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2010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分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97ac5e43b354457b4eac3840adb639e/c97ac5e43b354457b4eac3840adb639e1.gif)
![宁夏2010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分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97ac5e43b354457b4eac3840adb639e/c97ac5e43b354457b4eac3840adb639e2.gif)
![宁夏2010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分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97ac5e43b354457b4eac3840adb639e/c97ac5e43b354457b4eac3840adb639e3.gif)
![宁夏2010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分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97ac5e43b354457b4eac3840adb639e/c97ac5e43b354457b4eac3840adb639e4.gif)
![宁夏2010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分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97ac5e43b354457b4eac3840adb639e/c97ac5e43b354457b4eac3840adb639e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夏2010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分析
一宁夏2010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分析2010年,宁夏生态文明指数(ECI)为74.67,排名全国第30位。去除“转移贡献”二级指标后,宁夏自身生态文明指数(SECI)为62.49,排名全国第30位;去除“转移贡献”和“社会发展”二级指标后,宁夏绿色生态文明指数(GECI)为44.99,排名全国第30位。宁夏大部分地区属于半干旱和干旱区,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同时也是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重点防治区,生态较为脆弱,很多地区都属限制开发区或禁止开发区。该省区环境质量和社会发展居全国中游水平,生态活力、协调程度和转移贡献水平都位于全国下游水平(如表36-1所示)。2010年生态文明建设的类型属于低度均衡型(如图36-1所示)。表36-12010年宁夏生态文明建设二级指标情况汇总具体来看,在生态活力方面,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自然保护区的有效保护全国排名分别为第10、11位,位于全国中上游水平;湿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居全国中游水平;森林覆盖率则较弱。图36-12010年宁夏生态文明建设评价雷达图在环境质量方面,农药施用强度为2.38吨/千公顷,居全国第1位(排名越靠前农药施用越少),成绩突出;环境空气质量居全国第13位,位于全国中上游;地表水体质量和水土流失率则位于全国末位。在社会发展方面,服务业产值占GDP比例为41.6%,位于全国第9位;人均教育经费投入1300.50元/人,位于全国第12位;城镇化率在全国居第15位,这三项指标均处于全国中上游水平。人均GDP、人均预期寿命和农村改水率这三项指标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在协调程度方面,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为2.04%,排在全国第5位,处于全国上游水平;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率为92.53%,排在全国第6位,处于上游水平。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处在全国中下游水平。工业污水达标排放率、单位GDP能耗、单位GDP水耗和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量则较弱。在转移贡献方面,煤油气能源自给率为1.4023,居全国第6位,成绩较好;农林牧渔人均总产值、人口密度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用水自给率相对较弱(如表36-2所示)。表36-2宁夏2010年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结果二宁夏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态势分析(一)宁夏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发展态势宁夏生态文明建设定量分析显示,2003~2010年全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持续上升,整体提高1倍以上,其上升的速度除2003~2004年度外基本保持稳定,进步幅度均达到5%以上。2003~2004年度生态文明水平提高幅度最大,为23.71%,主要是由于生态活力有大幅增强;2006~2007年度生态文明水平提高幅度最小,为5.03%,主要是由于该年度环境质量有明显下降。最近的2009~2010年度生态文明水平提高幅度为8.67%。各年度具体进步态势如图36-2所示。图36-2宁夏生态文明进步态势具体从生态活力、环境质量、社会发展和协调程度四个方面分析,2003~2010年宁夏生态活力持续增强,但速度有逐渐放缓的趋势;环境质量整体下降,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其下降趋势基本得到遏制,开始改善向好;社会发展水平整体上升;协调发展能力有加速提升的态势。(二)生态活力发展态势生态活力进步定量分析显示,2003~2010年宁夏生态活力持续增强,整体生态活力水平上升超过1.5倍。各年度中,2003~2004年度生态活力提高幅度最大,为68.99%,主要是由于森林覆盖率大幅增加;最近2009~2010年度生态活力上升幅度最小,为0.03%。各年度具体进步态势如图36-3所示。图36-3宁夏生态活力进步态势近年来,宁夏大力实施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资源保护、退牧还草、自然保护区及湿地保护等系列生态工程建设,改善地区生态活力,增强生态系统功能,发挥其生态效益,取得明显成效。2003~2010年,宁夏森林覆盖率增加近3.5倍,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1倍以上,自然保护区占辖区面积比重上升3.05个百分点,湿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湿地面积基本保持稳定。(三)环境质量发展态势宁夏环境质量发展定量分析显示,2003~2010年全区环境质量总体下降,整体环境质量水平下降13.01个百分点。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质量下降的趋势基本被遏制,开始改善向好。各年度中,2004~2005年度环境质量水平提高幅度最大,为3.38%,主要是由于其农药施用强度显著下降;2006~2007年度环境质量水平下降幅度最大,为8.4%,主要是农药施用强度大幅上升所致。最近的2009~2010年度环境质量水平下降幅度为2.97%。各年度具体进步态势如图36-4所示。图36-4宁夏环境质量进步态势2003~2010年,宁夏环境空气质量显著改善,省会城市好于二级天气天数占全年比例提高14.09个百分点;地表水体质量恢复较慢,主要河流Ⅰ~Ⅲ类水质河长比例仍为0;水土流失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值得注意的是,虽然2010年宁夏的农药施用强度在全国最低,但近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值得注意,应保持自身优势。(四)社会发展进步态势社会发展进步定量分析显示,2003~2010年宁夏社会发展水平持续上升,整体社会发展水平提高133.52个百分点。各年度中,2004~2005年度社会发展水平提高幅度最大,为18.14%,主要是由于人均GDP、第三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人均教育经费投入和农村改水率均有显著上升;2003~2004年度社会发展水平提高幅度最小,为5.33%,主要是由于其第三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下降。最近的2009~2010年度社会发展水平提高幅度为9.36%。各年度具体进步态势如图36-5所示。图36-5宁夏社会发展进步态势宁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之一,也是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资源优势明显,但受生态环境脆弱的制约,地区基础设施薄弱,社会发展水平较低。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全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03~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实力不断壮大,人均GDP增长3倍以上,第三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16.3个百分点,城镇化建设有序推进,城镇化率上升9.04个百分点,保障改善民生能力显著增强,人均公共服务水平提高,人均教育经费投入增加2倍以上,农村改水率上升近1倍。(五)协调程度发展态势宁夏协调程度发展定量分析显示,2003~2010年全区协调发展能力加速上升,整体协调发展水平提高1倍以上。各年度中,最近的2009~2010年度协调发展水平提高幅度最大,为24.62%,是得益于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率大幅上升和单位GDP水耗、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量显著下降;2008~2009年度协调发展水平提高幅度最小,为1.59%,主要是由于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率均有下降。各年度具体进步态势如图36-6所示。图36-6宁夏协调程度进步态势2003~2010年,宁夏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降低50.96%,单位GDP能耗下降20%以上,单位GDP水耗减少70%以上,单位GDP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量削减75%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增加16.17%,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提高34.48个百分点,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率上升2倍以上。目前,宁夏整体可持续发展水平仍相对较低,应继续坚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持续发展。(六)二级指标间发展态势关系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宁夏生态活力与社会发展、协调程度的进步指数相关系数分别为-0.459和-0.424,环境质量与社会发展、协调程度的进步指数相关系数分别为0.632和-0.502。除了环境质量进步指数与社会发展进步指数呈正相关外,其余三个都为负相关,表明宁夏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正在逐渐缓解,环境正在改善,但尚未实现协调发展。生态活力与社会发展的进步指数相关系数为-0.459,这表明宁夏社会发展与生态活力存在一定的矛盾。从宁夏2003~2010年七年的数据可以看到,宁夏在这七年中社会发展水平持续上升,整体社会发展水平提高133.52个百分点;而生态活力在七年间上升超过1.5倍,但除了在2003~2004年度和2008~2009年度大幅度增长外,其余年份都未超过4%。深入分析三级指标后发现,这两个年度生态活力大幅度提高的原因主要是森林覆盖率的大幅度增长(两个年度森林覆盖率分别增长176.36%和61.84%),而森林覆盖率五年统计一次,这两个年度的增长实为1999~2009年十年的增长率,若平均到每一年中则会发现,这十年中宁夏的生态活力建设发展速度实际较缓。由此可以看出,宁夏在社会发展的同时,未能较好地使生态活力同步上升。在生态活力的几项三级指标中,森林覆盖率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有大幅度提升,自然保护区的有效保护和湿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则没有变化。环境质量与社会发展的进步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632。从宁夏环境质量和社会发展进步态势图中可以看出,两者的增长趋势较为一致。2003~2005年宁夏的社会发展呈加速上升态势,环境质量也有所好转;2005~2007年宁夏的社会发展有放缓的趋势,环境质量也持续恶化;2007年之后社会发展和环境质量都呈上升态势。但两者的增长还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别,社会发展在七年间提高了133.52个百分点,而环境质量则在七年间降低了13.01个百分点。同时也应该看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质量下降的趋势基本被遏制,开始改善向好。从三级指标中可以看出,宁夏环境质量下降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农药施用强度的增加。虽然从全国范围的绝对值来看,宁夏的农药施用强度是全国最少的,但从纵向来看,在这七年中宁夏的农药施用强度还是增长超过了0.8倍。三结论与建议宁夏地处半干旱和干旱区,荒漠化和沙化较为严重,环境质量和协调程度较低,生态较为脆弱,多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状况一直处于全国下游。环境质量、社会发展处于第三等级,生态活力、协调程度和转移贡献处于第四等级。在三级指标中,农药施用强度、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等成绩突出,其他方面指标多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地表水体质量、水土流失率、单位GDP能耗和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量在全国排名较为靠后。2010年宁夏生态文明建设的类型属于低度均衡型。从发展趋势来看,2003~2010年七年中宁夏生态文明持续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所有年份的生态文明进步指数都在5%以上,整体生态文明水平提高1倍以上。但这七年间宁夏环境质量整体下降达13.01个百分点,地表水体质量和水土流失率排名全国最后,环境污染较严重。宁夏应以环境污染治理为突破口,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加快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现城市烟尘污染控制区域全覆盖。同时,要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实施防沙治沙工程,加强水土流失治理,遏制大尺度的环境质量持续退化的趋势,促进其逐渐实现改善。从生态活力来看,虽然2003~2010年这七年间整体生态活力提高1倍以上,但除了2003~2004年度和2008~2009年度由于森林覆盖率大幅增加而使得生态活力大幅提高外,其余年份增长幅度不高。目前,宁夏整体生态环境仍较脆弱,生态系统承载能力不高,应继续大力实施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资源保护、退牧还草、自然保护区及湿地保护等系列生态工程建设,同时,注重生态建设或者恢复的效果,推动全区生态活力持续增强。从社会发展来看,宁夏2003~2010年度所有年份的增长都在5%以上,2003~2010年整体社会发展水平提高133.52个百分点。但宁夏的贫困地区较多,地区基础设施薄弱,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应积极保持其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充分发挥自身区位、资源等优势,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从协调程度来看,宁夏2003~2010年所有年份都是正增长,在新能源、新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效团队建设》课件
- 《纪念白求恩》课件2
- kV组合开关使用说明书课件兖矿
- 2025至2031年中国TM卡电子锁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陶瓷部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比例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精研】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马玉林曹县会议》课件
- 《种子生活力测定》课件
- 【语文】第五单元检测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
- 《中华文化之国学》课件
- FCI测试试题附答案
- 纸杯变变变-课件
- “SoC设计导论”教学大纲
- 扁平蓝色企业五险一金知识培训讲座宣讲通用教学讲座课件
- 新编《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解读课件
- 林木育种学:第二讲 林木选育技术基础课件
- 转动机械找对轮找中心(有图、有公式)课件
- 违纪行为处罚确认单
- CA-PDS新品投产管理手册
- 鸡蛋出厂检验报告
- 2022年幼儿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完整版课件整套电子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