妞妞事件窗户纸如何捅破_第1页
妞妞事件窗户纸如何捅破_第2页
妞妞事件窗户纸如何捅破_第3页
妞妞事件窗户纸如何捅破_第4页
妞妞事件窗户纸如何捅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妞妞事件”窗户纸如何捅破

2004年的国内电影市场还是一如既往的繁荣。在为数众多的影片中,人们也许不会注意到一部名为《时差七小时》的国产校园影片。只是当这部电影被深圳市政府五部门联合下发文件,“号召”该市中小学生观看,并有人将这一行政命令与电影的女主角是深圳市某高级官员的女儿联系起来时,这部电影才很快吸引了各方面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而随着各方媒介的进一步调查,许多新的事实浮出水面,社会方方面面的观点也不断涌现,形成了一股颇有威力的舆论监督冲击波。一热门的低票房电影这部电影名为《时差七小时》的电影,由深圳某民营影视文化公司出品,号称投资额达2100万人民币(经调查,实际投资1200万元)。主要根据深圳女孩妞妞描写自己16岁到国外留学生活的纪实小说《长翅膀的绵羊》改编而成。电影描述了一个中国少女独自留学英国的故事。也许仅仅这些并不足以使它成为一部轰动性的电影。而事实上,据报道在该影片上映的头三天中,全国总票房仅67万元,在南京、成都、重庆等地票房均只有一两万元的情况,在影片原产地深圳包揽了其余的60多万元。(2004年11月5日《南方都市报》)而与此同时,一个和该电影有关的帖子在网站上开始流传起来。10月26日,在“猫眼看人”、天涯社区等国内几家热门网站上,深圳一位学生家长公布了一封学校来信,以此质疑深圳有关部门下文件要求学生观看该部电影,并认为政府的这种行为与影片的女主角的家庭背景有关。信件的内容大致如下“各位家长:遵照深圳市有关部门文件要求,我校拟于2004年10月25日组织初一、初二、初三年级学生观看彩色故事片《时差7小时》。据文件介绍:“该片讲述了80年代出生的16岁中国少女留学英伦的故事,体现了在中国改革开放环境中成长的一代青少年生动可爱的精神气质和风貌,是一部反映现代青少年成长的好片。我们希望同学们积极观看……若家长有疑问可向学校或发文部门当面提或电话咨询……”(2004年11月4日《北京青年报》)而信中所提到的有关部门就是深圳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共青团市委、市文化局、深圳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五部门。该帖的发布使得不少学生家长纷纷上网留言,表达自己的意见。舆论的焦点逐渐对准电影的女主角妞妞(李倩妮)身上,有人披露她的父亲就是深圳市委的官员。随后争议和质疑声充斥在众多网络的讨论区中。10月底,国内有媒体对该事件进行了报道。但仅涉及到质疑深圳政府用行政命令强推电影的问题上。面对媒体的质疑和各界的猜测,深圳政府和妞妞的父亲深圳市委副书记李意珍本人并未作出回应。11月2日《中国青年报》在第二版《青年话题》的显著位置刊登了两篇有关该事件的评论,指出:“在妞妞的家庭背景与社会公众之间,事实上只隔了一层似有似无、朦胧迷离的窗户纸,不将这层窗户纸捅开,其害无穷。”随后,11月4日﹑5日,《北京青年报》和《南方都市报》分别在各自报纸的显要位置刊登文章。披露《时差七小时》的女主角妞妞不仅是其主演影片制作公司的法人,其名下还拥有769万元的巨额股份。而她的这些股份中相当一部分是以“零转让”的形式获得的,即别人赠与的形式获得的。11月5日,妞妞的父亲深圳市委副书记李意珍首次回应媒体,接受了《中国青年报》独家专访,表示感谢各方面的监督,并向广大学生家长表示歉意。同时指出自己没有就影片的推荐工作向有关部门打过招呼,但确实有失察行为。在亲属子女经商问题上,对中央政策理解有误,对此进行深刻检讨。同日,深圳教育局新闻发言人就该事件进行说明。指出李意珍并没有向有关部门打过招呼,教育局有关部门只是根据影片内容向学生进行推荐,程序正常,但是由于个别学校操作中出现了一些疏漏,导致了一些问题。以后深圳教育局将不再就某部具体影片进行推荐。11月11日,深圳市委三届十次全体会议召开,会上通报了《时差七小时》及相关问题的调查和处理意见。指出深圳有关部门对该电影的推荐属于正常程序。只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有不当之处。李意珍并没有为此事向有关部门打过招呼,但敏感性不够,对于一些事情的制止不够坚决。关于李意珍家属经营公司的问题,李意珍对党的一些政策条例的认识上存在误区,没有认真执行。李意珍已经按有关规定督促其家属从这些公司中全部退出。而关于《时差七小时》制作投资情况,并没有调查出违法违规行为。最后,深圳市委号召:“这件事情……是一次深刻的廉洁自律的教育。……从这件事情中吸取教训,……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新闻媒体的监督,依法办事,严格要求,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可以说,深圳市委的这次明确表态,正面回应了媒体和各方舆论。尽管并没有完全终结有关该事件的种种议论和猜测,但是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上的一些猜测和议论进行了澄清,给“妞妞事件”画上了一个阶段性的句号。在此次通告发布后,全国新闻媒体对于该事件的报道急剧下降,逐渐趋于平静。二媒体介入:得语与失语纵观“妞妞事件”,不论结果如何,都可以说是一起媒体对政府官员进行舆论监督的典范。该事件由网上帖子留言发起,随着全国众多新闻媒体的介入而逐渐成为公众关心的重要议程。在舆论的压力下,深圳政府对此事进行了调查并对社会各界通报了调查结果。这件事情的重要意义似乎已经超越了“妞妞事件”的本身,以致有人评价道:“可以预言,不管这一公共事件的结果如何,都是2004年有影响的新闻之一。甚至可以说,在中国新闻史上,这一事件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媒体能够对在职的高官,进行指名道姓的舆论监督,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但是在整个事件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对媒体的介入进行讨论,从而对该事件的舆论形成和传播过程进行分析。三网络:批评质疑压倒一片正是10月26日在“猫眼看人”、天涯社区等国内几家热门网站上出现的深圳家长对政府强推电影事件的质疑,拉开了“妞妞事件”的导火索。随着众多学生家长和对该事件的关注者纷纷在网上进行讨论,矛头逐渐指向了电影的女主角及其家庭背景。而网络中的这场争论也逐渐引起了新闻媒体的关注,并导致了新闻媒体的介入。而随着事件的进一步发展和媒体的报道,网络中的各种声音此起彼伏,观点也激烈碰撞。因此,网上关于“妞妞事件”的内容也是异常繁多,在搜索引擎Baidu和Google上以“妞妞事件”为关键词搜索到的网页数目就高达39400个和71400个。而因人民网的“强国论坛”在网络言论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现就以其为例,对其深入讨论区中的有关“妞妞事件”的热门帖子进行分析。在该讨论区中,以“妞妞”为关键词共检索到热门主帖41个,回复帖子496个。其中如果以内容为分类标准,将主帖内容分为:①对该事件批评质疑型;②为妞妞方辩解或中立型;③调侃型。对这些帖子进行统计,其中主帖中批评质疑型帖子为27个,占主帖数的65.6%;辩解中立型帖子为11个,占主帖数的26.8%,调侃型帖子为3个,占主帖数的7.3%。在对回复帖子的分析中,由于回帖的内容和主帖有一定的相关性,根据回帖内容及对主帖的态度,将回帖分为:①对该事件批评质疑型;②为妞妞方辩解或中立型;③调侃型;④言及其他型。经统计可以得出,其中批评质疑型帖子为323个,占回帖总数的65.1%;辩解中立型帖子为19个,占回帖总数的3.8%;调侃型帖子为65个,占回帖总数的13.1%;言及其他问题的帖子为89个,占回帖总数的17.9%。将两组数据比较可以得出,尽管在主帖的发布中,辩解中立型帖子占据一定的比例达到26.8%,但是这类帖子在论坛中更多的是遭到了非议,这也是其成为热门帖子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点从回帖中也可以看出,回帖中只有3.8%的帖子和主帖中辩解中立的看法持相近的意见。更多的人对这些辩解中立意见还是反对或者说不支持的。还有一些并没有表明态度,而是进行了调侃或者论述了其他问题。综合二者数据可以得知,对该事件批评质疑的总帖子数为350个,为妞妞方辩解或中立的帖子数为22个,二者比例为15.9∶1,借鉴政治学的公共舆论曲线如图1所示:图1公共舆论曲线从图1中可以看出,网民的大部分观点集中在批评质疑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观点站在另一端,即为妞妞方面进行辩解或持中立意见,异议双方比例非常悬殊,从而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曲线。也就是说,在这个论坛中,批评质疑“妞妞事件”的意见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居于主流地位。由于“强国论坛”相对较强的代表性,这也表明了网上言论中对于“妞妞事件”的批评质疑声具有相当大的强度。尽管网络中这种声音的正确性和合理性确实需要商榷,但是网络中这种舆论的强度在整个事件中确实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重要方面。四报纸:关注与缄默“妞妞事件”始于互联网,而真正将该事件推向前台的却是报纸。整个事件期间,全国众多报纸对其进行了报道。现将在整个事件发展过程中(10月下旬至12月中旬)起到重要作用的有关报纸内容进行分析。《中国青年报》在整个事件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尽管在整个事件过程中,《中国青年报》对于该事件的报道只有三期的五篇文章,但是每篇文章都对于整个事件的走向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11月2日《中国青年报》在第二版《青年话题》的显著位置刊登了两篇有关该事件的评论:《关注“强推电影”这起公共事件的走向》和《妞妞事件:窗户纸一定要捅破》。质疑深圳政府“强推电影”的做法,要求深圳政府有关官员针对传言出来澄清事实,让公众了解真相,“捅破这层窗户纸”。这两篇评论在全国新闻媒体中较早对该事件进行了关注,并亮明了态度,开始吸引相当一部分公众对于该事件的关注。11月6日《中国青年报》在头版中下方独家刊登了妞妞父亲李意珍对媒体的首次回应和深圳教育局对于该事件的公开说明。首次表明了当事人和深圳市有关部门的态度。11月13日《中国青年报》在头版中下方独家刊登了深圳市委对于该事件的调查结果。对该事件画上了阶段性的句号。可以说《中国青年报》的这五篇报道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对于整个事件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指向作用。而在这个事件的新闻报道中,《北京青年报》也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并刊登了一些重要的文章。事件期间共刊登了九篇报道。其中11月4日刊登消息《〈时差七小时〉女主角名下有巨额股份》质疑妞妞名下的巨额股份及其来源。并在11月5日的报道中指出,该事件之前的2004年9月份,妞妞母亲就曾承办深圳青少年艺术大赛,该活动就也是深圳各主管部门以文件的形式下发给各学校的。而该比赛也主要是围绕电影《时差7小时》的内容来进行的。在全国新闻媒体中,《北京青年报》较早地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关注,进一步披露了事件的相关事实。11月5日《南方都市报》在头版刊登题为《妞妞是谁》的标题文章和大幅图片,并在第十四版到十八版以五版的内容对该事件进行分析。在《妞妞资产大起底》等文章中进一步披露了妞妞的资产情况,对其公司名下的三家公司展开调查,对《北京青年报》的报道进行了深化,使公众详细了解到妞妞的经济情况。但需要指出的是,在整个“妞妞事件”期间,《人民日报》没有刊登任何有关该事件的报道和评论。类似地,相对于各地媒体的集中报道,与事件发生前对电影《时差七小时》的大力宣传不同,“深圳本地的媒体保持了‘可以理解’的缄默”(2004年11月18日《中国经济时报》)。可以说,深圳当地的主要报纸基本上采取了低调的回避态度。与此同时,《北京青年报》11月4日披露妞妞名下资产的报纸在深圳被抽张,相当多的读者购买的《北京青年报》没有有关妞妞事件报道的那一张。(2004年11月6日《北京青年报》)而《南方都市报》11月5日网上电子版有关妞妞事件的共五版内容,也被删去。有关这些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解释。舆论波:新闻舆论监督与公众利益“妞妞事件”从网站刊登质疑帖子到深圳市委公布调查结果,只用了16天的时间。而在这16天中,整个事件由深圳扩散至全国,从网络言论扩散到新闻媒体。如同一个石头扔入了水中,激起的水波一层层向周围叠加扩散,增大直至淡化消失。与这个过程类似,新闻学者刘建明提出过“舆论波”的概念,他认为“舆论波是指具体事件引起的民心波动……由舆论中心以扇面向四方滚动,并在短时间内形成大面积的舆论环境”。[1]同时,他提出了“舆论波”的扩散、传播的特点和基本传播方式。而借鉴这个概念结合“妞妞事件”的具体发展,为把握这个事件提供了一个视角。如图2所示。图2舆论波图首先是“中心辐射”,舆论的产生往往来源于“较大事件的发生和刺激性意见的出现”。[2]而当深圳有关部门强推电影的事情发生后,对这种做法的不满使得一些学生家长在网上发布帖子。由于该帖子内容对于受众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加之网络本身迅捷和交互等特点,使得该帖子得以迅速传播。大量的相关内容补充到这场质疑和讨论中来,各种观点激烈碰撞,但总的来说批评和质疑声居于主流地位,这点从上文对“强国论坛”的分析中也可以看出。尽管由于网络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使得网上的舆论只处于一种“亚舆论”的非主流状态。但是,由于网络舆论的日益强大的影响力,使其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日益增大。这也是新闻媒体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注意到这一问题,并开展报道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这个“中心”一旦形成,并通过各种媒介进行有效传播,其“辐射”扩散效应也就必将出现。其次是“遍地涌动”和“多渠道互补”。随着新闻媒体的参与报道,“妞妞事件”被进一步传播扩散。由于事件本身的价值和众多新闻媒体的大规模报道,产生了一定的宏观舆论效应。大量公众对该事件表示关注并形成了自己的看法,而这种关注又促进了新闻媒体对该事件的进一步挖掘和报道。加之新闻媒体的议程设置效应,使得网络中的舆论也进一步活跃。而网络中各式各样的观点意见又丰富了新闻渠道。如《北京青年报》,《南方都市报》关于妞妞资产的调查报道最早就是来自于网络中的观点。这样,在虚拟和现实空间中,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在社会互动中进行碰撞、整合,逐渐形成“遍地涌动”的互补扩散之势。最后是“淡化消失”。舆论事件形成之后,通过媒介进行传播扩散,并产生一定的舆论影响。而到了一定程度之后,这种舆论影响就会逐渐“淡化”直至“消失”。尽管由于舆论事件本身价值及传播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影响程度不同,而导致“舆论波”的“淡化消失”的时间长短不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舆论波”都会逐渐走向消失。我们看到当11月13日《中国青年报》在头版中刊登了深圳市委对于该事件的调查结果后,从一定程度上给该事件画上了句号。新闻媒体中关于该事件的报道趋于消失。尽管网上仍然有大量相关言论,但总体上随着网民兴趣点的转移也趋于弱化。需要指出的是,在“舆论波”的扩散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干扰现象。如同水波的传递过程中,会受到水质、水面状况等多方面影响一样。舆论波的扩散也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由于舆论本身的特点和带来的社会影响,也必然可能会受到外部一定的干扰。尽管对于“妞妞事件”的报道中出现的《北京青年报》,《南方都市报》电子版的抽张和删除问题以及深圳媒体的“相对沉默”,现在有关部门还没有正面作出明确合理的解释。但是可以说,这其中很可能存在着外部的干扰问题。而这种干扰的存在,也必然对于整个事件的“舆论波”传播扩散带来一定的影响。至于这种影响的强度,由于对这种干扰缺乏足够的证据材料,在此就不进行进一步论证了。从“舆论波”角度对于“妞妞事件”进行分析有利于我们对于该事件舆论扩散过程的整体把握,也为今后类似事件的舆论疏导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但是整个“妞妞事件”的意义还远非如此,正如一位学者所指出的那样,“这一公共事件,在舆论的干预下,已经按照公众所期望的走向在发展,这是历史性的进步”。而在这个“进步”过程中,是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事态的发展。尽管“妞妞事件”的舆论扩展“中心”来源于网络,但若没有新闻媒体的及时介入,进行舆论监督,网上的意见未必能很快影响到现实生活中来。“妞妞事件”恐怕也不一定能发展得这么迅速。而舆论监督作为新闻媒体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要“对偏离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