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企业竞争力分析_第1页
旅游产业企业竞争力分析_第2页
旅游产业企业竞争力分析_第3页
旅游产业企业竞争力分析_第4页
旅游产业企业竞争力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旅游产业企业竞争力分析

2004年中国经营报企业竞争力监测体系包括上市公司1143家,比2003年增加39家;商贸旅游类企业86家,比上年增加1家;旅游上市公司21家,数量保持不变,但其中有两家名录发生了变化。北京京西风光旅游股份公司与海南寰岛实业股份公司因连续两年亏损被证券交易所“特别处理”(即ST),因而不在2004年的竞争力测评范围,同时又增加了西藏圣地股份有限公司和国旅联合股份有限公司两家旅游类上市公司,因而测评公司数量没有变化。一从2004年CBCI指数看旅游行业竞争力变化不同行业由于生产与需求的差异大,同时由于很难找到一套统一的标准度量,行业之间的竞争力很难比较。CBCI指数是以企业相关数据为基础,经过计算和转化后可以直接进行比较的标准值。为了便于比较和排序,CBCI指数被转换为0~1000的数值。因此,一个行业中企业的CBCI指数(总和或平均值),不仅能够成为反映该行业竞争力的一个可靠标准,而且利用这一指数,也可以进行不同行业之间的竞争力比较。以企业CBCI指数衡量旅游行业竞争力可以作为行业抗风险能力的一个指标。企业CBCI指数反映出的行业竞争力越高,说明行业抵御外来风险的能力越强。2003年,我们根据21家旅游企业CBCI指数在全行业中的排名情况,得出了旅游行业竞争力在所监测的17个行业中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的结论。[1]从2004年旅游企业CBCI指数在全行业的排名看,旅游行业的整体竞争力较2003年有小幅度下降。以并重模型对1143家企业竞争力指数排名为例[2]2004年,除了旅游上市企业中得分最高的是大连亿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华侨城)比2003年有较大提升外(竞争力指数为452.92,在全行业中排名31位)[3],其余排名区段的旅游企业大都表现出得分增加,但在全行业中排名下降的特点(表14-1)。比较2003年和2004年旅游企业CBCI指数在全行业中的名次,可以看出:全行业竞争力前100强,2003年和2004年旅游企业均有1家;前200强,2003年有2家,2004年仍为1家;前300强,2003年4家,2004年为3家。2003年,有11家旅游企业的竞争力排名在全行业600名之前,占监测旅游企业总数的52.38%;而2004年仅有7家旅游企业竞争力排名进入前600名,占旅游企业的33.33%。比较2003年与2004年旅游企业的全行业排名与竞争力得分情况,前三名互有交错:得分最高的旅游企业名次(第31名)和CBCI指数(452.92)比较,2004年都超过2003年的旅游企业的名次(第43名)和分值(419.98);得分第二的旅游企业排名下降,但CBCI指数上升;得分第三的旅游企业则表现出在全行业的名次和CBCI指数同时增加的特点。其余旅游企业大多表现出CBCI得分增加,名次下降的特点。由于CBCI的得分是旅游企业在总体排名中相对位次的反映,大多数旅游企业得分上升位次下降这一现象表明:2004年,各行业的CBCI指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旅游行业的竞争力是整体下降的。表14-12003~2004年旅游行业竞争力比较(并重型)全行业排名区段2004年2003年数量变动企业排名(CBCI)数量企业排名(CBCI)数量1~10031(452.92)146(419.83)10101~200173(314.54)1-1201~300251(315.06)

263(312.99)2281(289.18)

289(287.59)20301~400372(293.76)

393(291.71)2337(279.70)1+1401~500454(284.31)

465(283.61)2429(266.83)

431(266.52)

455(263.98)

468(261.62)

496(258.95)5-3501~6000543(253.79)1-1601~700602(272.1)

643(269.15)

665(266.85)

670(266.68)

678(266.05)5633(245.19)1+4701~800702(263.51)

764(257.06)2712(238.39)

794(230.65)20801~900822(251.42)10+1901~1000963(233.94)1969(208.13)

991(202.12)

994(201.15)3-21001~11001010(223.57)

1041(215.2)

1082(191.41)

1090(181.61)41011(197.70)

1017(196.06)

1032(191.07)

1066(172.49)401101~11431118(114.66)10+1合计2121注:表中企业排名是旅游企业在全行业的名次,括号中的数字是反映其在全行业中所有企业排名相对位次的CBCI指数。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经营报竞争力数据库相关数据整理。表14-12003~2004年旅游行业竞争力比较(并重型)旅游业属于依托性很强的行业,它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依托于其他行业的发展。旅游业发展所需的一些基础设施如住宿条件、交通配套设施决定了旅游者的便利程度。除了上述硬件条件外,旅游业还特别容易受到一些涉及公共安全的经济事件、政治事件和其他社会事件的影响。2004年CBCI指数所反映的旅游行业整体竞争力下降,主要原因是受2003年2~6月间在广州、北京等地爆发的“非典”的不利影响,导致2003年旅游企业业绩大幅度下降。从表14-2中主要旅游上市公司的业绩看,大多数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每股收益等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表14-2)。受“非典”影响,我国旅游业出现了1989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根据国家旅游局的数据,2003年旅游收入比2002年下降了12.4%。表14-2主要旅游上市公司业绩变动情况单位:%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每股收益西安饮食+38.97+20.14-19.91中青旅控股-35.4-60.93-61国旅联合+215.35-15.95-15.89深圳华侨城-16.34-15-63.58桂林旅游-34.75-79.77-78.47首都旅游-18.27-19.43+6湖南华天+20.54-21.23-27.19上海锦江-4.47-35.66-35.65深圳新都-25.5-77.56-75%注:表中“+”号表示增加,号表示下降。资料来源:根据各公司《2003年年报》相关数据计算。表14-2主要旅游上市公司业绩变动情况二旅游上市公司竞争力:变化与源泉一个旅游企业通常更为关心的问题是,与行业内的其他企业相比,它是否具有足够的竞争优势,具有什么样的竞争优势。因为只有行业内已经存在的企业之间才具有直接的、现实的竞争关系。在这种竞争关系中,企业拥有的竞争优势越大,具有的竞争力越强,在竞争中生存下来的机会就越大。而只有在每一次竞争中生存下来的企业,才有变得更大更强的可能,也才有机会去面对未来的、来自行业内外的潜在竞争。1.旅游上市公司竞争力等级变化与比较为了便于分析旅游上市企业的竞争力特点,在2003年的竞争力报告中,我们根据企业的竞争力得分(规模效益并重型),把所监测的21家旅游上市企业的竞争力划分为五个等级。第一级,竞争力很强(第1名);第二级,竞争力较强(第2到第5名);第三级,竞争力一般(第6到第12名);第四级,竞争力较弱(第13到18名);第五级,竞争力弱(第19到21名)。为了便于分析两年之间不同竞争力集团中成员的变动情况,这里我们沿用这种竞争力等级的划分。从表14-3可知,2004年旅游上市公司处于竞争力第一集团的是大连亿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商贸旅游行业排名计算的CBCI指数为610.73,竞争力最强,比第二名得分高出约192分。排名第二到第五的企业属于竞争力第二集团,竞争力比较强,包括深圳华侨城、国旅联合、桂林旅游和上海锦江四家企业。2004年竞争力处于第三集团的旅游企业有首都旅游、石家庄国际、西藏圣地、美都控股、上海新锦江、峨眉山旅游、湖南华天等七家企业。中青旅控股、西安饮食等六家企业竞争力较弱,属于第四集团。黄山旅游、大连圣亚和广州东方宾馆的竞争力最弱,属于第五集团。表14-32003~2004年旅游上市公司竞争力不同等级比较竞争力等级名次2004年2003年一级(很强)1大连亿城(610.73)深圳华侨城(627.67)二级(较强)2深圳华侨城(418.87)中青旅控股(497.65)3国旅联合(415.98)上海锦江(466.2)4桂林旅游(389.21)首都旅游(464.24)5上海锦江(386.37)桂林旅游(454.45)三级(一般)6首都旅游(376.06)海南寰岛(438.49)7石家庄国际(375.09)湖南华天(438.1)8西藏圣地(359.07)上海新锦江(434.95)9美都控股(354.96)张家界旅游(432.03)10上海新锦江(351.77)黄山旅游(428.72)11峨眉山旅游(351.53)大连圣亚(422.32)12湖南华天(350.66)峨眉山旅游(411.66)四级(较弱)13中青旅控股(347.12)上海国旅(403.22)14西安饮食(338.14)西安饮食(393.62)15张家界旅游(330.3)广州东方宾馆(365.7)16深圳新都(305.96)深圳新都(358.25)17上海国旅(291.54)西安旅游(357.05)18西安旅游(279.89)大连亿城(352.76)五级(弱)19黄山旅游(246.77)石家庄国际(350.73)20大连圣亚(233.14)美都控股(344.55)21广州东方宾馆(139.95)京西旅游(321.51)注:括号中的数字为旅游企业在商贸旅游类企业中的CBCI指数值。表14-32003~2004年旅游上市公司竞争力不同等级比较比较2003年与2004年竞争力五个等级,如下企业的竞争力排名变化较大,值得重点关注与分析。(1)大连亿城。大连亿城竞争力排名从2003年的18位一跃到2004年竞争力的第一把交椅,成为2004年竞争力最强的旅游企业。(2)中青旅控股。2004年,中青旅控股的竞争力下降幅度较大,从2003年的第2名(第二集团)跌落到2004年的第13名,进入竞争力较弱的第四集团。(3)石家庄国际。石家庄国际2003年的竞争力属于最弱级别(第五集团),位列旅游企业竞争力19位,但2004年上升到第7名,竞争力从最弱的第五集团提升到有一定竞争力的第三集团。(4)美都控股。美都控股情况与石家庄国际相似,竞争力从2003年的第20名(竞争力最弱)提升到2004年的第9名,企业竞争力进入第三集团。(5)黄山旅游。黄山旅游2004年竞争力排名第19位,处于竞争力最弱的第五集团,竞争力下降幅度比较大。2003年,黄山旅游还属于旅游企业竞争力的前十强,具有一定的竞争力(第三集团)。(6)大连圣亚。大连圣亚2003年的竞争力排名紧随黄山旅游之后,位列11名,2004年竞争力出现大幅度下降后仍与黄山旅游相差一位,排在20位,同属于竞争力最弱行列。2.企业竞争力变化的源泉:结构分析根据中国经营报企业竞争力监测选取的指标情况,企业竞争力可以进一步细化为企业的规模竞争力、效率竞争力和增长能力。规模竞争力通过企业规模方面的指标,包括销售收入、净资产、净利润等来反映,体现企业在规模方面的相对竞争优势。效益竞争力则用企业效益方面的指标来反映,主要包括总资产贡献率、净资产利润率和全员劳动效率,表明企业在效益方面的竞争优势。而企业的发展能力则用近三年的净利润增长率和销售收入增长率情况来衡量,其数值的大小反映了近三年企业发展速度的快慢,能够较好地反映企业的发展能力。2004年旅游企业竞争力的变化,最终要从上述指标变化,并反映为规模竞争力、效益竞争力和发展能力的变化。因此,比较2004年企业竞争力的结构变化,就可以清晰地看到企业竞争力发生重大变化的源泉。图14-1至图14-4是根据旅游企业在规模竞争力、效益竞争力和发展能力方面的标准得分画出的曲线图。横轴上的数字代表根据并重模型得到的旅游企业竞争力名次。图14-1反映了2004年21家旅游上市公司竞争力的结构特点。第一名大连亿城的三类竞争力发展很不平衡:发展能力最强,效益竞争力和规模竞争力一般。事实上,正是由于其发展能力远远超出其他企业(几乎是发展能力第二名国旅联合的4倍),而使其从2003年的第18名一跃成为榜首。第二名深圳华侨城的规模竞争力和效益竞争力在21家企业中都位列第一,但发展能力很差,居于所有旅游企业的倒数第二。这使深圳华侨城的总体竞争力从2003年的第一下降到2004年的第二。第三名国旅联合的总体竞争力主要来自发展能力:其发展能力仅次于大连亿城,在所有企业中居于第二位,其效益竞争力较强,而规模竞争力一般。图14-12004年旅游企业的规模竞争力、效益竞争力与发展能力总体看,竞争力前十位的旅游企业除了第四名桂林旅游和第六名首都旅游外,其他企业竞争力结构很不平衡。而且从三种竞争力的影响力度方面,发展能力与规模竞争力的影响比较大。企业排名的变动(上升或者下降)主要取决于两者的相对强度。从第11名到第18名,尽管竞争力结构分布不平衡仍是主要特征,但三种竞争力之间的差距不如前十强大。而企业整体竞争力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规模竞争力和效益竞争力的相对强度。最后三家企业,即第19名到第21名,企业竞争力的决定力量是效益竞争力的强度和走向。图14-2至图14-4对2003年和2004年旅游企业三种竞争力进行了比较。相对于2003年而言,2004年旅游企业竞争力结构变化的基本特征是;规模竞争力基本相同;效益竞争力有一定变化(上升或者下降);发展能力的变动很大。图14-22003~2004年旅游企业规模竞争力比较图14-32003~2004年旅游企业效益竞争力比较图14-42003~2004年旅游企业发展能力比较下面,我们结合图14-1至图14-5,详细分析竞争力变动比较大的旅游企业。(1)大连亿城。图14-1至图14-4中,横轴数字“1”所对应的位置代表“大连亿城”。比较图14-2和图14-3,可以看到,2003年,大连亿城的企业竞争力比较弱,三种竞争力得分都为负值,CBCI得分排在旅游企业的18位。2004年,其规模竞争力基本没有变化;效益竞争力提升较大,从2003年的后几名上升为2004年的前7名;发展能力“暴涨”,至少比2003年增加了8倍,企业的总体竞争力也从第四等级上升为第一等级。从2004年大连亿城的竞争力结构特点看(图14-1),大连亿城发展能力继续保持高增长的可能性不大,但效益竞争力和规模竞争力还有较大的增长潜力。(2)深圳华侨城。图14-1至图14-4中,横轴数字“2”所对应的位置代表“深圳华侨城”。从图14-1看,深圳华侨城的规模竞争力与效益竞争力都比第一名大连亿城强很多,但发展能力相当弱。深圳华侨城是2003年旅游企业竞争力最强的企业,其规模竞争力,效益竞争力都远远超过其他企业(图14-2、14-3、14-4)。2004年,华侨城的三类竞争力下降幅度都比较大。不过,下降后的规模竞争力和效益竞争力仍居21家企业榜首。其发展能力2003年本不突出,2004年则进一步下降到旅游行业的倒数第二(图14-4)。可见,规模和效益竞争力是该企业的强项,但发展能力一直是其企业竞争力的软肋。(3)国旅联合。图14-1中排在第三位的是国旅联合,2004年,该企业的发展能力特别突出,仅次于第一名的大连亿城;效益竞争力一般,规模竞争力较弱。该企业的规模竞争力和效益竞争力还有一定的改善空间。由于缺乏国旅联合2003年的数据,所以在图14-2、14-3、14-4中没有该企业的代码“3”。(4)桂林旅游。2004年桂林旅游的竞争力排名第四。从图14-1看桂林旅游的竞争力分布比较均衡:其规模竞争力、效益竞争力和发展能力都居于中间位置(第10名左右)。但其总体竞争力却位列第四,这又一次印证了2003年报告中得出的“均衡发展也能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结论。与2002年相比,桂林旅游的三类竞争力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效益竞争力下降最大,发展能力次之,规模竞争力下降幅度最小(图14-2、14-3、14-4)。不过,在2003年旅游企业业绩整体下降的大背景下,桂林旅游所受的影响并不算大,其整体竞争力还从2003年的第五名上升到2004年的第四名。(5)石家庄国际。从2004年竞争力结构分布看(图14-1):发展能力位居旅游企业的第三,效益竞争力居中,规模竞争力较弱。与大连亿城类似,石家庄国际也是一个主要因发展能力增强而使综合竞争力大幅度上升的企业,竞争力从2003年的第19名上升为2004年的第7名。从三类竞争力的变动看(图14-2、14-3、14-4),石家庄国际除了规模竞争力有小幅下降外,效益竞争力和发展能力均比2003年有相当的提升,这是在2003年旅游行业整体竞争力下降的大背景下,该企业竞争力排名大幅度上升的重要原因。(6)美都控股。美都控股2004年竞争力也得到大幅提升,从2003年竞争力排名第20名上升到2004年的第9名。美都控股的竞争力分布结构与石家庄国际类似:发展能力很强,但规模竞争力与效益竞争力一般。不过,发展能力与效益竞争力都比石家庄国际稍弱,但规模竞争力比石家庄国际要强(图14-1)。与2003年相比,美都控股的规模竞争力有小幅下降,但效益竞争力与发展能力均有不同程度增加,特别是发展能力的上升幅度比较大(图14-2、14-3、14-4)。(7)中青旅控股。2003年,中青旅控股的规模竞争力,效益竞争力和发展能力发展非常均衡,三项指标在单项排名中都居第五位,但最后的竞争力却上升到第二位。[4]2004年中青旅控股竞争力的跌幅很大,从第2名下降到2004年的第13名,下降了11位。竞争力也失去了均衡发展特征:规模竞争力较强,而效益竞争力与发展能力都比较弱(图14-1)。从图14-2、14-3、14-4可以看到,与2003年相比,中青旅控股的效益竞争力和发展能力有相当程度的下降,虽然规模竞争力没有什么变化,但这显然对其综合竞争力产生了相当不利的影响。(8)黄山旅游。黄山旅游2003年的竞争力结构特点是:优势不明显,劣势也不突出。但由于该企业的三类竞争力均处于旅游企业的中游水平,因而2003年总体竞争力仍位列第十。2004年,由于该企业规模竞争力、效益竞争力和发展能力大幅度滑坡,企业综合竞争力下降到第19位,跌入竞争力最弱的集团。而且,从竞争力的分布看,该企业三类竞争力都没有什么优势。(9)大连圣亚。2003年,大连圣亚的竞争力特点是:效益竞争力相当强(前三名),但规模竞争力和发展能力很弱。这种竞争力分布结构使其位居2003年旅游企业竞争力第11名(表14-3)。2004年,大连圣亚的效益竞争力出现相当的滑坡,规模竞争力和发展能力也有一定的下降(图14-2、14-3、14-4),其综合竞争力排名下滑到20名。从大连圣亚三种竞争力自身的优劣比较来看,发展能力贡献最大,效益竞争力贡献最小(图14-1)。(10)西藏圣地。西藏圣地是2004年新进入竞争力数据库的旅游企业,在竞争力排名中位于第八。从图14-1可以看到,西藏圣地的发展能力比较强,这一单项竞争力处于21家企业的第四位。效益竞争力也不错,处于中游水平。规模竞争力很差,为21家企业的倒数第一。因而其竞争力的主要来自发展能力和效益竞争力。三人气指数对旅游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分析企业的竞争力不只反映在企业的销售收入、净利润或者劳动效率这样一些可以直接量化的“硬”指标上,在企业的品牌形象、用户忠诚度等“软”指标上也会有所体现。从一定程度上说,这些“软”指标对企业竞争力更加重要,因为企业基于其上的竞争力要牢固得多,持久得多。与增加企业的销售收入、净利润等“硬”指标相比,培育一个企业在用户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显然要困难得多。而这种形象一旦建立起来,竞争对手要想改变的难度也要大得多。《中国经营报》通过对专业人士和公众的调查,获得了企业在品牌形象、品牌忠诚度等相关“软”指标的数据,并加以标准化处理,推出了企业的“人气指数”。这使企业“软”指标竞争力得以通过标准的量化指数较好显示出来,企业竞争力得到较为全面的反映。2004年的企业竞争力监测推出了300家企业的人气指数,并在同时考虑企业竞争力的基础指数和人气指数基础上,获得了这300家企业竞争力的最后排名。在这300家企业中,旅游企业仅有3家,它们是大连亿城、深圳华侨城、国旅联合,比2003年减少1家。[5]这些企业分别是旅游企业竞争力的第一名至第三名。其人气指数排名与最终排名情况如表14-4:表14-42004年旅游企业的人气指数与名次变化名称基础指标名次人气指数名次最终名次旅游企业最后排名大连亿城31197831深圳华侨城2511351922国旅联合2631331973表14-42004年旅游企业的人气指数与名次变化根据300家企业人气指数排名,进入排名的三家旅游企业人气指数都不高,国旅联合的人气指数最高,但也仅排在第133名,深圳华侨城和大连亿城分别排在第135和197位。有趣的是,三家企业在基础指标的名次与人气指数的名气正好倒过来:基础指标竞争力从高到低的企业正好对应人气指数从低到高。大连亿城的人气指数排名显然远不如基础指标排名显著。在1143家企业基础指标竞争力排名中,大连亿城排在31位,排名相当靠前,而在人气指数的排名为197,是三家旅游企业中人气指数最低的。人气指数所反映的企业“软”竞争力的低下使大连亿城在最终排名中下降到了83位。尽管如此,但由于其基础指标的竞争力远远超过其他旅游企业,该企业仍高居旅游企业竞争力榜首。深圳华侨城、国旅联合的情况与大连亿城不同,它们的人气指数很强,超过基础指标排名100多位。以深圳华侨城为例,其人气指数排名超过了基础指标排名116位:基础指标排在251位,而人气指数为135位,人气指数居于中等水平之上。人气指数所反映的品牌等方面的“软”竞争力使深圳华侨城在1143家企业中的排名上升到了第192位,同时也缩小了其在最终排名中与深圳华侨城的差距。在综合考虑人气指数的情况下,与2003年相比(表14-5),2004年的旅游企业具有如下特点:表14-52004年旅游企业的人气指数与名次变化名称基础指标名次人气指数名次最终名次旅游企业最后排名深圳华侨城46130801中青旅控股173751182上海锦江2811332083首都旅游2893043044表14-52004年旅游企业的人气指数与名次变化第一,进入人气指数排名的企业数量减少(从四家减少为三家),人气指数所反映的品牌现象和品牌忠诚度等方面的竞争力有所下降。2004年旅游企业人气指数排名最高的国旅联合(第133名)只相当于2003年人气指数排名第三的上海锦江(第133客)。第二,同时两年进入人气指数排名的旅游企业只有深圳华侨城一家。其人气指数排名和基础指标排名都同时下降:2004年,人气指数从130位下降到135位,基础指数从46位下降到251位。这种变化使深圳华侨城从一个人气指数弱于基础指数的企业变成了人气指数强于基础指数的企业。第三,2003年进入人气指数排名的中青旅控股、上海锦江和首都旅游,由于竞争力大幅度下降,在基础指数中的排名都在600名之后,因而没有被包括在人气指数排名中,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品牌竞争力一定比进入人气指数排名的企业低。特别是中青旅控股,近两年通过资源整合和品牌运作,已经建立起了相当的品牌美誉度和忠诚度。除非企业发展重大变故,否则这种竞争力不可能在短期内消失。第四,2004年,作为两度进入人气指数排名的深圳华侨城,其基础指数排名和人气指数排名大幅度下降,同时在旅游企业竞争力排名中位居第二的事实可能意味着: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旅游企业的基础竞争力与品牌竞争力2003年有所下降。总之,2004年,综合考虑旅游企业的品牌形象、商誉和品牌忠诚度等因素的影响后,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力排名没有变化,但三家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差距有所缩小。四企业竞争力与旅游企业经营的多元化趋势1.旅游上市公司的类型与竞争力特点中国经营报竞争力监测体系的21家旅游上市公司,从经营的业务特点看,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以旅游资源为经营主体的“资源类旅游公司”,如深圳华侨城、桂林旅游等。这类企业主要以所在地的旅游资源为依托,其收入来源主要靠门票、索道以及提供住宿、餐饮、客运等服务。第二类主要以酒店经营为主的“酒店类旅游公司”,如上海锦江、广州东方宾馆等。这类企业主要通过提供酒店的住宿、餐饮、娱乐以及其他相关服务来获得收入。第三类是以旅行社业务为主的综合类旅游公司,如中青旅控股、上海中国国旅等。资源类公司大多依靠各地的国家级的著名风景区资源,具有一定的垄断性,竞争的地域性特征明显。由于这些景点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比较稳定,一般不会有游客猛增猛落的情况,公司收入较为稳定,因此在旅游上市公司中的业绩一直比较好。但是,这类公司也存在主业比较单一、缺乏成长性内在缺陷。由于受到环保、可持续性发展要求的约束,自然资源,特别是黄山、峨眉山这样的风景区,不能随意开发新项目的,只能靠继续完善现有景区和深层次开发景区的内在价值来吸引旅游者。酒店类旅游企业的经营内容也比较单一,收入主要来自酒店的住宿、餐饮、娱乐,这极大地限制了企业的发展空间。近几年来,我国酒店的客房数逐年增加,但市场需求并没有大幅度上升,这使酒店类上市公司成为竞争最为激烈的旅游企业,同时也导致很多酒店一直在微利和亏损的边缘经营。酒店类旅游企业经营的艰难还与酒店业的规模档次结构不合理,与市场需求结构不相匹配有很大关系。酒店业经过二十余年发展,形成了“两头小,中间大”的规模布局结构,即超大规模的饭店少,小型饭店少,中等规模饭店数量庞大的特征,这导致我国客房数在100~499间的中型饭店亏损严重。综合类旅游上市公司的主要经营内容是旅行社业务,这类旅游公司受国家宏观经济、整个旅游市场的影响较大,目前竞争也比较激烈。这类旅游公司竞争的关键是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广阔的营销网络。旅行社的优势在于把旅游者组织起来,形成团体优势,从航空公司、酒店、地面接待社那里得到最优惠的价格。但主要由于以下三个因素,以旅行社业务为主的综合类旅游公司的这种优势将逐渐削弱。一是因为航空机票实行明折明扣,旅游者自己也可以买到相当折扣的机票;二是旅行社为游客提供的各种专业化服务,如订票、订房、就餐、推荐线路、景点介绍几乎全部都能在网上完成并一步到位,而且透明度更高、资料更全面客观、价格也较合理,自助旅游变得更加容易和便宜;三是外资旅行社的进入将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2.旅游企业的多元化经营趋势对竞争力的影响近两年,资源类、综合类和酒店类旅游上市企业面对单一经营的局限和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开始展开多元化经营,寻求企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张家界、中青旅控股不同程度地进入当前比较热门电子科技、生物制药等行业;中青旅控股还涉足风险投资,开通旅游电子商务;西藏圣地拟进行有线网络的投资;华侨城看中华侨城城区内旅游业与房地产业相得益彰的商机,拟投资房地产业。酒店业由于大部分亏损或微利,而且规模适中,转型较容易,是重组比较集中的一个板块,如新都酒店,已进行了较大的股权转让。其他一些企业,如湖南华天则立足酒店,通过连锁提高规模效益。比较资源类、综合类与酒店类旅游公司在2003年与2004年企业竞争力的整体变化情况(表14-6),可以发现,三类旅游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努力的效果是不同的。表14-6三类旅游上市企业的竞争力分布类别资源类企业数量综合类企业数量酒店类企业数量2003年2004年2003年2004年2003年2004年竞争力前五名222112竞争力前十名422345竞争力后十名341264表14-6三类旅游上市企业的竞争力分布从表14-6可知,2003年,在21家旅游企业竞争力排名前五名中,有2家资源类企业,2家综合类企业,1家酒店类企业;竞争力排名前十位中,有4家资源类企业,2家综合类企业,4家酒店类企业;竞争力排名后十名中,有3家资源类企业,1家综合类企业,6家酒店类企业。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认为,资源类旅游企业的竞争力最强,综合类旅游企业居中,而酒店类旅游企业竞争力最弱。由于2003年2~6月“非典”的影响,整个旅游行业经营业绩大幅度下降,但从竞争力排名的变化看,资源类旅游企业竞争力下降最快。如表14-6所示,旅游企业竞争力排名前五位中,资源类企业仍是2家,综合类减少到1家,酒店类增加到2家;前十名竞争力排名中,资源类企业从4家下降到2家,综合类从2家增加到3家,而酒店类从4家增加到5家;后十名竞争力排名中,资源类企业从3家增加到4家,综合类从1家增加到2家,而酒店类企业从各家减少到4家。因此,2004年旅游企业竞争力状况的变化是:酒店类企业竞争力由最弱变成了最强,综合类居中,资源类企业竞争力最弱。从图14-2、14-3、14-4也可以看到,在大多企业,特别是资源类企业的规模竞争力、效益竞争力和发展能力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不少酒店类旅游企业,比如大连亿城、上海锦江、首都旅游、石家庄国际、美都控股、上海新锦江等企业的效益竞争力和发展能力都超过了2003年,而规模竞争力还大体与2003年持平,因而步入2004年旅游企业竞争力排名前十强。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源类企业这两年的多元化经营效果不佳,而很多酒店类旅游企业则成功地通过重组或者投资进入了新的增长行业,避免了“非典”的不利影响。(1)大连亿城。大连亿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2004年旅游企业竞争力排名第一,竞争力得分高达610分,比第二名深圳华侨城高近200分。但对大连亿城竞争力起关键作用的并不是旅游业务。自2001年以来,公司持续进行发展战略的优化调整,产业结构逐渐向加大房地产投资的方向倾斜。目前,公司逐步形成房地产业为主、教育及酒店旅游业为辅的新的产业格局。到2003年度,公司基本完成了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整合。主营房地产业在北京异军突起,业绩实现大幅度增长。2003年度,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6030万元,同比增长616.59%;实现净利润3789.55万元,同比增长481.72%;每股收益实现0.201元,同比增长580%;净资产收益率提高到7.32%,同比增长438.24%,2003年是公司自1996年上市以来经营业绩实现最大幅度增长的一年。在2003年公司主营业务构成中,酒店业收入只占5.4%,房地产收入已经占到总收入的91.45%,房地产收入“暴涨”是其竞争力大幅度上升的根本原因(表14-7)。由此看来,把大连亿城仍归为“旅游类公司”已经非常名不副实了。表14-7大连亿城2003年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分行业或分产品所在地区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比上年增减(%)收入(万元)所占比重(%)房地产业北京5124291.45%—教育产业深圳17633.15%30.57%酒店业大连30255.4%-53.23%总计56030100%616.59%资料来源:公司年报。表14-7大连亿城2003年业务收入构成情况不仅如此,公司的业务活动重心已经从大连向北京转移。2003年公司主营业务的收入主要依靠北京的房地产收入;大连的酒店业收入不仅比重低,而且出现大幅度滑坡;深圳的教育产业收入虽然增长了三成,但其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太低。从上述经营数据和2004年竞争力排名看,大连亿城的转型基本是成功的,但这种转型并没有真正实现经营的多元化,还是把“鸡蛋主要放在了房地产这个篮子”中,潜在风险仍然比较大。而且公司房地产业的毛利率与酒店业与教育业相比并不高,根据公司2003年年报的数据,公司房地产业毛利率为19.17%,而教育与酒店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72.4%和76.78%,这表明公司房地产业务的经营成本相对较高。2003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产业之一,也将使公司房地产业未来几年发展速度和效益受到影响。(2)深圳华侨城。资源类旅游企业通常以经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由于这类企业通常因“独特的资源景观”而产生,因而难以实现跨区经营,这对企业竞争力提升造成极大的限制。华侨城与一般资源类企业的不同在于,它经营的是人造旅游资源——主题公园,这使它能够较少受到上述不利条件对企业发展的限制。由于“非典”的影响,2003年深圳华侨城的业绩有相当幅度的下降。根据公司2003年年报,其主营业务收入比2002年下降16.34%,主营业务利润比2002年下降27.90%,净利润比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