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结构现状分析_第1页
就业结构现状分析_第2页
就业结构现状分析_第3页
就业结构现状分析_第4页
就业结构现状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就业结构现状分析

就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部门所占用的劳动力数量、比重及相互关系,反映着一个国家和地区对劳动力资源的利用状况,也是一国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就业结构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秩序的安定和经济发展的进程。平凉市自开展以落实公益性岗位、小额担保贷款、社保补贴等各项优惠政策为重点,大力推进就业服务体系专业化、社会化以来,就业结构开始进入一个变动十分活跃的新阶段。“十五”期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中一系列制度和措施的相继出台,为就业结构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鉴于就业结构演化的复杂性,以下分别从就业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城乡结构、职业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来加以分析。第一节就业的产业结构分析产业结构是指各类生产要素在社会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及它们之间的关联方式,反映着一个国家和地区产业间的比例关系及变动趋势。与产业结构相对应的就业结构是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结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业结构的变化与产业结构的演进客观上保持着密切的相关性。一方面,产业结构决定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就业结构的状况,产业结构的变动必然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动;另一方面,就业结构也会对产业结构产生积极的影响,合理的就业结构对于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演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末,平凉地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为69.9%,而第二、三产业的比例只有13.9%和16.2%,三个产业的从业人员间的比例不尽合理,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平凉经济快速发展,从业人员在三个产业间的分布也逐步趋向合理。相应的就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已降到64.67%,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分别上升到14.19%和21.14%。本节主要从三个产业从业人员数量与比例、偏离系数与就业弹性等角度,具体考察、分析平凉就业的产业结构。一平凉市劳动力资源状况人口结构,即人口因素中各个属性之间的数量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就业结构。2000年平凉地区人口为216.09万人,到2006年增长为225.48万人,7年间增加了9.39万人。全部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2000年为116.01万人,2006年增长到124.98万人。如此众多的人口数量,使平凉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这种巨大的就业压力体现在就业结构上,就是需要政府采取一些变通的途径,比如通过牺牲效益来解决就业问题。非常明显的是,第一产业内部劳动力大量过剩,且过剩的劳动力不可能全部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结果就只能在第一产业内部形成过度就业的现象,这也是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居高不下的首要原因。在国有企业内部存在的大量冗员、隐性失业、“三个人的活五个人干”等。2000年以来,政府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就业,诸如放宽市场准入、提供用地保障、优化发展环境、强化财税金融支持、加强协调服务等政策的实施,促使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表2-1平凉市人口状况二三个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一)三个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及比例2000年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产业结构逐步得到了调整,三个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按不变价计算,三个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分别由2000年的29.63%、34.22%和36.15%转变为2006年的23.45%、39.39%和37.16%。2000年到2006年间,全市GDP年均增长率为11.11%,其中第一产业年均增长率为10.64%,第二产业年均增长率为11.48%,第三产业年均增长率为12.15%。(二)三个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与三个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的改变相对应,三个产业从业人数与比例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具体来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与比例略有下降,从业人员的比例已由2000年的69.9%下降到2006年的64.67%;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数量与比例自2000年以来呈现出平稳上升趋势;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量与比例从2002年以来经历了快速上升的过程,并已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吸纳从业人员的主要力量。图2-1按不变价计算的三个产业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00年以来,从业人员的总数由2000年的108.65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118.56万人,共增加了9.91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39%。在增加的从业人员中,约5.57%的从业人员为第一产业吸纳,约58%的从业人员为第二产业吸纳,第三产业吸纳的约36.43%,相对于“九五”时期的24.32%,增加了12.11个百分点。三个产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分别由2000年75.94万人、11.67万人、21.04万人上升到2006年的76.45万人、16.98万人、25.96万人,分别增加了0.51万人、5.31万人、4.92万人,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0.10%、6.45%、3.60%。表2-2按不变价计算的各产业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与增长率图2-2从业人员总数及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数从上述数字可以看出,2000年以来,平凉市的产业结构渐趋于合理,已初步形成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二、三、一”的产业格局继续加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继续成为全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各产业之间,尤其是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得到逐步优化。与产业结构相对应,第三产业已成为吸纳从业人员的主要力量,吸纳了将近四成的新增从业人员的数量。这说明,平凉市就业结构的产业发展变化与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相一致,适应了产业结构发展对劳动力资源配置合理化的需要。这与配第—克拉克定理相一致: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向第三产业转移;从劳动力在三个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应该指出的是,2006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仅为22.04%,略高于同一时期全省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21.98%,但大大低于沿海发达地区的水平,说明平凉市第三产业发展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图2-3分产业从业人员比例表2-3三个产业从业人员数与从业人员比例总的来说,2000年以后平凉市就业结构呈合理变化的趋势。从从业人员的比例来看,第一产业所占比例逐渐明显下降,从2000年的69.89%下降到2006年的64.8%。第二、三产业的就业比重总的来讲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从2000年的10.74%上升到2006年的14.4%,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由2000年的19.36%上升到2006年的22.04%。而在2002年,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为29.33%,意味着2002年平凉建市初期,存在着第三产业过度膨胀现象,即大批劳动力直接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三产业。(三)三个产业GDP与从业人员的实证分析根据《平凉五十年》与平凉历年年鉴中的相关数据,建立平凉市国内生产总值和就业人口之间的相关计量模型。将1995~2006年平凉GDP与就业人口数据输入SPSS10.0,制作散点图,如图2-4所示。图2-4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就业人口(N)的散点图基本可以判断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就业人口(N)存在线性关系。图2-5回归标准化的正态P-P图回归标准化的正态P-P图表明观察值的残差分布与假设的正态分布的比较,标准化残差呈正态分布,标准化的残差散点分布在直线上或靠近直线,于是建立如下线性方程:GDP=a+bN将相关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得到如下结果:GDP=-2271357.13+22906.57NR2=0.831F=49.336以上回归结果表明:平凉市GDP增长和就业人口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关系,就业人口每增加1万人,GDP增加2.29亿元。这表明平凉市作为甘肃省的农业城市,增加就业量对经济增长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对于平凉市而言,应坚定不移地采取鼓励积极的就业政策。在对平凉市国内生产总值和三个产业就业人口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同样的线性回归,得到如下结果(N1,N2,N3分别代表三次产业就业人口):GDP=-2268559.87+22332.84N1+58295.05N2+26090.41N3R2=0.876F=18.922方程经T检验,N1、N2、N3的概率P值分别为0.005、0.022、0.07,按给定的显著性水平0.10的情形下,均有显著意义。以上回归结果表明:平凉市GDP增长和第一产业就业人口相关性较小,和第二产业就业人员相关性较大,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处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考虑GDP和第二产业关系,去掉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重新进行回归,得到:GDP=-736629.77+104932.38N2R2=0.644F=18.103可见,平凉市第一产业增加就业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较小,农业中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第二产业增加就业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巨大,第二产业每增加1万人就业,会引起GDP增加5.8亿元,表明平凉市经济发展处于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过渡的阶段,“工业强市”战略成效显著。建市以来,按照煤、电、化、运一体化发展的思路目标,做大做强煤电产业,新上了洗煤、火电、甲醇、煤运等一批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的工业项目,建成扩大了崆峒二十里铺、华亭石堡子、静宁八里等工业园区规模,组建了全省最大的千万吨煤炭企业的华亭煤业集团,极大地促进和带动了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2006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43亿元,比上年增长16.4%,五年平均增速达16.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3亿元,比上年增长15.5%,五年平均增速达22.3%,高于全省平均增长水平。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进一步得到确立,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5%。全省最大的煤电工业基地初步形成,全市煤炭产量约占全省的50%左右,发电量约占全省的20%左右。尤其是煤电产业已成为带动全市工业快速发展的主导产业,煤电工业增加值占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0%,实现利润和利税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93%和92%。2006年工业对全市经济贡献率达44.26%,工业强市成效进一步凸现。三三个产业偏离系数偏离度是三个产业结构偏离系数的绝对值之和。偏离系数为三个产业的就业比重与增加值比重之差,考察的是产业的增加值比例与就业比例的关系。如果偏离系数大于零——正偏离,即该产业的就业比重大于增加值比重,意味着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存在着劳动力转移出去的压力;负偏离则意味着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高,该产业存在着劳动力迁入的压力。由负偏离状态向“0”状态接近,表明该产业吸纳就业能力伴随着吸纳就业人员越来越少而减弱,该产业就业空间在缩小;负偏离状态呈向“0”状态远离,表明该产业吸纳就业能力渐渐增强,伴随着吸纳越来越多的人就业,该产业就业空间在扩张。具体而言,平凉市第一产业从2000~2006年的偏离系数最大,为正值,产值结构与从业人员结构极不对称,平均偏离系数为38.71,说明有大量富余劳动力存在,也在很大程度上起着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另外,从2003年到2006年,偏离系数一直在39%~41%间徘徊,说明一方面因农业技术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不高,产业发展缓慢,另一方面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力度小;第二产业偏离系数虽然是负值,但数值相对较大,年平均偏离系数为-23.87,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比例从2000年以来有所上升,但是按不变价计算的GDP产值比重也在不断上升,而且上升的速度快于从业人员上升的速度,使得偏离系数不断升高。但在2004年以后偏离系数趋于稳定。第三产业相对与第一、二产业,其偏离系数最小,年平均偏离系数为-14.81,意味着该产业产值与从业人员发展趋向同步。这一方面说明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另一方面说明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比例还不是很高。表2-4三次产业偏离度系数四三个产业就业弹性就业弹性是衡量经济总量对就业影响的指标,指就业增长对经济增长变化的反映程度,即经济增长率每提高1%带来的就业增长的百分比,各产业的就业弹性就是各个产业经济增长率每提高1%带来的该产业的就业增长的百分比。当就业弹性等于1时,说明就业量随着经济增长而保持同步增长;当就业弹性小于等于0时,说明经济增长并不能创造就业岗位,甚至减少了就业岗位。弹性把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较好地反映了经济增长对从业人员的吸纳程度。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从业人员增长的前提条件。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增长为大量吸纳从业人员奠定了基础。应该指出的是,就业弹性的高低并不能确切地反映某个行业所吸纳的从业人员的数量,由于就业弹性是经济增长率每提高1%带来的就业增长的百分比,所以就业弹性既受到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受到就业增长的影响,就业弹性能精确地反映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敏感程度。表2-5各产业就业弹性从各产业的经济增长速度来看,第一产业经济增长速度低于第二、三产业的经济增长速度。就第二、二产业来说,2002年后第二产业的平均经济增长速度小于第三产业的平均经济增长速度。从各产业的就业弹性看,第一产业最小,第三产业最大,第二产业介于第一、三产业之间。从就业弹性的发展趋势来看,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从2000~2002年连续呈负数,吸纳的从业人员数趋于下降。而从2003~2006年却变为正数,年平均就业弹性为-0.16,说明2003年以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速度有所减弱。第二产业就业弹性一直为正数,成为吸纳从业人员的重要力量;2000年后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均为正数,成为吸纳从业人员的主要力量。第一产业从2000~2006年间平均就业弹性为-0.385,除2000~2002年外,其他年度的就业弹性为正数。2000~2002年的平均就业弹性为-1.12,这说明随着经济发展该产业吸纳的从业人员在减少。而2003~2006年的平均就业弹性为0.17,这说明在此时期第一产业经济增长再一次吸纳了部分从业人员,说明2003年以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速度有所减弱。第二产业从2000~2006年间平均就业弹性为0.49。其中,2003年前平均就业弹性波动较大0.21~1.92。而2004年后就业弹性则比较平稳。这主要是由于2004年后,平凉市产业结构调整逐渐进入优化时期,第二产业快速增长,而第二产业吸纳的从业人数的增长速度低于第二产业的经济增长速度。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都为正数,说明第二产业对吸纳从业人员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三产业从2000~2006年间平均就业弹性为1.46。与第一、二产业在某些年度的就业弹性为负数不同,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都为正数,说明第三产业已成为吸纳从业人员的主要力量,而且从发展趋势来看,也将在吸纳从业人员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二节就业的行业结构在上节考察平凉市就业产业结构的基础上,这一节重点考察平凉市就业的行业结构。受篇幅与研究重点的限制,不能考察所有的行业,只能有重点地选择一些行业。重点选取了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采掘业、建筑业,第三产业中的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作为考察的对象。挑选这些行业首先是由于通过上一节的研究,对第一产业的有关指标有了大致的了解。这里没有必要再来考察。其次,由于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数及从业人员比例趋于平稳,对吸纳从业人员的贡献值趋于稳定,所以这里只在第二产业中选择了制造业、采掘业、建筑业作为第二产业的代表。再次,第三产业已成为吸纳从业人员的主要力量,详细考察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具体吸纳从业人员的情况显得非常必要。正是由于这种考虑,才重点挑选了第三产业中的这11个行业,力图通过对这11个行业具体情况的考察,描述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变动的详细情况。一各行业从业人员比例从总体上看,所选14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总数从2002年的33.45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40.08万人,增加了6.63万人,年平均增长5.88%。分行业看,第二产业中的采掘业、制造业、建筑业从业人员数分别从2002年的1.48万人、5.29万人、5.4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2.76万人、6.12万人、7.55万人,分别增加了1.28万人、0.83万人、2.15万人,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2.69%、4.68%、11.72%。在这三个行业中,就业贡献率最大的是采掘业,其次为建筑业。表2-6分行业从业人员年末数这三个行业从业人数及比例在2002~2003年之间有一个较快的发展,从业人员增长率分别为77%、10%、32.4%,这主要是因为新建城市所带动的采掘业、制造业和建筑业从业人员的快速增加。而2003~2006年,这些行业发展较为平稳,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0.77%、9%、23.5%。但总的来讲,这三大行业从2002~2006年从业人员数一直在增加。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行业一直是吸纳从业人员的主要力量,分别由2002年的2.03万人、5.88万人、0.34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3.02万人、7.95万人和2万人,分别增加了0.99万人、2.07万人和1.66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3.6%、98.29%和79.9%。第三产业的其他行业在2002年之前都存在发展不足的问题,这也是第三产业发展比较迅速的重要原因之一。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两个行业属于高度资金密集型行业,而且存在一定的进入壁垒,所以在吸纳从业人员方面并不占有优势。2002年这两个行业从业人员总数分别为0.34万人和0.18万人,到2006年分别增加到0.5万人和0.54万人,分别增加了0.16万人和0.36万人,可见这两个行业吸纳的从业人员是很有限的。表2-7分行业从业人员占全年从业人员的比例在所考察的第三产业各行业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2003年的0.32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0.36万人,仅增加了0.04万人,说明了自2002年建市以来,该行业的发展仍显不足,直到现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也将在吸纳从业人员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而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虽然从2003年到2006年从业人员一直在增加,但发展仍然有限。2003年教育行业从业人员总数为2.87万人,到2006年增加到3.18万人,增加了10.8%;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行业从业人员同一时期增加0.18万人,增加了6.1%,说明这两个行业发展明显不足。尤其是教育行业已越来越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行业发展不足主要是由于该行业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高,一般人员难以胜任该行业工作。如果这两个行业得不到足够的发展,则提高人力资本素质、加大生产中科学技术的含量,实现的难度比较大。二各行业就业弹性主要通过2003~2006年所选的行业计算就业弹性。从所选行业的就业弹性来看,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反映较为敏感,这也符合一般常识。至于其他行业的就业弹性,没有一定的规律。相对而言,2003年以后,由于工业就业弹性数值平稳,对从业人员的吸纳越来越少,而要增加就业,依靠工业的发展是没有太大效果的。为发展就业,有必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尽可能吸纳从业人员。表2-8各行业就业弹性第三节就业的所有制结构所有制结构是各种所有制形式在社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总和。一个社会的所有制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制约着社会的劳动力就业及生产力能否迅速发展。对就业的所有制结构主要从国有单位、集体单位、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的从业人员的数量、比例与行业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一就业的所有制结构我国就业的所有制结构,经历了1978年前的由多种所有制经济向单一公有制经济集中状态转变,及1978年后的由单一公有制经济集中状态向多种所有制经济分布转变的变动过程。前一时期是使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就业人口转到公有制经济中,后一时期是在公有制经济就业比重占优势的条件下,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从而确定了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条重要方针。十几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平凉市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国有经济占据稳固的主导地位,集体经济蓬勃发展,个体、私营和多种所有制经济不断壮大,成为国民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平凉市的所有制改革也是从农村取得突破的。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实现了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调整了分配关系,使劳动者的利益和劳动成果相结合,农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出现了一批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的专业户、个体工商户,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崛起,使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城镇就业的所有制结构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国有经济在就业结构中仍占有主导地位。虽然国有经济单位职工的比重由2002年的7.55%下降到2004年的7.1%,之后又增加到2005年的7.6%,而2006年这一比重下降到了6.5%,国有经济单位职工的比重在下降;而城镇集体经济单位职工的比重2002年为0.8%,到2006年下降到0.3%,但国有和集体企业仍是就业的主渠道。其他各种经济类型单位职工的就业比例,2006年比2002年增加了1.34个百分点。2006年,国有经济单位和城镇集体经济单位职工人数共有9.4万人,占全部职工人数的80.1%,其他各种经济类型中的职工人数占19.9%,这一比重与2002年的3.3%相比,增加了16.6个百分点,说明处于补充地位的其他各种经济类型单位中的职工人数近年来发展显著。第二,在变化趋势上,非公有制经济就业比重变化较快。虽然非公有制经济在整个经济中就业比重所占较小,但增长速度较快,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公有制经济就业比重下降带来的岗位空缺。从2002年到2006年,城镇个体劳动者及私营企业从业人员人数从1.96万人增加到6.28万人,所占全部社会劳动者的比重由1.5%上升到4.5%。同时,其他各种经济类型单位职工人数也在逐渐增加,从2002年的0.33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2.235万人,平均年增加47.6%,远远高于城镇个体劳动者及私营企业从业人员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说明该行业同一时期的发展不够充分,还有进一步吸纳从业人员的潜力。表2-9平凉市2002~2006年按所有制分类社会劳动者人数表2-10平凉市2002~2006年社会劳动者的所有制结构二国有单位的就业结构改革开放以来,国有单位的从业人员数量与比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由于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且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所有制的组成部分不再片面追求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在所有制中的比重,而着眼于控制力的提高,提出了“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政策措施。理论上创新源于实践的突破,而理论又进一步指导了实践。正是在经济发展的实践与理论突破的双重基础上,不同所有制间的从业人员数与从业人员比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具体到国有单位来说,就是国有单位的从业人员数与所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例逐步减少。(一)国有单位的从业人员数量及比例1995年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实践带来的理论突破,国有单位从业人员逐年减少。具体来说,从绝对数量看,国有单位从业人员由2002年的10万人上升到2003年的10.08万人,仅增加了0.08万人。而随后国有单位从业人员数有所下降,从2003年的10.08万人减少到2004年的9.89万人,减少0.19万人。此后,2005年有所增加,而到2006年又减少到8.97万人,减少了1.65万人。从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变化幅度看,从2002年以来呈现不均衡的变化态势,但总的来讲,减少的幅度要远远大于增加的幅度。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例也经历了一个逐步下降的过程,到2006年,国有单位从业人员比例只占到全部从业人员的7.6%。(二)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分行业情况为更清楚地了解国有单位从业人员的分布,对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在不同行业间的分布做一考察分析。把所考察的行业分为三类:表2-112002~2006年国有单位从业人员数及比重第一类行业是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基本趋于下降的行业,这类行业包括农、林、牧、渔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在这些行业中的国有单位从业人员数量,尽管有些年份有所上升,但总体来说是趋于下降的。从绝对数来看,下降最多的行业是制造业,制造业国有单位从业人员数量由2002年的9612人下降到2005年的5815人,减少了39.5%。2006年从业人员又增加到7132人。农、林、牧、渔国有单位从业人员数在2002年为4833人,2006年为3201人,下降了33.77%。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在同一时期分别下降23.07%、47.97%、21.47%、14%、75.82%、4.8%;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005年较2002年分别下降了15.3%、25.0%,随后从业人员又有增加的趋势。图2-6国有单位从业人员数及比例第二类行业是从业人员数总体趋于增长的行业,包括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建筑业,在这些行业中的国有单位从业人员数量,尽管有些年份有所下降,但总体来说是趋于上升的。第三类行业是从业人员数绝对增长的行业,包括采矿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这些行业从业人员绝对增长主要是由于行业性质及国家政策原因。从所考察的国有单位各行业从业人员比例来看,国有单位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采矿业和制造业。2002年,教育行业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占到全部国有单位从业人员的比例为24.2%,以后逐年增加,2004年上升到26.28%。这主要是由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已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经济发展要求教育行业也相应发展,而由于教育行业还没有完全放开,教育还主要是由国家提供,所以在教育行业中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占全部国有单位从业人员比例呈上升之势。采矿业是拥有国有单位从业人员的第二大行业,而且所占比例逐年上升,到2005年已接近20.58%(见表2-13)。表2-12国有单位分行业年底从业人员数表2-13国有单位分行业从业人员比例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显然自建市以来国有单位总体从业人员数量呈下降趋势,但是下降的行业大部分集中在竞争性较强、对国计民生影响不大的行业。而在那些与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行业,国有单位从业人员数量还是呈上升趋势,如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教育,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在行业上的这种分布,集中体现了“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政策方针,国有单位从业人员总数的下降,并没有降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相反是更好地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控制。为更清楚地考察国有单位从业人员的变动,对各行业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占该行业全部从业人员的比例进行了测算。从表2-14可以很清楚地看出,2002年,在除农、林、牧、渔业外的其他行业里,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占该行业相当的比重,在一些行业里更是占有绝对比重。而到了2006年,制造业,采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和金融业国有单位从业人员的比例均有了大幅下降,分别由2002年的18.17%、97.8%、96.4%、6.39%、5.8%、55.32%、72.2%下降到2006年的11.65%、31.7%、58.57%、3.2%、4.4%、7.8%、61.28%,分别下降了6.52,66.1、37.83、3.19、1.4、47.52、10.92个百分点。这些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大幅下降的行业,基本都是竞争性强和对国计民生影响不是很大的行业。表2-14国有单位分行业从业人员占全部行业从业人员的比例而其他如金融、房地产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这些行业的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在该行业中都有绝对的比例;虽然金融业国有单位从业人员比例似乎不是很高,但是如果该行业加上集体单位的从业人员,也接近100%的水平。这说明,国有单位从业人员数量的下降并不意味着所有行业的国有单位的从业人员数量在下降,在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中,国有单位从业人员比例是非常高的,对该行业有绝对的控制力。三集体单位的就业结构城镇集体单位是指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的一种经济类型,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组成部分,包括所有使用集体投资举办的企业,以及部分个人通过集资自愿放弃所有权并依法经工商行政机关认定为集体所有制的企业。(一)集体单位从业人员数及比例在改革开放初期,集体单位在吸纳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以及就业体制与思想观念的转变,集体单位在吸纳从业人员方面的作用在逐渐缩小。从集体单位从业人员的绝对数量看,2002年以来集体单位从业人员一直呈负增长,而2004年后下降幅度变大,到2006年,集体单位从业人员降到0.62万人,年均下降21.73%。从集体单位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例来看,2002年以来持续下降,从2002年的1.06%降到2006年的0.36%,五年间下降了0.7个百分点(见表2-15)。表2-15城镇集体单位从业人员数及比例图2-7平凉市城镇集体单位从业人员数图2-8平凉市城镇集体单位从业人员比例(二)集体单位分行业从业人员数及比例2002年以来,农、林、牧、渔业,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的集体单位从业人员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从绝对数来看,建筑业下降的人数最多,2002年的从业人员数为6397人,2003年增加到7673人,2006年由2005年的2858人锐减到1063人,相对与2002年,减少了5334人。制造业是从业人员下降数较大的第二行业,从2002年的2910人减少到2006年的1244人,下降幅度为57.25%。其他从业人员减少的行业因为本身绝对数不大,所以减少的绝对数额也不大。从业人员数趋于上升的有金融业,2002年从业人员数为573人,到2005年增加到1066人,增加了493人。2006年该行业从业人员有递减的趋势。该行业本身从业人员绝对数不大,因此变化的绝对数也不大。表2-16城镇集体单位分行业年底从业人员数从考察的集体单位从业人员分行业比例来看,制造业虽然所占比例大体呈下降趋势,但仍占有较大比重,各年均保持在20%左右的比例。建筑业是集体单位吸纳从业人员最多的行业,尤其是2003吸纳了60.3%的集体单位从业人员。批发和零售业是按比例排在第三位的行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所占比例最低,到2003年仅占0.016%。表2-17城镇集体单位分行业从业人员所占比例与考察国有单位各行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例一样,还考察了集体单位各行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例。集体单位所有行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例基本都呈下降趋势。结合国有单位各行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比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制造业、建筑业等行业的国有单位和集体单位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少,体现了“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措施。在有些行业,国有单位与集体单位占有绝对比重,如金融、房地产业、教育,这三个行业均为国家垄断或限制进人行业。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行业以国有单位为主,集体单位次之。但从总的趋势看,所占比例也逐渐降低,体现了国家有关政策的松动。表2-18城镇集体单位分行业从业人员占全部行业从业人员的比例四乡镇企业的就业现状平凉地区的改革也是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制开始的。改革的最初效应是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极大提高,为大量农业劳动力脱离土地而进行多种专业化劳动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但由于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缺乏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劳动力市场,限制了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于是在国家政策允许的前提下,乡镇企业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乡镇企业在有效增加产品供给的同时,在农村就地吸收了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成为农村增加非农就业的一个渠道。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乡镇企业的不断发展,乡镇企业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速度明显上升,从2002年的17.94万人上升到2006年的20.22万人,年增长率为3%。表2-19乡镇企业从业人员数及比例表2-20平凉市乡镇企业分行业从业人员数从平凉市乡镇企业的行业从业人员的变化趋势来看,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社会服务业等行业的从业人员逐渐减少,其中社会服务业和农林牧渔业两大行业下降速度最快,2004~2006年平均下降20.6%与16.86%。而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和交通运输仓储业和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逐渐增加,其中其他行业的增长速度最快,同期年均增长111%。从从业人员数来看,制造业是乡镇企业中吸纳从业人员的第一大行业,约占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35%。但该行业同期年均增长速度为-1.99%,表明该行业近年来发展较为充分,吸纳人员的潜力下降。建筑业是吸纳从业人员的第二大行业,且同期年均增速4.8%,表明该行业发展稳定,可长期吸纳从业人员。五2002年以来个体私营企业的就业平凉市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所有制结构调整联系在一起的。在所有制结构调整的策略上,采取在原有的计划体制外引入市场主导型的非国有经济部门、在计划体制内引入市场机制来提高效率的两种策略,前者表现为20世纪90年代后的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和进入2000年后的个体私营企业迅猛发展。2002年以来,私营企业年均创造新增就业机会0.46万个,从业人员年均增长为10.98%;2006年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的比重从2002年的1.2%上升到1.54%;与此相反,个体企业从2002年到2003年从业人员数增加了0.4万人。但到2004年从业人员减少了一半多,下降到2.09万人。而到2005年之后从业人员有所稳步增加,2006达到4.46万人。从个体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的比例也可以看出这种变化状况。我们在分析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增长情况时,只选择2002年以来的时间段进行研究。对2002年以来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数量和占总从业人员比重见表2-21。表2-21显示以下几个特征:①个体、私营企业的从业人员自2002年以来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33%、9.4%,同一时期国有企业的增长率为2.06%,而集体企业的增长率却是负值,为-16.23%。②个体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的比重除2004年下降外,其余时间均在上升。但2005年和2006年的比重要低于2002年和2003年的比重。而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的比重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2006年以达到1.54%。③个体经济的从业人员在2002年的基数就已达到4.23万,私营经济的基数只有1.27万,因此,个体经济的从业人员增长率低于私营经济是合理的。同时,私营企业还有以下因素促进其实际从业人员数远远高于统计数字:一是大量“假集体”的存在;二是私营企业统计中不包括自然人出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三是一些雇工超过8人的个体工商户没有登记为私营企业。④在新增就业量中,私营经济所占的比例在2004年以前越来越高。2003年,全社会每100个新增就业者中只有4.7个人流向私营部门,私营经济对就业贡献还不明显。而2004年,私营经济在解决就业问题上的作用日益突出,当年私营企业吸收的劳动人数量占到新增就业的18.16%。表2-21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数量及比例第四节就业人员的城乡、职业、年龄结构一从业人员的城乡结构就业的城乡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是和产业结构同步的。在不存在劳动力流动壁垒的条件下,工业化过程必然导致人口的城市化。但由于现行的劳动管理体制将城乡分而治之,如表2-22和表2-23所示,因此平凉市从业人员的城乡结构表现出以下三个特征:第一,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变化不大,与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的变化脱节。从2002年到2006年,城镇从业人员比重一直保持在12%~13%,而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由69.89%下降到64.8%。这一方面说明了乡村人口向城镇的迁移和流动受到了限制,另一方面反映了现代化和人口城市化的进程受到了限制。第二,平凉市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明显偏低。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1984年世界城镇人口比例为41%,发展中国家也达到了31%。而2006年平凉市城镇从业人员仅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3.64%,远远低于沿海开放地区。这反映了平凉人口城市化的进程还比较落后,也说明了工业化的浪潮并未在平凉形成相应的推动人口城市化的动力。表2-22平凉2002~2006年社会从业人员城乡结构状况第三,从平凉从业人员的城乡结构在近几年中的变动趋势来看,并未出现大的变化,这不仅是平凉就业的城乡结构的特征,也是我国就业的城乡结构的特征,反映了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尚未触及就业的城乡结构,尚未对城乡从业人员的合理流动提供充分的条件。二从业人员的职业结构各行业的从业人员是由不同职业的劳动者所组成的,因此职业结构也是就业结构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透过就业的职业结构,可以了解具有不同技能的劳动者的数量及其分布比例,为确定与劳动力有关的各计划、优化劳动者的职业结构提供依据。根据表2-23反映的平凉就业人口的职业结构现状可以看出其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平凉从事体力职业的就业人口占绝对大的比例,智力型就业人口比例过小。在2002年,平凉体力型就业人口占92.85%,智力型就业人口仅占7.14%,这不仅说明平凉的经济和科学技术仍然十分落后,也说明平凉总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仅就农、林、牧、渔业就业人员来说,821700名就业人员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仅有160人,不足万分之二,而文盲、半文盲和仅有小学、初中文化程度的有761716人,比例高达92.7%。表2-232002年平凉从业人口的职业结构第二,从性别比例来看,除商业、服务业工作人员外,其他各职业女性比例均低于男性。由表2-23可知,女性比例最高的职业是“商业、服务业工作人员”,其值为50.15%,略高于男性:女性比例最低的职业是“国家党政机关、科学研究、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其值为13.53%,同时这也是男性比例最高的职业,它以其绝对优势显示了这一职业的男性色彩。第三,从性别构成来看,在2002年男女两性的职业构成形式大致相同。女性中从事农、林、牧、渔、水利业的比例最高,占80.7%;从事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工作的比例最低,仅占0.34%。男性中从事农、林、牧、渔、水利业的比重也是最高,占70.13%,低于女性;从事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工作的比重最低,占1.89%。三从业人员的学历、职称、技术等级结构从业人员的学历、职称、技术等级结构也是就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了解不同劳动者的学历、职称和技术状况及分布比例,为确定该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提供依据。由于数据的限制,我们仅研究法人单位就业人员学历、职称、技术等级的情况。表2-242004年法人单位就业人员学历、职称、技术等级结构表2-24表明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在单位就业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大学本科、专科,高中,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的人员,分别占0.22%、5.64%、15.73%、33.95%和44.46%。在具有技术职称的人员中,具有高级、中级、初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分别占5.98%、33.52%和60.50%。在具有技术等级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具有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资格证书的人员分别占3.04%、6.82%、30.53%和59.61%。第二,在平凉单位就业人员的学历、职称和技术结构中,普遍存在“三高人员”比例较低现象,高学历、高职称和高技师的比例分别为0.22%、5.98%、3.04%,而其他人员的比例分别为99.78%、94.02%、96.96%。第三,从性别构成来看,2004年男女两性在法人单位的就业构成形式大致相同,女性中具有大专学历的比例最高为30.42%;男性中具有高级技师的比例高达96.93%。女性“三高人员”占总单位就业人员的比例为0.1%,而男性为1.2%,说明女性的高等教育远远落后于男性。四从业人员的年龄结构所谓劳动者的年龄结构是指在劳动适龄人口中各年龄组就业人口的分布状态。在对统计资料进行计算处理和比较分析之后,发现平凉就业人口的年龄结构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在业人口的年龄结构比较年轻,且就业人口随年龄的增长而衰减。平凉市就业人口的年龄结构构成是比较年轻的,62.78%的就业人员年龄分布在15~39岁。根据《平凉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可知,2000年平凉全部就业人口平均年龄为35.2岁,年龄中位数为35.4岁。其中,女性就业人口的平均年龄为34.7岁,年龄中位数34.7岁;而男性就业人口的平均年龄为35.7岁,年龄中位数为35.9岁。显然,女性就业人口的年龄构成比男性要年轻一些。在15~64岁各年龄组中,依年龄从低到高序排列,各年龄组就业人员所占比例分别为:5.47%、9.35%、14.09%、17.62%、14.53%、7.14%、10.44%、7.84%、5.52%、3.68%。显然,全部就业人口的年龄结构随年龄的增加而衰减,其中女性就业人口年龄构成衰减的速度明显快于男性。第二,20~54岁人口就业率较高,女性就业率明显超前。15~19岁人口就业率为43.3%,而20~54岁平均就业率就高达92.81%,55岁以上人口的平均就业率只有69.9%。其中女性的就业人口在各年龄组均低于男性,只有15~19岁组高于男性,说明女性就业较男性早。这主要因为传统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导致学龄期的女性接受教育的机会小于男性。尤其在农村,女性通常比男性更早离开学校,加入农业生产行列。第三,从变动趋势看,低年龄组就业人员比重下降,50岁以上就业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其中25~34岁年龄组的人口既是劳动年龄人口,又是受教育年龄人口,这反映了平凉大批学龄期青少年过早参加工作。但2005年统计结果表明,这一现象已得到了改善,反映了平凉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伴随着低年龄组就业人口比重下降,50岁以上就业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第五节产业结构调整与劳动力资源供需状况预测一未来5年平凉市产业结构发展态势根据“十一五”计划和2010年国民经济发展纲要,平凉市未来十年的产业发展将围绕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这一主线,以三大目标(小康平凉、和谐平凉、魅力平凉)与四大基地(全省煤电化运基地、绿色畜牧基地、优质果品基地、西部人文生态旅游基地),推进六个跨越(在统筹城乡发展、做强地方工业、提升城市品位、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建设和谐社会中推进新跨越)为基本思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协调发展,并据此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加以落实,因该问题不属本文研究范围,在此不再赘述。二未来5年平凉市劳动力资源供需预测(一)未来5年平凉市劳动力资源供给预测劳动力资源在本书中主要指能够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经济活动的劳动人口。劳动力资源的供给随着时间的变动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动。由于时间的变动,一部分新成长的人口进入劳动适龄人口转化为劳动力资源;另一部分劳动力资源超过劳动年龄或丧失劳动能力转化为非劳动力资源。由于就学、从事家务劳动、军队服役等原因构成一部分潜在的劳动力资源供给,当然也会有一部分现实的劳动力资源由于就学、参军或从事家务劳动等退出劳动力资源供给。因此劳动力的总供给取决于总人口、劳动力资源占总人口的比重以及劳动力参与率三个主要指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