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1.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制度创自隋朝,明清时期逐渐走向僵化,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度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即童生试,是明清两代取得生员资格的考试,是读书士子的晋升之始。应试者不管年龄大小统称童生。童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录取者即可进入所在地的府、州、县学为生员,俗称“秀才〞,生员分廪生、增生、附生三等。生员经科试合格,即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称“科举生员〞。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明清科举制度,童生经过县考初试、府考复试,再参加由学政主持的院考〔道考〕,考取的列名府县学籍,叫进学,即秀才。如?范进中举?中的“范进进学回家〞。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唐宋时称“乡贡〞“解试〞,是地方性考试。明清两代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每三年一次,因通常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主考官由中央政府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第二至十名称“亚元〞。中试者可于次年春进京参加会试,即便会试没考中,也具备了做官的资格。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即乡试翌年由礼部主持的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三场,每场三日。会试取中者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又称“御试〞“廷试〞“廷对〞,是科举考试中最高级别的考试,由皇帝亲临殿廷主持。只有取得贡士资格的人才能参加。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通过殿试的贡生统称进士。通过殿试的贡生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假设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假设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而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考中进士要披宫袍以示荣耀,后遂称中进士为“披宫锦〞。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分别称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第一名,称“连中三元〞。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常见的别称、代称1.菡萏、藕花荷花的别称,在?荷叶·母亲?中指红莲含苞未放。书信。如?次北固山下?中的“归雁洛阳边〞。3.星汉、星河银河。如?观沧海?中的“星汉灿烂,假设出其里〞。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常见的别称、代称柳絮。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杨花落尽子规啼〞。平民百姓。如?论语·子罕?中的“匹夫不可夺志也〞。
旧时妇女的服饰,借指妇女。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常见的别称、代称7.征人、征夫指出征或戍边的军人。如?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的“一夜征人尽望乡〞。指女子的艳丽装束。如?木兰诗?中的“当户理红妆〞。9.烽火、烽烟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泛指战事。如?春望?中的“烽火连三月〞。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常见的别称、代称古代对西北部民族的称呼。如?木兰诗?中的“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博学的人。如?陋室铭?中的“谈笑有鸿儒〞。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如?陋室铭?中的“往来无白丁〞。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常见的别称、代称佛经。如?陋室铭?中的“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指百姓。如?贾生?中的“不问苍生问鬼神〞。泰山。如?望岳?中的“岱宗夫如何〞。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常见的别称、代称俗称老鹰,凶猛而善高飞。如?与朱元思书?中“鸢飞戾天者〞。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如?使至塞上?中的“征蓬出汉塞〞。向阳的树。如?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常见的别称、代称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亲戚畔之〞。老年男子。
幼儿,小孩。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常见的别称、代称
指宝剑。传说晋代雷焕曾得玉匣,内藏二剑,后入水化为龙。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如?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如?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常见的别称、代称矜,同“鳏〞,老而无妻。寡,老而无夫。孤,幼而无父。独,老而无子。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常见的别称、代称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称屈原或?楚辞?作者为“骚人〞。后泛指文人。如?岳阳楼记?中的“迁客骚人〞。朝廷。如?岳阳楼记?中的“居庙堂之高那么忧其民〞。
弯腰曲背,指老人。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常见的别称、代称
被牵扶的人,指儿童。本义指妇女姿态美好的样子,后泛指月亮。如?水调歌头?中的“千里共婵娟〞。
旧时指学问渊博的著名学者。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常见的别称、代称
随从的差役或仆人。家乡。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代家乡。如?范进中举?中的“世先生同在桑梓〞。
孔庙的别称。唐玄宗封孔子为文宣王,所以又称孔庙为文宣王庙。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常见的别称、代称神话中为西王母传信的神鸟,后为信使的代称。如?无题?中的“青鸟殷勤为探看〞。指女子细长而略弯的眉毛,也可借指女子。如?满江红?中的“苦将侬强派作蛾眉〞。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常见的别称、代称
战场。泛指小鸟,比喻庸人。
天鹅,比喻志向远大的人。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常见的别称、代称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贫者居闾左,富者居闾右,故以“闾左〞来指代贫苦人民。国家。社,土地神。稷,谷神。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丰年,后来就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常见的别称、代称平民。古代没有官职的人穿麻布衣服,所以称布衣。如?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布衣之怒〞,?出师表?中的“臣本布衣〞。古时指寄居他国的诸侯、贵族,后泛指失势寄居他乡的官僚、绅士等。古代作战时兵士所戴的头盔,借指士兵。如?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的“年少万兜鍪〞。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常见的别称、代称干和戈是两种兵器,代指战争。如?过零丁洋?中的“干戈寥落四周星〞。史册。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所以称之为“汗青〞。如?过零丁洋?中的“留取丹心照汗青〞。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常见的别称、代称俘虏的代称。如?别云间?中的“今日又南冠〞。妇女。
男子。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各类职位及官职变动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如?孙权劝学?中的“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一、各类官职职位我国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如?木兰诗?中的“可汗大点兵〞。负责侦察、巡逻的骑兵。如?使至塞上?中的“萧关逢候骑〞。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各类职位及官职变动官名,汉代始置,唐代边疆设有大都护府,其长官称大都护。在?使至塞上?“都护在燕然〞中指前线统帅。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少数民族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如?使至塞上?中的“属国过居延〞。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各类职位及官职变动武官名,负责统领都城的警卫部队。如?出师表?中的“众议举宠为督〞。尚书省的官。尚书省是古代朝廷中管理国家政事的机关。如?木兰诗?中的“木兰不用尚书郎〞。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各类职位及官职变动掌管皇族事务的官员。由皇帝派遣,代表皇帝出外办理重大事情的官员。宋时官僚雇佣的侍从。如?水浒传?中的陆虞候。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各类职位及官职变动表授予官职的词语1.举:选拔、任用。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傅说举于版筑之间〞。2.荐: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3.拔:授予本没有官职的人。4.除:任命,授职。5.起:推举人任以官职。6.察:考察后予以举荐。二、官职变动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各类职位及官职变动表罢免官职的词语1.罢:免去,解除官职。2.免:免职,罢免。3.夺:削去权力。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各类职位及官职变动表提升官职的词语1.擢:选拔、提拔。2.陟:提拔、晋升。如?出师表?中的“陟罚臧否〞。3.拜: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名位或官职。4.晋: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晋爵〞。5.加:加官,即在原有的官职之外,又兼任其他官职。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各类职位及官职变动表降低官职的词语1.谪:特指贬官降职或流放。如?岳阳楼记?中的“滕子京谪守巴陵郡〞。2.贬:指降职并外放。3.左迁:降职。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左迁〞。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各类职位及官职变动表辞官的词语1.告老:官员年老辞职。2.解官:辞去官职。3.请老:告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4.乞骸骨:古代官吏自请退职,意谓使骸骨得归葬故土。5.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节日节令农历正月初一,一年的第一天,又称元正、元旦等,今人在采用公历纪元后称春节。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一年过去,一方面又祈祝新年五谷丰收、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放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传。人们在这一天燃放鞭炮来驱邪避害,饮屠苏酒以求桔祥长寿。一、传统节日及相关习俗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节日节令
农历正月初七。传说女娲初创世,于第七天造出人,故此日为人类的生日。这一天人们会戴人胜、吃七宝羹等。
农历正月十五,即元宵节。人们在这一天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节日节令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一般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日。如?游山西村?中的“箫鼓追随春社近〞。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等,汉族传统节日。节期因地而异,一般于农历二月初二、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举行。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节日节令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日起,三天不生火做饭,禁烟火,只吃冷食。相传是为了纪念介子推。寒食节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公历四月五日前后,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等。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节日节令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是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有喝雄黄酒、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驱“五毒〞等风俗。农历七月初七,又名乞巧节、七巧节。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祈祷,请求帮助她们提高刺绣缝纫的技巧,故称为“乞巧〞。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节日节令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又称重九节,农历九月初九。习俗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欣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沿袭至今。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节日节令
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在公历12月21、22或23日。这一天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间最长。
农历十二月初八,也叫腊八节,是古时岁终祭祀百神的日子,在我国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人们在这一天做腊八粥,喝腊八粥,泡腊八蒜。
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也指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自古就有通宵不眠、守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灯笼等习俗,流传至今。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节日节令
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的规律,把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以反映季节、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用来指导农事。二、二十四节气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节日节令春季〔2~4月〕: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夏季〔5~7月〕: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季〔8~10月〕: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季〔11月~次年1月〕: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节日节令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礼仪文化1.太牢、少牢古代祭祀社稷时,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
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指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玉帛,祭祀用的玉和丝织品。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礼仪文化用大红纸折叠成折子的帖子,共有十面,横阔十倍于单帖,称为“全帖〞。拜客时用全帖表示郑重和恭敬。
旧俗在婴儿出生后第三天要举行沐浴仪式,会集亲朋好友为婴儿祝福。
拱手行礼。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礼仪文化
一指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一指在征伐中,让位于比自己更贤能的人。一指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一指书信表奏的开头或结尾语,表示恭敬。
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礼仪文化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之恭敬。旧时书信的开头或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之恭敬。旧时书信的开头或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
古代的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礼仪文化
古人席地而坐,离席站立,表示敬意。古时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召见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作“南面〞,称臣叫作“北面〞。室是东西长而南北窄的,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面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礼仪文化古代座次一般以右为尊,但在车上那么以左为尊,空着车上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为“虚左〞,是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称谓、称呼一、人名称谓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杜甫为杜子美,称韩愈为韩退之。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称谓、称呼常见的有下面几种。①别号:文人或有身份地位的人以住地或室名为自己取的别称。如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苏轼号“东坡居士〞等。别号中常见的“居士〞“山人〞等说明使用者鄙视功名利禄的志趣。也有人以号明志,如周敦颐号“濂溪先生〞。②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欧阳修谥号“文忠〞,范仲淹谥号“文正〞。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称谓、称呼常用的有以下几种:①称籍贯:出生地。如称柳宗元为“柳河东〞。②称官名:如称杜甫为“杜工部〞。③称官地:如“闻道龙标过五溪〞中的“龙标〞指王昌龄。?三国演义?中用“豫州〞指代当过豫州牧的刘备。指用斋名或室名来称呼,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称谓、称呼
旧时指尊长或所尊敬的人的名字。旧时为了对某人表示尊敬,不直呼其名,叫作“避讳〞。如?范进中举?中的“捷报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称谓、称呼二、常见称呼
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如孔子。
对男子的尊称,如陈康肃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如?湖心亭看雪?中的“莫说相公痴〞。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称谓、称呼对一省总管教育的学官的尊称。如?范进中举?中胡屠夫说:“还是宗师看见你老,不过意,舍与你的。〞古代君对臣的爱称。如?孙权劝学?中的“卿今当涂掌事〞。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称谓、称呼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如?核舟记?中的“虞山王毅叔远甫〞。古时王侯的自称。如?孙权劝学?中的“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代官吏对君主的自称。如?出师表?中的“臣本布衣〞。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称谓、称呼9.世先生、世弟兄
对有世交的平辈的敬称。世,表示世交,指两家世代有交往。这种称呼是旧时人们拉关系时的客套语。
后进的人在前辈面前谦称自己。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称谓、称呼三、谦辞类家父、家严、家君〔对人称呼自己的父亲〕;家母、家慈〔对人称呼自己的母亲〕。舍弟〔对别人称自己的弟弟〕;舍妹〔对别人称自己的妹妹〕。
小弟、小儿、小女、小店。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称谓、称呼愚兄〔对同辈而年轻于己者的自我谦称〕;愚见〔称自己的意见〕。拙作〔称自己的作品〕;拙著〔称自己的著作〕;拙见〔称自己的见解〕。寒舍〔称自己的家〕;见教〔请别人指教自己〕;见谅〔请对方谅解〕;斧正〔请人修改自己的文章〕;在下〔对自己的谦称〕。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称谓、称呼四、敬辞类令尊〔称对方父亲〕;令堂〔称对方母亲〕;令郎〔称对方儿子〕;令爱〔称对方的女儿〕。惠顾〔称他人光临〕;惠存〔请保存,多用于赠人照片、书籍等时所题的上款〕;惠赠〔称人赠予的敬辞〕。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称谓、称呼垂问〔称别人对自己询问〕;垂询〔旧称上对下有所询问〕;垂念〔称对方对自己的关心挂念〕;垂爱〔称对方对自己的保护〕。赐教〔给予指教〕;赐复〔敬称人回信的套语〕。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称谓、称呼高见〔称对方的见解〕;高论〔称对方的言论〕;高寿〔问老人年龄的敬辞〕;高龄〔称老人的年龄〕;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高朋〔指贵宾〕;高邻〔对邻居的敬称〕。贤弟〔对年岁较幼之友的敬称〕;贤侄〔对侄辈年轻人的美称〕。奉送〔赠送〕;奉还〔归还〕;奉劝〔劝告〕;奉陪〔陪伴〕。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称谓、称呼久仰〔仰慕已久,与人初次见面时的客套话〕;劳驾〔请别人做事或让路时的客套话〕;赏光〔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邀请〕;赏脸〔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品〕;贵姓〔询问他人姓氏〕;贵庚〔问人年龄〕;大作〔称对方的著作〕;大驾〔对他人的尊称〕;足下〔常用于对平辈或是朋友之间的敬称〕;华居〔对对方住宅的客气称呼〕。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称谓、称呼五、年龄称谓
未满周岁。
指幼儿时期。指幼年。古时小孩子不束发,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儿童或童年。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称谓、称呼
刚换牙,指七八岁。
指幼儿。
指幼年始学之时。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称谓、称呼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时儿童束发为两结,向上分开,形状如角,故称“总角〞。
一般指男子十五岁左右。指女子十三四岁。语出杜牧的?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称谓、称呼指女子十五岁。“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指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指三十岁。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指人年至三十,能有所成就。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称谓、称呼指四十岁。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指五十岁。语出?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指六十岁。语出?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指人年至六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称谓、称呼指六十岁。以天干、地支组合,六十年为一甲子。因干支错综参互,故称为“花甲〞。指七十岁。语出杜甫的?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称谓、称呼
八九十岁。
七八十岁。
一百岁。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古代用品古时军中白天用来烧饭、夜里用来打更的器具。如?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如?木兰诗?中的“对镜帖花黄〞。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古代用品代指达官显贵。如朱敦儒?相见欢?中的“中原乱,簪缨散〞。簪和缨都是古代贵族的帽饰。簪,一种别住发髻的长条状首饰。如?春望?中的“浑欲不胜簪〞。缨,帽带。如?送东阳马生序?中的“戴朱缨宝饰之帽〞。缟、素都是白色的绢,指白色丧服。在?唐雎不辱使命?“天下缟素〞中用作动词,指穿白色丧服。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古代用品代指达官显贵。如朱敦儒?相见欢?中的“中原乱,簪缨散〞。簪和缨都是古代贵族的帽饰。簪,一种别住发髻的长条状首饰。如?春望?中的“浑欲不胜簪〞。缨,帽带。如?送东阳马生序?中的“戴朱缨宝饰之帽〞。缟、素都是白色的绢,指白色丧服。在?唐雎不辱使命?“天下缟素〞中用作动词,指穿白色丧服。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古代用品5.丝、竹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泛指音乐。如?陋室铭?中的“无丝竹之乱耳〞,?醉翁亭记?中的“非丝非竹〞。6.珮、环玉饰。如?小石潭记?中的“如鸣珮环〞。在大门内或外对着大门用于遮蔽、装饰的墙壁,也叫“照墙〞“影壁〞等。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古代用品
酒杯。
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的筹码。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如?湖心亭看雪?中的“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古代用品盛酒的器具。如?行路难〔其一〕?中的“金樽清酒斗十千〞。古代盛饭用的一种圆形竹器。如?鱼我所欲也?中的“一箪食〞。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如?鱼我所欲也?中的“一豆羹〞。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文史典籍按年、月、日编排史实。如?左传?〔?曹刿论战?〕、?资治通鉴?〔?孙权劝学?〕。主要以人物传记为中心,表达当时的史实。“纪〞是帝王本纪,列在全书的前面。“传〞是其他人物的列传。如?史记?〔?周亚夫军细柳??陈涉世家?〕、?汉书?。一、史书体裁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文史典籍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述历史事件。如?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国语?。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文史典籍?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二、儒家经典指的是六部儒家经典,即在“五经〞外,另加?乐?。也有称“六经〞为“六艺〞的。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古代地理及地点代称
古时指中原地区。
又称中土、中州,狭义上指今天的河南省;广义上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古代专指长江、黄河。“江〞指长江;“河〞指黄河。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古代地理及地点代称
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5.阴、阳古人以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如?渔家傲·秋思?“衡阳雁去无留意〞中的“衡阳〞位于衡山的南面。
边境地区,也泛指北方长城内外。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古代地理及地点代称指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把秦故地分封给秦王朝的三名降将,故称“三秦〞。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城阙辅三秦〞。指岷江上的五个渡口,即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代指蜀州。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古代地理及地点代称
中原地区。10.海内、四境、四海、六合、八荒
指全国、天下。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古代统计单位授予勋官时用来衡量功绩的单位,勋位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如?木兰诗?中的“策勋十二转〞。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一说七尺〕为一寻。如?登飞来峰?中的“飞来山上千寻塔〞。一、古代计量单位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古代统计单位古代计量面积用语。后面加上表示长度的数字或数量词,表示纵横假设干长度。如?愚公移山?中的“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如?马说?中的“一食或尽粟一石〞。5.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如?鱼我所欲也?中的“万钟于我何加焉〞。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古代统计单位古代一百粒黍排列起来的长度为一尺,因此一个黍粒的长度为一分。如?核舟记?中的“高可二黍许〞。用于计算铜币的根本单位。旧时称一枚铜钱为一文。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古代统计单位8.锱、铢
都是古代重量单位,六铢等于一锱,四锱等于一两。
旧时用绳穿钱,一千个钱称为一贯。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古代统计单位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旧时每晚八时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称为“定更〞。如?湖心亭看雪?中的“是日更定矣〞。二、古代计时单位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古代统计单位
古代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是根据十二生肖中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的。(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古代统计单位指深夜。漏,指漏壶,古代计时的器具。深夜壶水渐少,很难听到滴漏的声音了,所以说“漏断〞。如?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的“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古代休闲方式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投向壶中,中多者为胜,负者按照规定的杯数喝酒。如?醉翁亭记?中的“射者中〞。下棋。如?醉翁亭记?中的“弈者胜〞。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投向壶中,中多者为胜,负者按照规定的杯数喝酒。如?醉翁亭记?中的“射者中〞。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古代纪年法从汉代起,古代的皇帝开始使用自己的年号纪年。如?桃花源记?中“晋太元中〞的“太元〞是东晋孝武帝的年号;?岳阳楼记?中“庆历四年春〞的“庆历〞是宋仁宗赵祯的年号;?记承天寺夜游?中“元丰六年〞的“元丰〞是宋神宗的年号;?湖心亭看雪?中“崇祯五年十二月〞,“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核舟记?中的“天启〞是明熹宗朱由校的年号。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古代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曹刿论战?中“十年春,齐师伐我〞的“十年〞指的是“鲁庄公十年〞。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古代纪年法利用天干地支纪年。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丙辰中秋,欢饮达旦〞的“丙辰〞指宋神宗熙宁九年;?己亥杂诗?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东理工职业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平凉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真题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西金融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胸液引流拔管后的护理
- 2025年天津商务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教育教学创新发展汇报
- T-CESA 1199-2022 人工智能 智能字符识别技术规范
- 911消防安全日课件
- 6岁中班儿童安全课件
- 幼儿园课件《胆小先生》
- 2024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含解析)
- TB10001-2016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
- 2024年上海市中考语文备考之现代文阅读作家明前茶及梁晓声相关阅读训练
- 形势与政策:“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系列专题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2019版-支气管镜检查指南
-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说课稿
- 杜甫《客至》课件-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 三创赛团队指导老师承诺书
- 机械制造厂质量管理手册
- (完整)中医症候积分量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