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岭南典籍中的“疍民”以《广州大典》史部图书为检索线索
在梳理岭南民国早期以前的历史典籍文献时,《广州大典》是比较方便查阅的岭南文献集成丛书,至少是世界各地收藏的广州出版各类古籍,以及广州各机构所藏古籍汇总,并不都是广州刊印的图书,内容也不单独涉及明清以来地理意义上的广州府区域。目前来看,研究者对该丛书的利用率并不算高,检索起来也厚重不便,内容上涵盖庞杂。未来如果能向着数字化保存和利用的途径发展,有更为方便读者使用的主题词检索系统的话,对关注岭南文史的研究者而言,将会是极大的便利和福音。因研究需要,笔者尝试以《广州大典》所收录的文献为线索,搜索岭南典籍中有关“疍民”“蜑人”的记载。在现当代的研究中,他们被称为“疍”。罗香林在《唐代疍族考》中指出唐代已经有疍族生活在四川南部、广西以及沿海一带。他们的身影与“龙户”“卢亭”等群体称呼重叠闪现在浩瀚典籍之中。因对“疍”的长期关注,笔者在广州图书馆逐册翻阅《广州大典》史部丛书时,留心摘录了其中有关他们的部分记载。历史上,有不少北方南下的文人墨客在地方地理、史志作品中留下关于他们的记叙。他们的身影多出现在“诸蛮”的归类下。在岭南的历史典籍中,记叙者有时写其为“蜑”,有时写为“蛋”,在明清时期的广州府地区,他们又被称为“卢亭”。除了他称称呼,明清以来的自称中则多见“龙种”的表述。“蜑”字,又常异写为“蛋”“疍”“蜒”等。在《说文解字》中,该字归为虫部,解释为“南方夷”,《正韵》徒亶切,音但。东晋时期的西南地区地方志鼻祖《华阳国志》里,谈及巴、蜀先民,有“其属有濮、、苴、共、奴、獽、夷蜑之蛮”[1]的记载。唐代韩愈所撰《清河郡房公墓碣》里,也提及岭外十三州的“林蛮洞蜑”。《广州大典》中广集岭南广府历史典籍文献。在对史部类图书进行查阅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明清以来的岭南史籍留下了不少关于两广地区“蜑”人的记载,对其风俗也做了细致的描述。在历史长河中,这一人群的形象渐次丰满。明代南海人邝露的《赤雅三卷》,曾被誉“为明代的《山海经》”。以当代人的眼光来看,邝露本人对广西民族风情的强烈主观感受,对民间志怪传说的记录,也使其成为一部极具浪漫色彩的广西明代民族志作品。壮、大良、瑶、伶人、仡人、僚、水人、侗人、苗、巴人、马人、西原蛮、广源蛮等南方少数民族在这部奇书中轮番登场,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书中也记载了广西的“蜑人”。在“蜑人”条目下,他这样写道:“蜑人神宫画蛇以祭。自云龙种。浮家泛宅,或住水浒,或住水澜。捕鱼而食,不事耕种。不与土人通婚。能辨水色,知龙所在,自称龙神。籍称龙户,莫登庸其产也。”[2]这恐怕是岭南历史典籍中对“蜑人”自称“龙种”“龙户”较早的记载了。分析这段文字,可以发现,在明末,生活在广西西江流域水边地带的“蜑人”有着崇奉蛇的传统,不与岸上其他“土人”通婚。从邝露的记叙来看,这些人有靠捕鱼为生的生计模式,也并不登入岸上的户籍,也不与岸上从事耕种的土人通婚。相比带有歧视性的他称“蜑”,他们更愿意自称“龙种”“龙户”,这种自称,巧妙地表达出了他们眼中自己与当地土著族群之间的关系。清代康熙年间刻印的《岭南杂记》(二卷)中,作者吴震方则这样解释“疍户”:“疍户其种未详何出,或云即龙户。以船为家,以鱼为业。见水色即知有龙。性粗愚不谙礼数。入水不没,每为客泅取遗物。性耐寒,隆冬单衣跣足。婚娶以酒相馋,群妇子饮于洲岸,两姓联舟数十,男女互歌为乐。属河伯所征渔课,畏见官府,有讼之者,即飘窜不出。春夏水潦鱼多,可供一饱。常曰贫之不能自存,而蠢豪每索诈以困之。海滨贫民,此为最苦矣。蛋有三种,鱼蛋取鱼,蚝蛋取蚝,木蛋伐取木。”[3]除了疍户婚俗,疍户的管理也有提及。疍已经不仅仅是以鱼为业,疍户内部根据谋生方式的差异也有了鱼蛋、蚝蛋、木蛋的群体划分,但共同点都是“贫”,这一称呼背后的阶层属性开始彰显出来。清代道光年间刻印、东莞人邓淳编辑的《岭南丛述》(六十卷)中,更多描述了广府水乡居民水陆两登的生活样貌,珠江三角洲沙田的开垦,让更多疍民上岸耕种,而当时仍浮家江海、舟楫为食的更多是贫民。《岭南丛述》第三十六卷饮食篇中,“舟楫为食”一节引自《广语》,其中讲道:“广为水国,人多以舟楫为食。益都孙氏云,南海素封之家,水陆两登,贫者浮家江海,岁入估人舟算缗中,妇卖鱼荡桨至客舟前,倏忽以数十弱龄男女崽,身手便利,即张罗竿首画钓泥中,鳖蟹蜃蛤之入日给有余,不须衣食父母。又舟人妇子一手把舵筒,一手煮鱼橐中,儿女在背上,日垂垂如负瓜瓠,扳罾摇橹批竹縰绳,儿女若襁褓索乳哭啼,恒不遑哺。”[4]对疍户的家庭生活状态有了生动的描写,尤其可贵的是,有了家庭中妇女与儿童生活状态的描写。《岭南丛述》第五十七卷记载诸“蛮”,便有“蜑人”一节:“以舟为室,视水为陆,浮生海上者,蜑也。钦之蛋有三,一为鱼蜑,善举网垂纶;二为蚝蛋,善没海取蚝;三为木蛋,善伐山取材。凡蛋极贫。衣皆鹑结,得掬米妻子共之。夫妇居短篷之下,生子乃猥多。一舟不下十子。儿自能孩,其母以软帛束之背上,荡桨自如。儿能匍匐,则以长绳系其腰,于绳末系短木焉。儿忽堕水,则缘绳汲出之。儿学行往来,篷眷殊不惊也。能行则已能浮没。蜑舟泊岸,群儿聚戏沙中,各□身无一缕,真类獭然。蜑之浮生,似若浩荡莫能驯者,然亦各有统属,各有界分,各有役于官,以是知无逃乎天地之间。”[5]看似自由的蜑人内部其实也各有统属界分的社会组织形态得到了深刻的揭示。在道光年间的广府,“卢亭”的称呼也出现了,被视为蜑的一种,增添了这一群体古粤遗民的色彩:“广州有蜑一种,名曰卢亭,善水战。秦时屠睢将五军临粤,肆行残暴。粤人不服,多逃入丛薄,与鱼鳖同处。蛋即丛薄中之遗民也。世世以舟为居,无土著不事耕织,惟捕鱼及装载为业,齐民目为蛋家。”[6]善于泅水的“卢亭”,也称其为晋朝海盗卢循的后代“卢余”,《岭南丛述》中称其“似人非人,兽形舌椎髻裸体出没波涛”[7]。绣面文身,似蛟龙的龙户形象也再次出现,“蛋人俱善没水,旧时绣面文身以象蛟龙,行水中三十四里,不遭物害,称为龙户。常持刀槊入水,与巨鱼斗。”[8]妇女的形象有了突出的描绘,在称呼上,群体中的女性也有了称呼“鱼姊”“蚬妹”:“其妇女皆能泅汓。女大者曰鱼姊,小者曰蚬妹。鱼大而蚬小故,姊曰鱼而妹曰蚬也。”[9]在婚嫁习俗仪式上,也有了不同于岸上的习惯:“有女未聘,则置盆花于梢。有男未聘,则置盆草于梢,以置媒妁。娶时以蛮歌相迎。男歌胜则夺女过舟成亲焉。”[10]受河泊所管辖的疍户,因收取渔课,作业工具也有了详尽的记录:“今广州河泊所额设疍户有大罾、小罾、手罾、罾门、竹箔、篓箔、摊箔、大箔、小箔、大河箔、小河箔、背风箔、方网、辏网、旋网、竹茤、布茤、鱼篮、蟹篮、大罟、竹莄等。户一十九名色。每岁计户稽船,稽其鱼课。亦有鱼课编入各县征轮者。”[11]不同于广西地区,以及明代至清初广州府的情况,随着经济的发展、沙田的开垦,道光年间的珠江三角洲广府地区,疍户已经逐渐登岸聚居成村,但与岸上有田地的大宗族的边界区分仍在,并不通婚姻。被贴上了“性凶善盗”的标签:“诸蛋渐有知书且有居陆成村,如广城西周墩、林墩是也。然良家不与通婚姻,以其性凶善盗,多为水乡祸患。粤故多盗,而海洋聚劫,常起蛋家。其船杂出海上,多寡无定。或十余艇为一宗,或二三罟为一朋。每朋则有数乡船随之,腌鱼势便,辄行攻劫,为商旅害。”[12]蛋家的身份标签里始终没有脱离贫贱、流动与危险性。“疍”的诸多身份标签直到民国时期,也没有真正的改变。20世纪初到20世纪40年代,对疍民的研究曾经掀起过跨学科关注的热潮。这批早期的学者中,如罗香林、林惠祥、何格恩等,对“疍”的研究多以民族史的考证为研究旨趣,像罗香林先生对“疍民”的历史来源做了详细考证,将之视为越族后人。[13]在民俗学领域,钟敬文、谢云生等人对疍民的歌谣进行了整理。对“疍民”的社会历史调查也在这一时期展开,吴高梓、陈序经、伍锐麟都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调查资料。陈序经的《疍民研究》从起源的角度曾对“疍民”这一群体进行讨论,回答何谓“疍民”的问题,对“疍民”的起源、在地理上的分布、人口、与政府关系、职业、教育状况、家庭与婚姻状况、宗教、生活以及歌谣等方面做了民俗学意义上的调查梳理。他的研究的可贵之处,在于澄清了一般人对“疍民”的误解,特别是从学术的角度批驳了对这一群体过于简单且包含鄙视侮蔑的态度,也展现出“疍民”身份的复杂性,例如他们所从事职业的复杂多样。“疍”的称谓的改变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1952年到1953年,围绕疍民是否该划归少数民族的问题,广东省的专家曾在省内多处疍民聚居区做广泛的调查,结果两个调查分队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再看这一识别争论的过程,非常有趣。何国强在讲述这一事件时写道:调查完毕,全体人员在广东民族学院总结,中央统战部派刘格平副部长来听取意见。一分队提出潮汕一带的疍民可以划为少数民族,理由如下:第一,疍民是元朝蒙古族的遗裔;第二,疍民的政治经济地位低下,受陆地汉人的剥削与压迫;第三,疍民的风俗习惯与陆地汉族的迥然不同;第四,疍民有特殊的语言、文字与歌谣。二分队则提出相反的意见,认为珠江、北江与阳江一带疍民汉化较深,有的陆居很久,早已成为农民(如石岐港口镇的沙田疍民),有的疍民从事打鱼,被汉族渔民同化(如阳江东平渔港的咸水疍民),彼此看不出什么区别,有的疍民在陆上当搬运工人,或者在火轮和拖船上当水手(如北江与珠江内河的淡水疍民),或者在盐场内和盐船上做盐工,他们与同一生产领域里的汉族人没有什么区别,由于这一地带的疍民已经失掉独立的文化特征,因此很难把他们当作少数民族来看待……根据“名从主人”和“尊重本民族意愿”的民族识别原则,中央统战部决定听取疍民自己的意见。疍民普遍不愿意政府把他们划归为少数民族,相反,他们强烈要求政府允许并帮助他们迁居到陆地,使之享受与陆上居民同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英语六级高频词汇
- 医疗行业大数据隐私保护技术在患者隐私保护合规性中的应用研究
- 数字货币支付与金融服务创新对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的影响研究报告
- 零售业会员制度创新策略2025年实施指南:忠诚度提升关键点
- 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建设成本优化与布局创新深度报告
- 医疗美容服务行业规范化与市场监管协同监管模式研究
- 2023年电大货币银行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 中职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课件(情态动词)
- 二零二五年度上海特色快速办理离婚协议合同
- 2025版学校教室及操场地砖铺设与耐磨性保障协议
- 自动驾驶车辆的事故责任归属法律问题研究
- 银行客户黑名单管理办法
- 安全应急培训课件
- 餐饮废水排放管理办法
- 因式分解(二)换元法与十字相乘法
- 南音洞箫的艺术特质
- 整装定制家居建材企业商学院打造高端营销型金牌店长课件
- 安庆时联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10000吨年抗氧剂系列产品及抗紫外线吸收剂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 分场景室分覆盖解决方案
- GB/T 38634.3-2020系统与软件工程软件测试第3部分:测试文档
- 山西省朔州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及行政区划代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