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现状的调查研究_第1页
民族地区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现状的调查研究_第2页
民族地区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现状的调查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族地区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现状的调查研究民族地区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现状的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22〕07-0041-03

当前,经过校校通项目、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等工程的实施,民族地区的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开展,每所学校都或多或少配备有一定数量的信息化教学设备,甚至局部中小学每个教室都装有电子白板。但是,设备闲置的困境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突破,原因何在?“学校没啥要求、校长也不论,老师们也就懒得用。〞从一名师范生在中小学实习的感受可以看出,学校的要求、校长的引领对于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开展至关重要。所以,要突破学校信息化教学设备闲置的困境,既要从顶层做好学校信息化开展的愿景,也要从底层做起,每一门课、每一堂课都要做好信息技术设备的有效应用。在推进学校信息化进程中,能够规划学校信息化的开展愿景,借助于信息技术发展课程改革和教学研究,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开展的能力[1],就是本文探讨的对象――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虽然学校信息化教学设备闲置不完全是校长的问题,但中小学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是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开展的内在动力和核心因素[2],研究中小学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对于突破信息化教学设备闲置的困境,促进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工具与研究对象

1.研究工具

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应从哪些方面进行调查呢?类似的研究也比拟多,如朱雪峰等调查了甘肃省Y县农村中小学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3]、谢超调查了安徽省中小学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4]、康翠等调查了江苏省三市农村中小学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5]等,但上述调查设计问卷的依据,或是?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规范》之中对管理人员的要求,或是对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理论分析,或是采用已有的相关中小学校长信息化《I导力评价指标体系,由此设计出的调查问题不能准确反映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能力,或过于抽象不能得到有效答复。

本研究在设计调查问卷时,采用教育部于2022年12月15日公布的?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规范〔试行〕》〔下列简称“?规范》〞〕为依据,其中“规范〞的定义: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正确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标准性文件。由此笔者认为:〔1〕使用?规范》可以在中小学使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开展获得“最正确秩序〞;〔2〕?规范》的公布经过了广泛的研究和意见征求,“经协商一致制定〞的,在我国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和适用性;〔3〕?规范》由“公认机构〞――教育部批准,具有很高的权威性;〔4〕?规范》可由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培训机构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总之,依据?规范》来设计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调查问卷是最适宜的。

根据?规范》对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根本要求,笔者从规划设计能力、组织实施能力、评价推动能力三方面来设计调查问卷,共18个问题。

2.研究对象

借助于“甘肃省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校长培训班〞工程,本研究先后于2022年和2022年对参与培训的来自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和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共100名中小学校出息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76份,回收率为76%;有效问卷70份,有效率为70%。

民族地区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现状

具体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1.规划设计能力

根据?规范》,中小学校长信息化规划设计能力体现在编制或制订学校信息化开展规划、各学科应用信息技术的具体方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研修方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案、学校信息化规章制度等五个方面,参与本次调查的校长在该维度的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本次调查的中小学校长在信息化规划设计能力方面的现状是:①有一半的初级中学校长组织编制了学校信息化开展规划,而中心小学、村级小学校长组织编制了学校信息化开展规划的比例分别是71%、86%;②组织制定了各学科应用信息技术的具体方法的校长中,也是初级中学比例较低〔43%〕;③各级校长做的最好的是“组织制定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研修方案〞,做了此项工作的校长比例均较高;④“组织编制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案〞较多的是中心小学校长,比例高达93%;⑤“组织制定学校信息化规章制度〞方面中心小学和村级小学校长的比例均超过了80%。

2.组织实施能力

根据?规范》,中小学校长信息化组织实施能力体现在推动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相关措施、研发与信息技术主题相关的校本课程、组织教师加入培训、为教师提供网络、为学生提供网络、建设学校信息网络、运用信息技术对人事财务、资产后勤、校园网络、平安捍卫与卫生健康等进行管理等方面。

本次调查的各级学校校长信息化组织实施的现状可参照表1。

〔1〕从表1可知,几乎各级学校均为教师提供网络,从培训时与局部校长的访谈中也得知:学校非常支持中青年教师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各办公室都联网,建立了教师QQ群、群进行交流,个别学校还对教师进行网络研修给予经费支持,并且定期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包括外出培训和校本培训〕,具体各级学校近3年教师加入信息技术培训的次数如表2所示――各中心小学、村级小学近3年教师加入信息技术培训的次数均低于51人次;而另外一个在表2中没有反映出的数据是:有4所初级中学近3年教师加入信息技术培训的次数超过了200人次,其中甚至有1所到达了500人次。〔2〕与“为教师提供网络〞相比,本次调查的各级学校“为学生提供网络〞的比例明显较低,与此相对应的是“研发与信息技术主题相关的校本课程〞的学校比例更低。从“屡禁不止〞的青少年进网吧现象出发,对中小学生上网只能“疏〞而不能“堵〞,互联网不是“洪水猛兽〞,21世纪不用、不会用互联网才最可怕。

〔3〕本次调查的大多数各级学校有“推动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相关措施〞“建设了学校信息网络〞〔中心小学、村级小学相对稍差〕,信息技术在中小学各管理领域的应用情况如表3所示。

信息技术在初级中学和中心小学各管理领域应用最广的是财务,人事、资产次之,在村级小学信息技术应用最广的管理领域是后勤和平安捍卫,财务和卫生健康次之。但从培训时与局部校长的访谈中得知:各级中小学信息技术在人事、财务、资产等领域的应用仅限于各类报表电子化,在后勤、平安捍卫等领域的应用主要是安装校园监控系统。

3.评价推动能力

根据?规范》,中小学校长信息化评价推动能力体现在下列四个方面:评估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评估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评估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状况及终端设备、工具平台、软件资源的使用绩效;评估学校信息化相关政策制度、专项经费、队伍建设的合理性、有效性,这四个方面的现状具体情况如下。

〔1〕整体来看,相比信息化规划设计能力和信息化组织实施能力,初级中学和中心小学校长的信息化评价推动能力较为欠缺,村级小学的信息化评价推动能力相对较好。

〔2〕在?《俗肌匪《规定的四方面信息化评估中,校长实施较好的是“评估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最差的是“评估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状况及终端设备、工具平台、软件资源的使用绩效〞,这也恰恰印证了前文所述的设备闲置现象的存在。

〔3〕“评估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这一评价工程实施的比例也不高。根据出名专家南国农先生对信息化教育的定义[6],实施信息化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所以在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开展过程中,也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不论是教师用信息技术,还是管理者用信息技术,最终目标是要学生会用信息技术。

结束语

通过上述调查可以看出,不同类型学校的中小学校长在信息化领导力的不同方面还是存在较大差别的,所以在一个具有差别化的集体进行信息化领导力培训时,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