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西比较中为中国海洋文化定位定性_第1页
从中西比较中为中国海洋文化定位定性_第2页
从中西比较中为中国海洋文化定位定性_第3页
从中西比较中为中国海洋文化定位定性_第4页
从中西比较中为中国海洋文化定位定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中西比较中为中国海洋文化定位定性

*****一海洋文化及其类型(一)海洋文化概念的广狭二义说什么是海洋文化?曲金良认为,海洋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和体系,就是人类认识、把握、开发、利用海洋,调整人和海洋的关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具体表现为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观念、思想、意识、心态,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生活方式,包括经济结构、法规制度、衣食住行习俗和语言文学艺术等形态。[1]海洋文化,就是和海洋有关的文化,就是缘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也即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创造出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文明生活内涵。[2]海洋文化,就是人类缘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也即人类缘于海洋而创造和传承发展的物质的、精神的、制度的、社会的文明生活内涵。[3]我们认为,海洋文化是人海互动及其产物,是人类的涉海活动以及在这一活动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构成海洋文化的两个基本要素是“人”和“海”。海洋文化的产生,在于人与海的关联和互动;在于人类的涉海生产实践和生活方式;在于海洋的“人化”,“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于海洋这一特殊的客体,以及在这种“对象性”关系中的客体主体化的向度,全面展示在人海关系中的认识关系、实践关系、价值关系和审美关系之中。[4]广义的海洋文化包括海洋物质文化、海洋行为文化、海洋制度文化、海洋精神文化。狭义的海洋文化是指海洋精神文化,包括海洋文化哲学、海洋科学理论、海洋宗教与民间信仰、海洋文学艺术等。[5]1.海洋文化哲学海洋文化哲学是关于海洋文化起源、本质、价值和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审视人类的海洋文化精神、文化理念、文化价值。维科认为,哲学的对象不是自然,而是由人所构成的文化世界。维科敏锐地看到人的丰富性和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复杂性,他认为,上帝是诗人,而不是数学家。至于人,理性并不是决定一切的,还有信仰、情感、体验、艺术、宗教、爱,等等。从哲学的高度可以以对象化的思维方式直觉到文化是一种“存在着”的精神“氛围”或者“弥漫”。文化的根本特质是“生活”,是一个充满活动能力、情感倾向和思想活力的永不休止的动态过程。[6]文化是如此,海洋文化也是如此。2.海洋科学理论海洋科学是研究海洋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以及与开发利用海洋有关的知识体系,包括海洋自然科学和海洋社会科学。海洋自然科学是地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以及大气科学、水文科学等密切相关。海洋科学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其主要内容包括对于海洋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和地质过程的基础研究,以及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海上军事活动等的应用研究。海洋自然科学如海洋气象学、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和海洋地质学等,海洋社会科学如海洋经济学、海洋政治学、海洋法学、海洋社会学、海洋管理学等。3.海洋宗教信仰海洋宗教信仰是海洋社会中对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的信仰和崇拜,认为有神灵主宰海洋,决定人世命运等。在海洋科技极不发达的古代,浩瀚海洋有许多令人难以解释和驾驭的现象,海洋的神秘莫测即使是在今天仍然令人生畏,加之对海洋自然灾害难以抗拒,人们的海上活动风险难测,寄望于神灵保佑,对海神的信仰也就因此而产生。海洋宗教是伴随着海洋社会的发展形成的一种社会意识形式。除海洋宗教外的海洋民间信仰是人们对超自然的力量、对神灵所寄予的一种期望,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追求和寻求心灵上的慰藉而产生的对超自然力量、神灵的信仰和崇拜。中国的海洋宗教与海洋民间信仰具有多样性,如龙王崇拜、观音崇拜、妈祖崇拜;信龙母、信洪圣水神、信船王等。4.海洋文学艺术文学艺术是借助语言、表演、造型等手段塑造典型的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式,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包括语言艺术、表演艺术、造型艺术、综合艺术等。文学发展的历史中,大海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关涉海的诗文曲赋不胜枚举,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海洋文学中知名度较高的如《老人与海》《白鲸记》;海洋艺术方面有海洋书法、海洋绘画、海洋摄影等;现代海洋综合艺术如海洋戏剧、海洋电影和电视剧等;知名度较高的如影片《泰坦尼克号》《海霞》,科幻片《海底两万里》等。(二)海陆文化之比较文化有各种分类方法,其中一种是按照生成的地理特征来划分。从地理上说,地球表面分为陆地区域和海洋区域。相应的,人群聚落也分为陆地群落和海洋群落,社会类型也区分为陆地社会和海洋社会。从哲学文化学的角度说,地理环境虽然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但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是必要的和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它影响生产部门的分布、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促进或延缓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影响人们的性格。这一事实上说明了地理环境对文化的作用。由于环境的差异,在陆地社会和海洋社会就形成两种重要的文化类型——陆地文化和海洋文化。陆地文化是在陆地生活圈中形成的文化,即陆地型文化,也叫作陆地文化;海洋文化是在海洋生活圈中形成的文化,即海洋型文化,也叫作海洋文化。受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海洋文化开放兼容,陆地文化则宽厚沉稳。两种文化各有不同点,也有相同点,比如刚健有为,不懈进取,博大宽容等,就是中华大地上海陆两种文化都具有的品格。我们赞同海洋文化与陆地文化各有不同特点的观点,但不同意海洋文化先进而陆地文化落后的说法。[7]我们认为,海洋文化和陆地文化有不同特点,但二者无优劣之分。其实,这两种文化在历史和具体形态上都存在着自身的优点和局限,而且每一种文化在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也会有差异性。同是海洋文化,东西方就有差异;同是陆地文化,在古今也会不同。就海洋文化和陆地文化而言,不能把一种文化绝对化为优秀的先进文化,也不可把另一种文化绝对化为低劣的落后文化。(三)东西方海洋文化区“东方”原本只是一个相对的地理概念,在历史上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国家,其所指称的东方是不同的。近代以来,人们逐渐形成一个约定俗成的共识,即把欧洲以东的地区(其中主要是亚洲)称为东方。到了现代,“东方”的概念中又加进了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含义。如称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达国家为西方世界,称社会主义社会、经济不发达国家为东方世界等。我们理解的东方,更多地从文化的层面上去理解。这里所说的东方文化主要是指亚洲地区,包括中国、日本、印度的历史传统文化。其中中华文化是东方文化中很具代表性的思想和哲学体系。人类文化可以区分为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海洋文化也区分为东方海洋文化和西方海洋文化。从源头上说,西方文化的根基在希腊。希腊多山,缺乏可耕地,没有商业互通有无就不能生存,又邻地中海,具备海上贸易的条件。公元前8~前6世纪是希腊历史上的大殖民时代,一批又一批希腊人被迫下海,成为海盗、殖民者或经商者。奴隶制时代的希腊罗马人经过长期艰难曲折的海上开拓和生产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西方人的开放意识和勇于探索的冒险精神,使他们具有较强的海洋意识,其核心内容是他们明确认识到海洋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巨大作用,而社会上对海上开拓、探险也具有较高的认可度。这是西方古典文明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它和中古时代北欧人的海洋意识一起,成为近代西方人海洋意识的主要源泉。[8]冒险探索、殖民扩张、商贸谋利成为西方海洋国家文化的普遍特性。在中国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中,中国人不但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海洋文化,而且形成了不同于西方海洋文化发展模式的中国海洋文化传统,是东方海洋文化的代表之一。中国海洋文化讲求“天下”一体、“四海”一家、互通有无、和谐发展、耕海养海、亲海敬洋、知足常乐的“中国式”发展模式和人文精神。通过与协和万邦、博大深沉的陆地文化的互补联动,形成极富特色的文化类型、文化模式。集中体现在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海洋精神之中。大地、大海、大宇苍天、大中华,一个“大”字,由古及今,从三皇五帝,到汉唐盛世,到宋明海路,到国共两党的开党领袖,到新一代国家领导人的大国领袖做派,莫不如此。(四)两种不同的海洋文化中西海洋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海洋文化,一种是侵略扩张、掠夺奴役型的海洋文化;另一种是和平友好、互助合作型的海洋文化。中华海洋文化属于和平友好、互助合作型的海洋文化;西方海洋文化属于侵略扩张、掠夺奴役型的海洋文化。海洋是弄潮儿的舞台,也是强权和霸主的乐园。从葡萄牙、西班牙,到荷兰、不列颠,海洋上展示了多少大国扬威的场景。“一战”“二战”均与海洋关系密切,还有当代发生的海湾战争。至今游弋在大洋上的美国航母更是诉说着不可一世的霸权故事。留美学者成中英主张分别两种文化:一是“冲突文化”;二是“融合文化”。前者是以权力意志为动力、以宰制驾驭为目标的文化,也就是以维护冲突、制造冲突或发现冲突为文化的主制,后者则是以德行意志为纪律、以融合为目标的文化,也就是维护和谐、创造和谐与发现和谐为文化发展的轨道。西方文化为“冲突文化”而中国文化为“融合文化”。[9]罗素评价说:“所有权,维护自我和支配他人,是西方民族和个人梦寐以求的目标。”“中国人本质上十分爱好和平。”[10]西方海洋文化尚武、具侵略性,可从希腊海神波赛冬(Poseidon)的形象看出。波赛冬神像是一个手持三叉戟的壮年男子,骑着骏马在海上飞驰,所到之处,波浪翻涌,人们认为必须服从他,否则会遭到报复。这种对强权的崇拜,以征服、冒险、掠夺为本质的海洋文化,恰恰反映在欧洲的海洋史。连黑格尔也说:“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11]欧洲自15世纪末开始世界性的远航以来,便在各殖民地从事掠夺、屠杀,而欧洲文明的发展,很大程度也是建立在牺牲其他民族的基础之上。不断扩张、侵略的结果,不仅造成弱势民族的浩劫,也破坏了地球的生态环境,最终将威胁人类本身的生存。说起掠夺,不能不提及海盗,说起海盗的历史,不能不提及维京人。这通常泛指生活于公元800~1066年之间所有的斯堪的纳维亚人,今天的挪威、丹麦和瑞典人。当时欧洲人更多将之称为Northman(“诺曼人”,意:北方人)。“维京”是他们的自称,在北欧的语言中,这个词语包含着两重意思:首先是旅行,然后是掠夺。他们远航的足迹遍及整个欧洲,南邻红海,西到北美,东至巴格达。但他们第一次在当地百姓面前出现,就是以海盗的身份抢劫掠夺。诺曼人主要以捕鱼为生。他们贯于航海,性格顽强、富于冒险。从公元8世纪开始,诺曼武士乘船出外征伐劫掠。他们从丹麦、瑞典出发,向南沿着海岸而下,劫掠英格兰、爱尔兰、法国、西班牙并直穿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同阿拉伯人拼争,又向东沿着大河进入俄罗斯和欧洲内陆。他们的海盗行为使得人们望而生畏,所到之地无不被迫拿出钱粮以求安生。海盗时代初期,维京人对英格兰海岸及欧洲大陆的修道院、教堂和其他一些易于攻击之地发起猛烈进攻,他们因此被描绘成杀人如麻的掠夺者。维京人从小就在口口传述的诗歌中宣扬战士精神,执著地追求自己的所欲。掠夺只是他们的一种生存手段,而非什么不光明磊落之事。在他们的神话中,只有那种浑身浴血,拼杀致死的英雄才能进入他们眼中的“天堂”。正是这种拼抢争夺的信念,使维京人一度成为令人闻风丧胆的海盗。历史记载,当维京人与敌人作战时,双方都派人在横跨两船之间的木板上进行对决,直到一个死了之后下一个再上。所以,第一个出战的人都是最勇猛的战士——他只有两条路,要么把对方全部打败,要么自己的同胞会在他倒下之后为他报仇。在这种严酷的现实面前,一个民族的灵魂就被铸造成型。早在古罗马时代,西塞罗就指出:“谁能控制海洋,谁就能控制世界。”公元前500~前449年,波斯人、希腊人为了争夺地中海,进行了长期战争。公元前264~前146年,迦太基与古罗马之间,为了争夺西西里岛和西部地中海,进行了长期战争,最后,罗马取得地中海的霸权,建立了一个东起小亚细亚,西至大西洋沿岸的大国。[12]15世纪上半叶,已经取得海洋优势地位的葡萄牙开始封锁海洋,规定任何国家的任何船只,未经葡萄牙许可,不准在西非海岸航行。1455年,罗马教皇尼古拉五世颁布特权令,授予葡萄牙海上霸主地位。自此,葡萄牙以海洋的保护神自居。正当葡萄牙沉湎于“海洋霸主”的美梦时,西班牙向它发起了挑战。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其势力范围内分别向外延伸到除澳洲大陆以外的世界其他四大洲,并因此引发了全球性的极为激烈的海洋争夺。1494年,葡萄牙与西班牙签订条约,在佛得角以西约2200公里处,从北极到南极画一条分界线,称为“教皇子午线”,该线以西所发现的土地归西班牙,以东发现的土地归葡萄牙,这两个国家实际上分割了大西洋。1529年,葡萄牙与西班牙签订条约,规定以摩鹿加群岛东部的17度线为界,以东归西班牙,以西归葡萄牙,因此,葡萄牙与西班牙瓜分了太平洋。16世纪,法英对原有的海洋格局发起挑战。1524年,法王弗朗索瓦一世雇用一个名叫维的查诺的意大利人,去探寻一条通往东方的西北航路。1603年,法王亨利四世委任善普伦为皇家地理学家,远航北美,掠夺殖民地。自16世纪起,英国逐渐强大,并不断加强海军建设,不断向西班牙挑战,至19世纪初,西班牙的海洋霸主地位彻底垮台。这期间,英国还与荷兰进行了22年(三次)海上战争,最终战胜了荷兰;与法国进行两年战争。英国胜利了,取得了完全制海权,成为新的海洋霸主。1890年5月,担任美国海军学院院长的马汉出版了《海权论》三部曲的第一部著作《海权对历史的影响》,大胆提出了“海洋霸权优于大陆霸权”的观点,他指出:“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13]直至今天,强大的海权仍是美国全球战略的基础。美国以“海权论”为指导,以1898年的美西战争为标志,踏上了海外军事扩张的道路。[14]一举成为海洋强国。美国学者约瑟夫·奈于2002年发表了《处在十字路口的美国巨人》一文,对过去500年的世界霸权国家实力资源的演变进行了归纳(见表1),国内也有学者根据西方学者的观点对主要“海权国家”崛起模式进行了概括(见表2),从中都可以发现海权构成了大国崛起的一个重要条件。表1主要国家及其实力资源(1500~2000年)表2世界主要大国崛起的模式有一个人们熟知的名词——“日不落帝国”,它是指照耀在一部分领土上的太阳落下而另一部分领土上的太阳仍然高挂的帝国,通常用来形容繁荣强盛、在全世界均有殖民地并掌握当时霸权的帝国。它来源于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的一段论述:“在朕的领土上,太阳永不落下。”第二个获得“日不落帝国”称号的是大英帝国。[15]艺术评论家勃纳德·贝伦森说:“我们欧洲人的艺术有着一个致命的、向着科学发展的趋向。而且每幅杰作几乎都有着让人无法忍受的、为瓜分利益而斗争的战场的印记。”同样,欧洲的文明也是为瓜分利益而斗争的战场。在这种为瓜分而进行的连续不断的战争中,一方面是科学与艺术的对垒,另一方面则是宗教与哲学的对立。事实上,这一可怕的战场存在于人们的头脑和心灵中——存在于心灵与理智之间——造成了永恒的冲突和混乱。[16]而“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是着重于研究整体性和自发性,研究协调和协同。现代科学的发展,更符合中国的哲学思想”。[17]与西方的海洋价值观和海洋行为模式不同,中国在邦交问题上持“协和万邦”(《尚书·尧典》)的和平友好态度,在海洋邦交上亦是如此。老子云:“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广州任上,林则徐写了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代表了中国人一致的以海比德取向。同样的话语早就出现在古籍中,如《孔子家语》《说苑》中的《金人铭》谓:“江海虽左长于百川,以其卑也。”[18]与手持三叉戟的西方海神波赛冬不同,中国的海神妈祖是一位和平女神。她尊贵慈祥、解危救难、和谐宽容、充满母爱。中国明代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七下西洋,给沿途各国带去中国茶叶、丝绸、瓷器等,带回各国人民对中华民族的信任和友谊,没有掠夺一件物品、没有带回一个奴隶,更没有强迫别人签订任何不平等条约,圆满完成“和平之旅”“友谊之旅”。是互通有无,而不是侵略掠夺。体现的就是“四海一家”的精神。上述史料表明西方海洋文化的侵略、掠夺、暴力和强权的性质。中华海洋文化的价值取向则使中国在海洋世界中扮演亲和友善的角色。中国人即使远足海外仍是安分守己,自食其力,而不是为了统治和奴役他人。中国发展海洋军力也只是着眼于防卫,而不是为了侵略掠夺。表3中西海洋文化比较二海洋大国孕育中华海洋文化(一)分析的语境1.背景观点长期以来有一个定位:中国文化是区别于西方蓝色文明、海洋文化的,产生并发展于黄河中游的黄色文明,是一种封闭保守的大陆(内陆)文化、农耕文化。海洋文化的生成空间为海洋。因海洋的广阔与一望无际而表现出大气与开放姿态,大陆文化的生成空间为陆地,陆地因受山岭江河阻隔而造成狭隘性与封闭性。[19]有学者认为,华夏文明起源于黄河中游,属于农耕文明。与源于爱琴海的希腊文明相比,华夏文明比较缺乏海洋的成分。电视片《河殇解说词》说,中华文明是黄土黄河黄色的大陆文明:中国文明的中心,深植在内陆的沃土之中;单一的中央集权,削弱了多元的发展。古代生活中丰富的海洋文明因素,逐渐被压抑了下去。这使封建中国的生活日益单调为清一色的黄土地。在“黄河心理”看来,人生不是一种创造活动,而仅是一项有限的循环流变。深受此种心理麻醉的人们,默默地受苦,甚至默默地等死。[20]黑格尔《历史哲学》中说:“尽管中国靠海,并在古代可能有着发达的航海事业,但中国并没有分享海洋所赋予的文明,海洋没有影响于他们的文化。”[21]2.地理空间上述观点所指的地理空间:中华文化产生于黄河中上游黄土高原上的黄色文化、内陆文化、农耕文化。相对于上述观点所指认的“黄河中上游,黄土高原”,我们把“黄河中上游、黄土高原”以东的地区、中华版图之第二阶梯以东的广大地区(华北平原、华中和华南一带)视为东部沿海地区。3.我们的针对性论点我们认为,海洋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海而居的中华先民早就受益于海,无论在古代还是改革开放的今天,中国都是了不起的海洋大国。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二元结构并不能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全貌。中华文明是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的统一体。中华民族长期休养生息的东部地区是沿海地区,从地理特征上说中国肯定是一个海洋国家,中华民族是当之无愧的海洋民族。(二)中国古人类分布的海洋性中国是世界人类发祥地之一,古人类文化遗址丰富多样。著名的古人类遗址依年代顺序排列为:云南元谋人遗址、陕西蓝田人遗址、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香港黄地峒遗址、北京房山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广西柳江人遗址、台湾左镇人遗址、红山文化遗址、大汶口遗址、龙山文化遗址、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其在中国版图上的地域分布特征表现为多数古人类遗址地处东部沿海,即华北华东华南地区。这里提及的12处遗址地处陕西、山西和四川等西部地区的只有3处,如表所示。表4中国古人类地域分布表上述材料表明,中华版图的东部地区——沿海的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早就是中华先民休养生息的家园,东部沿海地区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温床。武断地说“中国文明中心深植于内陆之中”有悖于考古学事实。(三)中华先民中的依海族群中国幅员十分广大,既有广袤的陆地,又有渤、东、黄、南诸海。从地理特征、生产和生活方式、海洋资源利用和海洋文化发展上说,中国肯定是海洋大国、海洋国家,中华民族是当之无愧的海洋民族。的确,黄河和长江中游的广大地区孕育了中华农耕文明,蒙古地区和青藏高原孕育了中华游牧文明。中华民族长期休养生息的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属于沿海地区,这一地区虽然早称夷越(东夷百越),但周秦以后即逐步成为发达地区,逐步发展成为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区域,在中华文明、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诸子百家,特别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不是产生在黄河中上游的内陆,而是产生在东部沿海地区。说明中华文明、中国传统文化发达于沿海地区。在距今4200年夏王朝建立之前,中华大地上至少有四大族群在活动:黄河中上游的炎黄族群,黄河下游以及北方沿海、淮河流域的东夷族群,大湖区域以及西南地区的南蛮族群或称苗蛮族群,东南沿海地区的百越族群。其中东夷族群与百越族群创造的文明都带有海洋文明的色彩。考古发现证实,自旧石器时代始,生活在华夏沿海地带的先民就从事海洋捕捞、养殖、制盐、航海、商贸等活动。(四)中国古代国都地域分布的海洋性走出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后,中华民族进入可确定时间坐标的“朝代”时期,由夏及清,这些朝代版图的地域位置、国都的地理坐标及持续时间如何呢?统计表明,自唐代以后,国都从西安咸阳东迁后,大部分时间在两京(南京和北京)一带游走,尤其是进入近代、海洋时代后一直以北京为都。从夏朝至清朝,国都在西部地区的年份为900年,国都在东部地区的年份为2580年,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华版图的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之重要,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重要。表5中国古代国都地域统计表(五)中国是历史上的海洋强国海洋强国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海洋强国离我们并不遥远。对中国来说,海洋强国既是过去完成时,又是现在进行时。作为一个历史的范畴和相对的概念,海洋强国在古代表现为掌握先进的造船与航海技术,海洋航运与贸易具有世界领先地位,拥有先进的海洋资源利用技术和成就。古代中国曾经是海洋强国,至少体现在以下方面:(1)悠久的造船史和先进的造船技术;(2)悠久的航海史和先进的航海技术;(3)持久而发达的海洋贸易——开辟海上丝绸之路是海洋强国的作为;(4)渔盐之利——海洋资源的利用;(5)古代中国对海陆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视和开展。中华航海文明有据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000年。甚至有学者认为中国海上航达域外的历史可追溯到夏朝末年(约公元前17世纪)。《诗经·商颂》曰“相土烈烈,海外有截”。《拾遗记》谓“帝与娥皇泛于海上”。[22]根据《物原》有关“燧人氏以匏(葫芦)济水,伏羲氏始乘桴(筏)”的传说记载,旧石器时代晚期,以渔猎为生的原始先民已开始利用原始的航行工具与海洋打交道。[23]《山海经》谓“番禺始作舟”。河姆渡人使用的木桨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木桨,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的独木舟说明古人早在8000年前就已经使用舟船工具。中国3000年前制造帆船,2000年前指南针、水密隔舱应用于航海。对此,商周甲骨文金文中的舟字,考古发现的舟船文化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佐证,如广州出土冥器木船、东汉陶船,广州发现广州城区秦代造船遗址、造船工具等。《马可·波罗游记》说:元时造船技术进步,各有船房五六十所……至少应有水手200人……足载胡椒五六千担。[24]中国古代造船业有六大发明创造,分别是:①手摇橹(汉代发明,1世纪);②船尾舵(汉代发明,1~2世纪);③水密隔壁(晋代发明,3~4世纪);④桨轮(唐代发明,7~8世纪);⑤船用指南针(宋代发明,10~11世纪);⑥船载火铳(明代发明,13~14世纪)中国古代造船工匠根据各地区水域特点,造出了各种适用船型,其中沙船、鸟船、福船、广船是四大类传统帆船船型,广泛应用于航海。中国不仅有悠久而先进的造船史,而且在航海技术上也长期领先世界。重大而影响深远的有徐福东渡、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等。在墨西哥的奥尔梅克遗址中,发现了中国殷商的16件玉雕和6件刻着“汉”字的玉圭。玉圭上记载着殷商祖先的名讳。战国末期,中国的海上交通颇有发展,沿海地区设置了一系列港口,沿海岛屿与大陆间的联系日益增进,对邻国如朝鲜、日本、越南等的海上交通逐渐增多。秦始皇重视航海,统一全国后,曾五次巡视各地,包括渤海沿岸的一些港口。秦朝有几次较大规模的航海活动,徐福东渡日本,就是其中的一次。汉代和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两个繁荣强盛的朝代,海洋航运有较大发展。[25]在陆上丝绸之路之前,已有了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汉代不但开拓了广泛的沿海航行,而且向远洋发展,远达印度半岛的南部和锡兰(今斯里兰卡);并以此为中介,使得当时世界上两大帝国──东方的汉帝国和西方的罗马帝国联结起来,构成一条贯通欧、非、亚的海上航线。今广东徐闻县五里乡二桥村、仕尾村和南湾村一带是西汉海外贸易的出海港——汉三墩港。《汉书·地理志》明确记载:“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国,又船行可四月有邑卢没国,又船行可二十余日有谌离,步行可十余日有夫甘都卢国,船行可二月有黄支国……有译长,属黄门,与应募者俱入海,市明珠、璧、琉璃、奇石异物,赍黄金杂缯而往所至。”唐代的《元和郡县图志》中记:“汉置左右候官在徐闻县南七里,积货物于此,备其所求以交易有利,故谚曰:欲拔贫,诣徐闻。”地处南海的广州是海上丝路重镇。从出土文物看,广州与海外交通的历史不会少于3000年,有关“海上丝绸之路”的文物和古迹,遍布全城。东晋时期广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对外贸易涉及15个国家和地区。唐代广州往西南航行的海上丝绸之路历经90多个国家和地区,航期89天(不计沿途停留时间),全程共约14000公里,是公元8~9世纪世界最长的远洋航线。宋朝广州成为海外贸易第一大港。明初实行“有贡舶即有互市,非入贡即不许其互市”,以及“不得擅出海与外国互市”的政策。但对广东则特殊。十三行是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广州是全国唯一海上对外贸易口岸,史称“一口通商”,广州成为清代对外贸易中心。[26]福建泉州、浙江宁波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著名港口。(六)中华海洋文化丰富多彩,洋洋大观海洋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海而居的中华先民早就受益于海,他们得“鱼盐之利”,享“舟楫之便”。河伯望洋而兴叹、夸父逐日而豪饮、精卫填海而泄愤、八仙过海而显才,徐福东渡而播文、鉴真过洋而弘法、郑和远航而扬威、华侨过海而谋生……既耕海牧海,又发展海上贸易。在考古发掘和历史典籍中大量海洋社会发生的史前遗迹,诸如积贝成丘、雕木为舟、结绳为网、煮海为盐,等等。食海而渔:《尚书·禹贡》曾运乾注引蔡沈云“海物,海鱼也。鱼种类尤杂”。《竹书纪年》载“(夏帝芒)东狩于海,获大鱼”。考古工作者在中国北起辽宁,南至两广的漫长沿海地带,发现石器时代广泛留有贝丘遗迹,同时出土渔猎工具,是新石器时代海洋渔猎得到充分发展的产物和见证。在距今18000年前山顶洞人的遗址中已发现不少海蚶壳,其中有些贝壳上钻有小孔,用来穿成串打扮自己。[27]河姆渡遗址中曾出土大量的龟鱼类的骨骼、蚌壳和菱角等水生动植物,有的陶釜底部至出土时还残存着鱼骨,甚至连海龟、鲸鱼、鲨鱼和生活在滨海河口地带的鲻鱼和裸顶鲷等海生鱼类也是河姆渡先民的盘中餐。雕木为舟:根据《物原》有关“燧人氏以匏(葫芦)济水,伏羲氏始乘桴(筏)”的传说记载,旧石器时代晚期,以渔猎为生的原始先民已开始利用原始的航行工具与海洋打交道。[28]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了8支用整块硬木为材料加工而成的木桨,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木桨。一般认为,船的发明比桨的出现要早,因此有桨必定有船。《太平御览》云“吴人以舟为舆马,以巨海为夷庾”;《太平御览》引《吴志》谓“行海者,生而至越,有舟也”。[29]中国7000年前就有独木舟的使用,3000年前制造帆船,2000年前指南针、水密隔舱应用于航海。[30]结绳为网:伏羲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早期,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成了中国古文字的发端,也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打猎捕鱼是原始人的基本生产生活技术,使用工具又是人类超越本能的进步。《周易·系辞下》说:“(伏羲)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尸子》云:“伏羲之世,天下多兽,故教人以猎。”伏羲借鉴蜘蛛结网方式,教部众用绳索编结成网,网禽兽,网鱼虾,使渔猎业发展,捕获量增加。煮海为盐:中国利用海水生产食盐的历史悠久,相传古代炎帝时公元前4000多年夙沙氏(宿沙氏)就教民煮海水为盐,《禹贡》更有盐贡。春秋时鱼盐之利为富国之本。西汉时盐铁成为重要国家财赋收入,盐田广布海岸带。《管子·海王》谓“海王之国,谨正盐策”。齐国为姜太公子牙的封地。史书载:太公以齐地负海舄卤,少五谷而人民寡,乃通鱼盐之利。管子对桓公曰:“齐有渠展之盐,请君伐菹薪煮沸水为盐,征而积之。”[31]从福建省发掘出土的古物中即有熬盐工具,证明早在仰韶文化时期,当地已用海水煮盐。《史记·货殖列传》有言“东有海盐之饶”,一个“饶”字道出了盐阜大地产盐之盛。傍海而居:中华民族傍海而居,因生产和生活需要建设了许许多多的渔村渔港和海洋城市,形成海洋特色鲜明的社区聚落,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发达的海洋经济区。著名的海洋城市如上海、广州、天津、青岛、大连等。地处山东半岛的古齐国重视海洋资源的利用,“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采布帛鱼盐”[32]。《汉书·地理志》谓“太公以齐地负海舄卤,少五谷而人民寡,乃劝以女工之业,通鱼盐之利,而人物辐凑”,“修道术,尊贤智,赏有功”。齐桓公时期,齐国“设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禄贤能”[33],“(齐)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34]广州地区远在新石器时代已有越族先民在此活动生息。市东郊飞鹅岭等多处新石器时期的文物遗址出土文物说明广州地区在远古时期已有先民在此从事农业生产与渔猎活动。商代时广州地区称为“南越”,周代时又有称为“百粤”“扬粤”“南海”。1983年广州象岗发现的南越王墓出土了动物遗骨多种。其中海产动物为多,还有南越人用来捕鱼和采掘、捕捉、加工其他海生动物的工具。岭南越族还盛产珍珠、术猖、红珊瑚,南越王墓出土的一个装满珍珠的漆盒可说是例证之一。该墓出土的一个船纹青铜提筒上刻有4艘首尾高翘的海船,船的前后有大海龟、海鱼和海鸟等图像。[35]从出土文物看,广州与海外交通的历史不会少于3000年,有关“海上丝绸之路”的文物和古迹,遍布全城。[36]举世知名的有秦代造船工场遗址、中国最大的海神庙、唐代的“蕃坊”“蕃学”、清“十三行”、古黄埔港以及有关的文化遗产。历海而志:以南海为例,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汉武帝时期,中国人就开始在南海航行,通过长期航海实践先后发现了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两千余年来,中国对南海诸岛的记述不绝于书。东汉杨孚《异物志》、三国时代万震的《南州异物志》和康泰的《扶南传》便对南海诸岛的地貌作了描述。元代汪大渊所著《岛夷志略》、宋朝《诸蕃志》、清代《更路簿》《海国见闻录》都有南海诸岛名称和分布的内容。历史文献表明,中国最早开发经营南沙群岛。《太平环宇记》卷170,交州引晋·裴渊《广州记》云:“珊瑚洲。在东莞县南五百里,昔人于海中捕鱼,得珊瑚。”1868年《中国海指南》记载了中国渔民在南沙群岛的活动情况。《更路簿》是中国人明清以来开发南海诸岛的又一有力证明。[37]卫海而筑:人们为了巩固海防,常常在沿海一带修筑军事设施,建军港,修炮台,形成海洋军事文化。如中国山东蓬莱的古登州港,也叫作蓬莱水城,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军基地。中国厦门胡里山炮台地理位置重要,东距白石头炮台4500米左右,向东可支援白石头炮台,正(南)面和对岸的屿仔尾炮台隔海相对,互为犄角,炮火交叉可封锁阻击厦门航道之敌舰;向西可追击进入厦门港的敌舰,同时可协助相距5000米左右的磐石炮台,守住厦门港;向北可支援陆军阵营等。胡里山炮台还配备了当时最优的装备,特别是2尊280毫米口径,射角为360度的克虏伯大炮,威力巨大,成为战略性炮台,是主炮台、指挥台,是厦门要塞的“天南锁钥”。美海而歌:海洋是人类面对的超大超美景观,海洋人的海上生存也是一种超凡的体验和经历,具有大气磅礴、惊心动魄的特征,由此引发人们诗意文涌,言志抒情,中国古代文论中有“物感说”,就是这个意思。中国赞美海洋的诗词,当推曹孟德的《观沧海》和毛泽东的《浪淘沙·北戴河》;渔民在生产生活中常常会有歌之咏之舞之蹈之的场景,如咸水歌是中国疍家人口耳传唱的口头文化,是渔民从口里自然而然地哼出的解闷、消愁、鼓劲、励志、抒情的一种自由歌谣。中国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诗语》中记载:“疍人亦喜唱歌,婚夕两舟相合,男歌胜则牵女衣过舟也。”咸水歌词具口语化特征。如“渔女喜唱‘咸水歌’,听得大海不扬波。听得龙王昏昏醉,听得鱼虾入网箩”;“浪拍海滩银光四溅,江心明月映照渔船。大姐纺纱小妹上线,渔歌对唱水拨琴弦……”[38]惧海而祭:祭海是古老的民俗,从发生学意义上看是源之于对大海的敬畏,同时也是祈福避祸。海神等涉海民间信仰是涉海人群面对浩渺无垠变幻无常神秘莫测的海洋时,为充满凶险和挑战的涉海生活找到精神护佑,或为家庭祈福避凶,对神灵的信仰使人获得精神上心灵上的慰藉。龙图腾在中华文化中地位重要流传久远,有东海龙王、西海龙王、南海龙王、北海龙王之说;中国大陆南方沿海和台湾的王船信仰就是借助迎王以迎来福气,送王以送晦气、霉运、恶煞;南海观音崇拜香火旺盛,观音具有“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与一切众生苦”的德能,能救12种大难;妈祖信仰在中国沿海地区影响广泛,妈祖的形象已经成为人们心目中善良、智慧和正义的化身,反映人们对扶危济困、舍身助人等高尚品德的颂扬和追求,激励人们积极向善,涵养朴实而崇高的人性品质,体现智慧、正义、勇敢、无私、孝悌、仁爱、乐善好施和献身精神等美德。[39]漂洋为侨:中国人向海外移居的历史十分久远,早在秦朝年间(公元前221~前207年)就有华人远渡国外的历史记载。到唐宋,世界上已有十多个国家有华人定居,可视为华侨史的开端。据有关资料显示,20世纪50年代全球海外华人华侨约870万,60年代增至1530万,70年代达1930万,80年代为2460万,90年代已达到3700万。若以自然地理的地域分布而论,亚洲最多有3200万,约占海外华人华侨总数的88%。另有9%居住在32个美洲国家、2%居住在25个欧洲国家、1%居住在14个大洋洲国家、不到1%的华人华侨居住在33个非洲国家。[40]远航而交:中华航海文明有据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000年。而航达域外的历史可追溯到夏朝末年(约公元前17世纪)。战国末期,中国的海上交通颇有发展,沿海地区设置了一系列港口,沿海岛屿与大陆间的联系日益增进,对邻国如朝鲜、日本、越南等的海上交通逐渐增多。秦始皇重视航海,统一全国后,曾5次巡视各地,包括渤海沿岸的一些港口。秦朝有几次较大规模的航海活动,徐福东渡日本,就是其中的一次。汉代和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两个繁荣强盛的朝代,航运有较大发展。汉代不但开拓了沿海航行的海域,而且向远洋发展,远达印度半岛的南部和锡兰(今斯里兰卡);并以此为中介,使得当时世界上两大帝国——东方的汉帝国和西方的罗马帝国联结起来,构成一条贯通欧、非、亚的海上航线。中华民族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影响深远。海上丝绸之路自中国东南部沿海出发,环绕南亚各国,西北直通埃及、土耳其,西南直抵非洲肯尼亚,行程(航线)数倍于路上陆上“丝绸之路”。除中西交流用的“海上丝绸之路西线”外还有经中国东北部沿海到朝鲜半岛、日本等地的“海上丝绸之路东线”。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在陆上丝绸之路之前已有了海上丝绸之路,它是古代海上交通大动脉。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书籍乃至竹木金石制品传到了中亚、欧洲、东南亚、南亚甚至非洲,而中华的文明也随之流传开来,令世界认识中国和中国文化。宋代在航海技术方面有划时代的创新。指南针在船上的应用,是航海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明代郑和下西洋是中华民族留下的著名航海壮举。悟海而论:海洋与海洋生活对中华文明和文化产生重大影响,涉及中国人的价值观、为人之道和治国方略。先秦诸子涉海言论很多,《论语》谓:“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41]老子曰:“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他论及道与海洋兼容性云:“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也。”在论及海洋之开放性时云:“澹兮其若海,兮若无止。”在论及海洋之进取性时云“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42]。《庄子·秋水》篇有著名的河伯与北海若的对话。识海而述:在对海洋地貌认识方面,宋朝已有徐兢大臣根据自己经历写成的《宣和奉使高丽经》。成书于16世纪的《两种海道针经》全面介绍航海的气象水文、航行操作、国内外航线,并有国外地貌74处介绍。明朝茅元仪编的《武备志》收录《郑和航海图》记载11种海洋地貌类型和846个中外岛屿。清朝时期还出现了专门叙述中国海岸地理专著《敕修两浙海塘通志》(1751年方承观著)和《海塘泉》(清翟均廉著)。元明朝时还有专门谈海运航线的《元海运志》和《海道经》。在海洋水文气象方面,中国更是历史悠久、著作颇丰。《汉书·艺文志》中提到西汉海帖验书有136卷,其中有关海洋气象有18卷。元朝朱恩本的《广舆图》和14世纪中叶《海道经》均把海洋气象经验谚语化并作详细分类,可称为“气象大全汇编。”在海洋潮汐方面。东汉王充的《论衡》和东晋葛洪《抱朴子》都已说明了其科学起源。北宋吕昌明(1056年)编辑了《浙江四时潮候图》,比欧洲朝汐表《伦敦桥潮时间表》早2个多世纪。在海洋生物认识方面,中国也是超前的。《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已提到用乌贼、牡蛎和海藻做药。而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把海洋生物做药扩大到十余种(有海狗、玳瑁等)。明朝杨慎《异鱼图赞》和胡世安《异鱼图赞补》记述海洋生物达230多种,而我国三国时期已有对鲸生育、搁浅等记载和描述。对预防海塘潮灾也有多种成功方法,并有多种著作专题论述,如宋朝《梦溪笔谈》和《筑塘说》等。三中华海洋文化的文化基因中华海洋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海洋文化与中华文化具有整体上的特质一致性,中华海洋文化之所以是一种和平友好、互助合作型的海洋文化,是与其文化基因分不开的。中华海洋文化的特质凸显中华文化“和”的理念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价值取向。(一)中华海洋文化凸显中华文化“和”的理念中华传统文化是以“和”为核心价值追求的文化。中华民族贵和尚和、重诚和、求谐和,努力做到关系协调、事务融通、气氛融洽、配合默契。“和”既是个体的修养之态、审美之境,又是处理、协调社会关系的人伦之道,还是具有重大政治价值和功利价值的经(邦)济(世)之术,并且是普适于整个宇宙的天地之理。可以说,“和”文化规定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形象、民族性格、民族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图1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比对分析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自古就崇尚“以和为贵”“协和万邦”“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等思想。中国将毫不动摇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秉持正确义利观,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始终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合作倡议契合中国、沿线国家发展需要,符合有关各方共同利益,顺应了地区和全球合作潮流。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需要指出的是,中华文化强调中和并不是软弱可欺,中国人尚和贵和重和,但和而不同、群而不党。不会无原则地苟和、苟同。致中和强调的是张弛有度,讲究“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怨而不怒”“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但在原则问题上不会让步。孔子任职于鲁时严于政令,“堕三都”“诛少正卯”即是明证。(二)中华海洋文化凸显“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周易·象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清华大学校训即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国学大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岱年先生把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国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刚健有为、崇德利用”的文化。《周易》看到中华先人明确感受到天体运行,永恒不止;大化流行、演而无穷,地宽广无限,积厚而不可测,又兼化育万物。有德之人应效而仿之,一要做到博大恒久,循则有常,刚健有为、发愤图强,积极进取,永不停息。二要仁厚、惠施,公正无私,谦恭待人,胸怀坦荡博大,具有一种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的精神,既能容人,亦要惠人。《国语·晋语六》曰:“吾闻之,唯厚德者能受多福,无福而服者众,必自伤也。”厚德载物,雅量容人。[43]图2人法天地(三)中华海洋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中华海洋文化精神中华海洋文化的特质凸显中华文化“和”的理念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价值取向,中华海洋精神可归纳为八个方面——(1)协和万邦,四海一家;(2)海纳百川,开放包容;(3)刚毅无畏、百折不挠;(4)开拓探索、尚新图变;(5)重利务实、吃苦耐劳;(6)守海卫疆、死生度外;(7)关注海洋、以海图强;(8)敬海谢洋、人海和谐。其中的协和万邦,四海一家;海纳百川,开放包容;敬海谢洋、人海和谐体现中华文化“和”的精神。“协和万邦”语出《尚书·尧典》,“协和万邦”的整体和谐观是中国文化对于人类文明的永久性价值。现代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人类已经掌握了可以毁灭自己的高度技术文明手段,同时又处于极端对立的政治、意识形态的营垒,最需要的精神就是中国文明的精髓——和谐。”中国明代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七下西洋,给沿途各国带去中国茶叶、丝绸、瓷器等,带回各国人民对中华民族的信任和友谊,没有掠夺一件物品、没有带回一个奴隶,更没有强迫别人签订任何不平等条约,圆满完成“和平之旅”“友谊之旅”。是互通有无,而不是侵略掠夺。体现的就是“四海一家”的精神。《说文解字》这样释海:“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中华民族文化融入海洋的元素,具有包容宽恕、含纳万物的气象和胸怀。《老子》第三十二章谓“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金人铭》谓:江海虽左长于百川,以其卑也;天道无亲,而能下人。戒之哉!《庄子·秋水》篇有河伯望洋兴叹而自悟的故事,说明不要妄自尊大的道理。儒家主张泰山不辞细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这种精神使中国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对外来文化向来不排斥。可以说,中华文化因其吸纳百川、兼收并蓄而博大精深、川流不息。辜鸿铭说:“要懂得真正中国人和中国文明,那个人必须是深沉的、博大的和纯朴的。因为中国人性格和中国文明的三大特征正是深沉、博大和纯朴。”[44]广州任上,林则徐曾在自己的府衙写了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副对联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可以说,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正是“博大兼容”。从“盛唐气象”到今天的“对外开放”,莫不体现博大兼容和开放交流的精神。至于“亲海敬洋、人海和谐”,中华海洋文化讲求天人合一、人海和谐。耕海养海、亲海敬洋、祭海谢洋。中国沿海各地的海神信仰和祭海习俗包含感恩海洋、热爱海洋的成分。帝王祭海早在夏商周时期就开始了,多是象征性地对四海遥祭。《礼记·月令》云:“天子命有司祈祀四海、大川、名源、渊泽、井泉”,周天子及鲁国等诸侯国已有祭祀山川海渎之事。中华海洋文化精神中的“刚毅无畏、百折不挠;开拓探索、尚新图变;重利务实、吃苦耐劳;守海卫疆、死生度外;关注海洋、以海图强”体现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海洋文化精神中的“协和万邦、四海一家;海纳百川、开放包容;敬海谢洋、人海和谐”体现厚德载物的精神。图3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海洋文化精神四中华海洋文化模式的现代传承每一种类型的文化都有其特殊的构成方式、表达方式和功能机制,表现为特定文化主体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即文化模式。中华海洋文化和西方海洋文化虽然都属于海洋文化,但在文化模式上却大相径庭。中华海洋文化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上是和平友好、互助合作的。和平友好、互助合作的中华海洋文化特质在当代中国海洋强国建设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呈现,换句话说,当代中国海洋强国建设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体现和平友好,互助合作的理念。解读当今中国的海洋强国建设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可以洞识中华海洋文化模式的社会功能机制。(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文化解读2013年9、10月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时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中国国务院李克强总理参加2013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时强调,铺就面向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打造带动腹地发展的战略支点。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快沿边开放步伐,允许沿边重点口岸、边境城市、经济合作区在人员往来、加工物流、旅游等方面实行特殊方式和政策。建立开发性金融机构,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协和万邦、和平合作、开放交流、互学互鉴精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秉承协和万邦、和平合作的理念,使海上丝绸之路成为和平合作之路、共建共享之路、共兴共荣之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世界各国互通有无、友好合作的海上通道、桥梁和纽带,是和平之路、合作之路、友谊之路、发展之路、共赢之路、幸福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增进政治互信,维护地区和平,促进各国共同繁荣发展的历史选择;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部署;是拓展我国发展空间,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支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是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决策。如同习近平2015年博鳌论坛演讲所说,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秉持正确义利观,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始终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合作倡议契合中国、沿线国家发展需要,符合有关各方共同利益,顺应了地区和全球合作潮流。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中国政府倡议,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坚持讲信修睦、坚持合作共赢、坚持守望相助、坚持心心相印、坚持开放包容;做兴衰相伴、安危与共、同舟共济的好邻居、好朋友和好伙伴,携手建设命运共同体,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国家和地区人民带来更多福祉。这体现了丝绸之路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45]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说过:“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不同的文明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中国致力于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46]“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47]中华文化在发展史上先后受容了中亚游牧文化、波斯文化、印度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等。中国历史上不同文化的融合与交流状况表明,中国本土文化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