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清代戏曲分析_第1页
第二章-清代戏曲分析_第2页
第二章-清代戏曲分析_第3页
第二章-清代戏曲分析_第4页
第二章-清代戏曲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其次章清代戏曲一、清初戏曲概说(一)文人的抒情剧以抒发文人的亡国之痛和明珠暗投的悲慨为主,抒写自我内心,多为案头之作。代表作品:吴伟业:《秣陵春》、《通天台》、《临春阁》尤侗:《钧天乐》、《桃花源》、《读离骚》(二)苏州派剧作家“苏州派”

明末清初出现的一个现实主义戏曲流派。该派以李玉为首,主要成员有朱素臣,朱佑朝、张大复、叶时章、毕魏、丘园等。因为他们都是苏州人,创作倾向和风格都有共同的特点,故称苏州派。2.李玉与《清忠谱》李玉的生平和创作字玄玉,吴县人(江苏苏州)人生活于明末清初.出身贫寒。入清以后,绝意仕进,致力于戏曲创作。“一人永占”:李玉明亡以前的代表作《一捧雪》、《人兽关》、《永团聚》、《占花魁》。入清以后的主要剧作有《千钟禄》(又名《千忠戮》)、《万安民》(已佚)和《清忠谱》等。《清忠谱》的思想内容全剧25出,依据明天启六年三月苏州市民暴动的史实写成。写明末在魏忠贤阉党的压迫下,东林党人与苏州市民奋起抗争的故事。周顺昌、市民颜佩韦《清忠谱》的艺术成就成功地把轰轰烈烈的群众斗争场面搬上舞台,堪称是一部“事俱按实”(吴伟业《序》)的历史剧,填补了中国古代戏曲史上的空白。结构严谨而不单调,纷繁而不杂乱。曲词流利畅达,宾白通俗易懂。(三)李渔的风情趣味剧李渔(16ll—1679)字笠翁,生于江苏如皋,早年屡试不第,家境败落。后流寓杭州,金陵等地,主要从事戏曲的编写和演出。曾带领一个以妻妾为主的戏班子游荡江湖,踪迹所达,几遍全国。晚年迁回杭州“买山而隐”。第一个特地从事喜剧创作的剧作家。“唯我填词不买愁,一夫不笑是我忧。举世尽成弥勒佛,度人秃笔始堪投。”传奇剧集《笠翁十种曲》《奈何天》、《比目鱼》、《蜃中楼》、《怜香伴》、《风筝误》、《慎鸾交》、《凰求凤》、《巧团聚》、《玉搔头》、《意中缘》。李渔的戏曲理论主要在《闲情偶寄》中的《辞曲部》、《演习部》、《声容部》中。理论:剧本创作和舞台实践二、洪昇与《长生殿》(一)洪昇生平与作品生平(1645-1704)字昉思,号稗畦,浙江钱塘人。生于仕宦望族,少年“擅作者之林”。23岁入京求学,做了二十余年太学生,未得一官半职。康熙28年,因在佟皇后丧期内宴饮观剧,被人弹劾为“大不敬”而革除国子监籍,离京返乡。康熙43年,江宁织造曹寅在南京主持演出全本《长生殿》,洪昇应邀前去欣赏,返回钱塘途中在乌镇醉酒失足,溺水而死。洪昇的创作另有12个剧本,今存杂剧《四婵娟》和传奇《长生殿》。杂剧《四婵娟》由四个单折断剧组成:《谢道韫咏絮擅诗才》《卫茂漪簪花传笔阵》《李易安斗茗话幽情》《管仲姬画竹留清韵》(二)《长生殿》创作过程《长生殿》的写作时间长达十多年:第一稿:《沉香亭》通过李白遭遇表现自己的明珠暗投。其次稿:《舞霓裳》增加李泌协助肃宗中兴,表现出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兴亡的思索。第三稿:《长生殿》以精神的“长生”消解现实的“长恨”。最终完成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爱文者喜其词,知音者赏其律,以是传闻益远。蓄家乐者攒笔竞写,转相教习,优伶能是,升价什佰”(吴野凫《长生殿》序)。《长生殿》的思想内容呈现帝、妃情缘,宣扬李、杨挚爱。第一出《传概》:“今古情场,问谁个真心究竟?但果有精诚不散,终成连理。万里何愁南共北,两心哪论生和死。笑人间儿女怅缘悭,无情耳。……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穿插朝政事务,寄寓垂戒之意。《自序》:“古今来逞侈心而穷人欲,祸败随之。”;“乐极哀来,垂戒来世,意即寓焉。”《长生殿》的艺术成就对比艺术:上卷以李杨爱情和政治风波为主副双线,彼此交叉对比。下卷的浪漫气息与上卷的现实主义手法,也形成真幻风格的对比。创作方法: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地结合。人物刻画:成功地刻画了唐明皇、杨贵妃等人物,次要人物的性格也比较显明。剧本结构:以金钗钿盒的分合为线索,敷衍二人的“钗盒情缘”,结构特别清晰严整。曲词艺术:清丽流畅,充溢诗意,具有深厚的抒情色调。三、孔尚任与《桃花扇》(一)孔尚任的生平与创作生平(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岸堂、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第六十四代孙。因在康熙南巡时御前讲《论语》受嘉奖,被任命为国子监博士,官至户部员外郎。创作戏剧作品除《桃花扇》外,还有与人合作的《小忽雷》。今有《孔尚任诗文集》(汪蔚林辑录)。《桃花扇》经过十年的惨淡经营,几易其稿,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写成。(二)《桃花扇》的思想内容一代兴亡的反思:

以侯方域、李香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为线索,描写南明王朝的覆灭,对明代的衰亡进行了沉痛的历史反思,抒发深厚的兴亡之感。成功塑造了敢于同黑暗腐朽的统治阶级斗争的歌妓李香君的形象。绽开复社文人与阮大铖的斗争场面,揭露了限制在马、阮手中的南明政权的腐朽无能。3.南明的腐朽统治者们一面追逐声色之娱,一面迫害有志之士。4.对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也做了真实而生动的描述。5.对忠臣志士的赞颂:

赞颂史可法等爱国志士。并突破封建等级贵贱观念,站在国家兴亡的角度来褒贬人物。(三)《桃花扇》的艺术成就结构精致缜密,匠心独运。全剧以侯、李爱情为中心线索,呈现南明王朝一代兴亡的历史画卷。一柄诗扇贯穿全剧,具有典型道具的作用。以中介人物作为连接正邪双方的纽带。结局不落生旦团聚的俗套。人物有血有肉,特性显明。创作看法肃穆真实,艺术再现一代兴亡的历史。“朝政得失,文人聚散,皆确考时地,全无假借。至于儿女钟情,来宾解嘲,虽稍有点染,亦非子虚乌有”。(《桃花扇凡例》)戏曲语言以工整高雅见长。晓畅而清丽,多慷慨悲音,感伤动人。曲白也切合人物身份。四、民间地方戏曲的旺盛P224P411“花、雅之争”“雅部”是指昆曲正声,主要为文人士夫所推崇。“花部”则指各种地方戏曲,又称“乱弹”。乾隆55年,“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相继进京,以确定优势压倒了昆曲。在“花、雅之争”的过程中,产生了京剧的前身——北京皮簧戏。在全本《长生殿》中,汇聚了当今中国昆剧舞台上顶尖的表演艺术家,蔡正仁、张静娴、计镇华、魏春荣、张军、黎安、沈昳丽、余彬、吴双等老中青昆剧演员同台献艺。四本戏由四组演员分别扮演男女主子公唐明皇与杨贵妃。昆剧优秀青年演员张军与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来自北方昆剧院的第一闺门旦魏春荣在第一本中扮演唐明皇与杨贵妃。优秀青年昆剧演员黎安与沈昳丽在其次本中扮演唐明皇与杨贵妃。昆剧表演艺术家蔡正仁、张静娴在第三本中扮演唐明皇与杨贵妃,张静娴是“梅花奖”二度获得者,蔡正仁素有昆剧舞台上的“活唐明皇”之称,他还将在第四本中扮演唐明皇,在这一本中,优秀青年昆剧演员余彬扮演杨贵妃。有“昆剧第一老生”美誉的计镇华演剧中宫廷乐师李龟年,优秀青年昆剧演员吴双在剧中饰安禄山一角。唐斯复在反复阅读全剧剧本后,在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