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前中国纪录片产业赢利模式分析
当前,“纪录片春天”已是业内流行词,纪录片产业化的各种思考和实践如火如荼,然而作为产业,以感性而诗意的“春天”进行描述是不够的,我们更需要弄清支撑这个“春天”得以成型的相关指标和数据,其日照指数、风向风力、土壤条件等因素才是构成一个整体感观上的春天的基础。对于产业化进程中的纪录片领域,赢利模式是其最直接,也是当下最急迫的驱动核心。本文就将对当前中国纪录片产业的赢利模式进行初步的动态性探索。当前中国纪录片领域,播出平台(央视纪录频道)一家独大的核心地位极其突出,其赢利模式也仍然以广告收入为主,这也是纪录片产业链不完善、运行方式单一的一个明显表征。而对于纪录片产业,制播分离、内容生产相对独立更有利于完整产业链打造,已几乎成为共识,真正面对市场、以市场为导向的赢利模式建立才是对纪录片产业建设具有决定意义的产业探索。在此语境下,本文的关注点会更多聚焦于纪录片内容生产的社会机构。笔者认为,当前中国纪录片赢利存在五种主要驱动模式,分别是播出平台驱动、政府驱动、大企业驱动、营销发行驱动和新媒体驱动。一播出平台驱动纪录片诞生于电影,发展于电视。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判断,当前的纪录片制播呈现“一极多元”格局,这一极就是央视纪录频道(CCTV-9)。对于纪录频道自身运营的相关研究已非常充足,本文不再赘言。毋庸置疑,央视纪录频道的开播以及《魅力纪录》栏目登陆央视一套,对纪录片在中国的“显性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推波助澜作用,尤其是《舌尖上的中国》热播,更将纪录片从“小众时代”带进了“公众时代”。在电视仍然是纪录片播出主要渠道的情况下,平台驱动实际上意味着传统的制播模式仍然难以撼动,但与之前电视台“前店后厂”生产模式相比,纪录频道面向社会收购、委托制作等形式的出现,已经为封闭的平台打开了窗口。自2011年开播以来,纪录频道广告收入迅猛蹿升,从2011年的零广告到2012年的2亿元,再到2013年有望突破3.5亿元人民币,为其面向社会收购和委托制作提供了较为坚实的经济基础。目前,纪录频道是国内最大的纪录片买方和投资方,其面向社会委托制作的《活力中国》现实题材纪录片项目,累积投资额将超过1亿元人民币。以“命题作文”形式面向市场招标,央视纪录频道投资,由社会制作机构承制,承制过程由央视纪录频道监理,成片于央视纪录频道播出,版权归央视纪录频道所有。方案招标通过,即支付50%的款项,拍摄完成后,央视纪录频道再支付10%,等成片播出后,即可收取40%尾款——这就是一整套《活力中国》项目监理机制的流程。《活力中国》项目的市场化示范效应明显,但也要看到,相比于目前中等质量纪录片每分钟1万元左右,高端纪录片已逾100万元/集成本的行情下,目前平均10万~20万元/集的招标金额远远难以满足纪录片制作的需求。参与招标的民间制作机构更看重的是该项目的窗口意义,不少机构甚至以远超招标金额的成本制作,例如亿像东方承制的招标单元《极致玩家》,总体投入超过100万元。当前的制播机制中,缺乏播出平台对制作机构的利润回流,无论是额度相对较高的委托制作还是额度更低的内容收购,都不足以满足当下纪录片制作的成本要求,遑论能产生更长远利益的版权分利。对不计成本积极与纪录频道合作的公司而言,他们看中的是平台渠道的搭建和自身品牌价值的提升。“央视纪录频道签约合作公司”对民营纪录片公司而言无疑是一块金字招牌,其价值提升力最直接体现在非纪录片业务领域,据有关人士称,通过制作纪录片并在央视播出,民营公司在宣传片、广告片、形象片等领域的价格升幅巨大,甚至以倍数计,这方面带来的丰厚利润足以补足纪录片本身的微利甚至亏损。当前纪录片投资方对能否在央视相关频道(以纪录频道为主,亦包含科教频道、海外频道等相关纪录、专题栏目)播出极为重视,甚至将其视为影响投资行为的决定性因素,相对而言,地方台、非上星纪录频道的播出在投资因素中的权重就较低。在此情况下,搭建央视播出平台渠道、加大制作纪录片的播出可能性就成为民营制作机构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压倒了节目质量和价格。当前形势下,播出平台对赢利的驱动力内核实质上是其名称中的“播出”二字。这显然不是一个健康的、市场化的纪录片产业的可持续赢利模式,但却是当下行之有效的一种赢利方式。对以播出平台为驱动的产业赢利模式而言,打造投资、制作、播出、发行、利润回流等诸多模块,并以完善的机制保障各方利益,建立完善顺畅的链条,才是长效可持续的赢利模式。二政府驱动和其他很多产业一样,中国的政府扮演着最大的(更多时候是隐形的)核心驱动者和实际埋单方角色。感谢《舌尖上的中国》,让更多的政务人士认知、了解、谈及纪录片,也让政府对影视文化宣传载体的认识从汇报片、专题片、宣传片、广告片、形象片逐步向纪录片过渡。2010年,《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2011年,5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出炉;2013年初,随着中央最高层领导和分管部委领导对纪录片行业的直接批示和重视,更多来自政府、政策层面的倾斜即将到来。当前,广电总局正在研究酝酿一波大力度扶持国产纪录片的动作,新增上星纪录片频道、专项扶持资金大幅增长、设立亿元级纪录片基金等具有震撼意义的政府行为都被列入研究范围。虽然目前尚未见到涉及深层体制层面的改革迹象,但政府的重视、实质性的支持政策和资金等,也将对纪录片产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具体到产业实践层面,来自各级地方政府的投资资金也是当前纪录片产业赢利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纪录片影响的扩大和管理层整体素质的提高,地方政府对纪录片的文化气质、传世效应和深层宣传能力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对纪录片的直接投入也屡见不鲜,当然,也正如前文提及,能否在卫星频道乃至央视播出是衡量投资与否的重要指标。目前看来,政府对纪录片生产的投入方式主要有直接投资和专项转移支付等方式。(一)政府直接投资各级地方政府、公务机关、事业单位等机构的年度预算中都有定额宣传费用,经费量级不等,但相对于当前的纪录片制作成本而言已算十分充裕。当各级政府机关对纪录片的投资敞开窗口之际,这将是纪录片制作赢利的一片巨大蓝海。2005年,联合国地名专家组织与中国的对口部委民政部共同发起了一项关于区域文化整理传播的项目,除了配套的审核流程和官方冠名等,大众化的呈现和传播方式就是每个县域的40分钟纪录片。该制作项目由一家民营纪录片制作公司承担,该公司的制作实力在业内属中上水平,但因其与央视科教频道具有较为良好的合作关系,在获取项目上具有较强竞争力,对部委和地方政府而言,在央视的播出是压倒制作水平和经费的权重因素,因此,该公司顺利地拿到并维护该项目至今。项目由部委划拨部分启动经费,地方政府专门立项并划拨经费,至今已制作播出将近60集,并在持续运转中。项目流程相对复杂:地方政府申报名额,部委专家组考察审批,获得名额后由地方政府划转款项至部委具体负责项目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再划转制作费用至承制公司,节目审查经过了地方政府、部委专家组、央视播出管理方等多道关卡。该项目属于典型的政府投资纪录片项目方式:政府设立一个文化综合项目,纪录片属于嵌入其中的子项。(二)先立项,再转移支付当下的高端纪录片成本飙升,某些项目甚至超越了政府的承受能力,然而迫于特定的文化建设或宣传要求,这些项目的实现方式呈曲线状态,也就是政府立项,通过各种形式转移支付保障费用,实际出资方往往是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一家或多家企业。例如2012年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的大型纪录片《望海南》,由海南省政府出品,国内顶尖的纪录片制作公司承制。因政府对该片的高质量要求,制作方启用了国际化的技术团队,各种特效、再现表演等技术手段占据该片大量内容,也就导致投资成本达到了2000万元人民币左右,如此高额的制作成本溢出了政府的承受能力,最终投资由海航集团承担。该片播出后,取得了良好的反响,对海南省历史文化形象的打造力远超一般意义上的形象片和广告片,因而获得了海南省政府极高的满意度;投资方海航集团虽然在本项目未有获得直接经济回报,然而其支持海南文化宣传的大手笔获得政府的高度认可,可以预期的是今后政府会对其在政策、资源等方面有更大力度的支持和倾斜,这对海航而言是难以用金钱衡量的回报;而制作方一方面通过大投资制作出一部高水准的区域文化纪录片,可以作为政企合作的一个样板,另一方面也实实在在地从本项目获得了高额的利润回报,可谓皆大欢喜。尽管流程相对复杂,创作的自由度相对较小,但对于大多数纪录片生产机构甚至是播出平台的制作部门而言,政府的投资额相对较大,可靠度高,相关资源调配和保障力度较大,属于纪录片赢利的优质项目类。可以想见的是,随着政府对纪录片宣传力的认识深化,对创作题材、内容的进一步放宽,相关约束的进一步放开,政府投资的纪录片将成为各类生产机构争夺的沃土。政府驱动的纪录片项目投资目前难以估计,但仅就笔者所接触的范围而言,政府投资纪录片额度就以千万计,不难想象的是,全国范围内的投资额绝非小数,甚至可与播出平台投资额相提并论。通常由政府投资生产纪录片的价格大大高于播出平台委托制作的价格,这个价格里除了较高质量纪录片的生产成本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应归属于“渠道价值”。另外,在中国特定国情条件下,除了业界顶尖的纪录片制作公司是财力雄厚的地方政府追逐的投资对象外,更多的政府投资纪录片主要还是通过层层的人脉渠道实现,这其中的成本损耗也叠加到纪录片的成本之中,导致政府驱动类纪录片的价格普遍较高。而无论如何,由政府驱动的纪录片赢利模式,其内涵深得政治经济学精髓:政府获得预期的甚至更高的宣传效果,出资方获取政府“转移支付”的资源,制作方获取丰厚的利润,播出平台和受众获得较高质量制作的纪录片,这样各得其所的结果,使得政府驱动赢利模式反而可被称为更具中国特色的市场化模式。三大企业驱动与纪录片的媒体价值笔者在走访数家国内顶级纪录片生产机构的过程中,听到了一个重要的纪录片赢利来源:大型企业投资。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前几年影响力颇大的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该片的承制方——北京三多堂传媒科技公司是业内领先的纪录片制作机构,与央视有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在面对《公司的力量》这样的大制作时,央视首次敞开窗口,与民营公司合作投资制作。在总额逾两千万的巨额投资中,三多堂投入超过700万元,对于民营纪录片公司而言已是一笔巨款,作为合作投资回报,央视给予三多堂三个片尾字幕鸣谢名额,这三个名额便是三多堂获取回报的主要方式。最终,三条片尾鸣谢由三家大型企业购买,为三多堂带来了600万元左右的回报,其投资已回收过半。而《公司的力量》播出后取得巨大反响,其后续发行和出版物等收入,直到今天还在为投资方带来持续而稳定的收益,当初的投入早已回收,后续收益仍在输入。这是三多堂涉足大型纪录片投资并从企业获得回报的第一步。2008年前后,对于非自身宣传的项目,企业对纪录片的投入仍然少见,且难以形成规范的模式和流程。相对而言,近几年,在纪录片的“春天前夕”,大型企业对纪录片的投入更为有迹可循。笔者将其归结为几个主要动因。(一)社会责任驱使当前的大型企业都面临社会责任这个重大的战略任务。国际标准组织专门有ISO26000标准约束大型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对大企业而言,投资纪录片获取的文化效应和美誉度高于投资自我包装的宣传片和商业活动,是显而易见的事;更进一步,通过对地方文化形象打造的纪录片的投资,获得后续的政府的认可和支持,更可获得意料之外的综合收益,这样的投资行为实际上已经超越了社会责任的范畴。前文提到的《望海南》,超过2000万元的金额对任何一家企业而言都是不小的投入,然而正如三多堂负责人所言,这种量级的企业面对这种量级的投入,其眼光早已不在经济效益的回收上,不在一城一池之得失,而是放到了区域社会贡献、企业社会责任和政企关系沟通等更高的企业战略层面。在《望海南》中,海航集团没有提出任何植入性宣传要求,仅仅是在片尾字幕中加入了“鸣谢:海航集团”六个字,相比《公司的力量》平均每条鸣谢200万元的价格,这六个字的价值上涨了10倍。然而对投资方而言,后续获得的企业社会形象、政府的支持和资源的倾斜又岂是2000万元可以衡量的。值得思考的是,作为市场行为,企业的任何投入都需要明确的回收数据支撑,或是经济效益回收,或是社会效益回收。当前中国纪录片项目的本体赢利能力——也就是以纪录片作为商品销售回收能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那么纪录片价值的量化就成为一个在投资报告中难以明晰的区域。在这方面,另一家国内顶尖制作机构——东方良友就提出了一个有意义的概念——纪录片的媒体价值。(二)纪录片的媒体价值纪录片的媒体价值这个概念,是东方良友总经理刘静在谈判过程中急中生智提出的。2011年,东方良友在下属各纪录片工作室的呈报方案中选中了《汽车百年》的方案,随即启动招商方案。其第一目标锁定德国几大汽车企业,通过为国际企业进行广告代理和公关代理的4A公司,《汽车百年》的方案摆在了奔驰全球总部的议事桌上。作为在企业形象打造和公关方面全球领先的企业,奔驰敏锐意识到了该纪录片对公司的意义,决定全额投资该纪录片,投资额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初步意向达成后,在具体细节的谈判桌上,奔驰方面提出获取该笔投资的价值支撑数据的要求,这对国内纪录片而言是勉为其难的事情。良友在谈判桌上提出了“纪录片的媒体价值”,即该纪录片在预期播出的平台和时段的广告价格。当时该片播出平台目标为央视科教频道黄金时段,经过中立第三方对《汽车百年》预期投放平台的广告价格测算,其“媒体价值”超过1800万元,这样的数据支撑是奔驰乐于接受的。对奔驰而言,一个形象短片投资动辄二三百万元,1000万元的投资并非巨大;而且奔驰对纪录片的效果认识远超一般企业,获得“纪录片媒体价值”的数据支撑,可以说是个意外之喜。因其精良的制作,《汽车百年》在央视科教频道、纪录频道先后反复播出,后来陆续发行到国内三十余家地方电视台播出,在奔驰的各种展会和形象展示上,该片也作为奔驰作品播出,并成为上佳文化礼品,林林总总的宣传效应如果都折算成“媒体价值”,恐怕超出奔驰当年投入的数倍不止。对奔驰和东方良友而言,又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更重要的是,这个案例留给我们思考的是纪录片的价值衡量问题。当读者、观者乃至论者都几乎有些疲惫于纪录片的文化价值、社会意义等论调时,“媒体价值”无疑是令人眼前一亮的价值尺度。目前,有关方面正在研究一套科学的纪录片媒体价值测算体系,如果研究成熟,纪录片的媒体价值无疑将成为纪录片价值体系的有力补充,更进一步,成为整个纪录片产业赢利的利器。(三)企业文化和精神传播要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也趋近上层建筑。之所以本赢利模式被称为“大企业驱动”,是因为大企业有投资的能力,大企业也有投资的需求,当企业做到一定规模,金钱只是数字层面意义之后,对更大力量的话语权的诉求,对企业(或企业家)文化、思想、精神的整理、传播需求就成为更高层面的驱动力。其实这可算是人的“超我”意识的体现,这类投资人看中的是更为纯粹的文化、真实和思想,相比其他载体,迅速兴起的纪录片得到他们更多的认可。当然,这类企业也绝非一般企业,要么是拥有家国情怀,要么是行业领袖,有全行业意识而非小我意识;或者是一类族群的代表人物,希望为本族树碑立传。科影和华风集团合作出品的《环球同此凉热》是拥有全球深生态意识的一部纪录片,该片投资方明显不寄望本片赢利,而把更多期待放在该片对社会生态环保意识的唤醒作用,该片由中国环保部在世界气象大会上播出,取得远超以往宣传片的传播效果。央视即将推出的《社会管理》(暂定名)沿用了《公司的力量》的运作方式,目前也正在寻求合作投资方,项目方对投资方的定位就是:具有家国情怀、世界眼光的行业巨头型企业。东方良友正在运行的《下南洋》得到了马来西亚一家华侨领袖企业的全额投资,投资方的领导人是一位传奇般的华侨人物代表,投入巨资的目的只为了真实反映华侨的悲欢离合、波澜壮阔,明言该片不必涉及他本人和家族,欲为华侨族群树碑,不为个人立传。更有甚者,一位企业规模将将进入中流水准的地产老总,主动找到制作机构,言明自己走出农村打工奋斗经历,希望投拍纪录片,不为企业宣传,不为项目赢利,只希望有一部真实、深入反映他的农民工兄弟的一部优秀纪录片。这是社会的进步,是文化的提升,是企业公民文化意识的觉醒。可以期待的是,随着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进一步提升,随着纪录片价值标准体系的完善,随着全社会公民文化意识的不断提高,大企业驱动的纪录片赢利将不再是本文所列举的一个个特例。四营销发行驱动整体上看,前面三种模式仍然是不完全市场条件下的掺有很多中国特色的赢利模式,言其是“模式”,其实有更多的无奈意味在其中。当前的纪录片制作机构赢利方式主要是通过承制获利,制作高质量的纪录片赢利水准也就是15%~20%的毛利润。而通过全球范围营销发行驱动的纪录片本体赢利,才是中国纪录片产业应有的开放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赢利模式。当前国际纪录片市场对中国题材关注度极高,中国纪录片行业“走出去”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2013年4月戛纳电视节上,广电总局领导带队、央视领衔、地方台联合出击,中国军团的盛装亮相引人瞩目,中国纪录片界国际化、世界化的姿态和气象已初见端倪。国际营销发行的常规模式早已不是秘密,而且无论是从内容题材、制作方式、创作思路等方面,关于中国纪录片走向国际的种种建议也被业界熟知。但是当前中国纪录片“走出去”情况也不尽如人意,“细节处见魔鬼”,本文对这一模式只希望借助案例从细节处补充一二。2012年,一家民营制作机构承制了国家民委指导的关于中国民族文化的纪录片。该题材在中国已非新鲜,但真正成系统地、以纪录片理念创作并从定位起就瞄准海外市场的还不多见。该项目从起初的运作架构设置上就加入了一个关键环节:海外发行人。发行板块由一位长年在海外从事文化交流的华人和一位欧洲制片人构成,他们以营销费用基本自理、后期发行收益分红的方式入股该项目,从整体方案、具体内容、宣传短片到样片,前期的每一个环节都全程深度参与。根据与海外收片机构的沟通,当前欧洲对中国的民族题材兴趣度特别高,因为欧洲作为一个多民族共同体,各民族国家之间的隔阂和冲突不断,欧共体的形式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他们急需知道一些外部经验,例如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统一国家,如何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解决民族问题。也就是说,该片实质上的政治意义或许大于文化意义,但这就是当前海外的明确和迫切需求,因此,发行人认为,该项目不能再以中国式的展现民族风情、民族文化为主线条,而更应关注到社会、权力、文化等深层问题,这样才能获得收购方的认可。在前期充分沟通的情况下,该项目的定位和创作紧紧围绕海外需求,制作出的宣传片和样片获得了海外诸多发行方的兴趣,在诸多意向合同中,某些区域的发行达到了5万欧元/集左右的高价,并获得了法国、意大利等区域电视机构的合作拍摄和资金注入意向。如果该项目能顺利运转完成,其投入产出比将是一个极高的数字。这个项目的关键就在于营销前置,在单一项目产品上根据买方需求进行深度定制化生产,这其实是很多高市场化程度的产业惯用的方式,只是在当前中国纪录片生产中还不算多见。另一个重要的启示在于,相对于叙事手法、视听语言手段的国际化这一浅表层面,从深层思想层面了解国际市场需求并切身“置换角色”,想其所想,急其所急,这样的国际化思路才是“深层国际化”,这样的传播才可能达到“深传播”的效果。另外的一些国际营销手段就的确是非常细节层面的问题了。当前国内走向海外的机构仍以电视台、国有公司等大型机构为主,国内常年累积的平台优势使其在国际市场上的行为还带有一些习惯性“坐商”的意味。而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中国区负责人区永卿女士则为我们揭示了她的一些“行商”营销细节:每次大型国际交易会之前,她就会从大会名单中找到自己本次产品的目标销售对象,并在会议之前就与其约定商务会面,在会展现场,更是主动出击,频繁与人交流,并通过诸多公关手段打通多个交易渠道,简言之,用她的一句话概括“我就是典型的行商”。与她类似,前面提到的民族纪录片项目的发行人在每次节展交易会上也几乎是脚不沾地,频频出击,用的是典型的“销售模式”。其实上述的这些细节都是市场营销行为中常见的甚至是最基本的观念和要求,只不过当前国内纪录片界或是埋头创作、或是专注管理,甚至还有以“精神贵族”自居,在市场行为方面的观念、经验和细节还有所欠缺。对一个完善、成熟的纪录片产业而言,全球化的营销发行是赢利主驱动力,播出平台不应该以广告收入作为其赢利的绝对主体,制作机构也不应该只能通过制作费赚取不高的利润。营销观念的深度植入,营销环节的完善构建,主流营销渠道之外的多元丰富的营销实体的加入,营销行为细节的培养和固化,是启动营销发行赢利模式的主要驱动力,更是打造一个完善纪录片产业格局的最重要的模块。五新媒体驱动新媒体是一块苏醒中的纪录片沃土。从2011年开始,网络收购纪录片的价格从原来的30元/分钟迅速提升到100元/分钟,个别作品甚至高达1000元/分钟,超过电视台的购片价格。但是网络总是让人又爱又恨,欲拒还迎又难以捉摸,关于纪录片与新媒体的结合,已是今日纪录片产业研究的热门话题,而纪录片与新媒体结合的赢利方式,至今也在云山雾罩之中。在很多人看来,各大视频网站手中资金充裕,拥有不亚于电视媒体的高消费力用户,而且新媒体传播对影视传播手段、形态乃至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影响,整体而言,新媒体在纪录片产业格局中理应从“多元之一元”成为与播出平台和营销发行并驾齐驱的“新一极”。但这一极何时真正苏醒,当前却是存疑状态。笔者认为,解读新媒体驱动的纪录片赢利模式可从以下三个向度进行。(一)新媒体的纪录片价值与传统电视媒体相似,新媒体的纪录片价值也是有迹可循甚至更为精准的,可以直接精确到个位数(点击)和秒(观看时间),这对于纪录片的新媒体价值体现是有直接作用的。而在价值的另一维度——文化和品牌价值方面,纪录片很可能成为一个视频网站的“高端身份标签”。当前视频网站身份划定已初成格局,搜狐长于影视剧、亲民的优酷拥有最广大用户基础、爱奇艺网主打高端用户牌……而对主打高端路线的爱奇艺而言,纪录片是其重要的身份标签。身份标签这一点,其实从电视媒体的竞争中就能明显看出,在各地上星卫视疯狂娱乐之时,央视却提出“大台有大担当”的说法,除了央视本身权威的新闻之外,明显有别于各强势地方台的就是央视的纪录片大作了。从纪录片中透出的大历史、大文化、大格局、大视野的气度是娱乐节目始终无法企及的,也是央视进一步稳固国家台形象的杀手锏之一。这一点,不光在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皆是如此。当前的各大视频网站颇有电视圈地方诸侯的味道,影视剧、娱乐、惊悚、草根等内容充斥。然而对品质和身份的认知,对网站高层而言并非难事。电视平台的培养、受众文化的提升、新媒体经营的差异化,种种因素,使得纪录片在新媒体的生存、固化和发展上并非遥不可及,新媒体海量的用户、充裕的资金和数据的强力可控性,将使得纪录片更容易在其中找到自身的价值,新媒体也极有可能成为新的驱动极,而这一极的名额,是有限的。(二)新媒体纪录片生态圈打造当前,搜狐、爱奇艺等视频网站领先者已经试水投入进行纪录片的制作,均以低成本、小体量为主,内容和形式还称不上严格意义的纪录片。对于这种投资制作的短期赢利前景,相信从投资额度和力度上看,也是未报太大期望。根本原因在于,与电视平台虽不完善,但却相对完整的“广告+自生产+社会收购(委托制作)+播出+发行”生态圈相比,新媒体纪录片还未形成以其平台为核心的可循环的生态圈。但新媒体的生态特征与电视媒体的大工业化产业形态有很大区别,灵活、快速、多元、边缘等特征决定了新媒体纪录片生态的生长方式。例如《浮生一日》是通过全球网友征集素材剪辑而成的一部“纯空中”纪录片;《边境少女》则是通过网络集资解决了相当部分的摄制经费问题;而《柯尼2012》更是通过网络传播,把亦真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彩钢房租赁与环保节能改造协议3篇
- 智慧渔业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备案
- 少儿艺术培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度企业宣传片制作与市场影响力提升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个性定制装修合同保密条款3篇
- 2025年度建筑废弃物安全处理与施工协议2篇
- 创新创业实战(清华大学)学习通测试及答案
- 2025年度日用品回收与再生资源利用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房产交易首付款及第三方监管合同3篇
- 教研工作季度回顾
- 期末综合测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计划书
- 水土保持方案投标文件技术部分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肇庆鼎湖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专题3-6 双曲线的离心率与常用二级结论【12类题型】(原卷版)-A4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统考学业水平调研测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 2024年人力资源年度工作总结参考(2篇)
- DB52T 1776.1-2023 耕地质量等别评价 第1部分:评价规范
- 社工个人工作述职报告
- 《人力资源管理》大学期末测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BIM工程师年终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