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中考历史复习新题速递之隋唐至明清时期(2022年3月)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2021秋•兴化市期末)贞观初年,太宗签署了征兵18岁以下身强力壮者的诏令,但文
件送给魏征审核,魏征不同意,退回文件。材料中魏征可能工作的部门是()
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行中书省
2.(2021秋•大兴区期末)下面内容是某同学历史课后写的学习随笔,横线处可以填写的内
容有()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元朝初期来到中国并生活了17年在这里他了
解到了中国的古老历史和风土人情,例如
①隋朝开凿的大运河还在发挥作用
②纸币是市场中流通的一种货币形式
③行省逐渐转变为常设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④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被废除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3.(2021秋•朝阳县期末)历史小组的同学们在编制中国古代朝代顺序表。对其中一部分的
政权更迭设计了如下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图①和图②处应填入的朝代分别
是()
i魏|信六|一7北朝I
।蜀]T①]T」T②]
I吴]]东晋]一|南朝I
A.西汉、西晋B.东汉、隋朝C,西晋、隋朝D.唐朝、元朝
4.(2021春•五指山校级月考)最萌中考宣传语:无论是“天族”还是“翼族”,都逃不过
“中考”这道天劫,没有捷径,没有侥幸,只有勤奋修炼,潜心学习,有朝一日方能,
熬过天劫,飞升上神。宣传语中将考试比作天劫,考试这一制度起止于()
①隋朝
②唐朝
③明朝
④清朝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2021春•惠阳区校级月考)“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
黄巢的诗句。唐末农民战争()
A.平定了安史之乱B.冲击了唐朝统治
C.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D.推翻了唐朝统治
6.(2021•永川区模拟)据史书记载:唐太宗贞观23年(649年)有人口19000000;唐中宗
神龙元年(705年)有人口37140000;唐玄宗开元14年(726年)有人口41410000。你
能从中直接获得的信息是()
A.唐朝前期人口增长迅速B.唐朝前期经济繁荣
C.唐朝前期政治局面稳定D.唐朝开始走向衰落
7.白居易的《登观音台望城》写道:“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诗句描述的是
唐朝()
A.农业生产的发展B.丝织工艺的精湛
C.垦田面积的扩大D.长安布局整齐统
8.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定都长安。唐朝的建立者是()
A.李渊B.李世民C.李治D.武则天
9.小明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关键词有:女皇帝、“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他研究的人物应是
()
A.武则天B.吕后C.嫖祖D.妇好
10.隋朝与秦朝的相似之处有()
①作为全国统一的政权,存在时间都没有超过30年
②兵役、徭役繁重
③都采取过压制思想、摧残文化的措施
④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11.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以下哪一组对应是错误的?()
A.藏族--吐蕃B.羌族--西夏C.彝族--南诏D.白族--大理
12.根据史书记载,为了储积粮食、布匹等物资,隋朝广建大仓库。隋朝的大仓库主要位于
()
A.长安、洛阳B.宁夏、广东C.西藏、云南D.福建、江西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3.(2021•新城区校级二模)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是明清时期的主要特征。被台湾
同胞称为“开台圣王”的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清王朝在1683年将台湾
归入清朝版图,1684年清政府设置(机构)加强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
祖国的东南海防。
14.(2021•新城区校级二模)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图A工程是战国时期修建的,
至今仍发挥着巨大作用的、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的代表。图B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
河,它以①处(地名)为中心,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三、辨析题(共1小题)
15.唐代诗人孟郊写过一首诗叫做《登科后》,内容如下:“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
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请问他诗中写的是哪个选土制度?请你对这个
制度做简要的评价。
四、材料题(共3小题)
16.(2021春•惠阳区校级月考)在国家统一和发展过程中,历史上的伟大人物起着非常重
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一一《资治通鉴》
材料二:(唐太宗)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唐太宗对少数民族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因此唐太宗得到了
各民族的共同拥戴,被尊称为什么?
(2)材料二中,唐太宗把君主和百姓比喻成舟和水的关系,说明他意识到了什么问题?
后来他是怎么做的?
(3)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局面叫什么?出现该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朝经济情况表:
项目隋初隋盛
人口3000多万人4600多万人
垦田1900多万顷5500多万顷
粮仓长安太仓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材料二(隋朝)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1)根据材料一,分析隋朝经济发展的情况。
(2)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景象?
(3)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你获得了哪些认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北周静帝弹让帝位于杨坚,杨坚登基为帝……开皇九
年,隋朝渡江南下,陈后主贪图享乐,怯懦无能……隋军很快攻下建康,陈朝灭亡……
隋文帝统治期间,隋朝政府修建了许多粮仓……他临终时,天下仓库积储的粮食可供全
国五六十年正常使用。
材料二:
(1)材料一中的“开皇九年”指的是哪一年?这一年“隋军很快攻下建康,陈朝灭亡”
有什么重大意义?
(2)材料二中哪一幅图比较准确地描绘了隋朝大运河的大致走向?请写出大运河的南北
两个端点。
(3)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重大意义?
(4)有人认为大运河的开通与材料一中这个繁盛局面有密切联系,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请说明你的理由。
五、解答题(共3小题)
19.唐朝是中国古代外交非常活跃的时期。唐朝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发达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唐朝又以兼容并包的开放政策吸纳外来文化之精华。
请以“交往•交流•互鉴”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提示:可从下面关键词中
任选三个)
遣唐使玄奘鉴真“唐人”新罗
20.总结汉唐历史上的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的统治清明时期有哪儿个?并试着归纳其相同的
原因。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
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了影响深
远的变化。
材料二:两宋时期,主产于南方的水稻己是全国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盛产水稻的苏州、
湖州成为天下闻名的“粮仓”。南方商业发展的水平,从总体上看也超过了北方。与此同
时,南方赋税收入增加,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
材料三:从东晋开始,北方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再加上更北的游牧民族侵扰,居住在山
西、河南、山东、河北的汉族人开始迁往江淮一带。从南北朝一直到南宋,北方汉人迁
往江淮的脚步就一刻没有停止,共计数百万。
(1)材料一中“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在纺织业领域的体现是什么?北宋兴起,后来发
展为瓷都的地方叫什么?
(2)材料一中所说的“世界最早的纸币”是什么?它出现在何时何地?纸币的出现有什
么重大意义?
(3)材料二中水稻的高产得益于哪一品种的引进?南方商业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4)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了什么影响深远的变化?这种变化
最终完成于什么时候?
(5)从材料三可知,出现材料一、材料二所述变化的原因之一是什么?
2022年中考历史复习新题速递之隋唐至明清时期(2022年3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2021秋•兴化市期末)贞观初年,太宗签署了征兵18岁以下身强力壮者的诏令,但文
件送给魏征审核,魏征不同意,退回文件。材料中魏征可能工作的部门是()
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行中书省
【考点】唐太宗的纳谏和用人.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隋唐三省六部制,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正确解读。知道唐太宗虚心
纳谏,从善如流。
【解答】材料“文件到门下省,魏征不同意,退回中书,又经御画,中书省再发,魏征
还是坚持己见”体现的是三省六部制,材料中魏征可能工作的部门是门下省。“三省”指
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六部始于隋朝,为后代所沿用。
故选:B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三省六部制,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2021秋•大兴区期末)下面内容是某同学历史课后写的学习随笔,横线处可以填写的内
容有()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彼罗在元珈初期来列中凶并生活了17年在这里他了
解到了中国的古老历史和风土人情.例如
①隋朝开凿的大运河还在发挥作用
②纸币是市场中流通的一种货币形式
③行省逐渐转变为常设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④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被废除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考点】隋朝大运河;宋代的社会生活;元巩固统一的措施;明朝皇权强化与八股取土;
马可•波罗东行与《马可•波罗游记》.
【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隋朝大运河、行省制度、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等知识,掌握相
关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材料“学习随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可•波罗是世界著名旅行家和商
人,于1275年到达元朝的首都。因此在他生活在中国的17年间,可以了解到的元朝以
前及其在中国生活期间的元朝的中国历史和风土人情。隋朝是元朝之前的朝代,故①正
确。纸币最早出现于北宋,元朝以纸币为主要货币,故②正确。元朝在中央设置中书省
负责行政事务,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行省或省)管辖地方行政事务,故③正确。B项
正确;丞相制度被废除是在明朝,明朝是元朝之后的朝代,④错误,排除ACD项。
故选:B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隋朝大运河、行省制度、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等知识,注意基
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3.(2021秋•朝阳县期末)历史小组的同学们在编制中国古代朝代顺序表。对其中一部分的
政权更迭设计了如下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图①和图②处应填入的朝代分别
是()
।魏][楷六।T北朝口
I蜀]]一」[②।
[吴]L四]南朝
A.西汉、西晋B.东汉、隋朝C.西晋、隋朝D.唐朝、元朝
【考点】隋朝的建立;西晋的建立及八王之乱.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西晋和隋朝建立的相关知识。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
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解答】魏国灭了蜀国后,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夺皇位取代魏国建立了晋朝,
定都在洛阳,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280年,西晋灭掉吴国,结束了分裂的
局面,统一全国。316年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
建立隋朝,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朝,结束了东汉末
年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故图①和图②处
应填入的朝代分别是西晋和隋朝。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西晋和隋朝建立的相关知识。
4.(2021春•五指山校级月考)最萌中考宣传语:无论是“天族”还是“翼族”,都逃不过
“中考”这道天劫,没有捷径,没有侥幸,只有勤奋修炼,潜心学习,有朝一日方能,
熬过天劫,飞升上神。宣传语中将考试比作天劫,考试这一制度起止于()
①隋朝
②唐朝
③明朝
④清朝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考点】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
【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科举制度相关史实,重点掌握科举制度的创立于废除相关知识。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考试制度”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这一制
度创立于隋朝,直到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一直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所以
①④正确,B项正确;唐朝时期,科举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明朝时期,科举制度发展
为八股取土,②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CD三项。
故选:B,
【点评】重点掌握科举制度的创立于废除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5.(2021春•惠阳区校级月考)“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
黄巢的诗句。唐末农民战争()
A.平定了安史之乱B.冲击了唐朝统治
C.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D.推翻了唐朝统治
【考点】安史之乱和唐朝的衰亡.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了黄巢起义。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
越严重,中央已无力控制藩镇。
【解答】唐末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冲击了唐朝统治。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
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中央已无力控制藩镇。人民赋税沉重,生活困苦,又遇到
连年的灾荒,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起义军在黄巢的领导下,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
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原为起义军将领的朱温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907
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故选:Bo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黄巢起义的影响。
6.(2021•永川区模拟)据史书记载:唐太宗贞观23年(649年)有人口19000000;唐中宗
神龙元年(705年)有人口37140000;唐玄宗开元14年(726年)有人口41410000。你
能从中直接获得的信息是()
A.唐朝前期人口增长迅速B.唐朝前期经济繁荣
C.唐朝前期政治局面稳定D.唐朝开始走向衰落
【考点】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唐朝时期人口的增长。唐朝前期政治局面稳定,人口增长迅速。
【解答】观察表格可知,从649年至726年,唐朝人口呈现直线上升趋势。经过贞观之
治,到唐玄宗时,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人口增长迅速。
故选:A。
【点评】掌握唐朝的统治及影响,分析材料得出正确的信息是关键。
7.白居易的《登观音台望城》写道:“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诗句描述的是
唐朝()
A.农业生产的发展B.丝织工艺的精湛
C.垦田面积的扩大D.长安布局整齐统
【考点】唐朝经济的繁荣.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盛唐社会气象的相关知识点。唐朝商业繁荣,当时著名的大都市有长
安、洛阳、扬州、成都等.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分别是居民的住宅区和商业区。
【解答】“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是对长安城的描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长安城街道整齐,排水设施齐全,分为坊和市,市坊分开,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华
的商业区;长安人口上百万,还云集着边疆各族和世界各国的人,既是各民族交往的中
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盛唐社会气象
的相关史实。
8.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定都长安。唐朝的建立者是()
A.李渊B.李世民C.李治D.武则天
【考点】唐朝的建立.
【答案】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唐朝的建立相关知识,重点掌握唐朝的建立者、建立时间等知
识。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A符合题
意。
故选:Ao
【点评】重点掌握唐朝的建立者、建立时间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9.小明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关键词有:女皇帝、“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他研究的人物应是
()
A.武则天B.吕后C.嫖祖D.妇好
【考点】女皇武则天.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武则天统治时期的评价,关键信息是“治宏贞观、政启开元”。
【解答】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改唐朝的国号为周,她在位期间,继续
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人们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A项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掌握对武则天的评价。
10.隋朝与秦朝的相似之处有()
①作为全国统一的政权,存在时间都没有超过30年
②兵役、徭役繁重
③都采取过压制思想、摧残文化的措施
④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考点】隋朝的灭亡;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隋朝和秦朝的相似之处。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隋朝结束
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
【解答】隋朝与秦朝的相似之处有:①作为全国统一的政权,存在时间都没有超过30年;
②兵役、徭役繁重;④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③都采取过压制思想、摧残文化的
措施,错误。隋朝没有压制思想、摧残文化的措施。①②④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以隋朝和秦朝的历史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隋朝和秦朝历史相同点的比
较能力。
11.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以下哪一组对应是错误的?()
A.藏族--吐蕃B.羌族--西夏C.彝族--南诏D.白族--大理
【考点】唐朝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西夏的建立,知道建立西夏的是党项族。
【解答】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
故选:Bo
【点评】本题考查西夏的建立,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2.根据史书记载,为了储积粮食、布匹等物资,隋朝广建大仓库。隋朝的大仓库主要位于
()
A.长安、洛阳B.宁夏、广东C.西藏、云南D.福建、江西
【考点】开皇之治.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隋朝经济的发展。隋文帝即位后,在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
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抓住关键词“隋朝”“储积粮食”等,联系所学可知,含嘉宾仓
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仓。
故选:Ao
【点评】掌握隋朝农业的发展和影响。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3.(2021•新城区校级二模)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是明清时期的主要特征。被台湾
同胞称为“开台圣王”的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清王朝在1683年将
台湾归入清朝版图,1684年清政府设置)1^(机构)加强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
巩固祖国的东南海防。
【考点】清朝在台湾的建制;郑成功收复台湾.
【答案】郑成功;台湾府。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台湾府设置。重点掌握对台湾的管辖的相关史
实。
【解答】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1661年,郑成功率领战舰数百艘,
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台湾西海岸,在当地人民支持下,1662年初郑成功打败了
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684年,清朝康熙帝时设台湾府,隶属福
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
的海防。
故答案为:
郑成功;台湾府。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郑成功收复
台湾和台湾府设置的相关知识。
14.(2021•新城区校级二模)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图A工程是战国时期修建的都江堰,
至今仍发挥着巨大作用的、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的代表。图B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
河,它以①处洛阳(地名)为中心,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考点】隋朝大运河;都江堰工程和郑国渠.
【答案】都江堰;洛阳。
【分析】本题以二幅图片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都江堰和大运河相关史实,掌握
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A工程是都江堰。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
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使
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
作用。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图B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
河一一隋朝大运河。自605年起,隋炀帝下令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
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700多千米。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
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故答案为:
都江堰;洛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都江堰和大运河相关史实,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三、辨析题(共1小题)
15.唐代诗人孟郊写过一首诗叫做《登科后》,内容如下:“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
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请问他诗中写的是哪个选士制度?请你对这个
制度做简要的评价。
【考点】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
【答案】科举制。评价: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
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
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
约1300年。后期明朝实行八股取土,束缚了思想,阻碍了社会进步。
【分析】本题考查科举制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由材料“《登科后》”并结合所学知,孟郊诗中写的是科举制。科举制是中国古
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
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科举
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后期明朝实行八股取土,束缚
了思想,阻碍了社会进步.
故答案为:
科举制。评价: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
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
后期明朝实行八股取土,束缚了思想,阻碍了社会进步。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科举制的相关知识。
四、材料题(共3小题)
16.(2021春•惠阳区校级月考)在国家统一和发展过程中,历史上的伟大人物起着非常重
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资治通鉴》
材料二:(唐太宗)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唐太宗对少数民族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因此唐太宗得到了
各民族的共同拥戴,被尊称为什么?
(2)材料二中,唐太宗把君主和百姓比喻成舟和水的关系,说明他意识到了什么问题?
后来他是怎么做的?
(3)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局面叫什么?出现该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考点】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唐朝的民族交往与交融;唐太宗的纳谏和用人.
【答案】(1)民族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称号:天可汗。
(2)问题:意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强大或得民心的重要性。做法:轻徭薄赋,减轻人民
负担。
(3)治世局面:是贞观之治。原因:吸收隋朝速灭的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勤于政事,虚心纳谏,善于用人等。
【分析】本题以二则文字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唐朝的民族政策和天可汗、唐太
宗的统治、贞观之治局面与出现的原因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根据材料“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
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他被少数民
族尊称为天可汗。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
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意即各族共同的君
长。
(2)据材料二“(唐太宗)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知,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由于吸取了隋亡的教训,唐太宗认识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
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的道理。据所学知识,唐太宗把君主和百姓比喻成君
舟民水的关系,说明他认识到人民的重要性,所以实行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3)据所学知识,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的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
繁荣的治世局面,出现了原因是吸收隋朝速灭的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勤于
政事,虚心纳谏,善于用人等。
故答案为:
(1)民族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称号:天可汗。
(2)问题:意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强大或得民心的重要性。做法:轻徭薄赋,减轻人民
负担。
(3)治世局面:是贞观之治。原因:吸收隋朝速灭的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勤于政事,虚心纳谏,善于用人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唐朝的民族政策和
天可汗、唐太宗的统治、贞观之治局面与出现的原因等知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朝经济情况表:
项目隋初隋盛
人口3000多万人4600多万人
垦田1900多万顷5500多万顷
粮仓长安太仓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材料二(隋朝)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1)根据材料一,分析隋朝经济发展的情况。
(2)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景象?
(3)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你获得了哪些认识?
【考点】开皇之治;隋朝的建立.
【答案】(1)根据材料一,分析隋朝经济发展的情况是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2)隋朝经济的繁荣。国家统一,社会安定;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
人民负担轻,从而出现经济繁荣的局面。
(3)国家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分析】本题考查隋朝的经济发展和影响。隋文帝即位后,在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了
一系列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解答】(1)根据材料一可知,隋朝经济发展的情况是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2)两则材料说明了隋朝经济的繁荣。隋朝经济的繁荣的原因是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人民负担轻,从而出现经济繁荣的局面。
(3)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国家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杰
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故答案为:
(1)根据材料一,分析隋朝经济发展的情况是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2)隋朝经济的繁荣。国家统一,社会安定;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
人民负担轻,从而出现经济繁荣的局面。
(3)国家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点评】掌握隋朝经济的发展和影响。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北周静帝弹让帝位于杨坚,杨坚登基为帝……开皇九
年,隋朝渡江南下,陈后主贪图享乐,怯懦无能……隋军很快攻下建康,陈朝灭亡……
隋文帝统治期间,隋朝政府修建了许多粮仓……他临终时,天下仓库积储的粮食可供全
国五六十年正常使用。
材料二:
(1)材料一中的“开皇九年”指的是哪一年?这一年“隋军很快攻下建康,陈朝灭亡”
有什么重大意义?
(2)材料二中哪一幅图比较准确地描绘了隋朝大运河的大致走向?请写出大运河的南北
两个端点。
(3)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重大意义?
(4)有人认为大运河的开通与材料一中这个繁盛局面有密切联系,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请说明你的理由。
【考点】隋朝大运河;隋朝的灭亡.
【答案】(1)589年;统一了全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
史发展大趋势。
(2)图4;余杭、涿郡。
(3)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4)同意;理由:隋文帝统治期间,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社会经济繁荣,国力强
盛,这为大运河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分析】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隋朝统一、开皇之治。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在掌握课
本知识的基础上,依据材料进入深入分析即得出答案。
【解答】(1)由“开皇九年,隋朝渡江南下,陈后主贪图享乐,怯懦无能……隋军很快
攻下建康,陈朝灭亡”可知,材料一中的“开皇九年”指的是589年。589年,隋灭陈,
统一了全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2)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从北往南分永济渠,通济渠、和
沟、江南河四段,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因此描绘了隋朝
大运河大致走向的是图4。隋朝大运河南至余杭,北抵涿郡。
(3)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4)隋文帝统治期间,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社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这为大运
河的开通奠定了基础。因此同意隋朝大运河与开皇之治有密切联系。
故答案为:
(1)589年;统一了全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
大趋势。
(2)图4;余杭、涿郡。
(3)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4)同意;理由:隋文帝统治期间,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社会经济繁荣,国力强
盛,这为大运河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点评】本题以隋朝大运河、隋朝统一、开皇之治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
史知识能力。
五、解答题(共3小题)
19.唐朝是中国古代外交非常活跃的时期。唐朝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发达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唐朝又以兼容并包的开放政策吸纳外来文化之精华。
请以“交往•交流•互鉴”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提示:可从下面关键词中
任选三个)
遣唐使玄奘鉴真“唐人”新罗
【考点】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答案】交往•交流•互鉴
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者到中
国学习,当时称为“遣唐使”。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
术、建筑艺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
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鉴真。他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终于在754年抵达
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
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唐朝与天竺有频繁的交往。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
竺取经,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他遍访天竺的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
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10多年后,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中外文化交流促进了唐朝的繁荣
与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选取遣唐使、玄奘、鉴真。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为了学习
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者到中国学习,当时称为“遣唐使”。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
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艺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鉴真。他接受日本僧人
的邀请东渡日本,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
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唐朝与天竺有频繁的交
往。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他遍访天
竺的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10
多年后,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
贡献。中外文化交流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与发展。
故答案为:
交往•交流•互鉴
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者到中
国学习,当时称为“遣唐使”。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
术、建筑艺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
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鉴真。他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终于在754年抵达
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
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唐朝与天竺有频繁的交往。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
竺取经,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他遍访天竺的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
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10多年后,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中外文化交流促进了唐朝的繁荣
与发展。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唐朝中外文化交流
等相关史实。
20.总结汉唐历史上的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的统治清明时期有哪几个?并试着归纳其相同的
原因。
【考点】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开元盛世.
【答案】文景之治;汉武帝大一统;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分析】本题考查汉唐时期的治世局面和原因。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出现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的统治局面,史称“文
景之治”。其后继位的皇帝是汉武帝(刘彻),他在位时期采取措施巩固大一统王朝,使
西汉开始进入鼎盛时期。建立东汉的皇帝是光武帝(刘秀),他统治时期,社会出现安定
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汉朝历史上又一治世局面,史称“光武中兴:唐太
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发展,民族关系和睦,对外交流频繁,科技文化
繁荣,国力逐渐强盛,史称“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
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称为“开元盛世”。结合所学概括可
知,上述治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统治者注重减轻人民负担,重视经济的发展,政治
清明等。
故答案为:
文景之治;汉武帝大一统;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点评】掌握文景之治、汉武帝大一统、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和
表现、影响。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
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了影响深
远的变化。
材料二:两宋时期,主产于南方的水稻已是全国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盛产水稻的苏州、
湖州成为天下闻名的“粮仓”。南方商业发展的水平,从总体上看也超过了北方。与此同
时,南方赋税收入增加,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
材料三:从东晋开始,北方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再加上更北的游牧民族侵扰,居住在山
西、河南、山东、河北的汉族人开始迁往江淮一带。从南北朝一直到南宋,北方汉人迁
往江淮的脚步就一刻没有停止,共计数百万。
(1)材料一中“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在纺织业领域的体现是什么?北宋兴起,后来发
展为瓷都的地方叫什么?
(2)材料一中所说的“世界最早的纸币”是什么?它出现在何时何地?纸币的出现有什
么重大意义?
(3)材料二中水稻的高产得益于哪一品种的引进?南方商业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4)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了什么影响深远的变化?这种变化
最终完成于什么时候?
(5)从材料三可知,出现材料一、材料二所述变化的原因之一是什么?
【考点】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宋代的社会生活.
【答案】(1)体现:棉纺织业的兴起。地名:江西景德镇。
(2)纸币:“交子”。时间和地点:北宋前期,四川地区。意义:促进了商业交流,有利
于工商业的发展。
(3)品种:越南占城稻。表现:最大的商业城市为开封和杭州,人口达百万;城市经商
时间不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乡镇形成新的商业区草市;等等。
(4)变化: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时间:南宋。
(5)大量的北方人南迁,给南方提供了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分析】本题以三则文字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北宋经济发展等知识,掌握相关
基础知识。
【解答】(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在纺织业领域的体
现是棉纺织业的兴起。北宋兴起,后来发展为瓷都的地方叫江西景德镇。
(2)材料一中所说的“世界最早的纸币”是交子。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纸币。
纸币的出现促进了商业交流,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水稻的高产得益于越南占城稻的引进。南方商业发展
的表现有最大的商业城市为开封和杭州,人口达百万;城市经商时间不再受限制,出现
了早市和夜市;乡镇形成新的商业区草市;等等。
(4)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的变化是我国经济重心南移,这种
变化最终完成于南宋。
(5)从材料三可知,出现材料一、材料二所述变化的原因之一是大量的北方人南迁,给
南方提供了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故答案为:
(1)体现:棉纺织业的兴起。地名:江西景德镇。
(2)纸币:“交子”。时间和地点:北宋前期,四川地区。意义:促进了商业交流,有利
于工商业的发展。
(3)品种:越南占城稻。表现:最大的商业城市为开封和杭州,人口达百万;城市经商
时间不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乡镇形成新的商业区草市;等等。
(4)变化: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时间:南宋。
(5)大量的北方人南迁,给南方提供了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北宋经济发展等知
识。
考点卡片
1.都江堰工程和郑国渠
【学习目标】
1.都江堰工程
2.郑国渠
重点:都江堰工程和郑国渠
难点:都江堰工程和郑国渠修建的影响
【知识概述】
一、都江堰
1.地理位置:成都西北
2.河流:岷江
3.修建时间:战国时期
4.工程主持:李冰父子
5.组成部分:分水堤、飞沙堰、宝瓶口
6.作用:是一项综合性的(防洪、灌溉)工程,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田地,使成
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至今仍然发挥着分洪、灌溉和运输的作用。两千多年来,一直造
福人民。
7.都江堰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二、郑国渠
1.郑国渠是古代劳动人民修建的一项伟大工程,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位
于今天的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300余里(灌溉面积
号称4万顷).郑国渠在战国末年由秦国穿凿。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由韩国水工郑
国主持兴建,约十年后完工。
2.郑国渠作用:郑国渠修成后,大大改变了关中的农业生产面貌,用注填淤之水,溉泽卤
之地。就是用含泥沙量较大的泾水进行灌溉,增加土质肥力,农业,迅速发达起来,雨量稀
少,土地贫瘠的关中,变得富庶甲天下。
【知识延伸】
1.都江堰工程和郑国渠的历史地位
郑国渠是古代劳动人民修建的一项伟大工程,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众所周
知,郑国渠修建之时征发民夫过百万,可以说是举全国之力而为之,而跟都江堰相比来说更
多是李冰父子在巴蜀地区内的地区工程,两项水利工程使得秦国水患得以解决。秦国能够在
七雄中崛起,最大的功劳应该算商鞅变法。但是在后期的冲刺中,秦国实施的两项水利工程
也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两项工程分别是--都江堰、郑国渠。
2.战国后期,秦国修建的两大水利工程有()
①灵渠②都江堰③郑国渠④白渠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
2.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
【学习目标】
1、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经过及意义。
2、掌握楚汉之争基本史实。
重难点: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经过及意义。
【知识概述】
一、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
1、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
根本原因:秦朝的残暴统治激起农民起义。
直接原因:征发渔阳误期。
2、秦的暴政有哪些表现:
(1)繁重徭役:修阿房宫、骊山陵墓、修长城、修驰道等每年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脱离
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2)沉重的赋税:农民要将收获的2/3上交国家。(3)
残酷的刑法:人民动不动就受到严刑峻法的处治。(4)秦二世更加残暴。
3、经过
(1)时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政权:
在陈建立张楚政权。
(2)进攻咸阳
4、结果:失败。
5、意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
舞了后世人民反抗残暴统治的斗争。
6、后继者:
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军继续进行反秦斗争。公元前207年,项羽率军取得巨鹿之战的胜利,
刘邦率军入咸阳灭秦。
-: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是发生于公元前206年8月至公元前202年12月,项羽、刘邦为争夺政权进行的
一场大规模战争。最终刘邦在垓下一战中战败项羽,获得最后胜利,建立了西汉王朝。楚汉
之争历时4年,战地之辽阔,规模之巨大,用兵韬略之丰富,前所未有,在中国古代战争史
上占有重要地位。
【知识延伸】
1、有人认为:“如果陈胜吴广在前往渔阳的途中没有遇到大雨,秦末你们战争就不会爆发J
对吗?请评述这种观点
观点是错误的。
因为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它主要表现在:(1)秦始皇广建宫殿陵墓(2)
繁重的赋税、徭役和兵役。(3)严酷的刑法,有族诛和连坐。(4)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
以上儿点表明了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途中遇雨而误期,只是战争爆发的偶然表象。因此,如果陈胜吴广在前往渔阳戍边的途中没
有遇到大雨,秦末农民战争也会爆发,只不过是时间上的迟早问题。
2、楚汉之争时期的成语:
霸王别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刚愎自用、约法三章、运筹帷幄、背水一战、十面埋伏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四面楚歌、破釜沉
舟。
3.西晋的建立及八王之乱
【学习目标】
1.西晋的建立
2.八王之乱
重难点:理解八王之乱。
【知识概述】
一、西晋的兴衰
I.建立:266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2.统一: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3.衰落:八王之乱历时十几年,西晋从此衰落。
4.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亡了西晋。
二、八王之乱
1.原因:西晋初年,大封同姓诸王,请王势力日益强大。西晋统治魔朽,对少数民族实行
高压政策。
2.概况:晋惠帝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夺取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
史称“八王之乱”。
3.影响:西晋从此衰落,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
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浪潮。
【知识延伸】
成语“骨肉相残”来源于《晋书•刘元海载记》:“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兴邦复业,
此其时矣。”这里的“司马氏骨肉相残”是指()
A.国人暴动B.七国之乱C.八王之乱D.黄巾起义
答案:C»
4.隋朝的建立
【学习目标】
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重难点:隋朝的统一的条件和意义
【知识概述】
一、隋朝的建立
1.背景: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
2.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年号开皇,定都长安。杨坚即是
隋文帝。
二、隋朝的统一
I.历史条件:
(1)广大人民渴望实现统一。
(2)南方经济发展,南北差距缩小。
(3)北方民族大融合,缓和了民族矛盾。
2.统一:589年,隋文帝派杨广率大军攻入建康灭陈,统一南北。
3.统一的意义:隋朝的统一,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长期的分裂与对峙局面,开创了隋唐的
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与发展。
【知识延伸】
隋朝对的封建社会发展的影响:
1.统一南北,结束了自西晋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重建全国大一统的局面,有利于南
北经济文化交流,为唐代和以后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2.继承了均田制,租调制,为唐代沿用并且革新,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继承发展了府兵
制,并为唐代做沿用完善。
3.开凿大运河,促进了后世经济和交通运输的发展。(最大贡献)
4.隋末暴政为后代王朝的统治者提供教训,为“贞观之治”奠定基础。
5.隋朝政治经济繁荣强盛,开启了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盛世局面。
5.开皇之治
【学习目标】
开皇之治
重难点:开皇之治及开皇之治出现的原因
1.出现原因
隋文帝即位后,在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经济
的迅速发展。
2.开皇之治
隋文帝是一个励精图治的开国皇帝,他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完成了统一大业,并从政治、
经济、军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巩固了统一,强化了中央集权。开创了一个繁
荣安定的社会局面。他总结了历代帝王“未有奢华而得长久者”的教训,倡导并且力行节俭,
使得节俭成为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隋文帝杨坚所统治的开皇年间,史称“开皇之治”。
【知识延伸】
1.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二下列对“光
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灭掉陈,使南北重归统一B.隋炀帝的励精图治
C.隋炀帝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D.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答案:B
2.著名历史学家柏扬曾说:在中国许多封建王朝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开国君主往往比较英
明,但到了第二、第三代帝王时很容易出现危机,这就是所谓的“瓶颈危机”。下列王朝中
没有出现“瓶颈危机”的是()
A.秦朝B.明朝C.隋朝D.清朝。
答案:D。
6.隋朝大运河
【学习目标】
隋朝大运河开凿的目的、时间、在位帝王、概况及影响
重难点:隋朝大运河开凿的概况及影响
【知识概述】
隋朝大运河:
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605年-610年
3.人物:隋炀帝
4.大运河的概况: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或最北点)涿郡(今北京),南至(或最南点)余
杭(今杭州),全长20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分为永济渠、通济渠、祁
沟、江南河四段(按由北到南的顺序);从北到南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五大水系。(“三点四段通五河”)
地位:是我国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意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交流和国家统一的巩固,对我国以后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是唐朝诗人对京杭大运河的赞颂)
【知识延伸】
1.从历史角度说出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理由?
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凿促进了我国南北的交流,影响深远。大运河是人类
利用自然、造福人类的杰作,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2.材料题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北通涿郡之鱼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
利也博哉!”
材料二:千里长江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1)材料一中的“河”指的是什么河?此“河”是谁在位时开凿的?
答:隋朝大运河隋炀帝在位时开凿
(2)修建此河的目的是什么?
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6331:2024 EN Chromium ores and concentrates - Determination of chromium content - Titrimetric method
- 2024年度网络营销合同的网络推广策略与效果评估
- 2024年度版权转让合同转让标的和转让价格2篇
- 《偏瘫患者肩部问题》课件
- 2024年度劳动合同模板及管理制度2篇
- 2024年度碧桂园工程质量检测合同
- 2024年度区块链技术开发与应用合同3篇
- 2024年度羽毛球场地维修与保养合同
- 2024年度技术开发项目合作承包合同
- 2024年度工程设备租赁与维护服务合同
- 数字摄影技术与艺术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2023年叉车证特种设备作业N1证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青年教师三年发展规划青年教师个人发展规划书3篇
- 传热学-7-凝结和沸腾传热课件
- 《药品储存与养护》期末考试习题库(含答案)
-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母鸡的秘密》
- 固定资产的取得
- 血管瘤-教学讲解课件
- 5G基站建设与维护高职全套PPT完整教学课件
- 四位数乘四位数乘法题500道
- 陕西省XX实业有限公司文件公司章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