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八下语文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2分)下列句子变换后意思发生变化的一项是()A.原句:你不知道“毒胶囊”有多毒!改句:你可知道“毒胶囊”有多毒!B.原句:马布里的加盟,让北京金隅队夺得联赛冠军。改句:北京金隅队夺得联赛冠军,与马布里的加盟密不可分。C.原句:只要我们心中有爱,雷锋精神就不会走远。改句:只要雷锋精神不会走远,我们心中就有爱。D.原句:“讨薪法官”的微博一会儿就走红了。改句:“讨薪法官”的微博不一会儿就走红了。2.(2分)下列句子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的撞击的结果。B.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C.看到了吗?如我所说吧——我可是名副其实的车夫之王呐。D.黎明时分,作为一滴水,我来到了暄腾奔流的金沙江边,跃入江流,奔向大海。3.(2分)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一。B.《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C.信天游本是民歌的一种,属于山歌性质,流行于陕北一带。歌词一般由上下两句构成一节,经常是上句道出真意,下句比兴。D.李白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是他写给当时的名士、北海太守李邕的。4.(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褶皱(zhě)翌日(yù)龟裂(ɡuī)挑拨离间(jiān)B.归省(shěnɡ)锵然(qiānɡ)雾霭(ǎi)暴风骤雨(chòu)C.斡旋(wò)拾级(shí)蛮横(hénɡ)怒不可遏(è)D.羁绊(jī)巉峻(chán)撺掇(duo)霓裳羽衣(ní)5.(2分)下列句子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这样长而富有变化的墨线是中国画的特点。②宋代梁凯《李白行吟图》中礼拜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的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③线条的起落清晰可辨。④造型以线条为主,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的重要特征,它是中国书法用笔方法的发展和延伸。⑤中国画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独特风格,闻名世界。A.④⑤③②① B.⑤④②③① C.⑤④③②① D.④⑤①②③6.(2分)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蓦然(mò)缄默(jiān)连翘(qiáo)悄怆幽邃(suì)B.狩猎(shòu)羁拌(bàn)褶皱(zhě)风雪载途(zǎi)C.弥漫(mí)行辈(háng)锵然(qiāng)戛然而止(gá)D.两栖(xī)篆章(zhuàn)归省(xǐng)石青渗之(sǎn)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上①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②者,岂借才于异③代乎?正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注释)①上:唐太宗。②致治:治理国家到达大治。③其他的④正:只。1.解释加点的词。(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_____)(2)岂借才于异代乎(_______)(3)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4)安可诬一世之人(_______)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汉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A.一食或尽粟一石/食之不能尽其材B.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安可诬一世之人C.骈死于槽枥之间/岂借才于异代乎D.鸣之不能通其意/其真不知马也3.翻译句子。(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4.两文反映的都是统治者对人才的态度,甲文采用了________的写法,借千里马的不幸遭遇揭露了统治者_______________。而乙文中,唐太宗对人才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5.针对乙文中唐太宗“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8、(3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武昌阻风方泽(宋)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与君尽日闲临水,贪看飞花忘却愁。1.“无穷归思满东流”一句中的“满”字运用巧妙,试结合诗句简析。2.诗人真的因为“贪看飞花”而“忘却愁”吗?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9、(7分)默写。(1)三十功名尘与土,________。(《满江红》)(2)________,志在千里。(《步出夏门行》)(3)当窗理云鬓,________。(《木兰诗》)(4)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5)虎见之……以为神,________。(《黔之驴》)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秋之天目湖郭树清①天目湖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之地,湖水由250平方公里的河湖水汇集而成,俊秀的山、柔情的水,富有神奇色彩。②秋天的天目湖,宛如成熟的少妇,优雅而恬静。这里湖水清澈,波光潋滟,层林尽染,菊黃桂香,让人陶醉。“①”,天目湖不仅风光秀美,物产也很丰富。据称,天目湖里鱼类和水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品种繁多。水中鲜品、山林野莱等美味佳肴一应俱全。其中鱼贝类有几十种之多。这里以茶香、水甜、鱼头鲜闻名于世。中国有句古话:“②”。环湖而居的天目湖人守望着万顷碧波,充满了希望和自豪。③在湖岸上行走,全身上下润润的,暖暖的,漾着一股浓浓的草香。目之所及,竹林苍翠,峰峦如黛,云天似锦,真令人恍然有出世之感,全身上下通畅,心似轻舞飞扬。④当我们一行坐上观光船游览天目湖时,两岸景物,影影绰绰,到处可见一幅幅美妙的画面。时值秋日,正是千树金黄,枫叶正红,素雅娴静,山水相宜,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七彩的光泽,仿佛浩淼湖中的蜃楼渔火,恍然如入仙境。湖面上游艇穿梭不息,泛起层层涟漪。远处群山连绵,岗峦叠翠,山环水绕一直向天边延伸成浑然天成的山水画……天目湖无不呈现了自然、生态的怡静、舒适,顿觉快意与舒畅在心田流淌。⑤此次天目湖之行,我们还来到距天目湖18公里的南山竹海。这里,山地、丘陵蜿蜒起伏,迎着晨曦,远远望去,云雾朦胧、重重叠叠,看不到尽头。沿着弯弯曲曲的山道幽径,步入竹林,晨雾散了,太阳出来了,眼前那漫山遍野青碧色的竹子挺拔清秀,碧翠葱郁,晶莹剔透。山间流水潺潺,河谷、翠竹相映生辉,临风起舞,婀娜多姿,真是入画成仙境,出音似天簌,给人以清新舒醉之感。这10万竹海即为10万亩的天然氧吧,在秋色正浓的季节里,更体现出它独特的魅力,自然美景幽静而壮阔,陶醉其中,它会让你的心情变得如此轻松,精神变得更加旺盛,旅途劳顿之感顿时尽消。⑥秋天温暖的阳光洒落在天目湖碧波荡漾的湖水上;洒落在天目湖流水淙淙的山涧旁;洒落在天目湖清香嫩绿的茶叶上;洒落在天目湖那修长摇曳的竹海间;洒落在天目湖那果实累累的田园里;洒落在天目湖那绿荫丛中的农舍小楼,秋风拂动游人醉。⑦岁月流逝,水韵悠悠。天目湖的风光是美丽的,看不完的春波雪浪,望不尽的孤帆远影,听不够的涛声拍岸,闻不厌的草木芬芳。天目湖是自然资源的富饶地,勤劳的天目湖人抓住改革开放的契机,谋求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使这块古老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到处呈现新农村、新资源、新人居的繁荣景象。天目湖必将迎来更滋润、更美好的明天。(选自《散文》2013年第5期)1.请将下面两句俗语填入文中第二段话的横线处,使之语句通畅、表意清楚。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A.靠山吃山,靠海吃海B.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2.仔细阅读第②~④段,说说作者描写了天目湖的哪些景物?写出了天目湖怎样的特点?3.有人认为,文章第⑤段花大量笔墨写了距天目湖18公里的南山竹海,与写天目湖无关,可删去。你认为呢?4.联系上下文,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的语句。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七彩的光泽,仿佛浩森湖中的蜃楼渔火,恍然如入仙境。5.阅读全文,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天目湖怎样的感情。11、(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成语里的歌声①翻阅成语大词典,你能找到许多形容歌唱的词汇,你会听到许多成语里飞扬的歌声。这歌声唤出了历史,展现着我们祖国民族音乐五千年的文明底蕴和独特的迷人的风采。②相传,古人唱起歌来,格外投入,常常放开嗓门,大声歌唱。于是,便有人用“引吭高歌”来描述其情状。歌声响亮传播远,又有人用“响遏行云”赞美这嘹亮的歌声。“响遏行云”这个成语出自《列子·汤问》篇,是说秦国有个叫薛谭的人,拜师学习歌唱。不久他以为把老师的本领都学到了,便要告辞回家。老师未作劝阻,并摆酒为他送行。临别时老师在郊外大路旁,高歌一曲,其声音洪亮,震得树林瑟瑟作响,行云驻足不前。薛谭见此大吃一惊,深感自己无知和盲目,于是请求老师留下他继续学习。③古人不但喜好歌声的高亢、嘹亮,而且注重吐字清楚,行腔流畅,发声自然圆润,以达到表意之目的。于是,便产生了“字正腔圆”、“珠圆玉润”这两个成语。唱歌既要唱声,又要唱情。“声情并茂”这个成语,就反映了古人对歌唱的更高追求,只有用声情并茂的歌声,恰当表现歌曲的情感内蕴,才能产生极大的艺术感染力,使听者为之动容,为之共鸣。这就要用上“回肠荡气”“哀感顽艳”这两个成语。④歌唱含情,歌声美妙,回荡耳畔,久久难忘。这便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心理效果。“余音绕梁”这个成语也出自《列子·汤问》篇。说的是有个名叫韩娥的美丽歌女,一次来到齐国临淄城,因带的口粮吃光了,只好在西城门卖唱谋生。她的歌声哀婉悦耳,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过了三天,人们还感觉到歌声的余音仍在屋梁周围回旋荡漾。古人唱歌还十分讲究节拍韵律。“一板一眼”“一板三眼”、“有板有眼”这三条成语即是。板、眼是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每小节中最强的拍子叫板,其余的拍子叫眼。⑤古人不仅能歌通曲,而且有着纯熟的演奏技艺和惊人的欣赏水平。成语“高山流水”记载此事,传为美谈:春秋时,晋国大夫俞伯牙善于弹琴。一个皓月当空的中秋之夜,伯牙乘兴弹起琴来,意境表现高山。曲犹未尽,只听有人赞道:“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抬头一看,见迎面走来一人,相貌平常。伯牙未加理会,又弹一曲,意境表现流水。曲音未绝,来人朗声赞道:“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十分吃惊,起身施礼,得知此人叫钟子期。伯牙与子期凭音乐的共鸣结成知音。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几千年前,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弹《高山流水》,而《高山流水》并没有因伯牙不弹而失去知音,它源远流长,成为中华民族音乐中的珍品。⑥古人还悟出了音乐在战争中的积极作用,以歌声迷惑敌人、涣散敌方军心。成语“四面楚歌”的声波将真情传递:楚汉相争时,楚军被围垓下。一天夜里,项羽听到汉军中的楚歌从四面八方传来,觉得楚地全被汉军占领,十分惊恐。“四面楚歌”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它为刘邦打败项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⑦从摘引的部分有关歌唱的成语里,我们可以知晓古人与音乐的美丽传说,证实祖先创造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而精深。(选文有删改)1.结合原文,对成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响遏行云”是赞美嘹亮的歌声。B.“余音绕梁”是指歌唱含情,歌声美妙,回荡耳畔,令人久久难忘。C.“高山流水”是说曲艺高妙,而不是为了印证俞伯牙与钟子期凭音乐的共鸣结成了“知音”。D.“四面楚歌”是说四面汉军都唱起楚歌,形容遭到各方面而陷入困境。2.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举例子。B.本文按照时间顺序行文,思路清晰,层次分明。C.第②段“相传,古人唱起歌来,格外投入”这句话中的“相传”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D.本文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生动、传神。如第⑤段中对《高山流水》“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的赞美。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板、眼是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每小节中最强的拍子叫眼,其余的拍子叫板。B.“字正腔圆”是指歌唱时吐字清楚,行腔流畅,发声自然圆润。C.“回肠荡气”是形容演唱者表演声情并茂,恰当地表现出歌曲的情感内蕴,产生了极大的艺术感染力。D.文章从成语故事入手,讲述古人与音乐的美丽传说,证实了祖先创造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5分)阅读下面名著选段,根据要求填空。他慢慢地掏出了手枪,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他把枪放在膝盖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懦弱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意义而充实。”选文出自苏联著名作家__________所著的《________________》,文中的“他”是指_____________,他在疾病缠身、丧失战斗能力的艰难处境下,内心经历了严峻的考验。节选部分表现了他由绝望、动摇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历程。13、(5分)阅读下面调查统计数据表,回答后面的问题。中学生手机主要用途调查统计数据表手机主要用途人数比例QQ聊天、玩游戏、看网络小说2856%查抄作业答案1224%打电话、发短信714%炫耀36%(1)分析上面这组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2)你的同桌小明经常用手机查抄作业答案,你会如何劝说他?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书写(3分)15、作文(50分)请以“唱起那首熟悉的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1)卷面整洁美观;(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得抄袭或套作;(4)不能出现真实的学校、姓名等信息。
参考答案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C【解析】试题分析:C项改句与原句相比,意思发生了明显变化。“只要我们心中有爱,雷锋精神就不会走远”与“只要雷锋精神不会走远,我们心中就有爱”两句的条件与结果正好相反,表达了完全不同的两个意思。2、D【解析】试题分析: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D项改为:喧腾。3、C【解析】
C.有误。信天游本是民歌的一种,属于山歌性质,流行于陕北一带。歌词一般由上下两句构成一节,经常是上句比兴,下句道出真意。故选C。4、D【解析】
A.翌(yù)-(yì)、龟(ɡuī)-(jūn)、间(jiān)-(jiàn)。B.省(shěnɡ)-(xǐng)、骤(chòu)-(zhòu)。C.拾(shí)-(shè)、横(hénɡ)-(hèng)。故选D。5、B【解析】
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能力。解答此题,一般通过抓关键词、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字推敲。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有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推理顺序等。本题主要是对中国画的说明,所以,首先应该提出说明对象“中国画”,故排除AD,接着说明中国画“造型以线条为主”,接着举“宋代梁凯《李白行吟图》”的事例,最后进行总结“这样长而富有变化的墨线是中国画的特点”。故排序为:⑤④②③①。故选B.6、A【解析】
A.正确。B.羁拌-羁绊、风雪载途(zǎi)-(zài);C.戛然而止(gá)-(jiá);D.两栖(xī)-(qī)、石青渗之-石青糁之。故答案为A。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1)通“饲”,喂(2)难道(3)用鞭子打,驱赶(4)怎么2.B3.(1)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啊!4.托物寓意;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做法;不仅重视人才,而且主张用人要各取所长。5.一个人总会有优点缺点,人才也如此,世上不可能有非常完美的人才,因此,要善于看到其优点,并发挥其作用,这才是正确的用人之道。【解析】甲:选自《昌黎先生文集》作者:韩愈年代:唐乙:选自《典故纪闻》作者:余继登年代:明参考译文:甲: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只能辱没在马夫的手里,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品德就显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驱使千里马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这世上)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乙:唐太宗让封德彝举荐有才能的人,他过了好久也没有推荐一个人。太宗责问他,他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啊!”太宗说:“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古来能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帝王,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我们只是担心自己不能识人,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呢?”封德彝惭愧地退下了。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策”在这里是一个动词,“用鞭子打”的意思;“安”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在这里是“怎么”的意思。2.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A:吃/喂养;B: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的”;C:在/向;D:它的/表示反问语气。3.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且”“等”“安”“但”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4.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章写作方法的辨析以及对文章主旨的理解。《马说》运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将人才比作“千里马”,借千里马为喻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行为。“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的意思是: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这句话表明了唐太宗对人才的态度,要善于发现人才的长处。5.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解决此类题型,要注意:写出感悟最深的一点;绝对不能脱离文章内容;要运用议论性的语言;语言通顺、有条理。此题应该围绕“知人善用”“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来回答。8、1.“满”字凸显了水之多,实则是指愁思之浓;椈运用夸张手法,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归思感情的浓烈(意思对即可)。2.不是,作者以乐景写愁绪。正是为了排遣内心的乡思愁情,所以去江边赏花;作者说“贪看飞花”,是借写江边赏花的闲适来反衬自己内心的哀愁。【解析】1.此题考查了学生炼字的能力。做此题首先要了解古诗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关键字做出赏析,赏析时要把字放在语言环境中,“无穷归思满东流”,这句话的意思是:无限归思恰如满江春水流向东方。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将归家的愁思比作东去的流水,化抽象的情感为具体眼前之景,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浓郁的思家之意。2.考查对诗句的赏析。明明是心中有无穷归思,有无尽乡愁,根本无心欣赏柳絮飞花,他却说“贪看飞花忘却愁”。固然,武昌柳是很有名的,古来诗人都喜欢吟咏,如孟浩然诗说:“行看武昌柳,仿佛映楼台。”但是,诗人此时的漂泊之感,使他无心去欣赏武昌的花柳。无心而说“贪看”,以闲适写哀愁,含蓄委婉,从侧面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9、(1)八千里路云和月(2)老骥伏枥(3)对镜帖花黄(4)枯藤老树昏鸦(5)蔽林间窥之【解析】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情景描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骥、枥、帖、藤、鸦、蔽、窥”等字词的书写。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①B②A2.景物有:湖水、竹林、枫叶、群山写出了天目湖风景秀丽、优雅恬静、令人心旷神怡的特点。3.不能删去,详写南山竹海,再现此处迷人的景色,道出作者怡悦的心情,衬托了天目景色的优美,同时也使文章内容更丰富,为后面抒情蓄势。(意近即可)4.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阳光照射在枫叶上闪烁的光泽比作辱楼渔火,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此时湖中流光溢彩、神秘变幻的景色特点。(意近即可)5.对天目湖景色的喜爱与赞美,对天目湖未来的美好祝福。(意近即可)【解析】1.本题考查选取语句。需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相应的语句。“秋天的天目湖……这里湖水清澈,波光潋滟,层林尽染,菊黃桂香,让人陶醉。”景美人醉,结合这里的语境,应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天目湖里鱼类和水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品种繁多。水中鲜品、山林野莱等美味佳肴一应俱全。其中鱼贝类有几十种之多。这里以茶香、水甜、鱼头鲜闻名于世。中国有句古话:‘②’。”先介绍天目湖的鱼类和水生动植物资源,以茶香、水甜、鱼头鲜闻名于世。然后用古话“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总结。所以答案为:①B②A。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筛选。仔细阅读第②~④段,可结合语句“这里湖水清澈,波光潋滟,层林尽染”“目之所及,竹林苍翠,峰峦如黛,云天似锦”“枫叶正红,素雅娴静,山水相宜,……湖面上游艇穿梭不息,泛起层层涟漪。远处群山连绵,岗峦叠翠”提取信息作答第一问。结合“天目湖不仅风光秀美,物产也很丰富”“真令人恍然有出世之感,全身上下通畅,心似轻舞飞扬”“天目湖无不呈现了自然、生态的怡静、舒适,顿觉快意与舒畅在心田流淌。”可概括作答第二问。3.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情节作用的理解能力。解答重要情节作用类题型,要阅读文章内容,理解大意,揣摩写作技巧,要根据语段写了哪些内容,与全文其它内容有什么关系,对于主题有什么帮助等加以综合分析。文章第⑤段花大量笔墨写了距天目湖18公里的南山竹海,是为了衬托天目优美秀丽的景色,“它会让你的心情变得如此轻松,精神变得更加旺盛,旅途劳顿之感顿时尽消。”烘托出作者轻松的心情,使文章内容更丰富。所以这段不能删去。4.这里是从修辞角度来对语言进行赏析,学生应了解常用修辞的特点及作用如: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学生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仿佛浩森湖中的蜃楼渔火”明显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答作用时除了答出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湖光闪耀、恍如仙境的特点外,还要答出“我”对天目湖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5.此题考查学生对人物情感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的句子或段落去概括。我们可以结合文章首尾段分析,“秋天的天目湖,宛如成熟的少妇,优雅而恬静。这里湖水清澈,波光潋滟,层林尽染,菊黃桂香,让人陶醉。”表达了对天目湖景色的喜爱与赞美;“天目湖是自然资源的富饶地,勤劳的天目湖人抓住改革开放的契机,谋求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使这块古老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到处呈现新农村、新资源、新人居的繁荣景象。”表达了对天目湖人勤劳的赞美,新农村新气象的赞美,“天目湖必将迎来更滋润、更美好的明天”表达对天目湖未来的美好祝愿。11、1.C2.B3.A【解析】1.本题考查成语含意。“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高山流水”这个成语因为伯牙和子期之间的知己之情而传诵千年,所以C错误,故选C。2.本题考查说明顺序。1)①段点明说明对象:成语里的歌声。2)②段主要介绍“引吭高歌”等表现古人唱歌声音嘹亮的成语。3)③介绍“字正腔圆”等表现古人唱歌吐字清晰的成语,介绍以“声情并茂”等表现古人唱歌含情的成语。4)④段介绍“余音绕梁”等表现古人歌声含情产生心理效果的成语。5)⑤介绍“高山流水”等表现古人有高潮演奏水平和欣赏水平的成语。6)⑥段介绍“四面楚歌”等表现古人把音乐融入战争的成语。7)总结全文。从中看不到时间线,不是时间顺序,由歌声特点到演奏和欣赏乐曲的人,再到歌声的应用范围,是逻辑顺序,故B错误,选B。3.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准确性和信息筛选。“板、眼是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每小节中最强的拍子叫板,其余的拍子叫眼。”故A错误,选A。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是指保尔(保尔·柯察金),节选部分表现了他由绝望、动摇到战胜自我(战胜懦弱__摆脱困境__坚定信念)的心理历程。【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对名著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以考促读。做这种题,熟读原作品,记住重点情节及人物的特征。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此题考查的是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关的文学常识。13、(1)中学生使用手机主要是为了QQ聊天、玩游戏、看网络小说;其次是查抄作业答案;将手机作为通讯工具的比较少,手机在校园里失去了它最基本的用途。(意思对即可)(2)示例:小明,用手机查抄作业答案是错误行为。这样虽然提高了做作业的速度,但并没有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你尝试着独立完成作业才好。(有称呼、观点明确、理由正确即可)【解析】(1)本题为图文转换题。作答时要注意看图的名称、手机主要用途、人数和各部分数据。该图主要是反映“中学生手机主要用途调查统计”的,再结合各项人数及数据,概括可得答案。中学生使用手机主要是为了QQ聊天、玩游戏、看网络小说;其次是查抄作业答案;将手机作为通讯工具的比较少,手机在校园里失去了它最基本的用途。(2)本题考查劝说词的拟写能力。劝说,指通过规劝从而让他人接受自己的建议,其基本要求是讲明道理,消除顾虑,语气委婉。首先要看清劝说对象,语境设置是要求你劝说小明;其次针对情况,小明经常用手机查抄作业答案,然后组织语言进行劝说。劝说时要注意有称呼语,说话得体有礼貌。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唱起那首熟悉的歌从“哇哇”落地那天开始,到已经长成一个学习繁忙、心智成熟的中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我听过各种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突触可塑性调控策略研究-洞察分析
- 血液安全与伦理规范-洞察分析
- 网络流量优化策略-洞察分析
- 语境对语法结构的影响-洞察分析
- 网络短视频内容监管-洞察分析
- 网络金融风控研究-洞察分析
- 虚拟偶像制作技术分析-洞察分析
- 隐丹参酮提取工艺优化-洞察分析
- 艺术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洞察分析
- 养老资产管理合同
- 马克思中国化论文【3篇】
- 辽宁省辽南协作校物理高一上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管径流速流量计算公式
- 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指南及教材介绍
- 城管总结美篇 城管总结结尾
- 校园零星维修服务 投标方案
- 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主题班会-课件
- 工程承接施工能力说明
- 百词斩高考高分词汇电子版
- 加油站反恐专项经费保障制度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小学语文三年级期末高分试题附参考答案和详细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