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成果评价(共8篇)_第1页
教学设计成果评价(共8篇)_第2页
教学设计成果评价(共8篇)_第3页
教学设计成果评价(共8篇)_第4页
教学设计成果评价(共8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成果评价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较为整个教学设计方案除缺少媒体选择和教学评价两局部内容。二、课件1.教学内容局部对课的教材、知识背景、教学内容、课时安排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清晰、明了。2.的外语教学思想。3.从知识、能力、方法等角度来描述学习目标,清晰明了,可操作性强。4.综合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卡片、实物、黑板等多种媒体,设计了丰富多样的言语交际活动,突出开展学生的听说能力,表达出英语教学的根本特色。5.教学过程局部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进行了清晰的说明,教学环节连贯、目标清晰,表达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有利于本课教学目标的落实。6.在教学中的优势,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缺乏:说明,课件资源没有注明出处。第2篇:教学成果评价优点:教学设计成果《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评价1.教学内容局部对课的教材、知识背景、教学内容、课时安排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清晰、明了。2.的语文教学思想。3.从知识、能力、方法、情感价值观等角度来描述学习目标,清晰明了,可操作性强。4.综合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卡片、实物、黑板等多种媒体,设计了丰富多样的言语交际活动,突出开展学生的听说能力,表达出语文教学的根本特色。5.6.在教学中的优势,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缺乏:2/18说明,课件资源没有注明出处。第3篇:教学设计成果评价的原那么1.完整性和标准性教学设计成果评价的原那么方案和一份媒体素材清单及多媒体资源。的简单堆砌。〔1〕教学目标阐述:表达新课程理念,反映三个维度的目标,关注学生差异,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2〕学习者特征分析:〔3〕教学策略选择与学习活动设计:多种教学策略综合运用,一法为主,多法配合,优化组合。〔4〕教学资源和工具的设计:综合多媒体优势,信息技术运用有效,资源能促进教和学。〔5〕教学过程设计:思路清晰,结构合理,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和运用,时间分配合理,重、难点突出,有层次,重视学生开展。〔6〕学习评价和反响设计:有明确的评价内容和标准,习题练习合理,发挥评价促进开展的功能。〔7〕总结和帮助一份完整的媒体素材清单及多媒体资源指应提供教学涉及到的各类媒体素材清单,如投影、幻灯、挂图、模型、计算机软件等。2.可实施性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1〕时间因素:〔2〕环境因素〔3〕教师因素3/18〔4〕学生因素3.创新性〔1〕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表达学生的主体地位;〔2〕教法上有创新,能激发学生的兴趣;〔3〕有利于促进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4〕表达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术的有效应用。4.媒体资源的支持性〔1〕教育性:能用来向学生传递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效劳。〔2〕科学性:正确地反映了学科的根底知识或先进水平。〔3〕技术性:传递的教学信息到达了一定的技术质量。〔4〕艺术性: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5〕经济性:以较小的代价获得了较大的效益。第4篇: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维度教学实施效果的评价维度方式和效果等三个维度进行。1.教学结构的转变在“主导一主体〞的教学结构中,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学习活质的偏离,能在适当的时候得到教师或专家、伙伴的指导。2.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以下方面:(1)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2)积级的情感投入、成就感的获得;(3)广泛的认知范围;(4)深层次的认知体验;(5)创新思维的培养;(6)学科知识的有效运用;(7)解决问题技能的训练。3.教师教学方式和效果4/18达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关注学生创新意识、能力的培养。(2)教学设计的落实与调整。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要有很强的将教学设计况,捕捉课堂中的灵感来灵活调整教学。(3)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学生获取知识能力和具有十分重事的意义,当然也是整合课堂实施效果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工具,同时,表达对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的支持。(5〕教学组织。教师的调控能力必须到位,要协调好教师教和学生学、资源第5篇:成果评价设计小组活动成果展示的评价标准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分析透视分析:〔1〕从参与的范围分,可分为局部参与和全员参与。在学习中,性格开朗、学生性格较为文静、沉静,面对新的问题,外部反映并不强烈,但却喜欢沉思冥想,口讷心慧,冷不丁地提出一些想法,却很有见地,耐人寻味。实际上后者也引导、调控不够,对后一局部学生关爱、鼓励不够。〔3〕从参与的过程分,可5/18他过程就不大关注,而有的学生自始至终都能全身心投入,积极参与。〔4〕从的价值和自我开展的价值实现的奉献。就个体而言,表现为面对学习情境入神、入境,这才是真正的、实质的有效参与。如果没有小组全体成员的有效参与,小组合作充其量也是徒有其形而无其神,不可能实现深度合作和有效合作。性差异,让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能发挥独特的作用,做到扬长补短,人尽其才。合作学习互动增值,互补共效。组内交流,组际竞争。要想实现\"有效合作\",谈,交谈,商讨,成果展示或相互交换等。通过交流能增进理解,联络感情,到或相互调整,使合作得以滋润和优化。通过交流,还可以提高交际能力,推动学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的评价〔一〕有效性的根本理念(1)互动观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相互帮助。(2)目标观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与竞赛。在小组中,每个人6/18就会更多,学得也就更加愉快,从而到达认知、情感与技能均衡的教学目标。(3)师生观—参与〞的关系。合作学习提倡教师当好“〞,学生当好“演员〞,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巧妙地运用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把“导〞与“演〞进行了别离(4)形式观究性、探究性,能为后来的小组活动留有足够的空间。(5)情境观合作性的情之间是“荣辱与共〞的关系,这是一种“利己利人〞的学习情境。(6)评价观转向大家合作达标。〔二〕有效性的评价的根本原那么〔1〕评价的目的不是\"区分\"而是促进\"转变性开展\"识,而是让学生进入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因此,对于学习者来说,学习是探索学习者面对未知的领域,目标是方向性的,但没有的答案。因此,学习者需要的性学习中转变性开展过程。7/18〔2〕评价主要通过学习者的自我反思而最终实现在学习中,评价的主体不是一元而是多元的。学习者、导师、学习伙伴等都为\"平等者中的首席\",他是一个促进有效评价的积极参与者和组织者。另外,者自我反思的根底上,最终才能实现自我意义的建构。〔三〕有效性的评价的主体学的评价;最后是教师或者家长、社会对学习者的评价。评价等等不同专项评价量规表。〔四〕有效性的评价的内容〔根据评价内容设计量表一、表二、表三、表四〕〔1〕是评价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态度。它可以通过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来判断。如:A小组成员出勤率B是否认真努力的完成自己所承当的任务C是否积极参与D是否有责任感E是否主动协作,组员关系是否协调F是否做好资料积累和分析处理工作G是否主动提出探究设想和建议。〔2〕是评价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方法、技能掌握情况。对学生在探究性学查阅资料和筛选资料的数量和质量B对资料归类和统计分析8/18C使用新技术D活动记录的完整性、及时性、真实性E对学习结果的表达与交流等。〔3〕是评价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开展情况。要考查学生在一次探索精神和能力,也要通过活动前后的比拟和几次活动的比拟来评价其开展状态。〔4〕是评价在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这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自我陈述以及小组讨论记录,活动开展过程的记录等反映出来。〔5〕是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学习结果的形式多样,它可以是一篇研究论文、一份调查报告、一件模型、一块展板、一张简报、一场主题演讲、一次口头准。三、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评价的意义〔一〕更有利于学习的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的均衡达成厚的情意色彩。学习行为又是一种社会化行为,唯有同他人沟通、互动,才能取得较大的成效。学习具有多元目标,包括激发创造精神、增强主体意识、陶冶社〔如人际交往等〕的提高,同时也满足了每个学生“影响力〞和“归属〞方面的比拟适宜的教学组织形式。学效率学习并非培养天才儿童的超常教育,也不同于偏重少数特长学生的课外活9/18防止了班级集体教学中往往出现的相当一局部学生由于得不到充分的参与学习己兴趣的研究性课题,并在课题小组中担当一局部研究任务,随着研究的深入,所以,对于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高效率的组织形式。〔三〕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组成员间合作的好坏。为了到达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之间必须相互了解、矛盾,同学之间建设起一种融洽、友爱的亲密伙伴关系。不仅如此,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还表现在同社会方方面面的联系中,社会调查、访谈、外出收集资料、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的时机。第6篇:教学设计成果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指标进行教学评价必须有一个比拟统一的指标。美国教育评价专家米德尔提出达在课堂教学方案和媒体教学材料之中,下面分别介绍这两类成果的评价指标。1、课堂教学的评价指标制约课堂教学效果的根本因素大致包括目标、学生、教师、教材、方法和管理等。现将由这些因素引发出来的评价指标分述如下:1〕与目标因素有关的指标2〕与学生因素有关的指标10/18解速度同步;与教师讲解速度不能同步,嫌快嫌慢;对讲课内容感到费解等。这些情况在全班学生中各有多少人,所占比例如何?回避甚至恐惧。学生答复下列问题时的反响是思路敏捷、表达流畅、答案正确,还是表达了思想但答案不完全正确,或是思路不畅、表达不清、答复错误。这些情况在全班学生中各有多少人,所占比例如何?3〕与教师因素有关的指标时调整能力;从教学全过程的整体素养上判断教师是否经过系统的师范教育训练。的能力。是否工整美观判断教师的教学根本功。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包含教学设计、使用媒体、课堂教学和教学研究等技能〕和班主任工作技能方面的具体指标和要求。4〕与教材因素有关的指标这方面可以从教材体系与学生实际水平之间的差距弥合的程度判断其是否11/18决。5〕与教学方法和管理因素有关的指标在教学方法方面,要判断所选用的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的特点和教师的特点;顺利进行的智力障碍和情绪障碍有没有好处,能给学生带来多大的满足感。得当。2、教学材料的评价指标它们实际上也是评价这类教材的根本标准。1〕.教育性看其是否能用来向学生传递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效劳。2〕.科学性看其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学科的根底知识或先进水平。3〕.技术性看其传递的教学信息是否到达了一定的技术质量。4〕.艺术性看其是否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5〕.经济性看其是否以较小的代价获得了较大的效益。上述的"五性"。例1.电脑绘画作品评价指标和标准1〕.创造性题材新颖,构思独特,作品富有想象力2〕.制作水平恰当地运用特效处理3〕.绘画语言12/18标准例2.电脑动画作品评价指标和标准1〕.创造性题材新颖,富有想象力画面设计有创意、别具一格2〕.内容内容完整主题突出内容健康3〕.制作水平作品采用的制作技术先进、灵活、高效根据内容的需要选用适当的制作技巧画面衔接流畅载入时间适当人机交互功能强界面友好,图标、按钮、菜单、窗口等设计合理声音和画面同步4〕.美术形象生动,造型活泼色彩和谐构图美观、平衡帧与帧之间有较强的关联性5〕.音乐与主题风格一致,加强表现力第7篇:教学设计创新成果第七课戊戌变法教学设计创新成果13/18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八年级第七课戊戌变法,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动——戊戌变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公车上书及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光绪帝变法诏书的主要内容,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导学〞的教学方法。本课通过课前预习、小组交流、竞争抢答,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2.3.认识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挽救民族危亡和开展资本主义的改进运动,是爱国的、进步的。谭嗣同的慷慨捐躯,谱写了维新人士变法图强的斗争意识和义无反顾的英勇气概,令人敬仰。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之际,为改变现状,救亡图存,开展资本主义,要求变法,符合历史开展的潮流,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巨大进步。本课重点: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本课难点:对百日维新的作用和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理解与掌握课堂教学流程:导入新课:14/18深炽热之中?而当时的资产阶级进行了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进运动——戊戌变法,今天我们就来学这一课。1.教师出示投影:康有为、梁启超像。提问:你知道这两位人物是谁?谁能介绍他们的情况?生答师:康、梁是维新变法的主要代表,他们为推动变法进行了大量的活动。提问: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什么?生答:〔公车上书的内容〕2.公车上书由于顽固派的阻挠没有传到皇帝手中,但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梁等人还进行了哪些维新变法活动?生答:〔1〕创办《万国公报》〔2〕组织强学会〔3〕维新派团体形成3.公车上书后,康有为又三次上书光绪帝,指出形势危机,唯一途径就是变法。但剧,请大家欣赏。学生表演短剧旁白:德国强占胶州湾,内忧外患,康有为再次上书,要求变法,于是康有为被请到总理衙门“问话〞,出席“问话〞的有李鸿章、荣禄、翁同龢等五位大臣。变那么背天理,必然祸乱天下。本,只有变祖宗之法中陈腐之处,国家才能富强。李〔拍桌子叫道〕:住嘴,此不忠不孝之论,不可宽恕。荣:祖宗之法千真万确,只能遵循不能变更。说吧,祖宗的法里没有,是跟洋人打交道才设立的,时代变了,祖宗之法也非变不可。〔荣禄等一时无言可答,佛袖而去〕15/18翁: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见解,难得难得,我会尽最大努力把他引见给皇帝〔历史剧表演创设情境,比拟形象,学生印象深刻,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的。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老师认真观察学生表演,对学生的表演给予鼓励〕人的利益?变法结果怎么样呢?学生讨论并答复:(1)内容:略(2)拥护;(3)变法触动顽固派利益(4)维新感知历史,享受探究的乐趣,锻炼学生的感悟能力〕31动与探究〞题〔小组讨论,展开辩论〕6.戊戌变法的内容讲完了,请同学们回忆知识要点,三分钟快速记忆,出示测试题。7.戊戌变法失败了,让我们从当时的现实出发,来探讨: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小组讨论归纳,代表发言:①维新派力量小②顽固派势力强大③改进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史开展的潮流,是中国历史开展过程中的巨大进步。9.总结本课内容,看下面老师的歌谣小结:〔学生齐读,记忆知识要点〕公车上书给皇帝,维新变法运动起。《中外纪闻》强学会,康梁奔波救危急。光绪诏书要变革,救亡图存该改现状。维新百日终失败,爱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