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与练初中教案化学鲁教9上18_第1页
导与练初中教案化学鲁教9上18_第2页
导与练初中教案化学鲁教9上18_第3页
导与练初中教案化学鲁教9上18_第4页
导与练初中教案化学鲁教9上1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本单元的内容涉及了“什么是化学?”“为什么要学习化学?”“怎样学习化学?”三个基本问题。第一节化学真奇妙,让学生体验到化学如此奇妙,产生热爱化学、喜欢化学之情,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通过体验“化学改变了世界、化学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而感受到化学的奇妙;通过观察“神奇的化学变化”而发现奇妙有趣的现象;通过走进看不见的微观世界,认识到物质构成的奥秘,从而体会到化学的魅力和内在的奇妙。初步形成化学科学的价值观、物质构成的微粒观、物质的变化观等一些基本观念;初步尝试用宏观和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认识身边的物质。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着重解决了“怎样学习化学”的问题。科学探究作为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符合学生学习化学的认知规律,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科学探究同时又是重要的学习内容,对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1.研读教材,查阅资料,准备有关实验器材。2.进行教学设计,组织研讨。3.制作课件,媒体录像,配合教学。4.练习精选习题,实验、实践活动作为补充步入化学殿堂第一节化学真奇妙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能够区分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3.知道化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和内容。【过程与方法】1.了解化学变化是改造物质世界和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途径,初步形成物质变化观等一些基本观念。2.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3.初步学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活动反思”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建立化学科学的价值观,树立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2.激发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3.体验化学科学探究的乐趣。学生对于化学的知识有了点滴了解,但并非把它单独作为一门课程来学习。学生对化学学习充满了憧憬,对有关化学的问题也有了不同程度上的了解、认识和困惑。从进入九年级开始,就用步入化学殿堂,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化学的奇妙,第一节围绕一个“妙”字让学生去体验,真正达到奇妙中产生兴趣,奇妙中了解化学,奇妙中感受化学的魅力,奇妙中走进化学,奇妙中解读奥秘,以此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就是21世纪我们的中心科学,它关系到我们的衣、食、住、行,使学生们喜欢化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为以后学好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重点】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断。2.物质构成的奥秘。3.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教学难点】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第一节化学真奇妙2课时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2课时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3课时单元复习小结及检测2课时1.认真研读、研究教材,从中发掘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深度与广度。2.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化学知识,引起学生体验化学探究的激情。3.精选习题、典型题、引导思路、建立网络体系。第一节化学真奇妙【知识目标】1.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能正确判断常见的变化类型。2.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情感目标】1.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2.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的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教学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及两者的本质区别,学会判断一些常见的变化。【教学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情景创设引入新课】【新课导入】(图片导入见光盘)展示幻灯片:有关玻璃制品、金属、塑料以及化学纤维等化工产品的图片。教师:化学,顾名思义,是有关物质变化的学问。化学家们的重要工作是利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原因和规律,继而根据这些规律来改变和创造物质。【提出问题进行探究】探究点一:化学改变了世界让学生阅读课本第2~4页的内容,感悟化学的发展对于社会的重大意义。化学科学已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如信息科学、功能材料研制、能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生命过程探索等。【例1】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其中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B)A.合成新材料B.编写电脑程序C.研发新能源D.用石油生产化工原料探究点二:神奇的化学变化1.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作化学变化,也叫化学反应。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作物理变化。2.观察课本演示实验及“活动天地12”,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1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了一种不同于镁的白色固体物质

在化学变化中可产生发光、放热的现象实验2无色液体变成了红色

在化学变化中可产生变色的现象实验3金属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用手摸试管有热感

在化学变化中可产生气体、放出热量实验4蓝色液体变浑浊,有蓝色沉淀生成

在化学变化中能产生沉淀【例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A.粮食酿酒 B.湿衣晾干C.酒精挥发 D.冰雪融化探究点三:物质构成的奥秘1.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答案: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2.化学是一门什么性质的学科?学习化学有何意义?答案: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能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例3】课本中有一幅图片(如图),是用铁原子排列的“原子”二字,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D)A.原子是真实存在的B.“原子”二字肉眼根本看不到C.人们已经掌握了控制和移动原子的技术D.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唯一粒子【教师总结】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通常伴随发光、发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通过化学变化,人们能改造物质世界并实现物质与能量的相互转化。第一节化学真奇妙一、化学改变了世界二、神奇的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常常伴随的现象:发光、发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化学变化常常伴随的能量变化:热能、光能和电能的释放或吸收。三、物质构成的奥秘1.端午粽飘香,下列制作粽子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的是(D)A.清洗糯米 B.把肉切成小块C.用粽叶包粽子 D.烧火煮粽子2.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A.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B.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吸热现象C.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3.下列说法你认为错误的是(C)A.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C.化学变化的特征就是一定会有沉淀生成D.发光、发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4.镁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它具有可燃性。取一段镁带,用坩埚钳夹住,在酒精灯上点燃,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氧化镁是一种白色固体粉末。根据上述有关镁的叙述回答问题: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由银白色的固体生成白色的粉末(填物质的颜色、状态),该过程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镁带燃烧时的现象是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粉末。

5.电灯可以照明,但在停电的时候,我们可以点燃蜡烛来照明。请根据你所学的化学知识,指出这两种照明现象的本质区别。(1)电灯照明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照明属于化学变化;

(2)电灯照明是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蜡烛照明是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知识目标】1.知道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和内容。2.了解科学探究的环节和方法。【情感目标】1.让学生体验到化学科学探究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2.培养学生爱好化学的情感。【教学重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教学难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情景创设引入新课】【新课导入】一:(视频导入见光盘)播放短片《神奇的根瘤菌》,让学生在观看影片后发表感想。教师总结、学生发言,引出主题——化学的探究要从问题开始。【新课导入】二:(资料导入见光盘)展示幻灯片:瓦特发明蒸汽机和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相关资料。教师:你认为牛顿和瓦特为什么能发现和提出问题?例如:(1)在实际生活中善于观察身边的现象;(2)时刻保持一颗好奇心;(3)勤动脑、多思考。【新课导入】三:(图片导入见光盘)教师:化学很奇妙,它无处不在,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如何才能学好化学呢?让我们一起体验化学探究。【提出问题进行探究】探究点一:从问题开始通过观察蜡烛燃烧相关实验,你能提出哪些问题?①蜡烛火焰是什么颜色的?内外颜色是否一致?②蜡烛燃烧过程中是否闻到其他异味?③燃烧的是固体石蜡还是液体石蜡?④点燃蜡烛时为什么点燃中间的棉芯才可燃烧,直接点燃石蜡块是否可燃烧?⑤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何变化?⑥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例1】下列研究问题的做法中不可取的是(A)A.采用网上查询的方法,调查本市空气污染指数B.通过观察河水是否澄清来判断河水是否被污染C.采用调查、走访等方法,寻找河水的污染源D.采用推理的方法,分析自来水发黄的原因探究点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学生阅读课本及“实验探究11”部分,1.石蜡燃烧,是固态石蜡还是液态的或气态的呢?气态的石蜡。2.石蜡燃烧过程中,石蜡融化属于物理变化。

石蜡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化学变化。

3.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有哪些?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例2】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自制酸碱指示剂后,将其分别滴入酸、碱溶液中测试效果。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C)A.猜想 B.查阅资料 C.实验 D.交流探究点三: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实验探究活动结束后,我们要对探究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和总结,要写出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和现象、实验结论及需进一步探究的问题。【例3】为了更科学地进行实验探究,有时需要将实验重复多次,多次重复实验的主要目的是(B)A.得到较多的数据B.避免偶然现象C.实验失败后重新再做D.得出不同的结论【教师总结】科学探究需要动手操作,更需要动脑思考,是一个动手与动脑紧密结合的过程。科学探究是一个合作与交流的过程,只有积极参与、充分表达交流才能享受到探究的乐趣。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一、从问题开始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三、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1.一元硬币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结论2.解决下列科学之谜主要属于化学学科的主要任务的是(D)A.宇宙中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之谜B.埃及金字塔之谜C.天池水怪之谜D.根瘤菌在常温下将氮气转化为氮肥之谜3.某同学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花,现在却开出了紫花。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该同学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之后,还是开紫花。这说明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设是不符合的,最好的处理方法是(D)A.实验不成功,停止实验B.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设相符C.修改结果,使之与实验相符D.修改假设,重新实验4.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中,小明发现蜡烛刚熄灭时有白烟产生,于是进行了下面的思考与实验: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猜想与假设:①白烟是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②白烟是燃烧生成的水蒸气;③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进行实验:(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验证假设①(填序号),但是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还没有完全散去;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水蒸气;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就为假设③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①②,因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不能都燃烧。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本单元的主题是水,围绕这一主题教材介绍了三部分知识:一、水在自然界的作用、水资源状况及其保护等社会热点问题,属于联系实际的内容;并通过对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天然循环、天然水的人工净化、水的通电分解、水的合成等过程中分子运动情形的分析,初步建立“微粒构成物质的观念”。二、原子的结构。在学生对分子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对原子结构认识的过程有一个整体理解,系统认识原子,进而认识原子中的电子,加深学生对物质微观构成与变化的认识。三、元素。在学生初步建立起微粒观之后,引领学生从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的角度,建立科学的元素的概念,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物质组成的元素观。1.研读教材,查阅资料,准备有关实验器材。2.进行教学设计,组织研讨。3.制作课件,媒体录像,配合教学。4.练习精选习题,实验、实践活动作为补充。探秘水世界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第三节原子的构成第四节元素【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2.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软水的区别,知道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3.知道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概念,能够进行物质的简单分类。4.知道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5.了解元素的概念,知道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过程与方法】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了解水的组成。2.学习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习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3.学习运用对比、归纳的方法在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4.学习运用对比的方法获取信息、寻找规律性和特殊性的方法处理信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巩固“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的认识。2.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3.逐步积累化学用语,真正进入一个化学世界。学生已经知道水能发生三态变化和发生这些变化所需要的条件,相当一部分学生也知道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但是,多数学生还不了解水的三态变化是水分子运动的结果,不能自发地从微观角度去分析物质的变化。关于“原子是否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学生有两种想法:有的认为既然分子可分,那么原子也一定可分;也有的认为既然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发生变化,原子应该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了。对于这两种想法,可以通过原子结构发现的历史,使学生逐步认识原子的构成。通过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以及生活中接触到的饮料、食品和药品的标签,使学生对元素和元素符号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学生对化学元素的概念还是模糊的。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元素的科学概念,从元素组成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1.分子、原子、离子等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2.天然水的人工净化以及水的分解与合成。3.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4.元素与元素符号及元素周期表。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2课时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1课时第三节原子的构成2课时第四节元素2课时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二)1课时单元复习小结及检测2课时1.帮助学生对微粒观和元素观形成相关的认识。2.循序渐进引领学生从微粒的视角看物质及物质的变化。3.注重科学方法和化学科学思想的教育。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课时1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天然循环【知识目标】1.初步认识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及分子的特征。2.学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自然界中某些常见的现象。3.了解水的天然循环。【情感目标】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增强节水、护水的意识。【教学重点】通过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认识分子的特征。【教学难点】认识分子的特征。【情景创设引入新课】【新课导入】一:水是由水分子聚集而成的。水分子有什么特征?为什么水有时能化作朵朵白云,有时能化为绵绵细雨,有时又能变成皑皑白雪?【新课导入】二:教师:水是由水分子聚集而成的。水分子很小,小的看不见、摸不着。只一滴水,就含有约×1021个水分子!这么小的水分子似乎是微不足道的,然而没有小小的水分子,哪有晶莹的水滴?没有水滴又怎么会有潺潺的小溪、奔腾的江河、浩瀚的海洋?【新课导入】三:(图片导入见光盘)展示幻灯片:与水的三态变化相关的图片教师:水分子有什么特征?为什么水有时能化作朵朵白云,有时能化为绵绵细雨,有时又能变成皑皑白雪?【提出问题进行探究】探究点一:水的三态变化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2.水的三态变化是物理变化。

3.分子的特征: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相互之间有间隔、存在着相互作用、自身有能量、总在不断地运动。

4.水在发生三态变化时,构成水的水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水在发生三态变化时,水分子的种类和大小不会变化,变化的只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和排列方式。这样的变化是物理变化。5.从分子的角度看物理变化的特点:在物理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和大小不会变化,变化的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和排列方式。6.从能量角度看,水分子的运动怎样导致了水的状态变化?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水分子失去能量时,运动减慢,分子间的间隔减小,水由气态变成液态。【例1】“满架蔷薇一院香”,这主要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微粒(C)A.质量很小 B.体积很小C.不断运动 D.分子可分为原子【过渡】下雨了,取一杯雨水,想一想,这些水分子是从哪里来的?降雨,只是水的天然循环中的一个环节,大自然的水究竟是怎样循环的?探究点二:水的天然循环阅读课本内容,观察“活动天地22”,1.在水循环的每个环节上,水分子是怎样运动的?分子的能量如何变化?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加快,达到一定程度后,一些水分子便克服了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变成水蒸气,扩散到空气中,在高空中水分子遇冷,失去能量,运动减慢,间隔变小,冷凝成小水滴,形成云。2.水分子运动的能量来自太阳能。

3.通过水的天然循环,实现了什么?水资源的重新分配、水的自身净化。【例2】下列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D)①水在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③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④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A.仅①③ B.仅①②C.仅③④ D.①②③④【教师总结】分子的运动速率及间隔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分子间隔变大。水的三态变化是分子自身的能量、运动速率、分子间隔和排列方式的改变造成的。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课时1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天然循环一、水的三态变化1.分子的特征:(1)质量和体积很小;(2)相互之间有间隔;(3)存在着相互作用;(4)自身有能量;(5)总在不断地运动。2.物理变化的微观实质:在物理变化中分子的数目和大小不会变化,变化的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和排列方式。二、水的天然循环1.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不正确的是(C)选项事实解释A碘酒是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B端午时节粽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着C气体受热膨胀温度升高,分子自身体积增大D固体碘受热升华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2.下列事实,不适合用“微粒间有空隙”的性质来解释的是(D)A.一定体积的气体加压后体积变小B.一定量的水结冰后体积变大C.室内的电线在冬天变短夏天变长D.1L大豆与1L黄沙混合后体积小于2L3.夏天的傍晩,小明和爸爸妈妈去散步前总喜欢往身上喷点花露水,蚊子闻到花露水的气味就不敢靠近他们了,这一现象说明(B)A.分子之间有间隙 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由原子构成 D.分子的质量较大4.湿衣服晾晒后变干,这说明(C)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的体积很小5.切洋葱时人会流眼泪,原因是洋葱中含有强烈刺激性的物质正丙硫醇,从分子性质的角度解释,这是利用(B)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可以再分6.科学家发现在特殊条件下,水能表现出许多有趣的结构和性质。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一个弱电场,常温常压下水结成冰,俗称“热冰”,下图为其计算机模拟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分子个数发生变化B.上述变化过程中分子间间隔没有发生变化C.上述变化过程中,水分子运动方式没有改变D.利用该性质,人们在常温常压下可建成溜冰场7.请你解释生活中的现象:(1)气体易被压缩,固体不易被压缩。答案:气态物质分子之间的间隔比较大,而固态物质分子之间的间隔非常小。(2)湿衣服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比晾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干得快。答案:水分子在空气流通的地方,运动加快,衣服挥发出来的水分子很快被带走。课时2天然水的人工净化【知识目标】1.初步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知道硬水和软水的区别。2.学会分离液体中的固体杂质的方法——过滤。3.学习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情感目标】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增强学生节水、护水和净水的意识。2.在集体讨论、课堂实验以及家庭小实验中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的探究精神。【教学重点】如何用过滤法分离混合物。【教学难点】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分。【情景创设引入新课】【新课导入】一:(情景导入)教师出示幻灯片(课本第26页图),让同学们想象一下,地球上总的水资源当中,有多少是淡水,而这些淡水中,又有多少是可以利用的。教师:水的天然循环给我们带来了淡水资源。但是,地面上的淡水往往掺杂许多的杂质,为了满足实际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人们需要根据天然水水质的不同进行相应的净化处理。【新课导入】二:(故事导入见光盘)展示一幅鲁滨孙漂流记的动漫图片教师:鲁滨孙流落在荒岛上,他只能从池塘中获得一些泥水,这些泥水可饮用吗?他能否从中提取洁净的饮用水?【新课导入】三:(图片导入见光盘)幻灯片展示:湖水、雨水、海水等相关图片教师:地球上水的储量很大,分布范围也很广,但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淡水的储量很小,水的天然循环给我们带来了淡水,但是往往含有杂质,为满足需要,人们还需要对水进行净化处理。【提出问题进行探究】探究点一:天然水的人工净化1.认真观察课本“实验探究21”净化天然水,(1)天然水中的杂质有泥沙、可溶性的矿物质和细菌等。

(2)净化天然水的步骤有沉降、过滤、吸附、蒸馏。

(3)加入明矾的作用是加速泥沙的沉降。

(4)用什么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通常用什么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①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②通常可用加热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2.过滤的作用是什么?操作要领有哪些?答案:(1)过滤是分离颗粒大小不同的混合物的方法。(2)操作要领可归纳为“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玻璃棒的一端靠在三层滤纸一侧;烧杯嘴部靠在玻璃棒的中下部。【小结】1.过滤操作中的注意事项:①过滤前,应先将待过滤的液体静置一会儿,等液体中的大颗粒物质沉降后再进行过滤,否则会影响过滤速率。②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在过滤器里搅拌。2.如果过滤的滤液仍浑浊,可能的原因有:①滤纸破损了。②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③盛装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例1】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A.水的天然循环主要是通过物理变化完成的B.井水经过煮沸后,其硬度降低C.天然水中硬水属于混合物,软水属于纯净物D.河水经过沉降、过滤、吸附、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后可作生活用水探究点二:混合物和纯净物阅读课本第28页,回答什么是混合物,什么是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例2】下列表示混合物的是(B)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课时2天然水的人工净化净化天然水的步骤:沉降、过滤、吸附、蒸馏。过滤的要点:一贴、二低、三靠。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1.下列各组混合物可用过滤法进行分离的是(B)A.酒精和水 B.食盐和泥沙C.食盐水 D.铁粉和铜粉2.天然水分别经过下列净化操作后,一定能得到软水的是(D)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蒸馏3.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A.海水 B.干冰 C.液氧 D.冰水4.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B)A.水资源可以循环利用,没必要担心淡水资源不足B.蒸馏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后有较多泡沫产生C.矿泉水是纯净物D.硬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后可变成软水5.过滤时不需要的仪器是(D)6.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爱惜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③(填序号)。

①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②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③淡水资源很丰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2)生活中常通过煮沸来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中常用过滤的方法除去不溶于水的杂质。

7.水的天然循环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淡水,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烧杯天然水样,欲对水样进行净化,观察发现水样略带颜色并呈现浑浊,首先,向烧杯中加入少量明矾,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的操作是过滤,加入明矾的目的是吸附较大颗粒,加速沉降,水样净化的过程中,同学们还向滤液中加入一个活性炭包,其目的是吸附色素和异味。

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知识目标】1.初步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了解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2.通过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可以生成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体会“氢气是一种理想能源”。3.能够对已知物质的性质按照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分类。【情感目标】1.体会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氢气是一种理想能源的涵义。2.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教学重点】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认识水的组成。【教学难点】通过对水分解反应的微观解释,认识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本质的改变。【情景创设引入新课】【新课导入】一:(情景导入图片见光盘)创设情景:展示图片教师:我们已经知道,水在三态变化中,只是水分子的间隔和排列方式发生改变,而水分子本身不变,即“每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这一事实始终未变。那么,如果在水中插入电极,通直流电,情况是否会有所不同呢?【新课导入】二:(复习——温故知新导入)知识回顾: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1)湿衣服放在阳光下晒干了——阳光下,温度高,水分子的运动加快。(2)烧开水时壶盖被顶起来了——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剧烈,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教师:在物理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的大小和数目不变,改变的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和排列方式。如果在水中插入电极,通直流电,情况是否会有所不同呢?【新课导入】三:(问题导入)展示水的天然循环过程示意图:复习提问:在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水在通入直流电时,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提出问题进行探究】探究点一:水的分解1.认真观察课本第31页“实验探究22”,填写下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接通直流电源,观察两个电极和两支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液面下降较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液面下降较多;二者的体积比大约为1∶22.用一根点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该气体能够燃烧并发出淡蓝色的火焰该气体是氢气

3.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该气体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气体是氧气

2.试写出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指出反应类型。水氢气+氧气;属于分解反应。3.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例1】(双选题)采用如图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或分析正确的是(AC)A.两电极上均有气泡产生B.左管内产生氢气C.右管内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左、右管内气体的体积比为1∶8探究点二:水的合成仔细观察课本第33页“实验探究2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1.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你观察到哪些实验现象?火焰呈淡蓝色,烧杯内壁凝结有水雾,用手触摸烧杯,烧杯发烫。2.试写出氢气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指出反应类型。氢气+氧气水;属于化合反应。3.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例2】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下列现象不符合事实的是(D)A.产生淡蓝色火焰B.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烧杯内壁有水珠形成C.接触烧杯感到发烫D.安静地燃烧,时间久了就会发生爆炸【教师总结】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改变了,而原子没有改变。探究点三:物质的性质阅读课本第34页,填写下表:性质类型概念举例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氢气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密度、熔点、沸点等【例3】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D)A.颜色、状态 B.溶解性C.密度、硬度 D.可燃性【教师总结】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体现物质的性质。在化学性质的描述中会出现“能”“易”“可以”“会”等字眼。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一、水的分解文字表达式:水氢气+氧气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作分解反应。二、水的合成文字表达式:氢气+氧气水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作化合反应。三、物质的性质化学性质:把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称为该物质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称为该物质的物理性质。1.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B)A.水原子 B.水分子C.氢、氧原子 D.氢、氧分子2.下列关于各种变化说法正确的是(B)A.把糖和水混合是化合反应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合反应C.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是分解反应D.黄泥水经过过滤分成泥和水是分解反应3.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B.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a管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得更旺,b管的气体被点燃D.由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4.从电解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C)A.化学反应是分子的重新组合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改变C.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D.该反应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C)A.铜丝作导线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天然气作燃料 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6.电解水的实验,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其体积比约为1∶2。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

7.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罩在火焰上方干冷的烧杯内壁有水雾生成;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氢气+氧气水。

第三节原子的构成课时1原子的结构【知识目标】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2.知道原子中各粒子间的关系,理解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3.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评价科学家在科学上的贡献。【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原子结构的发展史,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评价科学家在科学上的贡献,培养科学研究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原子的结构、原子中各粒子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原子中各粒子间的关系。【情景创设引入新课】【新课导入】一:(资料导入见光盘)展示幻灯片:道尔顿、汤姆森的原子观点。教师: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汤姆森发现了电子,电子是所有物质的原子中共有的粒子。既然原子中存在更小的粒子,那么原子就是可分的。【新课导入】二:(情景导入)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是否说明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实心球体。请学生阅读课本第36页的内容,分析汤姆森发现原子可分的科学故事,知道原子是可分的。【新课导入】三:(复习——温故知新导入)知识回顾:(1)分子有哪些特征?(2)什么是原子?原子和分子有什么根本区别?(3)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教师: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历史上,人们曾经一度认为原子是最微小的粒子了,这么小的原子还能不能再分呢?【提出问题进行探究】探究点:原子的结构1.阅读课本,说出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α粒子的运动轨迹发生了哪些变化?试分析其原因。(1)绝大部分α粒子直接通过——原子中可能存在很大的空间。(2)小部分α粒子发生偏转——原子内部可能存在带电的粒子。(3)极少数α粒子发生反弹——可能存在一个质量集中的“核”。2.阅读课本第37~38页,完成下列问题。(1)你能描述原子的结构吗?原子(不显电性)原子核(2)原子中,原子核的质量和体积如何?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的体积与原子的体积相比很小。(3)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核跟核外电子所带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例题】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B.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C.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D.原子的质量集中在a和c上【教师总结】(1)原子的种类是由原子的质子数决定的,即同类原子质子数一定相同,不同类原子质子数一定不同;(2)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3)不是所有的原子的原子核中都有中子,如氢原子没有中子。第三节原子的构成课时1原子的结构1.原子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其核电荷数相等B.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C.原子核一定由质子和中子构成D.原子中不存在带电荷的粒子,因此原子不显电性2.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已知铈原子的原子核内有58个质子和82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B) .58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原子核由质子、中子构成B.花香四溢主要是分子之间的间隔C.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4.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D)A.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D.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分子之间间隔较大,原子之间间隔较小5.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质子数为1的氢原子和一个质子数为8的氧原子构成的,则每个水分子中共含有3个原子核,10个质子;铁原子质子数为26,中子数比质子数多4,该原子中微粒总数为82个。

课时2原子中的电子原子质量的计算【知识目标】1.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能够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各部分的含义。2.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3.学会用相对原子质量比较原子质量的大小,并会查阅相对原子质量。【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原子结构的发展史,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评价科学家在科学上的贡献,培养科学研究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原子结构示意图、相对原子质量。【教学难点】离子结构示意图以及对相对原子质量的理解。【情景创设引入新课】【新课导入】一:(情景导入见光盘)展示情景图片:教师:电子在核外空间里是怎么运动的呢?【新课导入】二:(图片导入见光盘)教师:由图片可形象地反映出原子和原子核的大小关系。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体积很小,质量很大,核外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大”的空间里做高速的无规则的运动。电子在核外空间里是怎么运动的呢?【新课导入】三:(复习——温故知新导入)知识回顾:原子的结构是怎样的?教师:在原子中,电子的质量很小。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核外电子对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有什么影响呢?【提出问题进行探究】探究点一:原子中的电子1.阅读课本第41页第一段内容,回答核外电子是如何分层排布的?答案:在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能量不同,能量高的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即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运动,这种运动称为电子的分层排布。2.原子结构示意图。3.阅读课本第41页第三段内容,填写下列空白。在化学反应中:(1)多数金属原子容易失去电子。

(2)许多非金属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3)稀有气体的原子既不易失去电子,也不易得到电子。

4.阅读课本第41~42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是不变的,发生改变的只是原子核外的电子。

(2)离子的形成和分类:原子失去电子后,变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得到电子后变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

(3)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例如氯化钠、氧化镁、氯化钾等是由离子构成的。【例1】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1B.该元素原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C.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D.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11【教师总结】原子的种类是由原子的质子数决定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是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探究点二:原子质量的计算相对原子质量。(1)概念: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基准,计算出其他原子的相对质量,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2)计算公式:相对原子质量=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例2】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已知一个氡原子的质量为ag,一个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为bg,则氡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A.12a/b a 12b 【教师总结】(1)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第三节原子的构成课时2原子中的电子原子质量的计算一、原子中的电子1.电子的分层排布:通常把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运动称为电子的分层排布。2.原子结构示意图3.原子的稳定结构4.离子阳离子二、原子质量的计算相对原子质量=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1.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其中表示原子的是(C)2.如图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A.属于金属元素原子B.最外层电子数为7C.容易得到电子D.有3个电子层3.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B)A.氨气 B.氯化钠 C.镁 D.金刚石4.下列关于Mg、Mg2+两种粒子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D)A.核电荷数相同 B.质量几乎相等+比Mg稳定 D.电子层数相同5.用于核电工业的一种铀原子中含有92个质子和143个中子。有关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属于金属原子 B.电子数为92C.核电荷数为92 D.相对原子质量为1436.月球上氦3含量极其丰富,氦3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则x为(B) .2 7.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阴离子的是(B)8.将①分子、②原子、③质子、④中子、⑤电子等粒子用序号分别填入下列适当横线上:(1)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①②。

(2)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是③④⑤。

(3)显示电中性的粒子是①②④。

(4)带正电的粒子是③。

(5)参加化学反应一定发生变化的粒子是①。

(6)原子中数目一定相等的粒子是③⑤。

第四节元素课时1元素与元素符号【知识目标】1.理解元素的概念,知道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2.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能从元素组成上区分单质和化合物。3.记住并能正确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情感目标】1.通过对元素内涵的追溯与对接,体会人类以客观世界为参照不断修正认识的科学精神。2.通过原子分类、物质分类,体会分类思想的实质是化繁为简。3.通过认识元素体系的平衡,体会尊重客观规律的重要性。4.通过元素符号的学习,感受元素符号的意义和广泛应用。【教学重点】元素的概念以及元素符号的书写。【教学难点】理解元素的概念。【情景创设引入新课】【新课导入】一:(分子模型导入)展示水分子、氢分子模型,思考两种分子中都含有什么原子。教师:水分子以及氢分子中都含有氢原子,我们可以给所有氢原子一个群体性的称呼。【新课导入】二:(情景导入图片见光盘)展示氢气、二氧化碳、水、氧气、一氧化碳的分子模型。教师:请同学们拆分上述分子模型,试把原子分类,并说出分类的依据。【新课导入】三:(问题导入图片见光盘)展示问题图片。教师:上述物质的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因为这些氧原子的核内质子数都是8,所以它们属于同一类原子。【提出问题进行探究】探究点一:元素与元素符号阅读课本第46页前三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概念: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3.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氧、硅、铝、铁、钙等。

【例1】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C.元素的核电荷数D.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探究点二:单质、化合物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例2】“”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A)探究点三:元素符号阅读课本第46~47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书写:①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字母要大写,如O、H、N等。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小写,如Na、Cl、Mg等。

2.意义:①表示一种元素。

②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如“O”表示氧元素,又表示一个氧原子。【例3】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B)A.三个钾原子:3K+B.两个氧分子:2O2C.镁离子:Mg+2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教师总结】元素是宏观概念,用于表示物质的组成,只有种类的不同,没有数量的多少;原子是微观概念,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或表示分子的构成,既有种类的不同,也有数量的多少。第四节元素课时1元素与元素符号1.概念: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2.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氧、硅、铝、铁、钙等。3.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4.元素符号(1)书写(2)意义: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1.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B)A.中子数不同 B.质子数不同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核外电子数不同2.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C)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3.过氧化氢(H2O2)是隐形眼镜的洗液成分,下列有关过氧化氢的说法正确的是(B)A.它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它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它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D.它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构成4.某物质经鉴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D)A.一定是稀有气体B.一定是纯净物C.一定是单质D.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5.说出下列符号的意义。①O:氧元素、一个氧原子;

②2O:两个氧原子;

③2O2-:两个氧离子。

课时2元素周期表【知识目标】1.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知道元素周期表提供的一些信息(如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3.能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教学重点】知道元素周期表提供的一些信息。【教学难点】知道元素周期表提供的一些信息【情景创设引入新课】【新课导入】(情景导入见光盘)展示门捷列夫的图片。教师:自然界中的物质是由不同的元素组成的,这些元素彼此是否有联系?有没有规律可循?早在原子结构被发现之前,科学家们就已经对此进行了长期的探索。直到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当时已经发现的63种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并分成几行,使性质相似的元素排在同一列中,从而得到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提出问题进行探究】探究点:元素周期表简介认真阅读课本第48页,仔细观察课本最后一页“元素周期表”,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如今的元素周期表是把目前已发现并被正式命名的112种元素按照原子核内质子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而成的,共有7个横行、18个纵行,每一个横行叫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作一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2.试着指出图中各部分的意义。注: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例题】青岛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海洋资源非常丰富。下图为海水中富含的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C)A.氯是一种非金属元素B.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C.钠原子的中子数为11D.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第四节元素课时2元素周期表7个横行、18个纵行,每一个横行叫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作一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1.图A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B为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A.镁离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B.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C.镁元素的原子序数等于镁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D.由于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相同,可知镁元素位于第2周期2.地壳中含有丰富的氧、硅、铝、铁等元素。如图是四种元素的有关信息,关于四种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D)A.氧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B.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铝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D.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依据。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按表格提供的信息判断错误的是(B)A.碳、氮、氧三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B.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C.氧原子的核内中子数是8D.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图中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钠的原子序数为11B.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C.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D.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得电子5.下表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请根据表中信息完成相关问题。(1)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它属于金属(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6.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周期表中有关硫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填序号)。

A.硫属于金属元素B.硫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gC.硫的原子序数是16(2)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①化学变化中容易得到电子的是C;

②化学性质相似的是AD(填序号)。

第三单元溶液本单元的主题是溶液,围绕这一主题教材分为两部分知识:一、溶液的形成。通过食盐在水中的溶解现象的观察及对溶解过程的微观分析,初步认识溶液的组成及溶液的重要性,并使学生认识到物质溶解过程的能量变化及其原因。二、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首先通过比较糖水的甜度,让学生体会到需要一种定量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而后介绍了一种化学上常用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并通过相关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让学生初步学会配制溶液的实验方法。1.研读教材,查阅资料,准备有关实验器材。2.进行教学设计,组织研讨。3.制作课件,媒体录像,配合教学。4.练习精选习题,实验、实践活动作为补充。溶液第一节溶液的形成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溶解现象;了解溶液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一般应用;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2.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认识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三种典型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3.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溶液形成的宏观现象和对其组成微观粒子的分析,初步形成由表及里探究问题的思维方式。2.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初步掌握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方法和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物质溶解于水时的热现象,体验探究的乐趣并发展创新的精神。2.通过分析溶解过程的微观及其能量变化,初步形成辩证认识事物的思想方法。3.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化学对人类的重要意义,增强学习兴趣。溶液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如果问学生什么是溶液,学生可能列举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种种液体,如水、醋、酒、饮料等。也就是说,学生可能对溶液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都有过这样的体会:汤中加入的盐多了就咸,加少了就淡,而汤的咸或淡是由一定量的汤中含食盐的量的多少决定的。也就是说学生已经有了关于溶液的“定量”的认识,但是这些认识还是模糊的和不规范的,本节课通过教学首先应使学生的这些模糊的认识变得清晰,将不规范的变得规范。1.溶液。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3.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及其计算。4.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第一节溶液的形成3课时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2课时到实验室去: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1课时单元复习小结及检测2课时1.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注意结合溶液知识在社会生产中的应用。2.注重引导学生建立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注意从分子、原子水平上认识溶解现象。3.增加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增强感性体验,促进理性认识。4.在明确溶液组成的基础上,注重对相关计算的训练,形成规范表述的良好习惯。5.结合“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进一步规范药品的取用、称量、量取、溶解、搅拌等基本操作。第一节溶液的形成【知识目标】1.理解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能够分辨常见溶液的溶质和溶剂。2.了解物质溶解的微观实质,知道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3.认识常见的乳化现象,知道溶解与乳化的不同。4.认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知道其相互转化关系。【情感目标】通过日常生活实例的分析加强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强化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溶液的性质。【教学难点】溶解的微观过程。【情景创设引入新课】【新课导入】一:(情景导入见光盘)展示情景图片教师:溶液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很多的溶液,比如喝的饮料、打针前涂抹的碘酒、输液用的氯化钠注射液等。在前面学习接触到的稀盐酸、稀硫酸、澄清的石灰水等也是溶液。那么,水是不是溶液?牛奶是不是溶液?到底什么是溶液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第一节溶液的形成。【新课导入】二:(实验导入)演示实验:课本“活动天地31”教师:(1)食盐颗粒为什么不见了?(2)想一想,这杯食盐水的上部、中部和下部,任一处,是否都一样咸?(3)如果把得到的食盐水密封,保存一个月、一年、两年……你猜测会不会从中析出食盐颗粒来?【新课导入】三:(问题导入见光盘)展示问题图片:(1)洗涤剂为什么能除去餐具上的油污呢?(2)修汽车的工人,当他手上沾满了油污时,他常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这说明汽油与洗涤剂一样能去油污,两者去油污的原理是否相同?(3)怎样解释蔗糖和食盐在水中的变化呢?教师:刚才得到的蔗糖水和食盐水都是混合物。每种液体各部分一样吗?放置了这么长时间,有没有看到哪种液体析出沉淀?【提出问题进行探究】探究点一:溶解的过程1.仔细阅读课本内容,认真观察“活动天地31”,(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2)溶液组成:溶剂:起溶解作用的物质。溶质:被溶解的物质。(3)溶液特征:均一性和稳定性。2.认真观察课本“实验探究31”,说出实验中两种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分别发生怎样的变化答案: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时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固体溶解时溶液温度降低。【例1】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A.冰块 B.蔗糖 C.干冰 D.酒精探究点二:乳化现象认真观察课本“活动天地32”,洗洁精、洗衣粉和洗发液等物质可以使食用油以细小液滴的形态分散在水中,形成不易分层、比较稳定的混合物,这种现象叫乳化现象。【例2】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洗涤中所用洗涤剂不具有乳化功能的是(A)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用餐具洗洁精洗餐具上的油污C.用肥皂液洗衣服D.用沐浴露洗澡探究点三: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认真观察课本“活动天地33”,在一定温度下不能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称为该物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该物质的溶液称为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2.认真观察课本“实验探究3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例3】溶液是一种重要的混合物,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B)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为溶液中的各种粒子保持静止不动B.饱和溶液是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C.不饱和溶液通过降低温度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D.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一定能形成溶液【教师总结】(1)溶液的均一性是指溶液中各部分的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质和溶剂不会自动分离。(2)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向溶液里再加入少量的该物质,观察是否溶解,若不能溶解,说明该溶液饱和,反之,则该溶液不饱和。第一节溶液的形成一、溶解的过程1.溶液的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2.溶液组成溶剂:起溶解作用的物质。溶质:被溶解的物质。3.溶液特征:均一性和稳定性。二、乳化现象三、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不能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称为该物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该物质的溶液称为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2.相互转化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调味品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将下面调味品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D)A.食盐 B.蔗糖 C.味精 D.芝麻油2.溶液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对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D)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B.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C.溶液中各部分密度不同D.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溶液一定是液体B.空气也是溶液毫升酒精跟60毫升水混合一定得到100毫升溶液D.盐水是溶液,糖水是溶液,两者混在一起,既有糖又有盐,则不是溶液了4.如图所示,用石蜡将烧杯与小木块粘在一起,然后向烧杯中溶解NaOH固体,再把烧杯提起,这样小木块会(A)A.掉下来B.仍与烧杯粘在一起C.燃烧D.无任何现象5.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B)A.农业上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B.高锰酸钾和碘两种物质分别加入汽油中都能形成溶液C.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的原理D.根据溶液的稳定性来推理,温度不变、水分不蒸发,蔗糖和水不分离6.要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变成饱和溶液,小明选择了如下方法。其中可行的是(D)①加入硝酸钾②蒸发溶剂③增加溶剂④降低温度A.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7.在一定温度下,向KNO3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KNO3固体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填“不变”“增加”或“减少”,下同),溶剂的质量不变,溶液的质量不变。

8.化学中有许多概念是相对的,又是统一的。如图反映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以及稀溶液的关系。(1)从图中可以看出,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是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NaCl溶液,若要使它变为饱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加氯化钠或蒸发水分。

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知识目标】1.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能够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3.学会利用溶质质量分数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题能力。2.思想教育: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学重点】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难点】溶液稀释问题的有关计算。【情景创设引入新课】【新课导入】一:(情景导入)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溶液对我们的作用无处不在。我们往往需要知道某一种溶液中的溶质有多少,比如生理盐水中到底有多少盐。那我们怎样才能准确知道一定量溶液中含有多少溶质呢?【新课导入】二:(实验导入)演示实验:课本“活动天地34教师:(1)实验中所得两杯溶液,哪杯“更甜”?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2)如果你的结论是通过计算获得的,你列出的算式与其他同学一样吗?【新课导入】三:(情景导入见光盘)投影:一张氯化钠注射液的标签。教师:上面标示了些什么?这是一种什么溶液,或者说这是由什么物质溶解到什么物质里形成的溶液?%代表什么意义?【提出问题进行探究】探究点一: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仔细观察课本“活动天地34”,溶质质量分数是溶质与溶液的质量之比。计算公式:溶质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例1】将100g98%的浓硫酸注入900g水中,所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A.9.8% 探究点二:溶液的配制仔细观察课本“活动天地35”,回答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有哪些步骤?需要用到哪些仪器答案: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存放。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试剂瓶。【例2】对于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D)【教师总结】溶质质量分数公式中的溶质的质量必须是已溶解的物质的质量,溶质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溶液的质量是所有溶质的质量之和加上溶剂的质量,溶液中某种溶质的质量分数即为该溶质的质量除以溶液的质量。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一、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质量分数:溶质与溶液的质量之比计算公式:溶质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二、溶液的配制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存放。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试剂瓶。1.把一杯食盐水倒出一部分,没有改变的是(D)A.溶质的质量 B.溶剂的质量C.溶液的质量 D.溶质的质量分数2.家用食醋是含醋酸质量分数为10%的水溶液,其中的“10%”的含义是(B)A.100g醋酸中含醋为10gB.100g醋酸的水溶液中含醋酸10gC.100g水中含醋酸为10gD.100g醋酸的水溶液中含水10g3.某化学兴趣小组欲配制49g20%的稀硫酸来进行实验,老师给他们提供了98%的浓硫酸。(1)通过计算,他们需要用到98%的浓硫酸的质量是10g。

(2)如图所示,把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则标签上的空白处应填写的是20%。

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本单元的主题是氧气及物质组成的表示,围绕这一主题教材介绍了三部分知识:一、空气的成分。把空气作为单元的切入点,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空气的成分,关注空气质量,了解空气的用途和空气成分的研究发展史。二、物质组成的表示。由元素符号引入化学式,由相对原子质量引入相对分子质量,及根据化学式进行计算。三、氧气。从氧气的存在、性质、制取、用途四个方面入手,多采用学生自主活动的方式,使学生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1.研读教材,查阅资料,准备有关实验器材。2.进行教学设计,组织研讨。3.制作课件,媒体录像,配合教学。4.练习精选习题,实验、实践活动作为补充。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一节空气的成分第二节物质组成的表示第三节氧气【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2.认识氧气的主要性质。3.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气体的方法。4.熟记一些常见的化合价,并学会根据化学式计算化合价以及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的方法。5.能够根据化学式进行有关物质组成的计算。【过程与方法】1.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培养学生用实验的方法对科学问题进行探究的能力。2.观察与描述物质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学会从中归纳出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方法。3.能够根据反应物的性质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制备气体的实验装置与操作方法,会根据生成物的性质选择收集方法。4.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来学习化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整理、寻找规律的学习能力,并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氧气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及重要意义,增强环保意识。2.使学生从中养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3.保持对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学生通过小学科学课的学习,已经知道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也能及时了解全国各主要城市和当地的空气质量状况,也一定感受到了空气污染的危害。学生已经掌握了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以及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并且从第一单元的第一节就开始接触了物质的化学式,但是学生对化学式的含义以及如何书写物质的化学式等都是模糊的。学生已经知道了氧气的某些用途方面的知识,比如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等。对于“在实验室里如何制取氧气”“氧气具有哪些性质”“如何通过实验研究氧气这种气体的性质”这些问题,学生还不了解。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不但是教学目标所要求的,也是学生期望学习的。1.空气的成分及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2.化学式的书写及含义,能够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3.能够根据化学式进行有关物质组成的计算。4.氧气的主要性质以及制法。第一节空气的成分2课时第二节物质组成的表示3课时第三节氧气3课时到实验室去: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1课时单元复习小结及检测1课时1.采取学生主体活动的方式,多种方法并用,如定量法、对比实验法、模型法和空气组成的发展史等。2.引导学生在分子、原子的基础上,由微观复归宏观,去认识物质的组成。3.帮助学生建立起“宏观物质——微观构成——化学符号”之间的联系。第一节空气的成分【知识目标】1.能说出空气的组成。2.掌握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测定。3.知道空气污染的危害及如何预防。【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教学重点】空气的组成。【教学难点】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测定。【情景创设引入新课】【新课导入】一:(谜语导入见光盘)教师:请大家猜谜语: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着,无孔不入变化多,动物植物都需要。【新课导入】二:(情景导入)教师: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吸入空气,空气成分的微小变化会对人类的生存产生巨大的影响。你知道空气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吗?你关注每天的空气质量报告吗?你对我们所在地区的空气质量满意吗?【新课导入】三:(实验导入)教师:空气无色无味,不易察觉,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实例来说明空气确实存在吗?(1)空集气瓶在盛满水的水槽中向下压(集气瓶中的水无法上升到顶部);(2)空集气瓶在盛满水的水槽中侧立(有气泡冒出);(3)扁的密实袋开袋后抖动,然后封好(双手挤压,有压力);(4)扇子朝脸扇、树叶在动(有风);(5)吸饮料时,软杯变瘪。结论:空气是客观存在的。【提出问题进行探究】探究点一:认识空气的组成1.阅读课本第74页,回答空气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按体积分数)?答案:2.认真观察课本“实验探究41”,(1)实验装置(2)实验原理:在加热条件下,铜和氧气可生成氧化铜。(3)实验步骤①测量硬质玻璃管内空气的体积。②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连好装置,在注射器中留下一定体积的气体,并做好记录。③用酒精灯在铜粉部位加热,并不断推拉注射器。④停止加热后,待玻璃管冷却至室温,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待注射器活塞稳定后,记录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4)实验现象:铜粉由红色变成黑色,冷却后,整个密闭系统内气体体积减少约1/5。(5)实验结论: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例1】小林从冰箱里拿出冰冻的饮料,用干布擦净瓶外壁的水,放置于桌面片刻,发现瓶外壁又挂满水珠,这说明空气中有(D)A.氮气 B.氧气C.二氧化碳 D.水蒸气探究点二: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认真阅读课本第76~7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