铁路(北京——广州):规划为货运Ⅰ级干线,在XX片设置货运站场;石长铁路(石门——XX):规划为货运Ⅰ级干线,终点至XX片霞凝站和捞刀河站。——铁路站场根据铁道部批复的XX南北站迁建捞刀河车站、霞凝港站扩建工程初步设计,XX铁路货运新北站选址XXXX经济开发区XX组团和高岭组团内,是中国南方最重要的货运枢纽之一,面积约2平方公里,建设规模近期2015年按500万吨/年实施,远期2020年按2000万吨/年实施。捞刀河站采用车站布置在京广线东侧方案,京广线局部改线;捞刀河至霞凝修建联络线,线位采用沿京广线并行方案。捞刀河车站按近期设到发线9条(含正线)考虑,牵出线2条,远期预留一级三场技术作业站建设条件。新建捞刀河站至霞凝站间联络线,京广线霞凝站改成货运站,设于京广正线西侧。霞凝站增加到发线2条(含正线共8条),调车线4条,预留2条,牵出线1条。货场按5束10线规模总体规划,货物线均满足整列到发要求。●港口——港口性质和规模霞凝港为全国28个内河枢纽港口之一,是目前XX省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港口。霞凝港通过上海港,从XX启运的货物可以抵达日本、韩国、东南亚、欧美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具有“通江达海,物流全球”的优势。霞凝港远期总体规模为:规划建设货运泊位14个,其中千吨级泊位13个,港口货物吞吐能力可达2000万吨。——港口功能霞凝港朝着现代化内河港区方向发展,除了实际需要的装卸存储、中转换装、多式联运、运输组织等基本功能以外,还将发展现代物流功能、综合服务功能、保税物流功能等。●轨道交通规划的市郊铁路R2(XX片——高塘岭镇),由XX片起,中途设置10个站点,至高塘岭镇。在规划范围内,线路走向从高岭商业商务综合组团与苏托垸生态休闲组团,以及鹅秀生活组团与高岭商业商务综合组团间穿过。保留总规线形走向,不作调整。●高速公路与快速路——高速公路京港澳国家高速公路:XX片东西均有京港澳国家高速公路(北京——珠海),沿线经过郑州、武汉、XX、广州等主要城市。XX片主要通过三环线及青竹湖大道联系京港澳国家高速公路。北横线:XX片北部的北横线高速公路(宁乡市——浏阳市官渡镇),主要经过XX市域北部各城镇。规划主要通过汤家湖路、中青路及芙蓉北路联系北横线。——快速路三环线:主要联系XX市黄花机场,长常、长浏等主要高速公路,先导区、高新区、岳麓区、天心区、XX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等XX市区外围区域,以及XX市高新区、XX市经济开发区等主要产业园区。二环线:主要联系岳麓区、芙蓉区、天心区、雨花区等XX市主要区域,以及京广高铁站。中青路:主要联系XX市主城区。●长途客运站规划结合市际铁路、市郊铁路、地铁M1号线站点,在XX组团设置一客运站。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后,将汽车北站迁至芙蓉北路以东,汤家湖路以北,金盆大道以西,作为长途客运站、公交、地铁三站合一的综合选址。●货运交通组织规划引导XX市主要工业区和黄花机场的货运交通通过三环线进入XX片,再通过湘捞路联系港口及铁路货运站场。避免外部货运交通与内部客运交通的干扰。●机场《XX市城市总体规划》中黄花国际机场(等级为4-D级),远期(2030年)旅客吞吐能力达到4500万人次/年,货运吞吐量达到80万吨/年。规划XX片可通过三环线至黄花机场。第二十四条道路交通系统规划●路网结构规划以北横线高速公路、三环线、二环线、中青路及芙蓉北路为主骨架,新建规划道路结合主要道路走向及“一轴、两带、七组团”XX片发展结构,形成“六纵七横”的主要道路网结构:六纵:湘江大道、芙蓉北路、捞刀河路(《高岭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路名)、车站北路、中青路、长青路。将捞刀河路南延至福元路,顺接主城纵向道路。长青路通过互通式立交与潇湘西路对接,加强长青路与万家丽路的联系。七横:汤家湖路、青竹湖大道、大安路、三环线、冯蔡路、兴联路、二环线。规划汤家湖路东延至北横线,西过湘江,与金星路相接,预留过江通道。兴联路东连京港澳国家高速公路,西过湘江接金星大道,预留过江通道。规划在“六纵七横”主要道路基础上,合理布置XX片内部主干路,增加主干路与高速公路、快速路立交的设置,加强主干路与对外交通的衔接。第二十五条公共交通发展规划XX片提倡公交优先,打造以轨道交通为骨架的公共交通体系。减少公交换乘次数,合理布局综合公交枢纽站、换乘站点及公共停车场,增加公交运营量,提高公交出行率,构建资源节约型公共交通系统。(1)公交换乘枢纽规划结合XX片快速公交、常规公交、新长途客运站,在XX物流及港铁联运组团北端,结合长途客运站,设置XX片区综合客运换乘枢纽。同时,完善XX片区内部公共交通系统,强化内部各区域与客运交通枢纽的联系。公交换乘枢纽:规划在青竹湖居住旅游组团、高岭商业商务综合组团、苏托垸生态新城组团、鹅秀居住综合组团、沙坪工业组团、白霞综合服务组团、新农村两型示范组团,设置公交换乘枢纽,包括轨道交通——公交换乘、公交——公交换乘。(2)公交系统结合XX片区的规模、布局及周边区域的关系,提出由地铁、公交系统为主导的公共交通组织结构;XX片与周边区域:市际铁路、市郊铁路+长途客运+快速公交+地铁;XX片内部区域:地铁+普通公交+出租车。(3)地铁《XX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地铁M1号线走向,从汽车北站以北至车站北路。本规划保留其方案,在此基础上延伸至XX物流组团内部,将其由架空改为地下方案。另沿三环线规划东进的地铁支线,加强片区东西部之间的联系。(4)快速公交XX片快速公交系统主要考虑同XX以后的快速公交相衔接,快速公交主要依托快速路,实行点对点的公交专线。快速公交主要考虑XX片联系XX市区各主要区域,XX片快速公交站点结合核心换乘枢纽设置。机场专线:规划设置XX片——机场的快速公交专线,主要依托三环线。岳麓专线:规划设置XX片——岳麓区的快速公交专线,主要依托二环线。京广高铁客运站专线:规划设置XX片——京广高铁客运站的快速公交专线,主要依托二环线。XX市区专线:规划设置XX片——XX市中心区的快速公交专线,主要依托中青路。(5)普通公交规划普通公交线路与XX市区公交线路相衔接,合理设置公交线路网密度。规划根据公共交通的需要优先考虑首末站的设置,使其选择在紧靠客流集散点和道路客流主要方向的同侧。规划结合道路横断面合理设置公交中途站。第二十六条绿色道路与生态游憩体系1)通过康体绿道的建设,将城市内分布的城市公园、居住区以及其他开放公共空间联系起来。2)在城市建成区内,充分利用现有的道路交通体系,以城市交通为先导,结合城市道路两侧现有的人行道以及道路附属绿地、道路防护绿地和建筑后退红线范围内设立一个绿色非机动交通网。理顺行人、非机动车河机动车之间的矛盾,对城市现有道路的人行道进行改造,增加自行车道,拓宽绿地宽度,增加适当的游憩设施。既强调步行和非机动交通的便利和便捷,又要减少对机动交通的影响。3)结合城市内滨水地段进行设计。带状河流具有突出构成城市自然骨架的城市生态特点,是多种乡土生物的栖息地和迁徙通道。通过在滨水地段进行康体绿道的建设,恢复水体原有的自然式生态结构,不仅可以保护水体,形成极具吸力的“蓝带”。4)康体绿道的网络化建设,保持了城市自然生态过程的连续。生态学家和保护生物学家普遍承认廊道有利于物种的空间行动和本来孤立的斑块内物种的生存和延续。从这种意义上说康体绿道应该是连续的。5)依据我们长株潭城市的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建设形式。在生态健康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应根据城市现有的布局特点来合理建设康体绿道,同时要把生态健康游憩体系的建设与城市的其他各项规划结合起来一起考虑。第十二章绿地系统规划第二十七条在总体生态绿地系统框架指导下的总体结构概括为:“两核、三带、三廊、六节点”。XX片生态景观规划主要以环城林带、湘江等滨河风光带、绿色通道为骨架,结合内部绿地系统,形成XX片生态景观绿地系统结构。(1)两核:青竹湖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核心、苏托垸生态湿地组团核心(2)三带:湘江生态水岸风光带、捞刀河生态风光带、捞刀河东北部低丘山岭带(3)三廊:京广铁路沿线生态廊道、环城林带生态廊道、中青路沿线生态廊道(4)六节点:(三山三湖)关公湖太阳山楚家湖秀峰山风羽湖鹅羊山第十三章市政设施规划第二十八条给水系统规划1)水源选择湘江水量充沛,水质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Ⅲ类标准,因此,湘江作为远期规划发展的主水源。2)用水量预测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取350L/人*日),结合单位用地用水量指标,远期规划区最高日需水量推荐值为48.3万m3/d。第二十九条雨污排水系统规划1)排水体制规划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污水通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到排放标准排入水体,雨水经道路上雨水管收集后就近排放到自然水体。2)污水量预测城市污水排放系数取最高生活用水量的0.9,依据远期用水量,远期污水量为43.47万m3/d。3)污水厂布局现状XX片污水由XX市第一污水厂处理。《XX市总体规划》在XX组团北部规划新港污水厂,根据XX片污水量,远期捞霞污水厂的设计规模为20万m3/d。在苏托垸规划建20万m3/d的苏托污水处理厂,为城市发展中期建设项目。第三十条电力系统规划1)电源选择规划电源主要来自北部铜官镇新建的XX电厂,远期设计容量为320万KW。2)用电量预测规划期末用电负荷为126.1万kw,系数取0.7,即规划期末用电负荷为88.3万kw。3)常规变电设施规划:在建的500KV沙坪变,远期规模为6×250MVA。现状220KV捞刀河变,容量为3×180MVA;在XX经济开发区北部已建一座220KV威灵变,容量为2×180MVA;在沙坪东部增设220KV变电站一座,容量为3×150MVA。220KV变电站容载比取1.8。4)绿色电力规划——XX片绿色电力规划目标序号类型项目近期目标值远期目标值1新能源利用太阳能利用占电力总能源2%占电力总能源8%风能利用占电力总能源0.2%占电力总能源1%生物能利用占电力总能源0.5%占电力总能源1%地热能的利用占电力总能源0.5%占电力总能源1%小计占电力总能源3.2%占电力总能源11%2绿色电力调度减少线路损耗总损耗降低10%总损耗降低15%补偿无功损耗总损耗降低2%总损耗降低3%采用S11变压器总损耗降低2%总损耗降低2%优化电网脱硫机组占比提高15%脱硫机组占比提高30%小计总损耗降低14%总损耗降低20%3终端节能采用节能型设备节约设备用电10%节约设备用电20%建筑围护节能降低建筑能耗50%降低建筑能耗60%空调节能节约空调用电10%节约空调用电20%采用高效照明节约照明用电5%节约照明用电10%小计节约总用电10%节约总用电15%4绿色照明太阳能灯具使用占路灯总量20%占路灯总量50%LED灯具使用占路灯总量50%占路灯总量80%其他节能灯使用占路灯总量10%占路灯总量20%小计占路灯总量60%占路灯总量90%——绿色电力规划太阳能集中供热:工业园区、物流园内——建设太阳能产业群;城市建设区的建筑内——可采用太阳能供热水、采暖、空调系统;新农村两型示范组团内——可采用大规模温棚温室发展高新农业。地热采暖区域:利用地热进行建筑空调和采暖。建议布置在集中居住位置,可利用周围的绿化带布置。生物能发电:在新农村两型示范组团、村民集并点内可考虑集中设置沼气发电等。第三十一条燃气系统规划1)气源选择该区内气源采用天然气。2)用气量预测:居民用气按75万千卡/人□年等,依据该区人口数量,计算该区燃气用量为5020.3万m3/年。3)燃气设施:依据XX市燃气专业规划,该区内无燃气设施。4)该区内所有燃气管道均下地暗敷,所有市政主次干道均设置燃气管道,沿道路的东、南侧敷设,管道按输送天燃气的标准设置。第三十二条环卫系统规划1)垃圾减量加快XX片区内燃气设施建设,提高燃气普及率。建成区内禁止使用燃煤锅炉。提倡“净菜进城”。限制产品过度包装。改善垃圾收集、运输、处理设备和条件,减少垃圾二次污染。2)垃圾分类收集体系制定垃圾分类回收办法,垃圾桶和废物箱必须设置分类收集装置,统一规定分类垃圾桶颜色,明确分类回收标识,加强垃圾分类回收宣传教育和区内废品回收企业的管理,在各垃圾收集站增设可回收垃圾专用设备和面积,增加可回收垃圾专用运输车辆。3)垃圾焚烧处理从“立足XX区,服务长株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出发,采用焚烧与填埋相结合的方式对固体废弃物进行最终处理,在XX片区北部全市垃圾填埋场附近,设置一处垃圾焚烧发电厂。4)建筑垃圾的处置由于城市建筑垃圾在一般情况下是无毒无害的,按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设置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填埋场,对市场调剂外的城市建筑垃圾进行填埋处理。5)危险固体废弃物的收集和处理危险固体废弃物应由相关部门(如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卫生部门等)进行单独收集、单独运输、单独处理。危险固体废弃物不应与生活垃圾混合处理,规划建议XX片区的危险固体废弃物纳入XX市的处理体系统一考虑,按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单独进行安全处理和处置,其中医疗垃圾应集中焚烧或作其他无害。第十四章防灾系统规划第三十三条城市消防规划XX片消防规划的重点为霞凝港区、霞凝货运站、XX物流园区、工业园区及XX片核心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1)消防站布局规划在XX物流区设置特级消防站,同时XX片其它区域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设置消防站。消防站的布局应以接到报警五分钟内消防队可以到达消防责任区边缘为原则,每个消防站责任区面积应为4~7平方公里,综合开发区可利用周边消防站,不需要设置独立的消防站。2)消火栓设置室外消火栓采用地面式双开口消火栓,消火栓的间距应小于或等于120米,消火栓沿道路设置,靠近路口,当路宽大于等于60米时,宜双侧设置消火栓,消火栓距建筑墙体应大于5米。3)消防用水XX片加强XX市第六水厂及市政给水设施的建设,完善给水管网,同时采用多种水源互补的给水体系,充分利用江河、水塘等天然水体,沿湘江东岸修建取水码头和平台。按规范设置消火栓。4)消防通道XX片消防通道规划结合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在城市建设中高度重视消防通道的建设,确保消防通道的通畅。加强交通设施建设和交通管理,逐步完善城市道路网,合理布置主次干路,减少XX片交通阻塞,提高消防车通行能力。消防通道间距不宜大于160米,当建筑物的沿街部分长度超过150米或总长度超过220米时,均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米,道路上空遇有管架、栈桥等障碍物时,其净高不应小于4米,消防车道承载力应大于20吨/平方米。城市大型公共建筑和高层建筑等建筑物的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当设环形车道有困难时,可沿建筑物两个长边设尽端消防车道,尽端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场、多层以下建筑的回车场不小于15米×15米。消防车道应尽量短捷,并宜避免与铁路平交。如必须平交,应设备用消防车道,两车道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一列火车的长度。5)消防通讯逐步建设比较先进的有线、无线火灾报警和消防通讯指挥系统以及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的火灾报警和消防通讯、调度指挥的自动化系统。建设火场无线传真、无线广播、火场电视录像系统,每个市话分局至市火警总调度台,应当设置不少于两对的火警专线。一级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至城市火警总调度台或责任区公安消防队应设有线或无线火灾警报设备。城市火警总调度台与城市供水、供电、供气、急救、交通、县市政府总值班室、公安“110”报警台部门之间,应设有专线通讯。建设消防指挥中心与各消防站、火场总指挥与各分指挥、分指挥与前后方战斗员之间的三级通讯联络网络。消防通讯规划要纳入城市通讯专项规划中,并按电信、消防电台等有关部门的规定作出统一规划,实现通讯频率的分配和共享。第三十四条城市防洪排涝规划防洪规划规划加强河道清淤工程,限制填河占地现象,保证现状水库的蓄洪能力。规划将三环线北侧、车站北路西侧的关公湖及苏托垸的楚家湖、凤羽湖作为XX片的蓄洪水域。加强XX片堤垸的修缮工作,保证防洪围堤的防洪能力。治涝工程规划规划主要采用以电排为主、综合治涝的方案,充分发挥内部湖、塘、水库的蓄水功能,按标准建设泵站。第三十五条城市抗震规划抗震设防标准:1)经济开发区抗震工程规划按7度设防2)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措施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7度标准设防。3)新建工程选址定点必须符合抗震防灾专项规划要求,特别重要的工程应对拟选场地进行地震工程地质专题研究,选择有利地段。避震疏散场地:按照就近、安全、方便的原则,疏散场地的服务半径为0.5-1.0KM。当遭遇到小于基本烈度(7度)地震时,一般离建筑较近的空地、道路两侧经抗震加固或抗震设防的建筑物都可以作为临时疏散场所,不需要统一组织疏散。当遭遇到大于基本烈度(7度)或7度以上地震时,要统一组织好疏散工作。疏散道路:规划所确定的快速干道与主干道为避震疏散的主要通道,应注意干道两侧建筑物倒塌给道路造成有效宽度减少的情况,疏散道路必须保证震前、震后进行人员疏散及消防、救护车辆的通行。避震场所:选择用地相对开阔、场地较大的地块,一般以公园、较大面积的绿地如学校或企业单位内的球场与绿地为避震场所。第三十六条城市人防规划——人防标准战时人口疏散比例为35%,人均使用人防工事面积1.25平方米。规划期末人口为85万,则人防工程总需求量为37.19万平方米。——人防工程布局规划重点放在XX片核心区等人口稠密区域、城市交通干线两厢。逐步完善指挥所的建设,加强配套工程,特别是粮、油库工程的建设计划、经费落实。不失时机的搞好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衔接,充分挖掘城市公用沟、地铁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平战功能。第十五章产业布局结构规划第三十七条产业发展形成如下产业组团区域:新农村两型示范组团;XX物流及港铁联运组团;沙坪工业组团(内含出口加工区);苏托垸生态新城生活服务型组团组团;太阳山——青竹湖生产服务性生活组团(内含青竹湖服务外包产业园);高岭——白霞综合服务组团;鹅秀居住综合组团。第一产业规划重点内容第一产业规划重点产业规划主要内容无公害近城蔬菜产业无公害蔬菜产业对环境污染少,附加值高,市场潜力巨大,通过精细生产和深加工能够延长产业链条,可带动东部基本农田产业结构升级,逐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体现两型农业田园风光。旅游观光农业依托悠久的人文资源和丰富的江湖山林等自然资源,结合无公害近城蔬菜产业基地的建设,联合苏托垸湿地公园自然风光地带,开发旅游观光农业,同时结合江河湖连通工程,打造湖湘文化休闲度假区,体现鱼米之乡特色。经济农产品生产及加工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思路,构建包含奶制品、花卉、林木等在内的经济农产品生产加工产业,与无公害蔬菜产业保持同步发展,形成上下游产业关系,完善现代农业体系,让XX片成为服务周边中心城区的重要后勤基地。可结合XX片工业园区的建设,就近开辟农产品生产加工产业园区。农业科技服务产业在新农村两型示范组团就近设置微型农业科技服务站点。提供农产品病虫害防治、良种良法推广、供销价格信息等服务,促进传统农业的产业化和科技化发展,实现从衰落产业向明星产业的转变,同时宣扬现代农业文化知识。第二产业工业产业规划重点内容工业产业规划重点产业规划主要内容大运量工业制造业利用XX片交通物流发达的优势,构建以大运量制造业为龙头产业的产业集群,重点引进机械制造等传统优势企业、能源生产和汽车、电子等新型主导产业,夯实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建材业以循环经济为发展思路,实施“大企业、大品牌、大市场”的发展战略,延伸大运量工业和能源生产等产业链条,重塑传统建材业,通过技术创新,重点发展健康、节约、安全、多功能型的绿色建材,为本区绿色建筑营造与施工,提供材料,发展绿色产业链,如环境工程材料、超导材料、节能照明材料等,务求降低对社会的负面影响,逐步符合两型社会要求。湘绣纺织业结合沙坪村建设,整合湘绣和传统纺织业,促进湘绣发展产业化、生产工业化、设计潮流化,扩大生产规模和科技含量,打造湘绣加工生产知名品牌生物医药充分利用产业政策上的倾斜,加快传统中医药的产业化改革,拓宽融资渠道,寻求国际战略合作,同时加大研发投入,鼓励自主创新,重视知识产权保护,集中力量发展核心产业,采用标准化管理模式,形成规模化生产研发,加强专业化营销推广。出口加工区建设及其重点产业产业规划主要内容机械制造接轨国际机械制造产业分工转移,充分发挥中部地区充足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优势,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引进工程设备、生产装备等大型机械制造业的生产、研发或总部职能,带动周边物流和工业的发展。专用设备制造。为物流专用、通信专用、环保节能专用、城市轨交专用等提供设备和材料。生物医药与XX片出口加工区外生物制药业的发展规划有所区别,区内引进以美国为首的生物制药产业发达国家的重点或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兼顾生产、研发、销售等各个产业阶段,便于区外相关产业学习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工艺和管理营销模式,同时共享相关产业资源,节约出口加工区产业配套建设的投入。大型零售商品牌制造针对目前XX区引进的麦德龙、家乐福等国际大型批发零售商,片内出口加工区前期可适当发展大型零售商自有品牌制造业,以日用品、家电产品、食品加工等为主,分享大型零售商完整的设计、制造、营销产业链条,建立与上中游企业的联系渠道,为出口加工区主导产业升级转型奠定基础。高新技术产业XX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主要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业和新材料四大类,但存在产业规模偏小、外向度有待提高等问题。在出口加工区内设置新能源、轨道交通、高新电子产品、新材料、精密仪器等符合两型社会发展要求的高新技术产业,既符合区域社会经济中远期发展的要求,又便于产业集聚规模的形成和高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有利于拓展国际营销渠道和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加快出口增长,突破XX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瓶颈。第三产业规划内容重点第三产业发展规划产业规划主要内容生产性服务业物流业发展定位为充分利用港口和腹地优势,以XX物流园为载体,大力发展粮食加工、钢材配送、机械制造和能源物流等大运量工业及配套产业,逐步将位于XX区内的XX市经济开发区打造成辐射XX东、西两翼工业走廊的现代物流及配套工业核心区。会展业整合会展资源,树立品牌意识,强调专业合作,加强会展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推出专业化、大型化、国际化的展会和有影响力的论坛,为XX片的众多特色产业提供展示和交流平台,为XX片树立崭新形象。金融业加快吸引金融机构集聚的步伐,大力引进中外资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推进以票据市场、保险市场、产权交易市场、柜台交易市场等为特色的金融中心建设,成立区域性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构建多种形式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教育培训业出口加工区和国家级工业园区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和管理、科研等知识性人才,发展职业教育培训,能够为园区经济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援,保证各种类型人才的有效供给,职业教育培训以实用技术类、语言类、法律类、管理类等为主。重点发展IT教育与培训产业。生活性服务业文体休闲业积极配合上位规划建设中心城市边缘带绿化区域,依托苏托垸的独特区位及生态自然景观,拓展中心城区外延的市级文化、休闲、体育等现代服务业功能,倡导绿色生态理念,大力拓展现代城市农业的观光旅游功能,开发户外体育综合活动区域,形成集都市农业、体育休闲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XX城域文体休闲板块。文化创意产业充分发挥我区生态环境优越、文化资源丰富等优势,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立足产业基础和文化特色,做强影视传媒、新闻出版、文化会展、传统工业、数字内容等优势行业,培育发展广告策划、咨询服务、信息软件、动漫游戏、教育培训等潜力行业,有机融入现代元素和湖湘特色,把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创意优势。推动科技和文化创意产业的有机融合,把握“三网融合”机遇,加快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信息应用等领域培育互联网信息服务的新业态,提升文化创业产业的竞争优势。旅游业挖掘旅游发展潜能,提升旅游休闲品位,发展汉回村、沙坪村等特色旅游观光,开辟现代农业风光、国际会展中心、国际影视中心等参观体验项目,形成集影视、会展、博览、娱乐于一体的中部地区旅游文化集散点。历史古城观光旅游主要利用XX寺、潮宗街等历史文化街区所蕴含的深厚的古文化底蕴开展文化之旅。水域观光旅游江河湖连通后,考虑在其中开展湘江水域观光旅游,充分挖掘鱼米之乡的风光特色。红色观光旅游利用船山学社、清水塘两个以毛文化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景点,开展红色旅游。乡村观光旅游利用乡村旅游基地,浏阳河镇青竹湖镇、新港镇开展乡村观光旅游,结合东部现代农业展示区,体现两型乡村新貌。绿色生态旅游结合苏托垸生态湿地公园,及其附近的绿色建筑示范区、现代农业展示区、太阳山生态旅游区等自然风光良好的地段,开展两型生态旅游。房地产业适应城市化快速推进需要,大力营建专业化、节能化、环保化的绿色小区营建和现有建筑的绿色改造工作,加大绿色生活进社区宣传。建立完善房地产市场体系和政府调控体系,促进房地产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商贸业发展集中的零售商贸业、专业市场和特色街市,完善XX片工作生活配套,吸引中心城区人口工作或居住分流,服务园区经济,建设星级酒店,提高生活质量和档次;利用物流中心和仓储运输用地,建设大型商贸批发专业市场,以运促销,以销带运,协调发展,逐步壮大。第十六章城乡一体化规划第三十八条空间体系结合2030年的用地布局,规划将城镇建设用地覆盖的村庄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方式,全部并入城镇管理辖区。在此基础上,构建“市级中心一一市级副中心——区级中心一一重点镇——一般镇——中心村一一基层村”的城乡空间发展体系。第三十九条城乡一体化规划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村民点安置规划;二是城乡产业统筹;三是城乡基础设施统筹;四是城乡生态环境统筹。(1)村民点安置规划与城乡基础设施统筹针对不同村镇的功能等级、现状情况、所具特色,提出村镇安置的原则,和发展愿景。旨在改善农村落后的生活居住条件,在保持农村固有特色的前提下,对其进行现代化改造,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包括与城市通电、通水、通路、通电视电话;解决生活生产用水,普及自来水;硬化各村通往城区道路,改善对外交通;改善居住卫生条件,普及卫生厕所等基础设施的配备;也涵盖医疗卫生站/所,配套文化活动站;改善幼儿园、小学办学硬件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与XX片城区充分对接,形成城乡互补发展的优良态势,互享特色资源。同时,积极推广新能源、新技术的使用,如生物质发电、大规模温棚温室、生态给排水等,解决自身生活生产问题的同时,为城市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升级贡献力量和经验。(2)城乡产业统筹XX片城区承载了工业、物流、生产性服务、生活性服务等第二、三产业的功能,面临XX片第一产业稍显弱势的大背景,我们勇敢迎接挑战,巧借两型的春风,依靠捞刀河天然的生态风光和现有的农业基础,提出传统农业向现代生态农业逐步转型的大胆设想,不但不拖XX片整体形象提升的后退,反是主动承接生态农业风光展示的担子,实现村民生计的绿色转型,积极推动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生态农业知识普及、生态农业开发研究。凭借汉回村、沙坪村等特色村,发展特色乡村游,挖掘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3)城乡生态环境统筹XX片的建设规划,应充分考虑城乡生态环境的一体化。通过拓宽河湖水面、连通江河湖水、增加绿化楔道、预留视觉通廊、保护生态迁徙廊道等自然方式,实现XX片城乡生态系统的一体化大融合。如城区的苏托垸生态新城组团、青竹湖——太阳山居住旅游组团,与新农村两型示范点的大片现代农业风光展示区互通,连同西部湘江风光带,构建XX片城乡发展的绿色生态大背景;沿三环线、二环线、京广铁路线、中青路、车站北路等主次干道,设置绿色防护廊道,控制城乡重要景观节点的视觉通廊,使三湖三山在城乡建设中显露出来。努力打造一体化的城乡生态环境,增加生态环境的关联度,将极大改善城乡环境,提高其生态自净能力,降低城乡建设成本。第四十条村民点安置规划(1)集中居住区。利用城市居住区的模式,结合农村特有的居住方式和布局,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集中居住区。这种布局形式组织结构简单,内部用地和设施联系使用方便,节约土地,便于基础设施建设,节省投资。有利于村民之间的联系和沟通。(2)生态村落带。依附于原有一定规模的村落,采取合并、拆迁手法,集并为较大规模的村落,并且尽可能的沿着村路发展。第四十一条土地整理与流转土地流转是实现乡镇向现代农业、都市农业、旅游业转变的必要条件,主要为耕地、林地、宅基地的流转,土地流转强调农民“失地不失权、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失利”。(1)规模农业示范区一一千用农地规模化经营,以入股或租赁的形式进行土地流转效仿锦江区三圣乡红砂村和邓峡汤营村土地入股模式,或者双流昆山都市农业园区土地租赁模式,将城市的资源与要素引入农村,组建公司或者现代农业园区,进行规模化种植。其形态可以概括为五类:●企业依托型,即“公司十合作社十基地十农户”,这类大多是以种养殖、加工为主。以种植业为基础,以加工业和休闲旅游业为支撑,建设集生态农业、农产品深加工、生态旅游“三位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该农业产业园区覆盖著于个村庄,通过统一的规划部署与投资,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一方面,农民通过短期培训后,可以在土地流转的受让主体方继续从事农业生产,成为“产业工人”;另一方面,一大批原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可以安心外出打工,逐步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获得劳务收人。●科技推广型,即“以技术推广为特征的协会十基地十农户”,一般由科技人员领办成立的;@能人大户带动型,即“能人十合作社十基地十农户”,一般由懂技术和市场的大户发起成立;@村级组织主导型,即富民合作社、社区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等,一般由村级组织针对村级集体经济分配或土地流转需要而组织村民成立的专业合作组织;@村干部带头型(有带领致富能力的村干部),即村支部书记或村主任任协会会长或合作社理事长,带动农户发展种殖业。此外,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主体和投资资金,建议取消对于社会资本和城市工商业企农村建立农业企业的限制,放宽对于农村土地的使用范围,允许其在农村承接土地进行农业规模开发。(2)休闲体验农业发展区——采取零碎化经营,以租赁形式进行土地流转该类型土地位于丘陵低山冲垄区,多以家庭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土地流转主要结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加以考虑。有意愿扩大农业生产规模的家庭可以通过租赁土地,进行雇工经营,用于种植收益水平较高的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生产。此外,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特点,进行休闲观光体验农业的活动。(3)宅基地复垦为耕地、林地新增耕地、林地是土地复垦的重要目的。复垦后的土地,既可作为农地规模经营,也可进行休闲体验农业生产。土地使用权仍属村集体所有。土地流转程序与其它耕地类型相同。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基础上,农村建设用地复垦项目选址和实施必须符合村庄规划要求。必须能够增加土地可用指标。按照先易后难、安置地少用耕地多用山坡地的原则,推进土地复垦;●镇政府统一规划实施土地复垦项目,由岳麓区土地开发整理领导小组组织验收;@实行奖励制度。项目资金由乡镇人民政府自行筹措,区县人民政府通过考核技项目质量等级和获取的建设用地复垦周转指标实行以奖代补。(4)宅基地纳入城镇建设用地区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上地规划的前提下,以农民自愿置换为原则,按照一定的置换标准,换取城镇内的住宅,把节约下来的农村上地整合招拍挂出租,用土地收益弥补村镇建设资金缺口,盘活农村宅基地资源。同时允许农民依法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非公益性项目开发。●以宅基地换住房。由政府出面,先拨一定建设用地的周转指标,在中心镇或城市周边建农民公寓,让农民整体搬迁入内,然后通过村庄整理,腾出土地。复垦为耕地,换出一部分建设用地指标,以此弥补周转指标。●以承包地换养老保险。对于城镇周边的有意愿脱离土地的农民,除开征地补偿外,妥善安排农民进入城镇医疗、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对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必须通过统一有形的土地市场、以公开规范的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与国有土地享有乎等权益。巴依法征收农村集体土地要按照同地同价原则,土地征用价格不能低于基准地记要及时足额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理补偿,并切实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就业、住房、社会保障。(5)仍然属于农村宅基地@严格执行农村“一产一宅”规定,通过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明晰宅基地产权,认真清理空置、闲置住宅和一户多宅,对清理出的富余宅基地收归集体,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对现有的农村宅基地和农村住宅,在保持农村宅基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取消原有的限制农村宅基地流转的相关规定,对手续齐备、建造台祛的农村宅基地及其地上房屋,颁发《集体土地使用证、棉屋产权证》等证书,允许农村宅基地进入上地交易市场,进行转让、出租、抵押,但不得改变住宅用途。@允许农村宅基地向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或者本乡镇范围内的符合申请宅基地条件的人员,或者外地来此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准备在此定居住的人员出租或出卖。其租赁或购买农村宅基地价格由双方协商确定,由市场机制调节,与现有的国有土地交易市场逐步接轨。@建立科学的宅基地使用年限制度,附加以使用期限续期申请制度,既保障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也保障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效益价值。对于闲置的宅基地应该建立闲置罚金制度和收回制度,规定一个合理的期限,在闲置时间达到该期限,需要每年缴纳一定数额的宅基地闲置费,从缴纳土地闲置费开始,达到一个期限,村集体经济组织将无偿收回该宅基地,对于地上的附属物采用“谁受益,谁补偿”原则,由新受让主体负责补偿。●建立和贯彻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首先建立“承包土地十个人账户”的过渡性的双重保障体制,积累社会保障基金;其次,在社会保障基金具有一定规模后,使农民承包地的保障功能逐步淡出,还土地以正常的生产要素性质,完善个人账户式的社会保障体制。第四十二条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构建适应XX片发展需要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示范区、生态文明展示区、文化繁荣先行区、平安和谐优秀区”进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通过实施项目带动、加大资金争取、健全保障制度,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公平。通过构建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努力实现“六个明显提高”,即:城乡基础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公共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基本住房保障水平明显提高。(1)构建覆盖城乡的教育均衡发展体系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补充、合理配置原则,加强基础教育建设,不断改善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规范化和均衡化发展。健全义务教育就学保障机制,落实城乡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政策。全区公办中小学基本实现规范化学校标准,完成覆盖全区的基础教育网络化建设,建立相对完善的覆盖城乡的教育均衡发展体系。积极发展幼儿教育、社区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构建开放式终身教育体系。优化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形成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2)构建覆盖城乡的基础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健全覆盖城乡的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巩固和完善城乡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加大公共卫生基本设施投入,推进乡村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和社区卫生机构规范化建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健全农村卫生三级服务网络,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促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共同发展。规划期内,促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以上,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达80%以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普及,建立相对完善的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3)构建覆盖城乡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相对完善的覆盖城乡的就业、社会救助和杜会保障体系,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率分别达到95%以上。逐步建立覆盖全面、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应对老龄化趋势,提升社会养老设施的建设标准,在全区因地制宜地布局福利型及消费型老龄公寓,扩大老年公寓的建设比重。在公共设施建设中,增加老年人的就医、康复等配套设施建设。关注弱势群体,建设流浪儿童救助中心及救助分站以及儿童福利院。(4)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加强广播电视“村村通”设施建设。开展“农家书屋”建设。深入推进体育健身工程,加强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把文化体育健身设施覆盖到社区和农村。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发展体育产业。紧扣湖湘文化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实施“文化产业精品打造工程”,推进“湖湘特色”村民住宅保护利用工程。坚持政府5;导、金融支持、社会参与的投资原则,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培育多元化文化产业投资主体。加强文化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建设,把湖湘文化品牌优势变成文化产业优势。(5)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管理体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按照预防应急并重、常态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建立统一高效的信息平台,建设精干实用的专业救援队伍,实现全社会整体联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力实施城乡社区警务战略。加强技防和人防队伍建设,提高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加强群防群治工作。加强城镇、旅游景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全社会预防火灾能力。加强交通安全基础设施建设,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发生。建立健全城乡公共安全体系,抓好公共食品安全、药品安全、医疗安全、消防安全等日常监管工作。完善社会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规划期内,全区平安县(区)达标率100%,平安乡镇达标率在100%,平安村(居)达标率在95%以上,平安单位达标率在90%以上,创建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安全保障服务体系。改进公共安全服务方式,创新公共安全服务体制。(6)构建覆盖城乡的困难群体基本住房保障体系基本消除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户,农村群众居住条件稳步改善,加快建立适应全区居民需要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着力解决面向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为重点的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强化政府主导,创新保障方式,实行实物配售,加快廉租房建设步伐,加大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逐步建立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机制,逐步改善农村地质灾害区和生存环境恶劣地区的贫困群众居住条件,使低收入家庭的居住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第四十三条都市农庄都市农庄是利用农村与城市环境的差异优势,通过农庄体验产品和农庄支撑产品来吸引城市游客,实现传统生产型农业向现代都市型农业转变。(1)塑造“特色”空间形态结构,将景观、生态、文化三方面融为一体@农庄体验道路——体现多元文化主体依托农业地区现有的道路系统,结合项目安排建设一些联系道路,在农业用地中形成农庄体验道路。体验道路不仅在农业地区内起到联系各个分区的作用,可结合各个功能区,形成体现不同文化的景观带,塑造多元文化主题。@农庄体验核心产业发展基础可建设农林科技园和旅游服务基地以及规划设置位于农庄出入口附近的田园超市,作为农庄体验核心。通过农产品的集中批发销售促进农业发展,为都市农庄的传统产业发展创造新的动力。@多区——展现都市农庄特色根据农业地区的分布特征,统一协调农林科技园、旅游服务基地、田园超市等的空间关系,将都市农庄分为多个区,分别发展传统观光型农庄、都市科技型农庄、国外体验型农庄、以及生态休闲型农庄。根据各区定位分别纳入产品设计中的各类农庄体验产品和支撑产品,展现都市农庄的特色。(2)完善对外联系道路,保障旅游进出交通顺畅依托传统农业生产道路以及根据农业旅游需要,完善农庄体验道路,组织整个农庄旅游。在各个分区内根据发展定位,通过农业地区的内部道路可组织传统农庄体验游、都市科技农庄游、异域农庄体验游、生态滨水农庄游等,四种特色农庄游线与环状农庄道路相连,形成完整的游览组织系统。(3)都市农庄住宿类服务设施主要依托乡、镇区中心的旅游服务基地和其他服务设施提供@乡、镇区服务基地依托己有设施,借助小城镇优美环境,新安排度假住宿、商业金融服务、休闲活动等内容。既满足周边农业地区的旅游服务需求,也促进农村地区的社会发展。此外,都市农庄体验产品和服务基地的结合,可拓展农业旅游的类型。有条件的乡、镇区可安排高档商务度假、体育休闲类项目,提高都市农庄的开发档次,与国际休闲度假旅游接轨。@农庄服务中心农庄服务中心是各个功能分区内服务设施最齐全、功能最完善的综合性旅游服务场所,提供旅游咨询、医疗急救、展览展示、环境卫生等相关服务内容。农庄服务中心根据各个功能分区内的具体项目安排建设,每处服务中心的建筑面积立控制在1000平方米,并结合中心布置停车设施,满足交通需求。农庄服务中心建设应避免对农业地区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建筑采用小体量、庭院式的布局方式,与农庄整体环境和谐一致,建筑高度不超过6米。@农庄服务站从属于服务中心的小型服务站点,主要根据各功能区需求设立,布置咨询台、小型商业零售、环卫设施、厕所等一般服务设施,以小型便利的灵活方式满足游客需求。规划服务站分布于各农庄和主要游览道路周边,每处建筑面积50平方米以内。服务站采用小型可移动的方式设置,避免影响景区观赏,与景区整体环境和谐一致,建筑高度不超过3米。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扶贫资金管理及使用专项合同3篇
- 2025年度智能广告创意制作与推广服务合同4篇
- 2024铺位出租合同-亲子乐园铺位租赁管理协议3篇
- 2025年度石材加工与大理石施工一体化工程合同4篇
- 2025年度土地整治与修复项目租赁合同4篇
- 2025年度智能生产线承包运营服务合同4篇
- 2024版货车租赁合规性及责任明确合同版B版
- 2025年度水电安装工程智能化施工技术与保修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智能物流配套厂房建设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智能家居瓷砖批发代理销售合同3篇
- 使用错误评估报告(可用性工程)模版
- 公司章程(二个股东模板)
- GB/T 19889.7-2005声学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第7部分:楼板撞击声隔声的现场测量
- 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6年级试题
- 药用植物学-课件
-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课件(完整版)
- 国货彩瞳美妆化消费趋势洞察报告
- 云南省就业创业失业登记申请表
- UL_标准(1026)家用电器中文版本
- 国网三个项目部标准化手册(课堂PPT)
- 快速了解陌生行业的方法论及示例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