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05月四川省阆中市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公开招考10名城区专职网格员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I卷一.客观题库(共350题)1.某作家1990年8月10日去世,对其作品的表演权的保护期限截止于(
)。
A.2040年8月10日
B.2020年8月10日
C.2040年12月31日
D.2020年12月31日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民法。
根据《著作权法》第十条规定:“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九)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自然人的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某作家1990年8月10日去世,对其作品的表演权的保护期限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即2040年12月31日。
故正确答案为C。2.安徽某县围绕肉羊适度规模养殖,大力发展市场,饲料产业,肉羊屠宰加工产业和文化产业。这种做法是在推动当地的:
A.城乡融合发展
B.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C.区域协调发展
D.农村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省情知识。
第二步,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合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融合可分为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三类。
第一产业:主要指生产食材以及其它一些生物材料的产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直接以自然物为生产对象的产业。
第二产业:主要指加工制造产业,利用自然界和第一产业提供的基本材料进行加工处理。
第三产业:主要指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范围比较广泛,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业、通讯产业、商业、餐饮业、金融业、教育、公共服务等非物质生产部门。
题干中“肉羊适度规模养殖”属于第一产业;“肉羊屠宰加工”属于第二产业;“文化产业”属于第三产业。三大产业在安徽省共同发展,体现了产业融合的发展脉络。B项与题意相符,当选。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加快城乡融合发展:要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推动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平等交换。要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要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要在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有序流动的人口迁徙制度、城乡普惠的金融服务体系等多方面发力。题干中未体现城乡关系。A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C项:区域协调发展: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题干没有体现区域协调发展。C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D项:新兴产业:是指关系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导向性和动态性特征的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资源集约等特点,也是促使国民经济和企业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轨道的根本途径。“新七领域”为“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题干中没有体现新兴产业相关内容。D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3.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A.中国
B.俄罗斯
C.美国
D.巴西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地理知识。
第二步,俄罗斯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横跨欧亚大陆,东濒太平洋,西接波罗的海俄罗斯芬兰湾,东西最长9000公里,南北最宽4000公里,领土面积约1707.54万平方公里(占苏联领土面积的76%),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
因此,选择B选项。
陆地面积最大的十个国家排序是: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印度、阿根廷、哈萨克斯坦、阿尔及利亚。
4.在我国,有权对犯罪者适用刑罚的是:
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法院合议庭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罚及其具体运用。
第二步,刑罚是指刑法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的人适用的限制或剥夺其一定权益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我国审判机关是人民法院,所以有权对犯罪者适用刑罚的是人民法院。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公安机关是人民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行政机关,同时它又担负着刑事案件的侦查任务,但是无权对犯罪者适用刑罚。A项错误。
B项: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无权对犯罪者适用刑罚。B项错误。
D项:合议庭是人民法院审判案件的基本审判组织,无权对犯罪者适用刑罚。D项错误。
5.大数据时代,正是通过挖掘个人选择偏好、生活轨迹、金融信用等数据,把握社会整体的需求、供给和趋势,进而更好地造福社会。有了大数据,企业可以据此实现颠覆式创新,创造个性化、定制化的产品。政府部门可以据此提高治理效能,相关政策可以更好辨证施治。对于个人而言,大数据带来的是更方便、更精准、更有效率。可以说,
,正在成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进步动力之一。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大数据使得统计上显著的相关关系越来越多
B.大数据日益改变着人类日益普及的网络行为
C.大数据利用信息技术创造持久有力的竞争优势
D.大数据将信息从知识的载体进化为智慧的源泉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文段首先阐述了大数据的积极作用,即可以利用数据更好造福社会,接着从企业、政府部门、个人三个角度分析了利用大数据带来的好处,最后以“可以说”表示总结,故横线处是对前文的概括,强调大数据的重要作用。
A项“统计上显著的相关关系”无中生有,文中并未涉及,排除;
B项“改变······网络行为”表述错误,文段中的“定制化的产品”及“给个人带来的方便”均是现实行为,排除;
C项“竞争优势”仅能对应企业,表述片面,排除;
D项“进化为智慧的源泉”恰好体现前文大数据的作用,且“进化”与后文“进步”对应恰当,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大数据时代,释放“数据”的力量》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前后文语句的衔接呼应。对于此类题目,保持前后文的话题统一、前后照应是基本原则。文段首先阐述了大数据可以更好地造福社会,然后从企业、政府、个人三个方面分别展开论述,最后由“可以说”进行总结,强调了大数据对社会的积极影响,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进步动力之一”。D项的“智慧的源泉”与“最重要的进步动力之一”构成呼应,填入句中衔接恰当。
A项指出大数据使关系越来越多,B项指出大数据改变了人类的网络行为,二者文段均无法与“社会进步”构成因果关系,排除。C项的“竞争优势”主要针对企业而言,未体现大数据对政府、个人的影响,排除。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下文语境。由横线前“可以说”可知,此空总结前文。文段首先引出话题“大数据”。之后分别从企业、政府、个人三个层面论述了运用大数据所带来的便利。最后一句话总结全文,由下文“正在成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进步动力之一”可知,填入的语句应表示“大数据具有重要的作用”,且能够对上述三方面的内容进行全面概括。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符合上述语境,且“知识的载体进化为智慧的源泉”也与下文“社会进步动力”有必然的联系,都论述到了“进步”。
因此,选择D选项。6.2014年6月8日为“世界海洋日”,我国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的主题是(
)
A.建设海上丝路
B.联通五洲四海
C.建设海洋强国
D.联通一带一路
E.保护人类摇篮参考答案:A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时事政治。
2014年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今年海洋日的主题是“建设海上丝路,联通五洲四海”。全国多个地方开展各类活动,宣传普及海洋知识,提升全民海洋意识。
故本题选AB。7.本来是一种通道的刺激能引起该通道的感觉,现在还是这种刺激却同时引起了另一种通道的感觉,这种现象叫联觉。通俗意义上来说联觉就是各种器官能奇妙地混合在一起,大脑里通常互不相干的几个感觉区域之间产生沟通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联觉的情形的是:
A.一个儿童看到红色会觉得酸,看到蓝色会觉得苦
B.王某吃西瓜觉得很甜,多吃了几块,结果拉肚子
C.每当小天在琴前,手指碰触琴键的时候,一股强烈的色彩感就会冲击全身,就好像遭受了一次电击一样痛苦
D.李某听到一条稿件的内容后,会立即看到颜色,闻到气味,并产生其他连带反应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各种器官能奇妙地混合在一起;
②大脑里互不相干的几个感觉区域之间产生沟通。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看到红色,看到蓝色属于视觉,觉得酸,觉得苦属于味觉,符合“互不相干的几个感觉区域之间产生沟通”,符合定义;
B项:吃西瓜觉得很甜,只有味觉,不符合“互不相干的几个感觉区域之间产生沟通”,不符合定义;
C项:色彩感属于视觉,视觉在枕叶(17区),与体感觉区的后下部相联接;痛觉是通过丘脑等皮层下的部位被感知,符合“互不相干的几个感觉区域之间产生沟通”,符合定义;
D项:听到稿件的内容属于听觉,看到颜色属于视觉,闻到气味属于嗅觉,符合“通常互不相干的几个感觉区域之间产生沟通”,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B选项。
8.在新媒体时代,中国需要更多依靠政府以外的力量,调动各团体和广大民众,开展各种形式的公共外交。大数据既为公共外交提供了平台,又提升了外交能力。博客、微博、微信等五彩纷呈的社交媒体丰富了外交的形式和内涵。各国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各异,公共外交需要区分不同受众。大数据可以以不同群体的喜好、思维方式、价值倾向等为参照系,为公共外交提供精准导向的评估体系,以收“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效。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在新媒体时代国家外交的新特点
B.大数据对公共外交的支撑和推动
C.社会力量对政府外交的积极影响
D.新型外交对信息技术的更高要求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介绍在新媒体时代,中国需要更多依靠政府以外的力量,开展公共外交,后指出“大数据”有助于公共外交,并列举“博客、微博、微信”等例子具体分析。此外,后文又指出公共外交需要区分不同受众,“大数据”仍能满足需求发挥作用,故文段强调“大数据”对“公共外交”的重要作用,对应B项。
A项未提及主题词“大数据”,且“新特点”表述不明确,排除;C项“社会力量”对应首句“调动各团体和广大民众·······”,未体现出文段重点“大数据”,排除;D项“信息技术”包含的范围比较广,文段重点强调“大数据”,扩大概念,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大数据时代的中国外交》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指出在新媒体时代,中国政府需要开展公共外交。接着指出大数据对公共外交有两个重要作用:提供平台,提升能力。而后以社交媒体为例,论述了大数据能够为公共外交提供平台。文段后两句指出公共外交需要区分不同受众,大数据可以为其提供精准导向和评估体系,即具体论述了大数据对提升公共外交能力的作用。文段为“总—分”结构,主要论述了大数据对公共外交的重要作用。文段主体词为“大数据”“公共外交”。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快速阅读文段可知,文段为总分结构,提出观点——具体论证,选择与观点句表意一致的一项。文段首句提出观点——在新媒体时代,要调动更多政府以外的力量开展公共外交。接着具体介绍大数据对于公共外交的作用。故文段意在强调大数据为公共外交提供了支撑,并推动外交能力的提升。B项与此表述一致。其他三项均未提到“大数据”“公共外交”这两个主题词。故本题选B。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风风雨雨,他每天都在山里敲,他用手锤敲亮了太阳,他又用手锤敲落了月亮,敲得石头都有了情感。
B.远远就看见工地外边的一条标语:“感谢羊城人民对地铁的支持和理解”。
C.我国将于5月12日至6月10日由本土向太平洋南纬7度零分、东经一百七十一度三十三分为中心,半径七十海里圆形海域范围内的公海上,发射运载火箭。
D.当然要搞好渗透和结合,并非易事,需要下一番功夫不可。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A项,表述明确,没有语病。
第二步,B项,“对地铁的支持和理解”搭配错误及语序不当,应为“对修建地铁的理解和支持”。
第三步,C项,“由……的公海上”搭配不当,应在“由”前加上“在”。
第四步,D项,缺少主语,应去掉“当然”。
因此,选择A选项。
10.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犯罪目的只是损坏公私财物,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是:
A.张某不满公司年终分红方案,私自拿走公司贵重物品
B.精神病人李某抢夺路人财物并致其伤残
C.王某对自己的新房装修过度,导致居民楼出现裂缝
D.赵某破坏高压线路,导致整个地区停电3天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题干定义故意毁坏财物罪是一种犯罪罪名,结合定义要点选择属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一项。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定义要点:①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②故意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③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A项,私自拿走公司贵重物品,是为了非法占有,不符合要点③,不属于故意毁坏财物罪。
B项,抢夺他人财物并致伤残的是精神病人,不符合要点①。
C项,对新房装修过度,并不是故意的,不符合要点②。
D项,破坏高压线路,符合全部定义要点,属于故意毁坏财物罪。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②故意毁坏或者损坏公私财物;
③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张某私自拿走公司贵重物品,属于“非法占有”,不符合定义;
B项:李某是精神病人,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不符合定义;
C项:王某对自己的新房装修过度,不是“故意毁坏或损坏”,不符合定义;
D项:赵某故意破坏高压线路,属于“故意毁坏或者损坏公私财物”且“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其是否“具备刑事责任能力”虽不明确,但基本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11.什么是成功?________。有人认为当大官是成功,有人认为发大财是成功,有人认为当明星是成功,有人认为做名人才是成功……不同的人对成功或有不同的定义,但可以断言,界定成功不能只有一把尺子。
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异口同声
B.众口铄金
C.千姿百态
D.言人人殊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由“不同的人对成功或有不同的定义”可知,横线处表达的也是不同的人对成功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异口同声”指大家说的完全一致,与文意相悖,排除A项。B项“众口铄金”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比喻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与文段表达的“不同看法”意思不一致,排除B项。C项“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或种类十分丰富。与文段表达的“不同看法”意思不一致,排除C项。D项“言人人殊”指各人有各人的意见,同一消息或事情,各人却说成各不相同的情形,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D选项。
12.U盘化生存:只凭借个人技能而不依赖组织内的身份,自主决定是否参与社会协作,完全由市场评判其个人价值的生存方式。
下列不属于U盘化生存的是:
A.小韩大学毕业后,曾在多家培训机构当过数学老师,她总是感觉这样工作收入虽然高,但是太辛苦了,前不久,她没有同家人商量,就自作主张进了一所民办中学
B.网络写手周女士根据自己之前的职场经历写出了多部网络畅销小说,多家著名网站慕名向她约稿,由于不愿受交稿日期的限制,她经常会拒绝一些约稿
C.木匠老周进城打工十年多了,活儿干得很好,挣了不少钱,现在他有了自己的装修队,每天从早到晚都有人找他联系装修的事
D.从单位辞职后,刘先生夫妇来到南方,将租下的一栋小楼改造成了民宿。在他们精心打理下,生意十分红火,客房一度需要提前两个月预定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不属于U盘化生存的一项。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关键点为“只凭借个人技能而不依赖组织内的身份”“自主决定是否参与社会协作”,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些关键点分析选项。
U盘化生存定义的关键信息:只凭借个人技能而不依赖组织内的身份,自主决定是否参与社会协作。
A项,小韩自作主张进入了一所民办中学,其需要依赖民办中学教师的身份,并且其不能自主决定是否参与社会协作,不符合定义。
B项,周女士写出了多部网络畅销小说,由于不愿受交稿日期的限制,她经常会拒绝一些约稿,周女士凭借写作技能,自主决定是否参与社会协作,符合定义。
C项,木匠老周打工多年后,成立了自己的装修队,每天从早到晚都有人找他联系装修的事,老周凭借木匠技能,自主决定是否参与社会协作,符合定义。
D项,刘先生夫妇将租下的一栋小楼改造成了民宿,生意十分红火,客房一度需要提前两个月预定,即刘先生夫妇凭借个人技能,自主决定是否参与社会协作,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凭借个人技能”、“不依赖组织内的身份”、“自主决定是否参与社会协作”、“由市场评判其个人价值”。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小韩是数学老师,符合“凭借个人技能”,但是她没有同家人商量,就自作主张进了一所民办中学,不符合“不依赖组织内的身份”,且进入之后不能自由决定自己是否参与工作,不符合“自主决定是否参与社会协作”,不符合定义,当选;
B项:网络写手周女士,符合“凭借个人技能”,她经常会拒绝一些约稿,符合“自主决定是否参与社会协作”,符合定义,排除;
C项:木匠老周,符合“凭借个人技能”,有人找他联系装修的事,符合“自主决定是否参与社会协作”,符合定义,排除;
D项:刘先生夫妇将租下的一栋小楼改造成了民宿,符合“凭借个人技能”,从单位辞职改做民宿,符合“不依赖组织内的身份”、“自主决定是否参与社会协作”,符合定义,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13.《登高》是著名唐代诗人(
)的作品。
A.李白
B.杜甫
C.王维
D.辛弃疾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登高》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作品原文为: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此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
故正确答案为B。14.热传导是介质内无宏观运动时的传热现象,其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均可发生,但严格而言,只有在固体中才是纯粹的热传导,在流体(泛指液体和气体)中又是另外一种情况,流体即使处于静止状态,也会由于温度梯度所造成的密度差而产生自然对流,因此在流体中热对流与热传导可能会同时发生。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不存在热传导现象的是:
A.海洋上层高温水体和下层低温水体因温度差而交换
B.铁棒的一端放入热水中,另一端温度升高
C.太阳照射,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
D.在热水中加入冷水,热水变成温水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介质内无宏观运动时的传热现象,可发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
②在固体中是纯粹的热传导;
③在流体中热对流与热传导可能同时发生。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海洋上层水体温度高,下层水体温度低,由于温度梯度可使流体的粒子从温度较高的地方移至温度较低的地方,发生热对流的同时发生热传导,符合定义;
B项:铁棒是固体,将其一端放入热水中,可使热从铁棒高温的一端传递到低温的一端,发生热传导,符合定义;
C项:太阳能通过辐射转移到地球,属于热辐射,没有涉及热传导,不符合定义;
D项:热水与冷水混合,由于温度高低的差异,可使流体的粒子从高温区域移至低温区域,发生热传导,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不存在热传导现象的一项。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关键点为“介质内无宏观运动时的传热现象”“在固体中才是纯粹的热传导”“在流体中热对流与热传导可能会同时发生”,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些关键点分析选项。热传导定义的关键信息:介质内无宏观运动时的传热现象;在固体中是纯粹的热传导;在流体中热对流与热传导可能会同时发生。
A项,太阳照射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太阳是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递能量(热量)的,其属于热辐射,不符合定义。
B项,铁棒的一端放入热水中,热量通过铁棒这一介质传递从而使另一端温度升高,属于固体中的热传导,符合定义。
C项,海洋上层高温水体和下层低温水体因温度差而交换,发生热对流的同时也发生了热传导,符合定义。
D项,往热水中加入冷水,热水与冷水之间由于温度差而交换,发生热对流的同时也发生了热传导,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介质内无宏观运动”、“传热现象”、“流体中由于温度梯度所造成的密度差”。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海洋内部水体交换,符合“介质内无宏观运动”,海洋上层高温水体和下层低温水体因温度差而交换,符合“传热现象”、“流体中由于温度梯度所造成的密度差”,符合定义,排除;
B项:铁棒的一端放入热水中,符合“介质内无宏观运动”,热量沿着铁棒传递到另一端,使得温度升高,符合“传热现象”,符合定义,排除;
C项:太阳照射,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太阳与地球表面之间是真空环境,没有介质,不符合“介质内无宏观运动”,不符合定义,当选;
D项:热水中加入冷水,符合“介质内无宏观运动”,冷水和热水因温度差而发生热传递,最终变成温水,符合“传热现象”、“流体中由于温度梯度所造成的密度差”,符合定义,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15.当前我国城市建设面临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环境保护、社会治理模式、民生保障等多方面矛盾,建设智慧城市是大势所趋。我国在智慧城市的很多应用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像网约车、共享单车等。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顶层设计不足、缺乏体系性规划与创新等。另外,智慧城市建设有许多方面没有考虑到与市民切身相关的问题,市民的感知度并不明显。如何把城市建设和市民利益结合起来,注意群众需求,是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解决智慧城市落地问题的关键。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已走在世界前列
B.智慧城市建设面临许多综合性问题
C.建设智慧城市可以解决城市建设诸多矛盾
D.建设智慧城市要接地气与群众需求相联系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论述当下城市建设面临很多矛盾,智慧城市建设是大势所趋,引入“智慧城市建设”这一话题,后文出现转折词“但”引出智慧城市面临的问题,接着分析问题“考虑到群众的需要才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所以智慧城市的建设要考虑注重群众需求,对应选项,D项为同义替换,当选。
A项,为转折前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B项,为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非重点,排除;
C项,对应开头“城市建设面临多方面矛盾,建设智慧城市是大势所趋”,故为转折前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接地气治城市病才能让智慧城市更有智慧》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通过“当前”介绍了“我国城市建设面临着一系列矛盾”这一背景,进而引出“建设智慧城市”这一话题,并指出我国在智慧城市方面的应用。接着通过转折词“但是”和“另外”指出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最后通过“如何”“关键”等词提出文段的重点。文段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重点在最后一句,主要讲的是“智慧城市建设要考虑市民利益,注重群众需求”。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概括。文段内容较多,可先分析每句话的意思,厘清行文脉络,再提炼主旨。文段先指出建设智慧城市是大势所趋;然后指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虽然在很多应用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并着重探讨了智慧城市建设有许多方面没有考虑到与市民切身相关的问题;末句点明文段主旨,即“注重群众需求,是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解决智慧城市落地问题的关键”。D项与此相符,当选。
A项,文段第2句说“我国在智慧城市的很多应用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选项说法扩大了范围,排除。B项,文段说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顶层设计不足、缺乏体系性规划与创新等”,“综合性问题”无中生有,排除。C项是文段首句的内容,但不是重点,是为提出主旨服务的,排除。故本题选D。16.参与决策是削弱和(
)集权式领导的手段。
A.牵制
B.制衡
C.抑制
D.反对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基本原理知识。
第二步,参与决策是指组织的一般成员通过一定的组织系统参与决策并影响决策。这是一种与独裁式管理体制相抵触的民主决策形式。参与决策是削弱和制衡集权式领导的手段。参与决策的一般组织成员往往是决策的执行群体,使得决策的结果出现较高的满意度,从而易于决策方案的执行。
因此,选择B选项。
17.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中,应当有适当名额的(
)
A.少数民族代表
B.妇女代表
C.华侨代表
D.军队代表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法律常识,主要考查宪法。《宪法》第五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宪法》第六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中,应当有适当名额的少数民族代表。”据此B、C、D项错误,A项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A。18.宋代真是大发宏愿的时代,绘画写实技巧________,无论花鸟还是山水,与自然物象________。恰恰宋代又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双峰对峙,正是“图像证史”一展身手的大舞台。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炉火纯青不分轩轾
B.目无全牛不分畛域
C.登堂入室不谋而合
D.登峰造极不爽毫厘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抓住第一空修饰对象,并根据选项词语的词义进行判断。第二步,通过辨析成语含义,选择与句意最契合的一项。第一空,填入词语修饰的对象“绘画写实技巧”。“炉火纯青”比喻技艺或学问修养达到精粹完美的境界或做事情达到纯熟的地步。一般主语是“人”,不能是一个“时代”,排除A。“目无全牛”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主语也是“人”,故排除B。“登堂入室”指学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高水平。“登峰造极”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C、D两项词义符合语境,备选。
第二空,文段强调的是绘画写实技巧高超,作品与真实的自然物象非常相似。“不谋而合”指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不爽毫厘”形容一点不差。比较可知,只有“不爽毫厘”符合句意。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主语是宋代的绘画写实技巧,A项“炉火纯青”比喻技艺或学问修养达到精粹完美的境界或做事情达到纯熟的地步;D项“登峰造极”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两者均符合语境。B项“目无全牛”泛指人的技艺纯熟;C项“登堂入室”指学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高水平。两者的主语均是“人”,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和C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文意是无论花鸟还是山水,与自然物象很相似或一样。D项“不爽毫厘”形容一点不差,符合语境。A项“不分轩轾”比喻对待二者的态度或看法差不多,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空,由后文“科技发展的高峰,双峰对峙”,说明宋代绘画技巧达到高峰。A项“炉火纯青”指学问或技艺等达到纯熟完美的境界;B项“目无全牛”比喻技艺到了纯熟的、得心应手的境界;C项“登堂入室”比喻学问、学艺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很高的水平;D项“登峰造极”比喻学问、成就等达到了最高的境地。选项均符合文意。
第二空,根据后文提到“图像证史”,说明宋代绘画技艺高超,画中的花鸟、山水十分逼真,可以达到证史的地步,D项“不爽毫厘”形容一点不差,可以体现出两者一点不差、很相似,符合文意,当选;A项“不分轩轾”指不分高下、轻重,比喻对待二者的态度或看法差不多,不能体现“一模一样”,排除;B项“不分畛域”指不分领域,文段并非强调花鸟画与自然景观是不同领域的事物,排除;C项“不谋而同”指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与文意无关,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画说科技史——开篇语》19.下列有关我国资源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有:
A.中国是矿产自给程度最高的国家
B.我国的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衡,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巨大
C.我国野生植物种类非常丰富,拥有高等植物达3万多种,居世界第3位
D.我国水资源呈现人均占有量低、地区分布悬殊、年际和季节变化大、旱涝灾害频发的特点
参考答案:BC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国情知识。
第二步,B项: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组成诸因素大部分不协调,区域间差异大。B项表述正确,当选。
C项:我国野生植物种类非常丰富,拥有高等植物达3万多种,居世界第3位,其中特有植物种类繁多,约17000余种,如银杉、珙桐、银杏、百山祖冷杉、香果树等均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C项表述正确,当选。
D项: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是:(1)人均占有量低,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2)地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差距悬殊。(3)年际和季节变化大,旱涝灾害频繁。D项表述正确,当选。
因此,选择BCD选项。
A项:中国矿产资源总量上排名世界第三。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矿产资源种类较齐全的、矿产自给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最高的是俄罗斯。A项表述错误,排除。
20.所谓硬水是指水中存在较多的矿物质成分,水的硬度指的是水中钙镁离子的总和。下列关于硬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加入石灰能降低水的硬度
B.可以用肥皂水鉴别软硬水
C.将水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D.可以长期饮用硬度较高的水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可用常识法解题。本题属于生活经验和简单化学原理的结合考查,长期饮用硬度较高的水显然不利于身体健康,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此外,C项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降低水硬度的方法。A项正确。加石灰可以降低水的暂时硬度,但石灰纯度和添加量要控制好。
B项正确。水的硬度最初是指水中钙、镁离子沉淀肥皂水化液的能力,即可以用肥皂水鉴别软硬水。
C项正确。通常用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D项错误。长期饮用硬水可能会引起体内结石,不利于健康。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硬水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长期饮用高硬度的水,会引起心血管、神经、泌尿、造血等系统的病变。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硬水相关的常识。
A项正确,生石灰中的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水中所溶解的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在煮沸的过程中会变成难溶于水的碳酸钙和氢氧化镁,这样就形成了水垢。水中的钙、镁离子含量低了,水的硬度也就降低了。
B项正确,水的硬度是指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钙镁离子的含量越高,水的硬度就越高,即硬水;钙镁离子的含量越低,水的硬度就越低,即软水。肥皂的主要成分为硬脂酸钠,硬脂酸钠溶于水会产生硬脂酸根离子和钠离子。硬脂酸根离子会与硬水中大量的钙离子和镁离子结合生成硬脂酸镁和硬脂酸钙,二者都是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而软水中不含或者只含微量的的钙镁离子,因此将肥皂放入软水中不会产生或只会产生极少量沉淀。
C项正确,硬度指在水中的钙、镁等离子,想要降低水的硬度,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煮沸。水中所溶解的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在煮沸的过程中会变成难溶于水的的碳酸钙和氢氧化镁,这样就形成了水垢。水中的钙、镁离子含量低了,水的硬度也就降低了。
D项错误,钙、镁离子是人体每天必需的营养素,如果水有一定硬度,通过饮水可以补充一定量的钙镁离子。但水的硬度太高和太低都不好。如果水硬度较高,不利于血液流通。在水硬度较高地区,人群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较低,但肾结石发病率却随水的硬度升高而升高。因此长期饮用硬度较高的水对人体健康有利也有弊,不可一概而论。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21.中国境内的河流本身就是非常优良的湿地处理系统,自古以来,人们产生的废弃物在进入海洋之前,就是通过河流以及湖泊湿地得以自然净化的。如今,河流的净化功能迅速消失,人类需花费大量金钱建造污水处理厂。地球上的河流,正如人类的血管,当血管出现问题的时候,人类就离各种疾病甚至死亡不远了。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想要表达的观点是:
A.我们已经建造了大量的污水处理厂
B.如今河流的净化功能已经趋于消失
C.河流受到污染会严重影响人类生存,应重视治理
D.中国境内的河流本身就是非常优良的湿地处理系统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开篇介绍了河流的重要作用,接着提出“当下河流的净化功能迅速消失……”的问题,最后一句通过把地球上的河流比作人类的血管,说明“当血管出现问题的时候,人类就离各种疾病甚至死亡不远了”的后果。由此可知,作者强调的是河流污染对人类生存的会产生严重的危害,需要我们加以重视河流污染。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偷换时态,文段强调的是“河流净化功能消失,人类需要花费大量金钱建造污水处理厂”表示将来时,而选项中“已经建造”把时态偷换为了过去时。B项:偷换时态,“已经趋于消失”表示过去时,而文段强调的是“如今”表示现在时。D项:首句引出话题部分,非重点。
22.甲是一家快递公司职员,因其工作不认真被公司经理乙辞退,甲十分生气,带刀在乙下班路上等乙,欲教训乙,在等乙的过程中,甲想同事一场不至于打伤乙,放弃教训乙并回了家,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犯罪概述知识。
第二步,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本题中,甲已经带刀在乙下班路上等乙,犯罪行为进入了准备阶段(处于犯罪过程中),想到同事一场不至于打伤乙,主动放弃了教训乙并回家,这属于犯罪中止中的自动放弃犯罪情形。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A项排除。
B项: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B项排除。
D项: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齐备了刑法分则对某一具体犯罪所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D项排除。
23.2018年1月1日,我国《环境保护税法》正式实施,现行排污费改为环境保护税。排污费改环境保护税,有利于:
A.国家税收收入的大幅度增加
B.增加执法的规范性、刚性
C.规范环保部门的征税行为
D.用行政手段强化环境监管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知识。
第二步,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具有强制性、规范性、刚性等特点。由排污费转为环境保护税,是行政机关以法律为武器,根据法律活动的规律、程序和特点实施行政管理。而排污费改为环境保护税,体现了国家运用法律手段实施管理,有利于增加执法的规范性、刚性。B项正确,当选。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排污费改为环境保护税,两者都是收缴为国有,只是名称和作用的改变,并不会大幅度影响税收。A项错误,因此不当选。
C项:国家环境保护部主要负责,拟定国家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定行政规章;指导和协调解决各地方、各部门以及跨地区、跨流域的重大环境问题;负责环境监测、统计、信息工作;制定环境监测制度和规范等。征税属于税务部门的行为,不属于环保部门的职权范围。C项错误,因此不当选。
D项: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律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行政手段则是国家通过行政机关,采取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排污费改为环境保护税是用法律手段强化环境监管,不是行政手段。D项错误,因此不当选。
24.负性制裁是指社会以消极性手段对违反社会规范的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惩治方式。其特点是强迫性,迫使社会成员认识到不遵守社会规范所承担的不良后果。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负性制裁的是:
A.甲因入室行凶抢劫,被判处死刑
B.乙因不孝顺父母,受到邻里谴责
C.丙因不当行为,被单位警告处分
D.丁因严重违反校纪,被开除学籍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关键词包括“惩治方式”“强迫性”。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项中的“死刑”、C项中的“警告处分”、D项中的“开除学籍”都是具有“强迫性”的惩治方式,因此均属于负性制裁;而B项中的“邻里谴责”不是惩治方式,也不具有强迫性。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以消极性手段;
②惩治方式;
③特点是强迫性,迫使社会成员认识到不遵守社会规范所承担的不良后果。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死刑,属于“惩治方式”,利用法律强制甲承担后果,同时“迫使社会成员认识到不遵守社会规范所承担的不良后果”,符合定义;
B项:邻里谴责属于道德谴责,并非“惩治方式”,也未体现“强迫性”,不符合定义;
C项:警告处分,属于“惩治方式”,利用单位规章制度强制丙承担这个不良后果,符合定义;
D项:开除学籍,属于“惩治方式”,利用校规强制丁承担这个不良后果,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明确负性制裁的定义要点,分析选项,选择不符合定义要点的一项。负性制裁的定义要点:具有强迫性,迫使社会成员认识到所承担的不良后果。
A项,甲被判处死刑,符合负性制裁的定义要点,属于负性制裁。
B项,乙受到邻里谴责并没有受到强迫性的惩治,不符合定义,不属于负性制裁。
C项,丙被单位警告处分,受到强制性惩治,并承担了不良后果,符合定义要点。
D项,丁被开除学籍,也受到强制性惩治,并承担了不良后果,符合定义要点。
故本题选B。25.有一矩形花园,长比宽多30米,现在花园的四周铺以等宽的石路。已知路的面积是800平方米,路的外周长是180米,问路宽是多少米?
A.4
B.5
C.6
D.3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几何问题,属于平面几何类。
第二步,设外围长为x,宽为y,石路等宽,可知外围的长比宽也多30米,即x-y=30,外周长为2×(x+y)=180米,解得x=60,y=30,故总面积为60×30=1800(平方米);则花园面积为1800-800=1000(平方米)。
第三步,设路宽为n,根据矩形花园(60-2n)×(30-2n)=1000,代入排除或观察尾数易知n=5。
因此,选择B选项。26.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到某些饮料的广告词称自己“富含钙、锌”等等,这里的“钙”“锌”指的是(
)
A.夸克
B.分子
C.单质
D.元素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D项正确,饮料的广告词称自己“富含钙、锌”等等,这里的“钙、锌”等一般不能以单质、氧化物、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且与具体形态无关。
A、B项错误,分子和夸克是一种基本粒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题干强调的不是物质的组成粒子,因此A、B项错误。
C项错误,“锌、钙”等单质一般呈固态,是不能直接食用的。
故正确答案为D。27.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图形特征。
组成元素相同,考虑动态位置。
第二步,九宫格,横向规律较为常见,优先考虑。
前两行的图形变化规律均为图1旋转180度得到图2,图1左右翻转得到图3,依此规律,只有A项符合。
因此,选择A选项。28.某人以100元4件T恤的价格去服装批发市场进货,再以200元五件T恤的价格把这些T恤在自己店铺里出售,如果他要赚的1500元钱的利润,那么他必须卖出T恤(
)件。
A.100
B.110
C.114
D.120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属于基础公式类。
第二步,“以100元4件T恤的价格进货”,进货价==25(元/件);“以200元五件T恤的价格出售”,销售价==40(元/件)。每件利润为40-25=15(元),要赚的1500元钱的利润必须卖出T恤=100(件)。
因此,选择A选项。
29.当事人对已生效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可以申请再审,同时停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
)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程序法知识。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六条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故表述错误。30.中亚探险史,罗布泊是一个
的话题。我们所面对的“丝绸之路热”,是对罗布泊探险的接续。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长河里,她绚丽的颜色一直没有褪去。当人们读到这本书的最后一页时,会为罗布荒原的大地早就面目全非而
,也会为作家从容穿越于时间壁垒间的气魄
。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历久弥新痛心疾首自愧弗如
B.经久不衰怅然若失拍案叫绝
C.讳莫如深喟然长叹击节赞叹
D.众说纷纭抱恨终天赞不绝口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后文“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长河里,她绚丽的颜色一直没有褪去”可知,横线处体现出罗布泊是一个延续时间很长的话题,A项“历久弥新”指事物经历长久的时间反而更加鲜活,比新的还要好,B项“经久不衰”形容某事或某人经历很长时间仍旧保持旺盛状态,均符合文意,保留。C项“讳莫如深”形容隐瞒得很深,惟恐别人知道,D项“众说纷纭”指各式各样的说法纷乱不一致,均不能体现时间长,与文意不符,排除。
第二空,横线处表达人们看到罗布荒原的大地“面目全非”时的感受,B项“怅然若失”形容心情沮丧,像丢了什么东西,表达人们心里失落难过,符合文意,保留。A项“痛心疾首”指痛恨、怨恨到极点,程度过重,排除。
第三空,代入验证,B项“拍案叫绝”形容非常赞赏,表达人们欣赏作家的从容与气魄,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两个人的罗布泊》31.在各种兼并方式中,如果两个公司实力悬殊,则多半是强势的一方直接收购弱势的一方。出钱多,实力雄厚的一方,最终还是会要求自己说了算,而实力较弱的一方虽然在名分上得到了“平等”二字,但大多也都知道自己需要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循规蹈矩
B.安分守己
C.亦步亦趋
D.安步当车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空前的转折关联词“但”和之前的“平等”可知,该空应与“平等”相反相对,即“不平等”。另外,根据“实力雄厚的一方……自己说了算”可知,这种不平等是指“实力较弱的一方需迎合或追随实力雄厚的一方”。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循规蹈矩”侧重于表达守旧、不敢创新;B项“安分守己”指老实本分、不做违法的事;D项“安步当车”侧重于步行从容、不慌张。三者均不能体现“迎合或追随”的含义,排除。C项“亦步亦趋”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都效仿或依从别人,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根据“但”这一转折词可知,前后文语意相反,前文提到“实力雄厚的一方,最终还是会要求自己说了算”,可知实力较弱的一方和实力雄厚的一方地位是不平等的,故横线处表示实力较弱的一方需要听从实力雄厚一方的意见。C项“亦步亦趋”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别人,每件事都效仿或依从别人,跟着人家行事,符合语境,当选。
A项“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现多指拘泥于旧的准则,不敢稍作变通,文段中实力雄厚一方的意见并非旧准则或规矩,排除;B项“安分守己”指规矩老实,不做超出本分的事,不做违法的事,与文意无关,排除;D项“安步当车”指慢慢地步行,就当作是坐车,与文意无关,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所填词语的含义。第二步,根据句中“实力雄厚的一方”与“实力较弱的一方”的对比以及“虽然……但……”的转折可分析出此处的句意,再结合四个成语的含义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即可。“循规蹈矩”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安分守己”指为人规矩老实,守本分;“亦步亦趋”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安步当车”意为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形容轻松缓慢地行走,也指人能够安守贫贱生活。分析题干,在各种兼并方式中,多是强势的一方直接收购弱势的一方,且要求有绝对话语权,而实力较弱的一方,虽然名分上得到了“平等”,但也都知道自己没有话语权,应该听从强势的一方。结合词义可知,填“亦步亦趋”最恰当。故本题选C。32.透支作为一种信贷方式,是造成社会经济生活中信用膨胀、货币金融市场混乱的直接原因之一。如果银行是依靠其原来吸收的各种存款和储蓄来透支,即不改变信用资金来源的数额而靠________原来的贷款来实现透支,这种透支是有物质基础的,不会给货币市场造成太大的影响。实际上,透支往往引起银行信用资金的紧张,不得不靠________货币发行来实现透支款项,这时的透支信贷就可能________原有的信贷平衡,造成信用膨胀。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扩大
加强
打破
B.减少
削减
干预
C.吸纳
紧缩
扰乱
D.压缩
增加
破坏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文段首先介绍了一种有物质基础的透支,即依靠原来的存款和储蓄进行透支,不改变信用资金来源的数据,也就是要减少原来的贷款来实现透支。所以第一空需填入表示“减少”之意的词,A项“扩大”指比原来大。C项“吸收”指物体把外界的某些物质吸到内部,二者均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和C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横线之前论述“透支往往引起银行信用资金的紧张”,因此要“增加”货币发行。B项“削弱”指使变弱,不符合文意,因此排除B项。答案锁定D选项。
第三步,验证第三空。“破坏平衡”搭配得当。
因此,选择D选项。
加强:使更坚强或更有效。打破:突破原有的限制、拘束等。减少:减去一部分。干预:过问(别人的事)。紧缩:减小、压缩。扰乱:搅扰,使混乱或不安。压缩:加上压力,使体积缩小。增加: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多。破坏:使事物受到损害。
33.在国家财政报表上,为取得预算的平衡出现的“赤字”是指:
A.国家财政实际支出超过实际收入的部分
B.国家财政预算中收入超过支出的部分
C.国家财政实际收入超过实际支出的部分
D.国家财政预算中支出超过收入的部分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宏观经济政策知识。
第二步,赤字是经济活动中支出多于收入的数字,因簿记上用红笔书写,故称赤字。财政赤字即预算赤字,指一国政府在每一财政年度开始之初,在编制预算时在收支安排上就有的赤字。所以在国家财政报表上,为取得预算的平衡出现的“赤字”是指国家财政预算中指出超过收入的部分。
因此,选择D选项。
34.2012年8月15日,香港保钓船抵达钓鱼岛,船员登岛后被日方拘押,但这也改变不了钓鱼岛属于中国领土的事实。中国有关钓鱼岛的最早文献出自:
A.唐朝
B.明朝
C.汉朝
D.清朝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
第二步,钓鱼岛,亦称钓鱼台、钓鱼屿、钓鱼山,是中国东海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岛,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固有领土。距浙江温州市约358千米、福建福州市约385千米、台湾基隆市约190千米,周围海域面积约为17.4万平方公里。中国古代先民在经营海洋和从事海上渔业的实践中,最早发现钓鱼岛并予以命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钓鱼岛又称钓鱼屿、钓鱼台、钓鱼山。目前所见最早记载钓鱼岛、赤尾屿等地名的史籍,是成书于1403年(明永乐元年)的《顺风相送》。
因此,选择B选项。
35.免疫系统是机体执行免疫应答及免疫功能的重要系统。下列器官属于免疫系统的是(
)。
A.肝脏
B.阑尾
C.淋巴结
D.扁桃体参考答案:B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A项错误,肝脏是脊椎动物身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一个器官,并在身体里面充分扮演着去氧化,储存肝糖,分泌性蛋白质的合成等等。同时肝脏还具有分泌和排泄胆汁的功能。
B、C、D项正确,免疫系统具有免疫监视、防御、调控的作用。这个系统由免疫器官(骨髓、脾脏、淋巴结、扁桃体、小肠集合淋巴结、阑尾、胸腺等)、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血小板(因为血小板里有IgG)等),以及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溶菌酶、补体、免疫球蛋白、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组成。
故正确答案为BCD。36.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一个填入末尾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A.A
B.B
C.C
D.D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图形元素组成不同,无明显属性规律,考虑数量规律。出现多边形,考虑数直线,题干图形直线数量分别5、4、3、2、1、?,则末尾处应为0条直线的图形。
故正确答案为B。37.公安机关在侦查一起集资诈骗案件时,发现犯罪嫌疑人有贪污行为,则应当:
A.将该贪污案件一同侦查办理
B.将该贪污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处理
C.将该集资诈骗案件和贪污案件一同移送人民检察院处理
D.待该集资诈骗案件侦查完毕后,再将该贪污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处理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事诉讼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刑事诉讼法(2018年)》第十九条,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人民检察院在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中发现的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权利、损害司法公正的犯罪,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对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时候,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自诉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由此可知,现在由人民检察院侦查的犯罪主要是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权利、损害司法公正的犯罪。由此可知,贪污案件是由人民检察院侦查的,应将贪污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处理。因此,选择B选项。ACD项属于干扰项,排除。
根据最新的《监察法(2018年)》第十一条,监察委员会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二)对涉嫌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徇私舞弊以及浪费国家资财等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进行调查。由此可知,现在贪污案件是交于监察委员会处理,而不是人民检察院。ABCD都不符合题意,因此本题无正确答案。
38.李某在偷盗超市外停放的自行车时被超市保安刘某发现,李某于是持匕首划伤刘某,在争斗中李某因头部撞击旁边的栏杆昏迷倒地,匕首掉在地上,刘某见状,捡起匕首,往李某心脏部位猛刺数下,导致李某死亡。对于刘某用匕首刺死李某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B.属于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
C.属于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
D.属于故意杀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我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本题中李某的侵害行为已经终止,不符合正当防卫的条件了,故刘某的行为是故意杀人。
故正确答案为D。39.堵车会延长人们的预期出行时间,造成心理上的不满和体能上的疲乏。但在美国以及欧洲等发达国家,堵车已经连带产生了一系列“堵车经济”,比如汽车餐厅、车内方便食品、车内有声读物、车内免提电话、车载视频等。濒临式微的广播业也因汽车业的发展和堵车现象的增加,得以在交通广播领域施展拳脚。
由上述文字可以得出:
A.堵车可以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B.广播业因堵车而重新焕发生机
C.发达国家的人们并不在意堵车
D.堵车经济可以减轻出行的疲乏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细节信息的查找与推断。抓住选项中的观点,根据文段中对应内容,对这些观点进行判断。A项,由第二句“但在美国以及欧洲等发达国家,堵车已经连带产生了一系列‘堵车经济’”可知,文段重点谈论的是堵车带来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B项扩大范围,文段说的是广播业在交通广播领域施展拳脚,而B项扩大到整个广播业,错误。
C项“并不在意堵车”无中生有。
D项“减轻出行的疲乏”无中生有。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堵车已经连带产生了一系列‘堵车经济’”,可知堵车确实可以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正确。B项对应“濒临式微的广播业也因汽车业的发展和堵车现象的增加,得以在交通广播领域施展拳脚”,原文表述原因有两点,即“汽车业的发展和堵车现象的增加”,B项原因表述片面,和原文不符,且“重新焕发生机”属于曲解文意,错误。C项“并不在意”和D项“减轻出行的疲乏”原文均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错误。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细节理解。转折关联词“但”之后为文段语意重点,即一些发达国家因堵车产生了一系列“堵车经济”,接着“比如”举例说明了“堵车经济”的各种表现。因此,文段主要围绕堵车和“堵车经济”论述。
根据主体一致原则可直接排除C项;B项是文中最后一句的同义转述,只是“堵车经济”的一个表现,排除;D项文中没有提到对行为疲乏的益处,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40.已经退休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违法违纪行为应当受到处分的,不再做出处分决定。但是,应当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以上处分的,相应降低或者取消其享受的待遇。(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知识。
第二步,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四十四条,已经退休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违法违纪行为应当受到处分的,不再作出处分决定。但是,应当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以上处分的,相应降低或者取消其享受的待遇。
因此,本题正确。
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五条,处分的种类为:(一)警告;(二)记过;(三)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四)开除。其中,撤职处分适用于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第六条,受处分的期间为:(一)警告,6个月;(二)记过,12个月;(三)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24个月。
41.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线条的特征比较明显,考虑数线。
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
从左至右观察图形,图形线条数依次为1、2、3、4,呈等差规律,故问号处需填入一个有5条线的图形,只有A项符合。
因此,选择A选项。
42.甲因超速开车将乙撞成重伤,为逃避法律制裁,将乙偷偷扔在偏僻处,最终使乙因未得到及时救治流血过多死亡。甲的行为构成:
A.故意杀人罪
B.故意伤害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
D.交通肇事罪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甲超速驾车将乙撞成重伤,原本构成交通肇事罪,但其在乙已经重伤的情况下将乙扔在偏僻处,属于明知乙有死亡的可能而放任结果的发生。甲主观上也属于故意,因而构成故意杀人罪。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关于故意伤害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甲将乙偷偷扔在偏僻处,乙因未得到及时救治流血过多死亡,已超出故意伤害的范畴,成立故意杀人罪。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C项:关于过失致人死亡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甲超速驾车将乙撞成重伤,在乙已经重伤的情况下将乙扔在偏僻处,属于明知乙有死亡的可能而放任结果的发生。甲主观上属于故意,不属于过失。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D项:关于交通肇事罪,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据前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甲构成故意杀人罪。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43.反映某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不需要公开。(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法知识。
第二步,在法律上,政府信息公开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以及规章授权和委托的组织,在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过程中,通过法定形式和程序,主动将政府信息向社会公众或依申请而向特定的个人或组织公开的制度。对此,可以从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广义上的政府信息公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务公开,二是信息公开;狭义上的政府信息公开主指政务公开。政务公开主要是指行政机关公开其行政事务,强调的是行政机关要公开其执法依据、执法程序和执法结果,属于办事制度层面的公开。广义上的政府信息公开的内涵和外延要比政务公开广阔的多,它不仅要求政府事务公开,而且,要求政府公开其所掌握的其他信息。所以,某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政府信息需要公开。
因此,本题错误。
44.有三个正方体,棱长分别是2,2,4,把它们的表面黏在一起,所得到的模型的表面积可能取得的最小值是多少?
A.108
B.120
C.144
D.256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几何问题,属于立体几何类。
第二步,要使表面积取最小值,就要重叠的面积尽可能多。如图所示:
重叠的面积共有2×2×6=24,故最小值为(2×2×6+2×2×6+4×4×6)-2×2×6=120。
因此,选择B选项。
45.计划有助于改善行动的导向性,提高协调性,改善时间管理以及(
)。
A.增加投入
B.预测危机
C.理性决策
D.加强控制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计划是关于组织未来的蓝图,是对组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目标和实现目标途径的策划与安排。计划的作用包括:(1)计划是管理者进行指挥的抓手;(2)计划是管理者实施控制的标准;(3)计划是降低未来不确定性的手段;(4)计划是提高效率与效益的工具;(5)计划是激励人员士气的依据。
A项错误,在计划编制过程中,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是进行综合平衡。这项工作的目的是使未来组织活动中的各个部门或个人的工作负荷与资源占有都能够实现均衡或基本均衡。这种计划综合平衡工作可消除未来活动中的重复、等待、冲突等各种无效活动,从而消除这些无效活动所带来的浪费。同时,这种综合平衡工作会带来资源的有效配置、活动的合理安排,从而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可见,计划能够消除浪费,而非增加投入。
B项错误,未来的情况是不断变化的。在计划编制过程中,人们必须对各种变化进行合理预期,以及预测各种变化对组织带来的影响。计划编制中的这些工作能够大大降低未来不确定性所带来的的风险。可见,计划能够预测未来情况(如对未来经营条件、销售量和环境变化所进行的预测),而非预测危机。
C项错误,决策是指为实现一定的目标,在多个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理性决策通常也被称为科学决策,它假设管理者在决策时运用理性和逻辑,决策的目标是组织利益最大化。在管理学中,决策与计划是两个概念。
D项正确,管理者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必须按照计划规定的时间和要求指标,去对照检查实际活动结果与计划规定目标是否一致,如果存在偏差,管理者就必须采取控制措施去消除差距,从而保证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计划。没有计划,控制便无从谈起。可见,计划能够加强控制。
故正确答案为D。46.我国国有企业曾历经了数次大的改革历史阶段,一些曾有的经验教训对于当前正在开展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企来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例如一些大型钢铁企业集团,人均劳动生产率和吨钢可比能耗指标和国外先进企业比差距较大,管理机构庞大,人浮于事,虽然经历了“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等常用精简的措施和计划,但收效并不明显,主要原因大多在于(
)。
A.当领导的不愿为组织承担责任
B.计划与控制脱节,控制不严格
C.组织改革缺乏系统设计、责权利机制不科学
D.组织成员素质低、改革执行力不够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题干中提到“大型钢铁企业集团管理机构庞大,人浮于事”,由此可以看出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体现了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的广东省室内环境质量保证合同C款(家具购买)
- 2024建筑合同法全文
- 钢结构施工承包合同范本
- 2024个人住房装修合同书协议
- 收藏品赠送合同范本
- 面包店转让协议书模板
- 建筑工程监理服务合同
- 建筑设备出租合同范本
- 普通合伙人合同协议书范文
- 证券交易云平台运营协议
- 《不为人知的间歇泉》课件
- 通过《西游记》中的佛教故事了解佛教思想与佛教文化
- 某购物广场公司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 岗位胜任力评估表
- 提升售后服务满意度
- 学习国企好干部二十字的思想认识(通用6篇)
- 轻松学歌赋天星十二穴
- 血液透析中心利用PDCA循环降低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肌肉痉挛发生率品管圈QCC成果汇报
- 数字化转型咨询服务
- 工程设计资质专业人员专业对照表
- 小升初个人简历模板下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