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区域基础设施规划第一节
基础设施及发展理论第二节
区域交通运输规划第三节区域给水排水规划第四节区域电力规划第五节
区域电信规划2第一节基础设施及发展理论一、基础设施的含义和分类二、基础设施的性质三、基础设施的作用四、基础设施发展的理论3(一)、含义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原意:基础结构,词义是“基础”、“下部(底层)结构”,“永久性基地(设施)”,原属军事用语,指后方军事工程中的固定设施或永久性基地,如导弹基地、机场、军用物资仓库等。现指:国民经济体系中为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提供一般条件的部门和行业。包括交通、邮电、供水供电、商业服务、科研与技术服务、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技术性工程设施和社会性服务设施。一、基础设施的含义与分类4(一)、含义广义的基础设施包括了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等“硬件”和“软件”二个系统。狭义的基础设施是指有形的资产部门,即技术性的工程设施。在我国通用的文件上,基础设施一般是指狭义的工程设施和硬件系统;一、基础设施的含义与分类5(二)、分类1、交通运输系统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的线网、港站等设施。2、给水排水系统包括给水的水源工程、输水管道、自来水生产和供应设施,以及雨水排放管网和污水排放的处理设施。3、动力系统包括电力生产及输变电设施,区域性的煤气、燃气、石油液化气的生产输配设施和热力生产供应设施。4、邮电通讯系统包括邮电局所、各种通讯手段收发和传输设施。一、基础设施的含义与分类6二、基础设施的性质7
(一)、公共性基础设施不是为特定的部门、单位、住户、企业设置的,而是为一国或一地区社会经济整体服务的,大家共同使用,共同享受;二、基础设施的性质8(二)、两重性基础设施既为物质生产服务,又为人民的生活服务,两者难以截然分离。道路上行驶着货车,也有大量客运;电话上输送着商务信息,也传递着亲人的问候;自来水、电力更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在城市中,城市供水的70%,煤气的50%,电力的80%以上用于生产,余者服务于生活。二、基础设施的性质9(三)、系统性基础设施是一个有机的综合系统,它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一个运转载体,交通、电力、电讯、给排水既互相独立又互相依存,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工程体系。各类基础设施按其自身要求形成独立的网络系统;同时,它们在布局上、规模上、建设时间上又需要互相协调,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二、基础设施的性质10(四)、长期性基础设施施工周期长、消费周期长、效益回报期长。大多需若干年到十余年。一旦建成,维护得当,可运营数十年至上百年。由于投资大、使用期长、投资效益不可能在短期内集中反映,需要通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逐步体现出来,这些效益的影响是深远的,长期的。二、基础设施的性质11(五)、间接性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益往往分散体现在其服务对象的效益上,这种间接效益远远超过直接效益。二、基础设施的性质12(一)、基础设施是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基础(二)、基础设施是社会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三)、基础设施是经济布局合理化的前提三、基础设施的作用13(四)、基础设施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基础设施是一个产业关联度大,劳动密集型的部门。它的建设与一、二、三产业都密切相关,是一种生产性消费,需要消耗大量的钢铁、建材、木材、机械和人力,建设投资中的60%左右成为实物形态的固定资产,40%左右转化为劳动者工资收入和生活消费基金,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据有关专家估计,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可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比率大致为1:4三、基础设施的作用14(五)、基础设施是国防建设的组成部分基础设施在某种意义上具有半军事性质,要直接为军事服务。一旦战争发生,这些战备公路、军用机场和港口、军事通讯、军用物资运送、军事基地和军事工程设施都需要基础设施为其服务,成为国防实力的组成部分。
三、基础设施的作用15四、基础设施的发展理论(一)、先行论(二)、滞后论
(三)、同步论16国民经济活动可分为基本生产部门。该部门为企业直接投资。为基本部门服务的基础结构部门。该部门为社会共同投资。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发展基础设施部门,西方经济学家就发展中国家资金不足的前提下,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发展理论和观点。四、基础设施的发展理论17——优先发展基础设施英国经济学家P.罗森斯坦•罗丹于1943年在(经济学)杂志发表“东南欧工业化”一文,提出了“社会分摊资本”的概念和超前建设的观点。社会分摊资本(socialoverheadcapital),是指经济发展所依赖的基础性投资在消费品工业建立以前,必须大规模地筹集大量不可分割的社会分摊资本,建立起基础设施部门。这些资本通常占总投资的30%一35%,依靠私人和市场积极性是无力做到这一点的,必须通过倡仪、计划或规划等步骤,为工业部门创造投资机会。
(一)、先行论18基础设施工期长,投资额大,资本产出率高,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预测,有准备地、有步骤地进行投资和建设,不然就会产生工业发展后电力不足、道路不畅,临时弥补又会出现巨额资本无法筹集,从而丧失时间,制约经济增长等问题,所以基础设施应优于直接生产部门,超前发展。从经济学的意义上来说,社会分摊资本是遍及整个社会利益的公共设施投资,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为直接生产部门提供外部经济效果,从而达到收益递增的目的。(一)、先行论19案例:超前型——英国
英国是一个基础设施优先发展的国家,其交通运输网形成要比工业化高潮早20~30年。英国1840—1850年铁路里程由0.135万千米延伸为1.065万千米,增加6.89倍。铁路密度由0.541增加到4.11,增加6.6倍,煤炭产量由3600万吨上升到5000万吨,增加0.389倍,生铁产量由1420万吨增加到2290万吨,增加0.6倍英国铁路的长度和密度远远超过煤、铁增长速度。(一)、先行论20案例:超前型——英国英国1830年形成全国水路运输网。1840年主要铁路干线大部建成,英国工业高涨时期出现在1850—1870年,水运网、铁路网比工业高涨时期早20~30年。铁路密度,1850年为4.11,1978年为4.84,说明130年前后,它们的密度已相近了。(一)、先行论21——优先发展直接生产部门、滞后建设基础设施部门美国经济专家赫希曼,是不均衡增长理论的主要倡导者,他从投资效益出发,认为有限的资本应首先发展工业部门,然后再来建设基础设施部门。(二)、滞后论22他批评传统的优先发展基础设施理论,认为这是一种“超能力的发展”,不能刺激投资;而优先发展生产部门,虽然是一种“短缺的发展”、不平衡的增长,但能产生最有效的投资结果,刺激进一步的投资,所以在资本有限的情况下,应集中投资于直接生产部门,尽快地获得收益,增加收入,待直接生产部门发展成长并有了较大的收益后,再利用一部分资金投资于基础设施,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是一种利用低成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以便加速资本的原始积累,从而实现扩大再生产。(二)、滞后论23案例:随后型——苏联前苏联从1950年到1978年,钢产量由2733万吨增加到15100万吨,增加4.53倍煤炭产量由26109万吨上升为72400万吨,增加1.77倍原油从378万吨增加到57132万吨,增加14倍铁路营业里程由11.69万千米上升为14.04万千米,仅增长0.2倍,铁路远远落后于工业产量的增长(二)、滞后论24——基础设施与其它国民经济部门按比例投资、共同发展经济学家纳克斯是大推进理论的倡导人,他于1953年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一书中,主张对工业、农业、外贸、消费品生产、资本品生产、基础设施等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同时按不同比例进行大规模投资,实行平衡增长战略。
(三)、同步论25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穷困是由于经济落后、收入太低,导致供给方面储蓄水平过低,需求方面市场容量太小,投资引诱不足,从而造成贫困恶性循环,(纳克斯陷井)。为了打破这一困境,必须同时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进行大量投资,均衡发展,使经济增长迅速达到一定的高度,人均收入突破一定的限度,才能彻底冲破低收入造成的贫困恶性循环。
(三)、同步论26案例:平行型——美国1.美国1850年铁路密度为0.41,只有英国的1/10,1850—1870年英国工业高涨,美、德等国急起直追,并在工业化过程中重视交通运输建设。从1830年始修建,到1893年已有铁路28.56万千米,1916年达到40.87万千米。在19世纪后30年,美国经济水平超过英国,基础结构发展水平虽尚未超越,但基础结构总体和技术完善程度已大大超过英国。故美国的运输网络和资本主义发展同步形成。
(三)、同步论27案例:平行型——美国2.美国工业化从一个地区到另一个地区,基础结构和工业部门也是平行发展的。随着铁路修建向西部延伸,公路也成为国内长、短途运输的主要工具。20世纪20年代以来,美国的内河、海运、公路、管道、民航都有了很大发展,对开发美国中西部的自然资源和向西部移民,发展各地区经济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同步论28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50年代到80年代,这是在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建设以重工业为核心,基础设施作为非生产性建设投资,在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中比重很小。中国基础设施建设29第一个阶段1980年比1949年,钢、原煤和石油分别增长到234.9倍、19.1倍和882.9倍,而铁路、公路、内河的运营里程只增长2.3倍、10.9倍和1.5倍,发电量也只增长70倍。电力不足、货船压舱、物资待发、工厂待料等现象遍地可见。
中国基础设施建设30第二个阶段是80年代以来的改革开放时期,逐步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一切工作以经济建设为重点,以薄弱环节为突破口,促进经济平衡发展,制订了以农业、能源、交通、教育和科学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促进消费品增长,带动整个经济平衡发展。中国基础设施建设31第二个阶段90年代以来,我国的能源和邮电发展迅速,高速交通开始起步,大大扭转了基础设施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涤纶纤维在防霉地毯材料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塑料鞋制造过程废料处理与回收利用考核试卷
- 生物制药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考核试卷
- 电视广播信号加密与解密技术考核试卷
- 玻璃屋顶搭建考核试卷
- 电视芯片原理与系统集成考核试卷
- 皮革护理技能竞赛策划与实施考核试卷
- 阳泉职业技术学院《单片机技术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建设用地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徐州市九里区2024-2025学年四下数学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刑侦工作调研报告
- 火力发电厂锅炉智能燃烧控制技术导则
- 国家开放大学《社会心理学》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国家开放大学《现代汉语专题》章节自测参考答案
- 《工程制图》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 防溺水家长会ppt(共34张PPT)
- 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市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
- 框架结构-毕业设计外文文献翻译-外文原文中文翻译-
- A04044《纳税人税种认定表》
- 脱盐水反渗透膜技术协议
- 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