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分类汇编-专题3物态变化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57f0c9eda70feeb39532c565e81af66/957f0c9eda70feeb39532c565e81af661.gif)
![2022年全国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分类汇编-专题3物态变化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57f0c9eda70feeb39532c565e81af66/957f0c9eda70feeb39532c565e81af662.gif)
![2022年全国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分类汇编-专题3物态变化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57f0c9eda70feeb39532c565e81af66/957f0c9eda70feeb39532c565e81af663.gif)
![2022年全国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分类汇编-专题3物态变化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57f0c9eda70feeb39532c565e81af66/957f0c9eda70feeb39532c565e81af664.gif)
![2022年全国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分类汇编-专题3物态变化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57f0c9eda70feeb39532c565e81af66/957f0c9eda70feeb39532c565e81af66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3物态变化一.选择题(共22小题)1.(2022•福建)缺电地方的人们发明了一种陶制的罐中罐“冰箱”,内外罐之间填有沙子,如图,盛夏季节里,有利于给“冰箱”中食物降温的做法是()A.换用铁质材料制作内外罐 B.经常给两罐间的沙子浇水 C.把“冰箱”放在密闭房间内 D.把“冰箱”放在湿热环境中2.(2022•通辽)下列物理现象及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寒冬河水结冰是升华现象 B.湿衣服被太阳晒干是汽化现象 C.抗疫值班医护人员眼罩的镜片常常模糊不清,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冬天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凝华现象3.(2022•黔东南州)“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该过程需吸热 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该过程需吸热 C.“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该过程需放热 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该过程需吸热4.(2022•荆州)以下跟汽车有关的热现象中说法错误的是()A.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空气液化形成的 B.打开除雾功能,汽车玻璃上的“雾”很快消失,是汽化现象 C.冬天,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可以降低水的凝固点 D.汽车空调制冷时,制冷剂汽化时吸热、液化时放热5.(2022•吉林)下列现象属于凝华的是()A.初春,冰雪消融 B.盛夏,朝露晶莹 C.晚秋,霜打枝头 D.严冬,滴水成冰6.(2022•陕西)冷链储运中常用一种装有制冷装置的冷藏车,用于运输冷冻食品和疫苗药品等。制冷装置通过液态制冷剂汽化将车的“热”搬运到外面,实现制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冷藏车厢体应选用导热性好的材料做成 B.液态制冷剂在车厢内汽化吸热 C.车厢内物品表面会有一层白霜,是凝固现象 D.放入车厢内的水在凝固过程中温度降低7.(2022•海南)今年1月份海南最低气温跌破0℃,五指山水满乡出现结霜现象。霜的形成属于()A.凝固现象 B.汽化现象 C.凝华现象 D.液化现象8.(2022•郴州)有关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初夏清晨,花、草、树叶上出现的露是水蒸气液化而成 B.秋天早晨的浓雾在太阳照射下很快消失是升华现象 C.北方的冬天,窗户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水凝固而成 D.北方的冬天,人们呼出的“白气”是水汽化而成9.(2022•青海)“寒露”和“霜降”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两个节气,下列关于露和霜的形成说法正确的是()A.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熔化形成的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升华形成的10.(2022•黑龙江)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暮春,露珠晶莹,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B.盛夏,晨雾缥缈,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深秋,雾凇洁白,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D.隆冬,大地冰封,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11.(2022•攀枝花)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2.(2022•达州)习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彰显出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个达州人应尽的义务。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初春,万物复苏、冰雪消融,这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B.夏天,小明将糖水放入冰箱制成了冰棍,这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晶莹的露珠,这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D.冬天,房屋上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13.(2022•宜昌)中华诗词蕴藏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对古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解释正确的是()A.“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14.(2022•武汉)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在0~35min内对物质加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在15~20min内没有吸收热量 B.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该物质熔点为80℃,熔化过程持续了大约15min D.除图甲中器材外,还需要用到的测量器材有天平和停表15.(2022•长沙)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下列诗句中所包含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蜡烛“流泪”是液化现象 C.“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16.(2022•苏州)关于“观察水蒸气液化”的实验,下列几个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烧瓶内水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水的沸腾 B.金属盘中放冰块可使液化现象更明显 C.瓶口上方的“白气”是大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根据金属盘温度升高这一现象不能得出气体液化会放热的结论17.(2022•新疆)新疆1月份夜间的平均气温最接近()A.﹣15℃ B.15℃ C.25℃ D.37℃18.(2022•扬州)在“探究烛蜡的熔化特点”和“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两个活动中,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主要目的是()A.都是为了受热均匀 B.都是为了控制温度 C.前者是为了受热均匀,后者是为了控制温度 D.前者是为了控制温度,后者是为了受热均匀19.(2022•东营)在学校组织的物理知识情景剧中,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扮演霜、雾、冰、水蒸气,他们的台词正确的是()A.甲:我是由水凝华而来,期间需要吸热 B.乙:我是由水汽化而来,期间需要放热 C.丙:我是由水凝固而来,期间需要吸热 D.丁:我既可以变成甲,也可以变成乙,期间均需要放热20.(2022•杭州)如图所示,自然界中的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这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对这些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B.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C.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21.(2022•济宁)淡水资源缺乏已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利用太阳能、海水等资源获得淡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如图为小明设计的太阳能海水淡化器,在海水淡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先升华后液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先汽化后凝华 D.先液化后汽化22.(2022•成都)用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计的感温泡可以碰到容器壁 B.将感温泡浸入热水马上读出温度 C.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热水 D.读数时如图所示,测量数据偏大二.多选题(共1小题)23.(2022•河北)我国北方秋、冬两季的清晨,树枝上常出现雾凇,那么雾凇是怎样形成的?小明做了如图所示实验来进行探究,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一会儿,发现易拉罐内有冰与盐水混合物、底部出现了白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雾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白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C.雾凇形成过程中放出热量 D.易拉罐内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三.填空题(共9小题)24.(2022•绥化)小明自制了一个温度计,在玻璃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给玻璃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细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玻璃管与橡皮塞、橡皮塞与瓶口密封,如图所示。实验时,常温条件下将该装置放入温度较高的水中,观察到细玻璃管中液柱高度的变化情况是。请你分析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25.(2022•黑龙江)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做出了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其熔点是℃。26.(2022•荆州)2022年5月27日,我国的登山队员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并开展峰顶测量,12月8日宣布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程为米。随着登山队员攀登高度的不断增加,大气压强(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水的沸点会(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某登山队员沿着一段平直的斜坡匀速向上运动,在这个过程中登山队员的运动状态(选填“变化”或“不变”),登山队员在大本营休息时,捧着一杯热水取暖,是通过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27.(2022•苏州)如图是铺在青藏铁路冻土区路基两侧的“热棒”示意图,它能对路基进行主动降温,保持路基冻土不熔化。在热棒内封装有一定量的氨,棒内下端的氨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液化),热棒应采用好的材料制作,以提高热棒的工作效率。28.(2022•十堰)小红“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在如图实验装置中,存在的错误是;(2)她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当水沸腾时,水中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内是(选填“空气”或“水蒸气”);(3)实验结束,他取走酒精灯和石棉网,水将(选填“能”或“不能”)继续沸腾。29.(2022•嘉兴)核能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2022年11月,具有完全自主产权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并网发电。如图是核电机组示意图,通过三个回路的设计有效提高了安全性。(1)一回路:反应堆中核燃料反应产生大量的热,从而将水加热到约320℃,气压达到150多个标准大气压,此时水不会沸腾的原因是。(2)二回路:蒸汽发生器中的水被加热后(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蒸气,这些水蒸气推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3)三回路:核电站通常建在海边用海水作冷凝剂,原因是海水量多且。30.(2022•内江)用酒精擦拭皮肤,感觉擦拭处凉快,这是酒精(选填“升华”、“液化”或“汽化”)吸热的缘故,同时闻到酒精味,说明酒精分子在空气中不停地做。31.(2022•云南)民间俗语“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属于过程(填物态变化名称)。如图所示,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质量、初温均相同的煤油和蓖麻油加热相同时间,观察到蓖麻油比煤油的温度变化大,说明的比热容更大。32.(2022•成都)小刚同学用如图甲的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的规律”,他每隔30s记录一次温度,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乙)。由实验可知,冰熔化过程要热量,温度。四.实验探究题(共15小题)33.(2022•齐齐哈尔)图甲是小丽同学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图。(1)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不需要估读)。(2)安装实验器材时,小丽应按照的顺序进行(选填“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3)她将冰熔化的过程绘制成如图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数据可知,冰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4)分析图丙可知,该物质在t1时刻的内能t2时刻的内能;CD段加热时间是AB段加热时间的2倍,则冰的比热容水的比热容(两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5)当试管中的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继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水沸腾(选填“能”或“不能”)。34.(2022•黑龙江)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为(选填“自下而上”、“自上而下”),要求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且要完全在被测液体中;(2)根据表格中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加热时间t/min012345678水的温度T/℃909294959697979797(3)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可知当地大气压应1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小于”)。35.(2022•通辽)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取两个相同的试管A、B,在A试管中放入蜂蜡,在B试管中放入冰,已知蜂蜡是非晶体,冰是晶体,且蜂蜡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如图甲所示,两个试管放入同一杯水中加热,请你完成下面的探究实验:(1)开始实验后,某一时刻B试管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温度为℃。(2)两种物质熔化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通过分析图象可知,晶体熔化特点是持续吸热,。(3)22min时B试管中的水(填“能”或“不能”)沸腾。从12min到第16min,蜂蜡的内能(填“增加”或“不变”)。36.(2022•荆州)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50℃左右开始,每隔大约1min记录一次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以纵轴表示温度,横轴表示时间,描点连线,得到如图乙所示的该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1)实验中采取“水浴法”对试管中的物质加热,这种加热方法的好处是使试管中的物质;(2)由图乙可知,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图乙中物体在B点时刻的内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D点时刻的内能;(4)比较图乙中的AB段与DE段可知,物质AB段的比热容(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DE段的比热容;(5)某同学把试管中的物质换成水,发现无论怎么加热,试管中的水都不会沸腾,请设计一种可以使试管中的水沸腾的方案:(填写一种方案即可)。37.(2022•攀枝花)物理研学小组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特点”实验,当水温超过8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如表所示:时间t/min012345678910水的温度T/℃8284868890929496989898(1)请指出图甲中的错误:(写出一条即可)。(2)根据把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乙的方格纸上画出的温度T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3)实验计时的第9min,烧杯里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的情景应为图所示。38.(2022•包头)某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所用装置如图甲所示。(1)实验中可以看到,水沸腾是一种剧烈的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2)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图象。此时的大气压强标准大气压强。已知水的质量为,从A到B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为J。若低压加热器阻值为56Ω,加热器工作时的电流为A。[设加热器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加热过程中水的质量不变,不计热量损失,c水=×103J/(kg•℃)]39.(2022•山西)下雪天,小明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环卫工人向雪中撒盐,引发了他的思考:雪的熔点可能与所含杂质的多少有关。小明知道,同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于是,他回家拿盐水做了实验,并得到如下实验数据。盐水浓度/%0481216202428凝固点/℃0﹣5﹣11﹣14﹣18﹣22﹣25﹣22(1)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中绘制出盐水凝固点随浓度变化的图象。(2)分析实验数据可获取的信息有:(写出一条即可)。(3)为了减少因路面积雪造成的交通事故,请你再列举一条具体措施:。40.(2022•南京)取20g冰,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冰熔化特点”实验。(1)冰由﹣10℃到﹣5℃吸收热量J,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c冰=×103J/(kg•℃)](2)试管内冰全部熔化后,持续加热,试管内水(选填“能”或“不能”)沸腾。41.(2022•泰州)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观察水的沸腾”实验。(1)A处铁圈的位置是根据来确定的。(2)组装好实验器材后,小明在烧杯中倒入适量温水,用温度计来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3)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注意观察水中发生的现象,直至水沸腾并持续2min后停止加热,将所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时间/min01234567温度/℃9092949698999999请你预测一下,当水沸腾2min后,如果小明继续加热4min,此时的水温应为℃。(4)实验中,小明观察到水中气泡的情形如图所示,此时烧杯中的水处于(选填“沸腾前”或“沸腾时”)的状态。42.(2022•枣庄)学习了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后,王丽同学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液体的种类有关。请你利用下面提供的实验样品设计实验,验证王丽的猜想是否正确。(1)实验时,应控制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液体的温度和液体的都相同。(2)实验室已提供了用规格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酒精和水的甲、乙、丙、丁4个样品,如图1所示。按实验要求,应选择两个样品进行对比研究。(3)若一个同学正确选好两个样品后,将一个放在温暖的室内,另一个放在寒冷无风的室外,经过相同时间后进行对比研究。这个同学设计的方案存在的问题是没控制相同。该同学发现问题后及时纠正错误并进行了正确实验操作,经过相同时间后,样品的情况如图2所示。据此,你认为王丽的猜想是(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的。43.(2022•怀化)如图甲是小明同学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图乙中温度计显示的是固体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2)每隔1min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状态,作出图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图丙中BC段物体处于状态(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此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4)比较图丙中的AB段与CD段可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CD段的比热容。(加热过程中可认为被加热的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44.(2022•扬州)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实验室提供了一块比烧杯口稍大的圆形硬纸板,甲、乙两名同学分别在硬纸板上剪出小孔,以便将温度计通过小孔插入烧杯内的水中。如图所示,剪裁合适的是,理由是。(2)在烧杯中倒入约80℃的水,提高了水的初温,从而。水沸腾后持续加热几分钟并继续测温,会发现。(3)如图所示,水沸腾后,甲同学移走酒精灯,继续观察;乙同学继续加热,观察烧杯中的水和试管中的水。他们的目的都是探究。45.(2022•重庆)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实验:小杜同学进行“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图甲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像,图像中(选填“AB”“BC”或“CD”)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若实验中冰的质量为100g,它在AB段升温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J[c冰=×103J/(kg•℃)]46.(2022•南充)如图甲是某小组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1)安装实验装置时应遵循(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原则。(2)请根据下方表格数据在乙图坐标纸中用描点法绘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时间024681012温度94959697989898(3)图丙是实验中某个时段气泡的变化图像,这是(选填“沸腾前”或“沸腾时”)的情形。(4)结合图表可知液体沸腾的条件是。(5)实验中发现液体升温较慢,若需要缩短液体沸腾前的加热时间可采用的方法是。47.(2022•泸州)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水的沸腾特点的实验时,采用完全相同的装置加热质量不同的水,如图甲乙所示。通过实验,该小组绘制了水温随加热时间变化的A、B图线如图丙所示。(1)由实验可知,该实验室所在地点的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2)由实验可知,水沸腾时要持续吸热,但温度。(3)分析甲乙两个装置烧杯中水的多少可知,图丙中(选填“A”或“B”)图线反映的是甲实验装置的实验结果。五.解答题(共1小题)48.(2022•上海)小明在高海拔地区旅行,发现鸡蛋煮不熟,查阅资料发现煮鸡蛋需要达到一定温度,水温达到沸点后温度不在提升,不同气压下沸点不同,以下是气压和沸点之间的关系。实验序号大气压(kPa)沸点(℃1问:气压和沸点的关系;第2问:说明鸡蛋煮不熟的原因;第3问:在高原上想要快速煮熟鸡蛋需要:A.耐烧的锅B.比热容大的锅C.内部气压高的锅
2022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3物态变化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2小题)1.【解答】解:A、铁质材料比陶制品表面更加紧密,不利于水的蒸发,不合题意;B、经常给两罐间的沙子浇水,使水分充足促进水的蒸发,符合题意;C、把“冰箱”放在密闭房间内,抑制了空气流通,不利于水的蒸发,不合题意;D、把“冰箱”放在湿热环境中,空气潮湿、闷热,不利于水的蒸发,不合题意。故选:B。2.【解答】解:A、寒冬河水结冰,水液体变为固态,叫凝固,故A错误;B、湿衣服被太阳晒干,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故B正确;C、玻璃片常常模糊不清,这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C正确;D、玻璃窗上会出现冰花,冰花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D正确;故选:A。3.【解答】解:A、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该过程放热。故A错误。B、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该过程放热。故B错误。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固态小冰晶,是凝华现象,该过程放热。故C正确。D、河水结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该过程放热。故D错误。故选:C。4.【解答】解:A、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A错误;B、汽车玻璃上的“雾”很快消失,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故B正确;C、液体混合后,凝固点会降低,所以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降低了水的凝固点,防止水结冰胀破水箱,故C正确;D、汽车空调制冷时,制冷剂汽化时需要吸收热量,液化时放出热量,故D正确。故选:A。5.【解答】解:A、冰雪消融是冰雪的熔化现象,故A错误;B、朝露晶莹,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B错误;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故C正确;D、滴水成冰,是水的凝固现象,故D错误。故选:C。6.【解答】解:A、为保持低温环境,要求运输过程中尽可能不从外界吸收热量,所以冷藏车内的填充材料应选用导热性差的材料,故A错误;B、液态制冷剂在车厢内由液体变成气态,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B正确;C、车厢内物品表面会有一层白霜,这些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C错误;D、冰是晶体,放入车厢内的水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不变,故D错误。故选:B。7.【解答】解: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选:C。8.【解答】解:A、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A正确。B、雾在太阳照射下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故B错误。C、窗户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故C错误。D、人们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A。9.【解答】解: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故C正确。故选:C。10.【解答】解:AB、晶莹的露、缥缈的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A错误,B正确;C、雾凇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故C错误;D、冰是是由水凝固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B。11.【解答】解:①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②蜡烛滴“泪”是固态的石蜡熔化为液态。③冻衣服晾干,是衣服上的冰直接升华为水蒸气。④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12.【解答】解:A、冰雪消融是固态冰变为液态水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A正确;B、糖水放入冰箱由液态的水制成了固态的冰棍,这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B错误;C、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C错误;D、房屋上出现白色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D错误。故选:A。13.【解答】解: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故A错误;B.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故B错误;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C正确;D.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D错误。故选:C。14.【解答】解:A.由图乙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整体而言是上升的,但图线中有一段与横轴平行的线段(从第10min开始,到第25min结束),这表明该物质是晶体,晶体熔化时的特点为:持续吸热,但是温度保持不变。故A错误。B.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持续吸热,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所以该物质的内能一直在增大。故B错误。C.图线中与横轴平行的线段对应的温度为80℃,所以该物质的熔点为80℃;该线段的起始点是第10min,终点是第25min,所以整个熔化过程持续的时间为15min。故C正确。D.物质的多少并不会影响物质的熔点,只会影响熔化时间等,对实验目的而言是没有影响的,所以我们做此类实验时并不需要天平。故D错误。故选:C。15.【解答】解:A、“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错误;B、蜡烛“流泪”是蜡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B错误;C、“霜”是水蒸气遇冷放热变成固态的冰,是凝华现象,故C正确;D、“雪”是水蒸气遇冷放热变成固态的冰,是凝华现象,故D错误。故选:C。16.【解答】解:A、用酒精灯加热,烧瓶内的水会吸收热量,发生沸腾现象,汽化为水蒸气,烧瓶内水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水的沸腾,故A正确;B、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使盘的温度低一些,可以在盘中加些冰块,故B正确;C、烧瓶口上方的白气是瓶内的水汽化成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故C错误;D、水蒸气上升后遇到金属盘会放热,从而液化成水珠,金属盘温度升高;也有可能是金属盘从水蒸气中吸收热量造成的,金属盘温度升高,故不能得出气体液化会放热的结论,故D正确。故选:C。17.【解答】解: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冬季严寒,气温很低,1月份平均气温在﹣15℃左右。故选:A。18.【解答】解:水浴法可以使物体受热均匀,因此,在“探究烛蜡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中采用水浴法加热;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的实验中,碘的熔点高于100℃,采用水浴法加热可使碘受热时只会发生升华,而不能达到熔点,不会熔化,这样通过控制温度可使实验效果更明显。综上,前者是为了受热均匀,后者是为了控制温度。故选:C。19.【解答】解: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来的,凝华放热,故A错误;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来的,液化放热,故B错误;C、冰是水凝固而来的,凝固放热,故C错误;D、水蒸气可以直接凝华为霜,也可以液化为雾,凝华和液化都放热,故D正确。故选:D。20.【解答】解:A、“雪”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A错误;B、“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附着在空中小尘埃上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B错误;C、“露”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附着在草叶上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C正确;D、“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D错误。故选:C。21.【解答】解:海水是液态的,水蒸气是气态的,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汽化;水蒸气在玻璃罩内壁遇冷液化形成水珠,气态又变为了液态的现象叫液化。故选:B。22.【解答】解:A.使用温度计时,感温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故选项A错误;B.使用温度计时,将感温泡浸入热水中,等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否则,测量结果可能偏小,故选项B错误;C.读数时,温度计继续留在被测热水中,避免因温度计离开热水导致温度下降,故选项C错误;D.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刻度值保持水平,图中俯视读数或导致测量结果偏大,故选项D正确。故选:D。二.多选题(共1小题)23.【解答】解:A、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A说法正确;B、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B说法不正确;C、雾凇形成过程属于凝华,凝华过程放出热量,故C说法正确;D、易拉罐内冰与盐水混合后,其凝固点降低,所以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故D说法正确。故选:ACD。三.填空题(共9小题)24.【解答】解:将该装置放入温度较高的水中,首先玻璃瓶受热膨胀,容积增大;水后受热膨胀,体积变大,液柱上升。故答案为:先下降后上升;玻璃瓶先受热膨胀,容积大,液柱下降:水后受热膨胀,体积变大,液柱上升。25.【解答】解:由图可知,BC段物质的温度不变,但是在持续吸热,所以该物质是晶体,BC段对应的温度就是该物质的熔点,为80℃。故答案为:晶体;80。26.【解答】解:(1)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气压减小时,水的沸点降低;(2)沿着一段平直的斜坡匀速向上运动,运动方向不断发生变化,故登山队员的运动状状态不断变化;捧着一杯热水取暖,是通过热传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答案为:减小;降低;变化;热传递。27.【解答】解:装在热棒下端的液态氨在路基温度升高时会汽化,从路基内部吸热,使路基温度降低,冻土就不会熔化。热棒应采用导热性好的材料制作,以提高热棒的工作效率。故答案为:汽化;导热性。28.【解答】解:(1)观察甲图可知,图中有的错误是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壁;(2)当水沸腾时,水中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内是水蒸气;(3)水达到沸点,还要不断吸收热量,水才能沸腾,所以在水沸腾过程中,突然取走酒精灯和石棉网,则水不能吸热,所以不能继续沸腾。故答案为:(1)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壁;(2)水蒸气;(3)不能。29.【解答】解:(1)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当上方气压增加时,沸点也增加,此题中水面上方有150多个标准大气压,所以将水加热到约320℃也不会沸腾。(2)蒸发器中的水是液体,被加热后变成了水蒸气,水蒸气是气体,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3)因为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升高相同的温度,物质比热容越大,吸收的热量就越多。核电站用水做冷却剂就是应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故答案为: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汽化;比热容大30.【解答】解:(1)液态酒精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吸热;(2)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故答案为:汽化;无规则运动。31.【解答】解:霜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形成的。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初温相同,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小的物质升温较快,比热容大的物质升温较慢,蓖麻油比煤油温度变化大,故煤油的比热容更大。故答案为:凝华;煤油。32.【解答】解:实验开始时冰的温度在﹣6℃,随着时间增加冰的温度升高。当加热到4分钟后,酒精灯仍然在燃烧,说明冰还在吸收热量。观察4到8分钟间的图像可以发现冰的温度没有随时间增加而增加变化,说明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故答案为:吸收;保持不变四.实验探究题(共15小题)33.【解答】解:(1)观察温度计刻度盘,从下到上示数变小,说明是零下,则从0刻度处向下数为4格,则读数为﹣4℃;(2)组装实验仪器的原则: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酒精灯加热时用外焰加热,要先放酒精灯,根据外焰的高度确定石棉网的高度;再放烧杯,确定试管的高度,最后放入温度计,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壁;(3)由丙图可知,在t1﹣t2这段时间内,温度不变,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说明冰是晶体;(4)t1﹣t2表示冰在熔化,熔化过程中,要持续吸热,内能增加,但是温度不变,所以t1时刻的内能小于t2时刻的内能;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处于不同状态时,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时间越长,说明吸收的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所以冰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5)烧杯中的水沸腾后,温度不再升高,试管中的水温能达到沸腾的温度,但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能沸腾。答案为:(1)﹣4;(2)从下到上;(3)晶体;(4)小于;小于;(5)不能。34.【解答】解:(1)为了便于组装实验装置,采取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器材;调整温度计的位置时,要求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侧壁,且要浸没在液体中,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2)图线如图所示;(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为97℃,低于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100℃,说明当时当地大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故答案为:(1)自下而上;侧壁;浸没;(2)图线如图所示;(3)97;小于。35.【解答】解:(1)由图甲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温度在0℃以下,故示数为﹣4℃;(2)由图乙知,4min到10min是冰的熔化阶段,此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3)液体沸腾的必须满足两个条件:①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由乙图可知,冰熔化为水后和蜂蜡的温度升高到98℃时温度都不再升高,说明烧杯内的水已沸腾,且沸点为98℃,由图知在22min时,B试管内的水温度达到沸点,但不能从烧杯内的水中继续吸热,故不能沸腾;从第18min到第22min,蜂蜡的温度保持和水的沸点温度98℃相同,故不能从烧杯内的水中吸热,内能不变。故答案为:(1)﹣4;(2)温度保持不变;(3)不能,不变。36.【解答】解:(1)用水浴法加热好处就是物质受热均匀且温度上升速度较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2)根据晶体在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分析图乙可知该物质是晶体;(3)BD段的物质处于熔化过程中,虽然物体温度不变,但依然在不断吸热,故内能增加,所以物体在B点时具有的内能小于在D点时的内能;(4)比较图乙中的AB段与DE段可知:加热时间都为两分钟,吸收的热量相同,但AB段比DE段温度变化大,根据Q=mc△t判断:物质AB段的比热容小于DE段的比热容;(5)烧杯中的水吸热沸腾后温度不再变化,试管中的水能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所以试管内的水不能沸腾。要使试管中的水沸腾,必须使试管内外有温度差,使试管中的水可以从烧杯中继续吸热;可以将烧杯中的水换成沸点更高的液体(如食用油),试管中的水就可以从烧杯中继续吸热,使试管中的水沸腾.故答案为:(1)受热均匀且温度上升速度较慢;(2)晶体;(3)小于;(4)小于;(5)将烧杯中的水换成沸点更高的液体。37.【解答】解:(1)由图甲知,在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而图中俯视了,这样会使读数偏大。(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3)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现象: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因此丙图是沸腾前的现象,由表格,实验从8min开始沸腾,实验计时的第9min,烧杯里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的情景应为图丁。故答案为:(1)在读数时,俯视了,这样读数会偏大;(2)如上图;(3)丁。38.【解答】解:(1)水沸腾前,气泡较少,在上升过程中,体积不断减小,没到水面就会消失;而沸腾时,便会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并且在上升过程中体积不断增大,到水面破裂。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水在沸腾时要吸热,温度不变;(2)由图象知,水吸热温度升高到98℃后不再升高,说明水已经沸腾,水的沸点是98℃,低于100℃,说明此时的大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4)水的质量:m=,初温:t0=92℃,终温:t=96℃,水在该过程中吸收的热量:Q吸=c水m(t﹣t0)=×103J/(kg•℃)××(96℃﹣92℃)=×103J;电流产生的热量:Q放=Q吸=I2Rt,即:I2×56Ω×120s=×103J,解得:I=。故答案为:(1)汽化;(2)低于;×103;。39.【解答】解:(1)在图像上描出(0,0)(4,﹣5)(8,﹣11)(12,﹣14)(16,﹣18)(20,﹣22)(24,﹣25)(28,﹣22)各点,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2)由凝固点和盐水浓度的变化图像知,盐水的浓度增大,盐水的凝固点先降低后升高。(3)路面积雪造成路面摩擦力减小,要增大摩擦力,故在车轮上安装防滑链来增大摩擦力或在路面上撒盐加快积雪熔化。故答案为:(1)如上图;(2)盐水的凝固点随浓度的增大先降低后升高;(3)在车轮上安装防滑链(答案不唯一)。40.【解答】解:(1)冰的变化温度:△t=﹣5℃﹣(﹣10℃)=5℃,则20g冰在此过程中吸收的热量:Q吸=cm△t=×103J(/kg•℃)×20×10﹣3kg×5℃=210J。因为冰是晶体,所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2)试管内冰全部熔化后,持续加热,当烧杯中的水沸腾后,尽管不断吸热但烧杯中的水温度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点温度不变,试管中的水从大烧杯中吸热,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后,就和烧杯中的水的温度一样,就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这时虽然达到了沸点,但不能继续吸收热量,所以试管中的水不能沸腾。故答案为:(1)210;不变。(2)不能。41.【解答】解:(1)根据自下而上的组装顺序,A处铁圈的位置是根据酒精灯外焰的位置来确定;(2)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3)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变,此时水的沸点为99℃,如果小明继续加热4min,此时的水温应为99℃;(4)水沸腾时,烧杯中所有的水温度都一样,气泡越往上,所受水的液体压强越小,且不断有液态水汽化为水蒸气进入气泡,故气泡越来越大,符合图中情境,故此时烧杯中的水处于沸腾时的状态。故答案为:(1)酒精灯外焰的位置;(2)相平;(3)99;(4)沸腾时。42.【解答】解:(1)影响液体蒸发的因素有三个,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的种类是否相关时,需要控制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液体温度和液体与空气接触的面积相同;(2)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资源节约的宣传教育计划
- 2025年人造岗石树脂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冷光源:EL冷光片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涤纶短纤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铝合金精密模锻件项目合作计划书
- 客户关系层次化维护策略
- 数学王国里的奇妙旅程读后感
- 自动化科技设备公司项目投资合作协议
- Pinoxaden-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Mucic-acid-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建筑公司工程财务报销制度(精选7篇)
- PCB制程涨缩系数操作指引
- 工程设计方案定案表
- 最新2022年减肥食品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
- 第一章-天气图基本分析方法课件
- 发展汉语初级综合1:第30课PPT课件[通用]
-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第二版)教学课件-(4)
- 暖气管道安装施工计划
- 体育实习周记20篇
- 初二物理弹力知识要点及练习
- 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及特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