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中国传统哲学文化_第1页
第3单元中国传统哲学文化_第2页
第3单元中国传统哲学文化_第3页
第3单元中国传统哲学文化_第4页
第3单元中国传统哲学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中国传统哲学文化开篇:教学要点掌握中国传统哲学发展的基本脉络,了解学习中国传统哲学的目的、意义和方法。一、把握中国传统哲学的表现形态和特点二、中国哲学史的发展线索三、学习中国哲学史的目的、意义和方法在讲述中国传统哲学之前,有必要澄清一下对于哲学的理解。哲学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西方哲学至今都没有一致的看法,不同的哲学家和哲学流派对此有不同的回答。哲学这个词源自古希腊语的philosophia,意思是:“追求”(philem)和“智慧”(sophia)。在中国则早就形成了统一的和一致的看法:哲学是研究人的学问。“人者,天地之极也,不可不务。”(管子)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开篇:教学要点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

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马克思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庄子开篇:教学要点学习提示:作为一种智慧,哲学知识是从现实生活中概括提炼出来的,它离人并不远,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人虽然不是按照哲学生活,但生活中处处有哲学。认真学习哲学吧,它能够教会你思考、给你以智慧!第一主题中国传统哲学发展

什么是哲学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思想的火花——中国古代哲学掠影请大家忆起那些我们崇敬的祖先: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墨子、朱熹……还有那些发人深省的词句:诸子之学、五行阴阳、学思并重、农本商末、白马非马、祸福相依……中国哲学的特点:重人生、重道德、重直觉。“天人合一”与“知行合一”。中国哲学的精神:根据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中国哲学的背景中国属于陆地国家,依靠农业维持生存。简单纯真,多顺应而少创新。“普天之下、四海之内”表达世界。中国的社会制度或许可以称为“家邦”,社会组织是按人生来的地位、等级式地形成的。(父子)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言论和著述往往十分简短,可谓言简意赅。惯用格言、警句、比喻、事例等形式表述思想。(会意)《论语》,几个字一段,《老子》全书约5000字,《三字经》。《报任安书》——司马迁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奋之所为作也。一、中国传统哲学概念(一)智慧的降临—西周及其以前的哲学思想

开天辟地—人类思维能力的初始闪光大禹治水—原始五行观念的产生箕子说象牙筷—古人对社会矛盾的关注伯夷、叔齐的“路责”—天人关系的初步论争伯阳父论地震—阴阳观念的出现文王卜卦—《易经》中的朴素辩证法思想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中的哲学思想1.开天辟地—人类思维能力的初始闪光盘古开天辟地

女娲炼石补天

精卫填海

愚公移山…一、中国传统哲学概念“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火土水金木“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

一、中国传统哲学概念2.“五行”说《易经》是我国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也是中医之子向更高层次学习的门槛。相传八千午前的伏羲创造了八卦和六十四卦;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周文王重新演绎六十四卦卦序,汇集历代口头流传的卦辞、爻辞,用文字记录下来。这就是《易经》的经文部分。四百多年后,孔子解释和赞颂经文的文字,形成了《易经》的传文部分。一、中国传统哲学概念如果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之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易经》分为三部,炎帝部落所编用成为连山易,黄帝部落所编用成为归藏易,而另一部则由周文王写为《周易》。连山易以艮卦为首卦,流行于夏朝,归藏易以坤卦为首卦,盛行于商朝。《连山》与《归藏》是占卜之书,《周易》则是周文王以伏羲八卦为基,卦卦相合,形成了阐述宇宙一切物质事物运转消亡规律的六十四卦。现在,《连山》与《归藏》都已失传,是我国古代文化一大损失。一、中国传统哲学概念二、传统哲学七个阶段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乾嘉朴学中国夏王朝(约前21-前16世纪)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奴隶制的诞生,经殷商(约前16-前11世纪),到西周(约前11世纪-前711年),中国奴隶制进入鼎盛时期。从西周后期到春秋(前770-前476)、战国(前475-前221)时期,奴隶制逐渐崩溃,封建制生产关系诞生并确立起来。公元前221年秦王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国家,基本完成了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人们通常将秦代以前的中国哲学称为先秦哲学。二、传统哲学七个阶段一个沧桑的声音:我们了解中国传统哲学必须从先秦时期历史背景入手,从公元前722年——公元前221年这五百年间,征战杀伐充斥着华夏大地。王室衰微大国争霸,列国兼并群雄并起。社会制度变革(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铁器的使用)迸发出的火花点亮了文化创造的火种,中国的古代哲学发生发展并走向繁荣(以百家争鸣为标志)。二、传统哲学七个阶段1、先秦子学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1、儒家:孔子、孟子、荀子。代表作品:《论语》、《孟子》、《荀子》2、道家:老子、庄子。代表作品:《道德经》、《庄子》3、墨家:墨子。代表作品:《墨子》4、法家:韩非、李斯。代表作品:《韩非子》5、名家:邓析、惠施、公孙龙和桓团。代表作品:《公孙龙子》1、先秦子学6、阴阳家:邹衍7、纵横家:苏秦、张仪。创始人:鬼谷子。主要言论传于《战国策》8、杂家:吕不韦9、兵家:兵家的重要著作有《孙子兵法》、《吴子》、《孙膑兵法》、《司马法》、《六韬》、《三略》和《尉缭子》等。10、医家:扁鹊1、先秦子学黄鹄之歌

——管仲的“乘时进退”思想子夏读〈诗〉

——孔子“学思并重”的认识理论“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的道家思想初试美女阵

——《孙子兵法》中的哲学思想止楚攻宋

——墨子的“兼爱”思想与民同乐

——孟子的民本思想“许子之道”

——农家“农本商末”的哲学思想田忌赛马

——孙膑对军事辩证法的发展一场蝶梦

——庄周的人生哲学“白马非马”

——名家的哲学思想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法家的历史哲学思想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思想从思想发展的逻辑线索看,春秋战国时期不同思想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在先秦诸子中排在第一梯队的是管子排在第二梯队的是孔子和老子排在第三梯队的是子思和墨子排在第四梯队的是孟子、庄子、公孙龙和惠施排在第五梯队的是荀子排在第六梯队的是韩非子和《大学》1、先秦子学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汉族,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颍上(今安徽颍上)人。有经天维地之才。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所以又说“管夷吾举于士”。管仲的言论见于《国语·齐语》,另有《管子》一书传世。管仲简介管仲的一生,不仅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还给后世留下了一部以他名字命名的巨著——《管子》,共24卷,85篇,今存76篇,内容极丰,包含道、名、法等家的思想以及天文、舆地、经济和农业等方面的知识。《管子》记录了他的治国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管仲主张法治。全国上下贵贱都要守法,赏罚功过都要以法办事。他认为国家治理的好与坏,根本在于能否以法治国。管仲非常重视发展经济。他认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也就是国家的安定与不安定,人民的守法与不守法,与经济发展关系十分密切。管仲主张尊重民意。“顺民心为本”,“政之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当然,管仲是春秋时代的历史人物,所以他也有历史局限。比如为齐桓公创立霸业而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在改革中主要是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等。管仲的思想管仲首先是一个政治家,所以他善于抓住时机,注重“乘时进退”的思想。“乘时进退”思想的关键在于“乘时”二字,即善于发现时机,善于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捕捉时机,把握时机,不失时机。因为时间具有一维性的特点,即一去不复返,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人们在实践中只有把时机把握的准确得当,才能做到进退适时,游刃有余。否则,时机错过,该进不能及时前进,该退不能及时退却,就必然导致失败。管仲对桓公反复强调说,世界上一切事情成功都在于掌握时机,根据时机来决定进攻与退却。管仲在强调“乘时进退”思想时,还特别注意“与时变”问题,即不忽视时间的发展与变化。《管子·正世》篇在古今关系上提出:“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就是说不迷信古代,也不停留在今天,一切政策措施都要随着时代和习俗的变化而变化。管仲的思想春秋时,齐国国君齐桓公刚即位,就在鲍叔牙的谋划下,打败了鲁庄公的部队,逼迫鲁国杀死了与他争位的公子纠,并要鲁国交出公子纠的老师管仲。鲁国的鲁庄公认为管仲是足智多谋的奇才,如果让他活着回齐国,日后一旦被重用,齐国必然称霸天下,于是想杀死管仲。齐国的使臣隰朋对鲁庄公说:“管仲曾射伤过齐桓公,齐桓公对他恨之入骨,吩咐要亲手杀死他,以解心头之气。”鲁庄公信以为真,这才同意让管仲活着回去,但是要把管仲装在囚车之内。管仲在囚车之内寻思,鲁国能让我活着回去,必定是好友鲍叔牙的主意;如果他们一旦醒悟过来反悔了,定会派兵来追杀我,所以定要快速前行,到了齐国地界他们就没有办法了。为了加快行军速度,管仲在囚车内急思编了一首《黄鹄之歌》,曲子悠扬激昂有节奏。他教推车的役仆唱这首歌,他们边走边唱,乐而忘疲,越走越带劲,一天时间走了两天的路程。

管仲的忧虑不是多余的,在放走管仲之后,鲁庄公果然后悔,派兵追杀而来,可是为时已晚,一行人早已进入齐国地界,他们只有望洋兴叹。2、两汉经学经学是指中国古代研究儒家经典学说,并阐明其含义的学问。孔子晚年编订六经,这六经被人们公认为宝典。汉武帝即位后,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使得经学日益兴盛和发展起来。汉代经学分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学者在研习的过程中形成了两种思想派别,后经相互争辩、互相渗透和整合,初步实现了经学的统一。3、魏晋玄学魏晋风骨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玄学即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魏晋时人注重《老子》、《庄子》和《周易》,称之为“三玄”,而《老子》、《庄子》则被视为“玄宗”。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4、隋唐佛学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经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碰撞与融合,至隋唐时期出现了繁盛的局面,形成了众多的佛教流派,如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净土宗、密宗、禅宗等。一方面,各宗各派之间纷争不断,互争高低;另一方面,彼此之间又互相促进、互相影响。同时,各宗各派又都从中国传统儒家、道家思想中汲取养分和智慧,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思想。在隋唐佛教诸宗派中,禅宗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佛教中国化、世俗化的典范和成熟的标志。禅宗因主张修习禅定,故名禅宗。所谓禅定,就是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的精神状态,后来,禅成为佛教的代名词。三教鼎立—汉唐时期的哲学思想“文武并用,长久之术”——陆贾兼综儒术的哲学思想秉烛夜谈——贾谊政论中的社会矛盾观博士刺野猪——董仲舒“儒学独尊”的哲学思想站着读书的人——王充的元气自然论以无为本——王弼的玄学思想“释迦”东来——僧肇的佛学理论“皇帝菩萨”——范缜反佛的的战斗无神论风动.幡动.心动——慧能“自心即佛”的禅宗学说谏迎“佛骨”——韩愈反佛兴儒的思想“好佛”的无神论者——柳宗元的“元气自动”观“晴空一鹤排云上”——刘禹锡的朴素辩证法儒家是现实的、空间的、要求秩序;道家是理想的、时间的、希冀永恒。佛家虚实为一,时空不二,兼乎儒道之长,独立于二家之外而成鼎立之势。“儒、释、道”三教鼎立,相辅相成,构成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民族文化,为人类社会的思想史和文明史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篇章。三教鼎立—汉唐时期的哲学思想三教九流之“三教”儒教,孔子所创,并非宗教,而汉儒为了抬高孔子的地位,把儒家学说渲染的像宗教一样,就被人们看做宗教了,自汉朝至“五四运动”前,一直在中国文化界及思想界占重要地位。孟子、董仲舒是著名的代表人物。释(佛)教,指东汉时传入我国的佛教,以其为印度释迦牟尼所创而简称为释。道教,以先秦老子“道”的学说为中心的学术流派。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被称为“道德家”,老子哲学思想,具有朴素辩证法的思想。汉代道教尊奉老子为道教的始祖,东汉时创立的一种宗教,讲究炼丹修道,寻求长生不老之法。三教九流之“九流”“九流”的说法,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指的是春秋战国时代的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杂家、农家、阴阳家、纵横家等九个学术流派。后来,人们把宗教、学术中的各种流派统称之为“三教九流”。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时人们又把它作为贬义词,泛指那些在江湖上从事各种行当的人。【解释】旧指宗教或学术上的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出处】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六:“(梁武)帝问三教九流及汉朝旧事,了如目前。”儒教,孔子所创,自汉朝至“五四运动”前,一直在中国文化界及思想界占重要地位。孟子、董仲舒适是著名的代表人物。道教,以先秦老子“道”的学说为中心的学术流派。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被称为“道德家”,老子哲学思想,具有朴素辩证法的思想。汉代道教尊奉老子为道教的始祖。阴阳家:战国时提倡阴阳五行之说的一个学派,代表人物是齐国的邹衍。法家:战国时主张法治的重要学派。源于春秋时的管仲、子产,代表人物是战国时的商鞅、申不害,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名家:是战国时的学派,一名“辩者”,是古代的逻辑学。代表人物公孙龙。墨家:是战国时的学派,提倡“非攻(反对非正义的战争)”、“节用”、“节葬”等。创始人是墨翟。纵横家:战国时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策士中有“合纵派”和“连横派”。代表人物苏秦(主张“合纵”,即六国团结抗秦)、张仪(主张“连横”,即瓦解六国的团结,使之分别奉事秦国)。这两类策士统称“纵横家”。杂家:战国至秦汉间杂揉各学派思想的一部分学者,他们的特点是“兼儒墨,和名、法”。代表著作为《吕氏春秋》、《淮南子》。农家:战国时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学术流派。

民间之“九流”上九流: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中九流:举子、郎中、巫士、丹青(卖人画)、书生、琴棋、僧、道、尼。下九流:师爷、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时妖(拐骗及巫婆)、盗、窃、娼。上九流: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皇帝四流官五流烧锅六流当七商八客九种田中九流:一流举子二流医三流风水四流批五流丹青六流相七僧八道九琴棋下九流:一流巫二流娼三流大神四流帮五剃头六吹手七戏子八叫花子九卖糖不过,这是民间口头传诵,不以为据,当再须查证。5、宋明理学亦称“道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道教)和人生命运(佛教),又继承孔孟正宗(根本),并能治理国家(目的)的新儒学,是宋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汉儒治经重名物训诂,至宋儒则以阐释义理、兼谈性命为主,因有此称。6、明清实学在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看来,宋明理学家都是空谈心性,讲的是心性、性命之学,是无用之学,是“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把明王朝灭亡的原因推到了宋明理学身上。因此,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大都反对宋明理学,把理学看作是虚学,主张“崇实黜虚”,主张“实学、实体、实用”,反对空谈心性,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封建专制,提倡思想解放,因而具有早期启蒙思想的性质,主要代表人物是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颜元等人。可以说,实学思潮遍及当时政治、经济、科学、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是儒家经世致用思想在明清时期的集中体现。7、清代朴学朴学盛于乾隆、嘉庆,故又称“乾嘉学派”。因为此一时期的学术研究采用了汉代儒生训诂、考订的治学方法,与着重于理气心性抽象议论的宋明理学有所不同,所以有“汉学”之称。又因此学派的文风朴实简洁,重证据罗列而少理论发挥,而有“朴学”、“考据学”之称。第二主题儒家学派儒家的特征:1.以孔子为思想领袖。2.以《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等为经典。3.提倡“仁、义、礼”,形成儒家伦理体系。4.由内圣而外王,“尽性知命”,“先修心再修身”。5.注重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儒家代表性人物及其主要思想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朱熹、陆九渊、王守仁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二十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二十一)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汉族。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逝世后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中国十大思想家之一,有“百世师表”之称。孔子简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称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孔子简介“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仁”字始见于儒家经典《尚书·金滕》:“予仁若考。”仁指好的道德。孔子首先把仁作为儒家最高道德规范,提出以仁为核心的一套学说。仁的内容包涵甚广,核心是爱人。仁字从人从二,也就是人们互存、互助、互爱的意思,故其基本涵义是指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儒家把仁的学说施之于政治,形成仁政说,这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孔子思想核心实行仁,在于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换句话说,“己之所欲。亦施于人”,这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孔子称之为“忠”,即“尽己为人”。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称之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的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实行仁的方法)。孔子思想核心孔子精神品格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安贫乐道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孔子精神品格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精神品格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孔子精神品格与人为善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孔子精神品格孔子的思想成就和文化贡献领域核心内容思想学说政治思想“仁”和“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政以德”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礼、乐、射、御、书、数文化贡献创办私学整理文化典籍弟子三千儒家五经孔子传世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不迁怒,不二过。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巧言令色,鲜矣仁。刚、毅、木、讷近仁。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听其言而观其行。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山东邹城人,汉族。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孟子为没落贵族后代。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孟子简介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其与弟子共同编成的《孟子》七篇,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孟子简介1.性善论

①性善是指人皆有道德意识②性善是人的根本特性③性善是仁义礼智的起点

2.修养论

①反身内求②持志养气③修养心性

3.政治论

①仁政—实行井田制、实行宽厚慧敏政策、施行道德教化

②王道—以德服人、以义为先、政策宽松、生活充足、教化充分

③贵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④革命孟子学说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

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孟子思想仁政学说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孟子思想道德伦理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为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性善论的思想。他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人性却是同一的。他说:“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这里,孟子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摆在平等的地位,探讨他们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这种探讨适应于当时奴隶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潮流,标志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对伦理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进。孟子思想孟子传世名言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其进锐者,其退速。(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贤能的人,一定是自己先明白了再使人明白;今天的人自己还在糊涂却硬要叫人明白。)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中国战国时期赵国(今山西安泽)人,汉族。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李斯、韩非都是他的学生。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荀子简介荀子的思想特点1.性恶论:“人之生也固小人。”2.天人关系:“天人相分”、“制天命而用之”3.荀子思想的核心是“礼”:“礼者,人道之极也。”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荀子名言董仲舒的哲学思想1.天人感应说:灾异谴告;天人同类。由此提出“神授君权”的主张。2.大一统政治思想:“天不变,道亦不变”。3.三纲五常伦理道德观:五常又称“五典”,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另指:仁义礼智信。朱熹的思想特点1.理气论。理先于气,是事物的规律;气是铸成万物的质料。2.动静观:对立统一,提出“变”、“化”。3.格物致知论:“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先行后。4.心性理欲论:心有私欲,所以危殆;提出“遏人欲而存天理”。陆九渊的哲学思想以“心即理”为核心,创立“心学”。“人心至灵,此理至明;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仁义礼智信等封建道德是人的天性所固有的。学的目的就在於穷此理,尽此心。由此证明所谓“天理”即封建等级秩序、封建道德都是人心所固有、恒久不变的。王守仁的哲学思想心即理”:灵明即心。反对“格物致知”,明“本心”则明“天理”。“致良知”:源于《孟子·尽心上》“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方法是静坐息虑。又叫致知格物。“知行合一”:自称知道而不去实行,不是真正的知道,知和行同时发生。蔽月山房王守仁十四岁作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黄宗羲(1610—1695),浙江余姚人。父黄尊素是王守仁的弟子。复社领袖,黄宗羲继承了宋明理学气本体论。在认识论上,他又回到阳明心学。他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揭露封建法制是“一家之法”。倡导“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政治局面。还提出“工商皆本”,改革币制,整顿市场,发展工商业等进步思想。顾炎武(1613—1682),江苏昆山人。参加过“复社”,抗过清,著有《日知录》。顾炎武反对君主专制,要求“众治”。他将“亡国”与“亡天下”相区别,“保国”是“肉食者”的事,普通人无须介入,只有“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顾炎武发扬传统治学思想中知行合一,重视践履,提倡治学经世致用,这对清代学术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王夫之(1619—1692),湖南衡阳人。抗过清,著书由后人辑入《船山遗书》。王夫之坚持“气本体论”,肯定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在认识论上,他认为认识来源于客观对象,客观对象独立于人而存在。在知行关系上,提出“行先知后”。在方法论上,他认为万事万物都在对立统一中运动变化和发动。反对宋明理学家“去人欲、存天理”的主张。第三主题道家学派道家思想的特征(一)“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一切运动的法则。(二)主张“无为”。(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老子简介老子(西周末年武丁朝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时诞生,约前571~前471),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汉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此地本是封于西周的陈国,今河南鹿邑,安徽涡阳存有争议)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又名老聃,相传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生活年代与孔子同时,而年纪略长。曾作过周王朝的守藏室之史(保管国家档案图书的官),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前写成了五千言的《老子》(又名《道德经》),最后不知所终。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座高峰,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国外版本有一千多种,是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中国书籍。

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从《列仙传》开始,老子就被尊为神仙。从汉代起,历代帝王就开始到河南鹿邑去祭拜老子。老子简介孔子问礼老聃送孔子至馆舍之外,赠言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於死,在於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於身,在於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孔丘顿首道:“弟子一定谨记在心!”行至黄河之滨,见河水滔滔,浊浪翻滚,其势如万马奔腾,其声如虎吼雷鸣。孔丘伫立岸边,不觉叹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人之年华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闻孔丘此语,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於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於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於心,则烦恼之情增。”孔丘解释道:“吾乃忧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之感叹矣”老子道:“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哉?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则违人之本性远矣!犹如人击鼓寻求逃跑之人,击之愈响,则人逃跑得愈远矣!”鹿邑为纪念孔子问礼而修建的问礼广场

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丘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欤?”孔丘曰:“水有何德?”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孔丘闻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也: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老子点头说:“汝可教也!汝可切记: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於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物也;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汝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则,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弟子将遵奉不怠,以谢先生之恩。”说完,告别老子,依依不舍地向鲁国驶去。回到鲁国,众弟子问道:“先生拜访老子,可得见乎?”孔子道:“见之!”弟子问。“老子何样?”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函谷著书话说函谷关守关官员关尹,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一日夜晚,独立楼观之上凝视星空,忽见东方紫云聚集,其长三万里,形如飞龙,由东向西滚滚而来,自语道:“紫气东来三万里,圣人西行经此地。青牛缓缓载老翁,藏形匿迹混元气。”关尹早闻老聃大名,心想莫非是老子将来?于是派人清扫道路四十里,夹道焚香,以迎圣人。关尹:见紫气东来,知有圣人西行,见紫气浩荡,滚滚如龙,其长三万里。知来者至圣至尊,非通常之圣也;见紫气之首白云缭绕,知圣人白发,是老翁之状;见紫气之前有青牛星相牵,知圣人乘青牛而来也。“先生乃当今大圣人也!圣人者,不以一己之智窃为己有,必以天下人智为己任也。今汝将隐居而不仁,求教者必难寻矣!何不将汝之圣智著为书?关尹虽浅陋,愿代先生传于後世,流芳千古,造福万代。”老聃允诺,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上篇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人称《道经》。下篇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故人称为《德经》,合称《道德经》。《道经》言宇宙本根,含天地变化之机,蕴阴阳变幻之妙;《德经》,言处世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蕴长生久视之道。圣人辞世老聃长寿,一百六十余岁仙逝,邻里皆来吊唁。老人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念老子顺民之性、随民之情、与世无争、柔慈待人的大德大恩,皆悲不自胜。老聃好友秦佚来吊唁,至老子灵旁,不跪不拜,拱手致意,哭号三声即止。待其欲转身回去时,邻人拦住问道:“汝非老子好友乎?”秦佚答道;“当然。”邻人道:“既为老子好友,如此薄情少礼,可乎?”秦佚道;“有何不可?”邻人闻言,由怒转,大声责问道:“其理何在?”秦佚笑道:“吾友老聃有言,生亦不喜,死亦不悲。汝可闻乎?昔日老聃之生也,由无至有,聚气而成,顺时而来,合自然之理,有何喜哉?今日老聃之死也,由有归无,散气而灭,顺时而去,合自然之理也。有何悲哉?生而喜者,是以为不当喜而喜也;死而悲者,是以为不当悲而悲也,放生时贵生,死时怕死,皆是以己之意愿而强求生来、强求死去也,皆背自然之理而任己之情也。如安时而处顺,则哀乐不能入也。而背自然、违天理,合于道乎?不合于道,可为老聃好友乎?老聃好友者,遵其言而动、顺于道而行者也。吾既为老聃之友,故能以理化情,故不悲。”邻人闻之,似有所悟,又问:“汝既不悲,何以哭号三声?”秦佚笑道:“吾哭号三声,非因悲也,是与老聃辞别也。一号,言其生而应时,合自然之理也。二号,言其死而应时,合自然之理也;三号,言其在世传自然无为之道,合自然之理也。老聃举足而应时,动止而合道,吾有何悲哉?”众邻闻之,皆言秦佚乃老聃真友,故推其为主葬之人。合土之时,秦佚颂悼文道:“老聃大圣,替天行道,游神大同,千古流芳。”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老子曾在他的著作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萧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强名之曰道”(《老子》第25章)老子思想核心道家的理论奠定于老子,老子《道德经》一书上下五千言,字字珠玑,书中广论道的形上学义、人生智慧义,提出一种有物混成且独立自存之自然宇宙起源论,也提出世界存在与运行原理是"反者道之动"的本体论思想,对于存活于其中的人类而言,其应学习的就是处世的智慧,于是老子也提出了众多的政治、社会与人生哲学观点出来,但重点都在保身修身而不在文明的开创,可以说他是以一套宗本于智慧之道的社会哲学与理论来应对混乱的世局,而无意制造社会的新气象,因为那些都不是大道之本。老子哲学思想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宇宙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漠!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道大,天大,地大,王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处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哲学思想2、价值观老子的价值观由「无」、「道」、「德」三者所构成。

老子言「无」,尝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当宇宙尚未形成,万物不会存在,故称「无」。天地初开,形成宇宙,故称「有」。「万物」由「有」所衍生,而「有」从「无」所衍生,天下万物均起於「有」而终於「无」。

老子言「道」,尝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认为「道」是宇宙本体,乃万物之根源,故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于天地万物之先,独立长存于万物之外,不断循环运行,遍及天地万物,绝不止息。老子又认为「道」不可触摸、莫可名状,故谓:「无状之状,无物之泉。」只能用「道」来代表,亦可勉强称为「大」。故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意谓「道」是玄妙深奥的,常人难以理解及形容。若可用言语来描述「道」,就不是真正的「道」了。人为自然万物之一,故须遵守自然法则,故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赋予万物生机而使各遂其生,故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宗主。

老子言「德」,认为「德」乃「道」之体现,而「德」应服从於「道」,故谓:「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家强调人应当好好行道,目的是助己之修养,避免犯过。守柔

老子言「守柔」,尝谓:「天下之至柔,驰聘天下之至刚。」「道」之所以能循环不息,因为「道」具备了柔弱的特质,故言:「弱者道之用。」老子以「水」作喻:「天下柔弱,莫过於水,而攻坚胜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又谓:「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强调以柔制刚,认为「强梁者不得其死」,目的在教人谦卑逊让,以退为进。人若如此,方可明哲保身,故谓:「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豁;为天下豁,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意谓人可有雄心壮志,但不可逞强好胜,应抱持柔弱谦下之道,保持质朴本性。老子强调「守柔」,皆因认为除了「道」之外,世间万物总有没落的一日。故谓:「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又认为世事难测,故谓:「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老子强调「守柔」,要求人清虚自守,勿刚强好胜,否则不得善终。居后不争老子认为人应有「居后不争」之心,尝谓:「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只有仁慈、俭朴、谦让不争的人,方能具备道德勇气,进而博施於人,受人尊敬拥护而成大器。老子尝谓:「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只要人能舍弃争先争胜之心,深明「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之理。莫自恃聪明,锋芒太露,应抱持以退为进的处世态度,从而达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境界。老子哲学思想寡欲老子谓人应「寡欲」,故谓:「罪莫大於可欲,祸其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人若怀有「可欲」、不知足」之心,则贪念自生。只有「知足」带来的满足感,才是真正的满足。老子指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沉醉於声色犬马和口腹物欲会使人神昏意乱,使身体的感官和灵性受损。故老子要求人「无欲」、「去欲」,故谓:「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又谓:「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於生活起居、待人处事应「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达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的境界。老子哲学思想3、政治观无为“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知者不敢为,则无不治。”

“无为”,不能理解为无所作为。《淮南子·原道训》:“无为为之而合于道”。道家的“无为”,是清静自守之义,是道家以“道”修身所要达到的“合于道”的理想境界。能达到这种理想境界便无所不能为(无为而不无为)。善为下

“古之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仁者为下.是谓不争之德,是以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则哀者胜。”4、知识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圣人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知不知,上;不知知,病。是以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老子哲学思想道德经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译文】可以用语言说出来的“道”,它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用言词说出来,不是永恒的“名”’,“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经常从“有”中去认识“道”的端倪。“无”和“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具有不同的名称。它们都可以说是很幽深的;极远极深,是一切变化的总门。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译文】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这就有丑的观念同时存在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恶的观念也就同时产生了。有和无相互对立而产生,难和易相互对立而完成,长和短相互对立而形成,高和低相互对立而包含,音和声相互对立而合谐,前和后相互对立而随顺,这是永远不变的(对立统一体)。因此,圣人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世事,实行“不言”的教导,(任凭)万物自然地生长变化而不去强为主宰,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培育万物而不自恃自己的能力,功成业就而不自我夸耀。正由于不自我夸耀,所以他的功绩不会泯灭。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译文】不推崇有才干的人,使人民不争功名利禄;不看重稀有商品,使人民不去偷盗;不显耀那些能诱发人贪欲的东西,使人民的心性不被搅乱。所以,圣人治理天下,要简化人民的头脑,填饱人民的肚子,削弱人民的意志,增强人民的体魄,永远使人民没有知识、没有欲望。(这样,)使一些自作聪明的人不敢妄为,以“无为”的态度去处理世事,就没有办不好的事情。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译文】“道”是虚而不见的,然而它的作用却无穷无尽。它是那样渊深呵,好象是万物的宗主。它不露锋芒,脱离纠纷,蕴蓄着光明,混合着尖埃。它是那样幽隐呵,似无而实存。我不知道它是从哪里产生的,似乎在有大帝之前它就存在了。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óyue)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译文】天地无所私爱,任凭万物自然生灭;“圣人”无所偏爱,听任百姓自然天地之间,不正象风箱一样吗?虽空虚却不会穷竭,越动,它的风量越大。议论太多,只会加速失败,不如保持内心的虚静。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译文】“道”这个生养天地万物的神奇物,是永恒存在而不会消混的,这就叫做形而上的微妙的母体,微妙深奥的母体的门户,就叫做天地的根源。它冥冥地存在着,对宇宙万物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天地是长久存在的。天地所以能够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的运行、存在不是为了自己,所以能够长久。因此圣人把自己摆在后面,结果自己反而会占先;(危险时)把自己置之度外,结果反而能保全自己。不正因为他不自私吗?所以反倒成就了他自己的目的。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译文】最高的善就象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