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2 与朱元思书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f4be9755ac7e92591c10eeee4968466/8f4be9755ac7e92591c10eeee49684661.gif)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2 与朱元思书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f4be9755ac7e92591c10eeee4968466/8f4be9755ac7e92591c10eeee49684662.gif)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2 与朱元思书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f4be9755ac7e92591c10eeee4968466/8f4be9755ac7e92591c10eeee49684663.gif)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2 与朱元思书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f4be9755ac7e92591c10eeee4968466/8f4be9755ac7e92591c10eeee49684664.gif)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2 与朱元思书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f4be9755ac7e92591c10eeee4968466/8f4be9755ac7e92591c10eeee4968466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积月累课文助读走近作者
吴均(469—520),南朝文学家、史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其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表现出作者留恋山水的生活情趣。风格简淡清新,是历来传诵的骈文佳作。写作背景
吴均生活的南北朝时期,政治黑暗,社会混乱。一些仕途失意或受佛教影响的士人便遁迹山林。吴均一生仕途也不如意。他在《与顾章书》中说:“仆去月谢病,还寻觅薜萝”表明自己辞官退隐之后,将要到石门山中去隐居。因此,这篇文章不单纯是写景而是寓情于景,在写景的字里行间,抒发作者当时的情感。主要内容
本篇是吴均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一封信的节录。作者以生动而简练的语言描写了自己乘船“自富阳至桐庐”沿途所见的优美景色,同时,也表现了他寄情山水的生活情趣。基础过关2.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夹岸高山,皆生寒树。B.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C.奇山异水,天下独绝。D.游鱼细石,直视无碍。B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以简洁的笔触,给人们勾画了富春江山水的背景,并总述自富阳至桐庐水上之游的总体印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B.第二段前两句写江水的清澈,着眼于静态;后一句写急流、猛浪,着眼于动态。一静一动,细致地描绘出“异水”的动人之态。C.“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一句写映入视野的两岸山林,以“高”状山,以“寒”状树,照应“奇”字。D.第三段先从远处写视觉景物,再从近处写耳闻之声,从静到动,从详到略。解析:A、B、C三项正确;D项有误,顺序不是从静到动,是从动到静。故选D。D7.(巴蜀中学中考模拟)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上海市政府与商汤科技有限公司将依托各自优势资源,围绕“服务智慧城市建设”为目标,在人工智能领域展开全面战略合作,共同打造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B.在“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中,近200多名记者奔赴各地,通过图文、短视频等方式生动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C.在第22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泸州市举行了全民读书节目展演活动,市民可以在书院中看说书、木偶表演、茶艺表演和亲子阅读,尽情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D.由绿水青山文化基金会支持拍摄的纪录片《水润东方》,讲述了先进人物的故事,展现了珠江流域人民40年来在脱贫致富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解析:A项有误,句式杂糅,去掉“为目标”;B项有误,语义重复,去掉“近”或“多”;C项有误,动宾搭配不当,“听说书、看木偶表演、参与茶艺表演和亲子阅读”;D项正确。故选D。D8.(重庆一中中考模拟)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在深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②这时的景与物都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景与物了,它昭示着一种道理,喻示着一种理念。③看到黎明时,我们感悟到它冲破黑暗的力量;看到朝阳时,我们同样感悟到它孕育希望的艰难。④有时,景与物也昭示着一种自然哲理。⑤俗话说:“万物皆有理。”⑥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阔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的深思。⑦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的遐想。A.⑤⑥⑦①④③②B.④⑥⑦①③②⑤C.④①⑦⑥⑤③②D.⑤⑦⑥①②③④A文言文阅读(西大附中中考模拟)【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与朱元思书》)【乙】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采色形容①,多所像类②。林木高茂,略尽冬春③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宜都记》节选)【注释】①形容:形体和状态。②多所像类:有很多类似某种什么东西的形状。③冬春:冬春之交。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统领全文,二、三两段分承“异水”和“奇山”两方面描摹,脉络分明。B.【乙】文中作者描写了长江三峡中长达百多里的西陵峡的壮观景象。C.【甲】【乙】两文内容上均写景,但两文的文体却不相同:一文为“书”,一文为“记”。D.【甲】【乙】两文都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分别描摹富春江、长江两岸的峡谷奇观,寄托了作者厌倦官场政务,纵情山水的高雅志趣。D3.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2)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4.【甲】【乙】两文都属于写景美文,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烘托,请从【乙】文中找出侧面烘托的句子加以赏析。急流比箭还快,凶猛的浪像奔马。猿的叫声非常凄清,在山谷间回响着,清越的声音绵远不绝。“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的意思是:如果不是中午或半夜,是看不到太阳和月亮的。该句从侧面烘托西陵峡两岸山脉高峻的特点。(重庆八中中考模拟)【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8.【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
、
、
。9.【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提示要点:热爱自然,娱情山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电子脂肪秤项目合作计划书
- 气象预报系统历史数据存储策略
- 教育寓言类故事的解析
- 软件应用教程
- 红海行动寓言故事中的成长启示
- Isoxepac-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年剧装道具相关工艺美术品合作协议书
- 4-epi-Edoxaban-tosylate-4-epi-DU-176b-生命科学试剂-MCE
- 金融投资行业理财产品投资风险免责协议
- 小学生学习方法探讨征文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课件【全册】
- 物联网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1例妊娠糖尿病的个案护理
- 《排球正面双手传球》课件
- 光伏发电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方案方案
- 财务报表涉税分析
- 五官科眼耳鼻咽喉科医疗常用器械的认识
- 企业清产核资报表
- 浅谈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技术运用论文
- 2023年新改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练习题(一课一练+单元+期中+期末)
- 妇产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