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壶口瀑布》-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7课《壶口瀑布》-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2页
第17课《壶口瀑布》-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3页
第17课《壶口瀑布》-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4页
第17课《壶口瀑布》-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壶口瀑布梁衡游记·看到

看到自然或人文景观令人神往的妙处,描写出优美的意境,给人一种震撼人心的美。

——林非《我看梁衡的散文创作》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涌来,其势如干军万马,互相挤撞推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黄浪霎时碎成白雪。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原文)游记·看想

游记写作要注意语言美、境界美、哲理美,要写出新的思想。——梁衡《谈散文写作》

作者站在黄河河心(看点),定点换景,不但看到了

的黄河水和人类

的性格,更想到了黄河

的民族精神

看,需要眼睛。见,则需要智慧和灵魂。《壶口瀑布》梁衡部编教材初中语文八年级下说课03010205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目标04教学过程教材分析01

《壶口瀑布》是第五单元的开篇之作,同时是一篇教读课文,学好本课意义重大。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是游记,通过记叙游览见闻,描摹山水风光,吟咏人文胜迹,抒发作者情思。本单元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游踪、写景的角度和方法,并揣摩和品味语言,欣赏、积累精彩语句”。这是一篇比较典型的游记,具备游记的典型特征。本文语言精美,含义深刻,所承载的信息含量之大,文化含量之厚重让学生的理解产生了难度,难以与文本和作者产生共鸣。教师要关注文本的特质,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结构与语言的美感,同时通过这一课的教学,学生要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游踪、写景的角度和方法,并揣摩和品味语言,欣赏、积累精彩语句。学情分析02

八年级学生对游记这一文体的基本知识还是有所了解的,但大部分学生仅仅只是将游记看做是“按照游踪描写景物”,“融情于景”的散文,仍然缺乏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特别是我们面对的学生对于黄河的了解实在有限,时空的距离让学生的心理体验产生了难度。“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尤其是对有深度的散文《壶口瀑布》的理解,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对文章缺乏生活基础,对游记缺乏理性认识,故而在教学中还要加强对文章蕴含的哲理进行分析,让学生体会游记也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教学目标031234通过浏览比较,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游踪。通过对比拓展,感受作者在写景过程中抒发的丰富的思想感情。通过反复阅读,引导与培养学生独特的审美情趣。通过圈点批注,揣摩语言,体会写景的角度和方法。教法04探究学习法自主合作学法朗读法情境创设法01020102自主合作探究法

030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学法教学过程051引出课题2游记学法3游记看点4游记看景5游记看想壶口瀑布梁衡(1)大声朗读课文,圈画出描写壶口瀑布的四字短语,并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大声朗读这些四字短语,品味凝练典雅的语言中所蕴含的韵味和气势结合《作业本》“课后拓展”材料二、材料三(如图1),初步感知课文的语言特色。

(2)检查《作业本》“预学二”(如图2)完成情况,初步感知作者的游踪。学生画好示意图后,在班级内交流,质疑,修改。检查·预习设计意图:这一设计想借助部编教材的作业本的功能,在不同学习阶段对学生学习进行一个全程的指导,同时通过这一环节,对课文有个初步的感知和体验,为正式进入课堂的学习做铺垫。

壶口瀑布是黄河上的著名瀑布,黄河奔流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水聚拢,500米的河道乍缩为40多米,水流下切,飞流直下,跌入深沟,像壶注水一样,故曰“壶口”。由于传说深沟为龙身穿凿,又名“十里龙槽”。(百度百科)壶口瀑布游记·学法

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看见1.我依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2.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3.看罢水,我再细观脚下的石……

外表的美只能取悦人的眼睛,真正看见内在的美才能感染人的灵魂。设计理念:部编教材显著的特征,把学法引进了教材的体系。这一环节关注学法,以学生读课文为主体,让学生学到的具体的阅读方法用到自读课中去。

游记·看点河面之水龙槽之水龙槽附近之水脚下之石游记·看点定点换景

河心(立足点)河面之水龙槽之水龙槽附近之水剁石之水定点换景作者立足点不变,景物随视线而变化。游记·看景

看到自然或人文景观令人神往的妙处,描写出优美的意境,给人一种震撼人心的美。

——林非《我看梁衡的散文创作》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涌来,其势如干军万马,互相挤撞推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黄浪霎时碎成白雪。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原文)设计理念:自读课文的教学,既要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好好的“读”、个性的“读”,又要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有目的地“读”,从而做到收放自如。这一环节紧紧围绕阅读提示,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朗读和品思结合的方式,品尝语言文字的奥妙,感受壶口瀑布的美,咀嚼精神世界的甘醇。游记·看想

游记写作要注意语言美、境界美、哲理美,要写出新的思想。——梁衡《谈散文写作》

作者站在黄河河心(看点),定点换景,不但看到了

的黄河水和人类

的性格,更想到了黄河

的民族精神

设计意图:这一个环节是整堂课的难点也是亮点,采用了分小组讨论的形式,让一个小组发言,其他组做评价,学生的思维活跃,几乎都能探究出结果。这一个环节是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之中,读懂这篇游记的最高明之处,深刻把握这篇游记的文化厚重感。并在此环节赏文赏情明写法,边读边思悟其间。既让学生深入领悟了文本内容,又培养了思维能力。

看,需要眼睛。见,则需要智慧和灵魂。梁衡,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山西霍州人。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等多种荣誉称号。他的主要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有《晋祠》《夏》《跨越百年的美丽》《把栏杆拍遍》等多篇散文入选中学课本。课外阅读

郁达夫《西溪的晴雨》

徐迟的《黄山记》

王充闾《读三峡》

设计理念:叶圣陶先生说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