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州科技原创力状况的实证分析
作为南方重要的区域科技中心,广州的综合科技实力在国内大城市中名列前茅,但未来要在广东、乃至泛珠三角地区更好地扮演科技中心的角色,并最终成为国家的一个重要科技创新基地,我们认为,关键是科技原创力能否持续地提高。要达成这一目标,不可或缺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全面评估广州目前科技原创力的基本状况,清醒地认识阻碍其提高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一广州科技原创力的现状及评价(一)科技原创力的定义和主要特征对科技原创力问题的研究在西方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我国学者则是在近几年才开始涉足。迄今为止,对科技原创力的涵义并未形成一致理解,但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论来看,科技原创力大体上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科学技术原始创新的总体能力。具体地说,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获得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以及对科技、经济和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前沿性、战略性技术成果的能力,是这个国家或地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体现。科技原创力的主要特征是:原始性创新必须是理论上的首次提出或首次技术发明;原创性成果一定要对原有理论或技术方法产生重大突破,形成新理论或新工艺;原创性成果一般体现着当今科技发展的尖端水平;原创性成果往往引导其他研究者。(二)广州科技原创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客观、公正地进行科技原创力评价的基础。本文基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兼顾广州目前科技统计的现实状况,考虑到指标值的可获取性,本着客观性、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比性等原则,从科技产出、科技资源、科技环境三方面构建出广州科技原创力评价指标体系(见图1)。图1广州科技原创力评价指标体系(三)广州科技原创力的现状评估与分析(1)科技产出状况。国际科技论文发表情况。科技原创力的形成首先是知识积累,学术论文是科技人员知识创造力的一个表征。因此我们以国际上通用的三大检索(SCI、EI和ISTP)收录科技论文数量来衡量广州这方面的能力,统计研究表明,科技论文大多产生于高校和科研机构。由于广州集聚了整个广东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精华,所以每年三大索引论文发表量均占广东总量的绝大部分。局限于数据采集,仅以2001、2002年为例,这两年广州发表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911、2300篇,分别占广东全省总量的91%和93.5%,科技论文产出在广东省具有绝对优势。高水平科技成果获奖。这是体现科技原创性产出及其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广州的高水平科技获奖成果数量逐年增多,并且在全省获奖成果总量中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见表1),反映出广州的科技原创能力在逐步增强,同时作为区域科技中心城市的地位亦十分明显。表12002~2006年广州市省级以上科技成果获奖总量及在广东的比例专利申请与授权。专利申请与授权是反映科技原创活动的活跃程度与成效的重要指标,其中发明专利的数量较好地体现出科技原创力的水平。采用广州知识产权局和广州统计年鉴的数据,对2004~2007年广州市专利申请和授权总体情况汇总,见表2。表22004~2007年广州市专利申请与授权情况从表2中数据可见,2005~2007年,广州已连续3年专利申请量超万件,发明专利授权以20%~30%的增幅增长。而且,2005年以来,广州市还获得中国专利奖6个,广东省专利奖27个。显然,广州的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都在不断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发明专利是最能体现科技原创能力的指标,虽然广州在这个指标上的增长非常快,但相对比例不大(徘徊在8%~10%之间),绝对数量也不多(数量不足千件),与国外先进水平相差甚远,也落后于国内的深圳和京沪等城市。此外,根据广州市知识产权局2005年完成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广州专利申请排前三位的是:人类生活必需品领域(占28%)、作业运输领域(占18%)和机械工程技术领域(占12%);支柱产业专利申请状况不佳。电子、汽车、石化等六大支柱产业专利申请共4505件,仅占全市总量的11.2%;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申请状况不佳,以2004年为例,全年共申请专利227件,仅占全市总量的2.8%。综上所述,尽管作为科技原创力主要产出指标的专利申请与授权量多年来稳定增加,但发明专利比例和绝对量太低,专利质量不高,支柱产业的产业核心技术“空心化”现象严重;高新技术专利匮乏;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储备,很难满足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需要。技术产品贸易平衡。技术平衡力是根据技术收入与支出的平衡状况来判定技术创新能力,一国或地区的技术优势和弱势可由此体现。通常采用高新技术产品和技术产业的贸易平衡状况两个指标来测定。尽管以此方法来测定技术创新能力有许多不足,但仍可较客观地大体反映出一国或地区的基本情况。基于以上思考,我们对广州的技术产品贸易平衡现状作出如下简要测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状况。广州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近年来在出口总额、出口比重和增长速度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已成为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重要基地(见表3)。但综合各种相关统计资料可看出存在两个明显问题:一是高新技术出口中加工贸易、OED占据主导地位,超过总量的90%;二是外资企业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力,占出口比重超过八成,表明广州内源性高新技术的严重匮乏。若干主要技术产业的贸易平衡状况。技术产业的贸易平衡状况可作为是否具有技术优势的重要标志。我们选择了几个重要技术产业进行2005~2006年的进出口贸易平衡对比(见表4)。表4中主要技术产业的进出口一半处于逆差状态,并呈扩大趋势。贸易逆差说明广州技术创新和产业技术竞争力的相对弱势(技术产业贸易大体反映技术的转移状况,从技术进出口的长期效果分析,进口产品和接受技术转让一般是技术处于弱势的表现)。表32002~2007年广州高新技术及其产品出口表42005~2006年广州若干主要技术产业产品进出口贸易平衡对比(2)科技资源水平。财力资源。作为省会城市,广东的各项科技投入都从广州向全省进行配置,因而成为科技资金配置中心。广州自身也历来重视对科技的资金投入,且力度逐年扩大,金额在全省总投入中占有最大比例,R&D经费占GDP的比重位居全省前列(见表5),且同广东省的平均水平差距逐年扩大。科技经费的不断增长,表明了广州力图不断提升科技原创力的基本政策目标。表52002~2006年广东省和广州市科技资金基本情况科技信息资源。广州是我国信息化首批综合试点城市,公共科技信息平台拥有量居广东省之首,信息网络资源丰厚,信息基础设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7年底城市信息化综合指数已达87.1%,“数字广州”的框架基本形成;现拥有广东省和广州市两级的重要科技信息类数据库等30多个,已经基本形成完整的科技信息网络平台。广州还是全省的科技信息与文献的中心、开发利用和增值服务中心,省、市属的科技文献与情报机构占全省40%左右,加上高校、各类工程研究中心、民间科技与情报机构,科技信息与文献拥有量在全省首屈一指。此外,作为区域科技中心的广州,每年有大量国内和国际科技学术会议及技术交流会、工业展览、产业发展高峰会等,这些科技盛会汇聚了全球科技前沿信息,成为科技信息的重要来源。由上述可见,广州拥有全省最强大的公共科技信息平台和最雄厚的科技信息内容资源存量,信息资源的聚集为广州提升科技原创力提供了良好的信息资源基础。科技人力资源。人才是提升科技原创力的关键战略性资源。截至2007年底,广州以其良好的社会环境及创业和生活条件聚集了数量可观的科技人才,拥有科学家和工程师总量接近10万人,每万人口中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达93人;有63所普通高校,在校学生达67.93万人;全市培养研究生的普通高校和科研机构26所,在校研究生达4.98万人,成为中国智力资源最为密集的城市之一。与此同时,广州科技人才队伍的问题亦非常突出,譬如:高层次人才不足,以两院院士数量为例,由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完成的《2008中国两院院士调查报告》表明,广州与京沪相比相差悬殊,相对排位也未能进入前10名,远不能满足广州的需要(见图2);科技人才密度偏低,目前广州每万人中科技人员只有501人,而北京是947人,南京是807人,苏州是689人,深圳是955人;产业经济发展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2007年广州技能人才总量已达145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约27万人,仅占技能人才总量18.6%,与发达国家30%的比例还有较大差距。图22008中国城市两院院士排行榜(按申报单位所在地区)(3)科技发展环境。硬环境状况。科技发展环境主要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从科技原创力的要求来看,硬环境包括各种物质条件及相对固定的环境条件,广州科技的硬环境目前具有较好的基础。经济发展水平高。广州经济总量已连续15年居全国城市三甲,2007年全市实现GDP为7050.78亿元,按户籍人口计算GDP人均71219元(折合9302美元)。科研基础设施较佳。截至2007年底,全市拥有的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98家,占广东省总数的95%以上,拥有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124家,各类独立研究开发机构168家,国家级、省级大学科技园7个,省公共实验室13家。拥有全省唯一的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大型科学仪器占全省的85%左右,此外还有一批高水平的中试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建成了广州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平台、纳米光电材料与技术基地、生物医药创新平台、广州工业技术研究院、广州抗体技术研究中心等一大批科技创新平台。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国内领先。广州是华南的海陆空交通中心,地铁、机场、高速公路、污水处理等重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城市生态环境较好,2001~2008年,相继获“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迪拜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卫生城市”等称号。软环境状况。软环境由科技原创环境中的政策法规、学术生态与文化、制度、科技体制与管理等因素构成。广州历届政府对科技的“软环境”建设都非常重视,尽管存在不足,但仍取得了良好成效。政策法规环境不断改善。广州在全国率先提出“科技兴市”战略,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科技投融资、科技人才、科技中介及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法规,为科技原始力提升不断改善政策法规保障。人文环境尚不尽如人意。科技原创力的形成和提高,主要基于科技人员与企业对原始创新成果的兴趣与社会对原始创新成果的需求,而这需要培育有利于原始创新的社会人文环境。近些年来,广州的学术生态、学术交流、文化环境也取得了明显进步,但总体上看,还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制度环境不断完善。目前广州在科技人才培养、选拔、使用、流动、评价,激励、保障、创新、创业等方面都相继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制度,如出台《广州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广州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等来促进科技人才进行技术创新,体现市场化水平的市场化指数全国领先,科技体制改革有序进行,政府的制度化科技管理日趋成熟,行政效率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2008年1月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社会治安和城市管理状况问题仍然较多。与国内其他大城市相比,广州目前社会治安形式仍然相当严峻,市政管理缺陷亟待改进,创建和谐、有序、营商环境良好的宽松社会氛围依然任重道远。总之,广州在科技原创力环境指标上,硬环境较好,但软环境建设仍需改进。因此,必须在继续重视建设硬环境的同时,更加注重通过不断的机制和体制创新来优化软环境,力争培育有竞争优势的、促进科技原始创新的优良土壤。二制约广州科技原创力提升的主要问题分析(一)科技投入配置效率低下,产出效率不佳广州近年来不断加大科技资金的投入力度,尽管远未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占GDP的2%~3%以上),但投入规模和增速十分明显(见表6)。值得注意的是,投入的增强并未带来预期的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绩效令人失望。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是科技经费资助的重点领域,但产出状况却不佳,据市科技局提供的数据,广州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中,仅24%有专利申请,平均每家企业1.6件,电子信息类企业专利申请量几乎为零。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稳定增长,但与产业经济关联度低,如2006年广州高校共申请专利1203项,仅为全市总量的9.78%,获得专利授权为408项,仅占总量的6.4%。以上分析提示我们:要提升广州科技原创力,必须对科技投入的配置方向和方式进行新探索,以提高这种稀缺资源的投入产出效率。表6广州市2002~2006年研发经费投入总额及所占GDP比重(二)发明专利总量低,难以对经济发展提供足够“技术源”支持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是科技原创力水平的直接体现,其总量和技术领域分布也最能反映产业竞争力的水平和优势产业的分布。从前面的分析可知,广州市专利授权量中发明专利仅占8%~10%,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明专利严重不足,与国外先进水平和国内京沪等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这种专利产出状况显然难以为广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足够“技术源”支持。此外,尽管广州的科技资源基础雄厚,高校和科研机构密集。但囿于目前科技评价体制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掣肘,相当多的发明专利并未转化为对产业经济发展的支撑。科技创新不能是经院式的纯粹学术研究,而必须寻求对经济发展发挥更大效用。因此,如果从促进科技原创力转变为经济竞争力的着力点考虑,提高有效发明专利总量、优化发明专利的技术分布领域,应该成为增强科技原创力的重点。(三)激励机制缺陷尚多,高水平科技原创人才很难脱颖而出有效激励是唤起科技人员创造热情和潜能的动力源之一。广州的激励机制建设成绩斐然,但问题仍然不少。譬如,从激励方式看,有短、中、长期激励,但目前短中期激励做得较好,长期激励相对较差;从激励手段看,有薪酬、红利、股权、个人发展机会、研发资助、财税政策、科技奖励、社会荣誉等,广州虽然都有运用,然而无论是公平性、透明性、普遍性等方面均还不尽如人意;从激励对象看,好的激励机制应当具备广泛覆盖面,但目前相当部分科技人员难以感受到激励的存在;从激励获得的公平、公正性看,目前科技人员对此诟病甚多,认为激励获得的人为因素远未消除,激励效果不佳。激励机制的缺陷,影响了科技队伍创造潜能的发挥,降低了激励效果和广州对科技资源、科技人才的吸引、凝聚能力,导致了近年广州的人才流失率上升,更严重的后果是高水平科技原创人才很难脱颖而出,这对急于提升科技原创力的广州的影响不言而喻。因为原始创新实力的竞争,实际上是高端科技人才的竞争,如何弥补这方面的短缺,是能否建成“创新型广州”、扮演好区域科技中心和国家的重要科技创新基地的角色,实现产业升级转型、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四)科技评价体制存在瑕疵,原始创新成果产业化渠道不畅评价对科技创新具有导向作用,目前广州的科技评价体制还存在不少瑕疵:标准不合理导致的虚假科研、学术行为失范并不鲜见;职称型科研问题严重,使得部分科技资源空耗;一些科技项目评价存在重形式、走过场的倾向;不切实际的科技评价导致科技人员急功近利、浮躁浮夸和短期行为;项目审批、项目结题评价等的客观公正性仍须改进;“非共识”项目缺乏科学合理的遴选机制;偏重论文、著作、获奖、专利数据,忽视产业化开发等。这些问题虽然是局部现象,但对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科技原创成果产业化等产生了不良影响。现有科技评价体制对科技原创成果产业化的引导作用不强,必然导致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渠道不畅,相当一部分科技创新未能产生经济效益。科技成果不具有储藏功能,若不尽快推向市场,实现产业化,价值将大打折扣。可见,必须进一步加快科技评价体制的改革,促进科技对广州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升。(五)硬环境在若干方面仍有不足,软环境存在较多缺失提升科技原创力需要良好环境支持。广州的硬环境位居全国城市前列,经济总量、生活环境、私人消费和服务、基础设施质量、城市自然环境、创新资源、产业基础等指标均排全国城市前茅,2008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6》显示,广州城市竞争力总体排名在大陆区域中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居第四。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广州在市区交通、城市管理、空气和水的质量、环保、科技基础资源等若干方面,还有诸多不足。另一方面,虽然广州的软环境也拥有许多优势,但弱点也十分明显。譬如,学术生态和文化环境与京沪等地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社会治安依然严峻,科技中介素质和服务质量不高,科技竞争环境还需要改进,科技评价的制度设计问题尚多,科技体制改革尚未完成,科技资源的共享与有效利用程度仍然不高,科技文化、道德诚信、现代民主法律制度、市场经济制度体系等的建设还任重道远。三提高广州科技原创力的若干政策建议(一)重视科技投入-产出效率,争取科技原创的局部突破广州已进入必须以科技创新寻求产业竞争优势的发展时期,提高科技原创力也已进入必须重视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阶段。政府不仅要注重科技投入总量的持续增加,更要关注科技投入与产出的效率。政府科技资金要向科技资源基础雄厚、产出比重高、增势明显、市场前景广阔的产业倾斜,力争局部领域的突破,推进科技产出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在资金使用上,对产值比重大、竞争优势明显的技术产业(如交通运输设备产业、信息技术与电子制造业),应以引导和杠杆作用为主。而对产值比重低、增速不明显、进出口技术平衡力弱,但市场前景广阔的新技术领域(如生物技术),应强化主导功能,给予最大限度的扶持,强化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发,力求抢先取得突破,提升广州的“技术源”地位。总之,“有限目标,重点突破”,是提高科技原创力的正确战略选择。(二)强化产学研通力合作,促进科技原创成果的产业化步伐应致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高效合作的顺畅通道,提升广州的产业技术能级,发展强大的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科技原创成果的产业化。目前迫切需要做好以下工作:继续强化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对周期长、投资大、风险高、社会效益好的科技原始创新活动,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公共科技创新平台为依托,吸引多元化社会主体参与;选择具有战略性、关键性的有限创新目标,整合科技资源,逐步实现重点突破;加大政府对科技中介的扶持,重点发展一批综合服务功能强、品牌号召力大的科技中介机构,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让,促进技术与市场紧密结合;加大对校企合作科技项目的支持,尤其要重点扶持科技创新能力强、产品市场前景广阔、附加值高的骨干企业,推进技术进步贡献率稳步提高。(三)探索普适性和长效性的分配激励机制,提高科技人才的比较社会地位原创实力的竞争,实际上是高端人才的竞争。如何弥补科技人才的短缺,是广州提升科技原创力和城市核心竞争力、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关键。然而,应当承认,对科技精英给予高待遇、重奖、高额安家费等分配激励方式的“边际效应”已经弱化,这些方法各地也容易复制,其作用缺乏普遍性和长效性。因此分配激励迫切需要探索创新性的做法,方向应当是:坚持以岗位责任为基础、绩效考核为依据,真正实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引导建立以创业股、技术股,股票期权,培训或深造,带薪休假等内容组成的多元激励模式,短、中、长期激励有效结合,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与此同时,精神激励作为物质激励的补充仍然需要,因为这是科技人才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标志。归而论之,就是一定要创造性地运用好物质和精神两种手段,不断提高科技人才在全社会的比较社会地位。(四)用好国内外两方面资源,拓宽科技原创力的支撑源泉在全球化的时代,只要以开放的视野,科技原创能力提高完全可以借助于更加广泛的科技资源和力量,这也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和成功经验的总结。对国内外两方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定期存款合同模板
- 市场咨询合同范文
- 银行贷款合同补充协议范本
- 洗衣机预售合同补充协议
- 入职承诺诚信宣言
- 个人借款合同的填写说明
- 购买版权服务合同
- 高校校园超市销售合同
- 家居订购购物合同
- 借款合同样本公司与个人
- 多发性硬化指南
- DB11T 2034-2022汽车加气站安全运行技术规程
- FZ/T 70015-2022针织紧身服压力的检测方法及评价
- 公司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安全管理台账
- 武汉市硚口区面向社会公开招考217名社区干事【共500题含答案解析】模拟检测试卷
- GB/T 1348-2019球墨铸铁件
- GA/T 1030.1-2017机动车驾驶人考场使用验收规范第1部分:驾驶理论考场
- 第1课 实验课的安全
- 《研究生英语精读教程》(第三版·上)课件
- 新航道课件-雅思小作文一
- 2022年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组织知识清单一览表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