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洞坡隧道测量施工方案_第1页
银洞坡隧道测量施工方案_第2页
银洞坡隧道测量施工方案_第3页
银洞坡隧道测量施工方案_第4页
银洞坡隧道测量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银洞坡隧道测量施工方案(标准方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

银洞坡隧道控制测量实施方案银洞坡隧道测量施工方案(标准方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一、设计依据及技术规范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2。《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3。《公路勘测规范》(JTJ061—99)4.《公路公路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JTJ066-98)二、隧道概况银洞坡隧道为一座上、下行分离的四车道高速公路长隧道,隧道进口都匀端为小净距形式,并逐渐过渡至出口贵阳侧的标准分离式形式,都匀段左、右线测设线间距为17。1m,贵阳端左、右线间距为36。8m。隧道左线起讫桩号ZK222+095~ZK225+092,长2997m,纵面位于坡度为+2.0%的上坡段接坡度为—1。3%的下坡段,最大埋深约250m;隧道右线起讫桩号YK222+055~YK225+015,长2960m,纵面位于坡度为+2.002%的上破段接坡度为-1。302%的下破段,最大埋深280m.隧道平面线型:左线位于R=2600m的右偏圆曲线接A=900缓和曲线接直线接R=6800m的左偏圆曲线上;右线位于R=2450m的右偏圆曲线接A=850缓和曲线接直线接R=6000m的左偏圆曲线上。本隧道左线ZK222+095~ZK222+850。616为-2。0%的超高段,ZK222+850。616~ZK222+955。616为—2.0%~+2.0%的超高渐变段,ZK222+955。616~ZK225+092为正常2%横坡段.右线无超高,均为正常2%横坡.三、隧道工程地质1、天气情况银洞坡隧道属于贵定县与都匀境内,其中贵定县及都匀市境内属亚热带东南季风气候区,温和湿润,四季不堪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随地势的高低垂直变化,山地比河谷洼地气温偏低,雨水充沛。年均降水1448。1mm,多集中在5—8月,占全年的55%~60%;年均温度15.9摄氏度,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5.5摄氏度,极端最低—7.9摄氏度;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4。8摄氏度,极端最高34。4摄氏度;无霜期270~300天,平均无霜期294天/年,平均冰冻区7天/年。2、地形地貌银洞坡隧道隧址区属构造剥蚀低中山地貌区。区内最大标高1571m,最低标高1075m,相对高差496m,隧道走向与山体走向小角度相交,隧道通过的山体自然坡度变化较大,局部陡峭,地表冲沟发育。隧道进口处斜坡为直线形坡,坡向148度,坡度角约53度,隧道浅埋段开挖易产生偏压;出口处为凹形坡,坡向319度,坡度角约50~59度。山体植被不堪发育,多为杂草和灌木。四、仪器情况编号仪器型号仪器精度仪器用途检定情况备注角度测距1莱卡全站仪TCR-4022"2mm+2ppm控制测量已检定隧道出口2莱卡全站仪TCR-7022"2mm+2ppm控制测量已检定隧道进口3苏光全站仪OTS-2382”3mm+3ppm施工测量已检定隧道出口4苏光全站仪OTS-2322”3mm+3ppm施工测量已检定隧道进口5拓普康水准仪AT—G2±0.7mm/km控制测量已检定隧道出口6索佳水准仪C32Ⅱ±2mm/km控制测量已检定隧道进口7苏光水准仪NAL228±1。5mm/km施工测量已检定隧道出口8苏光水准仪DSZ2±1.5mm/km施工测量已检定隧道进口五、控制测量隧道贯通误差分析1。导线控制隧道贯通误差的影响(1).如图(1)导线测角对隧道横向贯通中误差的影响公式:myβ=m"β/ρ"*√∑Rx2(1)式中:m"β—-———--—导线测角中误差,以秒计∑Rx2——-———-导线线中测角的各导线点至贯通面的垂直距离的平方和,单位m2ρ”—-——————-206265”(2).导线测边对隧道横向贯通中误差的影响公式:myL=mL/l*√∑dy2(2)式中:mL/L——————--导线测边中误差,以秒计∑Ry2——-——--导线线中测边的各导线点至贯通面上投影长度的平方和,单位m2图(1)(3).导线测量误差对隧道横向贯通精度的总影响导线测角和导线测边误差对隧道横向贯通精度的影响是独立的,因此导线测量误差所引起的隧道横向贯通中误差为:公式:m=±√(∑Rx2+∑dy2)(3)2。高程控制隧道贯通误差的影响(1).洞外水准测量误差对隧道高程贯通误差的影响公式:mH外=mΔ外√L外(4)式中:mΔ外-——-———洞外水准测量每公里往返测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mmL外———-—--—洞外水准路线长度,km(2).洞内水准测量误差对隧道高程贯通误差的影响公式:mH内=mΔ内√L内(5)式中:mΔ内—-—--——洞内水准测量每公里往返测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mmL内-—洞内水准路线长度,km(3).洞外、洞内水准测量误差对隧道高程贯通误差的影响公式:mH=±√(mH外2+mH内2)(6)六、隧道控制测量的实施1、隧道控制测量主要分为洞外控制测量及洞内控制测量,而两部分控制测量也是影响隧道贯通误差的关键。为了保证隧道高精度的贯通,根据规范要求本隧道按总横向贯通误差为150mm,总高程贯通误差为70mm,其中洞外横向贯通中误差为45mm,洞内横向贯通中误差为60mm,高程中误差为25mm进行设计及实施.1。1洞外控制测量洞外控制测量主要是隧道进出口两端埋设稳固牢靠的控制点,按照规范精度采用导线、三角锁和GPS网对隧道进出口两端的控制点进行闭合联测,确保隧道施工准确贯通.设计院在银洞坡隧道进出口提供已知控制点情况:隧道进口四等控制点:SD11、SD12、SD13、隧道出口四等控制点:SD14、SD15、SD16六个GPS点。银洞坡隧道进出口两端地形相当复杂及恶劣,相对高差较大,采用导线和三角锁进行闭合联测困难相当大,不但保证不了其测量的闭合精度,而且将影响到隧道的贯通误差,而现代的GPS测量具有定位精度高、方便灵活、不受地形条件影响的特点,因此我标采用GPS对设计院提供的隧道进出口控制点进行闭合复测,确保隧道施工准确贯通。为了方便以后隧道施工测量放样还利用GPS按精度要求在隧道各个洞口正对洞口处通视的地方布设加密控制点(全站仪进行复测),以便进行路线进洞施工测量。隧道控制测量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每个隧道在与设计院交桩之后,要重新复测隧道控制点时,每一个隧道要设有自己独立的控制网。就是说隧道的控制点在参与全线平差后,隧道洞口六个点在平差后的基础上利用导线法或GPS建立独立的网再进行一次复测平差,以便提高隧道贯通准确度。1.2洞内控制测量洞内控制测量的目的是以必要的精度,按照洞外控制测量的坐标系统,建立洞内的平面控制系统,测设隧道中心线,放样隧道衬砌位置及其它附属设施,定出隧道开挖的方向,保证相向开挖的隧道在规定的精度范围内贯通。1.2。1洞内控制测量(1).控制点的埋设洞内导线点的埋设一般采用地下挖坑,然后浇灌混凝土并埋入铁制标心的方法。这与一般导线点的埋设方法基本相同。但是由于洞内狭窄,施工及运输繁忙,且照明差,桩志露出地面极易撞坏,故标石顶面应埋在坑道的地面以下10~20公分处,上面盖上铁板或厚木板。为便于找点使用,应在边墙上用红油漆注明点号,并以箭头指示桩位。导线点兼作高程点使用时,标心顶面因不过高出桩面5mm。导线边长根据测量设计的要求并考虑实际通视条件,选择长边布设。导线点布设在施工干扰小、稳固可靠的地方。(2)。洞内导线控制横向贯通误差的预算由于洞外控制网按四等布设,因此洞内控制网在四等网的基础上布设1)。根据以上公式(1)洞内测角对隧道的影响为:四等测角中误差:m”β=2。5”根据导线边长平均为250m时布设,各导线点至贯通面的垂直距离的平方和为∑Rx2=15527135.77,导线测角对隧道横向贯通中误差为:myβ=40。8mm2).根据以上公式(2)计算洞内测角对隧道的影响为:测边相当中误差:mL/L=1/100000导线线中测边的各导线点至贯通面上投影长度的平方和为∑Ry2=14728.38,导线测角边对隧道横向贯通中误差为:myL=1。2mm3)。根据以上公式(3)洞内导线测量误差对隧道横向贯通精度的总影响为:m=±√(∑Rx2+∑dy2)=40.8mm<45mm(规范洞内横向贯通中误差)由以上数据证明隧道控制按四等导线网进行施测可以达到隧道高精度贯通的设想。从安全角度考虑,实际操作按三等导线的要求进行施测.(3).洞内高程贯通误差的预算由于洞外水准控制按四等布设,因此洞内水准在四等水准的基础上布设根据以上公式(5)洞内测角对隧道的影响为:mH内=mΔ内√L内式中:按四等水准测量每公里往返测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为:mΔ内=±5mm洞内水准路线长度为3km,则L内=3km洞内高程贯通误差为:mH内=8.7mm<25mm(规范洞内高程贯通中误差)由以上数据证明隧道水准测量按四等水准测量进行施测可以达到隧道高精度贯通的设想。从安全角度考虑,实际操作按三等水准的要求进行施测。1.2.2。洞内控制测量的实施1).人员的调研与培训

为确保本隧道的横向和高程的高精度贯通,以及仰拱预制块定位准确,加强与总包部和总监办的技术交流,也可根据需要派人员到有关单位和院校进行调研和技术培训,以处理和解决有关技术难题,提高业务水平,从而提高洞内控制测量精度和减少内外业工作强度,测量人员必须持有上岗证.2)。根据以上预算数据结果,洞内导线网按三等导线的要求进行施测,为了加快测量速度,减少对施工的影响,洞内水准也按三等三角高程测量要求进行施测,水平角度、垂直角度及距离同时进行.洞内导线测角和洞外导线测角基本相同,采用左右角观测法,测2组,每组12个测回,垂直角12个测回。测距采用对向观测,测距6次,边长归算考虑气象改正和气压改正。3).由于洞内外温差大,空气密度变化剧烈,使得测角时,目标成像既不稳定,严重影响照准精度,而且折光影响异常显著,因此在施工不影响时进行,并加强洞内通风,保证灯光照明提高洞内的清晰度,以良好的施测环境,确保测量的精度。4)。洞内导线边较短,仪器对中和目标偏心对测角的影响较大,因此洞内的测角测距在测回间采用仪器和觇标多次置中的方法,并采用双照准法(两次照准、两次读数)观测。照准的目标应有足够的明亮度,并保证仪器和反射镜面无水雾。5)。采用左、右线导线环布设(如图(2)),通过行车横洞使左、右线组成一个闭合环,通过角度闭合差可评定角度观测的质量和提高测角的精度,用于提高导线端点横向点位的精度。图(2)1。2.3.洞内导线平差采用南方平差易2005软件进行严密平差。洞内导线的坐标和方位角,必须依据洞外控制点的坐标和方位角进行传算。1.2。4.当隧道全线贯通后,将对洞内导线网及高程控制网重新联测平差,用以最后确定隧道中线.七、洞内施工测量2。1.(1)洞口及明洞开挖用全站仪进行洞口、明暗分界断面,仰坡与边坡在坡面上的放样相同。既先把仰坡的坡脚线按设计数据在地面上确定下来,再按设计的仰坡坡度将洞门及明洞位置挖出,进行防护确保安全后再进洞.(2)洞身开挖隧道洞身开挖采用全站仪三维坐标段落法配CASIO系列可编程计算器进行隧道开挖断面测量,可做到哪里需要测便马上出结果,方便、快捷、准确、实用,一次置镜能有效的测量全段落的特征点和任意点,可根据面积与点数的频率进行测量,同时可全面反映整个段落任意桩号各个点的超欠挖情况,提高施工进度,人和仪器都不需要到开挖面下去,安全上也得到了保障。开挖面至预计贯通面100米时,开挖断面可适当加宽(加宽值不超过隧道横向贯通误差限差的一半.初期支护完成后,采用断面检测仪对开挖断面进行检查,发现欠挖后及时报与施工班组处理.仰拱断面由设计内轨面高程线每隔0.5米(自中线向左右)向下量出开挖深度。2。2衬砌隧道立模衬砌前,必须对衬砌段进行隧道中线、起拱线和路基高程测定。并标注特殊部位的高程位置。2。3贯通误差的测定及调整隧道贯通后,中线和高程的实际贯通误差,应在未衬砌地段调整,调线地段的开挖和衬砌,均应以调整后的中线和高程进行放样。八、测量资料管理1。测量放样的依据是施工图纸及相关规范,要求使用的图纸及规范必须盖“受控”章,确保其有效。对工程所用测量资料加以分类存档,并按要求进行管理。所有原始测量数据必须在现场用铅笔记录在规定的测量手簿内,记录数据字迹应端正、整齐、清楚,不得更改、擦改、转抄.每次施测前应在室内做好测量资料计算,同时将施工过程、测量方法及要求对测量人员交底。2。测量资料必须由一人计算,另一人复核签认后才能用于现场测量放样。所有现场测量原始记录,必须将观测者、记录者、复核者记录清楚且须是各岗位操作人员自己签名。中线施工放样记录必须用经纬仪簿记录,各项内容应填写清楚。水平高程施工放样记录必须用水准仪簿记录,记录中各项内容应填写清楚、完整.九、注意事项1.严格按规程办事,遇到超限时要认真检查,不合规范要求时返工。2。测量组人员团结配合,保持测量人员的相对稳定。3。制定仪器维修和保养制度及周检计划,加强仪器的维修和保养工作,保持其良好状态,按时送检。4。专人负责对桩点的保护,注意防止桩点沉降、偏移并定期复核,有偏差时及时调整。5.观测和计算结果必须做到记录真实,注记明确,计算清楚,格式统一,装订成册和长期保管.6.一切原始观测记录和记事项目必须在现场记录清楚,不得涂改,不得凭记忆补记,手簿必须填明页次,注明观测人、记录人、计算人、复核人、观测日期、起始时间、气象条件、使用的仪器和觇标的类型,并详细记录观测时的特殊情况。因超限划去的观测记录应注明原因。未经复核和检算的资料严禁使用。十、测量质量的保证措施1。执行现行有关测量技术规范,保证各项测量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2。定期组织测量人员与相邻施工单位共同进行洞内外控制点联测,保证控制点的准确性。3。认真审核用于测量的图纸资料,复测后方可使用,抄录数据资料,必须仔细核对,且须经第二人核对。4.各种测量的原始记录,必须在现场同步完成,严禁事后补记补绘,原始资料不允许涂改,不合格时,应当补测或重测。5.测量的外业作业必须采取多测回观测,并形成合格检核条件;内业工作,坚持两组独立平行计算和相互校核。6。重要的定位和放样,必须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或测量环境下进行。7。利用已知点(包括控制点、方向点、高程点)必须坚持先检测后用的原则,即已知点检测无误或合格时才能利用.目录TOC\o”1—3”\h\z第1章编制依据 1HYPERLINK\l”_Toc326154128”第1节施工图纸 1第2节主要规范、规程、行业标准 1HYPERLINK\l”_Toc326154130"第3节其他 1第2章工程概况 3HYPERLINK\l”_Toc326154132”第3章施工准备 4HYPERLINK\l”_Toc326154133”第1节人员准备 4HYPERLINK\l”_Toc326154134”第2节仪器准备 4第4章测量施工 5_Toc326154137"第2节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 5HYPERLINK\l”_Toc326154138”1.布设原则 5HYPERLINK\l”_Toc326154139"2。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6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62。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观测技术要求 7HYPERLINK\l”_Toc326154143”第4节0.000以下施工测量 71。轴线控制桩的校测 7第5节0.00以上施工测量 9HYPERLINK\l”_Toc326154148”1。平面控制测量 92。高程的传递 11第5章测量技术资料编制、管理 13HYPERLINK\l”_Toc326154151”第6章质量控制 14HYPERLINK\l”_Toc326154152”第1节质量过程控制 14_Toc326154155”第1节监控制度 16,即固定观测人员、固定测量器具、固定观测方法、固定观测路线和测站固定。3)观测点埋设稳定后进行首次观测,并在同期观测两次无异常时取其平均值作为变形观测的起始数据。之后随开挖进度和变形速率确定观测时间为一天两次,分别在上午和下午进行监测.3、变形资料的收集和处理:每次变形观测结束后,应及时检查外业观测记录,符合规定要求进行平差处理.计算出各观测点的本期变形量和累计变形量,将其变形结果及时报至项目总工,以便判断和预测边坡的稳定性和发展趋势,为及早采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场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布设原则1、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2、轴线控制网的布设要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等进行.3、控制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4、控制桩必须用混凝土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建筑物四角桩的定位测设根据业主提供的测绘院钉桩放线成果,我测量人员依据总平面图及地下一层结构布置平面图,以极坐标法放样出各建筑物的四角桩,并进行角度、距离校核.放样成果资料已报项目经理部及监理。轴线控制桩的测设建筑物四角桩测设完成后,测量人员应依据结构平面图上有关柱、墙体、洞口详细位置关系确定建筑物须定位的主轴线,然后以建筑物四角桩为基准,采用极坐标或直角坐标定位放样的方法定出建筑物主轴线的控制桩,并进行角度、距离校测。校核无误后作为本工程建筑物的轴线控制网。轴线控制网示意图见附图;轴线控制网的精度技术指标必须符合下表的规定:表4—1等级测角中误差(mβ)边长相对中误差(k)二级±12″1/15000高程控制网的建立高程控制网的布设1、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应布设三个水准控制点,建立高程控制网,现场统一按建筑标高标志高程。2、水准点应布设在通视良好的位置,距离基坑边线不小于15米.3、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准网的精度。4、高程控制网的建立是根据甲方提供的场区水准基点,测设一条三等附合水准路线,测出场区所布设施工水准控制点高程,作为本工程的高程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观测技术要求1)高程控制网的等级为三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如下表:表4-2等级高差全中误差(mm/km)仪器型号水准尺与已知点联测次数附合或闭合环线次数平地闭合差(mm)三等±6DS1DS3铟瓦双面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12注:L为往返测段附合水准路线长度(km)2)水准观测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表4-3等级视线长度(m)前后视距差(m)前后视距累积差(m)视线高度(m)基、辅分划读数较差(mm)基辅分划测高差之差(mm)三等≤75≤2≤5≥0.32.03.00。000以下施工测量轴线控制桩的校测1、在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月复测一次,以防桩位位移,而影响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测的精度要求。2、校测仪器采用测量精度2”级、测距精度2mm+3ppm的全站仪。平面放样测量1、开挖线放样。首先根据轴线控制桩投测出控制轴线,然后根据开挖线与控制轴线的尺寸关系放样出开挖线,并撒出白灰线作为标志。当基槽开挖到接近槽底设计标高时,用经纬仪根据轴线控制桩投测出基槽边线和集水坑开挖边线,并撒出白灰线指导开挖。2、轴线投测。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并凝固后,根据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将T2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控制轴线投测到作业面上。然后以控制轴线为基准,以设计图纸为依据,放样出其他轴线和柱边线、洞口边线等细部线.细部放样示例:3、当每一层平面或每一施工段测量放线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楼层放线记录表并报监理验线,以便能及时验证各轴线的正确。4、验线时,允许偏差如下:表44主轴线间距允许偏差(mm)L≤30m±530m<L≤60m±1060m<L≤90m±15L>90m±205、支立模板时的测量控制中心线及标高的测设:根据轴线控制点将中心线测设在靠近墙体底部的楼层平面上,并在露出的钢筋上抄测出楼层+500mm或+1000mm标高线,控制模板平面位置及高度.模板垂直度检测:模板支立好后,利用吊线坠法校核模板的垂直度,并通过检查线坠与轴线间距离,来校核模板的位置。±0。00以下结构施工中的标高控制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2、基坑标高基准点的引测.引测方法:以现场高程控制点为依据,采用S3水准仪以中丝读数法往基坑测设附合水准路线,将高程引测到基坑施工面上。标高基准点用红油漆标注在基坑侧面上,并标明标高数据.3、土方开挖标高控制。在土方开挖即将挖到设计底标高时,测量人员要对开挖深度进行实时测量,即以引测到基坑的标高基准点为依据,用S3水准仪抄测出挖土标高,并撒出白灰点指导清土人员按标高清土。4、施工标高点的测设.施工标高点的测设是以引测到基坑的标高基准点为依据,采用水准仪以中丝读数法进行。施工标高点测设在柱钢筋的侧立面上,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记。5、标高抄测的精度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如下表所示:表4-5高度H允许偏差(mm)每层±3H30m±530m〈H≤60m±10mm60m〈H≤90m±15mmH〉90m±20mm0.00以上施工测量平面控制测量本工程各建筑物0。00以上的轴线传递激光经纬仪内控接力传递法进行。1、平面控制网的布设1)内控点布设:平面内控点的布设,要根据施工流水段的划分进行,每个流水段至少布设3个点,作为该流水段的测量控制点。2)埋件的埋设:内控点所在平面层楼板相应位置上需预先埋设铁件并与楼板钢筋焊接牢固。以后在各层施工浇筑混凝土顶板时,在垂直对应控制点位置上预留出150mm孔洞,以便轴线向上投测.3)预埋件作法:预埋铁件由100×100×8mm厚钢板制作而成,在钢板下面焊接12钢筋,且与底板焊接浇筑。预埋件示意图4)控制点的测设:待预埋件埋设完毕后,将内控点所在纵横轴线分别投测到预埋铁件上,并进行测角、测边校核,精度合格后作为平面控制依据。内控网的精度不低于轴线控制网的精度。内控点如下图:5)激光接收靶:激光接收靶由300×300×5mm厚有机玻璃制作而成,接收靶上由不同半径的同心圆及正交坐标线组成。接收靶示意图2、内控点竖向投测1)首先将TDJ2激光经纬仪安置在已作好的控制点上,对中整平后,置竖直度盘为0°00ˊ00”,仪器发射激光束,穿过楼板预留洞而直射到激光接收靶上,激光经纬仪操作人员转动仪器,使激光点在接收靶上形成圆圈,上面操作接收靶人员见光后移动接收靶,使靶交点与圆圈中点重合,此时固定靶位,接收靶中心即控制点位置。轴线投测时,测量人员互相之间用对讲机进行联络。3、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表4—6项目允许误差(mm)每层±3高度(H)H30m±530m〈H60m±1060m〈H90m±1590m〈H±204、作业层轴线、细部线放样轴线控制点投测到施工层后,将经纬仪分别置于各点上,检查相邻点间夹角是否为90°,然后用检定过的50M钢尺校测每相邻两点间水平距离,检查控制点是否投测正确。控制点投测正确后依据控制点与轴线的尺寸关系放样出轴线.轴线测放完毕并自检合格后,以轴线为依据,依图纸设计尺寸放样出柱边线、洞口边线等细部线。高程的传递1)首先从高程控制点将高程引测到首层便于向上竖直量尺处,校核合格后作为起始标高线,并弹出墨线,用红油漆标明高程数据。2)标高的竖向传递,用钢尺从首层起始标高线竖直量取.钢尺需加拉力、尺长、温度三差改正.3)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较差小于3mm时,取其平均高程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在钢尺传递至40m左右时,在相应的按层设置高程控制点,该控制点从±0。000引测,并作较核并用它作为向上标高传递的基准点4)标高竖向传递的允许误差如下表:表4-7项目允许误差(mm)每层±3高度(H)H30m±530m<H60m±1060m<H90m±1590m<H±20测量技术资料编制、管理本工程的测量技术资料编制、管理依据《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3)进行,提供的测量资料包括:工程定位测量记录基槽验线记录楼层放线记录施工测量报验表业主或监理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必要的测量原始记录;竣工测量资料。质量控制质量过程控制1、测量责任师要根据施工进度和测量方案要求,安排现场测量放线工作,并作好施工测量日志.2、现场使用的测量仪器设备应根据《测量仪器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检校维护、保养并作好记录,发现问题后立即将仪器设备送检。3、本工程的测量放线工作必须符合《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01—21—95)的精度要求。4、测量放线作业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三检制”自检:作业人员在每次测量放线完成后立即进行自检,自检中发现不合格项立即进行改正,直到全部合格,并填好自检记录。互检:由施工负责人或质量检查员组织进行质量检查,发现不合格项立即改正至合格。交接检:由施工负责人或质量检查员组织进行,上道工序合格后移交给下道工序,交接双方在交接记录上签字,并注明日期。5、验线程序验线,为确保工程质量,在施工放线完毕后,都必须进行工程验收,每次放线完毕,测量放线工必须首先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质量员进行检查,质量员检查合格后,方可报监理验线。严格把关,最终达到优良标准。线过程的质量控制1)线过程中遵守以长定短,以精定粗,以大定小的原则。2)纬仪测投时,要求盘左盘右进行校核,最终取平均值.3)钢卷尺测量要做到“直、平、准、齐"。4)高程测量时,每次标高引测完毕后,要回到起始点做校核.精度要求1、基础放线尺寸允许误差表6-1长度L宽度B(m)允许偏差(mm)L(B)〈30±530〈L(B)〈60±102、竖向轴线投测表6-2项目允许偏差(mm)每层±3总高±53、各部位放线允许偏差表6-3项目允许偏差(mm)外部各轴线长度L〈30±5、30<L〈60±10细部轴线±3墙梁边线±3门窗洞口±34、竖向标高传递允许误差表6—4项目允许偏差(mm)层高±3总高±10测量监控及验线制度监控制度1、测量人员必须具有有效的岗位证书,并报监理备案;2、所有测量仪器必须具有有效的检定证书,使用过程中必须按《计量法》规定的检定周期进行检定,并报监理备案;3、施工前编制施工测量方案,并经项目总工、监理审定同意后方可实施;4、做好原始点位的保护工作,以便在施工中进行校核.验线制度1、每道测量放线工序完成后,必须进行预检,预检由测量放线负责人组织,由验线员、质检员、工长及放线人员共同参加,预检合格后填写施工测量放线报验单,并交监理报验。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2、监理工程师验线采取重点抽检的方法,必检部位有:建筑物平面、高程控制网、建筑物定位线、基底标高、基础底板、楼层轴线、标高、竖向投测基准点。抽检部位由监理另行通知。试论公路隧道施工监控测量的设计与实施摘要:连拱隧道在国内作为一个新兴的课题,尚处于由存在而论证其合理性的阶段。结合目前隧道工程建设监测工作的需要,对公路连拱隧道工程安全监测的设计、实施方法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对主要施工工艺以及施工动态的分析,再结合隧道施工可能对周围环境影响的分析,指导连拱隧道的信息化设计和施工,通过对连拱隧道主要施工工艺及施工控制的研究,拟解决隧道动态施工力学问题。

关键词:公路隧道;施工;监控;测量

1公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的必要性

隧道工程是一种特殊的工程结构体系。从岩体力学的角度看,它是处于与围岩相互作用的体系之中的结构物;从地质力学的角度看,它是处于千变万化的地质体之中的工程单元体。在这样的岩体或地质体中,隧道必将受到周围地质环境的强烈影响;从结构角度看,这种工程单元体是由周围地质休和各种支护结构构成,即:

隧道结构体系=周围地质体+支护结构

其形成过可作如下图1表述:

从隧道的这种复杂的力学发展过程,可以认识到以下两点:

第一,隧道工程如果作为一种工程结构物看待,它的受力特点与地面工程有很大的差别。由于隧道工程是处于千变万化的岩体之中,其所受外力是不明确的;

第二,隧道工程的成形过程,自始至终都存在着受力状态变化这一特性。即隧道从开挖起,一直到受力平衡和体系稳定,或者到结构受损,围岩内部结构一直是在变动,支护和衬砌的内力和外形也在变动之中。

2公路隧道监测项目及量测要求

2。1公路隧道监测项目

施工监控量测的项目应根据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围岩类别、围岩应力分布情况、隧道跨度、埋深、工程性质、开挖方法、支护类型等因素确定。

2。2公路隧道监控量测要求

(1)能快速埋设测点,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开挖土作面四周两倍洞径范围内受开挖影响最大。测点一般是开挖后埋设的,为尽早获得围岩开挖初始阶段的变形动态,测点应紧靠工作面快速埋设,尽早量测。

(2)每一次量测数据所需时间应尽可能短。

(3)测试元件应具有良好的防震、防冲击波能力.

(4)测试数据应准确可靠、直观,不必复杂计算即可直接应用。

(5)测试元件在埋设后能长期有效工作,应有足够的精度。

3公路隧道监控量测的实施分析

隧道工程监测的实施阶段就是进行仪器安装和测读的阶段,因此需要编制相应的监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需要收集并分析监测工程设计文件、技术规范、仪器布置图等资料,进行现场考察,研究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确定施工方案,编制进度计划.

3.1量测基准值的确定

各种观测仪器的计算都是相对计算,所以每个仪器必须有个基准值。基准值就是仪器安装埋设后开始工作的观测值,基准值的确定是观测的主要环节之一。基准值确定的适当与否直接影响以后资料分析的正确性,由于确定不当会引起很大的误断。所以各量测项目应十分重视初读数的准确性,因为量测所得的初读数是判断施工安全的基准点。初读数的取得往往需要经过数次波动之后才能趋于稳定,测读时必须是连续三次测得的数值基本一致后才能将其定为初读数,否则应继续测读,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3.2围岩周边位移量测

围岩周边各点趋向隧道中心的变形称为“收敛",所谓围岩周边收敛位移量测主要是指对隧道内壁面两点间连线方向的位移的量测,此项量测称为“收敛"量测。收敛值为两次量测的距离之差.收敛量测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的重要项目,收敛值是最基本的量测数据,是判断围岩动态最主要的量测项目,必须量测准确,计一算无误。隧道工程施工比较强调围岩变形,因为岩体变形是应力性态变化的最直观反映,是隧道开挖时围岩动态、围岩条件、支护效果的综合体现,是在隧道全长进行的重要量测项目。此项目的量测结果可用以判断:周边围岩的稳定性;确定支护时间、推算位移速率、最终位移值、初期支护的妥当与否及衬砌、仰拱的灌注时间等.

初测观测断面应尽可能靠近开挖掌子面,距离不宜大于1.0m。应保证沿隧道轴线每类围岩至少有一个量测断面。一般情况下,洞口段和埋深小于两倍隧道宽度地段,间隔5~10m一个量测断面;其余地段可根据地质条件,按规范要求布设断面.对于地质条件好且收敛值稳定的隧道,可加大量测断面的间距;对于围岩较差,收敛值长期不稳定,开挖进度快或采用分部开挖法施工的隧道,可缩小量测断面的间距。

测点的布置要优先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