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消费增长与文化产业发展协同目标预测报告_第1页
文化消费增长与文化产业发展协同目标预测报告_第2页
文化消费增长与文化产业发展协同目标预测报告_第3页
文化消费增长与文化产业发展协同目标预测报告_第4页
文化消费增长与文化产业发展协同目标预测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消费增长与文化产业发展协同目标预测报告“十五”以来分析与“十二五”测算

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提高居民消费率,增强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等;同时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几个方面综合在一起,就文化领域而言,就意味着在“十二五”期间,一方面,文化消费需求增长应当与经济发展、民生增进实现良好协调;另一方面,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需要与全国文化消费需求增长实现良好契合。这就需要对“十二五”期间经济、民生与文化消费需求之间的协调增长,文化消费需求增长与文化产业生产发展之间的协同目标做出预期测算,并以此衡量中国文化产业何以才能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本文面向“十二五”期间“协调增长”、“协调发展”的预期,以“九五”末年2000年为起点,对“十五”以来全国经济、民生与文化消费需求增长的协调性展开检测,以既往事实和预定目标为基点,就“十二五”期间文化消费需求增长进行基于以往年度平均增幅的或然性预测,同时进行基于此间经济发展、民生进步与文化消费需求增长协调性最佳状态的应然值测算。这就是说,既按照2000~2009年全国文化消费需求年均增长幅度,来预测“十二五”期间“可能”增长目标;又依据2000~2009年曾经出现的经济、民生与文化消费需求增长的“最佳协调”状态,来测算“十二五”期间“应该”增长目标。正是在这样一种基于协调性的应然增长当中,本文对全国及各地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所必不可少的文化消费需求增长目标进行测算。一以文化消费需求检验协调发展成效文化消费是整个文化生产实际进入人民群众生活消费的具体表现,也是全部文化建设可量化成果实际转化为文化消费需求的具体体现。文化消费需求是文化生产发展的基础,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离不开必要的文化消费需求支撑。衡量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成效,与其着眼于文化产业增加值及其占GDP的比重值,不如着眼于文化消费需求及其与GDP的比例值。实际说来,这二者之间存在着由供需关系所维系的特定比例关系,可进行相关推演换算。广大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考量无疑具有目标终极检验的性质,有利于破除源于“GDP总量崇拜”并在近年来发生在各地之间愈演愈烈的“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追逐”。文化领域提高科学发展水平,更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民生至上、均衡优先作为基本原则,以增进人民群众文化消费需求及其城乡、区域均衡共享来检验文化发展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实际成效。由于各地面积大小、人口多少不一,资源禀赋、区位交通、经济规模差异极大,各地的地区生产总值和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根本不具可比性;同样,各地之间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消费结构乃至积蓄习惯千差万别,文化消费总量也不具可比性,本文仅在全国层面测算文化消费需求总量。人均文化消费绝对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各地城乡文化消费需求增长的基础情况,不过这远远不够,还需要把各地文化消费需求放到当地经济增长、民生增进背景当中,衡量其间的各种比例值关系变动态势,这样才能得出更加令人信服的协调增长动态分析。在本项研究中,经济增长背景取历年人均产值来体现,民生发展背景取历年城乡综合人均收入、人均总消费(分解为非文消费与文化消费两部分)和人均积蓄来体现。2000年以来全国人均产值、城乡人均收入、人均非文消费、人均文化消费与人均积蓄增长态势分析演算见图1。图1反映出全国人均产值、城乡人均收入即(1)、(2)、(3)项之和,人均总消费即(3)、(4)项之和,人均非文消费,人均文化消费与人均积蓄历年增长变动状况。这六类数值历年增长及其间的比例关系变化动态构成了本文分析的基础。图1全国人均产值、城乡人均收入、人均非文消费、人均文化消费与人均积蓄增长态势*图1将历年全国人均产值、城乡人均收入、非文消费、文化消费和积蓄各项绝对值[1]转换为以上一年数值为100的年度增长百分比指数,可以清楚直观地看出一些具有规律性的动向:以2000年起点为100不计,2001~2009年,在全国人均产值、城乡人均收入、非文消费、积蓄与文化消费之间的年度增长指数关系中,有三对数据组之间的相关系数极高:(1)人均产值年增指数与(2)人均收入年增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9293,即二者历年增长在92.93%的程度上同步;(2)人均收入年增指数与(3)人均非文消费年增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9366,即二者历年增长在93.66%的程度上同步;(4)人均文化消费年增指数与(5)人均积蓄年增指数的相关系数呈现负值,呈“负相关”关系,也就是日常所说的“成反比”,而且“反比”程度很高,其中2001~2005年间甚至达到91.31%程度上的反向“同步”。还应注意到,图中已经显示出,全国城乡人均文化消费年度增长幅度连续几年波动下降之后,在2009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升,这与国家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于2008年年底开始实施拉动内需、扩大消费、改善民生国策密不可分。不过,与此拉动文化内需、扩大文化消费、改善文化民生成效形成鲜明对应,恰恰正是全国城乡人均积蓄年度增长幅度在2009年较大幅度下降,其中所体现出来的“负相关”关系实在意味深长。全国城乡综合分析情况如此,再进一步考察全国城镇与乡村单行分析情况。2000年以来全国人均产值、城镇人均收入、人均非文消费、人均文化消费与人均积蓄增长态势分析演算见图2,2000年以来全国人均产值、乡村人均收入、人均非文消费、人均文化消费与人均积蓄增长态势分析演算见图3。图2全国人均产值、城镇人均收入、人均非文消费、人均文化消费与人均积蓄增长态势*图3全国人均产值、乡村人均收入、人均非文消费、人均文化消费与人均积蓄增长态势图2、图3同样显示,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在人均产值年增指数与人均收入年增指数之间,人均收入年增指数与人均非文消费年增指数之间,人均文化消费年增指数与人均积蓄年增指数之间,相关系数极高,而文化消费年增指数与积蓄年增指数之间同样是“负相关”关系。这也就是说,城乡综合分析,城镇单行与乡村单行分析,这三对数据组之间具有同构关系。显然,一般认为促使文化消费需求高涨的诸种影响因素:(1)人均产值超过3000美元的“国际经验”。(2)收入增长恩格尔系数下降的“合理推论”。(3)总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的“常识判断”。(4)积蓄增长余钱增多的“臆想假说”。这些都不能印证“十五”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的“中国现实”。本项研究早有专文分析这一点。[2]图1~图3反映出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实:2007年中国人均产值超过了3000美元,但文化消费需求增长幅度并没有显著提高,反而在2006~2008年间,城乡综合人均文化消费增长处于低谷,与此相对应的恰好是城乡人均积蓄增长高峰;乡村人均文化消费增长与人均积蓄增长的关系全然与此类似,而且反向对应态势更为显著;城镇人均文化消费增长与人均积蓄增长的关系也基本如此,仅在2006~2007年间稍显例外。所谓“国际经验”的“合理推论”,必须基于两点形成互补的事实基础: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与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我国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的情况下,广大民众面对“未来不明年景”缺乏基本保障,不得不更加注重“自我保障”,压缩消费增加积蓄显然成为一种应对“未来年景”之必需,诸如家庭购房“基金”、子女教育“基金”、个人病老“基金”等。中国国内居民消费长期增长不足,其根本原因就在这里。包括“必需消费”在内的整个总消费尚且如此,更不要说“非必需”的精神文化消费。或许人们都不曾想到,社会保障建设最直接地影响到城乡文化消费,[3]文化消费需求构成整个社会民生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二文化消费需求相关因素的协调增长由以上分析中提取相关系数很高的三对数据组,恰好构成了从经济增长到文化消费需求增进的完整而简明的数据关系链:人均产值—人均收入;人均收入—人均非文消费;取人均收入与人均非文消费之差即为人均非文消费剩余—人均文化消费。这三对数据组分别形成一种比例关系:(1)人均收入与人均产值的比例值。(2)人均非文消费占人均收入的比重值。(3)人均文化消费与人均非文消费剩余的比例值。此三项比例值分析可以揭示出产值—收入—非文消费—非文消费剩余—文化消费之间的多重增长协调性状况。这些比例关系值分析大多为本项研究从现实出发的独到构思设计,没有以往的现成经验数据可供参照。在此情况下,既往事实也就成了“第一手”参考依据。以“十五”以来曾经出现的最佳比例值作为一种“应然”参考值,追求自身近期曾经实现的“目标”,这样一种期待显得更加切合实际。此外,“城乡比”和“地区差”系本项研究已经推出的两项独创指标,专门用于测算各方面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此类“发展的缺陷”,以便在各地之间进行通约演算和权衡比较。参看本书技术报告。本文同时测算这三个方面所体现出的人均收入、非文消费和文化消费的城乡比和地区差,作为“增长协调性”分析的一个重要背景。1.民生基础系数:收入与产值比检测在我国现行统计制度中,国内生产总值(英文简称“GDP”,中文可简称“产值”)加上国外净要素收入,即为国民总收入(原称“国民生产总值”,即“GNP”)。鉴于(1)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国外净要素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所占份额很低,2009年度全国也只达到0.86%。(2)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分地区统计数据里仅有作为国内生产总值分解的“地区生产总值”,而无国民总收入分解。因此,不妨将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国民总收入”的相近替代数据看待,于是相关演算就可以推演至各地。这样一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与人均产值的关系也就近似类比为居民人均收入与“人均国民收入”的关系。这一指标自然以数值大为佳,可以视为一种“民生基础系数”,直接反映“初次分配”状况,以此能够衡量经济增长带动民生收入增长的状况。国民总收入分配是决定民生收入的基本前提,而民生收入又是民生消费与文化民生消费的直接基础。离开以产值来体现的经济增长,就谈不上以收入来体现的最基本的民生增进;离开民生收入,民生消费与文化民生消费也无从谈起。所以,这一项分析测算才真正是本项研究借以起步并逐步推演的基点。2000年以来全国城镇与乡村人均收入绝对值、人均收入城乡比、城乡人均收入地区差及其与人均产值比例值变动态势分析测算见图4。图4全国城镇与乡村人均收入绝对值、城乡比、地区差及其比例值变动态势*图4将城镇与乡村居民人均收入绝对值转换为图形面积比例,从中直观可见,2000~2009年,在全国居民收入的城乡比例关系中,城镇人均收入明显步步扩大,越来越占据“大半江山”,乡村人均收入却显得步步受到挤压,而越来越“偏居一隅”。作为这二者关系的确切反映,全国人均收入城乡比在偶有回降中呈逐步扩大趋势,由2000年的2.7869扩大至2009年的3.3328。其中,最小值为2000年的2.7869,最大值为2009年的3.3328,2004年和2008年为仅有的两次微小回降。这就意味着,“十五”以来,全国人均收入的城乡差距大体上一直在扩大,城乡之间“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程度逐步降低。令人稍感欣慰的是,全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地区差在微小起伏中呈略微缩小趋势,由2000年的1.3606缩小至2009年的1.3375。其中,最大值为2001年的1.3679,最小值为2009年的1.3375,2002年和2004年分别缩小,2007~2009年则连续缩小。这就意味着,“十五”以来,全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地区差距略有缩小,地区之间“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程度略微提高。图4同时表明,2000~2009年,全国城乡人均收入与人均产值的比例值在偶有回升中呈逐步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46.87%降低至2009年的41.84%。其中,最高比例值(最佳值)为2002年的47.69%,最低比例值为2008年的41.14%,2009年为2002年高峰值以外唯一的一次回升。这就意味着,“十五”以来,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大体上一直低于国内经济增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程度逐步降低。不过,应该注意到,2008年底开始实行拉动内需、扩大消费、改善民生国策,在2009年间见到了一定成效,“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程度略有回升。表1展开2009年各省域(指除台港澳地区以外的全部省级行政区划设置,包括行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城乡人均收入绝对值、城乡比、地区差及其与人均产值的比例值演算结果,可供据此进行重复演算验证。表中选取2000~2009年各地城乡人均收入与人均产值的最佳比例值,与2009年相应比例值进行比较,为本文最后的2009年乃至“十二五”期间各年“增长应然值测算”提供依据。全国总体演算数值按照统计惯例置于首行,分为东中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以基于最佳比例值的演算差距指数值从小到大排列。其中,东中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以(1)、(2)、(3)、(4)为序,各省域以1、2、3直至31为序。对于各个省域,当然可以如同全国总体那样,逐一绘制出2000~2009年间相关增长态势图,但限于篇幅从略。表1全面展开各地城乡人均收入与人均产值的“最佳比例值”预设测算,各省域、东中西部和东北各大区域全都呈现为该项比例值下降,与自身近年间的最佳比例值产生或大或小的距离。各地城乡人均收入“补差值”高出2009年实有值的部分,也就是其间各地城乡人均收入的“应然落差”数值。很明显,假如全国及各地城乡人均收入与人均产值的比例值以至其绝对值不曾出现这样一种“应然差距”,那么随后演算的一切比例值关系也会发生变化。在此做出一种假定作为预设:如果全国及各地城乡人均收入与人均产值的比例值能够保持各自2000~2009年最佳水平,即城乡人均收入增长与人均产值增长的差距不至于步步拉大,那么城乡人均收入值就会有较大的增高,随后逐步推演的一切数值都会发生变化。本文最后在“十二五”期间“协调增长”预期测算中,将取此处全国及各地城乡人均收入与人均产值比例值的历年最佳值,逐步推演后面的各项数值,得出由此导致的城乡人均文化消费应然差距,最终据此推算支柱产业供需关系应然增长目标。表12009年各地城乡人均收入绝对值、城乡比、地区差及其比例值*2.民生消费系数:非文消费占收入比分析在经济增长、社会进步、民生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阶段的当今时代,人类不能只维持一种延续物质生命的“动物性生存”,仅仅将食物消费视为“必要消费”已经远远不够了。因此,本项研究假设全部“非文消费”皆为“必需消费”,其间包含人们不可或缺的物质生活消费,譬如衣食住行等;也包含当今时代必要的社会生活消费,譬如通信、医疗等。人均非文消费占人均收入的比重关系无疑形成一种放大了的“恩格尔定律”关系。“恩格尔定律”试图表明,当人均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时,必需的食物消费支出有可能成为一个常量,即便有所增长也有限度。此处放大了的“恩格尔定律”也可能表明,当人均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时,必需的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消费支出也有可能成为一个常量,甚至相对于收入的比重值还会降低,这就为“非必需”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增长留出了更多余地。显然,这一指标以数值小为佳,可以视为一种“民生消费系数”,以此能够衡量民生收入保障基本民生消费的状况。与“必需消费”相对应的是“非文消费剩余”部分,其中正包含着精神文化消费需求。2000年以来全国城镇与乡村人均非文消费绝对值、人均非文消费城乡比、城乡人均非文消费地区差及其占人均收入比重值变动态势分析演算见图5。图5全国城镇与乡村人均非文消费绝对值、城乡比、地区差及其比重值变动态势*图5将城镇与乡村居民人均非文消费绝对值转换为图形面积比例,从中直观可见,2000~2009年,在全国居民非文消费的城乡比例关系中,城镇人均非文消费先逐步扩大后逐步缩小,虽然仍旧占据“大半江山”,但有可能接近成为一个常量,已经没有多少增长余地;与之相反,乡村人均非文消费先逐步缩小后逐步扩大,虽然依旧“偏居一隅”,但保持着进一步增长态势。作为这二者关系的确切反映,全国人均非文消费城乡比先逐步扩大后逐渐缩小,由2000年的3.1912缩小至2009年的3.1311。其中,最大值为2003年的3.5667,最小值为2009年的3.1311,2004年以来一直在缩小。这就意味着,“十五”以来,全国人均非文消费的城乡差距先有所扩大后一路缩小,城乡之间在基本民生层面“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程度略有提高。更为可喜的是,全国城乡居民人均非文消费地区差在偶有回升中呈略微缩小趋势,由2000年的1.3455缩小至2009年的1.3062。其中,最小值为2009年的1.3062,最大值为2003年的1.3493,2001年和2003年为仅有的两次微弱回升。这就意味着,“十五”以来,全国城乡居民人均非文消费的地区差距略有缩小,地区之间在基本民生层面“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程度也略有提高。图5同时表明,2000~2009年,全国城乡人均非文消费占人均收入的比重值在偶有回升中呈逐步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71.61%降低至2009年的67.71%。其中,最高比重值为2000年的71.61%,最低比重值(最佳值)为2008年的67.57%,2005年和2009年为仅有的两次回升。这就意味着,“十五”以来,全国城乡居民“必需”的人均非文消费反映了一种放大了的“恩格尔定律”关系,说明国家经济增长、民众收入增多带来人们基本生活保障越来越趋于稳定,“必需消费”增长已经没有多少余地,“必需消费剩余”将日益增多,这显然是令人十分欣喜的事情。就这一点看来,“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效应在基本民生层面已经得以显现。检验近十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民生增进及其城乡、区域均衡共享在基本民生层面的实际成效,此图或许最具有简洁明快的说服力。表2展开2009年各省域城乡人均非文消费绝对值、城乡比、地区差及其占人均收入的比重值演算结果,可供据此进行重复演算验证。表中选取2000~2009年各地城乡人均非文消费占人均收入的最佳比重值,与2009年相应比重值进行比较,为本文最后的2009年乃至“十二五”期间各年“增长应然值测算”提供依据。各省域分为东、中、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以基于最佳比重值的演算差距指数值从小到大排列,指数值相同者并列。表22009年各地城乡人均非文消费绝对值、城乡比、地区差及其比重值*表2全面展开各地城乡人均非文消费占人均收入的“最佳比重值”预设测算,东部、中部和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陕西、青海、重庆、广西、云南、西藏2009年此项比重值即为最佳比重值,其余各地与自身近年间的最佳比重值产生或大或小的距离。各地城乡人均非文消费“补差值”低于2009年实有值的部分,也就是其间各地城乡人均非文消费的“应然落差”数值(此项比重值需反转为非文消费剩余占收入比,因而取数值小为佳)。很明显,假如全国及各地城乡人均非文消费占人均收入的比重值以至其绝对值不曾出现这样一种“应然差距”,那么随后演算的相应比例值关系还会发生变化。在此同样做出一种假定作为预设:如果全国及各地城乡人均非文消费占人均收入的比重值能够保持各自2000~2009年最佳水平,即城乡人均非文消费占人均收入比重不至增大。反之则是人均非文消费剩余占人均收入比重增大而“余钱”增多,那么随后继续推演的相关数值就会发生变化。本文最后在“十二五”期间“协调增长”预期测算中,将取此处全国及各地城乡人均非文消费占人均收入比重值的历年最佳值,继续推演后面的各项数值,得出由此导致的城乡人均文化消费应然差距,最终据此推算支柱产业供需关系应然增长目标。3.文化需求系数:文化消费与非文消费剩余比设置本项研究揭示出中国城乡文化消费需求的“积蓄增长负相关效应”,自然格外关注文化消费增长与积蓄增长的特殊互动关系。本项研究的设计思路是可以同时面向城乡综合分析、城镇与乡村单行分析三个层面展开,为了避开乡村单行分析可能遭遇积蓄负值的演算难题,对应于从总消费里分解出来的“非文消费”,特地别出心裁地设置出“非文消费剩余”。参看本书技术报告。借用经济学把收入与总消费之差称为所谓“消费剩余”之说,收入与非文消费之差也就可以视为“非文消费剩余”。换一个角度来看,“非文消费剩余”其实也就是收入当中除了“必需”的非文消费之外的文化消费与积蓄之和,皆属于必要生活开支以外的“余钱”范畴,体现出一个社会的富裕程度。文化消费与非文消费剩余的比例值正好体现了文化消费与积蓄之间的关系,二者彼此之间增长的“负相关”关系无疑形成了对于“必需消费”剩余部分的相互“争夺”。这一指标同样以数值大为佳,可以视为一种“文化需求系数”,间接涉及“二次分配”状况,以此能够衡量文化消费的民生需求涨落,与此对应的另一方面则是社会基本保障建设缓解民众“积蓄需求”的实际效应。2000年以来全国城镇与乡村人均文化消费绝对值、人均文化消费城乡比、城乡人均文化消费地区差及其与人均非文消费剩余比例值变动态势分析演算见图6。图6全国城镇与乡村人均文化消费绝对值、城乡比、地区差及其比例值变动态势*图6将城镇与乡村居民人均文化消费绝对值转换为图形面积比例,从中直观可见,2000~2009年,在全国居民文化消费的城乡比例关系中,城镇人均文化消费迅速扩大,明显占据“大半江山”,乡村人均文化消费更被压缩得“偏居一隅”。作为这二者关系的确切反映,全国人均文化消费城乡比在偶有回降中呈急剧扩大趋势,由2000年的1.4143扩大至2009年的2.4280。其中,最小值为2001年的1.3585,最大值为2009年的2.4280,虽然出现2001年、2003年和2005年三次略微回降,但总体保持扩大态势,2005年之后更是持续显著扩大。这就意味着,“十五”以来,全国人均文化消费的城乡差距总体上一路扩大,城乡之间在文化民生层面“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程度持续降低。与之相同,全国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地区差也在偶有回降中呈扩大趋势,由2000年的1.3836扩大至2009年的1.4555。其中,最小值为2001年的1.3794,最大值为2008年的1.4593,虽然2001年、2003年、2005年和2009年多次略微回降,但总体保持扩大态势。这就意味着,“十五”以来,全国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的地区差距也大体上一路扩大,地区之间在文化民生层面“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程度持续降低。图6同时表明,2000~2009年,全国城乡人均文化消费与人均非文消费剩余的比例值在偶有回升中呈逐步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20.49%降低至2009年的16.35%。其中,最高比例值(最佳值)为2002年的21.60%,最低比例值为2008年的15.98%,2002年高峰值后仅有2005年和2009年两次回升。这就意味着,“十五”以来,全国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需求增长不断受到积蓄增长的牵制,原因在于我国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以来,必须与之配套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长期滞后,而原有“房改”、“医改”、“教改”几乎都忽略了其间不可忽略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功能,广大城乡民众应付“未来不明年景”而自保的“积蓄需求”难以降低。表3展开2009年各省域城乡人均文化消费绝对值、城乡比、地区差及其与人均非文消费剩余的比例值演算结果,可供据此进行重复演算验证。表中选取2000~2009年各地城乡人均文化消费与人均非文消费剩余的最佳比例值,与2009年相应比重值进行比较,为本文最后的2009年乃至“十二五”期间各年“增长应然值测算”提供依据。各省域分为东、中、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以基于最佳比例值的演算差距指数值从小到大排列。表3全面展开各地城乡人均文化消费与人均非文消费剩余的“最佳比例值”预设测算,黑龙江2009年此项比例值即为最佳比例值,其余各地与自身近年间的最佳比例值产生或大或小的距离。各地城乡人均文化消费“补差值”高出2009年实有值的部分,也就是其间各地城乡人均文化消费的“应然落差”数值。很明显,假如全国及各地城乡人均文化消费与人均非文消费剩余的比例值以至其绝对值不曾出现这样一种“应然差距”,那么最后演算的结果就会发生变化。表32009年各地城乡人均文化消费绝对值、城乡比、地区差及其比例值*在此继续做出一种假定作为预设:如果全国及各地城乡人均文化消费与人均非文消费剩余的比例值能够保持各自2000~2009年最佳水平,即城乡人均文化消费增长与人均积蓄增长的差距不至于持续扩大,那么城乡人均文化消费绝对值就会有很大提高。本文最后在“十二五”期间“协调增长”预期测算中,将取此处全国及各地城乡人均文化消费与人均非文消费剩余比例值的历年最佳值,推演最后的结果,得出由此导致的城乡人均文化消费应然差距,最终据此推算支柱产业供需关系应然增长目标。还有必要补充说明两点:(1)以上就三个方面逐一开展独立分析,类似设置了一种纯化的“实验室”条件,分别针对三个方面之一的比例值关系及其变化单独进行演算,而暂时搁置其他方面的比例值关系及其变化影响。然而实际上,这三个方面的比例值关系及其变化恰恰密切联系在一起,因此最终必须综合在一起进行统一分析演算。(2)本项研究的《面向协调增长的中国文化消费需求》一文已经展开“最佳比例值”预设的初步分析,[4]本文对“最佳比例值”预设推算做出更加精确化的改进,选取最佳比例值范围由2000~2008年调整为2000~2009年。全国总体三项最佳比例值无一出现在2009年,其演算结果无影响;而各地三项最佳比例值不少出现在2009年,其演算结果会产生微小差异。三文化消费应然增长及支柱产业供需目标以既往年均增长幅度推算以后年度的增长数值,只是基于概率演算的常规“或然”预测。在此前提之下,本项研究增加了基于以往事实的“应然”测算,专门衡量各项比例值若能够保持近几年间曾经实现的最佳状态,则“应该”体现出来的“增长协调性”。在“十二五”期间注重“协调增长”和“协调发展”的预定目标之下,这样一种寄期实现既往年度“最佳值”的应然测算,实在不过是一种起码的期待。至于各项城乡比和地区差所表现出来的“增长协调性”差距,因涉及更为复杂的演算关系,留待另文专门予以分析。[5]1.2009年各地文化消费现状及其增长差距测算2009年各省域城乡人均文化消费应然差距测算见表4,以测算差距从小到大排列。以全国总体为例加以说明:假设2009年全国城乡人均收入与人均产值比例值“达(回)到”2002年的最佳水平,又假设2009年全国城乡人均非文消费占人均收入比重值“达到”2008年的最佳水平,反转过来即2009年全国城乡人均非文消费剩余“余钱”占人均收入比重值“达到”2008年的最佳水平,再假设2009年全国城乡人均文化消费与人均非文消费剩余比例值“达到”2002年的最佳水平,那么此三项比例值的“应然差距”以乘积关系综合起来,则2009年全国城乡人均文化消费需求应当高出现值51.25%,从564.94元提高到854.44元。各地依此类推。另亦可通过2009年人均产值连乘三项“最佳比例值”(其中非文消费占收入比反转为非文消费剩余占收入比)加以验算。不难看出,首先是由于“初次分配”失衡,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一直赶不上产值增长,自然不利于总消费和文化消费的增长;尤其是由于“二次分配”失衡,作为“自我保障”之需的积蓄增长居高不下,一直压制着文化消费需求增长。这两个方面成为影响文化消费需求高涨的重要因素。当然,目前还需要密切关注的是,近来物价指数又有明显高涨,这很有可能成为抑制民生消费尤其是文化消费需求的不利因素。此轮物价上涨究竟会产生什么影响,等待此后年度统计数据正式公布便能够明了。2.2009~2015年全国总体的应然增长动态趋势本项研究以正式出版公布的国家法定统计数据为演算基础。2009年数据为现已公布的最新数据,特以此作为测算此后增长的基点;2010年数据尚待2011年底《中国统计年鉴》2011年卷出版正式予以公布。在全国2009年人均城乡文化消费需求“协调增长”的“应然差距”测算基础上,就可以按照“十二五”期间追求“协调增长”的预定方针,推算至2015年以上三项比例值“达到”既往若干年间最佳值情况下的应然增长目标,继而分析测算中国文化产业如何才能成为支柱性产业的供需增长目标。2009~2015年全国城乡人均文化消费需求增长测算见图7。图7同时提供了全国城乡人均文化消费需求增长的三种测算结果。表42009年各地城乡人均文化消费增长差距测算*图72009~2015年全国城乡人均文化消费需求增长测算*(1)以2000~2009年年均增长幅度测算文化消费,同时也以同样方式测算产值:至2015年全国城乡人均文化消费将达到1078.48元,即2009~2015年全国城乡人均文化消费年均增长幅度同前保持11.38%,但由于2000~2009年间全国文化消费与产值的比例值呈现下降态势,文化消费年均增长幅度的测算值与产值年均增长幅度的测算值之间的比例值将继续下降到1.92%。不得不承认,继续维持这样的增长态势,显然不能满足“十二五”期间“协调增长”的预期要求。(2)以2000~2009年间三项比例值的最佳值测算文化消费,而以2000~2009年年均增长幅度测算产值:至2015年全国城乡人均文化消费将达到1876.51元,即2009~2015年全国城乡人均文化消费年均增长幅度应达到22.15%,这样与产值年均增长幅度的测算值之间的比例值将上升到3.34%。应该注意到,尽快“达(回)到”2000年以来三项比例值的最佳状态实属起码的要求,但文化消费需求增长保持22.15%的年均增长幅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实际上,按照2000~2009年相关各项数据增长变动的“可能”态势逐年测算,从2010年开始,全国城乡人均非文消费占人均收入的比重值将会小于即优于2008年水平,并且此后逐年进一步优化。这就为“十二五”期间全国城乡文化消费需求增长与经济增长、民生增进的协调性进步预留了余地,而相应测算仍以维持2008年该项比例值水平计算,于是反过来调节缓解了“协调增长”的压力。各地情况可依此类推。这样一来,关键性的着力点即在于增加城乡广大人民群众收入,提高人均收入与人均产值的比例值;健全社会保障减缓“积蓄需求”,提高人均文化消费与人均非文消费剩余的比例值。(3)以文化消费测算值与产值测算值之间的比例值达到4.42%测算文化消费,而以2000~2009年年均增长幅度测算产值:至2015年全国城乡人均文化消费将达到2481.41元,即2009~2015年全国城乡人均文化消费年均增长幅度应达到27.97%。必须看到,文化消费需求增长保持27.97%的年均增长幅度肯定会有极大的压力,但这却是在“十二五”末年使中国文化产业达到支柱性产业供需目标所必需的。本项研究设定全国人均文化消费与人均产值比4.42%为中国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必需“临界值”,其演算依据在于:在2010年第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国家统计局发布初步估算数据。2009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8400亿元左右,占同期GDP初步核算数的比重为2.5%左右。本项研究专注于城乡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分析,采用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演算得出的可对应数值已经表明:2009年,全国城乡文化消费总量为7521.44亿元,人均文化消费为564.94元,与人均产值的比例值为2.21%(见表4,更精确小数为2.2089%)。很明显,在文化产业增加值—文化生产数据与城乡文化消费—文化需求数据之间,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其间的差额可以理解为公共文化服务部分,当然也可能包括文化产业提供产品和服务没有进入城乡居民日常生活消费的部分。在我国现行统计制度中,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已经进入文化产业生产统计数据,而公共文化服务产出却未能进入城乡居民日常生活消费,因而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统计不能反映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与产出的实际成效。假定此间的对应差额在一定时期内大致恒定,那么就意味着,当全国人均文化消费与人均产值的比例值增高一倍达到4.42%(见表5,更精确小数为4.4179%)时,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同期GDP的比重也将增高一倍达到5%。用全国城乡人民群众文化消费需求增长来衡量中国文化产业支柱发展目标,可以破解源于“GD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