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上)第3单元 11《短文二篇》第2课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c364be5fb301c22fef06ec77d723c5c/2c364be5fb301c22fef06ec77d723c5c1.gif)
![统编版语文八(上)第3单元 11《短文二篇》第2课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c364be5fb301c22fef06ec77d723c5c/2c364be5fb301c22fef06ec77d723c5c2.gif)
![统编版语文八(上)第3单元 11《短文二篇》第2课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c364be5fb301c22fef06ec77d723c5c/2c364be5fb301c22fef06ec77d723c5c3.gif)
![统编版语文八(上)第3单元 11《短文二篇》第2课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c364be5fb301c22fef06ec77d723c5c/2c364be5fb301c22fef06ec77d723c5c4.gif)
![统编版语文八(上)第3单元 11《短文二篇》第2课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c364be5fb301c22fef06ec77d723c5c/2c364be5fb301c22fef06ec77d723c5c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第2课时11短文二篇
CONTENTS
教学目录学习目标01新知导入02助学资料03初读课文04精读课文05跟踪检测06积累拓展07课后作业08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疏通文义,了解文章的作者及写作背景。(重点)2.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及布局的匠心独运,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难点)3.把握作者情感,感受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学习目标月亮总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思,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借月抒怀。李白就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些诗句表达了思乡、伤己、念友之情。今天我们学习的《记承天寺夜游》在咏月诗文中别具一格,让我们一起欣赏吧。新知导入苏轼(1037-1101),北宋(朝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作者简介助学资料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苏轼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苏轼被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十二月,苏轼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苏轼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创作背景助学资料认真阅读课文及课下注释,疏通文意。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探究研读时解决。1.圈出自己不懂的字词。2.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整体感知初读课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朗读指导初读课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门打算高兴的样子考虑,想到于是,就共同,一起院子里疏通文意初读课文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大概是形容水的澄澈均为水生植物只是语气词,相当于“罢了”清闲的人疏通文意初读课文1.古今异义(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古义:只是。今义: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耳:古义:罢了。今义:耳朵。)积累文言知识精读课文2.一词多义(1)寻①寻张怀民(找);②未果,寻病终(不久)(2)与①念无与为乐者(连词,和)②相与步于中庭(一起)③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欣赏、领悟)积累文言知识精读课文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一是作者被贬,心情郁闷、孤独;二是因为月色很美。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分析讨论精读课文本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你从文中得到了什么启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是微妙而复杂的,其中有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也有漫步的悠闲、人生的感慨。启示: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时,不能一味消沉,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进取之心,以乐观豁达的态度去面对。分析讨论精读课文找出本文写景的句子,说说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分析讨论精读课文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请简要分析。这短短的三句话,是描写月光的高度传神之笔。句中没有一个“月”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1)比喻修辞。作者用“积水空明”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作者不用普通的明喻,而以暗喻先声夺人,造成一种庭院积水的错觉,进而写清澈的水中交错着的藻和荇,把暗喻又推进了一层,使人感到水月莫辨,营造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分析讨论精读课文(2)动静结合。“积水空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感;“藻、荇交横”,则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而愈见其静。(3)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
“积水空明”是就月光本身而形容,“藻、荇交横”则以竹柏倒影来烘托月光的皎洁。这两句,一正写,一侧写,二者结合,共同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这几句是写月光,也是写作者的心境,表现了作者醉情月景、超凡脱俗的雅趣。分析讨论精读课文“闲人”是指什么样的人?“闲人”二字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复杂情感?“闲人”指清闲的人。“闲”字饱含着作者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心情的寂寞,面对挫折逆境的豁达,面对孤独人生的感慨……也使我们看到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故其笔下的月夜才如此空灵、皎洁。分析讨论精读课文1.比喻传神,用语精准文章写景,比喻传神。如“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光朗照,庭院里像积水一样澄澈透明,可见月色之明;“水中藻、荇交横”可见月色之清。积水空明与藻荇交横,互相衬托。作者写了庭下诸景后,一句“盖竹柏影也”使文意突然一变,揭示藻、荇的比喻义,比喻新奇。谈谈这篇文章的文本特色。分析讨论精读课文2.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本文虽然以写景为主,但景中有情,如作者见“月色入户”,则“欣然起行”,欢欣之情,溢于言表。“念无与为乐者”“遂”“寻”等无不显露出作者微妙的感情变化。结尾更是用点睛之笔表达了作者达观自得中惆怅悲凉的复杂微妙心境。分析讨论精读课文本文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在承天寺夜游所见的月下美景,传达了他复杂微妙的心境——达观自得中隐含着惆怅悲凉。课文主旨课堂小结记承天寺夜游叙事——中庭赏月写景——月下庭中景物抒情议论——月下感慨达观自得中含惆怅悲凉板书设计课堂小结一、下面对加彩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C.怀民亦未寝(睡觉)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D跟踪检测二、翻译下面句子。(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吧。跟踪检测你知道有哪些关于月亮的古诗词?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6.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7.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8.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9.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积累拓展一、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的赏月的“闲人”罢了。B.表现了作者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而产生了异常欣喜的心情。C.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挤,心情苦闷,只好去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和解脱。D.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B课后作业二、对文章的分析,说得不正确的一项(
)A.运用比喻描写月色,独具匠心,十分精妙,真可谓如诗如画,一个宁静淡雅的境界,真让人心醉神迷。B.这篇短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作者在遭贬谪中的那种凄凉、孤寂的特殊心境。C.这篇随笔性的小品,叙事简洁,写景如绘,而抒情则寓于叙事、写景之中。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一点“闲”。D.本文语言简洁、准确、形象,作者观察事物细致入微,抓住了佳境瞬间最敏感的特征,以极其少的文字,包罗较多的内容,凝练含蓄。B课后作业三、全句无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四年级数学几百几十数乘以一位数竞赛测验模拟题带答案
- 关于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
- 艺术的精髓模板
- 金融行业数据备份标准
- DB2201-T 14-2022 梅花鹿活体检疫规范
- 新版北师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五 100以内数加与减(一)复习
- 线上教育投资咨询合同(2篇)
- 2024-2025学年云南昭通部分县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联合检测英语试卷(解析版)
- Module2Unit2ImwatchingTV2023-2024学年三年级英语
- 2025年含油生料带盘根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东华医院麻醉科QoR-40随访表
- 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冯至《江上》
- DB51∕T 2767-2021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 反兴奋剂考试试题与解析
- 建筑工程材料取样及收费标准
- 堤坝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CPIM BSCM__v3_0_VC(课堂PPT)
- 常用的螺纹底孔及公差规定
- 会议审批表模板
- 空调线路安装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检验批填写全套表格+示范填写与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