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历史上,中华民族曾历经无数考验,面临种种巨大的灾难,包括自然灾害和外敌入侵。
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在艰难困苦面前退缩过、屈服过、沉沦过。(为什么?)4.2民族精神发扬光大第一课时苍台二初中刘沛学习目标1、理解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2、知道民族精神的内涵和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感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时期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3、了解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民族精神的内涵(含义)?2、
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内容和作用分别是什么?3、体现民族精神的历史典故有哪些?4、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有哪些?一、自主探究(P103---105)合作探究
材料一:2015年是中国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但一直到今天,日本右翼势力仍否认和美化侵略战争,否认南京大屠杀,参拜靖国神社,复活军国主义、拒绝道歉和认罪,另外日本还在谋求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材料二:材料一、“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这些振奋人心的歌曲,在抗日战争时期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有力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抗日战争的胜利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民族发扬了伟大的“抗战精神”,这一“抗战精神”的核心是什么?试举历史事实来证明?(2))请介绍一位河南的抗日英雄和产生在河南的民族精神。(3)作为中学生,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反馈检测一
源远流长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名言名句历史典故体现精神民族精神核心端午节祭屈原、定于一,尚同一,一天下炎黄子孙的由来、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团结统一和为贵,与人为善四海之内皆兄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爱国主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张骞出使西域、昭君出塞郑和下西洋、卧薪尝胆愚公移山、大禹治水林则徐“虎门销烟”
勤劳勇敢爱国主义爱好和平自强不息时期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革命战争年代1921-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78年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反馈检测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大庆“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三峡移民精神、青藏铁路精神、、抗震救灾精神、64字创业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布置作业1、下去搜集一些关于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方面的格言警句和历史典故。2、上网或搜集资料查阅井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1 探究共享电单车的运行过程-系统特征 课件 六年级上册《信息科技》(安徽版2024)
- 吨公里运费管理办法
- 服务也客户管理办法
- 无人车电源管理办法
- 步行街商户管理办法
- 县停车服务管理办法
- 期货棉交割管理办法
- 园中园消防管理办法
- 安置点服务管理办法
- 新原料实验管理办法
- 学校食堂岗位职责及食品安全管理
- 党建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汇编
- 2025年中国石油套管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战略规划报告
- 2025年武汉市汉阳区社区干事岗位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小学英语(2022版)新课程标准考试测试卷及答案(共四套)
- 城市环卫车辆维护保养计划
- 2025届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东片英语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
- 党课课件含讲稿:《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辅导报告
- 2025高考物理答题技巧构建模板:机械能守恒定律(五大题型)(试卷+答案解析)
- ISO 141552020医疗器械的人体受试者临床试验-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简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