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学设计_第1页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学设计_第2页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学设计_第3页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学设计_第4页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学设计兴宁市第一中学高中政治授课教师:陈兰【教材分析】本框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框题,其内容主要是落实《新课程标准》规定的“以文化在继承、交融与创新中的传承为主题,讲述传统文化的作用与价值”,本课分二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其中第二框是第四课的重点和难点,必须要理解继承与发展是文化建设过程中同时并存的两个方面,这不仅能帮助我们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还会对学习第五课“文化创新”有很大的帮助。此外,还要知道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特定作用,在理解这一内容时,要与第三课中“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相比较。本框从文化传承的内容上,进一步认识教育在传承文化中所具有的选择、传递、创造的特定功能。【学情分析】关于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学生易于理解,身边事例较多;关于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部分,可成分利用好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关于教育方式变革对文化传承的影响,学生更有直接的感受,可以作为教学资源。【三维目标】知识目标:识记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理解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能力目标:分析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提高归纳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利用教材提供的情景和问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正确把握文化传承中继承和发展的辩证关系,从而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做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重点难点】1、重点: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2、难点: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合作探究、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等。【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传统文化的继承,我们一起来复习下。1、传统文化的继承表现在哪些方面?2、传统文化在今天的特点3、继承传统文化的态度学:(齐答)略师:传统文化并不是原封不动地被继承下来的,而是有所淘汰,有所发扬,那么传统文化是怎样在继承中得到发展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框题《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师:现在给大家几分钟时间,带着屏幕上的三个问题阅读课本(课件显示:1、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怎样?2、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3、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导入新课师: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客家童谣---月光光》师:这是一首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童谣,你会唱吗?(学生答:不会)但现在兴宁的小学生都会唱的,因为学校教过。这是与我国的政策有关的,下面我们来了解下我国的政策。(课件显示:“十一五”规划中,我国提出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校是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2022年3月我国教育部长陈宝生说过,在优秀的传统文化进校园方面,教育部将着力做好“四件事”:一是建设好教材课程体系,二是拓展校园文化,三是加强研究阐发,四是推进国际传播。)师:我们兴宁在这方面也做得很好。我们这里的特色传统文化是什么?生:客家文化师:对。我给大家介绍一个事例(课件显示探究活动一:)近年来,广东省兴宁市第十小学通过“传承客家文化,弘扬客家精神”,打造出学校的特色教育品牌,实现了文化传承与教育提质的双赢,走出了一条特色创新之路。1、营造浓厚氛围传承客家文化以客家童谣为主题的文化墙,供学生课余时间吟诵;校道两旁还有客家文化宣传栏,内容涵盖了客家名人、名言、名诗、谚语等文化元素,还有学生的手抄报、书法、绘画等作品。2、开发校本课程弘扬客家精神学校开发出《十小十德》《十小十全》《客家山歌集》《客家童谣集》《客家风景名胜导游词》《客家美食简介》等十余本校本教材。3、开展学习活动领略文化精髓开展客家名居、客家小吃、客家风俗、客家谚语、客家名人等专题活动,使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了客家文化的精髓。思考1:从材料中说明,继承了什么?发展了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生:继承:客家文化内容、客家精神。发展:开发校本课程,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等形式方面的创新。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继承。师:对。大家要注意继承和发展谁是前提,谁是要求,不要混淆了。它们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不是先后过程,不能说先继承,后发展。(课件显示)一、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1、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2)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3)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继承。师:接着我们来看探究活动二:P44关于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人们有不同的看法。你是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的?请你说说理由。生:略师:从这个探究活动我们可以看出,要正确把握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课件显示)2、正确把握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的要求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师:刚才探究活动一中,我们了解了兴宁市第十小学的事例,下面大家再思考第二个问题:从兴宁市第十小学“传承客家文化,打造特色校园”这一材料我们可以看出,是什么推动了客家文化的发展?除此之外,影响文化发展还有哪些重要因素?生:(齐答)教育推动了文化的发展。还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科学技术,思想运动.(课件显示)二、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2、科学技术3、思想运动4、教育师:上一节课已经布置大家分组分题搜集材料了,下面请第一组的代表上台来展示下----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之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大家掌声欢迎。生:我们组介绍中国服饰的变迁: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对服饰都有严格的等级标准。自宋代开始就明文规定,只有皇帝能穿黄龙袍,普通庶民是不许使用龙的图案和穿黄色的衣服。民国政府确定:男子礼服为中山装,女子礼服是旗袍。建国初期,中国服饰受前苏联的影响最大。军队中的女干部穿着大翻领、偏襟、斜插口袋的列宁装,与短发配合;改革开放之后,服饰朝着多元化、个性化发展。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制度的变化,引起了文化的变化。师:刚刚第一组的介绍了中国服饰的变迁,说明社会制度的变化,引起了文化的变化。而社会制度本身是属于政治,那大家根据前面所学的知识: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关系,文化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学生齐答)经济是基础,经济政治决定文化。而经济中最根本的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这个因素是根本因素。师:下面请第二组的代表上台来展示下----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之一科学技术,大家掌声欢迎。生:造纸术的发明,引起了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现代社会中芯片的发明,使得人类社会进入了数学时代。人们可以在家里,通过网络来交流各种文化,从而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比如课本上介绍的数学化工程。再如:2022年9月,全国首部大型实景沉浸体验魔幻光影秀——《满秀》,在河北承德宽城花溪城隆重上演。先进的沉浸式5D技术震撼来袭,应用34台31,000流明的松下工程投影机打造富丽明艳的沉浸式场景,让观众欣赏一幕幕极具视觉冲击感画面的同时,切身感受角色所散发的魅力和故事内容的精彩!宽城因“元设宽河驿,明筑宽河城”而得名。此次演出是我国国内首部以满族文化为载体,聘请国内顶尖团队打造的满族先民创世神话大剧。通过“洪荒”“祈天”“家园”“诀别”“风云”“传承”六段剧情,将满族的人文文化、民族风情以及怪诞神秘的萨满宗教仪式展现的淋漓精致!请大家看屏幕:《满秀》应用世界顶级声光电、水雾火技术。舞台演出备有2000吨水用于模拟山洪暴发场景,喷火装置更是设置了近百个之多,场景非常宏大。当演到洪水即将逼近的时刻,湍急的水流会真的从你脚边流过,观众们在入场的时候发现每个座位上都摆放了雨衣和鞋套。有一名穿着金色铠甲的士兵出现在观众席,开始有节奏的敲鼓。伴随着鼓声响起,观众席居然向前移动了!没错,观众席向前移动了!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科技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还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师:刚刚第二组的同学所介绍的演出事例,我们可以感受到科技的作用,它将满族文化展现给大家,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请大家再看课本P45的探究活动——数字化革命催生了一批新的……从这个探究活动,我们可以看出现代信息技术对文化传播和发展的影响。请大家一起来朗读下P45第一段内容。生:齐读P45第一段内容师:下面请第三组的代表上台来展示下----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之一思想运动,大家掌声欢迎。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道、墨、法等诸家的思想观点既相互对立,展开激烈辩论,又是相互影响,相互汲取营养,促进我国古代学术文化的发展和繁荣。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中世纪末的“文艺复兴”,18世纪的“启蒙运动”,都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师:思想运动催生了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下面我们先来做一道选择题,(课件显示)(双选题)就文化自身的传承来讲,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有(BC)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B.科学技术C.思想运动D.经济发展水平生:略师:一定要注意:文化自身传承而言,大家请看P44最后一段。(过渡)师:前面我们了解了兴宁市第十小学的客家文化进校园的事例,这充分说明了教育是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之一,那么教育在文化传承中起了哪些作用呢?请同学们看课本P46第一段内容。大家一起来朗读下。生:齐读P46第一段内容(课件显示)三、教育在文化传承中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2、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师:注意这些关键词:特有的、能动性,选择、传递、创造,比如选择功能:我们现在教学可以选择教哪些内容,怎么教;传递功能:我们现在教学就是在传递文化;创造功能:教育使各民族文化相互吸收,融合,形成新的文化。师:请大家看P47探究活动,思考并讨论:在你看来,上述教育方式各有什么特点?对文化传承有哪些影响?生:(讨论并回答)(第四组的同学代表)私塾:依靠老师对学生的教授,将自身知识传给学生,无固定、统一教材,教育质量取决于教师个人水平.对文化传承有一定的作用,但规模小,影响有限。课堂教学:按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编班,以班为单位,有固定教师按课程教学,课堂活动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校成为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网络学习: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和社会化,打破了时空界限,扩大了教育规模;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学习计划,通过人机交互等众多途径及时寻求教师的指导与帮助,实现个别化学习。网络教学使文化传承的方式和手段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师:从这一探究活动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现在大家合上书,我们一起来回顾下刚刚所学的内容。生:齐答略课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某中学校长在谈到中小学生德育教育时讲道,接纳国外有价值的思想,吸收他们的精华,但要以我为主,把我们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下来,对我们自己的文化加以补充、加以修改,使我们更完善,这表明(A)A文化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B文化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C文化应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D文化继承与发展既有区别,又联系2.下列关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C)A.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B.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C.继承与发展是相互独立的两个过程D.文化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3.歌词作家陈常见情系家乡,走茶山访茶农,借明朝乡贤林俊童咏茶诗“品归陆谱英华美,歌入声咽兴味长”之韵,创作出轻柔甜润的新茶歌《天山绿茶天山红》。这表明(C)A.继承在先,发展随后B.承袭传统,回归古典C.推陈出新,革故鼎新D.远离传统,洋为中用4.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互联网与教育不断融合,在线教育日益火爆,人们的学习方式正发生深刻变化: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能力,在网上找到为自己“量身定制”的课程,学习变得更为主动和灵活。这说明(D)①思想运动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②科技推动了文化传承方式的变革③“互联网+教育”决定着文化发展方向④在线教育满足了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5、为了保护和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西太平鼓”,北京有些中小学将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纳入学校教育。这表明(B)A.教育的基本功能发生了改变B.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C.教育是文化传播的根本动力D.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6、在我国先秦时期,奴隶制度走向灭亡,封建制度逐步建立,使社会在政治、经济与文化上都开始变化。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国科技、文化的繁荣迎来了灿烂的春天。这主要说明(

D

)A.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B.社会制度的更替,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的C.思想运动是社会变革的先导D.新旧社会制度的更替,促使一个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二、双项选择题1、孔子的儒家思想作为中国汉代至清代的主导思想,在今天仍有广泛的影响。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广泛影响与孔子设立私学、广收门徒有关。这是因为(BC)A、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B、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C、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D、传统文化就是儒家思想2、中医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关于继承中医传统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