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南省张家界市成考专升本政治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1页
2023年湖南省张家界市成考专升本政治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2页
2023年湖南省张家界市成考专升本政治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3页
2023年湖南省张家界市成考专升本政治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4页
2023年湖南省张家界市成考专升本政治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湖南省张家界市成考专升本政治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A.A.人与人的关系B.物与物的关系C.人和物的关系D.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关系

2.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实现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A.保持社会稳定

B.坚持对外开放

C.坚持改革

D.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3.按劳分配就是按()

A.劳动者的能力分配个人消费品

B.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

C.劳动力的价值分配个人消费品

D.劳动者在生产中的责任分配个人消费品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5.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必须是()A.A.人权高于主权的原则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不结盟原则D.自由平等的原则

6.中国近代史上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起点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

A.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以按资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为辅

C.以个体劳动收入分配为主,其他收入分配方式为辅

D.以劳动力价值收入分配为主,其他收入分配方式为辅

8.决定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入城市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C.中共七届三中全会D.中共七大

9.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

A.矛盾问题的精髓B.矛盾的基本属性C.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D.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

10.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A.能否满足人的需要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C.能否付诸实践D.能否在实践上达到预期效果

11.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强调了()A.A.工人运动的重要性B.武装斗争的重要性C.根据地建设的重要性D.城市工作的重要性

12.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会议是

A.党的八大B.党的九大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D.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13.我国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B.全国大陆的解放和统一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土地改革的完成

14.中国共产党确定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B.中共七大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二大

15.1978年,邓小平支持和领导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其实质是()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B.坚持改革开放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6.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是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辛亥革命C.戊戌变法D.“五四”运动

17.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家禽和牲畜,大量捕杀蛇、鹰、狐狸等,这些动物大量减少,结果使鼠患成灾。这些人

A.只看到事物的客观性,没有看到主观能动性

B.只看到绝对运动,没有看到相对静止。

C.只看到眼前的直接联系,没有看到长远的间接联系

D.只看到物与物的联系,没有看到人与人的联系

18.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是()

A.精神生产活动B.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C.阶级斗争活动D.科学研究活动

19.决定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入城市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C.中国七大D.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2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

A.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B.经济发展C.政治发展D.文化发展

21.2009年12月7日至19日联合国气候大会在丹麦召开,会议达成了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

A.《京都议定书》B.《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C.《哥本哈根协议》D.《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22.坚持与时俱进,最重要的是要

A.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富于创造性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C.巩固执政党的地位D.发展先进生产力

23.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主要的特点是()A.A.保持党的优良作风B.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C.着重从思想上建党D.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24.2002年7月,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一周年。这一条约的意义中不包括的是()

A.表现出当今“国家间关系不是结盟就是对抗”的新思维

B.将中俄两国“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和平思想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C.为国际社会树立了“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国家间关系典范

D.符合两国人民长远的根本利益

25.一般认为,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主要依据是:辛亥革命【】

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B.是由革命政党领导的武装斗争C.主力军是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D.实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

26.毛泽东正式向全党全国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章是

A.《论十大关系》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

D.《不要四面出击》

27.

37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

28.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人民政协的基本职能是

A.进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B.管理科学、教育等部门C.与国外进行民间交流D.广泛联系各界各阶层群众

29.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A.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B.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C.革命的前途不同D.革命的对象不同

30.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质就是正确处理

A.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

B.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关系

C.经济效益与发展速度的关系

D.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二、多选题(10题)31.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依靠力量的核心()

A.工人阶级B.民族资产阶级C.地主资产阶级D.农民阶级

32.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

A.和平发展B.科学发展C.社会和谐D.和平崛起

33.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这次大会的主题是()

A.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B.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34.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生产资料公有制C.计划经济D.按劳分配

35.下列不属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的是()

A.中国形式上是独立的,但实际上失去了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B.中国实际上长期不统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极端不平衡

C.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在社会经济中已不占统治地位

D.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发展,在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中起到主导作用

36.新民主主义的前途是()

A.共产主义B.封建主义C.资本主义D.社会主义

37.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基础原则是()

A.四项基本原则B.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C.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合D.分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

38.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

A.具体的、现实的人B.广大人民群众C.作为个体的个人D.社会全体成员

39.20世纪80年代末90年初,世界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动可以概括为()

A.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B.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已经形成C.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D.世界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40.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包括()

A.产权清晰B.责权明确C.管理科学D.政企分开三、判断题(5题)41.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42.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43.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44.意识具有主观特性。

45.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四、辨析题(2题)46.“一国两制”构想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最佳方案。

47.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唯一原因。

五、论述题(2题)48.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49.如何理解“先富”和“共富”的关系?六、材料分析题(2题)50.

解决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政策措施。

51.

根据材料3,指出对待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参考答案

1.D

2.C

3.B

4.B

5.B当今时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作祟,导致不合理和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仍然存在。只有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及民族、宗教信仰的不同,普遍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才能建立起国际政治经济的新秩序,故选“B”。

6.C

7.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B”、“C”、“D”是除了按劳分配以外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几种分配方式。

8.B

9.A

10.D

11.B

12.D

13.C1956年,中国的三大改造基本完成。这表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已经建立起来,同时,它也标志着我国的剥削制度被消灭。

14.B

15.D

16.B

17.C

18.B解析:本画考查的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19.B

20.A

21.C

22.A

23.C由于农民出身的党员占多数,而且党内存在大量的小生产者的思想意识和其他非无产阶级思想意识。党内的主要矛盾就是无产阶级思想和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特别是与农民和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矛盾,因此,党的建设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主要的特点是着重从思想上建党。

24.A

25.A本题考查了辛亥革命的性质。判断革命的性质主要看革命的任务。辛亥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A项体现了反封建任务的成果。

26.A

27.D

28.A

29.B

30.D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战的实质。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实现经济的科学发展.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关系,故选“D”。

31.AD

32.BC

33.AB

34.ABCD

35.BCD

36.BCD

37.ABCD

38.ABD

39.ACD

40.ABCD

41.N(1)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这一原理根源于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基础,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正因为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历史,所以生产方式的主体——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2)杰出人物不能取代人民群众而成为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是人民群众的代表,杰出人物的作用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作用。

42.Y(1)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要尊重历史事实,如实反映历史人物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如实反映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无视历史人物的历史局限性,对其过分夸大、美化或拔高是不对的;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用现代人的标准苛求前人也是不可取的。历史人物本身是变化发展的,应当用发展的观点给予如实的评价。阶级分析方法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在评价无产阶级领袖人物时,同样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一方面,要高度肯定他们带领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伟大功绩;另一方面,又应指出他们在认识和行动上所存在的历史局限性,包括不回避他们的失误和错误。

43.Y(1)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2)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这是因为:第一,就新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要素、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经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适应新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这也正是新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3)把握这一规律,对于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蹄疾步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44.Y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意识在形式上具有主观特性。主要表现在:意识只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而不是客观事物本身;意识的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都是人对主观世界所特有的反映形式;每个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都受到其自身的知识、经验、情感等主观状态的影响,因而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具有个体意识的差异性或区别性;人的意识不仅反映世界上存在的东西,而且是能创造出世界上不存在的东西的主观观念。

45.Y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人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46.正确。

理由:(1)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构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它既坚持了以社会主义为主体这一根本原则,又高度灵活地允许在一个主权国家内两种社会制度并存,是一种创造性的全新视野和思维,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赋有想象力的答案。它不仅是中国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并为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很好的典范。

(2)“一国两制”构想和现实符合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状,符合内地的实际,符合中华民族盼望祖国完全统一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它充分照顾了美国、英国、葡萄牙及其他国家在这些地区的利益。

(3)实践证明,“一国两制”方案,是正确的,是一条不伤民心和不损国力的方案。它有利于保持各自的稳定和繁荣,为各自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港、澳、台同胞与大陆人民一样共享祖国在国际上的尊严和荣誉。香港、澳门回归后的实践为两岸统一树立了典范。

47.错误。

割裂了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1)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指一事物自身所包含的诸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外因是指一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分割的。

(2)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它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外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是任何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离开外因必要的条件,事物的变化发展就不可能;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任何割裂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做法都是错误的。48.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因为:①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存在方式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标志。②生产方式决定了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③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是社会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中除了生产方式外还有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最主要的、决定性的因素。49.(1)邓小平的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包含三层含义:

①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从理论上和政策上否定把平均主义和社会主义混同起来的错误观念和政策。

②先富起来的手段是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不能用非法手段牟取暴利。

③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先富要帮助带动后富,不搞两极分化。

(2)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在带动人们走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它至少有这样几个作用:

①示范作用。②帮助作用。③带动作用。

(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但又不能使全体人民同时同步实现同等程度的富裕,只能通过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先富和共富是目标和手段、目的和途径的关系,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如果离开先富谈共富,在目前的生产力水平下,只能回到平均主义的老路上去,导致共同的贫穷;如果离开共富谈先富,就可能导致两极分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