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道路”的文化解读
随着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关于“中国道路”或曰“中国模式”[1]的话题成为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中国社会经济在全球性的金融海啸之中逆势而上的亮丽表现,更是使得相关讨论不断升温。笔者注意到,以往国内的研究多集中在“中国道路”的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本文则拟尝试从文化层面对“中国道路”的“中国底蕴”问题予以进一步的论说,以期从一个侧面进一步加深对“中国道路”的认识。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一中国道路的生机活力与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中国道路”的一个直观而又显著的特点,就是它在诸多的现代化道路或模式之中表现出了颇为强劲的生命力。在一定的意义上,所谓“中国道路”显然是与其他的现代化模式相比较而言的。由于人类的现代化不仅源起于西方,而且首先在西方得到了实现,因而,美英等资本主义国家所代表的西方式现代化模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被看作足以为非西方国家提供学习、师法之楷模。在滥觞于英国、成熟于美国的西方资本主义模式[2]之外,虽然亦曾先后出现过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模式、以新加坡、韩国等为代表的“东亚模式”以及墨西哥等为代表的“拉美模式”,并在短期内体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又都因为种种内因外缘而最终无法避免难以为继的结局。正因为此,当20世纪90年代苏东剧变出现之后,以美籍日裔学者福山为代表的一批西方人士得出了“历史的终结”的结论,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只有滥觞于英国、成熟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模式才是人类社会唯一正确的发展道路,即使是曾经对20世纪的人类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苏联模式”也只不过是一种“乌托邦”。颇有意味的是,“中国道路”恰恰几乎就是在“历史终结”论的喧嚣之中开启了自身的历程。“中国道路”固然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有着难以分割的联系,就其内蕴的精神特质而言,它在一定意义上更是扎根于几千年来的中华文化传统之中的,但它的初步形成并逐渐取得世界性的影响毕竟是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事情,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乘“苏联模式”之衰敝而起的。尽管西方思想文化界对“中国道路”的态度堪称见仁见智,但有一点则是共同的,这就是:如果站在内在于西方式现代化模式的立场,他们很难不对“中国道路”充满疑虑与困惑。的确,不论是在政治方面、经济方面还是在社会方面(文化方面自不待言),“中国道路”都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模式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不同。在政治上,不同于“西方模式”的多党制与三权分立,中国则一直坚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在经济上,不同于“西方模式”以私有制为基本的所有制形式并主要依靠市场来进行调控,中国则不仅在所有制方面一直以公有制为主体,而且政府在宏观经济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一定的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市场的作用是从属于政府的宏观调控的。在社会方面,如果说“西方模式”的基本特征体现为“小政府大社会”的话,那么“中国道路”中政府对于社会显然处于明显的强势主导地位。尽管就均作为人类社会谋求现代化的道路而言,“西方模式”与“中国道路”之间客观上也存在着某些共性,但就其基本特征而言,两者之间恐怕可以说是“所同不胜其异”的。正因为此,早在中国改革开放、开始开创“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之初,在一些西方人士为当代中国所取得的不凡成绩喝彩的同时,西方理论界也一直有着另外一种声音,就是“中国崩溃”论,认为中国即将崩溃或正在走向崩溃。的确,既然只有“西方模式”是唯一正确的道路,而“中国道路”不仅在一些基本特征上不同于“西方模式”而且反其道而行之,那么,“中国道路”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就应该是没有前途的,即使取得成绩也只能是短暂的,除非改弦易辙、另走他途,在“中国道路”的主导下,中国只能是走向彻底的溃败。吊诡的是,在“中国道路”的主导之下,经过了30年的发展之后,中国不仅没有“崩溃”,而且具有更为强盛的综合国力。正如有论者已经指出的,如果说1997年前后中国在亚洲金融风暴中的表现凸显了中国在亚洲的作用,那么,2008年世界性的金融海啸以来中国的作为更是前所未有地增强了中国在当今世界的影响力。与此相应,“中国道路”不仅没有像某些西方人士所希望的那样,出现改弦易辙、在基本特征上向西方靠拢的迹象,而且越来越具有显明的“中国特色”,并被人们视为一定程度上对“西方模式”具有挑战性的新的发展道路。[3]因此,这个在基本特征方面有悖于甚至对反于“西方模式”因而本该走向毁灭却偏偏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生机与活力的“中国道路”,成了某些西方人士百思不得其解的“斯芬克斯之谜”。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考察或许有助于更为清楚地探寻这一谜底。马克斯·韦伯认定只有新教伦理才能孕育资本主义精神固然是偏见,但他对社会变迁之精神动力的探索却可以说包含了卓见。现代化是一项由多方面构成的、颇为复杂的系统工程,缺乏与特定的理念、制度以至器物相适应的特定的精神动力的驱动,特定的现代化进程就是不可思议的。与此同时,特定的精神动力也是陶铸特定现代化模式之精神特质的一个重要因素。抛开韦伯相关论断中的“西方文化中心”论而站在“多元现代性”[4]的理论立场,可以认为,既孕育和发展于民族文化之中又成为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的“民族精神”[5]构成了特定的现代化进程的精神动力。由此,更为深入地把握“中华民族精神”,应当有助于进一步认识“中国道路”的精神特质。对于中华民族精神,张岱年先生曾经做出过高度概括的理论说明,他指出:“有哪些思想可以称为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呢?我认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上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6]顺此而进,我们认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形上内核”包括了三个向度,这就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与时偕行。前两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后一个向度则是说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核心内容的中华民族精神又是与时偕行、随时而中的。由此,中华民族精神的形上内核就形成了一个动态、立体的结构。其中“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构成了横列的“一体之二元”。两者之间不仅具体地体现了刚强劲健、勇猛精进之“能”与淳厚博大、兼容并包之“德”,而且在其形上意蕴中在普遍性、一般性的高度包含了刚柔相济、德能一体的要求。与此同时,无论是自强不息还是厚德载物以及两者所构成的“二元一体”的具体精神义涵与表现形态,又不是静止的、凝固的,而是与时偕行、随时而化、随时而“中”的。正是这样一个包容了阴阳与德能从而在一定的意义上“圆满俱足”同时又是立体而动态的架构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形上内核”[7]。正像民族精神在历史上成为中华民族不竭生命力的重要源头,在当代中国,民族精神也成为推进现代化事业、形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基本精神特质的重要精神动力。概要而言,“中国道路”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在联系至少体现在以下三个主要方面。第一,“中国道路”体现出“德能并重”的特点。正如上文已经论及的,力图达成“德能一体”的理想境界是中华民族精神内核的一个基本的价值取向。这一点在“中国道路”中得到了相当明显的体现。“中国道路”所体现出来的巨大的发展势能是举世瞩目的。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究竟能不能养活占世界将近四分之一的人口都曾经是一个被打上了重重问号的问题。30年过去了,中国不仅成功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而且以偌大的经济体量,保持了平均8%以上的增长速度,创造了世界现代化史上的发展奇迹。[8]与此同时,“中国道路”并没有简单重复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已经出现的大国宰制小国、强者欺凌弱者的道路,而是一直强调不把自身的发展建立在压迫、掠夺他国的基础上,并要使自己的发展给他国也带来发展的机遇。立足于这样的认识,中国不仅在实践中与非洲各国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合作关系,有力地促进了非洲的发展[9],而且在总体的发展道路上提出了“和平崛起”或“和平发展”的主张,力图摒弃通过武力与战争来为自身发展开道的西方模式,而谋求和平发展、共同繁荣。这种德能并重而非仅仅注重自我“权能”之扩张的特点,显然有别于西方的发展道路而与中华民族精神保持了相当程度的内在一致。第二,“中国道路”体现出强烈的实践精神。正如不少研究者已经注意到的,“中国道路”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体现出鲜明的实践指向。它没有仅仅停留在抽象地讨论“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中国的现代化究竟应当走怎样的道路”等理论问题的层面,而是十分注重实践,注重实践所取得的效果,不仅敢于实践而且善于实践,强调不搞空洞的争论,而是在实践中学习、摸索、试错,并不断予以改进。这在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同志的“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不搞争论”、“摸着石头过河”等既通俗易懂而又含义深刻的话语之中就可以清楚地见出。在一定的意义上,“中国道路”正是通过不停息的实践而事实上推进了对某些在理论的层面迄今为止依然没有得到清楚说明的问题的解决。由于“德”在人的生命结构中关联于“意志”,因而本身就与“践行”有着内在的关联,再加之中华先民注重将“德”落脚于“行”而非“知”,因而中华民族精神对德能一体的倡导内在地就包含了注重实践的指向,其“随时而中”的“时中”精神也只有落脚于实践才能得到最为充分的实现。因此,应当有理由认为,“中国道路”强烈的实践精神是扎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的。第三,“中国道路”是建立在改革创新基础之上的,而“与时偕行”就内在地蕴涵了不断革故鼎新的要求。由于两者的一致性比较鲜明,限于篇幅,本文在这里不对此展开叙述。整体而言,我们认为,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正是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与时偕行为形上内核的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国道路”不断克服艰难险阻、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二“中国道路”的兼收并蓄与中国文化注重综合的思维方式约翰·威廉森所提出的“华盛顿共识”之所以后来对不少发展中国家产生了灾难性的影响,一个方面的原因是因为一些国家把它当成了谋求发展的灵丹妙药而一味因袭。比较而言,“中国道路”的一个基本特色恰恰是不照搬照抄外来的经验,而是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既以开放的心态直面外来经验,又能以我为主地加以拣择和消化,体现了一种兼收并蓄、融合会通的思维方式。这可以说是“中国道路”能够切合于中国的实际,从而具有强韧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早在改革开放之初,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就明确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10]应当说,中国的改革开放充分地贯彻了邓小平的这一要求。在微观的运作层面,“中国道路”对于此前的诸多发展模式保持了学习、吸收的开放态度。它不仅吸纳了西方资本主义模式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而且还借鉴了苏联模式、瑞典模式、日本模式、东亚四小龙模式乃至拉美模式的经验教训。不仅如此,在基本的制度性建构方面,“中国道路”打破了对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传统区隔,达成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连接。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一个认识误区,即将社会主义等同于计划经济,将资本主义等同于市场经济。正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中,在邓小平的大力倡导下,经过国人的共同努力,终于从理论到实践完整地去除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的阻隔,实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性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无疑是中华民族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一大创举。可以说,正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一代中华优秀儿女所具有的壁立千仞的勇气、海纳百川的胸怀、兼收并蓄的气度与融会博通的睿智,成就了这一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前无古人的伟业。进而言之,“中国道路”事实上是同时吸收融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文化传统与西方现代文化等三大基本的文化资源。由于历史的因缘际会,现代中国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文化传统与西方现代文化的“三星会聚”之地。这无疑为当代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储备了前所未有的丰厚资源。在三大文化资源之间,“中国道路”并没有简单地采取非此即彼、互相排拒的态度,而是以开放的心胸,同时从三大文化资源中吸收对自己有益的养分,并加以融合会通,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化发展演进历史上新的“大综合”。在这个意义上,兼收并蓄、融合会通的思维取向应当可以看做是“中国道路”对于其他模式而言具有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道路”的这一致思取向与中国文化注重综合的思维方式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正如不少时贤已经指出的,注重综合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重要特点之一。李宗桂在考察了20世纪80年代文化讨论中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论述之后指出:“近年来,研究中国思想与文化的人,大多承认中国传统思维是一种从整体出发(或以整体为参照)的、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这种观点是有道理的。”他还指出,“这种直观思维,基本上是一种偏重于对现象进行整体综合的思维”。[11]张岱年把“整体思维”和“直觉思维”认作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重要特点,并明确指出:“与‘整体思维’与‘直觉’相对立的思维方式是分析方法,亦曰分析思维。”[12]显而易见,与分析思维相对应的,正是综合性思维。蒙培元指出:“如果说,传统思维方式有一个最基本的特征,那么在我看来,这就是经验综合型的主体意向性思维。”[13]季羡林则在东西对比中强调了这一点。他指出:“东方人的思维方式,东方文化的特征是综合;西方人的思维方式,西方文化的特征是分析。从总体上看,我认为这个说法是实事求是的。”[14]尽管混沌的整体性是古代世界人们思维的共同特征,但是,在中西文化的奠基期,它们的致思方式就已经表现出了明显的偏向。正如有的学者已经指出的,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整体观”主要是把个体实体看作一个整体,主要探讨确定时空形式中的有限实体作为一个整体所具有的特质。这种实体观“正是着眼于物质与能量的分别研究和基质(元素)——属性(结构、形式)的分析方法的近代科学传统的思想渊源”[15]。中国先秦文化则着力于探讨由个体的有机联系而构成的生生不息的无限过程以及万物的存在与变化所呈现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性。它以对总体系统之整体性的注重成为中国文化之重合思维倾向的滥觞。经过其后长时间的发展,中国文化注重综合的思维传统发展到了较为成熟的阶段。这一致思倾向有两个基本的要点:其一,天地万物被统合为紧密相连的一体。在中国哲学中,人、人类社会与自然既各自构成了一个整体,又是紧密相连的,其中莫不涵容了某种内在的生命力量在引导它们,这种内在的生命力量就是“道”或“天道”。正是在“道”或“天道”的主导之下,世间的万事万物都以依赖宇宙大机体的一分子的姿态存在。“道”或“天道”构成了万事万物的存在根源,同时也是贯通万物的内在本性。万物统领于“道”或“天道”,共同构成了充满生机的“大化流行”。《周易》借助于卦爻符号,建构的纵贯天、地、人,横阔时、空与变化而又一体相联的整体宇宙系统,道家所谓“道通为一”、“通天下一气耳”的宇宙观,就是这种整体性宇宙图式的典型代表。其二,立足于这样的宇宙观,中国哲学发展出了注重整体统合的致思倾向。由于中国哲学把宇宙万物看做是一个具有共同的内在生命本质的有机整体,体现在思维方式上,它所注重的就是从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角度,在整体上把握事物。它要求人们在运思过程中把各个具体事物纳入普遍联系的整体系统中来加以思考和定位。面对差异互见的具体对象,中国哲学往往通过将其纳入一个更高的层级或更大的系统之中使之得到“并行不悖”的定位而实现更高程度的综合。《周易》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家所谓“彼是相因”之道,就体现了这一思维取向。[16]尽管在近现代,中国文化陷入了僵滞落伍的境地,但它在古代曾经表现出的宽和与融通的气度却是人们所公认的。它不仅没有出现酷烈的宗教迫害乃至宗教战争,而且还曾经融会了作为异质文化的印度佛学,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文化精神。之所以能够如此,注重综合的思维传统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事实上,中国文化重合的思维取向与其兼容并包的融通精神是互为表里的。一方面,重合的思维传统是在这种融通的文化精神的熏陶下形成、发展的;另一方面,这种重合的思维倾向又推波助澜,进一步显现、培护了中国文化的融通精神。因此,当佛学传入中国后,中土的士人们并没有简单地拒斥它,而是最终运用了中国文化基本的运思方式,通过在更大的系统中寻找中印文化之共性的方式,对佛学进行了长达数百年的消化与整合,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文化成果。近代以来,面对西方文化的挑战,中国知识分子中虽然也有顽固守旧、力图全盘排拒西方现代文明者,但就其主流而言,则依然是抱持了中国传统之重合的思维方式。从张之洞的“中体西用”论到主张既尊奉“自产之教主”(即孔子)又“被以欧、美之物质,择乎欧、美之政治”的康有为[17],再到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的西化派和保守主义的现代新儒家等中国三大现代思潮,可以说都是运用了中国哲学能合的智慧,尝试着对多种异质的文化予以融合会通,从而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链条中,把中国文化注重综合的思维取向发展到了新的高度。张岱年所提出的“综合创新”论[18],殷海光对建立以民主和科学为核心、以孔仁孟义、基督博爱、佛家慈悲为辅翼的道德体系的提倡[19],牟宗三关于“未来中国的文化是一个大综合时期”[20]的论断,典型地代表了三大思潮在思维方式上重合的共同倾向。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中国道路”兼收并蓄、融合会通的致思取向的确是体现出了中国文化注重综合的思想底蕴,从而以自己的方式加入了当代中国文化重合的大合唱。在今天,西方文化主导下的现代化运动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甚至深刻的危机。人类社会发展演进的历史已经证明,西方文化已经不可能独力承担起引领人类走向光明未来的重任。只有集中多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多元智慧进行“综合的创造”与“创造的综合”,才有可能解决地球村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与危机,以为人类谋求光明的前景。而要达此目的,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得到充分阐发的注重综合的思维方式就是不可或缺的。这也正是“中国道路”在思维方式层面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三中国道路的合作追求与中国文化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在处理“自我”与“他者”关系的基本价值取向上,“中国道路”的一个基本特点是把谋求互相之间的和睦相处放在了首位,而与“西方模式”体现出了相当的不同。有的学者把这种不同归结为一者追求“合作”,而一者追求“制衡”[21]。中国文化的一个颇为鲜明的理论特质是对普遍和谐的追求。正如美籍华裔学者成中英教授指出的,追求和谐化是中国哲学中包括《周易》哲学、儒家哲学与道家哲学共同具有的价值取向。[22]即以儒家而言,对普遍和谐的追求自孔子起就已奠定了基本精神方向。他不仅明确标举了对日后整个中国文化均产生了深刻影响的“和而不同”(《论语·子路》)、“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的旗帜,而且以自己的躬行践履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力图在人与天地宇宙、个人与他人、个人之身心、人世间与幽冥界之间追求普遍和谐的生命存在形态。[23]《中庸》指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这是将建立在和而不同基础上的普遍和谐看做是天地之道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另一处,《中庸》将此意表达得更为明确:“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就明确地表示,建立在“中”这一天下之大本基础上的“和”是天下之达道,人能够达致天下之达道,则可以使天地万物达到各安其所、物各付物的理想境界。原始儒家揭明的追求普遍和谐的理论意向经后儒的不断发明推扩而成为儒家基本的价值取向之一。这从朱熹对上引《中庸》一段话的解释中就不难窥出端倪:“致,推而极之也。位者,安其所也。育者,遂其生也。自戒惧而约之,以至于至静之中,无少偏倚,而其守不失,则极其中而天地位矣。自谨独而精之,以至于应物之处,无少差谬,而无适不然,则极其和而万物育矣。”(《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这是说,通过人的践性成德以致中和,其极致即可达到“天地位”而“万物育”的普遍和谐的理想境界。张载也指出:“两体者,虚实也,动静也,聚散也,清浊也,其究一而已”;“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正蒙·太和》)概括言之,中国思想家多数认为,在矛盾着的事物中,其同一性更为根本,对立和差异乃是包含在统一和谐之中的。当然,指明中国文化注重和谐,并不意味着中国文化就闭眼不承认冲突,而是说,中国文化的主流观点认为,和谐不仅比冲突更为根本,而且是事物本来的、理想的存在形态,而冲突则是一种缺陷,是应当被克服的“非正常状态”。相比较而言,西方文化虽也肯定和谐的价值,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更强调对立面之间的冲突”[24]的特点。立足于对普遍和谐的追求,中国文化不仅希图通过“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而建立一个“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的“和谐社会”,而且在对外关系方面也秉持“天下情怀”,主张在以自己的德慧之行“表正万邦”(《尚书·仲虺之诰》)的基础上,不仅做到“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墨子·兼爱中》),而且能够“亲仁善邻”(《左传·隐公六年》)、“卫弱禁暴”(《荀子·王制》)、“以大事小”(《孟子·梁惠王下》),以臻于“协和万邦”(《尚书·尧典》)、“合和万国”(《史记·五帝本纪》)、“万国咸宁”(《易传·乾·彖》)、天下太平的理想境地。[25]这其中所体现的基本的价值取向就是主张通过合作而非冲突而和睦共处。根植于中国文化传统深厚的和谐思想资源,立足于当代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探索的实践需要,“中国道路”体现出了鲜明的追求和谐、注重合作的基本价值取向。在国内,“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自不待言。在一定意义上,奈斯比特所谓“纵向民主”也堪称是建立在追求和谐、注重合作的价值取向基础之上的。20世纪80年代因出版《大趋势》一书而闻名于世的美国思想家约翰·奈斯比特最近与其德籍妻子一起完成了研究当代中国的新书《中国大趋势》。在书中,他在对比之中将西方的民主模式称为“横向民主”,其特点是水平的,是不同政党之间平等的相互竞争;中国的民主模式则是“纵向民主”,其特点是垂直的,它由一个庞大而稳定的领导层和一个同样庞大的民众基础组成,通过领导层与人民之间的一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互动交流来实现意见的统一并保持着动态的一致性和连贯性。[26]奈斯比特的这一论断,突破了西方学界长期存在的将西方民主模式视为唯一有效的实现民主的方式并简单地把中国的政治体制等同于“专制政体”的陈见,从一个侧面对民主、对当代中国的政治体制做出了颇有特色亦颇具深度的阐释。可以进一步申论的是,当代中国的“纵向民主”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和谐追求之间亦有着某种程度的正向联系。由于中国文化的价值追求是通过合作以求和谐,这就内在地规约了其政治运作方式不会走向西方式的通过几个平列的政治性的“敌体”之间的相互斗争、牵制,而达到维护自身权益之平衡的“分立”状态,而是更易于在凸显整体权益之一致性的基础上走向“一体化”的存在形态,其中各政治主体之间也就不是必然会走向“敌体”之间的对立与制衡。同样,在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方面,“中国道路”也体现出了追求和谐、注重合作的基本价值取向。这集中地表现在这一模式所提出的“和谐世界”的理想目标与“和平发展”的具体道路上。自从人类社会的历史从“民族历史”阶段进入“世界历史”阶段以来,国际秩序的建立与调整都是在西方文化的主导之下,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是通过战争和武力来进行的,“大国崛起”也无一例外地均是通过打败此前的强国来实现的。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中国却鲜明地打出了和谐与和平的旗帜,强调中国不仅不把自身的发展建立在压迫、掠夺他国的基础上,而且要使自己的发展给他国也带来发展的机遇。为此,中国明确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承诺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绝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将始终不渝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贯彻与邻为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BIM工程师-全国《BIM应用技能资格》模拟试卷4
-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英语必修2全套教案
- 高一化学教案:专题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同素异形现象、同分异构现象
- 2024届重庆某中学高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
- 2024高中化学第二章烃和卤代烃1-1烷烃和烯烃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5
- 2024高中物理章末质量评估四含解析粤教版选修1-1
- 2024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 2024高中语文第二课千言万语总关“音”第2节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章第3课时碳硅及其化合物教案鲁科版
- 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专题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综合测验含解析人民版
- 票据法完整教学课件
- 第六单元测试卷(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 JZ-7型空气制动机特点及控制关系
- 临床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食护理标准
- 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打击非法集资远离金融诈骗课件
- GB/T 10781.4-2024白酒质量要求第4部分:酱香型白酒
- 酒店前台员工规章制度
- 医院食堂改进方案及措施(2篇)
- 心内科进修汇报
- 物业工程部作业指导书及表格目录
- 视觉传达设计教资面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