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单元B卷_第1页
部编版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单元B卷_第2页
部编版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单元B卷_第3页
部编版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单元B卷_第4页
部编版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单元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单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A.采集和狩猎阶段.传统农业发展阶段..可持续发展).土壤1750-1850年人口和注意事项:.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 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TOC\o"1-5"\h\z《中国21世纪议程》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任重而道远。据此回答 1〜2题。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的必然选择,是因为( )C.工业化发展阶段 D.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该阶段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A.依赖环境 B.改造自然 C.征服自然 D.我国耕地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气候 B .地形C .植被D人口和资源问题能从侧面反映当时社会发展的状况。下表为我国耕地面积相关数据表。读表,完成 8〜9题。年份人口(亿)耕地(亿公顷)人均耕地(公限入)17502-2.50.60,a-0.2418504.10.81。,28.这一时期我国耕地面积总数增加了,人均耕地面积却减少了,其主要原因是()①庞大的人口压力③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底子薄A.①②③ B.①②④2.环境问题的实质是( )A.发展问题 B.贫困问题②资源短缺令人担忧④深刻的环境危机C.②③④C.生态问题D.①②③D.人口问题A.土地兼并严重 B.人口剧增C9.表中人口与耕地之间的变化说明一个国家要持续发展(A.只有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BC.必须处理好人口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D下图为我国浑源县所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自然灾害频繁D.战乱频发).必须保持安定统一的国内环境.只有发展人口、增加劳动力10〜12题。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秦汉时期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TOC\o"1-5"\h\z火耕而水耨……”“江南卑湿,丈夫早夭”,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据此完成 3〜4题。.秦汉时期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人地关系是( )A.基本协调 B .开始出现明显不协调C.环境污染严重 D.生态破坏.现代社会,长江中下游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的原因是( )①河网密布,地块小,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②经济发达,农业不受重视 ③人均耕地少④酸性土壤,单产量低A.①② B.①③C.②④D.③④《天仙配》中唱到“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据此回答5〜7题。TOC\o"1-5"\h\z.区域发展经历了多个历史阶段。唱词描绘的劳动场景处于( )Inw*E IIs.当前该县面临的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地盐碱化 B.土地沙漠化 C.湿地破坏 D.水土流失.导致该县东南部这一生态环境问题较为严重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地形坡度较陡 B.降水强度较大 C.河流密度较高D.地表土质疏松.针对该生态环境问题,该县应采取的工程措施主要有( )①植树造林种草②兴修水库 ③修建水平梯田 ④打坝淤地17.在“水稻循环经济加工产业模式”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A.“订单农业”抑制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B.循环经济实现了对环境污染物的零排放C.精深加工有利于促进当地工业化的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下图为我国某农村生产联系图,鱼塘右岸为重要的人工多层经济林区。此时,该地太阳处于一天中最高位置,北京时间为 12:24,树影遮挡地面的面积达一年中最大,树高和树影长度大致相等。读图,回答13〜15树影长度大致相等。读图,回答13〜15题。D.品牌优质大米主要靠精深加工环节实现2018年1月16日,在底特律举办的北美国际车展中,展出的新能源车型和清洁能源车型比以往都多,随着欧洲各国陆续公布了燃油车的停售时间,各大车企也纷纷宣布了传统燃油车的禁售期限。据此完成 18〜19题。18.新能源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提高能源利用率 B .减轻大气污染13.该地可能位于( )A.宁夏平原 BC.华北平原 D.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14.图中牧草地所起的环境作用主要是( )A.防风固沙 B .净化空气C.保持水土 D .净化水质C.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D .缓解城市交通压力19.如果现阶段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将会产生的影响是( )A.减轻耕地压力 B .缓解土地荒漠化C.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 D .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德国南部城市慕尼黑郊区农业被认为是创意农业的经典,其主要内容为文化休闲、环境保护和生态农业,被称为“绿腰带” 。绿腰带项目实施的目的是保持农业用地的同时,最15.沼气是我国农村地区积极推广的新能源之一。就沼气开发利用与气候条件的关系,下大限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种植与当地生态环境相符的农作物,为城市居民提供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方比南方光照强,利用沼气时间长B.北方冬季晴天较多,沼气产气量较大C.南方夏季降水较多,沼气产气量较小D.南方比北方气温高,开发利用条件好优质的农产品和适宜的休闲场所。据此完成20.发展绿腰带项目的前提是当地拥有(A.发达便利的交通线 BC.充足的剩余劳动力 D20〜22题。).都市居民的消费需求.掌握现代科技的农民21.与一般郊区相比,绿腰带农产品的突出优势在于( )读某地水稻循环经济加工产业模式图,完成 16〜17题。A.种类.成本C.新鲜度22.绿腰带项目对慕尼黑郊区的影响是( )A.完善了服务功能.扩展了地域范围C.推动城市化进程 D.改变土地利用类型下图为某市新生态城水循环利用模式图,图中化工产业区走的是高端化工产品之路。据此回答23〜25题。16.有关该地水稻种植业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商品率高 B .劳动力投入少C.科技比例大D .机械化程度高(1)分析青海涅鱼生长速度慢的原因。.图示水循环利用模式( )A.保障了大气、水体的零污染(2)分析涅鱼资源减少的原因。B.(2)分析涅鱼资源减少的原因。C.再生水直接用作补充景观用水D.是基于“生产一生态一生活”的一体化设计(3)青海涅鱼可持续发展的措施。.(3)青海涅鱼可持续发展的措施。A.A.原材料C.科技25.图示生态城建设的主要目标有A.节能、减排、再利用C.降耗、节能、可持续B.能源D.劳动力)B.净化、循环、再利用D.净化、降耗、可持续第n卷(非选择题)本卷共4小题,共50分。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6分)涅鱼是溯河泡游性鱼类,每年 6月上旬到8月中旬,涅鱼会离开青海湖,沿着湖泊周围的河流逆流而上,进入到河流淡水区域产卵,出现“半河清水半河鱼”的奇观。涅鱼以水生生物刚毛藻和无隔藻为食,一条幼鱼长到 1斤大约需要10年的时间。涅鱼是迁徙候鸟的主要食物来源。沿青海湖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国营农场和新兴城镇相继出现。由于生存环境的变化, 2002年之前青海涅鱼的数量一度呈现急剧下降的趋势。近十几年来,当地政府积极采取措施使涅鱼的数量逐渐上升。下图示意青海图的水系,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美、日、欧等发达国家是“洋垃圾”的主要出口国。其中仅美国 2016年就向中国倾倒了价值 56亿美元的废旧金属制品,此外还有 1320万吨废纸和14万吨的废塑料,如此巨大的废品贸易催生出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据称美国有 15.5万个工作岗位依赖于美国对中国的垃圾出口。材料二2017年7月,中国环保部和国家标准委两个部门分别向 WTC递交通告,宣布从2017年9月起,中国将禁止进口4大类24种“洋垃圾”。废金属、塑料瓶、旧光盘、未经分类的废纸以及废弃纺织原料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制品都在被禁止进口的名单中。我国禁令将对北美的垃圾回收处理行业带来挑战。(10分)(10分) 可持禁止进口“洋垃圾”体现中国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什么原则?分析中国禁止进口“洋垃圾”产生的影响。28.读我国南方某丘陵山区人地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29.读下图中国西北地区某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依据图中序号的含义,将下列选项的字母填入相应位置上:①③。A.饲料加工 B.生产过程废弃物 C.肥料(2)该园区循环经济模式体现出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续发展。(3)请对图中农业发展模式作出简单评价。 (答出两点即可)人口增K士燃料需求增加-1J,人[〔雅维增长南方丘陵山区人地关系示意田(1)把下列字母代表的内容与相应的空格内序号对应关系是( )A.人均耕地减少B.土地退化 C .农业单产不稳不高D.毁林开荒 E.破坏植被 F .需要更多的劳动力①②③④⑤⑥(2)从图中看出,造成当地农民不断开垦荒地的根本原因是(3)为改善当地环境,协调人地关系,你能想出哪些策略?①,②单元训练卷•高三•地理卷(B)第十一单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答案第I卷(选择题)1-5BAABB6-10BABCD11-15ABBCD16-20ACBDB21-25DADCB第n单元训练卷•高三•地理卷(B)第十一单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答案第I卷(选择题)1-5BAABB6-10BABCD11-15ABBCD16-20ACBDB21-25DADCB第n卷(非选择题)(2)人口增长过快(3)①控制人口增长 ②大力发展林业等多种经营 ③采取综合措施, 解决农民的能源问题。29.【答案】(1)BAC(2)经济 生态社会(3)资源(废弃物)循环利用,农业生产环节相互促进(节约利用水资源) ,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本卷共4小题,共50分。【答案】(1)青海湖海拔高,冰封期长,水温低;青海湖属于咸水湖,湖中浮游生物数量少,饵料不足。(2)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湖泊水域萎缩;人类活动加强,用水量加大,河流水位下降,阻碍涅鱼徊游;在河流上修建的水坝,成为涅鱼徊游的障碍;人类过度捕捞以及污水排放。(3)制定封湖育鱼政策,禁止捕捞;修建泡游通道;人工投放鱼苗;逐步拆除拦水河坝;制定保护措施;加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