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统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_第1页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统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_第2页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统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_第3页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统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_第4页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统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时第八单元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课程导入整体感知问题探究课堂小结拓展延伸布置作业在鲁迅逝世13周年时,著名诗人臧克家是怎样纪念鲁迅的呢?《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周晔鲁迅逝世9周年课程导入整体感知问题探究课堂小结拓展延伸布置作业创作背景

我和鲁迅没有见过面,也没有通过信,这首诗是参观了他的故居归来有感而写的,这岂不是“即兴”之作?是的,它是“即兴”之作,但是我写它确是有着深厚的生活基础和深刻的思想感受的。所以,它的思想内容是深厚的,耐人寻味的。两种人、两种人生观的鲜明对比,使它有着永恒的意义,所以受到读者欢迎,反应强烈。——《臧克家文集

第12卷》

臧克家(1905—2004),笔名少全、何嘉,中国现代诗人、作家、编辑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他的代表作品:《烙印》《罪恶的黑手》《古树的花朵》《凯旋》。作者介绍学习目标课程导入整体感知问题探究课堂小结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能借助本单元的课文和相关资料,感受鲁迅的人物形象。课程导入整体感知问题探究课堂小结拓展延伸布置作业听读任务1.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思考:诗歌标题“有的人”是什么意思?“有的人”的人生观有什么不同?3.梳理诗歌的结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课程导入整体感知问题探究课堂小结拓展延伸布置作业随文识字xiǔ不朽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课程导入整体感知问题探究课堂小结拓展延伸布置作业“有的人”的人生观有什么不同?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有的人”指的是两种人。一种是压迫人民,作威作福的人。

一种是像鲁迅那样为人民着想,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人。课程导入整体感知问题探究课堂小结拓展延伸布置作业梳理诗歌的结构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第1节写了有哪两种人。第2-4节写了这两种人的不同人生观。第5-7节写了这两种人的不同结局。课程导入整体感知问题探究课堂小结拓展延伸布置作业合作探究探究任务

朗读诗歌,说说两种人的不同之处,感受鲁迅的人物形象。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说说自己的发现,小组内交流。2.对比朗读对应的两节,结合补充资料,说说两种人的区别,重点体会鲁迅的人物形象。3.组内交流第1节中“活”与“死”的不同含义。4.选派代表,展示成果,教师引导、总结。学生再次朗读,体会鲁迅精神。探究方法课程导入整体感知问题探究课堂小结拓展延伸布置作业探究活动自由朗读诗歌,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

可以从每节诗歌描写的内容,所要表达的爱憎情感等角度思考。每一节都写到两种人,每一节都是两种人的对比。

诗中小节之间的内容是相对应的:第2节和第5节;第3节和第6节;第4节和第7节。课程导入整体感知问题探究课堂小结拓展延伸布置作业探究活动用两种形式朗读第2节和第5节。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竖着读:读完第2节,再读第5节。横着读:读完一类人,再读另一类人。25课程导入整体感知问题探究课堂小结拓展延伸布置作业探究活动通过朗读,说一说两种人的区别。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25有的人:作威作福。有的人:一心为民、甘愿为民牺牲。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鲁迅《野草》《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鲁迅为黄包车夫包扎。补充资料课程导入整体感知问题探究课堂小结拓展延伸布置作业探究活动

用同样的方法分组学习第3节与第6节,第4节与第7节。课程导入整体感知问题探究课堂小结拓展延伸布置作业探究活动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36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野草>题辞》节选补充资料

鲁迅以野草自比,为了革命,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乃至于生命。这是一种彻底的牺牲精神,一种“无我”的人生境界。课程导入整体感知问题探究课堂小结拓展延伸布置作业探究活动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47

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两种人的不同。压迫人民,作威作福的人,人民憎恶他;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人,人民爱戴他。课程导入整体感知问题探究课堂小结拓展延伸布置作业探究活动两个“活”字和“死”字各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第一个“活”字意思是肉体还活着,充满了作者的鄙夷和轻蔑。

第二个“活”字意思是精神永存,是作者对鲁迅伟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

第一个“死”字意思是缺少灵魂,充满了作者的痛恨和咒骂。

第二个“死”字意思是肉体死亡,表达了作者的惋惜和怀念之情。

第一处指人活着,但是精神死了。

第二处指人死了,但是精神永存。课程导入整体感知问题探究课堂小结拓展延伸布置作业探究活动怎样的人虽死犹生?仅仅是鲁迅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人虽死犹生,鲁迅是千千万万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人中的一个。

鲁迅先生虽然已经逝世多年,生命已不复存在,但是他的精神永存,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臧克家还这样评价鲁迅:“死的是肉体,你的精神已向大众心底去投生!”课程导入整体感知问题探究课堂小结拓展延伸布置作业探究活动跟读诗歌,体会鲁迅精神。课程导入整体感知问题探究课堂小结拓展延伸布置作业探究活动通过阅读名言,你体会到鲁迅的什么精神?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补充资料

鲁迅先生关爱劳动人民,与反动派不懈地进行斗争。他是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虽然他离开了,但他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课程导入整体感知问题探究课堂小结拓展延伸布置作业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有的人死活对比精神永存课程导入整体感知问题探究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拓展延伸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节选

总而言之,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很不易做;而在中国尤不易做。中国觉醒的人,为想随顺长者解放幼者,便须一面清结旧账,一面开辟新路。就是开首所说的“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这是一件极伟大的要紧的事,也是一件极困苦艰难的事。

但世间又有一类长者,不但不肯解放子女,并且不准子女解放他们自己的子女;就是并要孙子曾孙都做无谓的牺牲。这也是一个问题;而我是愿意平和的人,所以对于这问题,现在不能解答。鲁迅1919年10月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