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意外损失急救社区_第1页
常见意外损失急救社区_第2页
常见意外损失急救社区_第3页
常见意外损失急救社区_第4页
常见意外损失急救社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常见意外损失急救社区第1页,共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概述危害身心健康的因素,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损伤因素。中暑、淹溺和电击伤发病的共同特点是致病因子均为外界环境中的物理因子,均属于环境性急诊。第2页,共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中暑中暑是指在暑热天气、湿度大和无风的高温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功能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又称急性热致疾患。临床上依照症状轻、重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第3页,共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中暑病因机体产热增加机体散热减少机体热适应能力下降第4页,共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发病机制正常机体散热途径当环境温度在35℃以下时,通过辐射、传导与对流途径散发的热量约占人体总散热量的70%。当空气干燥、气温超过35℃时,蒸发散热几乎成为机体最重要也是唯一的散热方式。第5页,共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发病机制1.坏境温度增高,大量出汗,引起失水失盐。致血容量不足,若同时发生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则易发生外周循环衰竭。2.环境温度增高,散热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致体温急剧增高,而发生热射病。第6页,共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临床表现先兆中暑: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安静休息,补充水、盐,短时间即刻恢复。轻度中暑:进行及时有效处理,常常于数小时内恢复。重度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型。第7页,共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重度中暑临床表现热痉挛:大量出汗后出现肌肉痉挛性、对称性和阵发性疼痛,持续约3分钟后缓解,常在活动停止后发生。热衰竭:多见于老年、儿童和慢性疾病患者。在严重热应激时,由于体液和体钠丢失过多、补充不足所致,体温可轻度升高。热衰竭可以是热痉挛和热射病的中间过程。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主要表现为高热(直肠温度≥41%)和神志障碍。84%-100%患者无汗,直肠温度常在41℃以上,最高可达46.5℃。热射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其病死率与温度的上升相关。第8页,共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救治与护理急救原则尽快使患者脱离高温环境、迅速降温和保护主要脏器功能。现场救护第9页,共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救治与护理—护理措施即刻护理措施保持有效降温环境降温体表降温体内中心降温:用冰盐水200ml注入胃内或灌肠降温时注意:①冰袋放置位置准确,禁擦拭胸部、腹部及阴囊处。②冰(冷)水擦拭和冰(冷)水浴。③老年人、新生儿、昏迷、休克、心力衰竭、体弱或伴心血管基础疾病者,不能耐受4℃冰浴,应禁用。④应用冰帽、冰槽行头部降温。第10页,共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救治与护理—护理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降温效果的观察并发症的监测:①监测肾功能状况;②监测血压、心率;③监测动脉血气;④严密监测凝血酶原时间;⑤监测电解质失衡。对症护理:①口腔护理②皮肤护理③高热惊厥护理第11页,共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淹溺

淹溺(drowning),又称溺水,是人淹没于水中,呼吸道被水、泥沙、杂草等堵塞,引起换气功能障碍、喉反射性喉头痉挛而缺氧、窒息造成血液动力学及血液生化改变的状态。严重者如抢救不及时可导致呼吸停止和心脏停搏而死亡。

第12页,共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

淹溺常见情况1.意外落水。2.游泳中气力耗尽或肢体抽搐或植物缠绕而淹没于水中。3.浅水跳水颅脑外伤而淹溺。4.潜水意外造成溺水。5.入水前饮酒过量或过量使用镇静剂。6.游泳时心脏、脑血管、癫痫等疾病发作。发病机制第13页,共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淹溺的类型

淡水淹溺血容量剧增可引起肺水肿和心力衰竭海水淹溺大量的钙盐和镁盐,引起急性肺水肿、血容量降低、血液浓缩、低蛋白血症、高钠血症,发生低氧血症。第14页,共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救治与护理(一)现场救护1.迅速使淹溺者出水

溺水的自救

溺水的他救

第15页,共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

膝顶法肩顶法抱腹法

注意事项:动作迅速、保持淹溺者头胸部下垂2.畅通气道----倒水方法第16页,共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头及脊柱损伤淹溺者的抢救

迅速清理异物、心肺复苏、迅速转运第17页,共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二)院内救护1.维持呼吸道功能:无自主呼吸者,继续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并及时吸痰及清除呼吸道内的水和分泌物。静脉注射呼吸兴奋剂,如洛贝林、可拉明等。2.维持循环功能:心电监测,如有室颤,可电除颤或药物除颤。必要时作胸内心脏按压术。3.防止低体温4.纠正低血容量5.对症处理:纠正血容量不足;处理肺水肿;防止脑水肿;防治肺部感染;保护肾功能;注意并发症及处理。第18页,共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三)护理措施1.即刻护理措施

(1)严密观察病人的神志、呼吸频率、深度,判断呼吸困难程度。(2)注意监测尿的颜色、量、性质,准确记录尿量。2.输液护理

(1)淡水淹溺者严格调节静脉输液滴速,从小剂量低速度开始。(2)海水淹溺者给予5%葡萄糖和血浆液体等输入,切忌输入生理盐水。3.复温护理4.密切观察病情5.心理护理第19页,共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电击伤电击伤,俗称触电,是指一定量的电流通过人体引起全身或局部的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甚至发生心搏呼吸骤停。第20页,共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一、概述

是由于一定量的电流或电能量(静电)通过人体引起组织损伤或功能障碍,重者发生心跳骤停和呼吸停止。第21页,共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一)发病机制人体触电后,通过心脏、肺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电流强度越大,触电时间越长,其后果也就愈严重。而电击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以心脏为最要害部位。触电事故引起死亡的原因较多,但大都是由于电流刺激人体心脏引起心室的纤维性颤动(简称“室颤”)、停搏。电流引起呼吸中枢麻痹导致呼吸停止而死亡。第22页,共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电击伤对人体的危害与下列因素有关1.接触电压高低、2.电流强度、3.电流类型、4.电阻、5.通电时间、6.通电途径第23页,共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电流种类:交流电比直流电危险性大,每秒50HZ的低压交流电对人危害性最大。2.电流强度:电流强度越强对人危险性越大。20-25mA手不能摆脱电源出现呼吸困难;50-80mA可使人呼吸困难、心室颤动或心脏停搏。3.电压高低:电压越高,损害越重。交流电65V以上即可造成触电危险。(三)影响触电损伤程度的因素第24页,共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4.电阻:电阻越小,损害越严重。人体组织电阻排序是:血管-神经-皮肤-脂肪-骨组织。5.通电途径:电流由一手进人,另一手或一足通出,电流通过心脏,即可立即引起室颤;电流自一足进入经另一足通出,不通过心脏,仅造成局部烧伤,对全身影响较轻。6.接触时间:接触时间越长,损害越重。(三)影响触电损伤程度的因素第25页,共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病情评估与判断(一)病史:(二)临床表现

1.全身表现

2.局部表现3.并发症第26页,共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三)辅助检查: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谷氨酸草酰乙酸转移酶活性增高。后期可查见血红蛋白或肌红蛋白尿。病情评估第27页,共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三、救护与护理1.脱离电源

关闭电源:开关在附近迅即关闭电源开关。

挑开电线:用干燥木棒、竹杆等将电线从病人身上挑开,并将此电线固定好。

切断电线:在现场用干燥木柄铁锹、斧头将电线斩断。

“拉开”触电者:

2.防止感染(一)现场急救第28页,共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

3.轻型触电者:神志清楚,仅有心慌、乏力、四肢发麻者,应就地休息观察。

4.重型触电: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等抢救。同时尽快转送医院。(一)现场急救第29页,共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维持有效呼吸: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气管插管呼吸机正压人工吸氧。心电监测,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

2.纠正心律失常。去除心室颤动:除颤3.补液: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