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与东方环境美学立场的差异,美学论文在20世纪的最后三十年间,对环境美学的兴趣开场出如今西方学者之中。很多因素共同促成了这一兴趣:对自然界美的事物的重新认知,对融入自然的各种活动的不断等待,例如徒步旅行、野营、划船、游览州立与国家公园等。这些活动过去一直是西方娱乐文化的一部分--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几十年财富不断积累,休闲意识不断加强,二者的结合促使户外娱乐日益流行,也使一些边缘性活动如自然摄影日益增加。这些兴趣开场激发学者们考虑内在于如此多种体验中的各种价值。与此同时,全球性环境危机日益加剧,从对各种工业滥用以及它们对景观的毁坏、空气与水源污染,到近年来全球变暖的众多后果,人们的环境意识越来越强烈,对环境的关注日渐突出。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产生了对环境问题不断增长的公共兴趣与意识。由于对户外活动兴趣的重新觉悟,再加上对环境滥用的担忧,一项国际性的环保运动迅速成形。除了那些由于目光短浅的开发活动而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不可修复的大量科学研究外,学者开场评估它们的伦理意蕴。作为对日益增长的危机的一种国际回应,出现了聚焦于不断加强的公共意识与政治行动的众多群体。这一兴趣影响了学者、科学家与政治活动家们。由于广泛的环境问题及滥用,伦理问题引起了最多的关注,因此,环境伦理学作为哲学兴趣的中心而出现。在黑格尔影响下,美学界主要关注纯艺术;大约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左右,美学家们开场转向关注自然。这是朝着一个新方向发展的运动,而不是对陈旧问题的回归。经过最后半个世纪的发展,它当前已经成为学界所知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环境美学。从事这一研究的学者们最初的研究是分散的:苏格兰的罗纳德赫伯恩、加拿大的艾伦卡尔森、芬兰的瑟帕玛,以及美国的阿诺德伯林特。他们从各自不同的学术背景、不同的关注点出发,逐步不约而同地会聚于这一新兴的兴趣上。赫伯恩考虑了对自然美各种形式的感受力及其想象的意义与形而上的意义,卡尔森的立场是依靠自然科学而来的一种认知立场,瑟帕玛通过文学所描绘的自然来研究自然,而伯林特则将其研究集中在对于环境的欣赏性审美交融上。当这些学者意识到正在不断前进的环境美学研究时,他们开场在各种会议与出版物上进行沟通与合作。年轻的研究者们很快就被这个领域吸引,他们将环境美学拓展到社会与政治环境,开场关注城市环境、日常生活状况与周围环境的审美价值。从它发端时分散的世界各处,环境美学研究已经广泛地传播开来。从1994年到2018年,在芬兰的不同环境中,瑟帕玛策划了一系列六个国际跨学科会议;接下来是中国在2003年、2004年与2018年所组织的若干大型国际会议。在法国、荷兰以及波兰等国都一直有会议举办,其他多国学者们也被吸引到对环境的审美理解中来。当前,普遍达到北美与欧洲的很多学者都在从事环境美学的研究工作。环境研究也包括各门科学,并且它已经认识到了生态研究的重要性。生态视角向人们提供了具有启示性的洞见,帮助我们认识各种环境变化的意义:这些变化不能被理解为独特的个体事件,而应理解为众多形式与关联经过。生态学为发生在地球环境中的众多转变提供了一种强大视角,最终都聚焦于挪威哲学家阿恩奈斯所构成的深层生态学。但是,将生态形式整合到环境美学之中的工作主要是一些中国学者做的。二、中国的环境美学对环境的兴趣与关注并不限于西方学者。自20世纪中叶开场,全球环境〔以及政治〕问题已经日趋显露,中国学者们开场对环境美学产生兴趣。他们发现生态视野尤其具有吸引力,并且运用它发展出研究环境美学的一种独特方式方法。他们采用科学的生态形式,也就是由互相关联、互相作用的成分构成的系统语境来研究环境问题,并称其为生态美学〔或生态的美学〕。生态美学具体表现出了中国以天人合一为基础的悠远文化传统而构成的视野。比方,曾繁仁在(建设性后当代语境下中国古代生态审美智慧的重放光彩〕中提出,中国古代美学是建立在天人合一哲学背景之上的生态的生命的美学[1]〔P98〕。由于对于环境的关心已经成为一种普遍意识,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就是将中国的环境美学发展视为一种变体:也就是理解环境的审美价值这种理性探寻求索的变体。我相信西方和中国有着共同的兴趣,但在认知语境方面也存在根本的差异。让我们来考察一下这些差异是什么。这些差异首先具体表现出在,我们怎样理解对环境的审美欣赏。程相占教授曾经指出,西方美学关注的中心是审美对象。[2]〔P14〕在对艺术的审美欣赏中,这点似乎很明显:我们集中于绘画、音乐、诗歌、风景等。然而,毫无疑问,风景不合适这一形式,由于风景并不是一个不连续的对象。更确切地讲,连续不断的风景引导我们与它互动,这意味着环境欣赏的交融形式才是更恰当的。这种立场促使我们向中国的环境欣赏形式靠近:在这种形式中,主-客二元对立被拒绝,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人与世界的亲和关系。程相占曾经指出,中国学者通常将英文术语审美〔aesthetic〕翻译为汉语词汇审-美;然而,不少中国学者将审-美理解为一个动宾词组,意思是欣赏美的一种活动。这就使得关于对象的美学〔anaestheticsofobjects〕与关于欣赏的美学〔anaestheticsofappreciation〕之间的区别变得非常清楚明晰。这一点让我们认识到,西方美学与东方美学对于环境的理解有着宏大差异。在西方各社会,人们通常谈及这个环境,也就是在环境这个词语前面加上定冠词the,环境就好像一个详细的事物。以这种方式考虑环境,就将环境转变成了一个对象:这个环境,环境就成了某个与我们相分离并远离我们的东西。然而,对于中国美学来讲,不存在对立或分离:审美表示一种欣赏活动,而不是将一个对象欣赏为美的。这种理解推动了曾繁仁的研究。他在(建设性后当代语境下中国古代生态审美智慧的重放光彩〕一文中,展示了中国传统哲学与美学怎样缘起于一种以人与自然休戚与共为主导的农业经济。他精辟地指出,在西方,和谐的审美价值存在于审美对象的形式特征中;而在中国,和谐被理解为天、地、人三者间的统一,具体表现出为阴阳的互相依靠。[1]〔P99〕众所周知,生态美学〔或称生态的美学〕是一个复杂观念,它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和发展方向。程相占具体阐述了他的生态智慧C理论。正如奈斯将生态学的概念扩展到他所谓的生态智慧那样,程相占的生态智慧C是生态圈中各种生命样态所激发的一种哲学世界观或系统。这是对生态学核心主题的一个精致发展,进而将生态学转变为一种具有多面性的哲学,里面浸透着中国传统与中国文化的很多方面。程相占提出的生态智慧C包括八个重点,诸如儒家思想、共同体、(易经〕与通物等。他的工作清楚地表示清楚了,将生态学所包含的思想萌芽普遍化有着丰富的可能性。于是,我们看到,环境美学在中国有着对等发展:它明显不同于西方的同类着作,而且清楚地表示出了这种审美探寻求索赖以发生的哲学语境。我下面将要讲明,这两种立场能够互补,能够通过互相理解而得到共同提高。三、西方与东方环境美学立场的差异这样一来,我们看到的理论形态是环境美学中两个互补性的发展形态,二者各有其独特奉献,试图将它们统一为单一的运动是不公正的。西方理智型文化的特点是,追求研究那些明确限定与清楚明晰界定的问题。在科学与技术领域,这种方式方法的运用一直非常成功。然而,在需要综合视野的一些领域中,它的运用却并非如此有效。过去半个世纪中,大多数西方哲学探寻求索已经试图效仿科学的狭窄视野,同时,放弃哲学在历史上曾经努力追求的全面范围和全面理解。然而,当西方哲学讨论到环境的审美欣赏时,这种立场就是不充分的,并且,哲学研究已经将伦理、社会、政治与审美结合起来,同时还吸纳了生态立场与其他科学的立场与学科。不仅自然环境,还有城市环境、社会环境甚至是政治环境等,都已经成为丰富的研究领域。这种扩展是必要的、应该鼓励的。从传统上看,中国自然美学一直主张一种比拟宏大的观点,这种观点在生态美学中得到了详细具体表现出。这里,伦理与审美是不可分离的,与西方哲学中两者分离的特点有所不同。程相占将这一点表示出得非常明白:生态审美欣赏是以生态伦理学为思想基础的审美活动,是对于传统美学理论中审美与伦理关系的生态改造与强化,生态意识是生态审美的必要前提条件。[2]〔P70〕程相占的观点正是西方美学家们开场共同考虑的,也就是讲,将伦理影响从审美欣赏中排除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谈及环境问题时。事实上,他将这种思想拓展为一种丰富的生态人文主义,他称之为批判美学:不仅要批判传统审美观念的理论错误与现实罪恶,而且也要从物种的角度,批判、反思人类这个物种天性中所具有的审美偏好,即所谓的爱漂亮之心,人皆有之--爱漂亮必须基于爱物,即进行生态欣赏。[2]〔P84〕上述思想借鉴了杜维明的相关阐述。杜维明曾经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念具体阐述为一种基于生态学视野的思想,他的(新儒家人文主义的生态转向〕一文提出,天人合一的观念意味着人类景况中四个不可分割的层面:本身、社会、自然和上天。这四个层面包含如下关系:即本身与社群之间的互相作用,人类与自然之间可持续的和谐关系,人心与天道的互动,知性、修身以到达三才同德。[3]〔P205-208〕西方环境美学和中国环境美学立场的差异具有很大的启发性。西方美学家们在研究艺术与自然中的美时,总体上仍然接近于传统美学学科。他们从那个基础出发向外拓展,研究范围包括了城市美学、社会美学、政治美学、身体美学以及日常生活美学。那么,西方与中国两种传统能否有可能融合呢似乎存在这种融合的迹象。高主锡是一位韩裔建筑师兼学者,他较早在东亚哲学观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建筑观念。2008年,我应邀参加了程相占所主持的中国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方生态美学的理论构建与实践运用的研究。在2008年9月的学术通信中,我们讨论过高主锡的学术成就。我当时提出,生态美学包含着整体性的环境系统观念,这种环境系统既是和谐的,又是动态的〔也就是持续的变化〕,这是环境的生态部分。从审美上解释它,将意味着将之纳入人类的知觉体验中。或许这能够作为一个起点。程相占同意这一点,但他提出的问题是,怎样解释整体性的环境系统观念他提出的思路是,要根据生态学与深层生态学来解释这个关键问题;只要通过生态学领域的关键术语,我们才能提出一种生态美学。在这里,我想回首一下我早年的一部美学着作(审美场〕。该书提出,审美场是理解审美体验的语境性框架。[4]〔P5〕(审美场〕最初主要关注对艺术品的审美体验,并且将如下四种活动放入那种功能性经过中:创造、欣赏、对象以及演出等。同时,它很快被运用到环境欣赏之中。在我看来,要提高环境美学的将来,需要把中国学者所理解的和谐观念运用到西方与东方环境美学之间的关系上。两种取向都产生了重要的理论洞见,都为进一步的探寻求索提供了方向。这种和谐不需要掩盖两种理论取向的特殊性,与此同时,它还将提升二者。西方环境美学能够继续其探究的众多特定方向以及多方面拓展,同时吸收如下一种哲学观念:将环境美学置于一种更大的人类与行星语境及意义之中;中国生态美学能够从其丰富的传统与学术历史视角出发,结合当地问题而开掘出独特的探寻求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施工招标文件范本
-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规范
- 2024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学案湘教版必修1
- 2024高中生物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课堂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 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专题三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第8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教学案+练习人民版
- 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重在理解第一章行星地球第5讲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新人教版
- (译林版)二年级英语上册期中检测卷-附参考答案
- 变频技术及应用 课件 学习情境1、2 变频器的基础知识、认识变频器
-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文本版-含答案)
- 农业土地政策资料讲解
- Unit 3 We should obey the rules. Lesson15(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精通版英语五年级下册
- 绵阳市高中2022级(2025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二诊)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4年聊城市东昌府区中医院招聘备案制工作人员考试真题
- 2025年极兔速递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人力资源许可证制度(服务流程、服务协议、收费标准、信息发布审查和投诉处理)
- 借条的正规模板(2024版)
- 建设工程监理费计算器(免费)
- 春节期间安全管理实施方案与春节期间施工现场维稳方案汇编
- spc 应用表格-控制图 P管制图表
- 建材公司财务管理制度
- 作业布置批改检查量化评分细则(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