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语文八下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语文八下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语文八下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语文八下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语文八下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八下语文期末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决择乌托邦轻歌曼舞目眩神迷B.追遡鉴定会相辅相承销声匿迹C.辐射茂腾腾世外桃源格物致志D.震撼寒武纪夜深星阑行将就木2.(2分)关于下面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所以我从我一生中觉得重要的抉择中,引发出一些话题跟大家来讨论。解说:句中加点的词语都是名词。B.一个年轻的画家拜访德国著名的画家阿道夫•门采尔,向他诉苦说,“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用一会儿工夫,可卖出去却要整整一年?”“请倒过来试试吧”,门采尔认真地说:“要是你花一年的功夫去画它,那么只用一天就准能卖掉它。”解说:该句中标点符号正确。C.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解说: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河水奔涌而来,迅速坠落的特点。D.《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的比赛中,被称为“诗坛扫地僧”的“外卖小哥”雷海为受到观众的广泛关注。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中国诗词大会》受到关注。”3.(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雾霭驰骋自圆其说嘎然而止B.腐蚀潮汐世外桃园分崩离析C.喧腾浮燥轻歌曼舞瞬息万变D.漩涡羁绊震耳欲聋川流不息4.(2分)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传统文化培养了中国民众高尚文雅的气质和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B.学生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C.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也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D.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真谛。。5.(2分)下列对对诗作《归园田居》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描绘出劳动中淳朴真率的生活情态。语言自然而平易近人,不加雕饰,是诗人乐于归田隐居、弃绝尘世的精神境界之流露。B.“带月荷锄归”,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C.五六句看似平淡,但这种平淡正好映射了结尾这一句“但使愿无违”。这里的“愿”更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D.“种豆南山下”与“采菊东篱下”有着同样的韵律,同样的韵味。采菊是十分认真的,而种豆则是漫不经心的。6.(2分)下列对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儒林外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两部名著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群女性形象,如善于诗书、注重名节、有着反抗精神的沈琼枝,才学出众、德行温良、有着八股情节的鲁小姐,淳朴善良、乐观向上、有着特殊家庭背景的达雅,爱憎分明、热爱信仰、有着顽强革命意志的丽达。B.“经史子集”是我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经,指儒家经典著作,如《礼记》;史,指各种体例的史学著作,如《史记》;子,指诸子百家的著作,如《庄子》;集,指诗、文、词、赋等著作,如《诗经》。C.称柳宗元为“柳子厚”、陶渊明为“靖节先生”、杜甫为“杜工部”、韩愈为“韩昌黎”,分别是以字、号、官职、籍贯来称呼其人的。D.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称谓,例如“始龀”“志学”,分别指七八岁、十五岁;“花甲之年”“古稀之年”,分别指六十岁、七十岁。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0分)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伐竹取道(砍)B.佁然不动(静止不动的样子)C.不可久居(居住)D.俶尔远逝(忽然)2.下列翻译不正确的一项的是()A.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B.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小石潭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寂静寥落空无一人)C.全石以为底。(小石潭用整块石头作为潭底)D.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中可以容纳一百来条鱼)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交代了作者的游踪。B.“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出了作者为“石潭”命名的缘由及近岸石头的千态万状。C.“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只写了鱼儿自由游弋的情态。D.第1、2段分别写了作者发现石潭之乐和观鱼之乐。8、(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绢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叙事诗,反映了宫市给百姓造成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B.“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C.“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D.“宫使驱将惜不得”的“惜”是舍不得的意思,写出了老人的无可奈何和百般不舍。2.请对这首诗中加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9、(7分)(1)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2)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3)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4)李白《渡荆门送别》尾联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卖炭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卖炭翁极度反常、扭曲的矛盾心理,真实地反映了卖炭翁的悲惨境遇。(6)李贺《雁门太守行》中引用典故,抒写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契合古人“拼将一死酬知己”价值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韩愈《马说》中写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____。(8)所谓为时为事者,就是要发时代之先声,在时代发展中有所作为。2019年3月4日,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借用白居易《与元九书》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述了文人的使命感,他希望文艺工作者们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0分)数字时代,我们的大脑被改变了①我们知道,人类的大脑是可塑的,当人类生活方式改变时,大脑也可能发生变化。从远古人类首次发现如何使用工具开始,人类的大脑就受到迅速而明显的影响。数字时代,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我们每天离不开手机时,我们的大脑是否也被改变了?②科学家认为,对网络科技的深度依赖,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这在阅读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对书籍的深阅读与在网页上那种为了获取信息而进行的浅阅读时不一样的。美国技术专家尼古拉斯·卡尔在《网络也有黑暗一面》一书中写道:“过去几年中,我一直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觉得某些人或某些东西正在改变我们的大脑,我目前的思考方式与过去相比已经截然不同,当我阅读时,能最为强烈的感受到这一点。持久地阅读一本书或一篇常文,曾经易如反掌,我曾耗费数个小时徜徉在长长的文字里,我的大脑能够抓住叙述的演进或论点的转折,从而进行思考。但如今不再如此,往往阅读两三页后我的注意力就开始漂移了,我感觉我一直在试图将自己任性的大脑拽回到书本。”③对书籍的深阅读需要耐心,而数字阅读堪称“耐心杀手”。以微博为例,浏览一个微博页面只要几分钟,眼睛在每条微博上停留的时间只有几秒。不断的扫视、浏览、搜寻感兴趣的关键词、点击阅读—这个过程因为信息的丰富、多样而足够刺激,但显然不足以锻炼耐心。一本优秀的图书通常是有内在的逻辑框架的,只有进入这一逻辑框架,才能说是阅读。而网络内容特别是微博这样的社交媒体每一条都互不关联,跳跃性的阅读当然谈不上逻辑了。互联网在给人们提供信息盛宴的同时,也使我们的思维“碎片化”。④数字时代,人类的大脑结构也被改变了。由于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已经渗入到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触摸屏情有独钟。一些人因为在智能手机上面频繁敲敲打打而被戏称为“拇指族”。但是,就是这样一种看似简单的重复运动却在不断塑造着人们的大脑。在一项实验中,瑞士苏黎世大学神经科学家邀请37位手机重度用户参与实验,其中26人用智能触屏手机,11人用普通按键手机。他们将电极连接在这些参与者头部,测试他们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在使用手机时,大脑皮层的反应。科学家记录下这些参与者10天的活动。结果显示,大脑皮层中拇指控制相关区域活跃度更高的是用触屏手机的人,而使用按键手机的则没有明显变化。使用触屏手机的次数越多,大脑皮层相应区域更加活跃。在数字时代长大的“数字原住民”,因长时间用拇指上网和操控智能手机,从而改变了大脑形成神经通路的方式。⑤数字时代,人们更加善于利用社交网络与人交往,但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力却越来越弱。多动症、自闭症、抑郁症、躁动症和多任务癖好等现代疾病,与过度上网和玩视频游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摘自《百科知识》,有删改)1.阅读全文,说说数字时代给我们的大脑带来了哪些改变?2.文章第②段划线句子能体现“深阅读”特点的两个词语是_____、_____。3.文章第④段划线部分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指出其中一种并分析其作用。4.联系上下文,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1)对书籍的深阅读需要耐心,而数字阅读堪称“耐心杀手”。(2)但是,就是这样一种看似简单的重复运动却在不断塑造着人们的大脑。11、(15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西游记”石珂源①由长安出发,一路向西,沿着古丝绸之路,开始了数千里的西游之行。②第一站是嘉峪关。嘉峪关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是中国丝路文化和长城文化的交汇点,素有“河西重镇”“边陲锁钥”之称,又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在这里,两千多年前开辟的“丝绸古道”和历代兵家征战的“古战场”烽燧依稀可见。远看关口,在静谧辽阔的苍弯下,一道蜿蜒的城墙绵延到远方,视线越过墙顶,蓝天映衬下在更远处是雪山。那天,天气格外好,没有风,没有漫天黄沙,世界静悄悄地。雪山沉默无语,俯视着它脚下的苍生;城墙亦无语,保持着数百年前的静穆,将历史定格在这苍凉的守望中,这一守望就是六百年。③(1)仰头看见城门楼上的题字“天下第一雄关”,果真名副其实,城门楼高大雄佛,像一个手持干戈利剑的将士,威严地审视着每一个经过的人。从马道登上城墙,让人不禁感叹设计之巧妙,内外城的设计虽有些繁复,但却让城池多了一层防护;瓮城,将“请君入瓮”在建筑上完美体现;月牙门,避免了城门洞开在敌寇的视野中,合适隐蔽。若是有人冒失策马来到门前,一个陡坡定令其措手不及,还未有所反应就已经成为俘虏;还有那“一块砖”的故事,让人在惊叹的同时,更是在神秘的色彩中恍惚了。一个个垛口,一个个瞭望哨,城外敌情一览无余了。烽火台上,似乎又闻号角声响,又见狼烟升起。(2)茫茫戈壁之上,谁的鲜血染红了残阳与沙场,谁的铁戟与长剑长埋沙涛?④耳畔悲壮苍凉的《吊古战场文》诵起:“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遥想当年,这里可曾血流成河?这里的人民可曾流离失所?而今,那征战与厮杀已随风而去,而击石燕鸣的故事仍凄婉动人,那翘首企盼征人归来的夫人仍在飘荡的风里痛心地呼喊。巍巍嘉峪关,迎接过多少英雄:张骞应募出使,少年将军霍去病英姿勃发,踽踽而来的林则徐,率千军万马呼啸出关的左宗棠……残血夕阳映照着嘉峪关的雄伟身影,苍茫中静默无言。⑤出了关门,就是西城,遥想当年出塞的张骞,我心中竟油然而生出一股使命感,胸中激荡着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壮。是的,悲壮这个词语从未如此真切而又激烈地撞击着我的心房。面对着城门楼,我留下了此次“西游”的一张相片。历史沧桑巨变,定格当下,关内关外,都是中华大地的所有。人民生活富足,安居乐业,一派欣欣向荣之景,西域并不荒凉。要离开嘉峪关了,脑海中不自觉地浮现出曾经的诗句“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耳畔仿若真的听到了一声长嘶,划破历史的长空。⑥离开嘉峪关,前往敦煌。途经玉门市,这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城市。四周被沙漠所包围,上天就在这沙漠中央留了一块绿洲,人们在这里生根发芽,建设起了自己的家园。行走在市区内全然感受不到自己正置身于沙漠之中。市中心广场上是敦煌的标志:反弹琵琶的飞天。飞天与乾闼婆,原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娱乐神和歌舞神,他们一个善歌,一个善舞,形影不离,合为一体,变为飞天。这些在天地间自由飞翔的仙女们,即使多是镣铐加身的罪犯,但他们的心是自由的,灵魂飞在高处。⑦古代丝绸之路的繁华,莫高窟佛国的瑰丽,鸣沙山与月牙泉的世代浪漫厮守,边关冷月,大漠孤烟……让我忘记了灞桥烟柳,曲江流饮。只愿沉醉在这粗狂的黄沙中,在这千年的月亮面前,听一听这亘古不变的故事。⑧再向西,是敦煌。(选自2018年1月3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1.作者离开嘉峪关前产生了怎样的感慨?2.请体会文章以“西游记”为题的妙处。3.请任选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的句子。(1)仰头看见城门楼上的题字“天下第一雄关”,果真名副其实,城门楼高大雄伟,像一个手持干戈利剑的将士,威严地审视着每一个经过的人。(2)茫茫戈壁之上,谁的鲜血染红了残阳与沙场,谁的铁戟与长剑长埋沙海?4.第④段作者为什么要引用《吊古战场文》?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5分)走近名著。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边的问题。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回头看时,差拨正爬将起来要走。林冲按住喝道:“你这厮原来也恁的歹,且吃我一刀。”又早把头割下来,挑在枪上。回来把富安、陆谦头都割下来。把尖刀插了,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1)该选段表现的故事情节是___________,林冲杀死陆谦是因为___________。(2)该选段鲜明地表现了《水浒传》怎样的主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5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记者从在广西南宁召开的中国石漠化生态修复技术成果研讨会上获悉:2001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在西南岩溶石漠化区组织实施了120多个地质调查项目及国家、省部级科技项目,累计投入经费约2亿元,取得了石漠化生态修复基础理论、技术研发、产业示范等成果。(1)给上述新闻拟一条标题(不超过20字)。(2)石漠化生态修复技术成果研讨会谈及了哪些内容?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书写(3分)15、作文(50分)请从下面的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文题一:请将文题“________的故事”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文题二:请以“难忘那迷人的微笑”为题,写一篇文章。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微笑是一幅优美的画卷,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不得抄袭。(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字数在600字以上。

参考答案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D【解析】

A.抉择。B.追溯、相辅相成。C.格物致知。故选D。2、C【解析】

A.“我”“大家”是代词,不是名词;B.第一个“说”后面应该是冒号,第二个“说”后面应该是逗号;D.这个句子的主干应该是“‘外卖小哥’雷海为受到关注。”3、D【解析】

A.“嘎”应为“戛”;B.“园”应为“源”;C.“燥”应为“躁”;故选D。4、A【解析】

试题分析:A.正确。B.否定词语滥用,去掉“不”。C.语序不当,把“国际社会”与“国内”位置互换。D.缺少主语,去掉“在……中”或“使”。故答案为A。5、D【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D项对诗作《归园田居》赏析有误。应改为:采菊是漫不经心的,而种豆则是十分认真的。6、B【解析】

B.《诗经》是“五经”之一,儒家经典,属于“经部”。故选B。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C2.D3.C【解析】1.试题分析:考查文言实词的义项。C项加点的词解释错误。“不可久居”的“居”是“停留”之意。2.试题分析:D项“潭中可以容纳一百来条鱼”翻译不正确。改为:小石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3.试题分析:C项“只写了鱼儿自由游弋的情态”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也是从侧面写水的清澈见底。译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8、1.B2.这一句话运用了心理描写,细致刻画了卖炭翁在寒冷的天气中穿着单薄的衣服却希望天气更寒冷的矛盾心理。【解析】1.B“直接写出”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应为:“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2.赏析诗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衣衫单薄不能暖身,却希望炭能卖个好价而期待着天寒。这描写的是一种矛盾的心理:明知挨冻却甘愿受苦。可以看出他的生活是多么窘迫!这反映出社会给劳动人民生活带来的重压。作者的爱憎也在此句中分明地体现出来。9、⑴徒有羡鱼情⑵零落成泥碾作尘⑶白云千载空悠悠⑷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⑸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⑹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⑺骈死于槽枥之间⑻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解析】

“徒”“零”“碾”“怜”“炭”“携”“骈”“槽枥”“作”是本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不要写同音字。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①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②使我们的思维“碎片化”,不足以锻炼耐心。③人类的大脑结构也被改变了,大脑形成神经道路的方式也改变了。④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力越来越弱,出现了多动症等现代疾病。2.持久思考3.划线部分用了: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三种说明方法。作比较。将“使用智能触屏手机的人”和“使用普通按键手机的人”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用触屏手机的人大脑皮层中拇指控制相关区域活跃度更高这一大脑结构改变特点。4.(1)“耐心杀手”一词,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数字阅读“不足以锻炼耐心”的弊端。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2)“不断”一词表限制,说明了在智能手机屏幕上敲打的动作对塑造人大脑的持续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周密性。【解析】1.试题分析: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通读全文,了解文章说明的内容,特别是主要段落、层次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审清题意,从文章中准确地捕捉到所需要的有效信息。然后对筛选出的信息进行比较,选取原文中能表现题意的相关的词句作答。若内容过多,也可以采取对内容进行简单概括的方法作答。2.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文意,“深阅读”就是通过长时间地、反复地阅读。据此,画线句的“持久地”和“徜徉”两个词语体现了“深阅读”的特点。据此理解作答。3.试题分析: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等。各种说明方法的目的都是为更准确、更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文章第4段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三种说明方法,选择一种说明方法结合语句分析其作用即可作答。点睛:举例子说明方法的作用:通过列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通俗易懂,便于读者理解。作比较:把XX和XX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4.试题分析: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答题格式:①说明词语的意思,②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③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11、1.感叹嘉峪关设计的巧妙;慨叹历史上征战和厮杀的悲惨;对英雄的赞美(崇敬);充满使命感和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壮。2.①让人联想到《西游记》,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点明文章内容,文章记叙作者数千里西游之行的见闻与感受。3.(1)运用比喻的修辞,将“城门楼”比作“将士”,生动形象地写出城门楼高大、雄伟、庄严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看城门楼时的震撼与赞美之情。(2)运用反问句式,通过“残阳”“沙场”“铁戟”“长剑”这些典型事物再现了战场厮杀的残酷,营造了悲壮苍凉的气氛,引发读者思考。4.引用《吊古战场文》,突出了嘉峪关作为兵家必争之地的重要地位,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悲壮,充满历史的沧桑感,借古人之言抒发作者当时的内心感受,同时也增添了文章的人文色彩。【解析】1.作者离开嘉峪关前产生了的感慨要从全文考虑。通读全文,梳理脉络,分清层次,综合考虑,提取要点,找到关键句,必要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即可。如第3段写的是嘉峪关设计的巧妙;第4段写的是历史上征战和厮杀的悲惨;第5段写的是对英雄的赞美和“我心中竟油然而生出一股使命感,胸中激荡着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壮”。2.考查标题的作用。答此题首先要读懂上下文所描写的内容,进而把握文章的中心,这样才能确保答案的准确无误。首先用《西游记》这本名著的书名命名,设置悬念,引人入胜。“西游”点明游览之地——由长安出发,一路向西,沿着古丝绸之路,开始了数千里的西游之行。“记”点出了文章内容——见闻与感受。3.赏析文句。(1)“城门楼高大雄伟,像一个手持干戈利剑的将士,威严地审视着每一个经过的人”运用典型的比喻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城门楼高大、雄伟、庄严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看城门楼时的震撼与赞美之情。答作用时除了答出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城门楼高大、雄伟和庄严的特点外,还要答出作者当时的震撼与赞美的情感。(2)运用“鲜血染红了残阳与沙场”“铁戟与长剑长埋沙海”等场景再现战争的残酷,营造了悲壮苍凉的气氛,引发读者的关注,把读者带到厮杀的战场,促使读者反思。4.考查第④段作者引用《吊古战场文》的作用。首先要读懂引用的文字的大意,然后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和文章的主题确定引用的作用。“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广大辽阔的无边无际的旷野啊,极目远望看不到人影。河水弯曲得像带子一般,远处无数的山峰交错在一起。一片阴暗凄凉的景象:寒风悲啸,日色昏黄,飞蓬折断,野草枯萎,寒气凛冽犹如降霜的冬晨。鸟儿飞过也不肯落下,离群的野兽奔窜而过。亭长告诉我说:“这儿就是古代的战场,曾经全军覆没。每逢阴天就会听到有鬼哭的声音。”这几句劈空描写古战场阴森悲凉的气象:沙漠空旷无边,杳无人迹,河水回环缠绕,群山交错杂列,天地昏暗,气象憔悴,飞蓬根断,野草枯死。飞鸟不肯落下,野兽离群而奔突,使人触目惊心,魂失魄散。突出了嘉峪关作为兵家必争之地的重要地位,增强了文章的可信性与感染力。接着文锋一转,借亭长之口点题,叙说古战场“常覆三军”的历史和天阴鬼哭的惨状,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悲壮,充满历史的沧桑感,借古人之言抒发作者当时的内心感受。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谦火烧草料场(2)官逼民反。【解析】

根据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此文段出自名著《水浒传》中的一个章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讲的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刺配后,几经周折后被分到看守草料场的工作。因大雪压塌住处,无奈来到一个破旧的山神庙暂住一宿。正因此才凑巧听见门外陆谦、富安和差拨的谈话,得知自己已被陷害,而且差点被害死。恼怒中,林冲终于爆发,提枪戳死三人,并将陆谦剖腹剜心。可以说,正是这次事件,才使得林冲对官场的仅存的美好愿景化为泡影,不得已只得投靠梁山。表现了《水浒传》“官逼民反”的主旨。13、(1)中国石漠化生态修复技术成果显著(或取得显著成果)(2)实施的项目;投入的经费;取得的成果。【解析】

(1)拟写新闻标题。要题文一致;一语破的;简洁明快;旗帜鲜明;生动活泼该题要求在阅读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能将主要信息提取出来进行概括表达注意格式。即:什么事+带来的影响。此题谁(中国石漠化生态修复技术),怎样(成果显著)。(2)考查对文中重要信息的提取。通读全文,整体把握,然后根据提干要求提取关键句作答即可。根据“组织实施了120多个地质调查项目及国家、省部级科技项目,累计投入经费约2亿元,取得了石漠化生态修复基础理论、技术研发、产业示范等成果。”提取要点:实施的项目;投入的经费;取得的成果作为答案。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文题一例文:餐桌上的故事生活的滋味,像餐桌上那一串冰糖葫芦,酸酸甜甜的。又路过那个街道,那个屋子。还是我记忆中的模样,红彤彤,圆滚滚的冰糖葫芦。外祖母宠溺的眼光还浮现在眼前。岁月悠长,可那段记忆,又酸又甜的记忆,更令我挥之不去。小时候,在乡下,外祖母经常带我去赶集。集市上有平常买不到的东西,一应俱全。我坐在外祖母自行车的后面,用那白胖胖的小手指着这一个,还看那一个,用那稚嫩的声音说着吵着都要。外祖母骑着车子,一直点头说:“好,好,孙女喜欢都要了。”我正在后座咯咯地笑着,忽然,听到一阵“叮”的声音,那不正是我最喜爱的冰糖葫芦吗?我催促外祖母赶紧骑向街道的尽头,外祖母加把了劲,陪我穿过人山人海的人群,只为让她亲爱的孙女满意,能吃上酸甜可口的冰糖葫芦,听见她亲爱的孙女甜蜜的笑声。之后,每次与外祖母去赶集,都要买一串冰糖葫芦,那像一个小小的约定,那里有我爱吃的也有外租母爱看的。岁月,静好,生活的滋味有外租母陪我的甜。有陪伴就有分离,生活的滋味也有与外祖母分离的痛。那天,南风呼呼地刮着,我与父母搬去县城的家,临走时,外租母来送我们,一个步履艰难地老人一步一步走着,岁月的疤痕已经爬满了她的双手与脸庞,可对我来说,那脸庞就是世界上最温暖亲近的了,那双手,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双手。外祖母走近了,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发,用那沧桑的声音说:“到了城里啊……好好读书……那里好……等你长大了,回来接我。”我点点头。外租母从祖父那里接过来一样东西——冰糖葫芦,我接过来,紧紧握着,我强忍着泪坐进车里,向我最爱的人说了再见。离开的那一刻,我潸然泪下,像大水决堤,那一刻,我明白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含义多么盼望着再次回到外祖母的身边,再次品尝冰糖葫芦的味道,那又酸又甜的爱的味道,让我永远难忘。文题二例文:难忘那迷人的微笑我见过许多的微笑,老师鼓励的微笑,同学赞许的微笑,路人感激的微笑,但,那时妈妈的微笑,现在想来,竟是那么动人,那么难忘。那段时间,妈妈病了,脸色苍白得吓人,说话也有气无力,完全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