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09 碳和碳的氧化物-2022年中考化学分专题训练(第02期)含答案_第1页
专题 09 碳和碳的氧化物-2022年中考化学分专题训练(第02期)含答案_第2页
专题 09 碳和碳的氧化物-2022年中考化学分专题训练(第02期)含答案_第3页
专题 09 碳和碳的氧化物-2022年中考化学分专题训练(第02期)含答案_第4页
专题 09 碳和碳的氧化物-2022年中考化学分专题训练(第02期)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中考化学分专题训练(第02期)专题09碳和碳的氧化物

l.(重庆市A)“中国高铁,世界第一“,高铁列车车体材料使用了含镌不锈钢,工业上火法炼织的原理是:

C+2Ni0三2Ni+C02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中NiO发生还原反应

B.气体产物中可能有CO

c.该不锈钢中还含有铁和碳

D.该不锈钢合金的硬度小千纯铁

2.(辽宁本溪)下列关于金刚石与石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能导电B.都是熙色固体

c.硬度都很小D.都由碳元素组成

3.(辽宁营口)不吸烟是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香烟烟气中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

A.水蒸气B.CO

C.CH4D.CO2

4.(黑龙江牡丹江)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千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比较,完全正确的是()

A.组成:CO2、co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性质:CO2、co都有可燃性

C.用途: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千人工降雨

D.危害:CO2会导致酸雨;co会引起中毒

5.(贵州遵义)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Fe203转化为铁的具体过程是:

Fe203~Fe304~-c~FeO~Fe。已知铁的氧化物除Fe203外,其余均为

熙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o尔化铁

A.装置中湔斗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B.通过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氧化铁是否完全转化为铁

c.该实验中所有的化学反应里,氧元素的化合价均未改变

D.当硬质玻璃管内固体中铁元素的质揽分数为74%时,固体成分是Fe3Q4和FeO

6.(辽宁葫芦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很强,会导致人缺氧窒息死亡

B.甲酸能与蛋白质发生反应,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c.含有黄曲霉素的霉变大米,可以消洗后煮熟食用

D.老年人适当补钙,可以预防骨质疏松

7.(海南省卷)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墨"的主要成分是()

A.碳B.硅

c.磷D.嫔

8.(河南省卷)如图为co还原Fe203的微型装置图,则A处V型管内的固体粉末由色逐渐变黑;B

处V型管内的溶液变浑浊,化学方程式为;将尾气点燃,化学方程式为

co压03

-气七一心尸一尾气

f澄清石灰水

加热

9.(河北省卷)年世界环境日中国宣传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

A.垃圾分类投放B.野炊明火烧烤

c.控制汽车鸣笛D.坚持绿色出行

10.(宁夏省卷)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如图是几种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

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包也6为另孜化,委恀抖森爷烦位印线(()芍名公切弘,垃(#优扆侈抖.免除大家另孜恀抖的森爷!!

海量初高中同步讲义、习题、课件,中高考一轮、二轮专题复习讲义、习题、课件、中高考历年真赶、模拟题、初高中竞赛.....

方式一:尹胧洼扫丙面卫卸诮接遴入我D年江持酌买方式二:QQ扫下面QQ卫雇码,添加我们工作QQ,可次QQ-莉瑕系购买。

lb

00375956995

路华教育

耆零诊扫一扫二维码,加我OQ吧.

手机淘宝扫一扫

.QQ

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构成物质的微粒的质显和体积都很小,总在不停地运动

C.氢气、氧气、石墨、金刚石都是单质,水、氢氧化钠、氯化氢、氯化钠都是化合物

D.化学变化前后,构成物质的微粒种类不变,只是微粒重新结合,因而,物质的种类和质她都不发生改

.ll.(黑龙江牡丹江)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填写下列空白:

(1)多步行,骑单车出行,能有效减少CO2、S02、co等气体的排放,这些气体中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是

,会造成酸雨的是

(2)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___色火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混有一定量空

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进行

(3)奥司他韦(化学式为:C16H2s凡04)是一种治疗流行性感冒的药物,它的一个分子中共含有个

原子,其中氢、氧元素的个数比为。

(4)某些工厂用稀硫酸清洗铁制品表面的铁锈(主要成分氧化铁):(填写化学方程式),溶液由无色变

为色。

(5)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要预先在集气瓶中装少最或铺一层细砂,是为了.

12.(河南省卷)化学与人类社会生活密不可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I)我们倡导“低碳“生活,“低碳“是指哪种物质的较低量排放

(2)铝的化学性质活泼,为什么铝制品却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l3.(山东德州)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利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装置图。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一氧化碳

---+=IL

A.实验时可观察到玻璃管中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B.反应后玻璃管中固体物质的质量较反应前增加

c.试管中澄消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D.为了防止污染空气,该实验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14.(山东德州)CO2是如何被发现的?化学家又是如何研究它的性质?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

(1)17世纪初,比利时化学家海尔蒙特研究发现,木炭燃烧后,有灰焊还有不可见的气体产生,烛火在该气

体中会熄灭。另外他还在地窖、洞穴等地发现过这种气体。"烛火在该气体中会熄灭”和出现在“地窖、洞穴

等地说明这种气体具有的性质。

(2)1755年,英格兰化学家布莱克做了如下实验:缎烧白坚(石灰石),将缎烧生成的固体与水反应,反应后

的物质与缎烧生成的气体又结合成白翌。他将这种固定在白坒中的气体叫作“固定气体”。实验@中所发生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1766年,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实验测得:一定温度下,1体积水能溶解比1体积稍多的"固定气体”。1774

年,德国化学家伯格曼将石蕊溶液滴到溶有CO2的水中,石蕊溶液由紫色变成微红色。当时已经发现石蕊

溶液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卡文迪许和伯格曼两位化学家的实验说明CO2不仅能溶千水,还可与水反应。CO2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5.(四川巴中)根据家庭小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I)厨房中白醋和料酒的标签已模糊不清,不通过品尝,可以用的方法就能快速区分开来。

(2)如图所示,玻璃杯底固定一支燃着的蜡烛,在蜡烛周围放一些物质,再沿玻瑚杯内壁倒入白醋可以使燃

浩的蜡烛熄灭(白醋未淹没蜡烛),则这种物质可能是(选填序号)。

</4

,

@碎鸡蛋壳@纯碱@白糖@食盐

16.(四川巴中)如图所示进行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氧化铜

co-

甲乙丙

(I)甲处的实验现象为,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乙装置的作用是防止液体倒吸,丙装置的作用是,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17.(山东临沂)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装置来制取气体。

a石丿

BC

A

(I)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

(2)实验室里用装置B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若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应从_~(填“a”或“b”)端进入。

18.(青海省卷)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让\星飞亏ABcDEF

(1)写出标号O仪器的名称。

(2)写出实验室用高猛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可选择装置(埴序号)作为气体发生

装置,但在该装置中还需要补充的是

(3)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收集气体应选用装置

(填序号);若将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装置F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

19.(重庆市A)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干燥的紫色

石蕊试纸

©

@@@

(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

(3)@中,若X为澄消石灰水,则@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若X是水,@中能

观察到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若@中紫色石蕊试纸没有变红,则X可能是(填序号)。

A.NaOH溶液B.CaCh溶液

c.浓硫酸D.稀盐酸

专题09碳和碳的氧化物

l.(重庆市A)“中国高铁,世界第一“,高铁列车车体材料使用了含镌不锈钢,工业上火法炼织的原理是:

C+2Ni0三2Ni+C02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中NiO发生还原反应

B.气体产物中可能有CO

c.该不锈钢中还含有铁和碳

D.该不锈钢合金的硬度小千纯铁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反应物沁0中银元素化合价为+2,生成物Ni锦元素化合价为O,故反应中N心发生还原反应,

选项A正确;B、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可生成一氧化碳,且C和NiO也可能直接生成一氧化碳,故

气体产物中可能有CO,选项B正确;C、钢都是铁碳合金,一定含有铁和碳,因此该不锈钢中除了含有铢

外还含有铁和碳,选项C正确;D、因为合金硬度比纯金屈硬度大,所以该不锈钢合金硬度大千纯铁,选项

D错误。故选D。

2.(辽宁本溪)下列关于金刚石与石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能导电B.都是黑色固体

C.硬度都很小D.都由碳元素组成

【答案】D

【解析】A、金刚石不能导电,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不符合题意;B、石墨是灰黑色固体,金刚石是无

色透明的固体,不符合题意;C、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石墨是自然界中最软的物质之一,不符

合题意;D、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符合题意。故选D。

3.(辽宁营口)不吸烟是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香烟烟气中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

A.水蒸气B.CO

C.CH4D.CO2

【答案】B

【解析】香烟的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能够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且阻止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而水蒸

气、CH4、CO2均不与血红蛋白结合,故选B。

4.(黑龙江牡丹江)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千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比较,完全正确的是()

A.组成:CO2、co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性质:CO2、co都有可燃性

c.用途: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于人工降雨

D.危害:CO2会导致酸雨;co会引起中毒

【答案】A

【解析】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A正确;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一氧化

碳具有可燃性,B错误;C、二氧化碳的固体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可用作气体燃料、

冶炼金属的还原剂等,但不能用千人工降雨,C错误;D、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导致酸雨的是二氧

化硫,D错误;故选A。

5.(贵州遵义)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Fe203转化为铁的具体过程是:

400'C~500"C600.C..{i80"C.r,_r..700'C-800它

Fe203➔Fe304)FeO)Fe。已知铁的氧化物除Fe203外,其余均为

黑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o尔化铁

A.装嚣中漏斗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B.通过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氧化铁是否完全转化为铁

C.该实验中所有的化学反应里,氧元素的化合价均未改变

D.当硬质玻璃管内固体中铁元素的质址分数为74%时,固体成分是Fe304和FeO

【答案】D

【解析】A、一氧化碳有毒,倒置漏斗的作用是点燃过量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故选项错误;B、随

着反应的进行现象为:玻璃管中的粉末由红色逐渐变为黑色,通过实验现象不可以判断氧化铁是否完全转

化为铁,因为铁和匹氧化三铁和氧化亚铁均为黑色固体,故选项错误;C、该实验中所有的化学反应里,最

后一步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其中氧气为单质,化合价为0价,生成物二氧化碳中氧元素

化合价为-2价,化合价发生变化,故选项错误;D、Fe203、Fe304和FeO中铁元素的质最分数依次为

56x256x356

x100%=70%、X100%~72.4%、x100%~77.8%。随着反应的进

56x2+16x356x3+16x456+16

行,可知氧化铁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铁的质董分数变高,当全部是四氧化三铁时变为72.4%,当四氧化

三铁反应生成氧化亚铁时,铁的质量分数变高,当全部是氧化亚铁时变为77.8%。当硬质玻璃管内固体中

铁元素的质擞分数为74%时,可知处在72.4%和77.8%之间,所以此时固体成分是Fe304和FeO,故选

项正确。故选D。

6.(辽宁葫芦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很强,会导致人缺氧窒息死亡

B.甲酸能与蛋白质发生反应,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C.含有黄曲需素的霸变大米,可以清洗后煮熟食用

D.老年人适当补钙,可以预防骨质疏松

【答案】C

【解析】A、氧气和一氧化碳都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较强,更多的血红蛋臼

与一氧化碳结合,又因为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分离极慢,而血红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就使氧失去

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而不能被血液运输到组织细胞,造成组织细胞缺氧,故A正确;B、甲酪能与蛋

白质发生反应,有剧毒且能致癌,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故B正确;C、将变大米含有黄曲霜素,长期食

用可能会引发癌症,对人体的危害极大,清洗后煮熟不能除去黄曲霉素,故C错误;D、钙主要存在千骨骼

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侚倭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故适

散补钙,预防骨质疏松,故D正确。故选C。

7.(海南省卷)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墨”的主要成分是()

A.碳B.硅

c.磷D.慎

【答案】A

【解析】古代的墨是由砚台加水研磨而成,而砚台是石墨矿雕刻而成,故主要成分是碳,故选A。

8.(河南省卷)如图为co还原Fe203的微型装置图,则A处V型管内的固体粉末由色逐渐变黑;B

处V型管内的溶液变浑浊,化学方程式为;将尾气点燃,化学方程式为

coFe.203

-=`广六;尸-尾气

f5登清石灰水

加热

占燃

【答案】红棕;Ca(OH)2+C02=CaC03L-l-+H20;2C0+02尘~2C02

【解析】A处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氧化铁是红棕色的,铁粉是黑色

的,故装置玻璃管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红色粉末变黑;B处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CO2=CaCO凸+H20;尾气处理是一氧化碳的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是2C0+02巠墨2C02o

9.(河北省卷)年世界环境日中国宜传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

A.垃圾分类投放B.野炊明火烧烤

c.控制汽车鸣笛D.坚持绿色出行

【答案】B

【解析】A、垃圾分类投放,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B、野炊明火

烧烤,会增加污染物的排放,造成空气污染,符合题意;C、控制汽车鸣笛,可以减少噪音污染,不符合题

意;D、坚持绿色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故选B。

IO.(宁夏省卷)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如图是几种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

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归

-}包_皂0

乒-OO三f言

'==-丿==-

*爹氢气+旱·一1嘈9

(比0)(fu)(02)

水分子分解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

三~:三三

石罣金刚石

右罣在—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右

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构成物质的微粒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总在不停地运动

c.氢气、氧气、石墨、金刚石都是单质,水、氢氧化钠、氯化氢、氯化钠都是化合物

D.化学变化前后,构成物质的微粒种类不变,只是微粒重新结合,因而,物质的种类和质蛊都不发生改

【答案】D

【解析】A、水由水分子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石墨是由碳原子构成,所以分子、原子、离

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选项正确;B、构成物质的微粒的质噩和体积都很小,总在不停地运动,选项正

确;C、氢气、氧气、石墨、金刚石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水、氢氧化钠、氯化氢、氯

化钠都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选项正确;D、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只是原

子重新结合,但是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因而,物质的种类改变,物质的总质址不发生改变,选项错误。

故选D。

II.(黑龙江牡丹江)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填写下列空白:

(1)多步行,骑单车出行,能有效减少CO2、S02、co等气体的排放,这些气体中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是

,会造成酸雨的是

(2)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色火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混有一定量空

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进行

(3)奥司他韦(化学式为:C16H2&凡04)是一种治疗流行性感冒的药物,它的一个分子中共含有个

原子,其中氢、氧元素的个数比为

(4)某些工厂用稀硫酸消洗铁制品表面的铁锈(主要成分氧化铁):(填写化学方程式),溶液由无色变

为色。

(5)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要预先在集气瓶中装少量或铺一层细砂,是为了.

点燃

【答案】(l)C02:S02:(2)淡蓝;2H2+02一2H20:验纯;(3)50:7:I:(4)

Fe203+3H2S04=Fe2(S04)3+3H20;黄;(5)水;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使集气瓶底炸裂

【解析】氢气在氧气中点燃生成水,铁丝在氧气中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稀硫酸和氧化铁生成硫酸铁和水。

(I)多步行,骑单车出行,能有效减少CO2、S02、co等气体的排放,这些气体中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是CO2,

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随雨水降落使雨水显酸性,故会造成酸雨的是S020(2)氢气在氧气中点燃

点燃

生成水,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02一2H20。混有一定

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进行验纯。(3)奥司他韦(化学式为:

C16H28沁04)是一种治疗流行性感冒的药物,它的一个分子中共含有16+28+2+4=50个原子,其中氢、氧

元素的个数比为28:4=7:1。(4)某些工厂用稀硫酸清洗铁制品表面的铁锈(主要成分氧化铁):反应是稀硫

酸和氧化铁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03+3H2S04=Fe2(S04)3+3H20,硫酸铁溶液显黄

色,故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5)铁丝在氧气中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放出大量热,生成四氧化三铁,在做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要预先在集气瓶中装少痲水或铺一层细砂,是为了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使集

气瓶底炸裂。

l2.(河南省卷)化学与人类社会生活密不可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

(1)我们倡导“低碳“生活,“低碳“是指哪种物质的较低址排放·

(2)铝的化学性质活泼,为什么铝制品却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答案】(1)二氧化碳;(2)铝与氧气在常温下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解析】(1)“低碳“是指较低二氧化碳排放,二氧化碳气体排放过址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等环境问题。

(2)铝的化学性质活泼,在常温下,铝就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了反应的

进一步进行。

13.(山东德州)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利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装置图。关千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一氧化碳

—=IL

A.实验时可观察到玻璃管中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B.反应后玻璃管中固体物质的质量较反应前增加

c.试管中澄淌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D.为了防止污染空气,该实验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答案】B

【解析】A、一氧化碳还原红棕色氧化铁生成黑色铁和二氧化碳,实验时可观察到玻璃管中红棕色粉末逐渐

变黑,正确。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固体由氧化铁失去氧元素被还原为铁,反应后玻

璃管中固体物质的质量较反应前减少,故B错。C、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变浑浊,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正确D、一氧化碳有毒,为了防止污染空气,该实验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正确。故B。

l4.(山东德州)CO2是如何被发现的?化学家又是如何研究它的性质?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

(!)!7世纪初,比利时化学家海尔蒙特研究发现,木炭燃烧后,有灰焊还有不可见的气体产生,烛火在该气

体中会熄灭。另外他还在地窖、洞穴等地发现过这种气体。"烛火在该气体中会熄灭”和出现在“地窖、洞穴

等地”说明这种气体具有的性质。

(2)1755年,英格兰化学家布莱克做了如下实验:缎烧白垄(石灰石),将缎烧生成的固体与水反应,反应后

的物质与锻烧生成的气体又结合成白型。他将这种固定在白坒中的气体叫作“固定气体”。实验@中所发生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1766年,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实验测得:一定温度下,I体积水能溶解比1体积稍多的"固定气体”。1774

年,德国化学家伯格曼将石蕊溶液滴到溶有CO2的水中,石蕊溶液由紫色变成微红色。当时已经发现石蕊

溶液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卡文迪许和伯格曼两位化学家的实验说明CO2不仅能溶千水,还可与水反应。CO2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2)Ca0+H心=Ca(OH)z;CO2+Ca(OH)2=CaCO斗+H心

(3)C02+H20=H2C03

【解析】(I)烛火在该气体中会熄灭,说明该气体不支持燃烧,该气体长出现在地窖、洞穴等地,说明该气

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易沉到低洼处,故填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2)由图可知,实验@中所发

生的反应是碳酸钙分解生成的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CaO+H心=Ca(OH)2:由图可知,实验@中所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在溶液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

到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a(OH)2+C02=CaCO斗+比0。(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O叶庄O=H2C030

15.(四川巴中)根据家庭小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J)厨房中白醋和料酒的标签己模糊不清,不通过品尝,可以用的方法就能快速区分开来。

(2)如图所示,玻璃杯底固定一支燃着的蜡烛,在蜡烛周围放一些物质,再沿玻璃杯内壁倒入臼醋可以使燃

着的蜡烛熄灭(白醋未淹没蜡烛),则这种物质可能是(选填序号)。

Ii;

--_臼醋_

@碎鸡蛋壳@纯碱@白糖@食盐

【答案】(1)闻气味:(2)@@

【解析】(1)厨房中白醋和料酒的标签已模糊不消,不通过品尝,可以用闻气味的方法就能快速区分开来,

因白醋和料酒都是易挥发的物质,都有特定气味;(2)玻璃杯底固定一支燃着的蜡烛,在蜡烛周围放一些物

质,再沿玻璃杯内壁倒入白醋可以使燃着的蜡烛熄灭(臼醋未淹没蜡烛),说明产生二氧化碳气体;O碎鸡蛋

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醋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纯碱主要成分是碳酸钠,能和醋酸反应生成二氧

化碳;@白糖和醋酸不反应;@食盐和醋酸不反应;则这种物质可能是CD@。故选@@。

16.(四川巴中)如图所示进行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氧化铜

co-

甲乙丙

(I)甲处的实验现象为,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乙装置的作用是防止液体倒吸,丙装置的作用是,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A

【答案】(1)固体由熙色变成红色CO+CuO=Cu+C02;(2)吸收二氧化碳,收集一氧化碳;

2Na0H+C02=Na2C03+H20

【解析】(I)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甲处的实验现象为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发

A

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Cuo=Cu+C02:(2)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水,一氧化碳和氢氧化

钠溶液不反应,随一氧化碳的增多,液体被压入烧杯内,而一氧化碳收栠在丙中,丙装置的作用是吸收二

氧化碳,收媒一氧化碳,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0H+C02=Na2CO汁比0。

17.(山东临沂)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装置来制取气体。

ab

ABC

(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

(2)实验室里用装置B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若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应从(填“a”或“b”)端进入。

【答案】(l)A;(2)2比02~产皿o+o中(3)a

【解析】(I)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是氯酸钾和二氧化猛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需要加热,

为固体和固体加热发生装置,故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2)装置B的固液常温制取气体装置,实验室里用装

置B制取氧气,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猛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比02业凸皿o+o正(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常温不和空气中成分反应,若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

碳气体,从长管进,空气从短管排出,故气体应从a端进入。

18.(青海省卷)诮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让[AB:丁豆cDEF

(I)写出标号O仪器的名称。

(2)写出实验室用高猛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可选择装置(填序号)作为气体发生

装置,但在该装置中还需要补充的是

(3)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收集气体应选用装置

(填序号);若将收栠到的二氧化碳气体,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装置F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

A

【答案】(I)渠气瓶;(2)2KMn04=氐Mn04+Mn02+0汀;A;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3)CaCO计2HCl=CaCb+H心+CO汀;D;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密度比空气的大

【解析】

【详解】(1)标号O仪器的名称梊气瓶;(2)实验室用高猛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是高猛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

A

生成猛酸钾、二氧化猛、氧气,化学方程式2KMn04=氐MnO叶MnO计0汁,可选择固固加热型装置A作

为气体发生装置,但在该装置中还需要补充的是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猛酸钾颗粒堵塞导管;(3)实

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原理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钙、水,

化学方程式为CaCO汁2HCl=CaCh+H心+CO汀,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能溶千水且和水反应,只能用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气体应选用装置D;若将收栠到的二氧化碳气体,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装置F中,

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密度比空气的大的物理性质。

19.(重庆市A)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干燥的紫色

石蕊试纸

I一·-一,屯

CD@@@)

(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

(3)@中,若X为澄清石灰水,则@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若X是水,@中能

观察到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若@中紫色石蕊试纸没有变红,则X可能是(填序号)。

A.NaOH溶液B.CaCh溶液

c.浓硫酸D.稀盐酸

【答案】(I)试管;(2)®;(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C

【解析】(1)仪器a的名称是试笸。(2)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屈千固液混合不需加热

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