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期中试卷_第1页
语文期中试卷_第2页
语文期中试卷_第3页
语文期中试卷_第4页
语文期中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时量:12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28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

A.监(jidn)生网(jidn)或少不更(gOng)事涎(ydn)皮

B.吮(shtin)吸凫(fU)水馈借(zhui)不安炮(pdo)烙

C.形修(hdi)眼(讪)嚼孱头(cdn)新正(zheng)

D.朱拓(tub)撮(cud)合凫(血)水晌(xidng)午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安份耐劳沸反盈天藕断丝连张冠礼戴

B、故弄玄虚礼上往来国粹诡密

C残羹冷灸走头无路铜墙铁壁唾弃

D、百无聊赖冠冕堂皇畏急不前祭祀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组是:

(1)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

(2)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

(3)脸上______不堪,黄中带黑,而且—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

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A.缠绞伸展瘦弱消失B.纠缠伸展瘦削消失

C.缠绞舒展瘦削消尽D.缠绕舒展瘦弱消尽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A.煮熟之后,珍七孥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就可以称为“福礼”了。

B.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涉涉扬扬的,大家看了成什么样子?

C.我在这繁响的拥抱里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

空气二41项室了。

D.女人们到底有些耦断华浮。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们要防M欣样的交通事故再发生。

B、《绿色通道》这套系列丛书的读者对象主要是面向高一年级的老师和学生。

C、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杂乱的乡生意人的声音,心中有些薄薄的悲哀。

D、鲁四老爷是杀害祥林嫂的第一元凶。

6将下列四句话依次填在下面的横线匕顺序最恰当的•组是

在当今世界上,某些国家出于一己私利,把自己的价值标准和发展模式强加于别人,

以自己尺子衡量别人,稍有不同就视别人为异类,横加指责和干涉。这种君临天下,称

霸世界的做法0

①是不得人心的②是违反国际关系准则的

③是违背时代发展潮流的④是注定行不通的

A.③②④①B.②③①④C.②③④①D.②①③④

7人物语言体现着人物的个性特征,卜列人物的语言与性格特征依次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①“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②“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③“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

④“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要我再去看看他一一有什么看头啊!”

A.伶俐乖巧质朴憨厚老练谨慎忸怩羞涩

B.忸怩羞涩心直口快质朴憨厚伶俐乖巧

C.忸怩羞涩伶俐乖巧老练谨慎心直口快

D.老练谨慎忸怩羞涩心直口快质朴憨厚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12分,每小题3分)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堂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羹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丛画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__________o

②嗟乎!师道之不彳专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沅矣,犹且从师

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

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土大夫之族,

日师日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日:“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竭,今其智乃反不

能及,其可怪也欤!

③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郑子、美弘、师襄、老聃。郑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日: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

攻,如是而已。

④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

道,作《师说》以贻之。

8.下列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明:明智,贤明

B.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庙说》以脂之。贻:遗留,留下

C.圣人无箪师常:永恒的,固定不变的

D.位卑则是羞,官盛则近谀谀:阿谀,奉承

F列加点的词在句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古之学堂必有师

个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庆才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丛巾师之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川法相同的一项是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日师日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郑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家祭无忘告乃翁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开头明确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者必有师,接着阐述老师的职责,然后

论述从师的重要性,最后阐明择师的态度和标准。

B.第②段,作者运用三组对比,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的态度。尤其是

第三组对比,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

C.第③段仅用引用名言的论证方法就充分地阐明了师道、师生的关系。作者是用发展

的眼光来看待师道、师生的关系的。

D.第④段说明写作《师说》的缘起,此缘起实际上不过是作者发表议论的一个凭借,

作者的真正目的是批判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

(二)他占有,挑选。①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

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

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

的玄虚。②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刺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

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讲博物馆之外,

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他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

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甲)或(乙),或(丙)。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

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③没有拿来的,人不

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成为新文艺。

12、依次填人甲、乙、丙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A、存放使用毁灭B、使用毁灭存放

C、使用存放毁灭D、毁灭存放使用

13、选出对划线句①理解正确的一项

A、鱼翅吃起来和萝卜白菜的味道差不多,所以不能用来招待贵宾。

B、对待“鱼翅”,要像对待萝卡白菜一样,应该有利于“大众化”,不能只供少数人享用。

C、鱼翅和萝卜白菜的营养价值差不多,所以只能供“平民”享用,而不能供少数人享用。

D、鱼翅和萝卜白菜一样,都是菜,“平民”没有享用过,所以暂时不能用来招待贵宾。

14、选出对划线句②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烟枪和烟灯,虽然落后,但其形式是一种国粹,应该放进博物馆供后人借鉴继承。

B、烟枪和烟灯,只有形式和别国的烟具不同,但其内容很有价值,应该送一点进博物

馆,让后人借鉴继承。

C、烟枪和烟灯,只有形式和别国的烟具不同,所以顶多只能送一点进博物馆,作为一种旧

形式存放在那里。

D、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与别国的烟具不同,但的确是一种国粹,所以应该背着周游世界,

供世人借鉴继承。

15、选出对划线句③理解有误的一项

A、强调了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

B、强调了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C、强调了实行拿来主义对产生新人与创立新文艺的重要性。

D、强调了新人的产生对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

第一卷

二、默写与翻译:(4分)

16①韩愈在《师说》中提出择师的标准是:,,,。

②歌台暖响,,舞殿冷袖,o

③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④,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7翻译下面划线的句子。(6分)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日:”是非君子之道也。”①日:”请损之,月攘一鸡,

以待来年,然后一。”②如知其非义,斯速L矣,何待来年?”③

三、古诗鉴赏(4分)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梁园”又名“兔园”,是汉代梁孝王刘武所建的一处私家园林,其旧址据说在今

河南开封东南。梁孝王雅好文翰,广泛结交当时的文人名士,如司马相如、枚乘、邹阳等皆

为其座上宾客,许多人长期居住园内,乐而忘返,“梁园”因此而闻名。

18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写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

19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感慨?(2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1分)

昨晚上唱歌的,老船夫还以为是天保大老,日来便要翠翠守船,借故到城里去送药,探

探情形。在河街见到了大老,就一把拉住那小伙子,很快乐地说:

“大老,你这个人,又走车路又走马路,是怎样一个狡猾东西!”

但老船夫却作错了一件事情,把昨晚唱歌人“张冠李戴”了。这两弟兄昨晚上同时到碧

溪蛆去,为了作哥哥的走车路占了先,无论如何也不肯先开腔唱歌,一定得让那弟弟先唱。

弟弟一开口,哥哥却因为明知不是敌手,更不能开口了。翠翠同她祖父晚上听到的歌声,便

全是那个傩送二老所唱的。大老伴弟弟回家时,就决定了同茶胴地方离开,驾家中那只新油

船下驶,好忘却了上面的一切。这时正想下河去看新船装货。老船夫见他神情冷冷的.不明

白他的意思,就用眉眼做了一个可笑的记号,表示他明白大老的冷淡处是装成的,表示他有

好消息可以奉告。他拍了大老一下,翘起一个大拇指,轻轻地说:

“你唱得很好,别人在梦里听着你那个歌,为那个歌带得很远,走了不少的路!你是第

一号,是我们地方唱歌的第一号」

大老望着弄渡船的老船夫涎皮的老脸,轻轻地说:

“算了吧,你把宝贝孙女儿送给了会唱歌的竹雀吧。”

这句话使老船夫完全弄不明白他的意思。大老从一个吊脚楼甬道走下河去了,老船夫也

跟着下去。到了河边,见那只新船正在装货,许多油篓子搁在河岸边,一个水手正用茅草扎

成长束,备作船舷上挡浪用的茅把。还有人坐在河边石头上,用脂油擦抹桨板。老船夫问那

个水手,这船什么日子下行,谁押船。那水手把手指着大老。老船夫搓着手说:

“大老,听我说句正经话,你那件事走车路,不对;走马路,你有份的!”

那大老把手指着窗口说:“伯伯,你看那边,你要竹雀做孙女婿,竹雀在那里啊!”

老船夫抬头望见二老,正在窗口整理一个鱼网。

回碧溪蛆到渡船上时,翠翠问:

“爷爷,你同谁吵了架,脸色那样难看!”

祖父莞尔而笑。他到城里的事情,不告给翠翠一个字。

20.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张冠李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走车路又走马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这段文字主要记叙了一个什么过程?(3分)

22.祖父的脸色为什么会“那样难看”?后来当翠翠问起,他为什么莞尔而笑?(2分)

23.天保所说的“会唱歌的竹雀”是什么含义?(2分)

24.仔细研读文中划线的句子,你认为天宝的冷淡是“装成的”吗?为什么?(2分)

五、语言运用

2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对其中画线部分进行修改。(2分)

沿江两岸,①危崖耸峙,满布奇石,②苍翠的林木,山花吐香③泉流瀑匕,清风送爽。雄

奇险绝中透出清丽妩媚。

画线部分的两个短语应修改为,,才能使短语格式协调一致,

匀整对称。

26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3分)

2005年4月7日,春光明媚,长沙市二十六中高一年级共300多名师生来到长沙“世

界之窗”主题公园开展“红色之旅”春游活动,在这里,他们接受了一次生动的革命传统教

育。首先,公园内正在进行的“小脚板,新长征”主题活动引起了很多同学的兴趣,大家纷

纷在2500米环行主干道上留下自己的脚印,道旁竖立的一块块文字标志牌,使同学们对红

军25000里长征的历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随后,各班同学分头游览了公园内的自然和人文

景点,还享受了漂流河、过山车、超级LTO等游乐活动带来的惊险与快乐;年级组组织的以

模拟雪山草地中背战友、抬伤员为主要内容的迎面接力比赛,将本次“红色之旅”春游活动

推向了高潮。

这次活动使同学们感受到大自然的鸟语花香,享受了游玩的刺激与快乐,更受到了深刻

的革命传教育。有同学说,“世界之窗”来过多次,但这次与同学游玩是最尽兴、最开心的。

本次活动中,我校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的综合素质,受到了接待方的充分肯定。

六、作文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老人与海》文学讨论课上,学生们各抒己见。有人赞美老人敢于去深海捕大鱼,这

是他不愿向时尚和世俗妥协,坚持自己梦想和追求的体现,他的人生美在平凡而又伟大的选

择;有人赞美老人在海上用自己的心血和生命同有形的鲨鱼和无形的孤寂搏斗,这体现了老

人的坚韧与顽强,他的人生美在抗争、拼搏的过程;有人赞美老人拖回了鱼骨,这其实是一

种伟大的胜利,它剔去了一切伪装和虚伪,他的人生美在能坦然面对平凡而真实的结局;有

人赞美老人在睡梦中又梦见了非洲雄狮,这暗示了他的追求与渴望,他的人生美在还有梦想。

的确,人生的每个阶段,乃至每一步都是美的,选择可能是伟大而又平凡的,过程可能

是孤寂而又痛苦的,结局可能是朴素而又平凡的,梦想可能最终一无所获但它却能擎起你心

中的一片蓝天。它们共同谱写了人生壮丽的诗篇。

请以“人生之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就上述材料中某一个人的观点或多个人的观点进行

写作。

注意:①这个话题的范围是宽泛的,只要与学生的观点引发的思想感受有关,都符合要

求。

②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发表议论,抒发情感,展开想象,等等。

③文章要有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思考。

④题目自拟。

⑤不少于800字。

答案

123456789101112131415

BDCBABABDACCBCC

18三四句用了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衬托得梁园的景色更加萧条,诗人的吊古之情也

愈见伤痛了。

19这首诗抒发了物是人非,盛衰无常的感慨。(意思对即可得2分)

21.老船夫向天保打探其态度。22.因为老船夫知道那夜唱歌的不是眼前这个托媒说亲的天

保,而是他的弟弟,团总女儿愿意用碾坊做嫁妆出嫁的傩送。后来的笑,是为了消解翠翠的

疑虑,同时也是对傩送寄予了一定的希望。23.意思是说,傩送比自己会唱歌,唱得很好。

天保很反感老船夫用唱歌来为翠翠选史夫的方法,而自己唱歌比不过弟弟,为了亲情,忍痛

想成全弟弟,决定远走,所以有点恼火。老船夫误解了天保的意思,以为他是开玩笑。24.不

是装成的。因为天保喜欢翠翠,而自己不能真正跟翠翠在一起,是因为翠翠喜欢上了傩送,

同时自己也在唱歌中输给了弟弟,失去了竞争翠翠的机会,只好远走他乡。这一切,都跟老

船夫拒绝了他的求婚请求相关,所以见到老船夫,脸色冷淡。

25奇石满布林木苍翠

2626中高一师生世界之窗红色之旅

长沙市廿六中高一语文期中考试答卷

姓名总分

题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BDCBABABDACABCD

16①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____________________

26

16.参考答案:

1,选出下列词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袅娜nimonil幽僻y6upi脑髓n^oshui蓊蓊郁郁wengwengyiiyii

B,羞涩xiuse倩影qianylng譬如pini冠冕堂皇guanmiantanghuang

C,摩登m6dCng肤浅hUqi^n自诩zixU繁芜丛杂fGnwilc6ngzG

D,诽谤隹ibAng诅咒zOzhbu吝啬linsG曲曲折折qiiqSzh6zh6

2,选出下列成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A,颇不宁静(颇:很)礼尚往来(尚:重视)残羹冷炙(炙:烤熟的肉)

B,豁然开朗(豁然:开阔或通达)浅尝辄止(辄:就)永垂不朽(朽:腐朽,磨灭)

C,卧薪尝胆(薪:柴草)门庭若市(市:城市)祸起萧墙(萧墙:照壁)

D,分崩离析(崩:分裂)民不聊生(聊:依靠)无精打采(采:精神,神色)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1)最近,日本政府通过由日本右翼学者炮制的教科书,激起了包括中国在内的

亚洲各国人民的强烈愤慨。

(2)勤奋学习,勇于,不断创造,是21世纪对年轻人的要求。

(3)床上被子,地拖到潮湿的地上,两张椅子上乱堆着一些脏衣服和杂物。

A,审定置疑杂乱B,审订质疑杂乱C,审定质疑胡乱D,审订置疑胡乱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某市原副市长许运鸿家教不严,其妻儿收受贿赂80多万元。有人认为,许运鸿虽有不可

推卸的责任,但因为他事先不知,所以罪不容诛。

B.在很短的时间内,张明老师就发表了几篇颇有影响的论文,令人侧目而视。

C.法国大昆虫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富有诗意的笔触给人们描绘了

•个绚丽多姿、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

D.五一期间,通往中华恐龙园的新区大道上人流如潮,接踵而至,形成一道假日旅游的亮

丽风景线。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使我们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增长了才干。

B.这些产品不仅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同时也促使了消费结构的改变。

C.九月的北京,是菊花盛开的季节。

D.“小品”这种表演艺术形式,每届春节晚会都忘不了让观众抹几把感动的泪水。

6,选出不含通假字的一项()

A,祭祀必祝之,祝日:“必勿使反”。B,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也。

C,失此利也,虽悔之,亦无及已。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7,选出和例句不相同的一项()

例句:夫晋,何厌之有?

A,唯君图之。B,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C,无乃尔是过与?D,惟利是图。

8,下列句子中是复句的一项()

A,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

B,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C,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的了。

D,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阅读下面这首诗,解答9—10题。

ill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9,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

A,“寒山”意思是说山上寒冷,与“水瘦山寒”一词中“山寒”同义

B,“白云生处”句中的“生”与“海上生明月”的性”有异曲同工之妙。

C,“停车坐爱枫林晚”句中的“坐”字意思是“因为”。

D,“霜叶”就是秋天经霜的枫叶,“霜叶”也称“红叶”。

10,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

A,一二两句叙事,三四两句叙事。

B,一二两句写景,三四两句写景。

C,一二两句叙事,三四两句抒情。

D,一二两句写景,三四两句抒情。

(第二卷阅读能力40分)

二,课内语段阅读(卷题2分)

(-)现代文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

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

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

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

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

名曲。

11.写景是讲究顺序的,这一段景物描写的顺序是()

A,从空间角度,由上而下再上

B,用定点观景方法,由下而上再下

C,从美术写生角度,先写光后写影.

D,无顺序可言

12,朱自清善于运用叠词,本语段中一共运用了四处。下列对叠词解释有误的是()

A,“静静地”形容月光照在叶子和花上没有声音

B,“薄博的”形容青雾厚度不大

C,“淡淡的”形容云的色彩不浓

D,“峭楞楞”形容落下参差斑驳的黑影的高处丛生的灌木

13,与例句修辞格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被子晒一晒,有太阳的味道。

C,风来花底鸟声香。

D,天安门前摆满了鲜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

14,“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一句中“酣眠”、“小睡”分别是指()

A,熟睡和打个吨儿

B,夜里自由自在地观赏荷塘和白天心不在焉地瞥见荷塘

C,朗照的荷塘景色和天上有淡淡的云的朦胧的荷塘景色

D,妻子在家睡觉和我在深夜观赏荷塘月色

15,这一段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是()

A,淡淡的哀愁

B,淡淡的喜悦

C,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

D,由于观赏月下荷塘而暂时忘却哀愁的淡淡的喜悦

(-)文言文(形式为选择题)

(1)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城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

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6,与“朝见威王”的“见”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冉有、季路见于孔子B,夜缱而出见秦伯

C,曹刿请见D,故愿望见太后

17,古今意义和用法同例句所列词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今齐地方千里”中的“地方”

A,“行李之往来”中的“行李”B,“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中的“丈夫”

C,“摩厉之于义”中的"摩厉”D,"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中的“爪牙”

(2)冉有日:“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日:“求!周任有言日:’陈力就列,不

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先出于柳,龟玉毁于楼中,

是谁之过与?”

18,孔子直呼冉有其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省减姓名中的“姓”,表示老师对学生的亲昵

B,显示老师对学生的地位、身份和资格

C,表示对冉有的不满和气愤

D,省减一个字,是为了语言的简洁

19,“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其中"相''的意思是“辅助盲人走路的人”,这

句话是个比喻。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相''和"盲人”分别比喻谁()

A,“孔子”——“冉有、季路”B,“孔子”——"季氏”

C,“冉有、季路”——“季氏”D,“季氏”——“冉有、季路”

20,“虎兄出于柳,龟玉毁于梗中”也是个比喻,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请分别指出“虎兄”和“龟

玉''比喻的对象()

A,“冉有、季路”——“季氏”B,“季氏”——“颛臾”

C,“冉有”——“季路”D,“鲁国”——“季氏”

三,课外短文阅读(20分)

(-)文言文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

间窥之。稍出近之,殷殷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

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日:“技止

此耳!”因跳踉大喊,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

悲夫!

选自柳宗元《三戒》

注解:

(1)黔(qian):今贵州一带。

(2)好事者:喜欢多事的人。

(3)庞然:高大的样子。

(4)殷殷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5)向:从前。

(6)卒:终于。

21,卜列带序号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1)骇:害怕(2)遁逃跑(3)狎:戏弄(4)踉:跳跃

B,(1)骇:生气(2)遁矛盾(3)狎:依靠(4)踉:急噪

C,(1)骇:害怕(2)遁逃跑(3)狎:依靠(4)踉:跳跃

D,(1)骇:生气(2)遁矛盾(3)狎:戏弄(4)踉:急噪

22,翻译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例句: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A,稍微接近,进一步戏弄(它),碰它,挫它,撞它,冒犯它,驴子非常生气,用蹄来踢。

B,渐渐接近(它),渐渐戏弄(它),碰它,挫它,撞它,冒犯它,驴子忍受不了,非常生

气,用蹄来踢。

C,稍微接近,进一步戏弄(它),冒犯它,挫它,撞它,碰它,驴子承受不了,非常生气,

用蹄来踢。

D,渐渐接近(它),渐渐戏弄(它),冒犯它,挫它,撞它,碰它,驴子非常生气,用蹄来

踢。

23,下列对短文主题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通过写一头形庞声宏,外强中干的驴子,终于被老虎识破、吃掉的故事,讽刺了当

时统治阶级里那些声势炮赫,而实无能的人物。

B,这篇寓言故事短小精悍,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写了驴和虎这两个敌对的艺术形象。

C,写驴的外强中干,是从“形”、"声”、“技”三方面着笔,突出了黔驴的虚弱本质。

D,写虎则着重表现它对驴的逐步观察了解的细致过程,烘托出驴的技穷。

(三)现代文

(1)中国古代传记文学的成熟,应该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

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历史著作,同时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文学著作。

从历史的角度讲,《史记》开拓了我国古代2000多年的以人物为中心的历朝“正史”的先河;

从文学的角度讲,《史记》第一次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向人们展现了栩栩如生的人物

画廊。

(2)《史记》之所以能在历史与文学两方面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这一方面固然取决于司马

迁个人的天才与特殊的人生经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先秦时期已经产生了相当卓越的文学著

作,这些著作对司马迁的历史观、文学观、审美观的形成及具体的艺术操作,起了非常重要

的作用。《左传》《国语》《国策》的许多章节,其叙事写人的方法,其描述用语以及其认为

辞令的巧妙,都已经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所不同的就在于他们还都不是以人物为中心,它

们的写人仍然是为了叙事。先秦也曾有过名称上类似于传记的著作。如《晏子春秋》,可惜

它的目的仍不是写人,而像是一本逸闻趣事的资料汇编,完全没有剪裁。因此,真正以人物

为中心的传记文学的创始人,只能归于司马迁了。

(3)《史记》作为第一部传记文学的确立,是具有世界意义的。过去欧洲人称古希纳的普鲁

塔克为“世界传记之王他著有《列传》50篇,这是欧洲传记文学的开端。通过比较可以发

现,司马迁的《史记》要比普鲁塔克的《列传》早产生近两个世纪。

(4)从《史记》出现的西汉时期开始,到清朝被推翻到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中国产生

了浩如烟海的传记与传记文学。在历朝正史中,被后人称之为“传记文学''的首先是《史记》,

其次是《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和《新五代史》的若干篇章,其他“正史”在中国文学史

上一般很少被人提及。《史记》是历史性与文学性高度结合的完美之作,这种完美结合在史

学和文学史上都既是空前的,也是绝后的。班固是司马迁的杰出继承者,也是古史传统的改

造者。从班固开始,他在有意识地把“历史”“文学”分开。从今天的观点看来,作为“史学''的

品格,《汉书》无疑是更完美、更系统、更周密了,但从文学的角度讲,《汉书》则无疑是在

大踏步地倒退。《汉书》毕竟因袭了《史记》的旧有成果,因此,《汉书》作为一部“正史”,

其文学性在我国古代散文中也是屈指可数的佼佼者。

(5)从传记发展的历史看,两汉是我国古代“史记”文学最辉煌的时期,这时其他形式的传记

文学还大都没有出现或没有大量发展起来。从魏晋开始,随着“史传”文学的逐渐衰落,其他

各种形式的传记作品则日益兴盛起来了。应该说明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衰落”,并不是指

《三国志》《后汉书》等这些著作的“历史”价值与“文学”水平与它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4,上文中提到的作品几乎都是史书,同时也是历史散文。请指出哪些是我国先秦历史散文:

我国先秦历史散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上文中提到的作品几乎都是史书,请指出哪些属于“正史”(即"二十四史”):

属于“正史”(即"二十四史”)的纪传体散文有:

26,作者认为《史记》标志着中国古代传记文学的成熟,这是因为:(不超过35个字)

27,第二段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