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融市场中的个人投资者、经纪人、金融分析师,都试图以理性的方式推断市场并进行投资决策。但作为一般人而非理性人,推断和决策会受到认知、心情、意志等心理因素的影响,陷入认知陷阱,形成金融市场中的行为偏差。第8章金融市场中的心理与行为偏差2
处置效应
过度交易3心理账户
514恶性增资
6本土偏差27羊群效应
7第8章金融市场中的心理与行为偏差留意力驱动交易7投资经验、记忆与行为偏差8重点:驾驭金融市场中投资者决策行为偏差的类型和表现形式;从认知与心理学视角分析行为偏差的缘由;分析行为偏差对金融市场稳定性和有效性带来的影响。难点:如何才能理性诱导投资者的行为。难点、重点48.1心理账户引导案例:神奇的账户这位“聪慧”的金融学教授,想出一个很是让自己得意的方法。在每一年的年初,他设定一个“奇妙账户”,用来记录意想不到的额外支出。从5万块钱中拿出5000块钱,特地作为额外开支,其中3万块基本生活开支,1万5是投资理财支配,5000是各种意外开支,如此一来,他就感到不会那么懊恼了。8.1心理账户引导案例:神奇的账户传统经济学角度:每年的意外支出并没有削减,理应懊恼程度一样;事实上:设计了“奇妙账户”之后,心理舒适多了。
财宝账户在人们心里的地位是不同的案例思索心理账户——人们依据资金的来源、资金的所在、和资金的用途等因素对资金进行归类,这种现象称为“心理账户”。
工资1000元与捡到1000元的区分8.1心理账户例如88.1心理账户试验设计:购买商品98.1心理账户另一组试验前者:1000名被试验者中:68%的人情愿后者:1000名被试验者中:29%的人情愿节约5元试验结果三种心理账户(1)综合账户:从更广的类别对可选方案的得失进行评价;(2)最小账户:仅仅与可选方案间的差异有关,而与各个方案的共同特性无关;(3)局部账户:描述的是可选方案的结果与参考水平之间的关系,这个参考水平由决策的背景所确定。相同:省5块钱预期:都去or都不去前者去,后者不去相同:140元5块钱5/140前者:5/15后者:5/125试验结果分析128.1心理账户案例分析:对“股利之谜”的说明138.2羊群效应“羊群行为”(herdbehaviors)(P117)——即“从众行为”,表现为接受同样的思维活动、进行类似的行为,心理上依靠于和大多数人一样,以削减实行行动的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收益。8.2羊群效应158.2羊群效应故事1:16柏拉图(Plato,约前427年-前347年)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故事2:苹果的味道金融市场中普遍存在(仿照他人决策);羊群效应:指投资者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状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或者过多依靠于舆论,而不考虑私人信息,简洁地仿照他人决策的行为。8.2羊群效应188.2羊群效应故事3:跑步传统观点认为,以散户为主的投资者结构是中国股市波动猛烈的主要缘由,而中国基金业在政策的爱护下快速成长成为投资市场的主力后却没有起到稳定股市的作用,反而引起中国股市在短时间内暴涨暴跌。因为众多投资基金相互仿照,对同种或同类证券实行相同的投资交易策略,主要体现为基金持股的以下两个特征。8.2羊群效应案例分析:基金经理是否存在羊群行为?重仓股高度重叠2009年,排名前10名的基金重仓股基金覆盖率都在15%以上,有70只以上的基金持有。其中:招商银行、中国平安两只股票被200只以上基金重仓买入,基金覆盖率高达45%以上,占该股流通市值比例的18%以上。8.2羊群效应基金重仓股的被持有状况(2009年)2.追涨杀跌存在着以下现象:股指顶峰时基金持仓增加;谷底时基金持仓削减;
8.2羊群效应基金持仓量与上证指数的关系反映出众多基金公司的投资策略未经深思熟虑,盲目跟从其他投资者。8.2羊群效应(1)我国基金业中的特点说明存在什么现象?(2)这种现象是由于什么缘由引起的?(3)可以实行哪些措施避开上述现象的产生?8.2羊群效应思索:(1)表明基金经理之间存在着羊群行为。在股票选择和买卖时机选择上盲目地跟从其他基金经理的做法,行为受到其他基金经理的影响,仿照他人决策,或者过度依靠于舆论,而不去考虑信息。要点分析:8.2羊群效应(2)信息不对称、不完全。基金经理通过仿照他人的行为可以节约自己搜寻信息的成本。人们越是缺少信息,越是简洁听从他人的看法;推卸责任的须要。投资者为了避开个人决策投资失误可能带来的懊悔和苦痛,会选择与其他人相同的策略。基金经理选择与其他经理相同的策略,这样即使投资失误,他就能从心理把责任推卸给别人,而减轻自己的懊悔;削减恐惊的须要。人类属于群体动物,偏离大多数人往往会产生一种孤寂和恐惊感;其他因素。缺乏学问阅历及特性方面的特征,如学问水平、智力水平、接受信息的实力、思维的敏捷性、自信念等。(3)投资者应当了解市场,了解市场可能存在的干扰信息,提防羊群效应的影响而导致做出错误的决策;投资者应当避开在股票市场投机,而应当依据自己的实际风险承受实力,选择真正有投资价值的股票,做长期投资者。
羊群行为对证券市场还有哪些影响?思索:投资者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意志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语言偏好信念情感人格意志从众代表性启发可得性启发锚定调整框定依赖过度自信心理账户损失厌恶后悔厌恶自我控制羊群效应认知偏差选择偏好投资决策偏差资产定价偏差反馈机制投资者心理过程及对资产价格的影响31
投资人为了避开懊悔,会倾向接着持有具有资本损失的股票,而去变现具有资本利得的股票,这种现象命名为“处置效应”,即投资者过长时间地持有损失股,而过早地卖出盈利股。8.3处置效应32
8.3处置效应33
8.3处置效应34
价值函数对处置效应的说明:8.3处置效应股票价格的上涨或下跌会导致投资的收益或损失。在收益区域或损失区域都存在价格上涨和下降两种可能,也就是收益或损失的增加或削减,导致价值的不等额变更,基于这种价值取向,于是人们在两个区域做出不同的选择。8.3处置效应36
在收益区域,由于曲线的凹性,股票将来价格同等金额的涨或跌所引起的价值变更不同,收益下降引起的价值下降大于收益上升带来的价值上升,为了避开价格下降带来的恐惊,于是人们倾向于卖掉股票。在损失区域,由于曲线的凸性,收益上升所带来的价值上升大于收益下降带来的价值下降,于是人们倾向于持有股票等待价格的上涨。
价值函数对处置效应的说明一、缺憾(懊悔)与骄傲缺憾(懊悔):当人们相识到以前的一项决策被证明是糟糕的决策时所造成的情感上的苦痛。骄傲:当人们意识到以前的一项确定被证明是好的确定时而引发的情感上的快乐。缺憾的种类忽视的缺憾:因为没有实行行动导致的缺憾。行动的缺憾:因为实行了行动导致的缺憾。举例:几个月以来你每周都选择同样的彩票号码,始终没有中奖。一个挚友建议你选择另外一组号码,你会变更吗?这样做可能会给你带来的缺憾有哪些?哪种缺憾的程度更大一些?懊悔厌恶与处置效应二、处置效应(Dispositioneffect) 人类天生具有回避缺憾和寻求骄傲的心理倾向。投资心理学家发觉,投资者为寻求骄傲会倾向于过早卖出盈利的股票,而为避开缺憾而长期持有亏损的股票,这种现象被称为处置效应。小测验 假设你手头上没有现金,现在准备买入一只股票的话你必需卖出正持有的两只股票中的一只。假设你持有的股票A的浮动盈利率为20%,而股票B目前的浮动亏损率为50%,你会怎么做呢? 懊悔厌恶与处置效应 进行理性风险投资应遵循的最基本策略是:“止住亏损,让赢利充分增长(Cuttheshort,letprofitgrow)”。 投资者的处置效应是一个心理问题,“多数人都须要进行心理训练或治疗”。懊悔厌恶与处置效应 从两个方面训练完成心理治疗过程:
第一种方式是心理示意。首先要在心里把赢利当亏损,把亏损当赢利。当一只股票起先赢利了,你对自己说:“糟糕,又亏损了!,不解套我不平仓。”当一只股票刚起先亏损时,你对自己说:“哈哈,我又赚钱了!还是落袋为安吧。”打开你的K线图,视察过去亏损过的股票,想想假如当时把策略反过来用,不是很赚钱吗?造成你过去巨大亏损策略其实也是超群的赚钱策略,只是你不知道你已经是一位“赚钱”高手了。
疯子与天才之间只有一线之隔;谁又能想到赚钱高手与亏钱庸手也没有本质的差异,只是方向做反了!
懊悔厌恶与处置效应 其次种方式是心理训练。这样你要找一位好教练。要把尊严和面子彻底地放下,要相识到在风险投资中亏损也是赢利的组成部分,100%的成功是不行能的,短时亏损是正常的现象,没有亏损哪来的赢利?不要把亏损和面子看得太重。
懊悔厌恶与处置效应 处置效应与财宝理性人决策:财宝最大化或效用最大化处置效应有损投资者财宝错误的买卖行为导致的低收益税收(资本利得税)损失懊悔厌恶与处置效应
懊悔厌恶与处置效应当每年年终缴税前,美国会出现这样一个趋势,很多投资者会将他们正处于亏损状态的资产出售。对于个人来说,假如投资损失超过了投资收益,净损失可以被利用在一般所得税的减免中。每年每个个人可以申报3,000美元的净投资损失,用来减免一般所得税。剩余的投资损失还可以归入下一年接着用来计算下一年的资本利得净值。企业还被允许将本年度的投资净损失抵消上一年度投资收益,从而获得确定的退税。关于处置效应的检验很多探讨都已经显示投资者的行为与处置效应一样。检验之一:股价变更与成交量 Ferris,HargenandMakhija(1988)分析了紧跟股价变更的成交量的变更。假如投资者存在处置效应倾向,他们会在股票下跌时持有股票以躲避缺憾,而在股票上涨时卖出股票以追求骄傲感。 因此,下跌的股票应当有更小的成交量,上涨的股票应当有更大的成交量。实际成交量-正常成交量=超常成交量懊悔厌恶与处置效应懊悔厌恶与处置效应结果表明:盈利的股票有着正的超常交易量,而亏损的股票有着负的超常交易量。检验之二:股票持有时间和投资回报之间的关系Schlarbaum(1978)探讨假说:依据处置效应理论观点,假如股价上涨,投资者倾向于卖掉它;假如股价下跌或者维持不变,投资者倾向于接着持有等待其价格上涨。因此,持有期短的股票很可能是盈利的股票,而持有期较长的股票可能是表现不佳的股票。检验结果见下页图:
懊悔厌恶与处置效应懊悔厌恶与处置效应结果表明,投资者会快速卖掉盈利的股票。48
对沉没成本的眷顾导致经理人在投资决策失误时产生“承诺升级”或称“恶性增资”,即当向一个项目投入大量资源(如资金和时间)后发觉完成该项目取得收益的可能性很小,在明确而客观的信息表明应放弃该项目的状况下,管理者仍旧接着投入额外资源。8.4恶性增资8.4恶性增资试验结果在试验的竞拍过程中,200元标的被拍到了600元才停止;考虑到不同群体的财宝参考点不同,分别在本科生、探讨生、MBA学员中分别进行了5元、20元、100元的拍卖试验;无一例外,试验者的出价都远远高出标的价格:5元竞拍的成交价为6.9元,20元竞拍的成交价为48元,100元竞拍的成交价为220元。试验结果分析理论上讲:200元是盈亏平衡点,超过200元时,即使能够拍到这200元,也会是一项净损失,理性的参与者应当在价格超过200元时就停止竞拍;而这项确定的损失只有拍到标的才能得到补偿,于是参与者选择接着竞拍。试验结果说明参与者的目标已经偏离了理性的价值尺度,接着竞拍的目的已经从获得确定的收益,转变为尽可能补偿已经出现的损失,因为只有赢得竞拍才能补偿损失。同时,参与者还有一种动机就是想赢得这场竞拍,想证明自己能够获得成功,哪怕是为此付出的代价变得越来越大,竞拍已经不由自主地变成了一种非理性的升级,直至损失扩大到自己无法承受或不情愿承受为止。试验中还有两个细微环节:第一,多数初期参与竞拍的人,在标的被越叫越高时就停止了叫拍,不再参与竞拍,在接近或超过标的价时竞拍就集中在少数参与者之间,说明当损失比较小时,很多人能够做出止损的行为,而当损失比较大时,则越来越有冒险的倾向;其次,常常有人试图一口就叫到标的价,从而结束竞拍,那么他自己盈亏平衡,其他人也没有任何损失,说明人们是有意识干脆回避风险的。当损失很小时,人们不在意风险的存在,渐渐增加的损失才会导致这种非理性的升级。8.4恶性增资8.4恶性增资55
恶性增资:一个项目投入大量资源后发觉完成该项目取得收益的可能性很小,在各种客观信息表明应放弃该项目的状况下,经理人仍旧接着投入额外的资源。承诺升级:决策者对自己负有责任的项目,更具有一种动机要证明其决策的正确性,并期望从对这个失败项目本身的追加投资中得到挽回。8.4恶性增资56
恶性增资的行为金融说明:首先,“损失厌恶”是导致恶性增资的主要心理因素。其次,“过度自信”也是恶性增资的心理动因之一。第三,“证明偏差”也是推动恶性增资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此外,决策者还可能存在社会压力的考虑,例如,须要对决策后果担当相应的责任,半途而废会给决策者带来负面影响,造成自我形象、社会名誉、经济利益、权力地位等个人及社会知觉方面的损失等。8.4恶性增资57
本土偏差的表现:
1.投资于国内股票
2.投资于距离近的公司
3.投资于自己就职的公司
8.5本土偏差58
对本土偏差的说明:信息幻觉投资者认为他们拥有信息优势,即同国外股市相比,它们更了解国内股市;同国内其他地方的公司相比,它们更了解靠近自己的公司。8.5本土偏差熟悉性偏好与限制力幻觉人们宠爱在自己比较熟悉的环境下行动,虽然这种熟悉同公司的基本面信息没有关系。此外,人们倾向于在他们认为自己具有足够的学问或者能够胜任的环境中下赌注,而不会在他们认为自己不了解或者不拥有信息的环境中下赌注。8.5本土偏差60
8.6过度交易61
过度交易的表现
表8.1全球主要证券市场换手率比较(%)金融产品交易的换手率表明白市场的交易量和周转次数。数据统计表明,全球各大证券市场,投资者都有过度交易现象。
62
过度交易的表现:
男性通常比女性在投资活动中更趋向于“过度交易”;网络交易者比现场交易者的交易更频繁;与西方国家的文化相比,亚洲的文化使投资者更简洁产生过度自信;当市场比较低迷的时候投资者过度交易的程度要比市场旺盛时低。8.6过度交易63
过度自信对过度交易的说明:在投资者的心理偏差中,过度自信往往产生过度交易。理性投资者交易的基本原则是卖出预期表现较差的股票买进预期收益较好的股票,假如投资者对自己的信息处理实力和决策实力过度自信,就会进行一些非理性交易。8.6过度交易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心理学家探讨发觉,过度自信会导致人们高估自己的推断、低估风险和夸大自己限制事情的实力。证券选择是一项困难的工作,恰恰是在这样的工作中,人们常常会表现出最大程度的过度自信。 投资是一项困难的工作。它须要收集、分析信息,并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做出决策。 过分自信会导致投资者高估信息的精确性和其分析信息的实力,从而会导致错误的投资决策:频繁交易和冒风险。一、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 过度自信会导致投资者特别确信自己的观点,从而增加他们交易的可能性,导致频繁交易。性别、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男性通常比女性会有更高程度的过度自信单身男性通常会比已婚男性有较高程度的过度自信;单身女性通常会比已婚女性有较低程度的过度自信。 BarberandOdean(2001)的探讨(3000个家庭1991-1997年的交易记录):
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已婚未婚男已婚未婚女投资组合周转率(交易频率的衡量指标):一年内投资组合中股票变更的百分比。
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85%73%53%51%频繁交易对投资收益不利交易成本高BarberandOdean(2000):1991-1996年,78000个样本账户,分析周转率与投资组合汇报之间的关系。将样本依据交易频繁程度分为五个组。最低一组平均周转率每年为2.4%;最高一组250%。扣除手续费成本之后的净回报率表现出明显不同,差距约为7%。交易成本高买(卖)错股票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BarberandOdean,2000,
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
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频繁交易导致买(卖)错股票BarberandOdean分析了一些交易账户的状况。这些帐户起先都是空的,在3个星期内分别买入了不同的股票,然后他们跟踪分析这些帐户里卖出和买入股票在将来4个月和1年之后的市场表现。发觉,卖出的股票在随后4个月的平均回报为2.6%,而他们买入的股票在随后4个月的平均回报只有0.11%;在一年之后,卖出的股票比换入的股票的回报率要高出5.8%。
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性别、频繁交易与投资损失率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网上交易与投资绩效 BarberandOdean调查了1607位从电话交易转为网上交易的投资者投资行为,发觉,互联网的交易环境更加恶化了投资者过度自信问题(限制幻觉),导致了更加常见的交易,最终使投资者的回报也削减。
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参与程度加深网上信息与知识二、过度自信与风险理性投资者会在最大化收益的同时最小化所担当的风险。过度自信的投资者会错误推断它们所担当的风险的水平。BarberandOdean的探讨发觉,单身男性的投资组合风险(波动率和Beta系数)最高,其次是已婚男性、已婚女性和单身女性。过度自信的投资者可能不会很好地分散投资组合,因为他们特别信任自己选择了正确的股票。自认为正确的投资者看不到对冲风险的必要。过度自信的投资者将在其认为会盈利的投资策略上投入大笔资金,但是却低估甚至忽视了风险的存在。
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案例:牛顿买错股票损失惨重来源:抚顺日报
2009-07-23
文摘大名鼎鼎的牛顿曾是一个疯狂的股民。1711年,为攫取隐藏在南美东部海岸的巨大财宝,有着英国政府背景的英国南海公司成立,并发行了最早的一批股票。当时很多人都看好南海公司,其股票价格从1720年1月的每股128英镑左右,很快增值,涨幅惊人。这时候牛顿恰巧获得了一笔款子,加上他个人的一些积蓄,看到如此利好消息,就在当年4月份投入约7000英镑,购买了南海公司股票。很快,他买的股票涨了起来,仅仅两个月左右,谨慎的牛顿就把这些股票卖掉,竟然赚了7000英镑!但是刚刚卖掉股票,牛顿就懊悔了,因为到了1720年7月,股票价格达到了1000英镑,几乎增值了8倍。经过“细致”的考虑,牛顿确定加大投入。然而,此时的南海公司已经出现了经营逆境,公司股票的真实价格与市场价格脱钩严峻,此前的6月英国国会通过了“反泡沫公司法”,对南海公司等公司进行限制。案例:牛顿买错股票损失惨重没过多久,南海股票一落千丈,到了12月份跌为124英镑,南海公司总资产严峻缩水。很多投资人血本无归,牛顿也未及脱身,亏了2万英镑!这笔钱对于牛顿无疑是一笔巨款!牛顿曾做过英格兰皇家造币厂厂长的高薪职位,年薪也不过2000英镑。事后,牛顿感慨地说:“我能计算出天体运行的轨迹,却难以预料到人们的疯狂。”案例:牛顿买错股票损失惨重一、经验影响决策过去的经验或结果通常会影响人们以后的风险决策。初生牛犊不怕虎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8.7投资经验、记忆与行为偏差一、经验影响决策不同投资经验对投资风格的影响在赚了钱之后感觉是在玩赌场的钱,同时进一步加重其过度自信的程度,就情愿冒更大的风险——“赌场的钱效应”。失败者并不总是回避风险,人们通常会抓住机会弥补损失——“尽量返本效应”。在经验了亏损之后感觉受了损害,人们会变得不愿冒风险——“蛇咬效应”。在经过长期的牛市行情后人们会产生“赌场的钱效应”,而在经验下跌行情后,投资者会产生“尽量返本效应”,因此接着投资的冲动不会马上消退。即虽然股价已脱离价值或者趋势也已明显转变,在股市的一波大回调之后总会有一波有规模的反弹,几乎每次的股市逆转的形态总是以M头出现。
总结:“赌场的钱”效应使投资者在赚钱之后更情愿买入风险大的股票;“尽量返本效应”使很多交易最终都是赔钱的交易;“蛇咬效应”会使投资者胆怯 再次进入市场。
对于一个新股民来说,很简洁产生这种现象:“赌场效应”——“尽量返本效应”——“蛇咬效应”。二、记忆的适应性与投资行为为避开认知失调,我们会产生记忆的适应性(一样性)。 我们大多数人对于不宠爱的事实都视而不见。虽然事实就摆在我们眼前,置于我们鼻子底下,堵在我们喉咙里——但我们还是不承认它。——美国哲学家EricHoffer 投资者总是希望信任他们的投资决策是正确的。在相反的事实面前,大脑的防护机制会过滤掉反面的信息,并变更对过去决策的回忆,导致投资者很难客观评价他们的投资是否符合既定的投资目标。人们的记忆通常具有适应性,即记忆是对事物和情感的感知,而并不能做到对事情进行客观记录。苦痛的经验越久远,记忆中该经验的苦痛程度会越低A公司股票至今经验了一个缓慢的下跌过程;B公司的股票最近短时间内突然急速下跌。投资者可能会对B公司的股票过分悲观一些。快乐的投资经验也类似:那些有着很高的快乐峰值和快乐结尾的投资经验给人的感觉更好一些。为了避开认知失调带来的心理苦痛,投资者的大脑将会过滤掉或削减负面信息。 GoetzmannandPeles(1997)对投资者的记忆信息进行了探讨:询问两组投资者(建筑师组和受过良好教化的投资专业人士组)两个问题: (1)你去年的收益率是多少? (2)你跑赢市场多少?专业投资者建筑师收益率高估值超常收益高估值3.4%5.11%4.62%6.22%高估(%)85
8.8.1有限留意力与信息处理有限留意的投资者会把更多的留意力放在处理宏观经济面和行业水平面的信息而非特定公司的信息。尽管有限留意力本身并不是行为偏差,但它会与其他偏差相互作用,影响投资者对信息的反应。8.8注意力驱动交易86
8.8.2有限留意力对交易行为的影响有限留意力使投资者在证券市场表现出留意力驱动交易行为,其结果会使得投资者其倾向于交易那些有“显著性”特征的股票。基于留意力驱动的投资决策虽然降低了搜寻的成本,但是,投资者特殊是个体投资者很简洁过度交易,导致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下降。8.8注意力驱动交易87
8.8.3有限留意力对股票定价的影响有限留意力使得投资者的行为出现偏差,并最终导致了资产价格的偏离:首先,有限留意力导致股票收益率的联动。其次,有限留意力导致盈余公告后漂移。8.8注意力驱动交易88
案例:中航油的期货投资
中国航油公司的总裁陈久霖曾经是企业界的一颗明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统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丁香结》精美课件
- 摩托车手买卖合同手摩托车买卖合同模板
- 平整场地合同书
- 围栏安装合同范本
- 回归分析教育课件
- 酒店保洁外包合同范本
- 《工程质量问题汇编》课件
- 产品销售协议合同范本
- 财政请示报告范文
- 区域独家代理合同模板
- 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合作协议书
- 医药销售代理合同 医疗产品代理合同(8篇)
- 采矿08-1设计花园煤矿说明书
- SB/T 11137-2015代驾经营服务规范
- GB/T 5237.3-2017铝合金建筑型材第3部分:电泳涂漆型材
- GB/T 3798-2021汽车大修竣工出厂技术条件
- GB/T 2899-2017工业沉淀硫酸钡
- GB/T 18705-2002装饰用焊接不锈钢管
- 2023年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
- 培智学校启智教育人教版生活数学第四册认识人民币课件
- 小学数学六年级《外方内圆和外圆内方》优秀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